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爷夫君缺心眼-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若知和文德帝一边戴手套、遮口鼻,一边注视着梓瑜。

    忽然,梓瑜出声说道:“这棺材,应该被人打开过。”

    文德帝快步走到梓瑜身边,焦急地问道:“为何这么说?”

    梓瑜指着棺材盖说道:“此处应该十八年来都无人进入过,即便有通风口,这棺材盖上也不应全无灰尘。”说着,便从袖中取出一块白帕子,往棺材盖上抹了一下。

    皇帝看着依旧洁白的帕子,陷入了沉思。

    忽然,皇帝撩袍跪下,对着棺材磕了几个响头,道:“父皇,若谦无能,没能守护好父皇死后的安寝之所,还让人动了父皇的棺材。若谦本应封好墓室,让父皇得以安眠。但如今内忧外患,若谦怕有人拿父皇做文章,故今日需开棺确认情况,还望父皇体谅。”说完,又磕了几个响头,才红着眼睛,上前准备开棺。

    在梓瑜和王若知的帮助下,棺材盖打开了一半。只见里面赫然躺着两具白骨,一具穿着龙袍,另一具,穿着妃嫔的衣服。

    “母妃……”王若知喃喃地说道。

    梓瑜见丽妃娘娘的胸口斜放着一本薄薄的册子,看样子是在丽妃娘娘死后才丢进去的,便伸手拿了起来,认真地翻着。

    翻了几页,梓瑜便将册子递给了皇帝,随即,眼神复杂地看了自家夫君一眼。

    文德帝接过书,静静地看了起来。梓瑜则拉着王若知静静地等在一旁。

    只见文德帝看完之后,有些哽咽地说道:“李公公在册子最后说,先帝遗诏放在了丽妃手中,你们帮朕看看,还在不在。”

    梓瑜小心翼翼地将蜡烛往棺材中间伸了伸,仔细找了找,说道:“回皇上,丽妃娘娘手中,并无东西。”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章遗诏

    “什么?!”文德帝大惊,快步走来一起寻找,却发现丽妃手中空空如也。

    “兴许是时间长了,腐烂了?”梓瑜试探着问道。

    “那遗诏用的是桑皮纸,可千年不腐。”文德帝沉声说道。

    “兴许是那李公公记错了?”王若知轻声问道。

    文德帝将册子翻到最后一页,指着上面的示意图说道:“这位置标记得这么清楚,不可能记错吧。”

    王若知看了眼册子,便不再接话,心道这李公公不愧是跟了父皇几十年的人,做事滴水不漏,写个遗书居然还带画图的。

    三人将棺材盖又推开了一点,细细地看了一遍,依然一无所获。

    “所以,来人的目的,就是遗诏?”梓瑜紧锁眉头问道。

    文德帝抬手重重地捶在墙上,低声怒吼道:“王若勉!你实在是丧心病狂!”

    王若知看着皇帝愤怒且痛苦的样子,低声问道:“为何是三皇兄做的?”

    梓瑜认真地答道:“当年谣传先帝遗诏废了太子,改将皇位传给了其他皇子。苏南王一直认为这个其他皇子,指的就是他,只是当年的遗诏随丽妃娘娘一起进了皇陵,是以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愤愤不平。如今皇陵垮塌、遗诏失窃,最有可能做这件事的,非苏南王莫属!”

    王若知不解地问道:“可万一,遗诏上写的不是传位于他呢?”

