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匡扶后周-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北汉国主刘钧给他送来了书信。此时的北汉,不能说飘摇欲坠,也得说日暮西山。与后周的接连几次大战,已经极大地消耗了北汉的国力。上次郭荣率领董遵诲等人亲征北汉,掳走了大量的粮草物资、金银珠宝,还诱走了许多百姓,让北汉遭受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打击。而且后周的砲兵将晋阳城砸得一塌糊涂,整修城池不仅耗尽了晋阳的国库,还消耗了此后数年的赋税!即便是到了现在,北汉也没有恢复元气。

在这种情况下,当得知李筠可能要举起反旗的消息后,北汉国主刘钧几乎是欣喜若狂,立即向李筠送去密信,邀请其一起结盟,反抗后周暴政。

李筠拿着刘钧送来的密信,感觉真闹心。他这几年的所有心思都花在遏制北汉身上,如今却要与北汉联盟,实在是让人苦笑不得!

他不由得叹息一声,难道说自己真要扛起反旗?董遵诲是什么人物,他李筠还不清楚?这家伙可不是个软柿子,真要是上了战场,可是头要命的老虎!他手下的数员将军,都是能征善战之主,根本就没有一个庸才。而且京师里侍卫亲军与殿前司不断扩编,其中兵卒都是精锐勇士,以昭义军一军之力对抗朝廷,未免有些个不智!

但是不反的话,刘筠自己还真不甘心,不但要屈身于几个小辈之下,还有可能被下狱问罪。何况,就连死敌刘钧都知道他要举起反旗,自己现在就算是装成了乖宝宝,朝廷也不会信任自己,自己现在已经是不得不反!反正自己现在兼任侍中,有着昭义军节度使的实权,统帅泽州、潞州等数州土地,实力很是强大,也有底气与朝廷里那些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们较量一番!

就在李筠沉思的时候,他的儿子李守节大步冲了进来,急声问道:“父亲,难道您真要举起反旗不成?潞州一隅之地,哪里有与朝廷抵抗的实力?!儿臣只希望父亲能够慎重考虑,宁可忍辱负重,也不要痛快一时、悲伤一世!”

李筠怒声说道:“有你这么乱说话的吗?什么痛快一时、悲伤一世?简直就是在放屁!你晓得什么?!如今范质、王溥、魏仁辅三人,狼狈成奸;董遵诲、韩通两人,助纣为虐。五个人联手将陛下困在宫中,窃取了陛下的所有权力,难道说咱们还要北面事他吗?!现在的大周,根本就是范质等五个人的天下,不再是郭家江山!为父身受郭家两代皇帝恩典,如今正要扛起义旗、拨乱反正,加上为父的资历以及昭义军的强大战斗力,咱们与朝廷完全有比拼的实力!你身为我的儿子,居然说这些泄气的话,实在是不该啊!人要有骨气,就算咱们日后战败被杀,只要问心无愧,也死而甘心!”

听着父帅这么说,李守节能有什么话再说,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劝说自己这个固执至极的父亲,只能够想尽办法帮他出谋划策。

李守节低声说道:“父亲前几日虽然放出‘清君侧’的壮语,可大家都了解父亲的脾气,知道父亲当时只是一时情急。既然父亲不打算与范质、董遵诲他们同流合污,那咱们就算是举兵清君侧,也需要争取一点时间。不如将这汉国国主刘钧的书信献给开封府,表面上表现咱们的忠心,实际上却趁此良机与各地诸侯联系,壮大咱们清君侧的声势,并从蜀国、汉国等地获取援助!”

“好!”李筠一拍大腿,大声说道:“不愧是我李筠的儿子,竟然想到了这样的好主意。这样吧,一事不烦二主,就由你入京送信吧!”

