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侍卫大人,娶我好吗-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绕着自己沉默的儿子走圈,上下打量他。
    赵明堂低着头,很尴尬地绷紧身子。
    赵母突然忧心忡忡起来,“明堂,为娘粗心,好久没有仔细看你了,今天一看发现你身子不如以前壮硕了。你是不是在御史府辛苦了?”
    赵明堂低头保持沉默。
    ”明堂,你最近身体好吗,要不要找个大夫看看?”赵母担忧道,脸上露出快要哭的表情。几年前儿子受过伤,虽然只是脸上和胸口受伤,但也许伤了腰子,对女人兴致缺缺起来。老天爷呀,莫非她赵家要绝后不成?
    “娘,我没事,我回房换衣服。”赵明堂说着,快步往屋里走。
    赵母紧追上去,急切道:“明堂,要不,你今天就找个大夫看看?”
    赵明堂快步走进西屋反手把门关上,道:“不用。”他昨晚做新郎,今天找大夫,岂不让人浮想翩翩,笑掉大牙?
    被关在门外的赵母推推房门,嘀咕道:“你这孩子,换衣裳还要特地关门?现在又不是大冬天的天冷换衣裳要关门。你该不会是娶了媳妇和娘见外起来了?”儿子以前不是这样的,他进房随手关门的习惯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赵母想了好一会儿才觉得,大概、好像是一个半月前吧。唉,最近儿子隔个七八天八…九天才回家住一晚,她都和儿子生分了。
    好一会儿,赵明堂开门出来,已经换上了黑色侍卫劲装。“娘,我饿了。”他说道。
    “哎呀,我忘了,我这就去烧早饭。”赵母这才想起儿媳妇还在厨房里捣鼓着,赶紧过去。她之前出房门时还看到厨房冒出一些白烟,估计儿媳妇以前一直贴身伺候贵夫人,从来不曾下过厨房。
    ○○○
    厨房中,肖文卿已经将米洗干净下锅,估量着放一些水后盖上锅盖,往炉膛里塞了一些干树枝,开始打水洗漱。
    “文卿,你起得好早。”赵母快步走进厨房。
    “娘。”正在梳头盘发的肖文卿赶紧放下手,对着赵母屈膝行礼,“儿媳给娘请安。”
    赵母笑容满面地把肖文卿扶起来,道:“我们不是大户人家,没有那么多规矩。”
    她借着清晨的亮光打量肖文卿,怜爱地问道:“文卿,你昨晚睡得好吗?膝盖还疼吗?不错,你脸上的手掌印基本褪了。”虽然肖文卿左脸颊有一道一指长的疤痕,但她面容白皙秀气,端是一个娴静文雅的美丽女子,如不是她落难,自己儿子还未必娶得到她。只是,若儿子真有什么隐疾,她家留得住这个媳妇?
    肖文卿低着头,道:“儿媳让娘担心了。儿媳睡得很好,膝盖已经不疼了。”
    “哦。”赵母慈爱地点点头,走到灶头便打开锅盖看看锅里的水,然后拿起水瓢又舀了半瓢子水,然后取来一个“井”字木格放进大锅里,再放入一个扁平小竹筛。
    “文卿,明堂是个大男人,早上只喝粥熬不住,需要加两个馒头。”她说着,走到一边,伸手从悬挂在房梁下的有盖竹编篮子里取出三四个馒头放入那扁平小竹箩里,再盖上锅盖。
    赵母走到灶头后面检查炉膛里的火,道:“文卿,你以前没有做过厨房的活吗?”
    “没有。”肖文卿道,默默记住赵母的一举一动。
    “文卿,你做得很好,看来以后我家明堂有福了。”赵母笑眯眯道,儿媳第一次进厨房,就知道烧火煮粥了。
    “这里暂时不用管,文卿,你和我去屋里,我帮你梳头。”赵母说着,拖着肖文卿走。来到屋里,她对西屋里的人道:“明堂,你去厨房看一下火,我给你媳妇梳头。”她把肖文卿拉到自己屋内。
    赵明堂不会烧火呀,娘怎么放心让他进厨房?
