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宠名门娇女-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护卫这么一说,谢风扬还真有些印象,道:“那孩子是叫虎头的?我记得也是个机灵的孩子,如今也有十三四岁了吧,你下回问问,若是愿意,可以来府里做事。”
府里做事不比上战场,作为将领,谢家自然不希望有怯战的兵,但这一家已经够苦了,能安稳些最好。
“哎,小的回头去问问!”那护卫也怜悯,那一家子,就这么一根独苗,能保住总是好的。
说定了这件事,谢风扬也没叫人将那些鸡蛋送回去,叫人收下了,拿去厨房,这才领着林瑾初进门,低声道:“固北城不比京城,这边冷,风沙又大,还得个把月才能热起来,委屈你了。”
林瑾初同谢风扬一路过来,眼睛瞧着,这固北城说是城市,远比不上中原的城镇,这季节风大,好在风沙还没那么严重,但也能看得出来,这边老百姓的生活都没有那么好。想想也是,固北城离边关近,虽说有军队驻守,但也免不了偶尔有戎族前来抢掠,何况自然条件在那里,物产着实不丰富。
这些林瑾初早先就想到了,也没因此就嫌弃这里,说到底,一个地方好不好,也不全看这些,而在于欣赏的心情和身边的人,而现在,林瑾初就觉的,与谢风扬一道来这里挺好的。这样想着,林瑾初便也笑笑,道:“这边总有这边的好,我还想看看,诗里说的边塞,是什么样呢!”
“倒是也有些意思。”说到这里,谢风扬也点点头,“城外有一片山坡,过些时候雨来了,便有许多野花、野菜长出来,还有野鸡和兔子,到时我带你去看看。”固北城草长莺飞的时候,也是戎族水草丰美的时候,戎族的牧民忙着放牧,自然也没有时间南下,毕竟抢掠的粮食能解一时之急,却不能养活那许多人口。
“好啊!”林瑾初连连点头,京城也有庄子,春天的时候母亲也会带她们出门踏青游玩,但京城锦绣堆里,许多人盯着呢,便是景致好,也不能放开了去玩,而北边民风开放,想来会更有意思些。
两人说话间,已经到了住的地方。固北城的谢府,与京城的荣王府不同,荣王府是皇家赏下来的宅子,典型的京城富贵人家院子套院子的格局,奢华富贵倒是有了,但人与人之间无形间就远了些。而固北城的谢府则是常见的北方宅院的格局,四进的四合院格局,只有一个宽敞的大花园,其他房屋周侧种了些花木,看上去十分疏朗大气。
谢风扬带着林瑾初直接去了他往年来固北城时住的屋子,荣王妃也会随荣王到固北城来,到谢老夫人过世,京城那里不能一丢大半年,才不再来了,而几个公子当中,也只有谢风扬会随荣王到固北城来。所以,谢府宅子的分配,素来都是荣王以及偶尔会来的荣王妃住正房,谢风扬住东厢房,其他的都作为客房放着,比起京城要简便得多,当然在这里,也没谁会挑剔这些。
东厢房已经打扫干净,一应用具都洗干净了重新放好,因为知道林瑾初会来,还添了不少东西,好在这边屋子大,并不显得狭小。
林瑾初解了披风坐下,连着赶路这么些天,虽然马车已经尽量平缓舒服了,依然将人累的够呛,林瑾初都没来得及多看屋前的苹果树两眼,就在软榻上坐下来不想动了。
谢风扬知道林瑾初累坏了,叫小丫鬟服侍林瑾初沐浴,自己去看厨房备了什么吃食,这两天赶路倦怠了,林瑾初也没什么胃口,饭量也是越来越小了。
等林瑾初沐浴了出来,一桌简单的饭食已经摆在桌上,林瑾初不见谢风扬,问莺儿道:“世子呢?”
