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王爷夫君缺心眼-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见朱景鸿满身杀气地坐在客厅里,不断把玩这手中的折扇。王若知看着那折扇,只觉得像一把匕首,随时会朝自己飞过来。
“大舅哥这么早过来,可是有什么急事?”王若知一脸讨好地坐到了朱景鸿身边。
“听说,小瑜儿已经连睡三天书房了。我来是想问问睿王爷,这宠妾灭妻的事,可能算在当初的契约中。”朱景鸿满含杀气的眼睛直直盯着王若知。
“没有妾,怎么宠?”王若知一头雾水地问道。
“以你跟北境公主那朝夕相处的架势,恐怕离妾也不远了吧。”朱景鸿冷笑着说道。
王若知一听是说上官冶尔的事,便笑着说道:“说起来,那北境公主确实厨艺过人,短短三天,我的厨艺大有长进,她也从我这里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咔嚓”一声,朱景鸿手中的茶碗应声碎了。
“不好意思,手滑了。”朱景鸿不以为然地说道,眼中的杀气又盛了几分。
“没事没事,来人,快给大舅哥再上一碗茶。”王若知不甚在意地说道,“大舅哥,一会一起用早膳吧,尝尝我新学的菜式。我在上官冶尔的基础上,又加了自己的感悟,应该会更好吃。”
“不必了,我不吃北境人的菜。”朱景鸿握紧了手中的折扇,咬着牙说道。
“是我做的呢。皇帝哥哥总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可是独创了许多菜式,一直想做给小瑜儿吃,可惜她最近好忙,已经三天没有出书房了。”王若知想起梓瑜,惋惜地说道。媳妇太能干也不是一件好事,已经三天了,不仅不能跟媳妇一起吃饭,每天晚上还只能自己看看话本子学点理论知识,都不能实践了。
“你真以为小瑜儿睡了三天书房,是因为忙?”朱景鸿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还有别的原因?我每次去问,她都说落叶山庄转移到京城的事情十分繁杂,一时半会做不完。连一日三餐都让送到书房去吃,还不吃我做的菜,指定要稀饭馒头,说吃起来方便。”王若知一脸无辜地说道。
“你知道,女人有一种行为,叫‘吃醋’吗?”朱景鸿对这个缺心眼的王爷实在是太无语了,敢情自己今天若没有上门,自家妹妹吃醋的行为对于这个王爷的杀伤力几乎为零啊!
“是话本子上写的那种‘醋意大发’吗?那不是会使小性子、甩脸色、吵架吗?”王若知疑惑地说道。
朱景鸿一脸同情地看着他,连连点头。
“所以小瑜儿说忙,其实是在使小性子?”王若知试探着问道。
朱景鸿十分欣慰地点了点头。
王若知苦着一张脸问道:“大舅哥,那可怎么办呀,这都三天了,话本子上说,这女人吃了醋,得马上哄,否则越拖越麻烦。”
朱景鸿见王若知终于明白过来了,便收敛了杀气,巧妙地问道:“现在哄,也不晚。只是,你得知道,那北境公主,于你来说,该放在什么位置。”
“小瑜儿是为了她吃醋?一个下人,也能吃醋?”王若知难以置信地说道。
“你跟一个下人切磋了三天厨艺?”朱景鸿不甚相信地问道。
“是呀。先生教了,要不耻下问,每个人都有过人之处,遇到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人,要放下身份去虚心求教。她虽然是个下人,但厨艺确实十分高超,值得我学习。”王若知十分认真地说道。
朱景鸿语重心长地说道:“在她是一个下人之前,她首先是一个女人。听你大舅哥一句劝,除了小瑜儿之外,跟其他女人,要保持距离,不能单独在一起。还记得你那‘追媳妇真言十句’吗?在你紧张媳妇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
王若知认真地思索了一番,郑重地点了点头。
“好啦,既然你已经明白了,那我也就不多待了,你好好去哄哄小瑜儿吧。”朱景鸿说完便要起身告辞了。
“大舅哥可用了早膳?要不留下一起吃吧。”王若知盛情挽留道。
朱景鸿想了想,觉得自己有必要再去会会那个作妖的北境公主,便点头答应了。
“大舅哥,还有一事,想请教您一下。”王若知不好意思地说道。
朱景鸿礼貌地说道:“王爷但说无妨。”
“那个……怎么知道……媳妇吃醋了呀?”王若知凑近了些,小声问道。
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初见
朱景鸿一时噎住了,对于一个单身了快二十年的青年来说,向他请教女人吃醋的问题,无疑是给他出了一道难题。
朱景鸿面上十分镇定,脑中却将自己是十几年来的所见、所闻、所学全都搜索了一遍,在最短的时间内拼凑出了一个像样的回答:“当女人的行为跟平常不一样的时候,就说明她心中有事。如果她总是跟你唱反调,就说明她在生你的气。而如果你恰好跟其他女子有过接触,那就说明她在吃醋。”
王若知一脸迷茫地点了点头,继续追问道:“有没有简单一点的评判标准?”
