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爷夫君缺心眼-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说了么,这次呀,所有皇子都要来参加百花宴,给太后庆生呢。”

    “嗯嗯,听说了,不光那俊美无双的六皇子要来,据说连一心向佛的八皇子都要来呢!”

    “哎呀,八皇子才八岁,你也下得去手。不过光头小和尚,想想就觉得好萌啊!”

    ……

    女人多的地方,八卦也特别多,等到了厢房休息时,梓瑜已经基本了解了各皇子的基本情况了:三皇子画得一手好丹青,众贵女都想着能为自己画幅画像;四皇子文韬武略,最有可能当太子,目前府中只有一个侧妃,正妃之位空缺;六皇子俊美无双,撩妹技能满点,许多贵女都被撩过并念念不忘,可惜才十四岁;八皇子一心向佛,虽然只有八岁,论佛能力已经数一数二了,常年在护国寺修行,据说婴儿肥还没有褪去,有胆大的想着能不能捏下小脸。

    梓瑜在心中嗤笑,除了八皇子,其他几个皇子都是一起长大的,表面上都人模狗样的,其实从小没少调皮,尤其那个六皇子,经常跟在梓瑜屁股后面,叫着她的化名,甩也甩不掉:“子瑜哥哥,带我去树上掏鸟窝好不好。”“子瑜哥哥,晚上我去丞相府跟你睡好不好,顺便去逛逛灯会。”“子瑜哥哥,我夸那个小宫女好看,她为什么就跑了呀。”……

    正想着,糕点上来了,各位女眷喝着茶水,吃着糕点,八卦的兴致更加高昂起来。

    梓瑜看着造型别致的糕点,忽然灵光一现,送一篮子菜比较奇葩,但是,如果可以做成菜,再拗出一个如意的造型,不就送了太后一个绿如意么?而且是可以吃的绿如意!

    想到了主意,梓瑜就有点着急,毕竟,以自己的厨艺,只怕太后吃了会倒地不起,只能希望御膳房的师傅们能给个方便了。

    所幸,很快就有人来通知大家入园赏花了,梓瑜急急地跟着入了园,就被一阵阵惊呼吸引了注意力。

    御花园一改往日的清冷,变成了大片的花海,满目五彩缤纷的鲜花,引得蜜蜂蝴蝶齐齐飞舞,微风吹来,阵阵花香伴着温暖的日光,吹起了飘带和裙摆,让人想在这花海中尽情徜徉。

    男宾们早已入了园,不过都聚在了边上的松柏、修竹之下,腰杆都挺得笔直,可真是一群如松如竹的俊雅公子,惹得女眷们心跳不已。

    梓瑜在人群中寻找王若知的身影,奈何距离有点远,大多数又都是背影,看不真切,为了赶在献贺礼之前找到王若知做好“马兰如意”,梓瑜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直直就冲进了男宾堆里,开始找王若知。

    “咦,那不是丞相家的小姐吗?怎么就这样冲过去了,真是有失体统。”一个年轻的妇人看到了梓瑜的身影,小声说着。

    “哎哟,这个小姐据说从小就是女扮男装长大的,行事大胆,这都十六岁了,还没有定亲,难怪这么着急了。”另一个妇人也加入了八卦的行列。

    “幸亏丞相夫人这两天回乡省亲了,否则看到女儿这样,真是老脸都丢光了。”

    ……

    一群妇人已经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那边厢,梓瑜还在人堆里找着,正在焦虑时,忽听一声嘹亮的呼喊:“皇上驾到!太后驾到!”

    众人纷纷跪拜,梓瑜跪在一群男宾之间,十分扎眼,只听皇上充满喜悦地说:“众卿平身!”

    梓瑜还没来得及起身,就有一个身影冲入了人群,拉起了她。没等梓瑜反应过来,她就已经被王若知牵着往皇家的队伍里走去了。

    “哎哟,这是哪位皇亲国戚,怎么以前没见过,这样冲过去拉人,也太孟浪了吧!”

    “这丞相家的小姐可真会勾人,这百花宴还没开始呢,就已经有护花使者出现了。”

    “难怪刚才她走到男宾那里了,这一跪下,可不就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了嘛,真是好手段啊。”

    “姐姐,那个拉着她的人长得真好看,比六皇子还好看呢!”

