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归-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公主却是瞪了他一眼,“是,幸亏有沈太傅跟着同行,不然——哼!”然后长公主话锋一转问起沈太傅来,“太傅大人伤势如何了,阿佑一夜未回,嘉慧在府里也是担忧不已,我便把她顺道也带进宫了。”
  雍宣帝这才瞧向沈薇,“半个时辰前太傅已经醒了,就是还很虚弱,这个时候大概正用着药吧。”眼睛一闪又道:“嘉慧今儿不说话了?朕记得你很伶牙俐齿的。”许是沈太傅醒过来了,雍宣帝很高兴,居然都有心情打趣沈薇了。
  沈薇嘴角抽了一下,尼玛,雍宣帝这货真不愧是做帝王的,哪里瞧得出才刚经历刺杀?
  “圣上,嘉慧想去瞧瞧祖父。”沈薇请求道。
  雍宣帝大手一挥,爽快地道:“去吧,张全,你领嘉慧郡主过去。”
  沈薇跟着张全到侧殿的时候她祖父正在喝药,“祖父。”沈薇快走几步冲了过去。
  “薇姐儿怎么进宫了?”沈太傅看到自个的孙女,脸上露出一个虚弱的笑容。
  “祖父,您这是伤着哪儿了?”沈薇很自然地接过太医手中的药碗,她瞧着她祖父惨白如雪的脸,心里可心疼了。
  她祖父向来就是个精神矍铄的老头,腿脚灵活,面色红润,比她爹她伯父们还要精神,此刻却那般孱弱地靠在床头,整个人都显得老了十岁。沈薇瞧着忍不住鼻子一酸,差点没掉下泪来。
  沈太傅瞧着小孙女的表情,心中一暖,安慰道:“祖父没事,养上些日子就好了。主要是这回正好伤在上回的箭伤上,祖父的命大着呢,薇姐儿不用担心。”阖府的儿孙也就薇姐儿想法子进宫来看他,虽说皇宫戒严,连早朝都暂停了,不许朝臣随意进宫。可他是救驾所伤,圣上还能真不近人情地拒了家人的探看?老大——咳!沈太傅心里叹了口气。
  沈薇心里虽难过,却也点点头,问:“祖父,您何时能出宫回府?”既然祖父都已经醒了,伤口也得到了妥善的治疗,那就不要再让柳大夫进来了。
  沈太傅道:“祖父用了药就跟圣上请辞。”皇宫是大臣能随意住的吗?之前他昏迷着便罢了,现在他醒过来了是万万不能留在皇宫中的。
  沈薇虽担心她祖父的伤势,却也希望他能回府休养,毕竟哪里都比不上自个家中舒服。
  ------题外话------
  谢谢沈晓文sxw的1颗钻石,符艺华的9朵花花,hongmiu的10朵花花。 

  ☆、第268章 勇国公

   雍宣帝特意调了车驾送沈太傅出宫,随行的除了两名太医,还有无数赏赐,可见雍宣帝的荣宠了,所以说功高莫过救主这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其实按着雍宣帝的意思是要赏个爵位的,吓得沈太傅不顾身上的伤势跪求婉拒了。
  沈太傅是个真正的明白人,俗话说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子,他家子弟没有多出众的,圣上荣宠太盛易招风招嫉妒,等他不在了,沈家还不是人家案板上的肉?还不如就这般平平常常的,也能让圣上对沈家后代多看顾几分。
  沈太傅走后,雍宣帝在昭德殿里越想越觉得沈太傅是个大大的忠臣,一点子私心都没有。忠臣当赏,不然岂不寒了人心?所以还是得重赏。他沉吟了一会,拿起笔写起了圣旨,嗯,依太傅的功劳赏什么都不为过,那就封个国公吧,勇国公!得,就这么定了!