    肖文卿心生疑惑起来。

  ☆、第24章 二十四娘的红包

东屋的窗户开着;一缕晨光照射进来;将窗前照得一片明亮;赵母把肖文卿带进自己屋内,按住她削瘦的双肩坐到自己的梳妆台前。她的梳妆台上,摆着一面盖着陈旧红布的圆形铜镜,左侧放着一个红漆有些脱落的梳妆盒。这些,应该是她使用了多年的梳妆物品了。
    “文卿,我来帮你梳头。”赵母说着,轻轻打开她有些年头的梳妆盒,取出里面的木梳轻轻梳理肖文卿的长发。
    “娘,儿媳给你添麻烦了。”肖文卿难为情地说道。
    “哪里,明堂常年在外做侍卫,好几天才回来一次,你嫁过来我正好有个伴。”赵母说着,手指划过肖文卿那黑绸般丝滑柔顺的长发。年轻的女孩乌发如云,而她的黑发中已经有了白发。
    将肖文卿的长发梳理通顺之后,她从自己的梳妆盒里取出一支银色镂空花鸟钗把肖文卿的长发盘成民间妇女常梳的堕马髻,又取出一根镶嵌两粒绿宝石的飞燕衔绿珠银步摇插进发髻中。
    “娘,这些太贵重了,还是你留着使用吧。”肖文卿见状赶紧道,要从头上把步摇拔下来。
    赵母立刻压住肖文卿的手笑道:“你是我儿媳,我的不就是你的?这些都太花俏了,不适合我这个年纪的人戴。你别嫌这两个太老旧就行。”
    说着,她把左手腕套着的金手镯摘下来。她日常花销不大,还接一些绣活回来做,儿子明堂长年在主顾御史家吃住,一年四季都有侍卫衣裳,所以她赵家也算是小有积蓄,替媳妇买几样黄金首饰也是买得起的,只是她要确定媳妇的心完全定下来,最好能怀上孩子,才愿意为她另外购买。
    “不,娘,不用了。我真的不能收你的礼物。”肖文卿立刻道。婆婆双手套着两只颜色暗沉,一看就知道有些年份的老金手镯。这也许是她的陪嫁,也许是公公在世时替她买的,不过不管怎么样,她都不能贪夫家的财物。
    “什么不用了?这是婆婆给媳妇的礼物。”赵母抓住肖文卿的左手腕,将那老金手镯套进她纤细白嫩手腕上。
    “嗯,看着就不般配。”赵母看看肖文卿的手腕,道,“你以后找金匠熔掉重新打造你喜欢的首饰吧。”
    她端详了一下肖文卿,道:“你是个漂亮的姑娘,配我家明堂可惜了些。你放心,我家明堂面冷心热,会是个关心妻子的好丈夫。”
    肖文卿含羞地低下头。她知道赵明堂面冷心热,她当初孤注一掷也是因为偶然遇到进御史府后院的他。几经周折,她还是嫁给他了,这说明他们之间很有缘。
    ○○○
    他们婆媳在房中说着话,赵明堂在厨房灶头后面看着火。他第一次烧火失败之后看到肖文卿是如何添柴火的,便学着她看炉膛里的火,适时添加干树枝。
    他居然娶妻了,这完全是他想不到的意外。他这个婚姻会得到某些人的承认吗?肯定不会!
