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还君以明月-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病”只会给他带来好处,他又有什么理由反对?
既然决定了修养,就要彻底执行。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肚子里的宝宝。严格意义上来讲,它才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我努力回忆脑中的关于胎教的信息,却发现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真是少得可怜。那句“书到用时方恨少”说得真是太对了,若早知道要生到这个信息闭塞的古代生孩子,当年就应该好好学习一下,现在想什么都晚了。
向风青青讨教古代的养胎方法,又读了一堆相关资料,整合我的现代知识,躺在床上想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起来,我便铺开纸张,执笔蘸墨,将养胎计划一一列出。
我正写到兴头上,鱼姑姑便走了进来,说道:“娘娘,方才人求见。”
“不是说了一律不见,让她回去。”我皱眉,怎么我昨天说得还不清楚吗?
“娘娘,她现在人就跪在咱们凤仪宫门前,说请您允许她入宫伺候您。如果您不允许,她就长跪不起。”
“她什么意思?”我有些惊讶,这唱得又是哪一出?就算真的要巴结我这个皇后,也不至于做到这一步吧!
“方才人说,嫔妃为妾,皇后为妻。自古妾事妻,应如妇事舅姑。如今皇后有恙,身为嫔妃者,正应躬身榻前,亲事汤药,以尽君臣妻妾之礼。所以请皇后娘娘成全她。”
她这套说辞,我一个字都不会相信。除非她脑子进水,眼睛抛锚,被人下了蛊,让我相信一个娇滴滴的千金想做小妾之中的“模范标兵”,不可能。到底有什么原因,让她一个养在深闺里锦衣玉食的大小姐,作践自己到这种地步?难道会是为了家族?这么蠢的办法,不会有人教给她。若是为了她自己,用这样的方法展示她的贤良淑德,向皇帝大人邀宠的话,那她这番表演,也未免太拙劣。
若真的是想以我为跳板往上爬,也要有那个本事。既然她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了,那我何不索性成全了她!
“姑姑,就和她说我还在睡,请她先回去,晚些时候再来求见。如果她还是不肯走,就悄悄打发人去请皇上来。”我将手中的笔放下,转向一旁站着的暗香:“暗香,我记得我刚怀上宝宝时,哥哥送了一架古琴和琴谱来,收到哪里去了?”
………………………………………………………………………………………………………………………………………………………………………………………………………………
宫女们将琴放到我面前,净手焚香宽衣之后,我坐在琴床前,双手轻拨,琴声如金石玉振,松透合润,就算外行如我,也知道这是把好琴。只是送给我这样的半吊子,未免明珠暗投。这台鸣凤,是哥哥为我亲手所制,琴腹还有哥哥的题跋,承载了哥哥的深情厚谊,用它来为宝宝胎教,再合适不过了。
宫、商、角、徵、羽、少宫、少商,一路试下去,音准都在,看来哥哥是早有准备了。
刚刚试完音,疏影便走了进来。暗香一见她便道:
“娘娘,我和青青姑娘约了这就要去小厨房给您拿补品,先请告退。”
“你去吧。”我点点头,这段时间以来,凡我所有的饮食,入口之前全部要经青青检查一遍,暗香对于这些安保措施,竟比我还认真。
拿起一份琴谱,我看向疏影:“你去把你的琴也抱来,我也想听听你弹琴,你速去速回,也不用叫她们进来服侍了。”
疏影点头应是,转身去了。暗香和疏影都出身官家,琴棋书画也有学过。皇后手札上有记录,疏影在“琴”这方面,也是造诣颇深。
昭阳殿里一片安静,阳光穿过洞开的窗,投下一地明亮的影子,轻尘袅袅,在空气中翻舞,呼吸之间,都是令人宁静的檀香味道。
宝宝啊,如果不考虑身在何处,眼前的一切,是多么的美好!