    梓瑜愣了一下,随即有些担忧地看了一眼文德帝,小声说道:“他只要拿到遗诏即可,至于上面写着传位于谁,并不重要。只需仿制一个假的,然后昭告天下先帝传位于自己,自然会有支持者相信。”

    那边厢,文德帝已经调整好情绪,转身平静地说道:“若知,小瑜儿,帮朕一起盖棺吧,这些纷争自有朕来处理,别扰了父皇和丽妃的清静。”

    梓瑜、若知点头应下,小心翼翼地将棺材盖重新盖上。

    皇帝领着两人出了墓室,三人又在门口磕了三个头,才恭敬地将墓室门关上,往外走去。

    出了甬道,皇帝挥手招来暗卫,小声吩咐道:“暗一,你带人守住墓室门,不许任何人靠近。再派人调查一下,那断龙石缘何会碎。”

    暗一领命退下。

    皇帝摘下了手套和蒙脸的白布,秦公公上前接过,正准备离开,却被文德帝叫住了:“命钦天监算个好日子,给父皇和丽妃移墓室。”

    秦公公大惊,道:“皇上,这……恐怕不妥吧。一来从未有过移墓室的先例;二来这皇陵里,没有合适的墓室啊。”

    “朕的那间不是还空着么,先移到那间吧。朕用的,再修就是了。那墓室的断龙石已碎,日后盗墓者必定频频光顾,如何能让父皇和丽妃继续在那里呢!”文德帝有些疲惫地说道。

    “老奴遵旨。”秦公公见皇帝态度坚决,便不再多说,赶紧派人去找钦天监算日子。

    “若知,小瑜儿,你们随朕来。”皇帝说着,跨上了马,朝别庄飞驰而去。

    到了别庄的暖阁,皇帝屏退左右,只留了王若知和梓瑜两人。

    见两人一脸疑惑地望着自己,文德帝叹了口气,说道:“你们可知,那先帝遗诏中,写了什么?”

    王若知和梓瑜都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那先帝遗诏中,确实写了,废除朕的太子之位,改立其他皇子为新帝。”文德帝语气平缓地说道。

    王若知和梓瑜震惊地望着皇帝,一时间有些说不出话来。

    文德帝接着说道:“只是,那皇子并不是苏南王,而是当时才两岁的若知。”

    梓瑜觉得自己的大脑空白了一瞬,待反应过来的时候,身体已经本能地抓着王若知,一起跪下了:“皇上饶命,王爷并无称帝之意!”

    文德帝挥了挥手道:“你们不必惊慌,起来坐着吧。我当然知道若知无心称帝。如今将遗诏内容告诉于你们,主要是怕你们以后被小人诓骗。”

    梓瑜拉着王若知一起坐下,决定从此刻起,假装自己是鹌鹑。

    “你们就没有什么要问的?”文德帝和蔼地问道。

    “我母妃可知情?”王若知突然开口说道。

    梓瑜后悔自己没有捂住王若知的嘴,如今话已出口,只能提高警惕,万一文德帝要杀王若知,自己要及时带着夫君逃跑。

    “她自是知道的。先帝还嘱咐她,你尚年幼,让她监国,直至你亲政为止。”文德帝盯着窗户说道,似乎当时的场景又重新出现在了眼前。

    “既然母妃知道,还作出了如此选择,定是希望若知可以远离纷争、一生平安,若知定当遵从母妃遗愿。”王若知恭敬地说道。

    文德帝苦笑了一下,说道:“当皇帝,也可以一生平安啊。”

    王若知摆了摆手手说道:“怎么可能!您忘了自己当了十八年皇帝,被刺杀了多少次了?光是下毒就不下五次了吧,更别说放暗箭、派刺客的。”

    文德帝失笑道:“你倒是活得清楚。”

    王若知满足地点了点头道:“我已经有小瑜儿了,此生足矣。若是可以不用去礼部当差,就更好了。”说完,一脸期待地看着皇帝。

    文德帝假装疑惑地说道:“可以是可以,就是这睿王府,以后你该怎么养活?”

    “不是有祥云阁、知味楼什么的嘛,总归饿不死。”王若知一脸轻松地说道。

    “可那些产业,都已经转到了小瑜儿的名下,这以后,你可就要靠睿王妃养活了?”文德故作吃惊地说道。

    王若知有些着急地说道:“那不行,我得养活媳妇,不能靠媳妇养活!”