    赵明堂深邃黝黑的双眸映照着炉膛里的火焰,陷入沉思。肖文卿,病故任上的昌兴知县肖逸云嫡长女,这个身份还是……
    听到轻巧的脚步声,赵明堂立刻收回心绪,转头去看,就看到肖文卿独自一人走了进来。
    “大人,你知道茶叶在哪儿吗?早饭还没有准备好,我们打算先去给娘敬媳妇茶。”肖文卿说道。
    “茶叶?”赵明堂愣了一下,道,“你等等,我找找。”说着,他起身开始在厨房里到处寻找,翻找出茶壶和茶杯。
    肖文卿也开始寻找,两人找了一会儿只好放弃。肖文卿道:“我还是去问一下娘。”看来赵明堂对自己的家也不是很熟悉。
    肖文卿走进主屋,不好意思地问拿着抹布擦长条桌的赵母,“娘,家里的茶叶放在哪儿,我找不到。”
    “茶叶?”赵母立刻道,“在这里。”说着,她拉开长条桌下面最左边的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用红布包紧紧封住口的小瓷罐。
    “这是去年的红茶,还是明堂请客时买来的。”赵母道,“我没有喝茶的习惯。”普通人家都是喝白开水,不讲究的直接喝河水井水,只有家中来客人或者做大事才会买一些茶叶回来用。
    “娘,我去泡茶。”说着,肖文卿接过装茶叶的小瓷罐走了出去,来到厨房间。
    赵明堂已经查明了灶头各处的用处了,道:“文卿,大锅边上的小圆筒水锅里面是热水。”只要有人烧大锅,大锅边上的直径大约四五寸的圆柱状锅就会一起被烧到,里面的水会烧热烧开。
    “我知道了。”肖文卿道,小心打开茶叶瓷罐,从里面抓出几个深红褐色茶叶拈在手指上看看,确定茶叶老嫩。
    赵明堂买的红茶比较粗老,是相当便宜的那种,于是肖文卿抓起一簇放进茶壶中,用小的铜勺子从水锅里舀出沸水开始泡茶。将茶泡开后她也不急着去敬茶,而是检查了一些大锅里的粥。看到米粒已经被煮得开花,粥很粘稠,便道,“大人,粥已经煮好了,炉膛不要再添柴火了。”
    赵明堂点点头,起身拍拍身上的树枝木屑。
    肖文卿在厨房竹编的碗柜里找了三个大碗,先把放在锅里的“井”字木格里放馒头的扁竹箩和“井”字木格取出来,盛了三碗粥,然后开始找托盘。
    赵明堂知道她在找什么,道:“文卿,平民人家没有那么多讲究。”他停了停,道:“我来端,你别烫着。”说着,他端了两个盛着热粥的碗快步走了出去。
    “别烫着。”肖文卿紧张道,立刻从厨房里又取出一只大碗,将盛了热粥的碗放到空碗中再端起来,然后一手端着热粥一手端着馒头往主屋客堂里送。
    “找不到托盘,你就不会用布包着送过来?”客堂上,也许赵明堂烫着手了,他老娘赵母正说他,看到肖文卿端热粥和馒头过来赶紧上前接。她是看过肖文卿手的,那是一双白嫩到几乎看不到茧子的手,如何做得了厨房粗活?
    “娘,我这样不烫手。”肖文卿道,把叠在一起的两个碗放到桌上,然后再把两个碗分开。
    赵母望了,立刻赞道:“到底是个读过书的人,就比粗人聪明。”
    赵明堂望望,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她果然是很聪明的。
    赵母从客堂角落里拿出一个木盘子道,“昨晚有些乱,我忘记把托盘放回厨房了。文卿,厨房还有几种腌制的小菜,我告诉你位置。”说着,她便走出客堂。
    肖文卿不敢迟疑,拿着空碗快步跟上。
    不一会儿,她们婆媳二人拿着筷子端着茶壶茶杯还有两盘腌制小菜回来了。
    将桌上饭菜摆好,等赵家母子坐好,肖文卿拿起茶壶倒茶,然后朝着赵母跪下,高高举起茶杯恭敬道,“娘,请喝茶。”
    赵母笑眯眯地接过茶杯,喝了一口不烫嘴的热茶,然后把肖文卿扶起来让坐到自己对面,道:“好了,你们忙了一早上,也饿了,快些吃早餐吧。”
    八仙桌上,赵明堂,赵家之主坐在首座,赵母坐在他的左手边,肖文卿便坐在了赵明堂的右手边。赵母看着,心花怒放,要是过两年空着的座位上能坐一个胖小子,她就更高兴了。
    ○○○
    用完早饭,肖文卿立刻抢着收拾桌子,把碗筷拿到井边去,然后把茶壶拿到厨房添加热水,再拿回来,很娴熟地给还坐在桌边的赵明堂倒了一杯茶,“大人,请喝茶。”她熟练地说道。
    赵明堂嘴角抽抽,道:“文卿,在家里别这样客气。”出于某种原因,他不打算纠正她对自己的称呼。
    “是,大人。”肖文卿点点头,道,“我去帮娘洗碗筷去。”说着,她转身走出堂屋。
    文卿对陌生环境适应力很强,将来她也必定能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
