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嫡女谋嫁-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大夫见二个孩子沉默,就提议道,“要不,老夫陪二位姑娘走一趟府邸。”
“这……”夏梓滢犹豫了。
她本想偷偷请大夫回去医治她娘亲的病,不告诉任何人,连她爹也不告诉,只要她悄悄把娘亲的病治好,她以后才有机会赶走张姨娘,反败为胜,继续做她风风光光的夏家嫡女。
她就不信,她是夏家嫡女,还治不了一个下贱的小妾,只要没了张姨娘,日后家里一切就都她娘亲说了算。
可目前……大夫上门看诊,最少也得是五两银子的诊金。
可她只有二两银子。
诊金不够,怎么办?
夏梓滢咬着呀,犹豫了片刻后就答应了,“那……那大夫,你再给我包一些药材吧。”
“要什么药材,让医童给你包就是,老夫里面还有病人,先进去交代几句在跟你们走。”
“老大夫请。”
夏梓滢站起身,福了福身。
等老大夫去了内室后,夏梓滢就去了柜台,“给我称二百文钱的红花粉。”
医童看了一眼比自己还小的夏梓滢,叫道,“好嘞,客观稍等,马上就包好。”
医童拿出一个纸袋,打开一个药抽,利落的称了三百克的红花粉,递给夏梓滢,“姑娘,你要的药材已经包好,二百个大钱。”
夏梓滢接过粉包,心疼的从荷包里拿出一块碎银,医童称了一下,又找了她一百个文钱。
等到了夏府,马车从后门进去了,穿过垂花门,直接进了许氏的院子。
刚走到门口,夏梓滢就听到里面传出来的咳嗽声,那剧烈的咳嗽声,好似要把许氏的心肝肺都咳出来一样,听的夏梓滢胆颤心惊。
一盏茶功夫后,老大夫给许氏诊完脉,和夏梓滢去了外室谈事情。
老夫人说,“夏太太的病是思忧过滤,邪火入肺,所导致而成的肝火肺盛之病。”
“可否医治?”
“安静休养,少受打扰,病情自会痊愈。”
夏梓滢就沉默了,半响后,她吩咐侍候许氏的小丫鬟把许氏现在喝的药方拿过来,给老大夫,“大夫给看看,我娘喝这汤药可对路子?”
第300章 宋家的事
老大夫扫了一眼,移开眼神。
猛地,视线又落在眼前的药方上,表情似乎有些激动。
半响后,老大夫的视线才依依不舍的从药方上移开,热切的看向夏梓滢,“夏姑娘,不知这张药方是出自哪位大夫之手?”
“是我二姐家的神医,大家都叫他白神医,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神医,只是我娘亲喝了他的药方,病情一直未见好转。”
夏梓滢撇了撇小嘴,似是不满之前的大夫,“要不,大夫,你再重新给我娘亲开一副药方吧?”
老大夫忽地站起身,把药方放到桌子上,道,“老夫告辞。”
老大夫突然来这一招,吓得夏梓滢呆愣在椅子上,傻傻的看着他。
走到门口,老大夫忽又回头道,“夏姑娘下次请大夫来,还请三四,老夫不妨告诉你一句,就是满京城大街上医馆里的大夫,也开不出这样好的一张药方来。”
“夏太太的病情,除了她自己思虑过多外,怕是还有隐情,于药方无关,夏姑娘不妨多调查调查。”
说完,连诊金也不要了,人就走了。
一张药方的价值,可比几两银子的诊金贵重多了。
老大夫这一趟也不白来。
夏梓滢还愣在椅子上,直到老大夫走远了,她才反应过来老大夫的话。
夏梓滢小小的俏脸上,阴沉一片,“什么意思,老大夫的意思是,这家里有人要害我娘亲?”
“嘘,姑娘,小声点,这事暂且不可伸张。”丹橘一根手指头放在嘴上,小声说道。
好在这院子里侍候的人少,只有一个婆子和一个丫鬟,婆子现在在院子里扫地,丫鬟正在内室照看许氏。
这外室,只有夏梓滢和丹橘两个人在。
夏梓滢也意识到此事不宜声张。
她脸上尽是委屈,双眼泛红,“丹橘,我能信任你,是吗?”