    文德帝无奈地说道:“那就还去礼部当差吧。记得平日里再努力、勤勉一点,争取早日升官。毕竟,日后若有了孩子,还得多养一个孩子呢。”

    王若知咬了咬牙,点头答应了。

    梓瑜在一旁松了一口气,总算文德帝还是相信王若知的,这小命算是保住了。

    “对了,这本册子,就由你保管吧。”文德帝从怀中拿出了一个白布包,里面正是刚才在墓室里看到的那本小册子。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二章遗信

    王若知接过白布包,狐疑地看了文德帝一眼。

    文德帝想到了册子里的内容,有些不忍,便起身说道:“朕先回去了,待给父皇和丽妃移墓室的时候再来。你二人就先在别庄吧,皇陵有什么动静,你们也好及时赶过去,那朱景鸿就留下保护你们吧。”

    “若知送皇帝哥哥出去。”王若知起身恭敬地说道。

    “不必了,让小瑜儿送朕就行了。你今天也累了,休息一会吧。”皇帝温声说道。

    王若知顺从地应下,待皇帝和梓瑜出门,便将小册子放好,翻身上了床。

    “皇上,刘尚书一案,幕后的主谋或许不是苏南王,而是北境王。”梓瑜跟在文德帝身后,低声说道。

    文德帝放缓了脚步,沉声问道:“何以见得?”

    梓瑜斟酌了一下,说道:“并无实证。只是,本应在刘尚书手中的东西,却不知为何出现在了北境王手中。但此前的调查中,却并未发现刘尚书和北境王有任何交集。是以,除了暗中联系之外,梓瑜想不出第二种可能。”

    “可这暗中,如何联系呢?”皇帝皱眉沉思道。

    “皇上可还记得,沿着刘尚书院中的池子,可以一直游到另一处宅子?”梓瑜温声问道。

    皇帝点了点头。

    梓瑜接着说道:“当时一路跟踪另一处宅子的人,一直到了吴越城。因苏南王收下了财物,便顺理成章地认为刘尚书是苏南王的人。但仔细一想,或许是为了保护幕后真正的主人,从而嫁祸给苏南王而已。”

    “可刘尚书多年贪污所得,如何能运往北境呢?”皇帝喃喃地说道。

    梓瑜低声提醒道:“北境定期会派商队到大乐来进行贸易活动,虽每次购买回去的货物都要进行检查,但想必已经买通了相关的官员。而且,不管是拇指佛也好,发饰也好,这刘尚书一直钟情于体积小但价值高的东西,可能也是为了方便运送出境。”

    皇帝略一沉思,觉得梓瑜说得有理,颔首道:“朕知道了。这上官云泽,看来也不安分啊。”

    梓瑜沉着脸说道:“他想要的,恐怕是我大乐的领土。”

    “哼,他有胆,便放马过来,到时定让他赔上整个北境!”文德帝气势汹汹地说道。

    “还有一事,因未完全确认,梓瑜不知当不当讲。”梓瑜谨慎地说道。

    “但说无妨。”文德帝和蔼地说道。

    “京城的云记画庄,似乎是北境王的据点。而且,在苏南和东莱,也发现了类似的据点,让人有些不安。”梓瑜低声说道。

    文德帝正色说道:“知道了,朕会派人去查。”

    此时,两人已走到了门口,侍卫们早已恭候多时。文德帝翻身上马,有些不放心地说道:“待你进去,若知应该已经看过那册子了,还要麻烦小瑜儿,多劝慰他一下。朕只看了两页,便不忍心继续往下看了,若不是李公公在最后画了个图,吸引了朕的注意力,恐怕此次不一定能发现那遗诏失窃的事。”

    梓瑜行了一礼道:“皇上放心,照顾好王爷本就是梓瑜分内之事。皇上路上小心。”

    文德帝点了点头,便夹了夹马肚子,疾驰而去。

    待梓瑜回到暖阁,王若知已在床上开始午休,梓瑜轻笑了一下,便脱了外衣上床抱着自家夫君呼呼睡去了。

    待王若知睡醒,梓瑜一边帮他穿衣服,一边柔声说道:“王爷别太难过,丽妃娘娘还是很爱您的。”

    王若知一头雾水地问道:“啥?”