    赵明堂望着肖文卿的背影,眼中升起一抹激赏。
    “文卿,还是我来吧,你回屋去整理一下,待会儿我们全家要出门。”已经坐在井边小木凳上洗碗的赵母道,她都舍不得肖文卿那白白嫩嫩的小手变粗糙了。做大户人家的丫鬟都应该会做女红吧,赵家现在有明堂赚钱养家,文卿以后没事可以做些针线活。
    “娘,我来帮你。”肖文卿道,拿着拎桶的绳子把拎桶放到井中,等拎桶装满水便开始双手交替着向上拉绳子。
    好重。
    肖文卿暗道,用劲往上来。
    突然间,一双大手拿过她手中的绳子,三两下将拎桶拎上来。
    肖文卿很难为情地说道,“对不起,我……”
    洗碗的赵母看着抿嘴直笑。
    抢过绳子帮肖文卿拉拎桶的赵明堂沉声道:“你没有干过粗活,以后少做些。”看她很吃力的样子,他都担心她被装满水的拎桶带着掉到井里去。
    “嗯。”肖文卿低声道,双颊飞起红霞。
    “文卿,这里有我和明堂,你回房收拾一下。”赵母催促道。今天他们需要购买很多东西,还需要到另一个媒人许浅家谢媒。明堂估计只会休假一天,所以他们时间有些紧。
    肖文卿见他们母子都在井边,便离开这里回房整理床铺去。

  ☆、第25章 入v四章 合一

二十五赵家购物
    清晨,赵明堂、赵母带着肖文卿出门上街,购买今日所需物品。
    知道赵明堂昨晚成亲的街坊邻居看到他们一家,纷纷上前庆贺,恭喜赵明堂成家了,争取明年抱个大胖小子。赵明堂抱拳向庆贺他的人道谢,挎着竹篮的赵母笑容满面对街坊邻居介绍道,这就是她的儿媳妇,以后大家可要多照顾些。
    肖文卿微微低头,听着赵母的介绍一一向他们行礼。众人见了,纷纷说,不愧是官宦人家教养出来的丫鬟,谈吐举止文静优雅,看着就比平民丫头们懂规矩。他们虽然都看到了肖文卿右脸上不深不浅的疤痕,但都认为,若不是这点瑕疵,赵明堂岂能娶得到她?
    来到大街上,肖文卿轻轻吐了一口气,她终于可以以良民的身份堂堂正正地走在人群当中了。
    “明堂,文卿,我们先去布行扯些布料。”赵母道,领着小夫妻往东街走去。她遇到熟人就打招呼,然后热情地向他们介绍自己的儿媳妇。
    恭喜恭喜……
    那些熟人也知道赵母的儿子赵明堂虽然有个体面的工作,但人长得丑还破相,一直找不到媳妇,现在得知赵明堂成亲纷纷向他们母子祝贺。打量新媳妇,他们也暗赞丑人有福,新媳妇脸上稍有瑕疵但真的很漂亮,也很有气质。
    赵明堂跟在母亲赵母的身后,肖文卿谨守妇道落后他半步。京城非常繁华,主街道上车水马龙,商铺林立。赵明堂很小心地保护着纤弱的肖文卿,防止她被人撞到或者挤到。
    贺家铁器铺,陈记金银店……万兴隆米行,千丝布行,富贵绣坊……客再来酒楼,千里香茶楼……
    跟着出嫁小姐刘玉芝一起到京城之后就没有离开过御史府后宅的肖文卿看得目不暇接,惊赞京城的繁华,觉得当今皇上英明,统治坚如磐石。
    赵母领着儿子儿媳来到徐记百年布行门前。布行的伙计眼尖,立刻笑着迎上来,道:“赵大娘,你可是要扯料子?快里面请。我家布行最近新到了一批夏布,你们一起进来看看,扯几块回去做夏衣。”
    赵母笑道:“李二,这是我儿子和媳妇,我今天要扯几块料子给我儿媳做新衣裳。”从御史府穿出来的丫鬟服不能再穿,今天肖文卿穿的外衣都还是昨天从许大嫂那儿借来的。
    “哟,你儿子娶妻来,恭喜恭喜。”李二立刻对赵明堂躬身道,“赵侍卫大人,久仰你大名,今日一见果然英武。快,你们快里面请。”说着,他忙不迭地把客人们迎进店里。
    在店里,赵母少不得向认识的掌柜介绍自己的儿子媳妇,然后道:“我需要给我儿媳多做几套衣裳,你把适合年轻小媳妇的布料多拿出几匹来给我挑。”
    布行掌柜快速打量一下肖文卿,马上取来了几种颜色淡雅的布料来。在大庆皇朝,帝王的赤黄、四品以上官员的紫色,六品以上官员朱红,七八九品官员的绿色,这几种颜色是平民不可僭越的,其他的没有硬性规定。不过平民基本只用蓝白黑等冷色调的布料做衣裳,只有年轻女子才会穿一些颜色比较鲜嫩的衣裳。
    扯开布料披到肖文卿身上比划,赵母为肖文卿一口气扯了五块布料。因为肖文卿嫁入赵家时基本身无一物,衣裳从里到外都需要新做。
    另外买了两块白色布料、一块藏青色布料,还有六尺青布,赵母开始讨价还价。
    “掌柜的,我一口气买了这么多,你应该客气点,少算几个钱。”
    “二十八两四钱银子,抹去零头,我算你二十八两好了。”
    “掌柜的,最后两块白布是零头布,藏青的也是,一起二十七两怎么样?”