李守节听到这话,当时就傻眼了。我去送信?这不是羊入虎口吗?万一董遵诲他们不相信咱们潞州的诚意,我就是洗白白去祭旗的货啊!老爹,我真是你亲生的儿子吗?!这一刻,李守节对自己的身世产生了强烈怀疑。

李筠却没有在意儿子的胡思乱想,他大声说道:“儿子,你放心就是,以我的资历,范质、董遵诲他们能耐你何?你此次入京,一方面是向朝廷送上书信,大表忠心,削除他们的戒心;另一方面则是探查朝廷的举动,与你那些叔叔伯伯们联系,鼓动他们共襄义举!现在朝廷的所有权力都掌控在范质、董遵诲为首的五人手中,我就不相信大家都是圣人、都不眼馋!尤其是李重进、张永德两人,过去都是一言九鼎的朝中重臣,现在虽然名头很好听,可是却失去了左右朝局的能力,我就不信他们能忍下来!”

到了如今,李守节又能说什么,他只能重重地向李筠磕了几个响头,转身离开。李守节默默念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想到这里,他狠狠地抽了自己一耳光,想点好词,多丧气啊!

半月之后,李守节来到了开封府,见到了范质等人。此时李筠酒宴上宣扬清君侧的事情已经传了开来,可大家都知道李筠的脾气,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当真,除了了解历史、知道李筠曾造反的董遵诲。

范质对李守节笑着问道:“李衙内,都说你父亲要清君侧,你怎么还敢来到开封府,不怕我们将你下狱治罪吗?”

李守节在袖子里用力掐了下自己,保持着脸上的镇定,他笑着说道:“几位叔叔难道不知道我父亲的臭脾气,他就是大咧咧的性子,随口乱说的话岂能当真?!这不,汉国刘钧居然还写来蛊惑的书信,我父亲看后当场拍案大怒,立即命我入京送上这书信,以示清白。”

李守节从怀中取出信来,递给了范质。范质匆匆扫了一眼,又将信件转交给了王溥等人。大家看完信后,对挑拨离间的北汉很是气愤,倒是对李筠的恶意去了三分。

范质便让李守节暂时退下,等候五人联席会议的处置结果。这时董遵诲说道:“我总感觉李筠并没有向朝廷服软的意思,他虽然递交了汉国送来的书信,可总给我一种欲盖弥彰的感觉。真要是对我大周忠心耿耿,刘筠就该主动放弃昭义军的地盘,按照枢密院的规划行事,而不是自行其是,甚至于扣押监军!”

一旁魏仁辅却摇头说道:“道安,你与这刘筠打交道的时间太短,还不了解他的性子。他这个人,虽然骄横无礼、老是摆摆老资格,却对我大周很是忠心。过去他也曾扣押过监军使,后来不也是释放了嘛!他啊,就是个许顺不许呛的驴脾气!”

众人也纷纷点头,就连范质也觉得如此,董遵诲叹息一声,也不便反对,只是提请大家对李筠多加注意。大家商议了一阵,决定封李守节为皇城使,既酬谢了他入京献信的功劳,也能将他扣在京中充当人质,让刘筠不敢铤而走险!

于是众人招那李守节入殿,范质对他再次夸奖一番,然后说道:“你父亲既然还是忠于咱们大周,忠于陛下,我等也为陛下而感到高兴。这样吧,你就留在京城,兼任皇城使。至于你父亲那边,我稍后会给他亲自写信,安抚一二。”

李守节连忙谢恩,皇城使的职位虽然不大,却代表着朝廷的恩宠,不是什么人都能担任这一职务的。当然,这个只是个荣誉职位,真正皇城使的权力自然掌控在范质的心腹手中。对此,李守节也很是明白,但他还是大表忠心,连连谢恩。

不久,李守节更是在开封府购买了一套大宅院,还有数十名奴婢,摆出一副长久居住的样子。本来范质等人在董遵诲的提点下,还对李守节严加监视,可发现李守节长期遵纪守法,范质也没了监视的兴趣,撤掉了布控在李守节身边的探子。

李守节这边得了自由,立即打着交流的旗号,悄悄对各大节度使驻京办进行走访慰问。如果李守节提前半年来京,那说不定某些节度使还有转换门庭的可能;可现在大多数节度使都被枢密院以轮岗的名义换防,刚刚到了一个新地方,路还没认全呢,哪里有心思起兵造反?而且大多数节度使身边就有朝廷派出的精锐人马戍边,他们岂敢随意表露自己的心声?!