朱景鸿有些窘迫地红了脸,假装高深地说道:“这其中的规律,得你自己去琢磨,靠别人告诉你的,始终不够准确。”说完,拍了拍王若知的肩,一脸高深莫测地走出了客厅。
王若知默默记在了心里,转身去厨房准备早膳了,毕竟,让小瑜儿知道自己的“厉害”也是哄媳妇的方式之一。
朱景鸿问了好几个丫鬟,才终于找到了上官冶尔的院子。洗漱完毕的上官冶尔正打算去厨房跟王若知一起做早膳,却发现院门被一个男子堵住了。
“这位公子可是走错了院子?”上官冶尔见来人衣着得体,身型修长,五官透着冷意却十分英俊,一双眼睛直直地盯着自己,让人无端想要后退,但整个人散发的光芒却深深吸引着她,让她有些移不开眼。
“请问姑娘可是北境公主上官冶尔?”朱景鸿依着规矩行礼道。
“正是,不知公子高姓大名,找冶尔有何事?”上官冶尔回了个礼,疑惑地看着朱景鸿。
“在下乃睿王妃的哥哥,朱景鸿。找公主有些话想说,不知道公主可方便?”朱景鸿不急不慢地说道。
上官冶尔惦记着跟王若知一起做早膳的事,便歉意地说道:“冶尔现下正有要事,不如等一个时辰之后,再跟公子详谈,可好?”
朱景鸿上前一步,拦在了上官冶尔身前,说道:“在下要说的,正是公主现下要做的要事,公主不妨先听在下几句话,可好?”
上官冶尔暗道不好,这几日睿王妃都窝在书房里,她本以为一切进展顺利,没想到突然出现了一个王妃的娘家人,看来这睿王妃果然不是个好对付的。
上官冶尔抬了抬眼,对上了朱景鸿不容拒绝的眼神,只得柔弱地应道:“朱公子这边请。”
上官冶尔所住的小院虽属于下人的区域,但因她交了借住费,王若知便十分厚道地给了她一个稍大的院子,还在院子里放了石桌石凳,种了几棵树,也算是有了园景。
上官冶尔引着朱景鸿坐到了园中,柔声问道:“不知朱公子所为何事?”