    “嘘!瞎说什么,那是出了名的‘弱智王爷’,都二十岁了,还没娶妃呢!小心一会让你嫁过去。”

    ……

    在众人的注目礼中,梓瑜跟着王若知来到了皇帝跟前。

    “若知啊,让梓瑜姑娘跟女宾们一起赏花吧,一会开宴的时候,再安排你们坐一起,可好?”皇上和蔼地说着。

    “不行!刚才进宫的时候,门口的小太监再三保证,男宾和女宾是分开的,但刚才梓瑜就跟男宾在一起,不能再让媳妇离开我身边了,会被抢走的!”显然刚才的一幕对王若知刺激不小,这是说什么都不肯放开梓瑜了。

    太后见两兄弟有了分歧,赶紧打圆场说道:“不妨事,迟早都是皇家的人,就一起走吧。”

    皇帝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王若知就大咧咧拉着梓瑜跟在了皇帝的身后。

    梓瑜定了定神,抬眼看到了在前面走的皇帝、太后和皇后。

    皇帝身穿龙袍,步伐稳健地扶着太后走着,虽然已经是中年人,但身材却没有发福,可见平时除了处理政务之外,也有定期练武。

    张太后虽不是皇上生母,但因膝下无子,当年在皇位争夺中,一直支持着生母早逝的太子,也就是现今的皇帝,故皇帝登基之后,就尊其为太后。而一个能准确选择未来皇帝的女人,必然有着过人之处,是以今日虽是太后生辰,但太后的装扮中规中矩,既和蔼可亲,又不失皇家风范。

    皇帝身后紧跟着的,是当今的皇后。当年张太后支持太子,但因没有血缘关系,同盟关系不是很稳固,故太子有意娶张家女儿为正妃,于是张丞相就在族中选了合适的女子,过继到本家,嫁与太子当太子妃,这个过继的女子,就是现在的张皇后。

    张皇后性情柔和,端庄大方,大皇子、二公主和四皇子都为张皇后所出,深得帝心。今日的主角是太后,张皇后的装扮十分低调,暗红色的宫袍陪着简单的发饰,只这宫袍上的凤纹显示着六宫之主的威仪。

    张皇后身侧那个穿着亮红色宫袍、戴贵妃发饰的,应该就是当朝的周贵妃了。周贵妃是护国大将军周正清的幼女,当年皇帝刚刚登基,为了拉拢武将一派,就娶了周大将军的幼女,封为贵妃。

    周将军本不同意这门亲事,但奈何幼女对皇帝情根深种,苦苦哀求。也因此,周贵妃对那些花枝招展的嫔妃们极其苛刻,对皇上的宠爱也极其在意。今日太后生辰,她也要盛装打扮,以便牢牢吸引住皇上的眼球,却忘记了这种场合,不能抢了太后的风头。

    “梓瑜哥哥……啊不……姐姐,你今天真漂亮!”一句被故意压低的招呼声,打断了梓瑜对帝后的打量。分割线

    梓瑜:明明是甜宠文,为什么我感觉在养儿子T_T

正文 第十七章百花宴(三)

    梓瑜略一回头,就看到了六皇子王怀轩的笑脸。

    这王怀轩虽然只有十四岁,但少年已然长成,跟生母刘德妃相似的一对桃花眼弯出了好看的角度,清丽的笑容使得少年更加平易近人,褪去了婴儿肥的脸庞已经显露出了棱角,梓瑜只想大呼:“又是一个妖孽!”