“世子说有事交代,说请世子妃先吃些东西,世子很快就来。”莺儿话音刚落,谢风扬便从门前走来,莺儿几个有眼色的退后了些,看着谢风扬挨着林瑾初坐下来。
谢风扬已经换过了衣裳,虽然里外交代了些事情,但男子沐浴更衣本就比女子要快些,只如今头发还没干,随意地披着。
林瑾初见状微微皱眉,道:“怎么没把头发擦干,当心晚些头痛。”
谢风扬顺势便歪到林瑾初面前,意思很明显,要林瑾初替他擦。林瑾初闹不过他,只得放下筷子,又挪了挪位子,接了小丫鬟递过来的布巾,替谢风扬擦头发。
谢风扬坐了个矮凳,位置刚刚好,方便林瑾初替他擦头发,顺便说起,道:“我瞧着厨房没什么食材,就去问了问负责采买的管事,这才知道,今年天气格外冷些,虽然这个季节了,蔬菜也难买,不过固北城这地方,肉倒是不缺的。”
林瑾初原本就想过,固北城在北边,蔬果怕不易得,所以出门之前,她特意备了些菜干果干带来,若真缺少蔬菜,能顶一阵,不然也能添个菜。但要说今年是不是比去年冷,林瑾初第一回来,是不清楚的,便问道:“今年果真比去年冷吗?”
去年因为林瑾初及笄的缘故,谢风扬来北疆也晚了些,那时天气已经暖和起来,不过听宅子里的人都这么说,想来确实比往年要冷些。
北地干燥,谢风扬没有擦干头发就出了门,跑了一圈已经干了些,林瑾初替他擦一擦,便基本干了,两人这才都坐下用膳,谢风扬也接着道:“蔬果难买倒也罢了,只是天冷,这青黄不接的日子就难过,往北边戎族的日子更不好过,得加强戒备啊!”
第一百零二章
虽然没有接触过这些,但也不难理解,林瑾初想到门前遇见的那位老妇人,道:“边关的百姓,日子比中原人要艰难得多啊!”
谢风扬点点头,谢家世代守着边关,也是想给这些百姓一个安稳,可惜地理位置的缘故,边关总是免不了战火。不过,谢风扬也不愿意林瑾初过多的担心,道:“虽免不了有些劫掠的匪徒出现,但真发生战事倒不至于,几年前父亲大败戎族,如今戎族应当还没缓过劲儿来。”
这事林瑾初知道,当时原主小姑娘性情,还十分崇拜了荣王一段时日,戎族的经济本就脆弱,那一回荣王几乎打到了戎族王廷,之后这几年来,戎族虽偶有入侵,但大规模的战事是没有再发生了。话虽如此,可谁说一定要经济繁荣才能打仗了,若是破釜沉舟,可比想要开疆拓土可怕多了。
这样想着,林瑾初虽没有泼冷水,却也提醒道:“话虽如此,可我听过的,过不下去了反抗的,可比生活美满再去抢掠的,多多了,今年天冷,更要留心些。”
这话说的也有理,谢风扬点点头,收起了随意,心想着,明日开始,得好好检查战备,不管戎族会不会打过来,固北城都不能将破绽留给敌人。
到了固北城,谢风扬顾不上带着林瑾初到处玩,就开始忙军务上的事,林瑾初也没嫌谢风扬冷落了她,领着丫鬟婆子将行李物品归置好,又整理了需要添置的物品,两三日也就过去了。这一日,林瑾初才想着去城里转转,小丫鬟便通报,说隔壁李夫人来了。
固北城是谢家的封地,但固北城属于宁武县,县令县丞等等官员都是朝廷委派的,除了军务,荣王府只管衣食租税。林瑾初刚来就听说,现任的宁武县县令姓李,就住在隔壁,这位李夫人,想来就是李县令的夫人了。
虽然林瑾初是初来乍到,但身份摆在那里,自然只有县里的夫人太太们主动来拜见的道理,至于前两日没人来,林瑾初也没在意,听说李夫人来拜访,林瑾初点点头,道:“招呼好李夫人,我这就来。”
本来打算出门,衣着打扮都是得体的,有客人来,也不必重新更衣,林瑾初没故意给下马威,解了披风便往客厅见客。
固北城的宅子布局简单,林瑾初走到客厅也不用许久,这才发现,这位李夫人不是独自来的,还带了个十四五岁的姑娘。见林瑾初走来,李夫人连忙放下茶盏,领着妹子一道上前行礼,道:“参见世子妃!”