    “算了,大娘你也是我店里的老主顾了,就二十七两吧。”
    “掌柜的,你这里有碎布不,给我几块。”
    “在后院裁缝那边,你自己去挑几块好了。”
    肖文卿在边上认真学习着。零头布可以大幅还价,布店裁缝裁制衣服时剪下来的碎布可以拿回家纳鞋底做鞋面绣荷包缝补旧衣裳。
    赵明堂无所事事地环顾布行,看到高档布料区顿时眼睛一亮。文卿如果穿上用轻柔的丝绸锦缎裁制的衣裳,该是如何的美丽高雅?文卿这样有气质的年轻女子,就该穿上柔软舒适的衣裳坐在家中看书绣花弹琴、到花园中赏花看风景。
    赵母用讨价还价磨叽来的一块靛蓝布将除了六尺青布之外所有的布料都包起来,递给赵明堂道:“拿着,我们去饭馆看看,看能不能订席面。”赵家曾祖父从合阳乡下搬到京城之后世代单传,赵家在京城没有堂房亲戚,明堂又不能经常回家,所以她打算订席面回家,请街坊邻居庆贺一下明堂成亲。
    “娘,我来拿。”肖文卿赶紧上前道。赵明堂直接把包裹拿过来,望一眼肖文卿,表示不用她拿。
    赵母笑道,“文卿,一个大老爷们在身边,重东西难道还让我们妇人拿不成?”她把卷起来用小布条系好的六尺青布放在自己的竹篮中。
    肖文卿无语地望望赵明堂手中的包裹,也就八块布料,十几块大点的碎布而已,这也算重物?
    定了席面约定时间,赵母又带着儿子儿媳去糖铺买了两斤红糖,去肉铺买了一个猪头。买完东西,她把红糖猪头还有那六尺青布分别递给赵明堂和肖文卿,道:“明堂,你带着文卿去许侍卫家谢媒,我先回家做午饭。”官媒那边昨晚上就奉上红包了,不用另外谢,许浅夫妻俩可是肖文卿的救命恩人和媒人,她儿子和儿媳必须去谢媒。
    “娘,我知道了。”肖文卿立刻伸手接过放着青布和红糖的竹篮挎在自己臂弯上。
    穿着侍卫衣裳的赵明堂接过用草绳扎好的猪头,带着肖文卿和赵母分手,朝许浅家走去。
    “大人,你明日就要回御史府吗?”两人走在一起,肖文卿主动找话说。
    “嗯。”赵明堂点头道,“侍卫平日里虽然清闲,但也不能经常休假。”
    肖文卿有些受宠若惊。这是因为她已经成为他的妻子,所以他好颜对她了吗?犹豫了一下,肖文卿试探道:“大人,你喜欢吃什么?我学着做给你吃?”她母亲中馈好,虽然她还没有学过,但都吃过,知道如何配菜,可以尝试做出来。
    赵明堂也想和妻子了解彼此,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只好道:“你去问娘吧,她比我还了解我自己。”
    “哦。”肖文卿又问道,“大人可介意我的脸?我破相了。”她认为同样破相的赵明堂不会以貌取人。
    “我不介意,不过女人不比男人,破相了不好。我想法子找个好大夫给你看看,看能不能把这条疤去掉。”赵明堂道。如果他一开始就答应她的求亲,也许她就不会破相了。不过那时候,他有什么资格和义务去帮助一个后宅的陪嫁丫鬟?
