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王爷夫君缺心眼-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王,快开战吧,再拖延下去,只怕那些步兵都该就位了!”一直关注着步兵动向的王怀靖有些着急地劝道,那些步兵的身后,还跟着一根攻城的巨木。这木头虽然对于正城门来说显得有些细,但攻下两侧的两个小城门,却是够了。
“王若勉!今天朕不妨告诉你这个秘密!太祖在修葺城楼的时候,留出了约两人宽的距离,设置了空鼓,只砌了薄薄的三层砖,中间是一条通道,用来迎接天子平定叛乱。”
文德帝听着步兵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心中也有些着急,万一王若勉在步兵到达前放箭,那自己和这些弓骑兵,就只能硬抗了。是以,能多拖延一会就多拖延一会。
王若勉闻言有些震惊,若真如此,自己应该现在就派兵守住那里啊!
“而且,刚才,朕已经让暗一探明了位置,这次,你必输无疑!”文德帝话音刚落,如潮水般的步兵手举火把,穿插着跑上前,其中盾兵们一路冲到了最前面,十分有序地排成三排,显然是为了在敌方射箭的时候,保护文德帝。
“放箭!放箭!”王若勉气急败坏地喊道,自己居然真的着了王若谦的道,被他的话吸引了注意力,一直在思考该如何应对,以致错过了最佳的灭敌时机。
弓箭手闻言,有序地上前射箭,城墙上一时忙碌起来。
刚刚到达的盾兵立即行动起来,三排士兵扎眼之间就叠到了一起,组成了三人高的盾墙,将大部分箭拦了下来,剩下零星有些箭矢,在火把的照耀下,亦无所遁形,半路上便被弓骑兵悉数挡下。
此时,攻城巨木已到,暗一在城墙上做好了标记,士兵们开始撞击城墙。
“快!快派兵出去,不能让他们攻进来啊!”王若勉焦急地说道。
“父王!此时应以继续守城为宜,直到天亮后看清形势,方可派兵出城。如今一旦打开城门,只怕文德帝就会攻进来啊!”王怀靖有些懊恼地说道。
“待他攻破了那三层墙砖,一样会攻过来的,届时我们没有准备,伤亡只会更加惨重啊!”王若勉心急如焚地说道,“来人!快让霍将军领兵出城,前去杀敌!”
不一会,城门便打开了,王若勉的军队气势汹汹地从城门里一路高喊着出来,准备杀敌。
王若谦一看城门开了,急忙下令让众将士上前,那边厢的攻城巨木也不攻城了,转而火速前去堵住城门。
双方士兵短兵相接,开始拼杀起来。王若谦在盾兵的保护下,退到了后面,凝神关注着战况。
“皇帝伯伯,吃瓜子不?”劫后余生的王怀安突然骑着马来到文德帝身边,递上了一把瓜子。
文德帝接过瓜子,一边吃一边问道:“怀安啊,你说,今晚,谁能获胜啊?”
王怀安斟酌了一下字句,说道:“今晚恐怕很难分出胜负。能不能赢,关键还要看天亮之后的兵力情况。”
文德帝笑了一下,说道:“你说王若勉那个笨的,怎么能生出你这么聪明的呢?”