    “那册子,你看了吗?”梓瑜有些诧异地问道。

    “没啊。那不是从棺材里拿出来的么,感觉像古董,我就收起来了,等回去的时候放库房里。”王若知理所当然地说道。

    梓瑜一时语塞,缓了一会才幽幽地说道:“那不是古董,是……丽妃娘娘写给你的信。”

    王若知正在穿衣的动作忽然停住了,过了一会,才“哦”了一声,有些局促地继续穿衣服。

    梓瑜走出暖阁去替王若知拿手套,待回来时,发现王若知坐在桌子旁,盯着那册子出神。

    梓瑜递上了手套,柔声问道:“可要看看?”

    王若知点了点头道:“要看。只是,这是我第一次看母妃写给我的信,不知道母妃是个怎样的女子,有些紧张。”

    梓瑜回忆了下自己在墓室中看的那两页,轻声说道:“就是一个思念儿子的母亲而已。”

    王若知郑重地戴上手套,翻开了册子。

    “吾儿若知:

    母妃在这墓室之内,分外想你。不知你发现母妃不见了,是否会不安、会害怕、会哭闹?母妃在这墓室里,终于可以流泪了,毕竟,唯一看到母妃流泪的李公公,会跟母妃一起死在这里。

    若暖香他们能按照我嘱咐的做,相信你必定能平安长大。从皇上拿出那份遗诏之时起,我便明白我母子二人已没有活路。但皇上一片好心,在他弥留之际,我不能拒绝。况且,他是我在世上唯一爱的男人,随他而去,我并不后悔。但你不同,你还那么小,你的未来有无数的可能。我希望你也能如我一般,看看这大千世界,找到自己心爱的人。

    母妃本想让太子救救我们母子二人。但连番的刺杀让我知道,即便是太子,也会忌惮那份遗诏。所以,唯一能让你活下去的方法,便是我带着遗诏永远消失。对于这件事,母妃也不后悔,能跟你父皇长眠在一起,是母妃一直希望的事情。只是可怜吾儿,要独自一人面对这冷酷的世界。

    其实现在写下这些也没用,毕竟你不可能看到这些。只希望你能更坚强一些、聪慧一些,理解母妃的选择和无奈。毕竟,即便只有一线希望,母妃也一定会拼死跟你在一起的。”

    ……

    王若知忽然抬起头来,定定地看着梓瑜。

    梓瑜见他红了眼眶,赶紧过去抱住了他,温柔地安慰道:“王爷,别难过。丽妃娘娘至死都想着你能好好地活着,你如今这样,她若在天有灵,必定会高兴的。”

    王若知吸了吸鼻子,继续翻看着,看了一会,忽然说道:“小瑜儿,我发现,前面的母妃和后面的,不太一样。”

    “啊?什么意思?”梓瑜凑过去看了眼后面的信,“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三章火药

    只见第二封信开始,文风就突然变了:

    “其实我本应进来之后就服毒自尽的。但是我觉得应该把随身带的这本册子写完才是。于是我就偷偷带了一些糕点进来。可是,我和李公公发现了一个问题,这里是墓室,所以,没有茅厕!李公公建议我在下一次出恭之前服毒,这样墓室里的空气能稍微清新一些,但是我觉得带着一坨屎去死,似乎不是很体面,于是我们决定在这件事确定之前,两个人都只吃流食。”

    ……

    “若知啊,母妃留给你的那个玉佩,能打开丽宁宫的暗阁。那暗阁里,看似什么都没有,其实也有一个机关哦,那个机关还是用玉佩打开,哈哈,没想到吧!那个里面,有我留给未来儿媳妇的东西。哎呀,真想看看我们若知的儿媳妇是什么样的,以后把她的画像烧给我看看可好?”