    “去掉疤痕?”肖文卿愣了一下,道,“帮我治伤的老大夫说,我当时的伤口很深,肯定会留下很明显的疤痕。一般大夫没能力,只有宫里的御医才会配制药膏,帮助受外伤的娘娘们去掉疤痕。”
    宫里的御医吗?
    赵明堂眸光暗闪了一下,道,“京城乃天子脚下,历来藏龙卧虎,民间大夫的医术未必比宫里的御医差。”
    “也许吧,想要遇上那种深藏不露的大夫,也需要看机缘。”肖文卿很平静地说道。破相在她算计中,她在决定划伤脸的那一刻就接受自己要破相的事实了。也就一道一指长的肉色疤痕罢了,算不上毁容,赵明堂不在意她的容貌就行了。小姐对她的厌恶让她知道,身份卑微的女子还是容貌平凡点比较好。
    “大人最擅长哪一种武器,刀还是剑?”肖文卿突然问道。那天半夜,他黑衣蒙面,身后背着一把长剑,看情况他更擅长使剑。
    赵明堂心头一震,警惕道:“我用刀。”她什么时候看到他用剑了?除非……
    “哦。”肖文卿哦了一声。他没有说实话,除非那天半夜她看错人了。不过……虽然声音不像,但身材、眼睛,还有她的感觉,都确定那黑衣蒙面人就是他。
    他为什么对妻子还要保密?
    他是传说中的飞天大盗、刺客、暗卫,还是其他?
    肖文卿满腹疑惑。不过她知道,夫婿赵明堂还不信任她,不会告诉她真相。她也没有好奇到想要知道夫婿的所有秘密。只是,不管是飞天大盗、刺客、暗卫,都是见不得光的,她只能期盼他一辈子平平安安,不要哪一天整个人永远消失不见,让她和娘陷入绝望中。
    二十六婚后日常
    赵明堂和肖文卿来到许家,许家二老热情地接待他们。许浅去当差了,许大嫂也到御史府厨房帮佣了。许浅晚上不会回来,许大嫂要到傍晚御史府府上晚膳准备齐全才会回家。
    赵明堂和肖文卿说了一些感谢的话,把谢媒礼放在许家离开。赵家傍晚补办的喜宴,许家夫妻是无法参加了,肖文卿估计着,赵明堂回御史当差时,会另外请侍卫兄弟们吃上一桌。
    回家的路上,肖文卿道:“大人,你明日见到许大爷,能不能请他转告许大嫂,让她打听一下何大夫人的陪嫁丫鬟春丽的事情?”
    肖文卿顿了顿,忧伤道:“前天晚上,小姐命我伺候姑爷,我不从,姑爷发怒,小姐为了安抚姑爷,让春丽姐去伺候姑爷了。我对不起春丽姐,希望知道她的近况。”春丽初夜很痛苦,小姐是否会安慰她?小姐会把春丽安排为姑爷的第二房妾?姑爷肯吗?如果不是她拒绝,春丽绝对不会遭受那么大的罪。她现在安稳的生活是春丽遭罪换来的,她不能忘记春丽。
    “嗯。”赵明堂颔首。
    两人回到家中,赵母已经买了菜在厨房间忙碌,她还买来了晚上喜宴要用的美酒。肖文卿立刻走进厨房帮忙,一家之主的赵明堂就回屋里去等待。
    午后,赵母对赵明堂道:“明堂,你的衣服都旧了,我给你做两件。”
    “娘,不用了,侍卫有专门的衣裳。”赵明堂委婉谢绝。官员侍卫有官员掏钱养,朝廷随时可以征用,朝廷唯一在官员侍卫身上的花费就是春夏两季四套定制的黑色侍卫服。
    “我是要给你做中衣亵裤。”赵母笑道,“来吧,站起身来,让我给你量量尺寸。”她打量赵明堂,道,“好久没给你量尺寸,我发现你瘦了,人也变高了一些。”
    赵明堂立刻道:“娘,我已经有妻子了,你就不再给我做衣裳了。”说着,他起身快步走进自己西屋。
    “哈哈哈哈,有媳妇了,不用娘操心了。”赵母顿时笑出声来,然后问肖文卿,“文卿呀,你可会做衣裳?”女红是每一个女人必须掌握的本领。