“大概随我母妃吧。”王怀安有些苦涩地说道。
“你母妃也是个傻的,既然过得不开心,为什么还要强撑着不和离呢。”文德帝惋惜地说道。
正文 第二百三十七章退路
王怀安苦笑着说道:“大概,她深爱着父王吧。”
文德帝闻言,沉默了一会,似乎是在回忆往事,随即叹了一口气道:“世间唯一情字,叫人欲罢不能啊。”
此时,前方已经进入了肉搏状态,弓箭手们为了防止误伤,都停止了攻击,巨木已经阻止了城门的关闭,双方在城门附近展开了拉锯战。
“怀安,想不想看烟花?”文德帝突然问道。
“啊?”王怀安一头雾水地看着文德帝,显然没明白为什么会这么问。
“来人,放烟花。”文德帝大声说道。
两名参将恭敬地应下,从后方缓缓地推了两车烟花上前。
王怀安看着烟花,嘴角不禁有些抽搐,还能不能好好打仗了!又是送不正经的劝降书,又是搞什么“文斗”的,现在居然放起了烟花,说好的御驾亲征呢!说好的征战沙场呢!这是来逗人玩的吧。
只见参将掀开了车上蒙着的麻布,露出了外形奇怪的烟花。每一发烟花周围,都绑着六支箭,每支箭的尾部,都绑着一小截火药。
“这是……钻天鼠?”王怀安疑惑地问道。
文德帝点了点头道:“不错。用钻天鼠将烟花送往城里,待烟花炸开后,未燃尽的部分就能落到城里,若能引起火灾,自然最好。若不能,这巨大的爆炸声,也能吵醒城内的百姓,引起恐慌。”
说话间,参将已经熟练地点燃了箭尾的引线,待燃烧得差不多了,便火速点燃烟花的引线,退到了一边。
王怀安目瞪口呆地看着烟花呼啸而去,越过城楼,随即在空中炸开,形成炫目的花样。
正在激战的士兵们显然也听到了烟花的声音,尤其是城门内的士兵们,不自觉地抬头仰望了一下炸开的烟花。
足足二十发烟花接连发射,饶是最专注的士兵,也不禁分神偷偷看一下天空。可就这偷偷的一下,往往导致自己败下阵来。
是以,烟花燃放结束后,文德帝的优势就更加明显起来,王若勉气得直跳脚,紧急命人集结剩余兵力,随时准备撤退,自己也匆匆下了城楼,准备随时南下。
待新一天的太阳升起时,此次的攻城战已经结束了。
文德帝大获全胜,苏南王败走南下。这一仗,也以文德帝不按常理出牌而被后人津津乐道,成了大乐史上最有名的战役之一。
文德帝让将士们在宁京休整了一天后,便继续南下,打算尽快将王若勉赶过淮河。
“皇帝伯伯,父王……王若勉如今带着残部在锡安休整,若要让他尽快过江,是否需要多备些船?”王怀安看着地形图,试探着问道。
文德帝摇了摇头,说道:“朕已经命人前去将淮河边的船只尽数破坏了。”
“为何?”王怀安诧异地问道。
“怀安啊,如果有人给你一艘船,告诉你打不赢的时候,可以坐船逃跑,你打仗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文德帝笑着问道。
王怀安想了想,说道:“应该会没有后顾之忧吧,反正输了,还能逃跑。”
“不错。”文德帝继续说道,“但如果,你的退路只有坐船逃跑这一条,而现在,所有船都不见了呢?”
“那心里肯定会慌,毕竟一旦输了,就会变成俘虏。”王怀安正色说道。
“如果在你认为输了便要成为俘虏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条船,但这船装的人十分有限,并不能装下所有军队,你会怎么办?”文德帝继续问道,随即似乎想到了什么,补充道,“应该说,王若勉和王怀靖会怎么办。”
王怀安心中了然,有些无奈地说道:“必定会抛弃自己的军队,独自乘船逃跑。”
“所以啊,怀安,先让人绝望,再给人希望,是最能让人做出错误决定的方式。”文德帝拍了拍王怀安的肩膀,说道,“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知,不仅指兵力、阵法、将领等情况,更重要的,是指对方的心理。”
王怀安恭敬地应下了,心中默默感叹道,父王和皇帝伯伯之间的差距,应该比淮河还要宽吧。
次日一早,锡安城中刚刚起床的王若勉,正打算叫王怀靖前来问问前线的情况,便见王怀靖神情凝重地匆匆赶来。
“怎么了,出了何事,王若谦攻过来了?”王若勉有些担心地问道。先前争夺皇位的时候,虽然两人也有交锋,但都是些明争暗斗。就算是父皇死后,也只是各自的亲卫之间的交战,像前几天那种两军交战的情况,他还是第一次经历。但这样的惨败,体验一次就够了,自己和王若谦之间的差距,真的不是一点点啊。
“文德帝那里,还没有动静,只是,淮河边的船只,一夜之间,全部漏水了。”王怀靖皱着眉说道。
“什么?全部漏水!可有办法修补?”王若勉焦急地问道。如今看来,自己暂时打不过王若谦。硬碰硬是肯定不行了,还是得使一些阴谋诡计,或者等他回去之后再另做打算。但如今这撤退的船只都坏了,自己岂不是只能在这锡安跟王若谦正面交锋了?
思及此,王若勉不禁打了个冷颤。
“报——”一个士兵急急地跑了过来,“文德帝的军队正在靠近锡安。”
“居然这么快就来了?”王若勉站起身,来回地踱着步子,随即命令道,“传令全军,做好迎敌准备!”