    “小六,不得无礼!”大皇子王怀诚小声制止道。因着大皇子比梓瑜大了六岁,故梓瑜跟着哥哥在上书房当混世魔王时,大皇子已经不跟着太傅在上书房读书了,是以梓瑜对这个大皇子不甚了解,只听哥哥说起过,大皇子为人忠厚老实,行事中规中矩,虽在天资上比不上三皇子和四皇子,但皇帝交办的事情,总是尽责完成,很受皇帝器重。

    “大哥,没事,梓瑜哥哥不是外人。”四皇子王怀翊出声缓和气氛。梓瑜看着身穿紫色常服的四皇子,冷峻的眉眼像极了皇帝,高挺的鼻梁使少年的脸庞更加立体,微微扬起的嘴角显得整个人神采飞扬。想起两人一起在宫里无法无天的日子,梓瑜默默感叹着,那个一起打闹的小伙伴,日后可能就是九五至尊,缘分真是妙不可言啊。

    “是呀,当初我给梓瑜弟弟画了幅画像,准备送给她当生辰礼物,谁知这弟弟忽然变成了妹妹,父皇还要给她指婚,吓得我都没敢送出那幅画。”三皇子王怀文也加入了打趣梓瑜的队伍,“为了怕昔日的兄弟变成媳妇,我和四弟都赶紧抬了个小妾过门,希望梓瑜妹妹不要见怪啊,以后咱们还是好兄弟,哦不,好兄妹。一会哥哥给你画幅画像,怎么样?”

    梓瑜看着仙气飘飘的三皇子,轻嗤了一声,挖苦道:“那边的贵女们可都等着你给画幅画像呢,有时间不如去找找自己的王妃,一把年纪了还沉迷舞文弄墨,我都替你着急。”

    众人哈哈一笑,跟着皇上继续前行。

    “五姐姐,小皇叔牵着的是谁呀?”七公主王怀葭小声问着。

    ”就是今天要指婚的梓瑜姑娘,以后可是咱们的小皇婶了。”五公主王怀萱脸上闪过一抹冷笑。

    这五公主的生母本是张皇后身边的丫鬟,当年张皇后生完四皇子,产后虚弱,皇帝疼惜皇后,便每晚过来陪睡,但能摸不能吃的日子久了,便也有些按耐不住。那日四皇子夜里突然发烧,张皇后彻夜陪护,皇帝独守空房,这丫鬟就爬了龙床了。

    张皇后宅心仁厚,只是吩咐将丫鬟送入冷宫,若换了周贵妃,估计当晚就给仗毙了。

    谁知这丫鬟的肚子居然很争气,只这一次就怀了龙种了,太后怕张皇后膈应,就做主在孩子生下来之后,给那丫鬟灌了一碗毒药,而这龙种,就是五公主,一直养在太后身边。是以皇后所出的大皇子、四皇子和二公主,都对这个五公主不甚友好。

    “不过还没成亲,现在得叫梓瑜姑娘。”五公主故意提高了一些音量,好引得七公主也大声点说话,以便前头的人都听见。

    “没有名分就这样拉拉扯扯,也不害臊。”被周贵妃宠坏了的七公主,说话常常口无遮拦,被五公主带了下思路,挖苦人的话就脱口而出了。

    王若知转头看了眼穿得花枝招展的七公主,认出了眼前的圆脸小姑娘就是三年前差点踩了自家怀财的女娃娃。身边的梓瑜也想起了这一茬,小声问道:“当年被推下水的,就是她么?”

    “嗯。”王若知皱眉答道,显然对这个挖苦自家媳妇的侄女十分不满。

    显然梓瑜不是这种吃闷亏的人,扭头微笑着对王怀葭说:“七公主,这御花园的池水,冷吗?”

    王怀葭“噌”一下红了脸,正要出口反驳,但想到当年小皇叔一声不吭地把自己推下水,就哆嗦了一下,默默憋回去了。

    三年前,自己正逛得开心,忽然就被人推下了水,之后自己高烧了三天,母妃大怒,把那天跟着的宫人都打了板子,还查出了推自己下水的就是小皇叔,但父皇居然不帮自己,还对外说是自己不小心落水的。

    她还记得,醒来之后,母妃抱着她说:“怀葭啊,母妃虽然贵为贵妃,但在你父皇心中,却连你小皇叔的一根头发都比不上,这件事,就忘了吧。”

    七公主边想边捏紧了拳头,忽然看到了前头的母妃转头瞪了自己一眼,便赶紧低下了头。

    “哼!你就跟着小皇叔过苦日子去吧!”七公主腹议了一句,便不再纠结于这事了,仿佛自己已经赢了。

    此时,皇帝已经扶着太后在园中站定,笑着说道:“今日是母后生辰,大家随意赏花即可,不必拘礼。”