  前脚沈太傅刚回到忠武侯府,后脚雍宣帝封赏国公的圣旨就到了。沈太傅挣扎着要起来跪接圣旨,被笑得跟弥勒佛似的张全大太监给拦了,“太傅大人身上有伤,圣上有口谕,太傅大人躺着就是了,不用下跪。”
  沈太傅也确实是起不来了,在宫里折腾那一回已经耗尽他所有的力气,便只好惨白着脸对着皇宫的方向拱拱手,虚弱地道:“臣多谢圣上恩典。”
  张全宣了旨意笑眯眯地走了,忠武侯府上下一派喜气洋洋,比当初沈薇封郡主还要高兴,毕竟沈薇是闺女,是要外嫁的,只是名声上好听,但给忠武侯府带来的实惠却并不多。
  沈太傅的这个勇国公就不一样了,这是实打实的国公爵位,是能传给后代子孙的。所以忠武侯沈弘文和侯夫人许氏一边招待着登门道贺的客人,一边妥善安排着老父的养伤事宜。
  沈薇也跟着回了忠武侯府,虽然有圣上派来的太医,但她仍是把柳大夫也给带回来了。其实内心深处沈薇是希望祖父能去平郡王府养伤的,但古代没有这个规矩呀,沈薇只好作罢。
  所有登门探望沈太傅的人都被拒了,理由自然是现成的,沈太傅伤得那般重,自然得静养,这一个个的过去打扰他算几个意思?所以无论每日登府的人有多少全都由沈弘文兄弟仨招待着,无一人能见到沈太傅的面。
  于是京中便起了流言,说沈太傅救驾伤了要害,也不知能撑多长时间。有那刻薄的便说以一命换来国公的爵位还是很值的。
  但让众人摸不清的是,无论是圣上,还是忠武侯府,对流言都无动于衷,好似默认了一般。渐渐的,流言便少了,倒不是消失了,而是改为私下嘀咕了。
  “任先生对咱们这位勇国公怎么看?”秦相爷捻起一颗棋子轻轻落下,话语随意,好似是突然起来心思。
  幕僚任宏书沉吟了一下道:“听说沈太傅伤了要害,引发了旧疾,出皇宫的时候都一路昏迷着,到现在都是太医日夜守着,属下觉得沈太傅这回怕是凶多吉少了。”
  秦相爷又放下了一颗棋子,头微摇了一下,“本相觉得倒也未必,别的不说,忠武侯府可是一点慌乱都没有啊!”除了阻了所有探望的人见沈太傅,别的一点变化都没有,还是该干嘛就干嘛。
  “许是——暗施疑兵呢?”任宏书眼眸一闪道。
  秦相爷瞧了一眼棋盘,徐徐说道:“也有这种可能。若是能见沈太傅一面就好了。”后一句他说得颇为遗憾,沈平渊那可是只千年老狐狸,不亲自瞧上一眼,他不放心哪!
  任宏书眼睛又是一闪,轻声道:“听说沈太傅的院子被围得水泄不通,除了忠武侯便只有那位嘉慧郡主才能进出。”
  “嘉慧郡主啊!”秦相爷笑了一下,“她倒是挺清闲的。”那便给她找点事情做呗!
  沈薇坐在床边正给陪她祖父说话呢,手里拿着个橘子剥着,一瓣一瓣往嘴里送。她祖父身后靠着两个她带过来的大抱枕半躺着。
  这些时日她几乎天天往娘家跑,来了就直接到她祖父这来报到,有时晚上都甚至不走了,就住在她出嫁前的院子风华院。
  说起风华院,自沈薇出嫁后打它主意的人可不少呢。二夫人赵氏就曾想让她闺女沈萱搬过来住,三房的沈月也肖想过,不过也只是想想,她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嫡姐的院子绝轮不到她。甚至许氏都起了心思,想把那院子给她儿子做新房,还说动了侯爷沈弘文。
  沈弘文也没当一回事,不过是座院子罢了,薇姐儿都嫁出去了,难道还霸占着娘家的院子不成?他跟他爹一张嘴,就被他爹劈头盖脸连削带骂给了一顿,“你说你都是侯爷了,眼皮子怎么那么浅呢?动侄女的院子,你怎么有那脸呢?你让薇姐儿回娘家住哪?”
  沈弘文被他爹骂蒙了,呐呐道:“不是,不是还有许多院子吗?”薇姐儿回来顶多住上一晚,哪座院子不能凑合一下?
  沈太傅那脸顿时黑得能拧出水来,恨铁不成钢地骂道:“你是不是忘薇姐儿是郡主了?你让堂堂郡主住客院?你多大的脸啊!老子还活着你就这般苛待侄女,老子若是死了,这满府儿孙还有活路吗?”