朱景鸿直截了当地说道:“我来劝公主一句,与其在大乐当一个小妾,不如回北境好好当个公主。”
上官冶尔心中一惊,垂首不语。
朱景鸿叹了口气说道:“我朱家就这么一个女儿,虽不是像公主一般养大的,但也是从小捧在手心里的。京城中关于我妹妹的婚事,有不少传言,真真假假的,我就不细说了。只一条,我这妹妹,就算这辈子不嫁人,我朱景鸿也要保她一世无忧,断不会让她受了委屈。”
上官冶尔吃惊地看了一眼朱景鸿,这世间,竟有爱护妹妹至如此。想想自己的王兄,为了自己的大业,随意就让自己嫁给睿王当妾,从没问过自己是不是真心喜欢睿王。
朱景鸿接着说道:“睿王的情况相信公主也了解一二,除了那张脸之外,其他真是让人十分无奈。且不说以公主的身份,北境大把的好男儿等着娶公主,就是在我大乐,比睿王更适合公主的也大有人在。还请公主不要为了一棵歪脖树,放弃整片大森林啊。”
“噗嗤”上官冶尔被朱景鸿的一番话逗笑了,“朱公子,这在王爷府上如此编排王爷,您就不怕王爷知道了之后,治您的罪?”
朱景鸿不甚在意地说道:“我可不是编排他,说的都是事实,即便皇上知道了,也不能治我的罪。”
“朱公子果然性情中人,冶尔十分佩服。”上官冶尔起身行了个礼,继续说道,“只是,天下之事都有因果,唯有这‘情’字,不知所起,不能擅灭。”
朱景鸿明白了上官冶尔话中之意,便也不再继续纠缠,起身拱手说道:“今日朱某言尽于此,还望公主能认真考虑。若公主为了感情一意孤行,那他日,朱某也不会手下留情,还望公主好自为之。”
上官冶尔笑着说道:“冶尔知道。还望朱公子到时手下留情。”
朱景鸿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因着被朱景鸿耽搁了一下,上官冶尔去厨房帮忙做早膳的事便也作罢了,王若知摆好了早膳,一边差人去寻大舅哥,一边跑到了书房,打算学着话本子上的做法,好好哄哄王妃。
“小瑜儿可起身了?”王若知见琴儿守在门口,便出声问道。
“还没起身。”琴儿如实答道。
“我去叫她。”王若知说着便推门而入,琴儿本想阻拦,但想到人家新婚燕尔就分房睡了三天,也是时候和好了,便假装没看见,还十分贴心地帮两人把门关上了。
梓瑜在睡梦中听到有人进来,闭着眼嘟囔道:“琴儿,让人把早膳送到书房来吧,我再睡一会。”
王若知走到床边,看着梓瑜微嘟的小嘴,俯身亲了一口。
梓瑜瞬间惊醒,翻身退到一侧,摆出了防守的姿势,待看清是王若知之后,才松了一口气:“王爷一大早就来书房,可是有事。”
“我来喊你吃饭。”王若知坐到了床上,试图将梓瑜拉到身边。
“臣妾最近事务繁多,就还在书房吃吧。”梓瑜别过脸,生硬地说道。
“大舅哥来了,咱们三个一起用早膳吧。”王若知笑着说道。
“哥哥来了?”梓瑜疑惑地问道。守在门外的琴儿开心地低呼了一声,看来自己送的信,少爷收到了,王爷和王妃今天应该可以和好啦。
“嗯,他来跟我说,你吃醋了,让我哄哄你。”王若知诚恳地说道。
正文 第一百零四章恩科
梓瑜瞬间红了脸,十分不好意思地将半张脸埋进了被子里道:“谁吃醋了,是真的很忙。”
王若知脱了鞋子,凑到梓瑜身边,说道:“我只当那北境公主是府中的下人,与她切磋厨艺也是为了做更好的饭菜给你吃,今日早膳我特地做了新的菜式,小瑜儿跟为夫一起去吃饭,好不好?”
王若知难得如此温柔,说话又句句都在重点上,梓瑜一时间被哄得找不着北了,红着脸点了点头。
两人之间的隔阂便就此消除了,梓瑜本打算洗漱起床,谁知王若知竟一个扑到,将梓瑜压到了床上。
“这是干什么?”梓瑜被吓了一跳,着急地问道。
“误会解除了,不是都要做点羞羞的事情么?‘床头打架床尾和’、‘夫妻哪有隔夜仇’之类的?我这几日学了一些新知识,咱们来实践一下可好?”王若知一脸认真地说道。
梓瑜气得一把推开了王若知,起身边穿衣服边说道:“你那话本子上,是晚上和好的吧?现在可是早上,哥哥还等着我们去用早膳呢!下次背话本子,能不能看看时间!”