发了一阵子的呆,我振作起精神,双手拨弦,琴声叮咚,有如碎玉,我轻声哼起那首童稚的歌谣:“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一曲弹罢,我抚上肚子,轻轻对宝宝说:“宝宝,这是妈妈还在外婆的肚子里时她唱给我的歌,如今我也唱给你听,你喜不喜欢?以后妈妈会每天给你弹琴讲故事,你要乖乖地、好好地长大。妈妈有好多话,要讲给你听……”
“娘娘(姐姐)。”我抬头,青青、鱼姑姑、暗香和疏影同时走了进来。
“约好的吗?怎么回来这么齐整?”我示意疏影将琴放在桌子上:“姑姑,方才人走了吗?”
“已经走了。皇上说,她这么有孝心,实在难得,便让她即刻收拾好了,去东都服侍太后娘娘。”鱼姑姑说道。看来皇帝果然也是不好这一口儿,演戏是一门学问,如果演得太离谱了,只会招致观众的反感。
“娘娘,刚刚皇上就在门外。”鱼姑姑顿了一下,接着说道:“皇上他听说您还没醒,就说要进来看看您。我怎么拦也拦不住——”
“什么时候来的?”这两日,皇帝和我避不见面,送来的起居注上都是“两仪殿”,好像突然又转食“素”了一般。不过这一切也都与我无关。这后宫里从来都是繁花似锦,任君采撷。我管不到别人,只管我自己。
“从娘娘弹琴开始,皇上就站在门口听着。”鱼姑姑说道:“后来暗香、疏影她们都来了,只是皇上不让我们出声,所以我们也只能等着。”
我问道:“有没有留下什么话?”
“我们站得都远,娘娘琴声息了之后,皇上还站了好长一段时间,对着殿门像是痴了,后来便什么也没说,便径直走了。”暗香走过来,将补品递给我,说道。
“那就算了。”我装着没事似的,安抚心底的不安。那刚刚那首《小星星》还有我说的话,他岂不是都听见了。若他问起谢朝阳——算了,就算问了又如何,这具身体不折不扣地就是谢明月,做不得假。不过以后可要更加的小心才是。
伸出手给风青青,又是例行的诊脉。结果还是一切安好。我坐在榻上挥挥手:“你们该去忙就都去忙吧,疏影留下,弹琴给我听。”
所有的胎教之中,以音乐来胎教是比较常用的手段。据我已经有宝宝的师姐师妹们说,这样生出来的宝宝比较聪明。现在没有CD,不过现场版的演奏应该更有感觉吧。
看着低头用心抚琴的疏影,她们姐妹如今也快到出宫的年龄了吧。不知道她们是想嫁人还是留在我身边做职业妇女,或者嫁了人也可以转回我这里做职业妇女。她们一心为着我,我却似乎有些忽略她们了。心底涌上歉意,等到琴音稍歇,我便开口:
“疏影,算算年纪,你和暗香也到了出宫的岁数了。有没有什么打算?”