“姑娘说哪里话,奴婢是姑娘的人,当然要替姑娘办事,奴婢这一辈子,也只认姑娘一人是主子。”
丹橘说的天可鉴,地可表,碧血丹心,赤胆忠肝,就差没举手发毒誓,夏梓滢才相信她是真的对她忠心。
夏梓滢就抹了一下眼泪,哽咽道,“我就知道,你是个好的,你放心,只要你对我忠心耿耿,将来我也不会亏待你。”
口头上的好处,她许的最是轻松,“等我长大后,找个好夫君,我一定把你带去夫家过好日子,以后……”
她脸红了红,后面的话没再说下去,而是让丹橘自己去想。
丹橘眼神闪了闪,就道,“奴婢多谢姑娘。”
然后又问,“姑娘现在想怎么做?”
夏梓滢的脸立马变得阴森森的,“哼,一定是有人在我娘亲喝的药汤里做了手脚,你明儿个趁果儿煎药时,偷偷在一旁注意。”
“一定要抓到那个人。”
丹橘就点了头,主仆二人就进了内室。
而楚宅里,曾氏正坐在火炕上,和卓氏两个人在给孩子做小棉袄,一朵朵雪白的小棉花,平平的扑在一层红色细棉布上面。
而卓氏的左手边,还放着一块柔滑丝爽深绿色的绸缎,那是给棉袄做面用的。
深绿色,男女幼童都适合穿。
曾氏一边扑棉花,一边道,“不来往也好,那样一家人,我也省的为他们襙心。”
说的是宋家,宋家今年没给楚家送年礼来。
宋家楚家来往了几十年,不可能因为今年事多就连年礼都不送来,这是失礼的事,而最知礼的宋家人是不会这么做的。
那么,一是可能宋家出事了,让宋家人未来得及送年礼过来,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宋家不想跟楚家来往了。
如果是第二个可能。
小曾氏去了,他们两家不来往也好,就宋柏清那个无赖样子,曾氏也不想见到他。
卓氏就笑道,“干娘就是嘴硬,明明惦记着,还在这里说狠话。”
“哼,我一个老婆子,惦记他们做什么,我妹子也没了,他们要过的怎么样,都是他们的事,我可不惦记。”
话虽这么说,但曾氏的眼眶却有些湿润。
卓氏就细声劝道,“你也别担心,宋淮那孩子是个能承担得起重任的人,他不会轻易倒下的。”
“哎。”曾氏狠狠叹了一口气,“总归是自己看到大的孩子,怎么就……就那么命苦呢。”
祖母没了,爹又是个无情无义的,娘的腿又残疾了,就连嫡妻的娘家人也全都没了。
这么多噩耗,一下子全都压在了那两个孩子稚嫩的肩膀上,也没个长辈为他们抗一抗。
宋柏清那混账东西。
卓氏就说起了她听来的一件事,“前不久我听说宋柏清想把石家的产业归到自己名下来打理,石家丫头却不肯点头,也不知道这事是不是真的?”
“我也听说了。”曾氏道,“吕总管去石家打听了,说是石家一家人刚过七七,宋柏清就以长辈的身份要给石家管理产业。”
不但要管,还要把石家的庄子铺子,和那栋宅子都转到他名下去。
“说是在自己名下,管理起来,下面的管事和庄头也不敢不服。”
“石家丫头不同意,淮哥儿没吱声,也没表态,宋柏清就直言等石家丫头长大了点,再把石家的产业还给她。”
可这种话只是一些场面话而已,东西真要到了他手里,能拿的回来才怪。
“石家丫头也不是愚的,说什么也不同意,宋柏清逼着她时,她就偷偷遣了小丫鬟去窦家请了窦家的人来给她做主。”
窦氏死了,还死的十分凄惨,窦家的人都很伤心难过,在石家办丧事的时候,几位老爷少爷都去了石家帮石文婷的忙。
在听说宋柏清要欺负石文婷年幼无知,哄走石家的财产时,窦家的人都十分气愤,赶过去,就把宋柏清指责了一顿。
石家的产业就算要有人出面打理,那个人也不应该是宋柏清。
曾氏就把吕总管打听来的消息,说了出来,“石家丫头一个内宅妇人,要管着宋家中馈,确实是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多管石家的产业。”
“她和窦家几位老爷商议后,就决定由窦家三老爷出面,把石家的几家铺子都收了,再租出去,庄子也直接租给佃户种,什么都不用管,只要每年收收租金就好。”
窦家的人走时,还千叮咛万嘱咐石文婷,一定要把名下的地契房契等重要东西放好,可不能被宋柏清摸了去。
宋柏清,一个连在母亲丧事上都能去逍遥快活的人,她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
“哎,石家丫头也是个命苦的。”曾氏哀叹道。
一嫁进宋家,小曾氏就过世了,还没多久,裴氏就去了一条腿。
如今,宋家又是那样一个局面。
“宋家,是真的到了穷途末路之际了。”
曾氏想到宋家如今的样子,就愁眉不展。
不管怎么样,都是亲妹子的子孙,她又怎么能一点儿也不关心呢。
宋淮虽不好,但也是她看着长大的。
哎,怎么能不闻不问呢。
曾氏又叹了一口气,最近几日,曾氏总是叹气,卓氏知道她是在担心宋家,她就忍不住道,“要不,干娘,我派个人去宋家瞧瞧?”