王若知感受到了梓瑜的不悦,便不再说话,乖乖下床,跟着梓瑜去了饭厅。
到了饭厅,只见朱景鸿早已入座,见王若知一脸乖巧地跟在妹妹身后,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看来自家妹妹确实把睿王吃得死死地。
“哥哥今日怎么有空过来?”梓瑜挨着朱景鸿入了座,笑着问道。
朱景鸿摸了摸鼻子,心道:我总不能说是听说了你在吃醋,便过来帮你提点一下你家夫君。便躲闪着眼神说道:“听说你最近很忙,就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为兄替你分担的?”
梓瑜将王若知盛给自己的牛奶麦片粥递给了朱景鸿,想着自己因为吃醋而推说自己很忙,觉得十分幼稚,便略带尴尬地说道:“不妨事,已经都完成了,哥哥不必挂心。”
朱景鸿尝了一小口,就被牛奶和麦片不可思议的味道震惊了,出声问道:“这是什么?”
王若知把新盛的一碗递给梓瑜后,兴高采烈地说道:“这是牛奶麦片粥。是将新鲜的麦子经过压制后,变成麦片,然后加油进行翻炒。我经过试吃研究后发现,用豆油炒制会增加麦片的香味,而且炒过之后,再切细一点,放入牛奶中煮熟,然后焖一会,口感会更好。怎么样,还不错吧?”
梓瑜看着王若知一脸求表扬的神情,笑着吃了一口,道:“确实不错!”
王若知又将熟的青菜和里脊肉铺在薄薄的面饼上,涂上一层芝麻酱,卷到一起递给梓瑜,道:“快尝尝这个,王氏卷饼。试了好几种肉,最后还是觉得里脊肉最为合适。这酱也试了好多,最后还是芝麻酱最香。”
梓瑜幸福地吃着自家夫君做的早膳,完全忽略了一旁的朱景鸿。
朱景鸿默默看着两人在自己面前秀恩爱,一边对妹妹的幸福生活感到欣慰,一边又对自己的单身生涯表示忧愁,只得另起一个话题说道:“听说,皇上要开恩科了。”
“现在这个时间?一般不都是在春天吗?”梓瑜吃了一口麦片粥,说道。
“本来恩科就是额外开设的,时间上也就没那么讲究了。听父亲说,因为刘尚书的事情,朝中人才凋零,皇上急着要选拔一些背景干净的人来补缺。”朱景鸿认真地说道。
“这次是只开文科吗?”梓瑜接着问道。
“文武都开。”朱景鸿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
“哥哥要去考武状元吗?”梓瑜看着自家哥哥的表情,就知道他已经蠢蠢欲动了。
“嗯。好男儿志在四方,从小我就希望此生可以当个将军,守卫大乐。武试开得本就没有文试那么频繁。上次武试,我还小,这次的机会,说什么也不能错过了。”朱景鸿踌躇满志地说道。
梓瑜欣慰地看着哥哥,小时候一起追逐打闹的哥哥,已经想着报效国家了。梓瑜忽然觉得自己也该尽快成长,不能再向父母、兄长撒娇了,应该尽快独立起来。
皇帝要开恩科的事情,一下子就传遍了。及至下午,宫里就来了人,说皇帝宣睿王进宫议事。
“若知来了啊,这新婚的感觉如何呀?”皇帝望着已经成家的弟弟,欣慰地笑着。
“挺好的,果然比一个人过日子要有意思多了。就是新婚假要是能再长一点就好了。”王若知略带不满地说道。
皇帝无奈地说道:“朝中官员只有七日的新婚假,朕已经破例给了放了十四天。怎么,还嫌不够长?”