“娘娘,疏影不想出宫,只想留在您身边服侍您。”疏影挪开膝上的琴,跪在我的榻边,低着头说道。
“这么多年,你和暗香都一直在我身边服侍,从家里跟着我进宫,我又是这样的性子,你们也着实辛苦了。你不用着急回答我,这些年来,你们都是以我的想法为命令,我的利益为皈依,很少有机会考虑到自己。我给你和暗香两日时间,只要遵从你们内心的想法。你们是想出宫独立生活,还是想嫁人,或者想嫁人之后再回宫里工作,或者不想离开,我都会尊重你们的决定,并且真心为你们高兴。”
“娘娘,疏影已经不必想了。疏影是嫡出的女儿,我娘当年是姑苏城里有名的才女,十七岁上嫁给我爹,也曾有过一段琴瑟合鸣的日子,先后有了我和暗香。可是我那爹却是薄幸之人,不过三年便以‘无后’为由娶妾纳小,从此娘终日以泪洗面,只怪我和暗香不是男儿,在疏影七岁那年她便郁郁而终,我那位爹却只顾与小妾寻欢,连最后一面也不曾来见。疏影不想要那样的生活。”疏影抬起头,眼神都是坚定:“疏影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娘娘分担,真的觉得很满足,为何还要出宫嫁人,像娘那样过一生?”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对于女子而言,宫廷或是家庭,都是牢笼。但是家庭毕竟比后宫好些,至少不会动辄得咎,随时有可能被那个所谓的“主子”玩掉一条小命。
“疏影,你还年轻,如何便对人生失去信心?现在若真不想离开,我也不逼你,如果你将来改变主意也没关系。我有一句话放在这里,你也是,暗香也是,将来若不想再在宫廷里生活,随时可以离开。”
无论是暗香还是疏影,我都不想让她们困死在这后宫之中,若有机会飞走,那便飞吧。我愿意为她们的翼下之风,笑着目送她们离去。
第二十三章
接下的半个月,都是平静的日子,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养胎计划,每日早饭之后再喝牛奶,午膳之前听“胎教音乐”兼喝药膳,午睡起来之后到后花园里绕上两圈,顺便下午茶以及和宝宝“聊天”,晚饭吃完之后,稍微看点医书和哥哥送进来的诗词歌赋,睡觉。
其实方才人——不,现在已经是“淳美人”了——离开后,我的“病”已经变得不需要了。毕竟皇帝的“龙颜大怒”已经足够震慑文家上下。为了太后的面子和她的“义举”,我还是上了一封奏表,说是为表彰她的“恭孝贤淑”,“志愿”代表我这个皇后前往东都尽孝,上请皇帝为其晋升一级。皇帝大笔一挥,批了个“准”字,还特别赐其号为“淳”,至于是不是要谐音“蠢”,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我知道的是,这后宫里没有哪个嫔妃愿意用这种变相“发配”来换取一个晋升的机会。
然而没有皇帝,没有嫔妃,《起居注》也直接交给鱼姑姑去盖章,这种生活对我的吸引力超乎想象。如果不用为远方的谢朝阳悬心,这种悠闲的生活,几乎可以说接近完美。叫我怎么舍得不“病”下去?
我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杨花漫天飞舞,绿树成荫,我到古代的第一个春天眼看就要过去,夏天的脚步慢慢逼近了。
“娘娘,李内监求见。”暗香轻声道。
居然是他来了。我转过身,说道:“请李公公进来吧。”
没想到李福海没有向我请安,就跪在了我脚边:
“娘娘,老奴斗胆,请娘娘移驾龙泉宫。”
“李公公您先别急,起来慢慢说。”我侧过身子,示意暗香将他扶起来坐到脚凳上,自己则走到榻前坐下:“来人,给李公公上茶。”
“娘娘,皇上今日早朝晕倒了,好容易醒来,却不肯听医嘱休息,还在批阅奏章。王爷和左相都在劝,可是皇上却——娘娘,只怕现在只有您的劝,他才听的进去。”李福海跪在地上不肯起来。