李守节跑了十余天,楞是没有得到任何好消息。他无奈地叹息着,将京中平稳的情况写进书信,寄于父亲刘筠。在信中,李守节说明朝廷现在的实力很强,现在起兵无异于以卵击石,他还劝父亲放下野心,归顺朝廷,不要做仗马之鸣!

李筠看完李守节的书信,皱紧了眉头。但是,他随即笑着取出了另一封信,一封来自淮南道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的信!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452章各有心机

李重进轻轻一勒缰绳,胯下战马不情愿地放缓了脚步,很快就在堤坝上停了下来。{http:

。。

友上传更新}他随手将缰绳一扔,跳下马来,信步在堤岸上的青石路上走着。李重进身后的百余骑兵根本不用他下命令,全都自发地勒住了战马,静候着他的命令。从远处看去,人如铁,马如龙,好一支劲旅!

李重进一边走着,一边暗自寻思当前的局势。其实他对于皇位也有野心,谁让皇帝的智商有问题呢!当年郭荣在位的时候,他就曾弄出“点检作天子”的木条,将老对手张永德拉下马。不过李重进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番举动却让董遵诲占了大便宜,成为了新朝中数一数二的风云人物。而他自己却困守淮南道,名义上担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实际上却只是一方节度使而已。

现在倒好,京中各处早被范质等五人瓜分殆尽,李重进基本上无法插手,虽然名声显贵,在朝中的势力却越见萎缩。所以,不甘寂寞的李重进这才想到了浑水摸鱼、乱中取胜的法子,特意派人前去鼓动李筠造反。只要李筠心动造反,那范质等人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潞州,李重进就可以趁机将整个淮南道的军政势力全都掌控起来。到时候,无论是联系南唐,还是勾连辽国,都能够安享后周半壁江山!

李重进越想越是心动,眼睛亮得吓人,嘴里小声嘟囔道:“李筠啊,李筠,拜托你多撑些时间!到时候。你要是不幸早死,我李重进一定会给你修庙!”

李筠可不知道李重进居然这么许诺。*1*1*要是他真知道李重进的盘算,说不定李筠就会先发制人,派人揭发李重进谋反之事,以转移朝廷的注意力。只可惜世上没有这么多假设,所以李筠对于李重进的使者翟守珣很是殷勤,嘘寒问暖。

李筠笑眯眯地说道:“听你的说法,既然李公也有清君侧之意。那只要他起兵清君侧,我李筠不才,愿率三万精兵在北方与他遥相呼应,南北夹击,消灭范质等权奸!”

翟守珣心中暗地嘟囔:你以为我们和你一样傻啊,谁先起兵。谁就是朝廷的第一打击目标。既然你前不久已经做出了一些声势。那我们岂能不推波助澜,让你吸引朝廷的火力!三万精兵,你李筠养得起这么多人吗?别蒙人了!

翟守珣微笑着说道:“我家主公虽然也有意起兵,不过他的资历不够,哪像李公这般得到了大家的推举!只要李公您起兵清君侧,别的不说,我们淮南军已经会动用五万大军从南方接应你们。到时候,大业可成!陛下也可以祛除权奸,真正亲政!”

呸!李筠在心中冷笑一声,老夫刚刚说自己麾下有三万精兵,你这边随即说有五万大军,你穿开裆裤的时候,老夫已经上阵厮杀多年了!还从南方接应呢,你糊弄谁呢?咱们两军相隔千山万水。别说相互呼应,能够互通消息就算不错了!不过李筠心中也有自己的盘算。你别以为我傻,咱们走着瞧。

显德七年四月十四日。后周原昭义军节度使李筠起兵清君侧,他向天下发布檄文,历数范质等五人欺君罔上、篡夺君权的罪过,说他起兵讨伐,绝不是因为与范质等五人有什么个人恩怨,而是为了匡扶社稷、重定乾坤。

在起兵仪式上,李筠还向麾下众将宣布:淮南道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也将加入到清君侧的行列中来!如果大家不相信,李筠这里还有李重进的亲笔信为证!