“是!”传令兵领命而去。
王若勉急急地关上了门窗,小声对王怀靖说道:“靖儿,你速速去淮河边寻找可用的船只,统计可坐的人数。此次恐怕是无法带所有人一起渡河了。到时候按照品级的高低筛选吧,尽可能多带点将领回去。”
“父王!这五万兵马,都不要了吗?”王怀靖吃惊地看着王若勉。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今这局势,逃命要紧!”王若勉有些懊恼地说道。
王怀靖见他心意已决,便领命前去,确实,如今这种形势下,父王的决定是对的。
正文 第二百三十八章弃城
文德帝领兵到了锡安城下,二话不说便开始攻城。气得王若勉在城墙上直跳脚,大骂王若谦不厚道。
将士们刚刚才经历了宁京的惨败,士气都有些低迷。再加上“渡河船只悉数被毁,王若勉父子打算独自逃跑”的传闻四起,本就涣散的军心一下子就崩溃了,个别胆大的,已经偷溜到淮河边,开始找船只回南岸了。
“父王,只找到了两艘船,能过河的,大概只有一百人。”王怀靖匆匆跑上城墙,小声禀报道。
“再没有了?”王若勉有些心痛地问道,几万人的大军,只能走一百人,这跟全军覆灭有什么区别!这样灰溜溜地逃回苏南,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北上啊!
王怀靖摇了摇头道:“再没有了。这两艘还是废弃了很久的弃船,因为积了不少雨水,被误认为已经坏了,才幸免于难的。而且,现在城中谣言四起,已经有士兵去淮河边抢船只了。孩儿出钱把两艘都买了下来,才求得船老大帮我们把船隐藏起来的。”
“谣言?什么谣言?”王若勉疑惑地问道。
“就是……唉,不说也罢。”王怀靖怕王若勉再受刺激,便没有细说,“父王,如今谣言什么的不重要,关键是要选出这一百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火速上船。
“王若谦,你真是卑鄙无耻!居然用这种阴毒招数让本王弃自己的军队于不顾!”王若勉恨恨地在城墙上砸了一拳,显然气得不清。
两人正说着,忽然脚下一阵巨响,随即有士兵大喊道:“城门快支撑不住啦!快找人来支援!”
王若勉和王怀靖对视了一眼,瞬间明白了对方眼中的意思,匆匆跑下城墙,快马加鞭地往南边的码头赶去。如今军队什么的不重要,关键是要保住自己的命!
因着王若勉一方溃败地实在太快,是以王怀靖完全没有时间去通知高品阶的将领,只得在赶往南边码头的时候,遇到了谁便叫上谁,是以到了码头边,总共跟来的不过五六十人。
“王爷,这是何意?”一个中年将领看着眼前的两艘船,有些愤怒地问道。
王若勉定了定心神,说道:“董副将,如今战局于我方不利,本王想先跟众将领退守南岸,休整几日后再从长计议。”
“若要退守南岸,这两艘船似乎不够啊。”另一个微胖的将领沉声说道。
王若勉悲伤地叹了口气道:“那文德帝为人阴毒,居然将淮河边的所有船只悉数破坏,这已经是仅剩的两艘船了。”
董副将显然不买王若勉的账,但身为将领,不能妄议主帅,是以中年将领半跪着说道:“末将誓与麾下将士同生死。望王爷此去一路顺风。”说完,便翻身上马,匆匆离去了。
其他几位将领见此,也纷纷告辞离去,最后只剩下了十二人跟在王若勉身边。
“父王,快走吧。有众将领们,您暂时回去也无妨。那文德帝也是因为周大将军中毒了,才来御驾亲征的。您现在自立为王,自然在吴越城中运筹帷幄就可以了,无须事事身先士卒。”王怀靖语气坦然地说道。
王若勉点了点头,道:“靖儿说得有理,那我们先回去吧,这里就交给董副将他们吧。”说完,急吼吼地爬上了船。剩下的十二名将领纷纷对王若勉的话表示赞同,恬不知耻地一起上了船,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因着王若勉的突然离去,饶是众将领浴血奋战,还是难以挽回劣势。文德帝待城门攻破后,便派人一路大喊:“皇上仁厚,缴械不杀。”许多士兵早已无心恋战,闻言便纷纷扔了手中的武器。文德帝依照诺言,差人将投降的士兵就地看管起来,还负责一日三餐的供应。一些本在犹豫的士兵,见此情景,便纷纷主动投降,是以此次攻破锡安,伤亡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文德帝进了锡安城,首先让人把所有将领带到了县衙。
文德帝将桌子搬到了院子里,看着底下跪着的几十个将领,朗声问道:“尔等可知罪?”