    ……

    “若知啊,我们的食物快要吃光了,时间差不多了。因为棺材盖太重了,所以我得跟李公公一起把棺材盖推开,然后自己带着毒药爬进去。等躺好之后,再在里面配合李公公把棺材盖盖上。这世上恐怕没几个人能体验这种死法。

    哇,我写字的这会儿,李公公居然已经把棺材盖打开了,他说他会武功,所以这点重量对他来说轻而易举。怎么办,我有点想拜他为师诶,我去跟他商量一下,看他能不能在黄泉路上走快点,趁着喝孟婆汤之前教我几招,万一孟婆比较凶,我还能反抗一下。”

    ……

    “若知啊,母妃走了,你一定要好好活着啊。”

    梓瑜开始还在笑着,待看完最后一句,发现自己竟然已经泪流满面。

    “王爷……”梓瑜想安慰王若知,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小瑜儿,我没辜负母妃吧?”王若知有些哽咽地问道。

    梓瑜亲了亲王若知的发顶,说道:“要不给我画张画像,明日去皇陵烧给母妃看看?”

    王若知笑着点了点头,当下就找来笔墨纸砚,要亲手给梓瑜画幅画像。

    “你这画技,比怀文哥哥画得还要好诶。”梓瑜看着画完的画像,不住地赞叹道。

    “什么怀文哥哥,那是你三侄儿。”王若知有些不悦地纠正道,“能让你叫哥哥,只有三个人而已。”

    梓瑜掰着手指想了想,疑惑地问道:“除了皇上和景鸿,还有谁?”

    “我呀。我是你若知哥哥。”王若知一本正经地说道。

    梓瑜想到自己每次都是被欺负地受不住了,才求饶叫“若知哥哥”的,不禁有些脸红。急忙岔开了话题,嚷嚷着肚子饿了,要吃饭,将王若知推出了门外,想打发他去厨房做菜。

    “这可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王爷可要多做一点哦。”小南有些疲惫地一边走着,一边打趣道,身后跟着面无表情的卫三。

    “你们回来了?皇陵的情况如何?”梓瑜让开了身,让二人进了暖阁,顺便将王若知拉了回来,吩咐琴儿让厨房晚上随便做点家常菜就好。

    “御林军已经全面接管了皇陵的护卫工作,早上从别庄过去的侍卫和县衙的人已经悉数撤回了,由皇上的暗卫负责调查这次的事件。回来之前,属下去找了暗一,他说,此次的事件,应该是用火药炸了断龙石的内外两侧而导致的。”卫三简单说了下情况。

    “火药?”梓瑜皱眉问道,“制造火药的材料本就是严格控制的,尤其是京城之内,要制造火药,从原材料的购买到火药的去处,都要严格登记,一般人绝计拿不到。”

    “那就是从外地运进来?”王若知插嘴问道。

    “更不可能。不管从何处进京,路上都要通过至少三个关卡,每个关卡都会检查,一旦发现火药,持有人立即送进大牢。”

    “那这火药,是如何到了皇陵的呢?”王若知不解地问道。

    正说着,门外传来了朱景鸿的声音,梓瑜起身开门,便见哥哥有些不好意思地站在门外。

    “哥哥快进来,外头冷。可是有什么事?”梓瑜侧身让朱景鸿进屋,关切地问道。

    朱景鸿见大家都在,有些不自在地说道:“会不会打扰你们议事?”

    梓瑜笑着将朱景鸿拉进了屋,说道:“无妨,哥哥不是外人。”

    朱景鸿轻咳了一声,低头说道:“冶尔……公主说,晚膳由她来做,让我来暖阁告知大家一下,顺便跟大家一起等吃饭。”

    众人心照不宣地互相看了一眼,便让出了位置,让朱景鸿入座。

    卫三接着说道:“暗一说,根据现场残留的火药判断,像是炸山石用的火药。”

    “炸山石?”梓瑜凝神想了一会,忽然睁大了眼睛,有些吃惊地说道,“难道是……聚义村?”

    “是三皇兄?”王若知难以置信地说道,“他为何要炸父皇的墓穴?”