    “是呀,今日这些小辈们,比这百花还好看,早知道呀,就把花都撤了,看看你们就够啦!”太后呵呵地笑着,人上了年纪就是这样,看见年轻的小鲜肉,心情就不自觉地飞扬起来。

    气氛一缓和,年轻的小姐公子们就活泼起来,时常进宫陪太后唠嗑的夫人们带着自家的儿女们,上前给太后和皇帝见礼。

    “你的那篮子菜呢?”梓瑜把王若知拉到一边,小声问道。

    “跟大家的贺礼放在一起呢,一会开宴的时候一起呈给太后。”王若知照实答道,不明白梓瑜为什么要问这个。

    “快去拿回来,我想到一个更好的贺礼。”梓瑜一边说着,一边拉着王若知往御膳房走去。

    一路上,梓瑜简单说了自己的想法,王若知却觉得绿如意不如新鲜的马兰好,大有菜农瞧不上厨子的意味。最后还是梓瑜拿出了“追媳妇真言十句”,他才乖乖就范。

    到了御膳房,卫三已经拿着菜篮子等在门口了。

    因着小时候没少带着皇子们过来偷吃,这御膳房梓瑜也是熟门熟路,进门随手抓了个厨子,说明了来意,谁知竟遭到了拒绝。

    “朱姑娘啊,不是小的不肯帮忙,实在是今天中午有百花宴,忙不开啊,一会传膳的时候如果供应不上,可是要掉脑袋的啊!”厨子可怜巴巴地说道。

    梓瑜看着忙到飞起的众人,也着实不好意思让人家冒着掉脑袋的风险给自己开小灶。

    “卫三,你会做菜吗?”梓瑜试探着问了一句,暗卫神通广大,没准就会做菜呢。

    “属下不会。”卫三如实答道。

    梓瑜期待的眼神瞬间就落了空,小脸都快皱成包子了。

    “但是王爷会。”卫三又加了一句。

    “你大爷的!说话能不能不要大喘气啊!”梓瑜在心中暗骂一句,随即期待地望着王若知。分割线

    众皇子出场,梳理一下众皇子公主的关系:

    皇后生了大皇子、二公主和四皇子。周贵妃生了三皇子、七公主、八皇子。刘德妃生了妖孽的六皇子。五公主是丫鬟所生,出身最低。

正文 第十八章百花宴(四)

    王若知在梓瑜期盼的目光中,得意地扬了扬头,接过了菜篮子,自信地问道:“说吧,想吃什么做法的?”

    “能做出一个绿如意就行了,不用太多的做法。”梓瑜对于马兰居然还能有很多做法表示了惊叹。

    “那就还是凉拌好了。”王若知说完,给了卫三一个眼神。

    只见卫三麻利地抢占了一个灶头,开始烧水。这边厢,王若知卷起了袖子,开始洗菜。

    主仆二人默契地配合着,不一会,焯得恰到好处的马兰就出锅了,只见王若知麻利地把菜叶剁碎,然后行云流水般地倒入各式调料,拌好之后,还不忘挑出一些放到小碟子上,让梓瑜先吃。

    梓瑜尝了一口,觉得王若知的厨艺,大概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惊艳!

    简单的调料搭配,却在保留了马兰鲜嫩的同时,让人回味无穷,不知不觉,小碟子里的就吃完了,此时,“马兰如意”也已经拗完造型了。

    “哇,没想到真能做出来,这如意头这么大,是怎么支撑上去?还有这个如意柄的弧度,是怎么弯出来的?”梓瑜惊喜地看着逼真的如意,一连串的问题脱口而出。

    “用冬瓜挖了个底座,再切了点薄皮衬在底下,就立住了。”王若知不以为意地解释道。

    梓瑜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新大陆,敢情这睿王爷不光会做菜,还会摆盘,没准还会用萝卜雕个花什么的,这技能点真是太出人意料。

    正想着,一个小太监忽然进了御膳房,大声喊着:“半个时辰后传膳!”