林瑾初连忙扶姐妹俩起身,道:“难得你们来看我,何必这么多礼!”
李夫人这才起身,向林瑾初介绍道:“妾身姓庄,闺名朝露,夫君是宁武县县令,这是舍妹朝颜,因母亲早亡,父亲续弦,小妹与继母处不来,便一向随我住在李家。本该早些前来拜访,只是想着世子妃远道才来,怕打扰了世子妃,这才拖到今日,望世子妃莫怪。”
“哪里、哪里,是李夫人想的周到。”林瑾初点点头,若前两日,她还真没什么精神招待客人,这位李夫人,可真是生了一副玲珑心肝。初次见面,林瑾初对庄朝露印象是不错的,但对于她妹妹朝颜,林瑾初却没什么好感,这位小姑娘看上去柔软有乖巧,可眼睛不住地骨碌碌转着,全看不出在打什么主意。
庄氏近日来,其实就是试着结交结交林瑾初这位世子妃,县令不过是七品官,若是在京城,连上门拜访的资格都没有。但如今在固北城却不同,虽然品级差的甚远,但县令是宁武县的父母官,与荣王府往来不少,若能结交世子妃,哪怕只是混个脸熟,也算十分难得了。
林瑾初倒没有瞧不起庄氏的意思,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在宁武县,谢风扬都会给县令几分脸面,否则,战事一起,若后头有人捅刀子,那可是要命的事。当然,但凡是个有脑子的,便不会因着这几分脸面自得,毕竟荣王世子想要换掉一个县令,那可是太容易了,所以,历来宁武县的官员,与荣王府的关系都是不错的。
闲聊当中,林瑾初与庄朝露也渐渐熟悉起来,庄朝露没有多留,只说过些时候城北的祁宁寺有庙会,邀请林瑾初一道去。林瑾初随谢风扬来,其实也没什么事要她做,除了照顾谢风扬起居,也就是看看北地的风土人情,听说有庙会,林瑾初第一反应是想同谢风扬一道去,但想想他最近都忙得很,怕也没有时间陪她去玩,便答应了下来,出去玩,自然是有本地人带着最好。
送走了庄朝露,天色也不早了,林瑾初便将出门逛街这个计划往后挪了挪,决定在府里种些豆苗,改善改善生活。
北地天寒,一面只能种一茬庄稼,那是农家人一年的口粮,除了专门种植蔬菜卖的,自然舍不得空出土地来种植蔬菜,所以哪怕不是今年一般天冷,蔬菜其实也不多。王府在固北城外也有庄子,但这年头没有温室大棚,便是庄子上专门种了蔬菜,也基本就是白菜之类容易栽种的,一两顿还好,连吃几天就腻了。
已经五月中的时候,若在京城,已经进了夏季,但在固北城人们还需穿着厚衣裳,若出门,还要加上披风,外头的土地自然是不适合豆苗这种娇嫩的南方植物种植的。所以林瑾初弄了些匣子,准备在室内水培,保持温暖湿润也十分方便,豌豆是林瑾初在厨房里找到的,说是用来煮汤吃的,林瑾初看了并不是陈年的豆子,就拿了一些来种植。
招呼着几个小丫鬟将豆子用水泡好,放在有太阳的窗前,接着便只需每日添水,等它慢慢长成。
林瑾初忙完,谢风扬也回来了,见林瑾初正等他吃饭,谢风扬便有些心疼愧疚,说是带林瑾初出来游玩赏景,结果他整日忙着,将林瑾初丢在家里。这样想着,便记起来城北的祁宁寺过些天就有庙会,道:“过些天城北的祁宁寺有庙会,到时候我带你去玩!”