    梓瑜叹了口气道:“为了皇位,别说是炸墓穴了,连子杀父、弟杀兄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卫三,快派人将聚义村在建造庄园的事情告诉暗一,让他查查最近是不是有不少火药运到了那里。只是,这聚义村里,让他不要派人去查,以免打草惊蛇。将此事告诉皇上,让他早做防范就是了。”梓瑜正色说道。

    卫三领命,匆匆离去了。

    “我说,他好歹是东莱的皇子,怎么你们老拿他当侍卫,呼来喝去的。”小南见卫三走了,有些不满地抗议道。

    “哎哟,你心疼了啊,心疼的话,你去啊,他就能坐在这喝茶聊天了。”梓瑜毫不示弱地回嘴道。

    小南看了一眼外面的天寒地冻,摇了摇头道:“还是算了吧,今日去皇陵,已经把我冻得够呛了,再不想出去了。”

    “要我说,还是哥哥最幸福,媳妇八字还没一撇呢,就衣不解带地照顾他,还给他做好吃的。”梓瑜见一旁的哥哥有些心不在焉,便出言调侃道。

    朱景鸿不知道这战火怎么就波及自己了,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地说道:“别瞎说,人家还是个未出阁的姑娘家,经不住你的调侃。”

正文 第一百七十四章仿造

    梓瑜翻了个白眼,道:“什么未出阁的姑娘,她当白莲花的时候,你还没考上武状元呢!”

    朱景鸿正欲反驳,门外忽然响起了上官冶尔和卫三的声音,门一开,一股喷香的烧烤味便飘了进来。

    只见上官冶尔身后跟着三个丫鬟,分别端了一盆烤鱼、一个炭火炉子、一些配菜。

    卫三灵巧地移动到小南身边坐下,看着上官冶尔将烤鱼和配菜放到桌上。

    “这是什么?”梓瑜看着眼前这既不像火锅也不像烧烤的菜,问道。

    上官冶尔笑着说:“这是我昨日新想的菜式。冬日里还是吃火锅最为适宜,但总是吃火锅难免会觉得腻,今日在厨房里见到了这条大鱼,便想起了那日在崖底吃的烤鱼,临时起意,想试试能不能将两者结合到一起,就做了这道菜。”

    众人闻着香味便觉得应该不错,纷纷大快朵颐起来。

    “如何?”上官冶尔见朱景鸿塞了一块鱼肉到嘴里,便有些紧张地凑到朱景鸿身边问道。

    “不错,比崖底的那个烤鱼好吃多了。”朱景鸿低声答道,顺手夹了块鱼肚子上的肉给上官冶尔。

    “哥哥,那块肉我看中很久了,你怎么可以抢先!”梓瑜伸到一半的筷子僵在了空中,不满地抗议道。

    “看中有什么用,要下手才行啊。”朱景鸿不甚在意地说道。

    梓瑜一时有些气结。从记事时开始,自家父亲便只会给母亲夹菜,自己和哥哥只能瞅准时机抢点残羹冷炙。不过,因为哥哥比自己大几岁,抢菜的经验更加丰富,所以自己在抢菜这项比试上,从来没赢过。

    梓瑜正在郁闷,忽见自己碗里多了一大块鱼肚子肉,正在吃惊时,发现碗里又多了一块鱼肚子肉。

    “肚子上的肉都在这里了。”王若知有些不满地说道,“为什么一条鱼只有那么一点肉是没刺的呢,下次要不别做一条鱼了,全做肚子,让我家小瑜儿可以吃个够。”

    众人都没接话,默默夹了鱼背和鱼尾吃。

    梓瑜心中暗爽,心道自家夫君真是给力,不仅从哥哥手中扳回一城,还十分强势地替自己抢下了所有鱼肚子头,忍不住扭头给了王若知一个大大的笑脸。

    王若知受到了媳妇的表扬,更加肆无忌惮地帮梓瑜布起了菜。

    吃完饭,朱景鸿顺路送上官冶尔回房间,边走边问道:“我那棉套子,可做好了?”