先前那不肯随苏南王南下的中年将领——董桦,率先说道:“自古成王败寇,没有什么罪不罪的。”
“现在造反的人,都这么理直气壮了吗?”文德帝看着眼前的中年男子,语气平静地说道,“你是何人,报上名来。”
“我董桦行不改姓、坐不改名,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董桦梗着脖子说道。
“朕又不是暴君,为何会将自己的子民杀了剐了呢?”文德帝不紧不慢地说道,“其实,朕一直有一事不明,不知董将军可否为朕解答一二?”
董桦显然没料到文德帝会这么和蔼地跟自己说话,但是架子已经端起来了,自然不能随便放下,于是继续梗着脖子说道:“要问便问,别整这些文邹邹的,我老董只读了几年书,复杂的学问我不懂。还有,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副将,不是什么将军,叫我董桦就可以了。”
文德帝微微一笑,说道:“既然如此,朕就简单点问,请问董副将,苏南的百姓,可是已经民不聊生了?”
董桦愣了一下,没想到文德帝居然会问自己百姓的事,思索了一会,答道:“我离开时,尚未到那般境地。但粮价奇高,许多人家砸锅卖铁都换不到一顿饭的米。”
“朕听闻去年苏南粮食大丰收,为何今年的粮价会如此之高?”文德帝继续问道。
董桦闻言沉默了,先前听信了苏南王的一面之词,只知道若不造反,今后苏南的百姓便没有了活路,是以要一路北上,抢夺粮食。但今天苏南王居然弃这五万将士于不顾,自己逃了回去,由此可见,这苏南王并非明主,那他之前说的话,是不是真的可信呢?
“朕听说,苏南王在吴越城南面,囤积了大量的粮食。”文德帝见董桦在思索,便适时地补上了一句。
正文 第二百三十九章平定
董桦闻言,震惊地抬起头看着文德帝,眼中满是不敢置信。
“朕听闻粮价上涨后,还派人前去送赈灾粮,苏南王都派人收下了,但苏南的粮价却并没有因此下降。”文德帝叹了一口气,说道,“不知你一路北上,可有打听过沿途的粮价,据朕所知,除了苏南,其余地方的粮价,都正常得很。”
董桦喃喃地说道:“不可能……不可能……”
“这锡安城的百姓就在外面,你若不信,可以出去问问,苏南王来之前,这里的粮价如何。”文德帝说完,便命人给董桦松了绑,送了他出去。
其余将领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这文德帝这么做,难道不怕董桦逃跑吗?
正想着,便有人替他们问了。只见秦公公给皇帝递了茶,顺便说道:“皇上,这让董桦自行去城内打听,就不怕他跑了吗?”
文德帝喝了口茶,说道:“他若趁机跑了,那就不配成为我大乐的将领,他日若再见到,杀了便是。”
众人闻言,刚刚活络起来的心思,纷纷熄了火,这文德帝不愧是一代明君,该温和的地方温和,该狠绝的时候也绝不手软。
不过,董桦并没有让文德帝失望,不到半个时辰,他便跌跌撞撞地回来了,恭敬地跪到了文德帝面前,俯首说道:“末将听信苏南王一面之词,犯下叛国大罪,还请皇上治罪!”
众人闻言,便知文德帝所言属实,不少将领心中愧疚不已,纷纷俯首认罪,而那些想着苏南王称帝之后,自己便可以加官进爵的人,依然梗着脖子不说话。
文德帝见状,也不多话,径直吩咐道:“未认罪的,都拖下去,明日午时三刻在校场斩首!”
那些原来还梗着脖子一脸傲气的将领,瞬间就垮了,有些反应快的,已经开始哭喊着求文德帝饶命了。
然而求饶声还未说几句,侍卫们便十分麻利地上前塞住了那几人的嘴,迅速地拖了下去。那些认罪的将领面面相觑,不知皇帝为何突然开了杀戒。
文德帝命人给剩余的将领们松了绑,语重心长地说道:“想往高处走,是人之常情。但身为将领,越到高位,要明白的事情就越多。除了打仗之外,还要体恤民情,在武力征服的同时,以德服人。若德行有亏,就算行军打仗战无不胜,也难以服众。”
众将领默默听着,不敢接话。
文德帝接着说道:“王若勉想当皇帝,朕可以理解。但故意哄抬粮价,让百姓饿死街头,以此来激发民愤,让百姓支持他造反,这种手段,实在是太过卑劣!两军交战,将士们都还在浴血奋战时,他却乘船逃跑。若将皇位交与这样的人手中,朕死不瞑目啊!”