“……”前头才答应了人家的邀约,立马就毁约似乎不太好,何况她也瞧出来了,谢风扬最近都忙得很,也不愿意占用他的时间,道:“今日李夫人才提起这个,我都答应同她一道去玩了,你这些日子忙,不必为我分心。”
谢风扬这些天确实忙,若非林瑾初提起,他还真想不到,这两年固北城的防守能松散到这般程度,也不知边关如何,他原本计划这两天就要去边关一趟,看看那边的情况。然而,自己没时间,跟被媳妇拒绝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谢风扬觉得自己这个时候的感觉,就像他把林瑾初当成最好的小伙伴,有趣的事情都想跟她分享,而林瑾初却不知何时结识了别的小伙伴,准备跟别人分享快乐去了。
心里是这么想的,谢风扬却不会说出来破坏自己的良好形象,只一派云淡风轻的模样,道:“若是这样,自然最好,我正好要去一趟边关,娘子有朋友陪着,我也不用担心了。”
成亲这么些时候,林瑾初也算摸清了谢风扬的脾气,这般周全又文绉绉的说话,便是心里不高兴又不肯说的意思。林瑾初细细想了想,要说惹他不高兴,难道是拒绝了谢风扬的提议吗?想到了这里,林瑾初心里翻了个白眼,哄孩子一样哄他,道:“庙会人又多,咱们一起去也不能好好说话,我也就是想去看看这边的风土人情罢了。等过些时候你忙完了,咱们挑个空闲的时候去,好好看看景致,不是更好?”
“你说话算话?”谢风扬微微挑眉,对于林瑾初猜透了自己的心思很高兴,便往林瑾初身边挨了挨,道:“那好,咱们到时候再去。嗯,庙会上人多,你多带些人,莫让人挤着了,随便看看就回来吧,除了人多,也没什么意思。”
“好,我去看看就回来!”林瑾初一面给谢风扬盛了一碗汤,一面答应他,两人这才算安生下来吃了饭。
谢风扬说了要去边关,果然过了两日,便出了门。次一日,便是庙会的日子,庄朝露一大早就带着妹妹过来,接了林瑾初一道去城北的祁宁寺,林瑾初也没耽搁时间,披了披风,便同庄朝露姐妹一道乘了马车出门。
固北城不算大,谢府和县令府都在城南,但乘车过去,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这个时候,祁宁寺已经十分热闹,远远地看去,除了来往的香客,寺庙周围还聚集了不少商贩,兜售各种货物。
热闹的气氛很容易感染人,便是装朝颜平常装着一肚子的心眼,这个时候也露出了些真切的笑容,同她姐姐念叨着要买面人、买糖人什么的,而庄朝露疼妹妹,自然都一一应了下来。
第一百零三章
因为前头是庙会集市,怕不慎伤了人,马车是远远地就停了下来。林瑾初几个下了马车,几个粗壮的婆子就护在了四周,免得街上人多,冲撞了主子。林瑾初想说自己没那么多讲究,何况叫这么多人护着,逛庙会也没什么意思了,但想到这里毕竟不比京城天子脚下,在边关上,还是多加小心才是,没出口的话便又咽了下去。
林瑾初在京城是也随堂兄、堂姐一道去过庙会,京城的庙会比这边还热闹些,但这边的庙会,也别有一些特色,庄朝露走在林瑾初旁边,就给她解释,道:“固北城这边本来是信奉黑山大神的,后来佛教传到这边来,便也有了寺庙,也有不少人信奉神佛,只是,这边的寺庙与中原也有些不同。”
林瑾初看去,寺庙还在山上,不过街上也有不少兜售各种护身符之类的,上面的图文虽看不清全貌,但也能看出些民族融合的意思来,比如某个平安符上面,既有通用的汉字,也有北地特有的文字,林瑾初在谢府的书籍当中见到了一些。