这一消息,立即极大地振奋了军心士气,让此前不看好李筠的人转变了念头。李重进可是一员悍将,现在麾下又有数万精兵,如果能和他南北夹击,那朝廷兵马又何足畏惧?!

而翟守珣听闻此事,顿时傻了眼,终日打雁没想到被它啄了眼,自己这回可算是阴沟里翻了船!翟守珣此时也只能火速派出使者,前往淮南通禀此事,让李重进有所准备。

李筠还宣布,为了迅速扫除范质等人的霸权势力,他已经暂时向北汉国主刘钧借兵,等到陛下亲政之日,这些北汉兵就会返回北汉,绝不在后周境内停留。为了表示他的决心,李筠特意命令牙将刘继仲率人押送后周监军周光逊前往北汉,递交檄文,请求北汉的援兵。

不过李筠并没有想到,他起兵的消息会如此迅捷地传入开封府。就在潞州城内,有一家以鸽子肉为特色的酒楼今天悄悄放飞了数只鸽子,有一只鸽子迅速飞抵了孟州。孟州消息点的留守人员马上将信鸽脚上捆绑的情报取出,誊写数份,然后又以信鸽发往开封府。数天之后,开封府里的王政忠得到了李筠谋反的消息,他立即将此消息转报董遵诲。

董遵诲拿到消息,马上提议召开五人联席会议。在会上,董遵诲拿出了这封情报,对众人说道:“我今天收到确切消息,李筠以清君侧为名正式起兵。而且他还在起兵仪式上透露,淮南道节度使李重进与他勾结,两人立有盟约,并出示了李重进的亲笔信作为信物!而且李筠还向北汉派出了使者,准备向北汉借兵南下。”

这下大家全都傻了眼,范质叹息一声,对董遵诲行了一礼,惭愧地说道:“都是老夫的错,前段时间你就提醒我,说李筠有谋反的趋势。结果老夫并没有在意,这才酿成现在这样的大祸!让李筠与李重进能够联合起来,南北夹击!”

韩通皱着眉头说道:“仅凭李筠的一面之词,并不能认定李重进也参与了谋反,万一这是李筠的挑拨诡计呢!我建议调集人马,集中力量对付李筠,至于李重进,小心戒备就行!等到消灭了李筠,咱们再与这李重进算账!”

众人纷纷点头,董遵诲也颔首同意,他还对众人说道:“去年淮南大旱,作物大方面减产,还是先帝向百姓们提供了粮种和救济口粮,这才让他们存活下来。现在李重进就算是起兵谋反,仓库中也没有存粮,他应该等到秋收后才有足够的粮食!只要咱们从现在起控制流向淮南的粮食数量,就能延迟李重进发动的时间,咱们就可以集中力量消灭李筠!”

众人纷纷赞同,随即后周这副庞大的战争机器又开始了运转……(未完待续。。)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453章儋珪枪、拨汗马,可平天下!?

第453章

儋珪枪、拨汗马,可平天下!?

范质不忿于被李筠戏弄,立即命侍卫将那李筠长子李守节带来。李守节看到侍卫毫不客气的样子,心知定是自己的父亲已经起兵,他心中暗恼:自己尚在险地,父亲怎么就对自己这么不爱惜呢?!

李守节知道,自己这次能否逃得性命,就看他现在的表现。所以他入殿之后立即跪下,膝行向前,向范质连连叩首。范质有些不忍,却还是大声斥责道:“看来你心中也有数,没错,你父亲已经起兵谋反,按律诛杀三族,现在正好杀你祭旗!”

李守节连忙说道:“范公饶命,微臣也曾向父亲哭谏,希望他继续效忠大周,当时他也答应下来。如今臣父擅自起兵,肯定是有奸人在他身边蒙蔽了他。微臣愿意返回潞州,劝说父亲放弃起兵,重新效忠我大周!”