“要是可以七年就好了,我还能在家带孩子。”王若知没心没肺地说道。
皇帝觉得有些胸闷,打算不理会弟弟的无理要求,自顾自地说道:“朕打算下个月开恩科,此次恩科文武兼有,武试朕已经让周大将军负责了,这文试,还是应该礼部负责才是。作为礼部侍郎,朕想让你担任这次文试的副主考。”
王若知下意识地推辞道:“若知才疏学浅,恐难当此任。”
皇帝忍着笑说道:“睿王能有此自知之明,朕心甚慰。只是如今,朝中无人可堪此重任,百官之中,朕最为信任的还是你。还望睿王能助朕一臂之力,救大乐于危急之中啊!”
“皇上言重了,臣万死不辞!”王若知半跪着说道。
说完发现不怎么对劲,抬头看着皇帝说道:“我应该要推辞的,为什么会答应了?”
皇帝心中默默暗爽:“不是背台词么,给你带点节奏,你就背错了,哈哈哈。”但面上还是一脸严肃地说道:“可能是你内心还是体恤朕,想为朕分忧吧。若知能有此心,朕感动至极啊。”
王若知见皇帝一脸高兴,心情也不自觉地好了起来,这么多年了,总算可以帮上皇帝哥哥的忙了!
“若知啊,这次考试,主要以选拔人才为主。不过,朕一直觉得,根据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有些千篇一律。这次,你作为副主考,允许你出一道加试题。你回去可以跟小瑜儿商量一下,争取出一道可以不拘一格选人才的题目。”皇帝含笑说道。
王若知开心地应下了,心情颇好地回去跟梓瑜商量题目去了。
正文 第一百零五章辞行
开恩科的事情一定,王若知就开始忙起来了。
因着跟王若知一起操办的礼部孙尚书也新上任不久,两个人都是新手,有些事情难免要返工。再加上皇帝再三叮嘱,睿王是个缺心眼的,让孙尚书一定要多加看顾,是以王若知每天早出晚归地,别说陪老婆了,连午睡的时间都没了。
这天,王若知照例去了礼部,梓瑜将软塌搬到了院子里,半躺着晒晒太阳。
十月的天气已经有些转凉了,落叶山庄转移的事情总算告一段落,梓瑜拿着从茉莉口中挖出来的鸳鸯玉佩仔细端详着。这玉佩已经让人清洗了好几遍,但每次想起它的来历,总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王妃,二王子求见。”琴儿在一旁通禀道。
“快请。”梓瑜起身,随手将玉佩放到了一旁的矮几上。
“怀安见过小皇婶。”王怀安笑着行了一礼,站在阳光下的梓瑜,更加美丽动人,让人移不开眼,只可惜,有些人注定有缘无分,只能埋藏在心底。
“不必多礼,好几天没见你了,怎么今天有空过来了?”梓瑜示意他坐下说话。
“其实怀安天天都有空,只是小皇叔说了,一周只能见小皇婶两次,还得是他在的情况下。小皇叔最近比较忙,所以能见小皇婶的时间也就不多了。”王怀安一脸无辜地说道。
梓瑜微微红了脸,这王若知护起妻来还真是丧心病狂,但自己却莫名觉得很受用是怎么回事!
“小皇婶,快回神,别笑了。”王怀安忍笑提醒道。
梓瑜收敛了笑容,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今天来是有什么事吗?”