众将领羞愧地低下了头,他们跟随苏南王一路北上,烧杀抢掠的事情自然没少做,原以为这些人跟文德帝一样,对苏南的情况坐视不管,却谁知,那困苦的景象,都是苏南王一手编造出来的。
董桦在地上重重地磕了几个头,有些哽咽地说道:“末将糊涂,错信小人,请皇上治罪!”
文德帝站起身,中气十足地说道:“如今战事尚未结束,朕要你们继续担任原先的官职,将那些被王若勉丢下的士兵组织起来,若愿意继续参军的,可编入我大乐军队,跟着我们南下,将囤积在吴越城的粮食悉数分发给百姓。若不想再参军了,也不勉强,领取遣散费后,可自行回家。”
“臣等替将士们谢皇上隆恩!”众将领异口同声地说道。
至此,文德帝带去的军队非但没有过多的损耗,反而还多出了几万人,和苏南王的战事也暂时告一段落。
书房里,文德帝看着跪在地上的王怀安,叹了口气道:“你真的要留下来?”
王怀安磕了个头道:“皇帝伯伯,周大将军体内余毒未清,暂时不能上阵杀敌,您回朝之后,自然需要有一个人在前面冲锋陷阵。而且,过了淮河之后,我军也需要一个了解苏南的情况从旁协助,以便制定准确的作战方案。上述两项,怀安皆可胜任,还请皇帝伯伯应允。”
“非是朕不同意,只是,要跟你兵戎相见的,是你的父亲和手足,你真能下得了手吗?”文德帝微皱着眉头问道。
“皇帝伯伯,跟您兵戎相见的,不也是您的手足吗?”王怀安低声说道。
文德帝闻言,愣了一下,忽然就笑了:“朕要守住皇位,你呢,你要守住什么?”
王怀安磕了个头道:“愿为皇帝伯伯守好苏南!”
文德帝闻言,摆了摆手,道:“随你吧,儿孙自有儿孙福啊,朕老了,管不了那么多了。”
“谢皇帝伯伯!”王怀安谢了恩,躬身退下了。
不一会,穿着男装的周贵妃进来了。文德帝招了招手,示意她到自己身边来。周贵妃走到文德帝身后,一边帮他揉着肩膀,一边说道:“皇上准备回京了吗?”
文德帝点了点头道:“前几日收到了北方的战报,似乎不是很顺利,朕打算明日就启程回京,若北方守不住的话,可能还需朕亲自去一趟。”
周贵妃心疼地说道:“皇上,您这样到处征战,只怕身体吃不消啊。”
文德帝拍了拍她的手道:“无妨,先回京休息休息,看看情况。昨天收到消息,说已经知道了若知和梓瑜的行踪,知道他二人平安,朕也放心不少,而且,依着那两人的脾性,估计不会让北境王那么轻松地就赢了去。”
周贵妃闻言,微微一笑道:“臣妾倒是觉得,睿王自成亲之后,成熟稳重了不少,在许多事情上,已经有王爷的样子了。”
文德帝哈哈一笑,道:“是啊,而且他总不按常理出牌,时常能收获意外之喜。虽然有时候会觉得只是运气和巧合,但运气何尝不是实力的一部分呢。”
周贵妃轻笑着应和着,继续帮文德帝揉着太阳穴。
“对了,周大将军情况如何?”文德帝柔声问道。
正文 第二百四十章求和
“刚去看了他,已经好多了。但太医说,那毒实在太过霸道,能保住性命已是不易,此生恐怕再也无法上战场了。”周贵妃说完,便垂下了眼眸,手上的地道也轻了一些。
“朕把太医留下,继续为大将军调养身体。”文德帝回头看着周贵妃说道,“待回京之后,朕打算开一个武举学院,专门教授各类兵法和武术。先前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负责此事,如今周大将军倒是可以胜任。朕打算增设武太傅一职,兼任院长,不知道周大将军愿不愿意屈就啊。”
周贵妃闻言,笑着打趣道:“从来只听说过太傅,怎么还出来个武太傅了。”
“哈哈,大乐的栋梁之才,需能文能武啊。有了原来的文太傅,自然要有武太傅啦。”文德帝笑着说道。
周贵妃走到皇帝身侧,福了福,说道:“哥哥一直担心大乐武将后继无人,如今可以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后人,相信哥哥一定会答应的。臣妾在这里,先替哥哥谢过皇上。”
文德帝将周贵妃拉到了怀里,沉默了一会,说道:“其实,你若想让怀文争一争太子之位,也不是全无可能,毕竟你身为贵妃,又有周大将军的支持,若全力支持怀文,朕也会考虑一二,只是你似乎从未考虑过此事。”