    见众人一下紧张起来,梓瑜让卫三小心托着这“如意”回去等着太后通传,随即拉着王若知快步回御花园赴宴。

    进了御花园,正好看到宫人摆好了座位,见睿王和朱小姐一起过来,便将二人引到了座位上,这座位位于舞台背面,因着舞台四面都没有遮挡,所以视线上没有什么问题,只是看到的都是人的后背而已。看着舞台背面孤零零的三张桌子,梓瑜想着应该是赐婚专座,便坦然坐了下来。

    趁着众人还未到,梓瑜一边休息一边打量着这宴会的会场。

    这会场的布置,还真的万年不变:舞台两边整齐地摆着一排排座位,左边写着“男宾区”,右边则是“女宾区”。舞台正面,摆了一个三层的大看台,这最顶上一层的三张主桌,应该就是皇帝、太后和皇后的位置,可惜从来没见王若知参加过百花宴,否则,依着皇帝对这个弟弟的宠爱和这睿王的身份,不知道会不会在这一层多加一张桌子。第二层上的几张桌子,应该是给妃嫔们坐的,皇上的后宫并不充盈,这留的桌子虽少,但应该足够了。第三层应该就是皇子公主的位置了,已经有正妃的大皇子应该会跟正妃一起出席,看这数量,出嫁了的二公主应该也会来赴宴,只是这桌子,还多出来一张,难道还有皇子娶了正妃?

    正想着,就听到阵阵嘈杂声由远及近,抬眼望去,就看到皇帝和太后在众人的簇拥下,缓步朝宴会场走来,梓瑜赶忙拉着王若知快步走去相迎。

    “若知啊,朕还说你是不是又惹了什么祸事,提前回府了,原来是早早等在这里了,这么早就饿了呀。”皇上看着弟弟拉着未来弟媳在这独处,心中欢喜,也就打趣起来。

    “回皇帝哥哥,若知不饿,怕媳妇饿。”王若知乖巧地回答道。

    “哈哈哈,这还没过门,就这么疼媳妇了,小瑜儿真是好福气啊!”皇帝笑着入了席,众人也就纷纷对号入座了。

    刚一落座,就有宫人过来叫王若知,因着第一个环节就是进献贺礼,除了皇帝之外,王若知的辈分最大,是以宫人让王若知过去候场。

    难怪那第二、第三层的桌子都空着,原来是要等献完礼再落座啊。

    梓瑜见王若知离开了,便无聊地看了看另外两对赐婚的都是谁,这不看不要紧,一看还真是吓一跳,都是熟人啊!

    左手边赫然坐着那个魁梧的李将军的儿子,身边坐着的是娇小的永昌郡主。永昌郡主是威武侯的孙女,也算是武将世家了,从门第上来说,还是挺般配的,只是两人身材上的巨大差距,不知道这小郡主日后在床上,能不能受得住。

    右手边坐着卫国公的孙子和礼部魏尚书的嫡女。

    梓瑜看着一袭白衣的翩翩公子,砸了砸嘴,这小公子还真爱穿白衣,上次也是一身白衣,被梓瑜的脏手抓了之后,据说不仅立马回府换了衣服,还洗了三遍澡!这洁癖,一般人可受不了。还是自家王爷好,被抓掉了腰带,弄脏了衣服,还是面不改色地到处蹦跶。

    正想着,只见王若知端着“马兰如意”出现了。仔细一看,各妃嫔已经都入座了,看来发呆太久,错过了皇帝和妃嫔们献礼的环节了,不过能看自家王爷,已经足够了,毕竟,论颜值,王若知可是秒杀众人的。

    只听王若知端着菜,大声说道:“祝太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青春永驻、万事如意!”别说,这睿王爷背台词的能力可是越来越厉害了,刚才梓瑜在路上教的几句话,可都说得一字不差。

    “哎哟,这如意是用什么做的呀,瞧着与众不同呢!”太后仔细看着呈上来的如意,开口问道。

    “回太后,是若知自己种的马兰,这个时节吃,正好。”王若知对太后居然不认识马兰表示很无奈,但还是照梓瑜嘱咐的回答了。

    “好好好,若知有心了,哀家尝尝。”太后说着就尝了一口,回味了好久才招呼皇帝和妃嫔们一起尝尝,显然也被那绝妙的滋味惊艳到了。

    趁着众人分食之际,王若知退回到了座位上,梓瑜看着各路公子小姐不屑的表情,低低叹了口气,果然,送菜什么的,还是上不了台面。

    正在低落时,忽听太后说道:“这如意甚好,赏白银百两,珍珠一斛!”