    上官冶尔小脸一红,低头说道:“今天上午刚做好,还没来得及给朱公子。”

    “无妨,正好我现在随你去取。”朱景鸿目视前方,一本正经地说道。

    上官冶尔犹豫了一下,问道:“如今别庄里也不是很冷,朱公子为何要执着于一个棉套子呀?”

    朱景鸿脚步凌乱了一下,随即暗暗调整了一下呼吸,说道:“大病初愈,比较怕冷。”

    上官冶尔心中一阵失落,自己本想套套朱景鸿的话,看看他会不会说“因为是公主做的,所以才想要。”之类的话,谁知竟然被他寻了别的借口挡回来了,要确认这个武状元的心思,还真难啊!

    次日一早,王若知带着梓瑜,来到了皇陵,准备把梓瑜的画像烧给丽妃。

    因着墓室已经被封锁了,两人只能在墓室门口,摆了个火盆子烧画像,顺便烧点纸钱。

    “那是什么?”梓瑜发现除了自己的画像之外,还有一张画像混在了纸钱堆里,警觉地问道,“你以前有过爱慕之人?”

    “唔……这是……我自己的画像……”王若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母妃走的时候,我还小,想必她现在已经认不出我了,我把自己的样子烧给她,万一她要托梦,也能找对人。”

    梓瑜抽出画像,展开看了看,只见画像上英俊的青年开怀地笑着,幸福之情洋溢在脸上。

    “丽妃娘娘看了王爷的画像,想必也能开怀地笑起来吧。”梓瑜将画像投入了火盆里,有些心疼地说道。

    “啊!我忘记在画像上写名字了!”王若知忽然叫道,随即便想伸手去火盆子里拿回画像,被梓瑜眼疾手快地拦住了。

    “没事,丽妃娘娘那么聪明,应该能分得清哪个是你,哪个是我。”梓瑜柔声劝道。

    “她会不会以为我找了两个媳妇,一个男媳妇,一个女媳妇?”王若知有些着急地说道。

    “你那男媳妇长得还特别像丽妃娘娘?”梓瑜不自觉地嘲讽道。

    王若知不敢回嘴,只自己默默地懊悔着。梓瑜见状,只得柔声说道:“要不,你再写个条子,说明一下那男的是你,不是你的男媳妇?”

    王若知闻言,大喜过望,急吼吼地找了纸笔,写了条子扔进了火盆子。

    三日后,苏南王府

    “父王,遗诏到了。”王怀靖拿着一个长条形的桃木盒子,匆匆走进了书房。

    早已等候多时的苏南王,心急火燎地打开了盒子,拿出了放在里面的遗诏。

    “怀靖,为父多年的忍耐,终于要到头了。”苏南王颤抖着双手,缓缓展开了遗诏。

    “朕即位二十有八年矣,国富民强,天下太平,吏治清明,四方来朝。八皇子王若知,天赋异禀,聪慧过人,乃我大乐之希冀。朕欲传大位于八皇子王若知,并着丽妃辅佐新帝。诸皇子当戮力同心,共戴新君。众臣工当悉心辅弼,同扶社稷。”

    苏南王愣在了当场,一时竟说不出话。

    “父王?”王怀靖见苏南王脸色不对,疑惑地喊了一声。

    苏南王回过神来,有些脱力地跌坐到了椅子上。

    王怀靖疑惑地走到苏南王身边,探身看了看遗诏。

    “父王!这皇位……是小皇叔的?”王怀靖震惊地问道,“可当时,小皇叔不是才两岁吗?”

    苏南王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低声怒吼道:“父皇居然宁愿传位给一个两岁的孩子,也不肯倾心于我!”

    “父王,如今该如何是好?”王怀靖有些着急地问道。

    苏南王沉思了片刻,说道:“快,找人照着这份遗诏,仿造一个假的,只需把‘八皇子王若知’改成‘三皇子王若勉’即可。”

    王怀靖了然地点了点头,转身准备离开。

    “等等,办完之后,将这真遗诏烧了。另外,负责仿造的人,悉数杀了。”苏南王目露凶光地说道。

    “儿臣遵命。”王怀靖点头应下,匆匆离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