  沈太傅气得真想把儿子揍一顿,“蠢材,蠢材,老子是哪辈子不修生了个你这么愚蠢的啊?你给老子记住了,风华院谁也不许动,给薇姐儿留着,留一辈子!谁若是敢把爪子伸过来,老子就剁了他的胳膊。”
  沈太傅气得直喘粗气,把儿子骂得面红耳赤抬不起头来还不算,最后气呼呼地吩咐,“去,把这事给老子写家法里头,谁若是不遵直接给老子逐出家门,我沈家没有这般不肖的子孙。”
  沈弘文在他爹这里受了气,回头把许氏埋怨了一通,“妇道人家就是眼皮子浅,薇姐儿是郡主,她的院子是你能动的吗?”一甩袖子出去了。
  许氏气得倒仰,除了私下里嘀咕公爹偏心,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二房的赵氏很是看了一场笑话,可幸灾乐祸了,心里却也暗自庆幸自己只是心里想想而没有宣扬出去,不然今儿挨骂丢丑的就是她了。
  这事沈薇也是知道的,毕竟她胞弟珏哥儿还在府里,风华院那里她也留了看院子的人。只是瞧在祖父那么疼她的份上她也就装作不知道了。
  沈太傅瞧着孙女吃得香甜,面上不由露出微笑,“你也少吃一点,这玩意儿上火。你若是爱吃,圣上赏了一大筐,回头都给你带回去。”
  沈薇摇头,“那多麻烦,就搁祖父这吧,反正孙女我天天来。”
  沈太傅脸上的笑意就更深了,“瞧把你懒的!你成日往娘家跑,你家夫婿没意见?”自打他回府休养,这丫头就跟长在他跟前一样,他欣慰高兴的同时也难免担忧,哪有出嫁的闺女日日回娘家的?
  沈薇不以为然地道:“他忙着呢,我都快忘了他长什么样,我在不在府里他也不知道,何况这不是祖父您受伤了吗?百善孝为先,我尽孝呢,就是圣上也不能说我错了呀!”沈薇大言不惭着,可理直气壮了。
  顿了一下又道:“孙女不是跟你说过吗?这世上两种女人最可怕,一种是娘家有钱的,一种是自己有钱的。”
  若不是顾忌了伤口,沈太傅真想哈哈大笑了,赞赏地望着他孙女,道:“不愧是我沈平渊的孙女。”又道:“也就你夫婿惯着你,那臭小子还行,你要和他好生过日子,给祖父生个白胖的大外孙子。”
  沈薇眼睛一翻,不服气地道:“为什么非得是外孙子?外孙女不成?祖父,您这是重男轻女,这种思想可要不得。”
  “成,成,成,外孙女也成,先开花后结果亦是好兆头。都说女肖父,随了你夫婿那样貌也不错。”沈太傅赶忙安慰道。
  沈薇撅着嘴巴更加不满了,哀怨地瞅了她祖父一眼,幽幽说道:“随我难道就嫁不出去了吗?不是孙女大言不惭,就孙女这张脸,在京中排不了第一,前三前五总能排上吧?”
  那臭屁的小模样惹得沈太傅又是一阵轻笑,差点带动了伤口。唬得沈薇赶忙上前,“祖父哎,虽然孙女说得是实话,可您也悠着点啊!你身上还有伤,有伤!”到底不敢再逗她祖父笑了。
  屋子里伺候的老亲兵眼里也闪过笑意,还是四小姐对老侯爷的心思,只要她一来,老侯爷就能高兴一整天,乖乖喝药吃饭,一点都不挑剔了。
  而屋外沈太傅嘴里的臭小子听着这祖孙俩的谈话,满头都是黑线。可仔细想想他媳妇的话,还真对呢。沈太傅是个有钱的,他媳妇更是个有钱的,难怪底气那么足了。那要不他也到圣上那里弄点私房银子?