“今日是向小皇婶辞行的。”王怀安拱了拱手说道。
“不是才来京城没多久吗?怎么就要走了?”梓瑜疑惑地问道。
“父王急召,应该是关于这次恩科的事情。”王怀安接过琴儿递上的茶碗,抿了一口,简单地说道。
梓瑜心下了然,苏南王的势力在刘尚书一案中,损失大半,趁着这次恩科再安插点自己的人到朝堂之上,确实十分必要。
王怀安将手中的茶碗放到了矮几上,目光却被那枚鸳鸯玉佩吸引了。
“这鸳鸯玉佩,小皇婶从何得来?”王怀安狐疑地问道。
梓瑜愣了一下,观王怀安的神情,显然不是第一次见这玉佩,便假装不甚在意地说道:“这是从蕊香阁的一位姑娘那里找到的。这姑娘收了情郎的定情信物,打算连夜逃走,谁知不小心掉进河里淹死了。我正在研究玉佩,看能不能找出些蛛丝马迹,好通知这玉佩的主人,不用再等姑娘了。”
王怀安哈哈笑着说道:“小皇婶,这主人,不找也罢。”
“哦?你认识这玉佩的主人?”梓瑜强压住内心的情绪,强装镇定地问道。
“小皇婶,你看这对鸳鸯,肚子底下是不是有一条鱼?”王怀安指着玉佩说道。
“不错,确实有鱼。但我以为这是为了表示鸳鸯在水上游的意思。”梓瑜求证地问道。
“这鸳鸯和鱼放在一起的玉佩,这么多年来,我只见两个人用过,一个是我大王兄,一个是我三王弟,哦,现在应该叫世子。至于这玉佩到底是谁的,只需看上面的鱼是什么鱼就行了,王怀礼用的是鲤鱼,王怀靖用的是青鱼。”王怀安耐心地说道,“不过,这玉佩,他们每人都有好几十个,专门用来送给姑娘的。”
“定情信物还能有好几十个?”梓瑜诧异地问道。
“能呀。否则怎么把青楼的姑娘们迷得七荤八素?出门在外时又如何能让良家女子甘心在自己身下承欢呢?”王怀安不屑地说道。
“真是两个禽兽!”梓瑜生气地说道,随即,想起了什么,充满警惕地看着王怀安。
“小皇婶,冤枉啊!我向来洁身自好,并无这类玉佩。”王怀安看懂了梓瑜眼中的警惕,急忙解释道。
梓瑜看着玉佩上那条小青鱼,沉声说道:“所以,这是王怀靖的玉佩?”
“应该是。不过,小皇婶,你也不必太在意,怀靖并不会真心对待青楼女子的,逢场作戏而已。”王怀安无奈地说道。
“你可知,这‘逢场作戏’,差点要了我的清白。”梓瑜恨恨地盯着玉佩,咬着牙说道。
王怀安被惊得说不出话来,目瞪口呆地愣了半响。
一旁的琴儿见状,忙上前低声说明了一下当日的情况,听得王怀安气血翻涌,恨不得手刃了自己的弟弟:“真是岂有此理,居然做出如此下作之事!”
梓瑜收了玉佩,冷冷地说道:“玉佩的事情,我会再去调查,今日就不送你了,后会有期。”说完,梓瑜径直起身准备回房。
王怀安知她不是故意迁怒,只是心中愤懑,便也不阻止,拱手说道:“怀安也会派人去查,若有需要怀安的地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说完向梓瑜行了个礼,转身离开了。
“王妃,这……”一旁的琴儿看着王怀安离开的背影,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跟怀安应当没有关系,否则他也不会如此轻易地就说出玉佩的来历。只是,这苏南王府,应当是脱不了干系了。立刻飞鸽传说给小南,让她派人去查。”梓瑜冷着脸说道。
五日后,小南风尘仆仆地来到了睿王府。
“你只需送信给我即可,何必自己亲自跑一趟呢!”梓瑜看着小南疲惫的脸色,心疼地说道。
“落叶山庄转移的事情已经差不多,我就趁此机会来京城了,以后就长住于京了,不知道睿王妃可欢迎?”小南笑着说道。
“我自然是欢迎的,就怕,有些人不想让你住睿王府。”梓瑜说着瞟了一眼正跟着王若知出门的卫三。
小南望了望卫三的背影,不好意思地捶了捶梓瑜。
“好啦,快说正经事,查到了什么?”梓瑜拉着小南进了屋,仔细问了起来。