范质有些心动,反正留着这李守节也没有多少用处,如果李筠真看重自己的长子,那他就不会贸然起兵。与其让李筠继续对朝廷心存恶意,还不如让他的儿子在他身边潜移默化地影响他。至少也在李筠和朝廷之间保留一点缓冲,要知道数朝元老的李筠起兵对朝野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如果杀了李守节,许多人都会怪罪朝廷没有容人之量。

范质于是轻轻颔首,对他说道:“希望你回去之后能够说服你父及早投降,不要对抗朝廷,要不然朝廷十余万精兵,岂是你父那三万疲卒能够对抗的?!”

李守节连连对朝廷大表忠心,指天骂誓,誓死效忠朝廷,力争劝父归降。于是范质便没有征求别人意见,将他释放。李守节出城之后,马上重金买了一匹战马,随即向潞州方向冲去。等到董遵诲得知消息的时候,李守节已经逃得没影了。

一路上李守节不敢暴露身份,更不敢去官方驿站打尖,虽然口袋里还有不少钱财,可李守节宁愿住城外的大通铺,也不愿意去城里的客栈过夜,直到他抵达泽州,看到了城头飘扬的李字战旗。

李守节很是吃惊,泽州虽小却易守难攻,李守节前段时间前往开封府的时候,路过泽州时特意拜访守将张福,知道他对朝廷忠心耿耿,绝对不会投向自己的父亲。父亲起兵南下,张福必定会率军阻拦,那现在父亲的人马怎么如此迅速地占领了泽州呢?

吃惊的李守节策马靠近泽州城,发现城门边上的守卒穿得正是他们昭义军的服饰,这才稍微放心,便策马慢慢来到城门边上。那几名守卒刚要阻拦,李守节便出示了自己的腰牌。士兵们连忙跪倒在地,齐声喊道:“小的参见少将军!”

李守节笑着说道:“你们的统军将军是谁啊?”一边说着,他一边做好了策马出逃的准备。如果这些士兵回答有误,那李守节就能肯定这是个精心策划的陷阱,反正他还没有入城,绝对能够迅速逃离。

有一名伍长连忙答道:“启禀少将军,是儋珪将军!”

原来是他,怪不得能迅速拿下泽州城。儋珪是他父帅的心腹爱将,李筠曾经放言:“吾有儋珪枪、拨汗马,何忧天下不平哉?”意思就是我有儋珪这样的猛将,拨汗这样的宝马,还怕不能平定天下?不过李筠也不想想,人家董卓当年也是有奉先戟、汗血马的大腕,不也是霸业未成身先死嘛!

李守节见领军将领是自己的熟人,这才放宽心,慢慢策马入城。很快他就来到了城守府里,见到了儋珪,好奇地问道:“儋将军,这泽州城易守难攻,更是太行山的门户,你是如何迅速将其攻下的?”

儋珪也乐意在少主面前展现自己的武功,他笑着说道:“其实末将也是取巧,真要是强攻,哪怕杀到现在,也不可能攻下泽州城。当时大帅起兵,末将自领先锋,率领一众儿郎径直向南,偷偷越过泽州,来到怀州城北。而后自怀州城方向北上,前往泽州。那泽州守将张福,还以为我们是怀州城派来的援兵,立即打开城门,并亲自出城迎接。于是末将将其一枪挑落,然后拿着他的人头号令泽州守军,将泽州完整地拿下!”

李守节听到此处,立即伸出大拇指说道:“儋将军智谋过人,某实在是佩服!此次返回潞州,定向父帅表奏你的功劳!”

儋珪很是高兴,连忙逊谢。得到了少帅的支持,那他儋珪这昭义军首席将军的位置,就坐得更牢固了!

再说李筠,得到了拿下泽州的消息,立即将战报向群臣传阅,笑着说道:“儋珪果不负我的期望,天命在周(李筠打得是‘清君侧、辅佐皇帝’的旗号),连老天都在帮咱们!”