  沈薇陪着她祖父说了会子话,见他脸上露出疲色,便服侍她祖父躺下休息了。沈薇退出房门一眼就瞧见院子里大榕树下站着的徐佑。
  “哟,稀客呀!”沈薇欢喜地蹦跶过去,笑着打趣了他一句。
  这些日子徐佑真的是忙得不得了,早晨她还未醒他已经上朝去了,晚上她都睡着了他才回来。
  “薇薇这是,闺怨了?”徐佑含笑瞧着她,嘴角翘得高高的,他最喜欢看他媳妇这样精神充沛的样子了。
  闺怨?沈薇一骇!那是什么玩意?她用得着闺怨吗?她也很忙好不好。沈薇冲着徐佑呲了呲小白牙,以示不满。
  徐佑便轻声笑了起来,那笑声低沉而又充满磁性,让沈薇也不由沉醉,跟着也笑了起来,一双眼睛如两轮月牙,可好看啦!
  沈太傅透过窗棂望着院子里那并肩而立的一对玉人,嘴角浮上欣慰的笑容,慢慢闭上眼睛沉入梦乡,似乎连身上的伤口都不那么疼了。
  京城居,大不易。这话是一点都不假的。只不过个把月,王兰儿母女就感受到了京城生活的残酷。她们母女是有一手绣活,也能赚些银子,但京城的花费也大呀,几乎是阴湖镇的好几倍,就连喝口水都得要银子买。所以王兰儿母女起早贪黑的做绣活也不过将将够生活,想要存下银子,那简直是痴心妄想。
  这还不是最难的,最让她们母女提心吊胆的是,这大杂院虽便宜,却也鱼龙混杂,王兰儿母女身边又没个男人跟着,院子里的那几个五大三粗的壮汉瞅着王兰儿的目光就足够这母女俩胆战心惊的了,每晚睡觉都用桌子把门堵得死死的,就是这样也不敢睡熟,一有点动静就如那惊弓之鸟。
  王母不免就抱怨起来,“兰儿呀,你瞧见没有,这世道在哪都是一样的,哪有女子的活路?当初咱们留在那个什么王府多好,同样是做活,衣食无忧不说,也不用像现在这般担惊受怕。”
  王兰儿捻针的手顿了一下,抿着嘴不说话。
  王母见状,叹了一口气又道:“兰儿呀,娘瞧着那个大虎不错,为人憨厚,待你也上心,也有一把子力气,要不你就嫁了吧,这样娘也能放心。”
  大虎是这院子里的一户租户,跟着爹娘和妹子一起做着个卖烧饼的生计,长得人高马大的,人也实在,经常过来帮她们母女做些挑水劈柴的重活。每次来,瞅着她闺女都能看楞眼。
  王母是过来人,哪会不明白他的心思?她心里也是愿意的,大虎这小伙子一瞧就是正经过日子的实在人,家中爹娘脾气也好,还有个卖烧饼的手艺。女儿嫁过去虽不说能过得多好,但也不会受什么苦,至少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王兰儿的手又是一顿,咬了咬嘴唇,道:“娘,您别说了,女儿不乐意听。”
  大虎,那个傻货,大字不识一个的粗汉,见了她只知道傻笑,连句话都说不顺当,哪点配得上她的?
  王母自然知道女儿的心思,便叹了一口气,“兰儿呀,那个沈家的绍俊公子你就别想着了。自古姻缘讲究个门当户对,咱们高攀不起呀!做人还是要务实。娘瞧着大虎就不错,你这丫头脾气怎么那么拧呢?我跟你爹这辈子就生养了你一个,你爹走得早,娘这辈子就指着你了,还能害你不成?”
  “娘,您别说了!”王兰儿猛地把手中的绣活一扔,“娘,这事您以后就不要再说了,什么大虎小虎的,反正女儿是不乐意。”站起身就往外走。
  “兰儿你这是要去哪?”王母慌了。
  “我出去买些绣线。”王兰儿脚步一顿,头也未回地说道。
  看着女儿远去的背影,王母又叹了一口气,扯着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老头子啊,咱闺女这是怎么了?她一心想着富贵日子,体面的夫婿,可咱不是那样的人家呀!老头子,我劝不住闺女,对不起你呀!”
  王母想着早逝的丈夫,真是悲从心来,呜呜哭了起来。她不仅担忧,而且害怕,她的后半辈子就指着这个闺女了,可闺女——那大户人家是那么还进的吗?别说京城,就是她们阴湖镇上的王员外,每年不都得从侧门抬出去几个?