“夫人小姐买个护身符吧!我这里的护身符都是山上庙里求来的,一样的灵验,不过山上求护身符得天不少香油钱,我这里只要一个铜子,您拿着到庙里拜一圈,沾沾香火气,就一样了!”卖护身符的小伙儿正卖力的向两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推销护身符,见林瑾初捏着护身符看,那小伙儿只招呼了一声,便接着向俩小姑娘推销,毕竟林瑾初几个一看就是富贵的主儿,若要护身符也是去庙里求的。
“那是北地古老的文字。”庄朝露见林瑾初捏着护身符看上头的文字,以为林瑾初没见过,“如今便是北地,认得的人也不多了,不过听说戎族当中,倒是还在使用。”
林瑾初点点头,顺手将自己看的这一个摘下来,眉儿见状,不用林瑾初说话,掏了零钱付了账。
“这些符纸虽说是庙里求来的,可也就是沾这么个名头,都不知是什么人画的,林家妹妹若是想求平安符、护身符,我们等会儿上山求一个便是。”庄朝露见林瑾初买下了那平安符,提醒她道,她们这样的人家,不缺那点钱,被骗了也不知当什么,可这街头随便买的平安符哪能灵验呢,还不如上山求一个。
“上山了要去求的,不过我瞧着这个合眼缘,就买一个,也不过一个铜子,不妨碍的。”林瑾初当然不指望这种便宜量产的平安符能有什么保平安的效力,只是瞧着这平安符很有些不寻常,便顺手买了下来,反正便宜,没有用也亏不到哪里去。
林瑾初这么说,庄朝露也没什么话说了,一个铜子确实不算什么,寻常打赏下人都不止这个数呢!这茬轻轻揭过,几人便穿过街市往山上走,祁宁寺在半山腰上,虽不算远,但因为人多,走到寺里时也已经是午间了。
林瑾初几个随着人往里走,烧了香添了香油钱,也各自求了平安符。祁宁寺景致是不错的,但今日人多赏景就不便了,一行人烧了香便原路下了山,去山下逛庙会。
林瑾初被丫鬟婆子们护着,瞧见感兴趣的,才会自己上前看一眼,庄朝颜却是活泼了许多,不多时就跑到前头去了。作为姐姐的庄朝露便有些为难了,林瑾初身份尊贵,又是她约了出来的,总不好将林瑾初丢下,可她也不能由着妹妹这么跑没影了,若是妹妹跑丢了她将来都没脸去见母亲了。
林瑾初看出了庄朝露的为难,却没劝着庄朝露去追庄朝颜,这几天她也见了这姐妹俩几回了,虽谈不上互相了解,但也大体知道,庄朝颜是个什么性格。一向不是莽撞性格的姑娘家,突然在街上这么活泼正常吗?林瑾初觉得其中怕是有什么原因的,而她与庄朝露要好些而非庄朝颜,自然是向着庄朝露,当下劝道:“街上人多,庄姐姐又不是擅长快走的,哪里追得上朝颜妹妹,没得再把自己弄丢了,还不如叫护卫去追,也好保护朝颜妹妹。”
庄朝露确实不擅长快走,幼时体弱,长大后渐渐好了,可体力也不足,快走或是走得多了,都要气喘,要她去追一向康健的妹妹自然是追不上的。既然如此,就如林瑾初说的,她去追能不能追上不说,若是真遇着什么意外,她也没法保护妹妹,还不如叫护卫去追,更加可靠。
跟来的护卫在两家中都是比较优秀的,虽然庄朝颜已经走远了,人群中已经看不太分明,但不多时,护卫就朝着这边打了手势,显然已经追上了。庄朝露便放了心,道:“既然朝颜那里没事,难得出来,咱们也好好逛逛,这边百姓的日子不好过,难得有这样热闹的节日。”
林瑾初点点头,两人也不着急,在街上慢慢走,走完一圈时,手里已经拿了不少小玩意儿。
固北城的天气,这个季节气温还是偏低,但日头下还是能出些汗,何况街上人多,林瑾初拿着帕子擦了擦脸,在马车阴影里的绣墩上坐下,道:“来了固北城总说冷,出来转一圈还怪热的!”