众将纷纷献上阿谀之词,只有从事闾丘仲卿(闾丘是复姓)还保持冷静,对李筠进言道:“大帅孤军起兵,并没有得到四方景从,只有李重进表示欢迎,却也是远水不解近渴,咱们的形势不容乐观!虽然大帅凭借往日的威望,从河东(指北汉)借来一批人马,可他们兵少将寡,对咱们面前所面临的局势,并没有多少改观!

开封府范质等逆贼,虽然窃取朝权,却也有一支精锐人马做后盾,甲兵很是犀利,咱们很难与他们正面对抗。如今既然已经取得泽州,大帅不如立即率领大军南下,翻越太行山,直到怀州、孟州,堵塞虎牢关,据守洛阳。这样一来,大帅坐拥半壁江山,又能结交蜀国、北汉,可以安心向东与范质等人争夺地盘。留在此处夸耀战功乃是下下策,这才是上策啊!”

闾丘仲卿所言确为良策,不过他在众人面前批评李筠目前的举措,让李筠很是不满。李筠冷笑着说道:“你所说的计策虽好,只是过于保守。我李筠是谁?是征战多年的宿将,是先帝也不得不倚重的元老重臣!可以说,侍卫亲军中的将领们过去都是我李筠麾下的小卒,他们要是见了我,肯定会主动向我归降!何况我还有儋珪这样的猛将,足以踏破开封府!”

众将连忙拍掌叫好,阿谀声不断。闾丘仲卿叹息数声,见李筠还是满脸得意的样子,他只能黯然离去。自此,刚愎自用的李筠失去了成功的唯一机会!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454章极不愉快的会面

第454章极不愉快的会面

四月十七日,董遵诲得到了泽州失陷的消息,立即向众位大臣通报,并在御前举行枢密院扩大会议。枢密副使吴延祚对众人说道:“潞州地势险要,叛贼(李筠)如果固守城池,咱们就算是攻上几个月、甚至几年,都很难将城池攻破。不过李筠一向刚愎自用、骄傲自满,他肯定会以为凭着他的资历,就能够震慑朝廷的大军,所以,他绝对不会坐守潞州,拿下泽州就是他准备南下的证据!”

董遵诲皱着眉头,指着舆图对众人说道:“问题是泽州一下,李筠就有可能翻越太行山,直到怀州、孟州,如果他堵塞虎牢关,据守洛阳,再与北汉、蜀国相勾连。到那个时候,他就能和咱们平分半壁江山!”

所有人都惊呆了,大家都没有想到李筠还可以如此发展,如果李筠按照董遵诲所说,那么他必然成功,而大周也一定会被他平分为二!范质立即说道:“决不允许李筠踏出太行山半步,董将军(董遵诲)、韩将军(韩通)、吴将军(吴延祚),你们三人熟知军事,更对咱们军中将领的本事很是清楚,希望你们立即挑选精兵良将,急速赶往太行山!”

韩通这些年都在禁军中打诨,对军中将佐并无了解;而吴延祚也见识了董遵诲的战略前瞻能力,用期待的眼神盯紧了董遵诲。董遵诲轻轻咳嗽一声,对众人说道:“距离泽州最近的部队,就是高怀德的人马,我建议派石守信、高怀德两人率领轻装部队,立即赶往太行山。不过他们急于行军,到时候粮草辎重可能会短缺。”

这时三司使(换成后世的话说,也就是中央财政三单位管理署总监)张美上前一步,大声说道:“怀州刺史马令琮前些日子推测李筠要反抗朝廷,已经提前在怀州囤积了许多粮食,等候中央大军的到来!”

众人听了很是兴奋,董遵诲却也暗自发笑。前些日子董遵诲预测李筠将要谋反,特意命令王政忠派遣得力人手前往泽州、怀州等地悄悄收购粮食,结果导致粮价上涨。马令琮看到便宜,试图囤积渔利,悄悄动用官府的钱库购置了大批粮食,准备待价而沽。三司使张美昨天还向众人抱怨马令琮的吃相难看,没想到今天就在这大殿上公然称赞于他,说不定也受了人家的公关。

范质兴奋地说道:“好个马令琮,真是精明强干,这样吧,我建议将他提拔为团练使,大家以为如何?”