  王母越想越是恐惧,那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不要钱地往下掉。
  王兰儿脚步匆匆出了大杂院的大门才徐徐呼出一口气来,她转头瞧着脏乱的大杂院,眼底闪过厌恶,盘算着怎么也得先搬离这个鬼地方,这么个腌臜地方她是一天一会都不想住了。
  ------题外话------
  谢谢沈晓文sxw的6颗钻石,1朵花花,谢谢153**2080的6朵花花,139**6547的9朵花花。
  推荐好友赖皮的书,快来勾搭哦
  《嫡女医妃之冷王诱爱》
  喜欢看医妃的亲们看过来,看过来,皮皮等你们哦。
  首席医官一朝穿越成侯府弃于祖宅的嫡女,嘿嘿,看我如何利用医术赢得银两。
  男装行走,勾搭万千美女。
  高冷男神,战场之王,也来凑凑热闹。
  生活太无聊,虐虐渣渣很不错,撩撩美女很悠哉,汉子,恩,好像也可以撩一撩。 

  ☆、第269章 大雪归人

   王兰儿茫然地朝前走着,也不知走了多久,当她回过神来站定的时候,猛然瞧见街对面有个熟悉的身影,不由大喜,抬腿奔了过去,“沈公子。”她娇滴滴地喊道。
  沈绍俊今日本是来寻一位友人,不妨遇到了王兰儿,有些意外,“王姑娘怎么会在这里?”她不是应该在薇妹妹府上吗?
  “多谢沈公子关心,我们母女早就出了郡王府,现在在外头找了房子,平日里做些绣活,日子倒也能勉强过得去。”王兰儿满脸娇羞,双目含情地望着沈绍俊。
  沈绍俊倒是没有多想,点点头道:“那就好,原本我就说过,能做良民何必去做奴才呢。这天也不早了,王姑娘一个年轻姑娘家还是早点回去吧,别让王大娘担心。”他善意地提醒了一句,便带着小厮走了。
  跟在身后的富贵可算松了一口气,他再傻也是能瞧得清眉高眼低的,郡主娘娘明显不乐意少爷跟这王家母女多扯上关系,刚才他真的担心少爷再心软把这姑娘带回去呀!
  王兰儿痴痴地望着沈绍俊远去的背影,脸上心里都是失望。
  正在此时一个阴仄仄的声音响了起来,“姑娘好眼光啊!”
  王兰儿大惊,猛地转头,就见一个中年管事模样的男人正对着她意味深长地笑着呢,“你,你是何人?”王兰儿被他瞧得心里发毛,壮着胆子问。
  “自然是帮助姑娘实现愿望的人。”那人盯着王兰儿肆无忌惮地打量着,似乎像品评一件物件似的,脸上的笑意也越加深了。
  徐佑前后查了十多天,有用的东西却一点都没有。那个死了的张英平日里就是个老好人,跟许多小太监的关系都不错,但深交的却一个都没有。慎行司对好几个跟张英走的近的太监进行了严刑拷打,依然一无所获。包括张英的家人,也好似人间蒸发了似的,一点音讯都无。徐佑猜测他们十有**是被人灭了口,不然但凡出现过都会留下痕迹的。
  雍宣帝得了这个结果倒也没有生气,本来这事是极好查的,他死了谁得益最大谁就是背后的主使。他有了不测,登基的便是太子,可真不是他轻瞧太子跟戚家,他们还没这么大的胆子,亦没有这样的实力。
  金銮殿上,雍宣帝高高地坐在龙椅上,冷冷的瞧着满殿的文武大臣,到底是谁想要他死呢?