    “会一些,娘。”肖文卿道。她在父母身边的时候,母亲就教她绣花,拿出零头布让她按比例缩小着做衣裳。她在父亲床前伺候生病父亲的时候,就专门给他做了一套衣裳,后来那套衣裳被父亲指定为他入殓寿衣之一,贴身穿在他的身上。伺候刘老夫人和刘小姐时,她和春丽闲暇之余绣荷包做抹胸中衣,连小姐也指定图案让她们做衣裳给她穿。
    “好,既然这样,明堂以后的衣裳就有你做了。如果有不会的,问娘就是。”赵母道。她有了媳妇之后,日子可以更加清闲了。
    “是,娘。”肖文卿点头道,她对自己的女红还是有几分信心的。
    赵母回东屋把自己的针线箩拿过来递给肖文卿道,“你暂时先用着,用过两天我和你上街买个大点的针线箩,再买剪刀尺子和针线。”
    “谢谢娘。”肖文卿双手接过赵母的针线箩。
    赵母道:“我去邻居家串串门,请他们傍晚过来吃喜宴,顺便向他们借桌子板凳和碗筷。”普通平民家的桌椅碗筷都是刚刚够用,办大事的时候都要从邻居借。
    “娘,等一会儿我和大人一起过去帮你搬桌椅碗筷。”肖文卿道。
    “不用,下午的时候邻居们会自己带桌椅碗筷过来帮忙布置。”赵母停了停,惊讶道,“你怎么还称呼自己夫婿大人?平头老百姓家哪来那么多规矩?叫大人太见外了,你直接叫他明堂。”
    肖文卿犹豫了一下,点头道,“娘说的是。”她母亲当年也直呼父亲的名讳,而不是大人或者老爷。
    赵母去邻居家串门了,肖文卿拿着针线箩走进西屋,就看到赵明堂侧身面对床里躺着,穿着鞋子的双脚搁在床沿边。
    肖文卿低声试探道:“明堂,你休息了吗?”
    “没。”赵明堂坐起身来,问道,“娘出去了?”其实他躺在西屋里,能够听到堂屋里婆媳两人的谈话。
    “嗯,娘去邻居家串门,商借桌椅碗筷,邀请他们傍晚来我们家吃喜酒。”肖文卿道,把手中的针线箩放在靠墙的桌子上,开始翻看里面的工具。
    “哦。”赵明堂应了一声。
    肖文卿找到尺子,来到赵明堂面前,柔声道:“明堂,你站起身来好不好,让我给你量尺寸,好做新衣。”
    “文卿,我不需要,你给自己做好了。”赵明堂道,他虽然没有亲眼看到肖文卿是如何被何大夫人发卖的,估计她肯定是穿着随身衣物直接被发卖,连收拾行李的时间都没有。肖文卿现在身上穿的外衣,不是他老娘年轻时候的就是别处借来的,所以最急需衣物的是肖文卿而不是他。
    “明堂,我会先给自己做的。我听说你好些天才会回来一趟,想要先把你的尺寸量下来,等有时间就给你做。“肖文卿温柔地解释道。她有心经营自己的家,所以努力接近赵明堂,让他真心接受自己。
    赵明堂听着有理,便站起身来,向前走了两步,站在肖文卿的面前让她量尺寸。
    赵明堂的个子比较高,肖文卿在同龄丫鬟中个子算是中等,头顶也直到他下巴上面一点。拿着木尺量他的肩宽臂长腿长,她惊讶于他完美的身形。姑爷的身形在年轻男子中还算是好的,赵明堂比起姑爷身形来更修长匀称,而且强健有力,静立时宛如一只蓄势待发的豹子。可惜世人爱以貌取人,看到赵明堂的面容就直接把他归类为丑陋粗俗武夫。
    用心记下赵明堂的尺寸,肖文卿问道:“明堂,除了固定的侍卫黑衣,你自己喜欢穿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