怀州是个小地方,隶属于孟州,并没有团练使的编制。如果将他提拔,就意味着将马令琮调离怀州。短期之内,怀州还真缺不得他这个地头蛇。董遵诲说道:“马令琮虽然有功,可是将他调离怀州后,咱们的平叛大军多有不便。不如在怀州设立团练使一职,这样一来,既酬谢了马令琮的功劳,也方便朝廷大军共享马令琮的人脉!”

众人觉得有理,纷纷点头同意,于是提拔马令琮为怀州团练使,同时命令马令琮接应石守信、高怀德所部人马的粮草物资。至于石守信、高怀德,则从西路洛阳出发,由孟津北渡黄河,昼夜兼程,直扑天井关,准备凭借当地有利的地势条件,来阻挡李筠西下太行的步伐。

李筠虽然有些刚愎自用,却也有着军队统帅应有的敏锐目光,当他发现清君侧的旗号不怎么灵光的时候,立即派刘继冲前往晋阳,请北汉国主刘钧(也就是刘承钧,辽国皇帝给他赐名为刘钧)倾国南下。

刘钧此前为了坚定李筠起兵的决心,曾派出内园使李弼携带诏书、金银、绸缎、军马等物,前往潞州,赏赐给李筠。这次刘继冲来到晋阳之后,立即得到了刘钧的接见。

刘钧对刘继冲说道:“刘将军不必心急,虽然天下诸侯都各扫门前雪,可是你们有我大汉的帮助,肯定能够清除逆臣贼子。这样吧,我马上修书一封,向辽国请求支援。有强大的辽国做动员,咱们还能怕范质这等文臣吗?”

刘继冲当即表示了反对,他来之前得到了李筠的叮嘱,千万不能引诱辽国大军南下。

当时李筠说道:“我虽然迫于形势,向刘钧求援,可是这毕竟是借兵清君侧,总算还占着理。可要是暴露出咱们中原内乱的局势,引诱辽国大军南下,我这大半辈子不就成了笑话?(当年李筠正是因为反抗辽国暴政,这才投于刘知远帐下)老夫宁肯多浪费些时间与董遵诲、范质他们争斗,也不愿意将辽军这匹狼引入中原!”

刘钧听到此言,皱了下眉头,对刘继冲说道:“既然你家大人找我借兵,那我也不瞒你,上次郭荣、董遵诲率军前来,打伤了我大汉的根基。如果没有辽军的帮助与支持,我大汉能够给予李将军的援助实在是有限!”

刘继冲叹了口气,他也知道刘钧所言不虚,只是自家主公已有明言,他也不好反对主公的决定。而且刘继冲当年也曾目睹契丹人南下造成的祸患,对于李筠的决定他很是信服。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即便不能一致对外,也不可引狼入室!

说起来刘钧倒是很给李筠面子,他立即答应了李筠的请求,并没有向辽国求援,而是动员北汉全国大军,准备增援李筠。随着后周疆域的不断扩大,刘钧深感后周对北汉的威胁,在他看来,帮助李筠就是在帮助自己,岂能不卖力气?!

此时北汉军连遭大战,兵不满额、卒不披甲,元气未复。加上还要留下大部分部队防止后周的成德军、义武军偷袭,在刘钧的强令下,也不过是集结了数千人马。刘钧觉得过意不去,遂决定御驾亲征。

为了鼓舞士气,文武百官特意在汾水河畔设宴犒军,左仆射赵华对刘钧说道:“陛下,李筠孤军起兵,得不到周朝内部的响应,他的所谓清君侧行动只是一个笑话!陛下空国而出,微臣却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可能性!”

刘钧低声说道:“朕岂是不知此次行动成功的几率渺茫?!只是,若能坚定李筠的反抗决心,消耗周朝大军的实力,那朕何妨走上一遭!爱卿放心就是,如果李筠方面战事失利,朕就会率领御营将士急速返回我大汉,绝不做无谓牺牲!”

刘钧打着消耗后周实力的如意算盘,御驾亲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