“晕倒?出了什么事?”大惊之下,我冲口而出。这段时间的《起居注》都是鱼姑姑帮我处置的,我一个字没问,她也一个字没说。最近凤仪宫大门一关,不问世事,我的身边又除了暗香疏影之外,都不留人服侍。所以皇帝的病,我根本就不知道。
“娘娘不知道吗?皇上已经病了小半个月了。”李福海对我磕了个头:“皇上待娘娘如何,老奴都是看在眼里的。皇上原不许老奴多嘴,但是老奴实在忍不住了。皇上那日在您寝殿之外,淋了半个时辰的雨,回到龙泉宫便直接上朝了。回来便觉着不好,洛王和左相大人两人一起狠劝,才招了太医来。凤仪宫来人的那日,皇上本来是很高兴的,可是回来之后就再不肯休息了。每日只是上朝、奏折,任谁劝也不肯听。”
他抬起头看着我,“老奴跟了皇上二十年,他把江山社稷看得比自己还重,于情爱却是极淡的,可是皇上待您,却是不同的。这些日子,凤仪宫每日都递请安的折子,皇上虽不说,每日却都盼着,可是每一次皇上看过折子之后都更失望,老奴今日才知道因为那不是出自娘娘之手;明明身体不适又忙于国事,皇上还是夜夜站凤仪宫后门的那棵樱树旁,只是想着离娘娘近些。昨夜的雨大,皇上却还是站了半夕,任老奴怎么劝也不肯回宫,只说站在这里心却舒服些,皇上就算是铁打的人,这样折腾着也病倒了。娘娘,您是最慈悲的人,于不相干的宫女奴婢尚且体恤,为何却对陛下如此漠然——”
“您先起来吧,本宫会去。”我站起身,打断了他的话。
他这又是何苦?无论是他还是我,心里都很清楚,这样的事情以后还会发生。皇帝与皇后,注定是全天下最孤独的一对男女。不能有爱,不能有心。
“皇后娘娘驾到。”我等李福海走了一会儿,才出发前往龙泉宫。龙泉宫的人几乎把我当成救星,连通报的小太监高亢的声音都有些抖了。
小太监帮我推开房门,就有一股药香扑面而来。
“咳咳,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高丽人,居然敢跟朕谈条件……”粗砺如砂纸一般的声音传来,接着就是一阵近乎惨烈的咳嗽,好像要把整个肺咳出来一般。
“臣妾参见皇上。”怎么病得这么严重吗?我走到他的书案前,向他请安。云逍和晏殊也向我问安。
“弯弯,你——是不是李福海他们找你来的,这群大胆的奴才!”他看到我显然非常惊讶,他的眼中隐隐有红丝,两颊也染着不健康的红,不知道是因为高烧还是咳嗽的结果。人比上次见到时瘦了些,艳艳的红,非但没能调和脸色,反而更给人憔悴的感觉。
“皇上何必动怒。是臣妾自己想着过来看看您。”我替李福海打掩护:“暗香!”
暗香利落地将手中的食盒放在几上,从里面端出一碗冰糖鸭梨。我亲自端到了他手边,说道:“臣妾听说冰糖鸭梨有镇咳的功效,便命他们做了。里面还有些温良的药材,对风寒是极好的。皇上身系万民福祉,不能有失。还请以龙体为重,多多休养。”
他看着我,那目光极其复杂,破灭的惊喜,挣扎的希望。好像一个在沙漠跋涉的旅人,前方出现了绿洲,然而走到了最后,却发现那只是一片海市蜃楼。
皇帝从来不是个表情丰富的人,然而他的眼睛,却好像真的会说话。
半晌,他还是用绿玉叉叉起一块梨,送进口中。然后说道:
“朕会好好调养,你先回凤仪宫吧,别过了病气。李福海——”
“不必烦劳李公公,臣妾自己回去。皇上,臣妾可否借晏相一用?”我保持着微笑如一:“臣妾还想向他问问家兄的情况。”
………………………………………………………………………………………………………………………………………………………………………………………………………………
皇帝大人看了我一眼,最后还是大方地放行,所以现在我和晏殊就坐在凤仪宫后花园蔷薇花架下,享受暮春略带一丝湿润之气的风。
“前几日听说娘娘凤体染恙,可好些了吗?”晏殊喝了一口茶,问道。
“呵呵,所谓‘养病’,病都是‘养’出来的,不养了自然就没有了。”我抱着牛奶杯,开口自嘲:“这深宫如海,生了病日子反而比较舒服。兄长可有信来?”