“也行。”曾氏似乎就是在等卓氏这句话似得,痛快的点头,“别让宋家的人察觉到了。”
“知道,我的人都是厉害的,进出宋家,还不来去自如。”
卓氏就招来月瑾,对她吩咐了几句。
月瑾福了福身,就告退了。
不多久,月瑾就回来了,向二人禀报道,“宋家一切都安宁,没什么事情发生。”
“宋夫人还是一样整日躺在火炕上,由两个大丫鬟照顾,有时候会突然发一顿脾气,乱扔东西。”
“自从没从世子夫人手中拿走石家的产业后,宋侯爷就一直住在前院,未去过内宅,不过,他最近只是看看书,下下棋,倒是很少出门。”
“宋世子出门过几次,都是和亲朋好友之间的往来,倒是也没什么异常的地方。”
“宋家现在的中馈都是世子夫人在主持,因为宋老夫人的过世,世子夫人就打算过一个哀年。”
哀年,就是不能有喜气,不能有笑声,不能穿新衣,不能见到一丁点的红色,就连饭食都一切以素食为主。
这样一来,石文婷不但节省了一笔过年的费用,就是等过年后,她也可以继续用给宋老夫人守丧这个借口来苛刻全府上下人的嚼用。
毕竟,宋家确实到了穷途末路山穷水尽的时候,就是现在府里上上下下的嚼用,都是用典当宋家公中的一些器物来维持。
石文婷要是再不想办法节省一点儿,这一家子上上下下的人就都要吃她一个人的嫁妆。
可等吃完了她的嫁妆呢?
这个家,难道就要就此破落下去不成?
石文婷不甘心,就怂恿宋淮多去和一些勋贵世家的少爷交好,这才有了宋淮守丧期间,还经常出门应酬的事。
可石文婷不知道另一个内幕,等到后来她知道真相后,恨不得当场撞墙死了算了。
她居然傻兮兮的主动拿出自己的嫁妆银子,去给夫君去养外室,还一直以为夫君是去结交权贵,结果,她被宋淮骗了。
第301章 待价而沽
曾氏听的心酸。
卓氏劝了她几句,“干娘,你就别放在心上了,宋家目前就这样一个局面,相信等宋淮以后有出息了,会好起来的。”
曾氏就嗯了一声。
卓氏就转移了话题,提到了自己在楚宅过年的事。
“在这蹭吃蹭喝,连年礼都省下了,还要你老费心照顾,干娘啊,能认你做娘,真是我的福气。”不然,丈夫儿子都不在京城,她又怀了身孕,这日子她都不知道要怎么过。
曾氏就拍拍她的手,“你也别太高兴,等阿琪和宣宇回来,他们要是不给我送大礼,这人,我就不给他们了。”
说的是卓氏和卓氏肚子里的孩子。
卓氏就抿了嘴笑,“嗯,到时候一定要宣宇送一份大礼给你。”
很快,年除夕到了。
大盛朝今年战争多,又经历了水灾流民,短短几个月中,百姓们都生活的水深火热,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皇上下旨,今年宫里一切宫宴全都取消,节省嚼用,用来造福百姓。
皇上都一切从简,大臣们自是不敢大吃大喝大摆,也都跟着一起从简。
楚家也是一样。
年除夕,只放了一个大鞭炮,全府上下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桌子也只有五菜一汤,三素两荤和一个红枣银耳汤,简简单单,却充满了幸福感。
吃了年夜饭后,夏梓晗和卓氏就陪着曾氏守岁,卓氏和曾氏二人还一人给了一个大红包给夏梓晗压岁。
夏梓晗捏着大红包,脑子里就想起了去年的年除夕夜,褚景琪偷偷到她的房间里,特意给她送压岁红包的场景。