  一晃就进了腊月,腊月的京城冷极了,比往年都冷,简直可以用滴水成冰来形容。
  沈薇望着外面飘着的大片雪花,吩咐梨花道:“天太冷了,跟厨房说,多备着些羊汤跟姜汤,各处的炭火也都给得足足的,要是病了还得请医抓药,更不划算。”奴才也是人,你待他们好一些,他们也更忠心不是。
  梨花紧了紧身上的棉袄出去吩咐跑腿的丫鬟了,片刻后又进来了,跺跺脚,搓搓手,“今年也是怪了,这才刚进腊月就这么冷,还下了这么大的雪,比去年可冷多了。”
  桃枝接口说道:“是呀,听说外头每天都有人冻死呢,真可怜。”
  月桂闻言眼睛便是一闪,脸上浮上忧色,“郡主,咱们庄子上的佃农也不知日子好不好过?奴婢听说这么大的雪会把屋子都压塌的。”她家就是冬日大雪压塌了屋子,把她爹给砸伤,没有银子看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爹死去,她才会被卖到杂耍班子上的。
  沈薇一想还真是,“把蒋伯喊过来问问吧。”
  胖胖的蒋伯穿着厚厚的棉衣更跟个球一样,听了沈薇的问话,便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哪年冬天不得冻死些人?哪年的大雪不得压塌几间屋子?要不怎么说冬天难熬呢。”
  这让沈薇的心情十分沉重,在现代,虽然社会上也充满了各种丑恶,但冬天冻死人这样的事还真的不多。
  “这样吧蒋伯,你辛苦一些,带人去庄子上走一趟,瞧瞧佃农们的日子可还过得下去?给他们送点东西过去,每户三十斤粗粮,二十斤炭,棉衣,嗯,算了,不用给棉衣,每户给一匹粗布,再送些棉花,让她们自己做去。还有那治风寒的药,也每户给上一些。咱们府里不缺这点子银子,全当积德行善了。再瞧瞧有谁家的屋子被大雪压塌了,帮着修葺一二,总得让他们能平安度过这个冬天吧。”沈薇吩咐着。
  蒋伯面上动容,“郡主慈悲,老奴代佃农们谢谢郡主的大恩大德了。”外头都说他家郡主是个张扬跋扈不饶人的,可蒋伯却绝对郡主是天底下第一慈善人,郡王爷身子骨不好,郡主这是替郡王爷积德行善呢。郡王爷这个媳妇算是娶对了!
  蒋伯感慨万千地朝外走,大头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可蒋伯的一颗心却火热着。
  “郡主,京中有好几家都搭了粥棚开始施粥,咱们府里要不要也跟着做?”莫嬷嬷提醒道。
  “嬷嬷若不说我险些就忘了。”沈薇道,“做吧,咱们自个有粮食铺子,也不需用好米,陈米就行,早晚施粥,中午再加一个粗面饼子,能救一个是一个。这是就交给嬷嬷你去办吧。哦对了,除了施粥,咱们还施药,那治风寒的汤药熬上一大锅,但凡有需要的都可以喝,这事让柳大夫去操心去。”
  “是,郡主,老奴定把此事办好。”莫嬷嬷恭敬说道。经过这些时日的相处,莫嬷嬷可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了,嘉慧郡主真的是一个极容易伺候的主子,吩咐下去的事只要你能做好,她便不会多追问,赏罚分明,重视有能耐的人。即便偶有出错,也不会动辄打骂,顶多是罚月利银子。当然那叛主作妖的例外,郡主最是痛恨这样的奴才,一经查出绝不姑息。
  谢铭谱和沈谦是前后脚到京城的,谢鸣谱先到的,他到的那一天,罕见地出了大太阳,照得人身上暖洋洋的。
  沈薇知道他来了,没有派人去接,也没有去见他,哪怕瞧瞧的都没有,就好像那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
  谢铭谱也没有登门拜访,自顾自寻了客栈安顿下来,每日里窝在房里读书,连客栈都极少出。
  茶花之前还成天念叨着她哥哥要来京城了,可等她哥哥真的到了京城她反而一句不提了。沈薇问她是不是去见见她哥哥,她直接摇头拒绝了。
  茶花不傻,相反她十分聪明,她虽然不知道郡主和哥哥在打什么哑谜,但她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能去见哥哥,不能让别人知道哥哥跟郡主认识的。
  沈薇倒也没说什么,只是怜惜地摸了摸茶花的小脑袋,真是个聪明又敏感的孩子呀!
  沈谦回来的那日却刮着大风,但这也挡不住许氏那颗盼儿归来的心,一早就无数遍地催促丫鬟去大门上盯着,最后实在按捺不住,自己亲自去了大门上等着。
  沈谦身披黑色大氅,骑着高头大马。许氏远远瞧见儿子的身影,眼睛便湿润了,“儿呀!”她饱含深情地喊了一句甩开丫鬟的手就迎了上去。
  沈谦甩蹬下马,缰绳一扔就快步朝里走去,“娘,不孝儿回来了!”