“昨日才有飞鸽传书来,他们再要十日便可到京城了。”
“真的?”我惊喜交加,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不对,若真的无事,为何皇上不将传书给我看?晏殊,当我是朋友的话就说实话,无论什么样的结果都好,这样瞒着我,我反而觉得心里不安。”
如果真有如他所说,皇帝又怎会放过这样一个“和好”的机会,不叫人过来知会我一声。
“朝阳没有大事,只是右臂受了点轻伤。那传书是用左手写的,字体有所不同。”晏殊叹了口气:“皇上不让你知道,许是怕你看出来,索性就瞒着了。没有消息往往是最好的消息。”
“右臂受伤?严不严重?”我急切地问道。
“如果有事,信自然也就送不出来了。写信之时,他们已经到了川北,脱离了吴家的势力范围。吴家在西南,也可谓百足之虫,也不可能束手就擒。所以你哥哥手上应该是准备了三套方案。”晏殊详细的解释道:“第一套方案是自己人劫囚,其中的死伤当然都是假的。五日之前,曾接到过飞鸽传书,你哥哥留了四个字‘后发先至’,我就已经猜到了。这两日请罪的奏表就会通过驿传到我手里。若你哥哥说自己从权‘处置’了吴家父子,我也不会觉得诧异。”
“你是说哥哥找冒牌的劫匪,杀了冒牌的罪犯,然后再写一封子虚乌有的请罪表,好让那些真正想动手劫囚的人上当?那既然他受了伤,那就是真正想动手的人没有上当!上当是当然不可能的,既然有死伤的人,就有需要处置的尸体,如果已经‘死’了的人突然之间不见了,反而更惹人疑窦。哥哥怎么会如此兵行险招!”我皱眉。
“娘娘是关心则乱,汉中狱中有多少死囚,何况有白家在,这么点小事,行事之前自然会想到。”晏殊道:“这‘后发先至’也并非这么简单。如果我估计得不错,你哥哥和吴家父子,根本就不在一起,那些已经‘死’了的人,其实才是真正押送吴氏父子回来的人,后发先至,这些人应该在你哥哥之前,便回来京城了。”
“哥哥是想以自己为饵——”
“让那些人相信,也不是那么容易。既然已经有一次冒牌,自然可以设个圈套,冒牌第二次,这样也可以把吴氏的罪名坐实,贪墨事小,袭击钦差可是谋逆重罪,要诛九族连朋党,吴氏就可收尽了。朝阳挨这一刀,应该是心里已经有所准备了。”晏殊说道。
这些居庙堂之高的男人们,血管里流淌的都是冰冷的火,只有权力与江山,才能让他们燃烧。既然是早有准备,应该就是没有大碍。我定了定神,感叹地道:
“你们这些男人,心都太高了。”
“朝阳也不全为了江山社稷,从那茶花送进来之日起,他便一直悬心。你是他唯一的妹妹,吴家人想谋害你,他又怎么能坐视不理?”
“我知道。”我又怎么会不知道,半是为公,半是为私。若只是这任务落在他头上,他会做的一样彻底,但是绝对不会像为我一般,自告奋勇。
我们都沉默了,一阵微风吹过,他的长发和我的裙角,一起翩然飞舞。
“对了,谢谢你送来的那本游记,我很喜欢。”我转头对服侍在一边的疏影说:“你去昭阳殿,将桌上的右手边的那两本书拿来。”
疏影应了一声,便离开了。
“那是为娘娘那幅精妙字画的回礼,娘娘若喜欢就留下吧。”他微微一笑。
“那怎么可以,我那个不过是游戏之作,可是晏大人15时岁的墨宝,可是价值千金呢!”我笑着说道:“你的心意我很感激。我也明白,无论快乐还是悲伤,都看自己怎么想,而不应该由别人来左右。那些文字带来的欢愉,我已经都收藏在这里了,至于这么珍贵的回忆,比较适合你留着做传家宝。”
“游戏之作吗?臣倒是觉得娘娘的笔法自成一派,不用白描工笔,然而微臣却形神皆似,前所未见。微臣本来只是求娘娘的书法却得此画,真是意外之喜。”
“晏大人太过奖了。”我装也要装出谦虚的样子:“本宫技法简陋,献丑了。”
比客气,谁不会,我挑眉,对上他的眼。那双初初相见时如寒玉般的眼,已不再是看淡世事之后的漠然,仿佛万物复苏,他身上所有的“人气”从冬眠中复苏,而那些依依惜别的春光,都吸入了那方波光潋滟。我局促地别过眼,不想被那光芒所摄。