周贵妃笑了笑,将头埋到了文德帝的肩窝里,说道:“臣妾虽在后宫过年,但仍觉得能够常伴君侧,是此生最幸福的事。若当初臣妾没有坚持,恐怕会遵从哥哥的意思,选一门当户对的富贵人家,就此度过一生。臣妾希望,自己的儿女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说完,周贵妃直起了身,正色说道,“其实皇上误解臣妾了,不是臣妾不争,而是儿子们不想要。释儿此生恐怕要跟青灯长伴了,文儿寄情书法,最烦政事。倘若文儿想当皇帝,臣妾必然会拼了命地帮他争取。”
文德帝愣了一瞬,随即笑着说道:“难得瑶儿肯如实相告啊。不过,在朕看来,文儿和释儿生在皇家,却能遵从本心生活,也是瑶儿教导有方啊。毕竟,有太多的皇子,此生不得所爱,只为了皇位而活。”
周贵妃娇羞地笑了笑,将头埋进了皇帝怀里:“皇上过奖了,臣妾只是做好自己该做的而已。”
文德帝轻抚着周贵妃的背,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看来,可以着手准备立太子的事了。
待事情交接完毕后,文德帝就带着周贵妃和亲军,浩浩荡荡回了京城。刚到京城,就接到了“东莱三皇子溺亡,太子回宫”的消息,不禁龙颜大悦。
这日,文德帝正和朱丞相商谈离京期间的一些事宜,新任镇北指挥使张海和礼部孙尚书匆匆而来,跪下道:“启禀皇上,北境王送来了求和书。”
“哦?他提了什么条件?”文德帝眯着眼睛问道。
镇北指挥使沉声说道:“北境王表示愿意归还北方三城,只是……归还日期为七公主出嫁之日。”
“岂有此理!”文德帝愤怒地拍了下桌子,起身说道,“且不说朕本就没有打算把怀葭嫁给他,就算真的要嫁,也得三年之后,我大乐岂能容忍他北境强占我北方三城三年之久!”
张海犹豫了一下,说道:“送求和书来的使臣说,归还日期就是北境王大婚的日子,若觉得三年太久,可以改将五公主许配与北境王。”
“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文德帝恨恨地说道,“答复使臣,朕要和太后商量一下,过几日答复他。”
“臣遵旨。”两位大臣恭敬地应下。
“此事孙尚书去办吧,张指挥使留下。”文德帝继续说道,“盛轩也留下,正好朕要说说关于景鸿的事。”
朱丞相垂首应道:“臣遵旨。”
待孙尚书离去,文德帝问道:“张海,依你之见,按照如今的兵力和布局,靠武力夺回北方三城的可能性,有多少?”
张海略一思付,说道:“如今李墨未醒,北方的战事全靠朱副将和睿王在支撑,从将帅实力上来说,我方并不占优。不过,若东莱可以从后方配合的话,我方攻下北方三城的几率,应该在六成左右。”
“只有六成吗?”文德帝皱着眉问道。
张海犹豫了一下,说道:“本来应该有八成,只是,微臣今日听到一个传言,若传言属实,这几率,应该只有六成了。”
“哦?什么传言?”文德帝好奇地问道。
张海偷偷看了一眼朱丞相,似乎有些不敢明说。
“但说无妨!”文德帝有些着急地说道。
“微臣听说,本来北境王攻打冬宁城的时候,睿王殿下用了软筋散,俘获了一万八千名北境士兵。但后来……”张海说着,又偷偷抬头看了一眼朱丞相。
“后来如何?”文德帝有些不耐,不自觉地加重了语气。
“后来,被那北境王换了回去,交换的筹码,是那北境公主上官冶尔。”张海低着头,快速地说完了。
一时间,御书房里针落有声,张指挥使忽然觉得自己呼吸的声音有点大。
“用一个北境公主,换回了一万八千名俘虏?”文德帝诧异地重复道。
一旁的朱丞相急忙撩袍跪下,朗声说道:“皇上,此事臣并不知晓,不如待臣查明后,再做定夺?”
文德帝用食指缓慢地敲击着桌面,思索了一会,这朱丞相并没有替朱景鸿开脱,说明确实不知情。但北方离京城有好几日的路程,若派人前去查实,只怕会延误战机,如今最快的方法,就是让若知先行回来。
打定了注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