庄朝露也点点头,“可不是,不过夜里依然是冷的,便是到了六七月,这边也热不起来。我啊,自小身子就弱,一向是冬天怕冷,夏天怕热,刚来那一年冬天简直恨不得日日捂在屋子里烤火,倒是再不必担心苦夏暑热了。”
林瑾初不那么怕冷,却怕热,闻言便点点头,道:“除了物产不比南边丰富,倒是凉爽得多,往年在京城,这个时候已经热得坐立不安了。”
李县令外放之前,庄朝露也陪着李县令在京城住了两年,对京城的夏天也是印象深刻,听林瑾初这么说,连连点头,道:“可不是嘛,京城的夏天可真是太热了,不过冬天是远不比固北城冷的,好在那时候林家妹妹你该回京城去了。”
若没有战事,荣王府的人一般不会在固北城过年,这倒不是因为怕冷,而是过年都不回京城去,龙椅上的皇帝免不了就要疑心谢家了。谢家没有争权夺利的心,自然也没得在这些事情上面,平白惹得上位者的猜忌,所以谢家只每年到边关来查看军务,也留意北边戎族的动向,若没有异动,通常都是过了秋天就会回京城去。
林瑾初知道这个传统,闻言只点点头,道:“是这样的,大约也就住个小半年,恰好来避个暑。”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收着花,将顺路买来的小吃都吃了不少,还不见庄朝颜回来,庄朝露便有些担心了,道:“朝颜怎么还没回来?这个时候了,咱们也该回去了。”
就在庄朝露都考虑让人去找时,两个护卫陪着庄朝颜回来了,庄朝露看着蔫哒哒没精神的妹子,微皱眉,道:“朝颜这是怎么了?”
两个护卫挠挠头,不知该怎么给自家夫人解释这件事,只得看向庄朝颜的大丫鬟小巧,庄朝露不知妹妹身上发生了什么,自然也随着看过去。小巧只是个小丫鬟,哪里受得了这般阵仗,连忙跪下,道:“大姑娘息怒,是小巧没用,没有保护好二姑娘!”
庄朝露闻言惊了一回,细看妹子衣裳上蹭了一些回,但看上去似乎也没什么事,不由担心道:“谁欺负朝颜了?”
庄朝颜这才回过神的模样,摇头道:“没有谁欺负我,只是我自己不小心,撞着了人,并没有大碍。”
庄朝露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不应该给妹子这么大打击才对,可这里也确实不是追问的地方,庄朝露只得将疑惑都藏在心里,道:“既然没事,时候也不早了,咱们先回府吧!”
两家宅邸挨着,林瑾初下了马车,也问候了庄朝颜的情形,这才回了府,留在府里的莺儿已经备好了点心,端来给林瑾初。
在庙会上吃了不少东西,林瑾初不饿,只有些渴,接了银耳莲子羹吃了一碗,便捏着街上一个铜子买来的护身符去了书房。
莺儿为了照顾好林瑾初,专门跟府里的厨娘学了一手做点心的手艺,见林瑾初只喝了些甜汤,点心尝都没尝,不由有些失望,问眉儿道:“世子妃这是怎么了?是我做的点心不好吗?”
眉儿素来比莺儿沉稳些,摇摇头道:“我瞧着不是,世子妃想必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办的。”
林瑾初确实有重要的事情要办,在街上看到那平安符时,林瑾初便起了疑惑,平安符上会有古老的北疆文字这个不奇怪,但是上面的内容很奇怪。
林瑾初不认得这种北地的古老文字,但前些时候整理书房时,她随手翻看过一本北语跟汉字对照的书籍,林瑾初记性很好,虽然做不到过目不忘,但看过的东西,基本都会有印象,她认出来,上面有一个杀字,一个不管是平安符还是护身符上,都不应该出现的杀字。
第一百零四章
若是在京城,林瑾初只当人学艺不精或是谁故意诅咒,但这是在边关,便由不得林瑾初不多想些,是以林瑾初花钱买了一个,打算对照着看看,上头写的究竟是什么。
前两天整理过书册,林瑾初很轻松就找到了那本书,拿着书册对照着一个字一个字找出来,最后纸上落了几个字:观月节杀入谢府。
林瑾初脸色一沉,看向跟过来伺候的小丫鬟葱儿,道:“观月节是什么时候?”