“玉娘,还不谢谢你姨妈。”
见夏梓晗接了红包,就傻愣愣的站着,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曾氏就开口提醒她。
夏梓晗回神,忙把红包放起来,福了福身,道了句,“多谢姨妈。”
“快起身。”卓氏示意月瑾去馋夏梓晗起腰,“以后姨妈每年都给你压岁,你和阿琪一样,在姨妈的眼里,永远都是小孩子。”
“你也别惯着她,孩子不能惯。”曾氏就道,“该拿长辈派的时候,你也不能含糊。”
“我哪儿舍得,我疼阿玉都来不及。”卓氏拉着夏梓晗坐在她身边,“阿玉就是我亲闺女,我可不舍得磋磨我亲闺女。”
几人就聊了起来。
没多久,卓氏因怀孕,就早早的犯了困,靠在热乎乎的大迎枕上,眯着眼睛,频频打瞌睡。
曾氏就让她们都去睡觉,“行了,你们就别陪我老婆子了,我年纪大了,也守不了岁。”说着,还打了一个哈欠,“我也累了,要休息了。”
“外祖母休息吧,我们就出去了。”夏梓晗就下了热炕,和月瑾一起,搀着卓氏出了屋子。
夏梓晗线送卓氏先回了客院,才回了自己的院子。
洗漱后,她刚爬上热炕,要眯着眼睛歇息时,突然,枕头底下有东西。
她掀开枕头一看,一个大大的红包露在她眼中。
她瞪了眼睛,抓起红包,朝外喊了一声,“暖玉。”
“县主,什么事情?”
暖玉掀开珠帘进来,夏梓晗就指着红包,“这红包谁送来的?”
不会是褚景琪那混小子偷偷回京城了吧?
夏梓晗暗自猜到。
因为,能偷偷送红包给她,还压在她枕头底下的人,除了褚景琪外,就没别人。
暖玉就笑道,“是生地送来的。”
“吃年夜饭时,生地飞进院子,正好被奴婢看见,生地就把红包给了奴婢,说是褚世子送给县主的,还让奴婢把红包压在县主的枕头底下。”
“哦,对了,还有一封信,是褚世子写给县主的。”
暖玉爱眛一笑,从内室的木架子上拿下一封信给夏梓晗,“县主,那你慢慢看,奴婢就不打扰了。”
还朝夏梓晗眨眨眼才出去。
夏梓晗俏脸又红又白,恼羞成怒,手上却迫不及待的撕开信封,在灯光下仔细的看了起来。
三页纸,写了很多,除了满心满脑的对她思念之情外,还有褚景琪在水暮城发生的事情。
打仗的事,他只大概的概括了过去,虽说的很简单,但夏梓晗还是从中看到了他的不宜和危险。
天寒地冻,褚景琪带着兵马和敌人厮杀,要知道,他今年才十岁。
过了今夜,他也才十一岁。
最后,他还充满了思念念叨着,“阿玉,你都不知道,我们打赢仗了后,每日就剩下练兵,可练了一天的兵,到了晚上后,我还是经常会做梦。”
“有一次,我梦见你突然不见了。”
“我到处找你都没找到,我吓坏了,后来,我看见你被一个坏人抓走了,我去追你,可我怎么追也追不到你。”
“阿玉,你可不能被坏人抓走,也不能不让我追不到,我会好好打仗,也会好好练兵,你也要乖乖的好好的在家里等我。”
然后就提起了卓氏。
“娘生孩子时,我和爹可能还回不去,你要好好照顾娘,替我敬孝。”
只有妻子才有资格替丈夫敬孝。
这混小子,果然不把她当成外人,连替他敬孝的事,都拜托的这么理所当然。
一封信,从头到尾,夏梓晗整整看了三遍,都能背下来了,她才不舍得把信折好,放回信封,再仔细的放进床头一个小匣子里。
那匣子里已经有了六封信,都是这一个月,褚景琪到了水暮城后写给她的。