小南喝了口水说道:“那王怀靖先前来京城的时候,确实跟茉莉有过接触。那时茉莉刚当上花魁,老鸨本来想将她的初夜卖个好价钱。但这王怀靖小小年纪,居然把茉莉哄得死心塌地,晚上进屋给王怀靖表演节目的那一会,就把自己给送出去了,老鸨为此还跟王怀靖闹过,后来王怀靖给了钱,这事才作罢。”
“如此说来,茉莉一直当王怀靖就是自己的良人?”梓瑜反问道。
“应该是。”小南点头应和道。
“可惜,我们没能早点知道,否则,茉莉当不至于落到如此境地。”梓瑜惋惜地说道。
“好啦,别伤心了。我们又不是菩萨,哪能普渡众生。”小南轻声安慰道。
梓瑜心中释然,伸了个懒腰道:“谁说不是,我们是正在过江的泥菩萨。”两人相视一笑,便开始商议起落叶山庄的事来。
正文 第一百零六章出题
次日,朝廷开恩科的皇榜贴满了整个大乐,一时间,街头巷尾的话题都是这次科举。
“听说了么,这次恩科,朝廷想选拔些能人异士,除了符合要求的举子之外,各县可以推选一些优秀人才,只要县老爷写推荐信就行。”
“哇,这么好!那咱们要不去求求县老爷,看看能不能也让咱们去考考,没准中了呢!”
“你想得美!皇榜上说了,推荐名额不限,但经推荐参加考试者,在大试前一天,要参加一场选拔考试,没达到相应的等次,就不能参加大试。若推荐了此等考生,则按照过失计入知县的考核中。若过失太多,直接革职查办。”
“如此一来,县太爷岂不是不会推荐人了?”
“那也不是。若推荐的人最后考中了功名,则对知县予以嘉奖。”
“妙啊,如此一来,就不怕知县收钱推荐些草包了。不知想出这个办法的是谁,真是妙啊!”
“据说是那个‘神探王爷’,不愧是屡破奇案的王爷啊,连主意都出得格外好!”
“听说,这次考试的题目,也是由‘神探王爷’出,跟以往的题目大不一样,那些没考中举人的有识之士,已经摩拳擦掌了。”
王怀安骑马经过,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嘴角不禁微微扬起,心中不禁感叹道:“小皇叔初入朝廷,就能考虑得如此周到。再加上名声在外,号召力极强。若皇爷爷能多活几年,从小对小皇叔悉心栽培,现在的皇帝由谁当,还真的很难说啊。”
此时,众人崇拜的“神探王爷”,正在御书房呈报这次考试的题目。
“孙卿啊,这推荐生的选拔考试,命题怎能如此随意?虽说只是为了筛选一些靠送钱进京的草包而已,但这些题目,实在是有些出人意料啊。还有这大试的附加题,为什么是‘请介绍一下你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本话本子’?”皇帝皱眉看着那些题目,无奈地问道。
孙尚书斟酌了一下,垂首答道:“考试的主题由臣负责,这前一天的选拔考试和那附加之题,由睿王殿下负责。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以,臣并未对题进行改动。”
皇帝对孙尚书优秀的甩锅能力表示无语,但自己弟弟不争气,也不能怪人家,只得转向王若知,语重心长地说道:“若知啊,你看了前几年的考题么?这话本子都是上不得大雅之堂的读物,在如此重大的考试中出现,实在是有些不妥。”
王若知正色答道:“国之栋梁除了需懂得治国理政的道理之外,也应了解民间疾苦。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则所制定的国策必定脱离实际。此题之意并不在于推荐某一本话本子,而是为了让考生知道,除了圣贤之书外,对民间之俗事也应加以重视。”
“这理由,是小瑜儿教你的吧?”皇帝无奈地看着自家弟弟。
“嗯。”王若知老实地回答。
“朕本想让小瑜儿替你把把关,出个精妙的题,没想到她把心思都花到替你粉饰上了。”皇帝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