葱儿是这边宅子里伺候的小丫鬟,林瑾初随谢风扬来北疆,只带了莺儿、眉儿和秀儿,到了这边,就将这边伺候的两个小丫鬟葱儿柳儿调来伺候。葱儿才到林瑾初身边没多久,对主子的脾气还不熟悉,多少是有些畏惧的,林瑾初翻找书籍她也不敢多看,听林瑾初问起,道:“观月节,嗯,就是今晚了,祁宁寺的庙会就是为着观月节办的。不过现在已经很少人记得这个日子了,都就只知是庙会了。”
“今晚?”
“嗯,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个月又是北疆天气回暖的时候,于是便将本月的十六作为观月节。不过这是前朝的事了,前朝末年战事频仍,北疆更是如此,有一年便是在观月节,固北城的百姓都在庆祝节日,不曾防备戎族冲进城中,屠杀百姓近千人。因为有这件事,在那之后,观月节便不再过了,只由祁宁寺举办法会,为那些惨死的百姓祈福。”葱儿虽不知林瑾初为何问起观月节,还是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林瑾初倒有些意外,这两天只听说有庙会,但为什么办庙会,连城里的许多老人都说不清楚,没想到葱儿竟然知晓,便顺口问道:“我瞧着,许多老人都不知这观月节了,葱儿怎么这样了解?”
说起这个,葱儿轻叹了声,道:“我生辰便在今日,小时候,村里其他孩子都羡慕我,说生在这一日,庙里会施粥,再不济也能吃上白米粥,可真是幸运。我那时小,也沾沾自喜,后来日子难过了,家里决定卖掉一个孩子,我祖父想都没想,就决定了是我,我至今都记得,他说,我生在观月节,是不祥的,卖掉才好,我娘不舍,苦苦求着,祖父便将观月节的事说了。”
林瑾初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故事,顿时不知该怎么接话,好在葱儿也没有在主子面前卖惨的意思,道:“便是这样的缘故,时日久了,便没人再提起,倒是祁宁寺那边,年年都有庙会,便是我祖父那一辈,知道的也不多,若不是因为我恰好生在这一日,我祖父也未必还记得这一茬。”
林瑾初点点头,道:“原来如此,你也别难过了,我叫厨房给你下碗面吃。”
心里却暗暗琢磨,这句话写在护身符上,是恶搞还是传递消息,但不管怎么说,得了这个消息,还要在这里呆着,却总觉得哪里都不舒服。
“已是许久以前的事了,家里也穷,奴婢进了谢府,主子和善,还日日都有白米白面吃,旁人都羡慕呢!”葱儿哪里敢怪主子,连忙说道。
“那也是生辰呢,吃碗面是应当的。”林瑾初对这个机灵的小丫鬟印象还不错,虽然只是在这边用着,但用得顺手自然更好。
林瑾初正愁着晚间当如何,这个时候了,说是去庄子也不现实,总不能她领着一群丫鬟婆子去住客栈吧!正犯难间,小丫鬟柳儿进来禀报,道:“世子妃,李夫人差人送了帖子来。”
才分开没多久呢,庄朝露又叫人送来帖子,林瑾初有些疑惑地打开看,却是说庄子上送了些野味来,邀请林瑾初过去吃烤肉。林瑾初知道,李县令这两日外出公干,府里就庄朝露姐妹住着,她过去吃个烤肉,便是住上一晚,也没什么不妥,当下点点头,道:“你让人传话,我晚些就过去!”
柳儿自然连忙答应下来,自出去传话。
林瑾初将刚刚写过的纸往旁边的水盆里一丢,墨汁很快化开,拿了帕子擦了擦手,道:“前些天种的豆苗可以剪一茬了,咱们剪上一把带去,吃烤肉上火,刚好煮个汤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