每次接到信,夏梓晗都会写一封回信,今夜是除夕夜也不列外。
她没惊动在外室值夜的暖玉,自己悄悄的下了床,挑了灯芯,磨了墨水,写了回信。
信纸塞进信封后,放在案桌上,夏梓晗这才爬上了床,抱着小匣子,枕着厚厚的压岁红包,美美的睡着了。
过了年后,大年初二,夏世明就领着夏家三位姑娘前来楚宅拜年,也让楚家热闹了许多。
曾氏十分高兴,给三位姑娘一人一个大大的红包压岁,夏梓岚有了银子,是最高兴的一个,当时就给曾氏磕了一个响头。
夏梓晴和夏梓滢落后了一步。
三人给曾氏磕了头后,夏梓晴抬眸见卓氏也在,赶忙又给卓氏磕了头,拜个年。
夏梓晴在二王妃的赏菊宴上见过卓氏,还记得她,知道她是安国公府的国公夫人,身份尊贵,自然是不敢怠慢。
而从褚宣宇在西北打仗的事曝光后,卓氏就没再避着人,也没再刻意隐藏她的踪迹。
今日是大年初二,夏家的人会来拜年,按理说,她不是楚家的主子,可以不用来接待夏家人,但她没曾氏和夏梓晗陪着就无聊的紧,所以不管她的出现,会不会抬高了夏家人的身份,她都来了。
按说,卓氏也是楚家的二姑奶奶,也算是夏梓晴几个人的长辈,见她们磕头了,卓氏就让月瑾包了三个红包发下去。
夏家三位姑娘都十分高兴的磕了头,道了谢。
夏梓晴和夏梓滢见卓氏手里拿着络子在编着,二女都纷纷称赞她编的好看。
卓氏瞅瞅自己手上的络子,又瞅瞅旁边暖玉手上的络子,那手艺,不是差了一点半点啊。
这几个孩子,还真是睁眼说瞎话。
卓氏撇了撇嘴,就道,“我今日才开始学着打这种花样,暖玉比我打的好多了。”
才刚夸了她一句的夏梓晴,俏脸就尴尬的通红,还是夏梓滢出言帮她解了围,“褚姨妈虽是第一次打这花样子,那也比我们的手艺好多了,我还不会打呢。”
然后又讨好的道,“褚姨妈,我来帮你分线吧。”
“我也来学打络子,我正想打一个送给爹爹,爹爹身上玉佩上的络子,还是去年的。”
废话,今日才大年初二,什么东西不是去年的了。
夏梓晗撇了撇嘴,往热炕里面坐了坐,让出了些许位置。
夏家三位姑娘都爬上了热炕。
夏梓岚瞄上了小炕几上的糕点干果,自己爬过去就旁边,就开始大口朵颐。
夏梓晴和夏梓滢二女都围绕在卓氏身边,曲意逢迎,讨好卓氏。
曾氏帮着给夏梓晗分线,倒也没在意夏家两位姑娘把她撇到一边,讨好卓氏的举动。
很快,卓氏心里就大呼吃不消,“阿玉,这几日过年,府里吃的荤腥多,我们去厨房做些山楂糕来给老夫人开开胃口吧。”
“好啊。”
夏梓晗爽快应道。
她知道,卓氏这是受不了了,要躲开夏梓晴和夏梓滢姐妹两个。
卓氏的性子清冷,很讨厌别人对她的拍马逢迎,偏偏夏梓晴认出了卓氏的身份,对她热情的不得了。
而夏梓滢有样跟样,比夏梓晴还热情。
夏梓晗放下手上东西,就爬下了热炕,月瑾也下了炕,侍候卓氏穿鞋。
夏梓晴见状,正要跟着一起去,曾氏就开口了,“外面冷地滑,你们几个小的就在这里待着吧,让你们二姐跟着她姨妈去忙活。”
夏梓晴只好讪讪的收回了要下地的脚。
夏梓滢眨眨眼睛,看看曾氏,又看看卓氏,看似一派天真的表情,却有一双似在估价般的小眼神,让曾氏禁不住的拧了眉。
第302章 主谋
卓氏去了自己的院子里,就再也没出来,夏梓晴吃了午饭后,提议去探望卓氏,被夏梓晗一句,“姨妈习惯了午睡,这时候还是不要去打扰的好。”给打发了。