这些花样美男,一个两个都是祸水,我心里暗暗腹诽。心里越想越觉得气,干脆又再转回眼瞪他,对上他饱含着笑意的眼,终于还是跟着他一起笑了出来。
………………………………………………………………………………………………………………………………………………………………………………………………………………
“好久没见你这样笑过。”他止了笑,看着我说。
“这宫里的事,有哪件是让人笑得出来的?”我的目光越过他,看着那树梢间跳跃的阳光:“能够不勉强自己的时候,我便不想再勉强。人家是山中一日,世上千年。可是在这里,我却觉得世上一日,深宫千年。或许一觉醒来,也许就白发苍苍也未可知。说起来,我这个皇后也算当得贤德吧,难得出去一趟,居然还有人拦轿喊冤,这可是只有戏文上才听说的事。”
“能让皇后娘娘的贤德市井皆知,有人可是功不可没!”晏殊淡淡地说道。
我心中暗惊,不过转念便豁然了。干这种鸡鸣狗盗事情的,不过是人精,怎可能瞒得过神仙晏殊的慧眼?
“既然知道了,这件事你就该离得远远的,让该折腾的人自去折腾,那折腾得越欢的显形越快。”我看着杯中的牛奶,后宫的水够混的了,何苦弄脏他一身清白。
“你也太掉以轻心了。能够在数千守卫之中邀得车驾,有谁相信这是巧合?”晏殊却严肃了起来:“这种事情早知道方能早防范,便是要后发制人,也要准备完全直至胜券在握。现在它还是独木的时候,若无知无觉,就未可知了!”
还是独木?他是什么意思,莫非——我迅速抬起头,直视那张光华迫人的脸。独木成林,他的意思是告诉我后面的人就是林雪如。我想了许多人,却怎么也想不到是她。我皱眉,这件事是无论是孔潇告诉他,还是他私下查出来的,这样告诉了我,都不太合适。
一时之间,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两人又是一阵沉默。正在这里不上不下的尴尬着,疏影便回来了,我心中一宽,示意她将两本书交给晏殊。
“你划算了,送出去一本,却收回两本。”我笑着解释:“你这本书写得太有趣了,我禁不住想点评几句,可是又担心弄污了你的书。后边那本是我重抄的版本,里面有我的眉批还有疑问,还请你这位师傅指点。”
读大学的时候,我也是个信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人,五一、十一还有暑假,我都是带着相机背着个大包,专拣有交情好的同学在的城市乱窜,无论天然美景还是名胜古迹,一个也不肯放过。晏殊提到的一些地方,我都有去过,虽然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但那种共鸣的感觉,还是没有消失。
晏殊笑着把他原来的那本书交回给我:
“既然是已经送出去的东西,断乎没有要回来的道理。这本《踏歌行》娘娘凤笔点过,自然身价百倍,臣回去以后一定仔细拜读,并且仔细收藏,让晏家子孙世代相传。”
“你倒会拿我的话堵我,既然这样,我便收下了。若我有落魄的一天,晏相的手迹至少可以换个黄金屋白玉床,也不吃亏。”我故意说道。
晏殊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时间也差不多了,我干脆地端茶——应该是牛奶——送客,让疏影送他出宫。
“暗香,叫姑姑和凌戈进来。”目送他的背影离去,我转回昭阳殿。
“娘娘,奴婢向您请罪,皇上的病——”鱼姑姑和凌戈一前一后走进来,鱼姑姑双膝跪倒在我面前。
“凌戈,快扶姑姑起来。此事不能怪姑姑,您每次要提皇上那边的事,我都说让您全权处置。这是我的问题。以后‘奴婢’二字不要再提,否则我就要扣您俸禄了!”我示意凌戈扶她坐下,自己也坐在榻上,问道:
“凌戈,你告诉本宫,文家的案子如何了?”