  “好,好,好,回来就好。”许氏瞧着黑了瘦了也更精神了的儿子,怎么也看不够。“你回来娘就放心了。”她想笑的,却笑出了一脸的泪水。
  沈谦眼眶也红了,不过短短一年没见,娘的头上似乎就多了不少白发。
  “夫人,世子归来这可是大喜事,该高兴才是。”贴身丫鬟落霞上前劝道。
  “对,对,对,该高兴的,为娘很高兴。”许氏慌忙擦拭脸上的泪水,“娘呀这是喜极而泣。走,咱们赶紧进府,你父亲,祖母和祖父都还等着呢。”
  许氏紧紧抓住儿子的手,好似一松开儿子就会跑了似的。沈谦也任由着她抓着,嘴角噙着笑一路陪她说着话。
  进了松鹤院,沈谦扑通一跪就给他祖母磕起了头,老太君抱着她的大孙子哭了一会子,才在众人的劝慰下慢慢止了泪。
  沈谦又转身给他爹娘郑重地磕了头,沈弘文看着明显壮实了的儿子,心中十分欣慰,“好,好,好,比你爹我强。”他这一辈子连战场的边都没摸着,反倒是儿子接了本该是他的担子。这让他自豪的同时亦有些愧疚。
  叙了一会子话,沈弘文便道:“去见见你祖父吧,你还在外院等着你呢。”
  沈老太君跟许氏也催促,“去吧,去吧,你祖父可惦记你了,别让他等急了。”
  沈谦这才站起身道:“那孙儿就先过去了,等晚上再来陪祖母您用饭。”
  到了外面沈弘文才跟儿子说起他祖父受伤的事,沈谦顿时一惊,“祖父伤到哪儿了?伤得重不重?爹,您怎么现在才跟儿子说。”虽然他自幼见祖父的次数不多,但去年在西疆,祖父几乎是时时把他带在身边手把手地教他,这让他跟祖父的感情十分深厚。
  沈弘文忙安抚儿子,“有太医看着呢,已经比以前大有起色了,你远在西疆,就是告诉了你,你也不过白担心罢了,何况这是你祖父亲自发话的,不许跟你说,怕你分心耽误了差事。”却含糊未提伤势如何。
  这一年多,沈谦已经历练地比以前长进许多了,一听他爹的话就知道祖父伤得极重,不然怎么都一个多月了身边还离不开太医?脚下的步子不由快了三分。
  沈弘文只陪着沈谦到老父的院门口就回去了,他知道老父肯定有许多话要跟儿子说,他还是不要过去碍眼了。
  沈薇正坐在她祖父的屋子里给他念书,屋子里砌了地龙,温暖如春。
  “祖父,大哥也该来了,孙女去迎迎他。”沈薇合上书放在一边,披上狐裘就朝外走去,刚走到廊下就见沈谦过来了。
  “呦,世子爷回来啦!”沈薇扬声打趣道。
  “呦,劳烦咱们英明神武的四公子亲自迎接,为兄真是三生有幸啊!”沈谦也顺口接到。
  “哎呦,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哥真是长进不少呀!瞧着嘴皮子溜的。”沈薇盯着沈谦上下打量着,“嗯,这身板也比以前结实多了,怎么样,西疆的水土就是养人吧?”
  沈谦嘴角一抽,这是夸人吗?是吗?是吗?他刚要说什么,就听里头传来祖父的笑骂:“你们两兄妹在外头耍什么花枪?还不快滚进来!”
  沈薇扭头朝里头应了一声,大声说道:“祖父您别急呀,孙女这不是正替您迎接大哥吗?小一年没见了,总得先替您查验查验吧。”
  把狐裘的带子解开往边上的丫鬟怀里一扔,抱拳说道:“大哥,请吧。”
  沈谦摸了摸鼻子,亦把身上的大氅脱了,“有劳四公子指教了。”
  话音刚落,沈薇的拳头就到了,他慌忙侧身躲开。刚躲开拳头,沈薇的飞腿已经攻到眼前了,逼得沈谦很是手忙脚乱。一时间在西疆受虐的日子似乎又回来了。
  沈谦好心塞啊,他觉得他已经长进许多了,没想到还是被小堂妹压着打,这种感觉,真的很想死一死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