夏梓晴就讪讪的哦了一句,表情黯然。
不过,从这一日开始,夏梓晴和夏梓滢二人就经常借口上府来给曾氏请安之名,接近讨好卓氏。
而夏梓岚,则是因为夏家吃的点心水果丰富,完全是奔着吃的来。
总是被夏梓晴和夏梓滢二人围绕,卓氏一开始还不习惯,次数多了,也渐渐习以为常。
夏梓晴和夏梓滢也会打叶子牌,还会下棋,每次她们来,算是给曾氏和卓氏这两个大闲人凑了两只脚,为她们解了不少闷。
一眨眼,就到了阳春三月。
年后这几个月,卓氏的肚子就跟吹气球一样,一日比一日大,现在才六个多月,却比正常孕妇的肚子大了许多,走路低头时都看不到自己的脚尖,行动也多有不便。
但为了生孩子轻松,卓氏坚持每日早晚在后花园里散步半个时辰。
而每次,不管夏梓晗多忙,到时间了,她就会丢下手上的事去陪她。
每次,她都要跟个老太婆一样,苦口婆心的嘱咐卓氏,“下炕沐浴时,你都要小心,千万不能闪了,你肚子里现在可是两个宝宝,不是一个,一定要小心又小心才是。”
不错,卓氏怀了双胞胎。
是白老头亲自为她把的脉,当时白老头宣部这个喜讯时,卓氏都惊的傻了。
然后想一想,又觉得很正常。
她的生母貌似就生了一对双胞胎,当时她隐约记得她有一个双胞胎姐妹,只是后来她被人贩子拐卖了,走到太顺城时,人贩子因吃饭不小心得罪了当地恶霸,被人生生打死了,她就成了孤苦无依的人。
她养父正巧在那酒楼吃饭,听见了她的哭声,见她孤苦无依,这才领养了她。
而那恶霸,也因为养父出面,被官府判了死刑。
养父一直都以为那人贩子是她爹,才会帮人贩子申冤,其实……不是的。
当时,她年纪虽小,但她一直隐约记得,她是被拐骗了。
她有一个双胞胎姐姐,还有一对双胞胎哥哥,她隐约记得,小时候,哥哥们很喜欢抱她和姐姐,总是一个人抱一个,逗她们玩。
只是后来,她在养父家里活的安逸,就渐渐的把这些事给忘记了。
这次白老头说她怀的是双胞胎,她的记忆中,又隐隐约约的仿佛记起了她三岁时候的事。
但她是哪里人,父母是谁,她拼命去想也没想出来。
想了几次没想出来,她就不想了。
现在的她,有干娘,有夫君,有儿子,再过不久,还会多一对可爱的儿女,她生活很幸福,她不想现在的平静被人打乱,所以她不想了。
夏梓晗搀着卓氏一只胳膊,小心翼翼的走上小桥,站在桥上面,看湖里一片刚冒出不久的翠绿色荷叶。
“昨日老爷子送了一支一百年的红参来,师傅说,姨妈肚子里的孩子已经养的很好,不能在补了,不然孩子过大,怕是不好生。”
而且,一生就是两个。
“我已吩咐崔妈妈把红参放库房里了,等姨妈生完孩子坐月子的时候在炖了乌鸡吃。”
“还有,师傅说过,姨妈要少吃点心,多吃水果,对孩子和大人都有好处。”
现在,夏梓晗每日见了卓氏,就是一大堆的嘱咐啰嗦等着她,她听了不耐烦,可还不敢不听。
人都说,女人生孩子,就相当于在鬼门关走一趟,你撑过去了,那就是活了,要撑不过去,那你就直接进鬼门关了。
她怀的还是双胎,危险也就加了双倍,白神医嘱咐的这些对她母子不利的东西,她不但要听,还要狠狠的记到心里去,要彻底执行。
她不敢敷衍白神医的嘱咐,更加不敢敷衍她和孩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