    王若知起身谢恩,梓瑜心中的石头也算落了地,这送礼,不在于礼物是不是贵重,而在于有没有送到对方心坎里,看太后这反应,应该是真心喜欢的,饶是皇上想多吃两口,都被太后拒绝了。

    “王爷为了太后生辰,竟亲自种菜,这份孝心,李某佩服!”一旁李将军的儿子拱手道。

    “倒不是为了太后种的,菜园子里正好有。”王若知不以为意地说道。

    梓瑜刚喝的一口水差点喷出来,赶紧放下水杯打圆场道:“王爷真是爱开玩笑。”

    众人哈哈一笑,接着看众皇子公主献贺礼。

    梓瑜看了眼邻座这魁梧的青年,心下有了计较。作者的话:

    英雄怕见老街坊哈哈,赐婚的另两位男士,当初都跟梓瑜相过亲,详见第一章

正文 第十九章百花宴(五)

    这大乐周边邻国众多,且不少都对这块富庶的土地虎视眈眈。是以本朝建朝时,将前朝的兵部撤销,改设“镇国司”。这镇国司由周大将军管理,下辖镇东、镇南、镇西、镇北四个军区,每一区设一指挥使,官拜从一品,在京负责辖区内各项事务。

    各指挥使下分别对应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四个将军,官拜正二品,常年戍守边关,一旦有战事,可全权处理边关一切事务。

    这李将军就是征西将军,常年在西部边境。这李将军只有一个儿子,单名一个墨字。李将军当年希望儿子可以舞文弄墨,当个文官,就把儿子送到了京城,让爷爷奶奶教养。谁知这李墨偏偏喜欢舞刀弄枪,十六岁就考了武状元,去年刚满十八岁就当上了御林军的左统领,已经是个正三品的官了,据说御林军中无人能打赢他,假以时日必成大器。是以,朱丞相才考虑招为乘龙快婿,谁知自己女儿没有看上眼,倒是叫皇家捡了漏,把永昌郡主嫁给了他。

    本以为是个一心练武的武将,没想到为人也不木讷,能在这个时候过来交好,倒也是个值得交的朋友。

    正想着,忽听太监高声唱和道:“宣苏南王世子王怀安觐见!”

    只见王怀安手托一个一尺来长的素色盒子,缓步走上舞台,撩袍下跪后,朗声说道:“孙儿恭祝皇祖母健康如意,福寿安康,笑口常开,青春永驻!”

    说完,便打开了手中的盒子,双手呈上道:“此乃百年前一徐姓渔民在东海中偶得的紫檀观音。据说当日遭遇风暴,渔民本以为必定葬身海底,却不料远远看到有一抹白色在海面上漂浮,仔细一看,发现这抹白色竟渐渐朝渔船靠近。渔民拼尽全力将其捞起之后,才知是一尊用白布捆扎的紫檀观音。那日捞起这尊观音之后,海上的风浪忽然就停歇了,渔民也得以平安回家。从此之后,每逢出海,渔民就带着这紫檀观音,总能逢凶化吉。”

    众人听了,都微微伸长了脖子,想看看这传奇的紫檀观音。

    王怀安趁宫人传呈的间隙,继续说道:“父王早听说了这紫檀观音的神奇之处,奈何这是人家的传家之宝,不好硬夺。此次也是机缘巧合,此户渔民因生活顺遂,家业不断扩大,故打算不再捕鱼,转到陆上经营生活。父王多次登门拜访,又说明此观音是送于太后当贺礼,徐家才忍痛割爱。”

    一番话说下来,苏南王的孝子形象算是深入人心了。

    太后看着置于桌上的紫檀观音,郑重地站起来拜了三拜,随即看向了皇帝。

    皇帝略一思付,开口说道:“此乃天佑我大乐,朕以为,可选黄道吉日,将观音送入护国寺,以佑我大乐四海安定。”

    “哀家也有此意,那就着护国寺修一佛堂,专供此东海观音吧。”太后点头表示同意,随即又说道:“只是,这送佛之前,该将观音菩萨供奉于何处?”