凌戈手上有众多耳目,那些隐秘的事情,他未必全部清楚,但是这么大的事情,他不可能没有一点情报。
“回禀娘娘,此案的主审,皇上钦定了新任的雍州别驾孔潇。”
碧落朝的雍州,指包括长安在内的周边十二县。因为帝都连蚂蚁都比外地的腰粗,所以在雍州置牧,这个雍州牧,都是由亲王领衔,不过只是虚职而已。真正的“长安市长”正是雍州牧属官雍州别驾。碧落朝士庶之分还是非常明显的。云家老三和老五,母亲都是婕妤才人之流,先皇在世的时候,不过是光杆皇子,还是现任皇帝上了台,免费派送了郡王头衔。所以本朝的雍州牧云逍这个亲王也只能责无旁贷了。孔潇清查内府局案有功不假,却没想到皇上倒是爽快地把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了他。
不过此事倒有些意思,按理说京师流刑以上案件,都应该是大理寺的管辖范围。虽说如今的碧落首席大法官——大理寺卿赵鸿是文家的女婿,但是他手下的大理寺少卿却和文家并没有关系。皇上却以避嫌为借口,让大理寺全体回避,未免避得有些太过。看来对于此事,皇帝有自己的想法。
凌戈继续说道:
“不过此案却没有机会开审,孔大人亲自去文府要人,那位文公子却刚好外出打猎,回来的时候已经是面目全非的尸体了。现在苦主一口咬定,那个尸体不是文公子。现在此案的焦点,已经转向文家是否窝藏人犯了。”
我不自觉地用指尖敲着睡榻扶手,在古代亲属相隐是天经地义的事,受到律法的保护。就算这个尸体是假的,文府也断乎不会有什么干系。若是要查清那尸体是否为本人,方法太多了。孔潇何等精明之人,我能想到的,我就不信他想不到。如今他迟迟不将此案审结上报皇帝,到底所为何事?皇帝也由着他慢慢来,到底在想些什么?而晏殊又从何处得知这里面搞鬼的人是林美人?
晏殊若没有十足的把握,是绝对不会和我说的。那林美人搞出这些事来,又为了什么?就这样把林家潜伏在京城的势力暴露出来,引起皇帝的警觉,对于林家,对于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扯上文家,是向皇帝叫板,还是向我这个皇后叫板?我是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
这些人一个个都是神仙,算了,暂时放在一边,此事与我无干。现在主要是要看这个林美人的动向。还好当时配置人手的时候还有留心。
其他的事情我管不到,如果她要的是我这个位置,那就凭本事来拿吧。
第二十四章
“娘娘,这是陈典正送进来的。”晚上的时候,疏影趁着没人,塞给了我一封信。
陈典正?那应该就是云逍那边的陈姑姑了。淑妃出事,琼华殿的宫女们我都借口宽大为怀,只处置了首恶之人,其余人等不过是宫女罚俸并且迁往其他处所,女官则是罚俸一年并且降级发到她处。琼华殿掌教是正六品,我便做主降了她一品,现在转到疏影手下做七品典正。如今她传过信来,是云逍那边有消息吗?
我接过信封拆开,里面厚厚的一摞,粗粗扫了一眼,竟是那个案子的全部庭审记录。再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记录,却发现这份记录对那女子如何“邀得车驾”这一部分只字未提,甚至连这个案子一开始的缘由,也是轻轻带过,长篇累牍,竟都是关于尸体真假的争执与对话,还有模棱两可的勘验记录,一边是衣饰等物,可以判断其身份;另一边是尸体已经发生异变,从前的鞋子已经完全不合脚了,似乎还无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