    只见周贵妃起身盈盈一拜道:“释儿去护国寺前,翊坤宫里专门修了礼佛堂供他修习佛法之用,如今那里空着,不如就暂时供奉于翊坤宫的礼佛堂里,顺便让释儿回来住一段时间,等送佛之时,再跟着一起去护国寺。”

    看了看一边穿着袈裟的八皇子王怀释,八岁的小包子摆着一副平和的表情,老成的样子忽然让人有些心疼。虽然与佛有缘,但也只是八岁而已,是该多享受一些关爱。

    “朕觉得爱妃言之有理,那就由释儿将观音像迎去礼佛堂吧。”皇帝准了周贵妃的提议,挥手让八皇子将观音像送去翊坤宫。

    献完贺礼,就该是给梓瑜制造了许多不好回忆的才艺展示环节了。

    因着今年的百花宴跟太后的生辰一起办,故节目的主题就变为了祝寿,祝寿舞、祝寿曲、现场画祝寿图……众人其乐融融,而舞台后方的两人,显然身处在另一个氛围之中。

    “这桂花肘子真不错,这个时节居然有桂花,真是太意外了!”梓瑜一边肘子,一边夸奖着。

    邻座的永昌郡主显然有点被梓瑜豪放的吃法惊到了,想要放开了吃,但又觉得今天的场合人太多,只能怨念地戳着肘子,希望可以戳下来一小块,解解馋。

    “尝尝这个荷花包,外面是面粉,里面是蟹黄。只是这个时节的螃蟹并不肥,将就着吃吧。”一旁的王若知显然没有觉得梓瑜这样吃饭有什么不妥,还频频给梓瑜夹菜。

    因着百花宴的菜色都跟花卉有关,和寻常的菜品有很大不同,梓瑜看着新鲜,不知不觉吃了很多,等她觉得再也吃不下的时候,才艺表演也就结束了,正好擦擦嘴,准备接受皇帝的赐婚。

    只听太监大声喊道:“宣睿王王若知、丞相朱正则之女朱梓瑜觐见!”

    两人走上舞台,齐齐跪地,虔诚地听着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丞相朱正则之女朱梓瑜温柔贤淑、善良聪慧、品貌出众、文武双全,朕闻之甚悦。今睿王王若知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值朱梓瑜待宇闺中,与睿王堪称天设地造,为成佳人之美,特将朱梓瑜许配睿王为王妃。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

    钦此”

    “臣民女,谢主隆恩!”两人齐齐叩首。

    接过厚重的圣旨,梓瑜忽然有一瞬间的不真实感,自己居然就要嫁人了。

    此时,几百里外的落叶山庄里,朱丞相正跟夫人在湖边钓鱼。

    “轩哥哥,把小瑜儿嫁给睿王,到底是不是正确的选择?”丞相夫人何丽敏,悄声问着。因朱丞相表字盛轩,故丞相夫人多年来一直称呼他为“轩哥哥”,而不是“老爷”或者“相公”,听起来也更为亲昵。

    “唉,小瑜儿要嫁人,只有三种选择,一是嫁给武林中人;二是嫁给达官显贵;三是嫁给皇子。武林中人你之前也帮着相看了,实在没有能配得上小瑜儿的。达官显贵我也托人给介绍了,但小瑜儿都看不上眼。至于皇子,你看看张皇后就知道了,皇上不会让小瑜儿嫁给太子之外的皇子的,以后当了皇后,就不得不跟人分享夫君啊!小瑜儿那脾性,怎么会同意呢。所以,嫁给睿王,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朱丞相无奈地说着。

    虽说当年有从龙之功,但伴君如伴虎,若这儿女婚事太过扎眼,招来帝王的猜忌,那可不是辞官回乡就能解决的问题。

    丞相夫人也是聪明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