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嫡女谋嫁-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兵,那就是要跟朝廷打仗,还要谋逆朝廷,这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普通老百姓谁敢呀。
  
        可是不愿意,赵家的人抬起大刀就杀人。
  
        在第一天征兵时,就杀了五个不愿意当兵的人,后来,凡是被赵家人看上的人都不敢说不去,也因此,赵家的人在短短时间之内就招了八万多兵马。
  
        普通百姓们对赵家的人是敢怒不敢言,心里恨的要死,却不敢闹起来。
  
        也因此,就算家里还有个别被漏掉的青壮年,也不敢再随随便便就上街。
  
        如今,那八万兵马就安营扎寨的在盛锦城一处公园里,只不过,为了给士兵们搭建帐篷,公园里的一切花花草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什么的,该拆的都被拆走了,该挖的也都被挖走了。
  
        除了营帐外,还露出了一大块空地,八万兵马每天天不亮就要起身,在空地上,被赵家的人操练,一直到太阳落山。
  
        而且,凡是参了军的人,每个人还要上交自己吃的粮食,那就是赵家的人不管他们的吃喝拉撒,只管给发帐篷和训练。
  
        楚月熙打听到了这消息后,就暗暗寻思,赵家的人肯定是缺粮,不然,强征的兵马还不管三顿饭,这不是明摆着要官逼民反么?
  
        “看来,只要围困住赵家的人,等他们弹尽粮绝时,再抓他们,定会事半功倍。”
  
        楚月熙眼神闪着谣言的光芒,当日,就派来一个手下按照小道原路返回崆峒山里面的一个小村庄里。
  
        直到夜幕降临,天色黑成伸手不见五指时,那人才悄无声息的从村子里飞跃了出来,直奔褚景琪的军营。
  
        把楚月熙打听到的消息,全都一一禀告给了褚景琪知道。
  
        赵家招兵买马的事,褚景琪早就有预料到。
  
        赵家既已举旗谋逆,那么,招兵买马,壮大赵家势力,这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事情。
  
        只是,他没想到,赵家的人竟然会以这么狠辣的手段逼迫老百姓参军,且连一点儿粮食也不愿意出。
  
        不,只怕不是不愿意出,而是赵家人手里头压根儿就没多少粮食,不然的话,赵家人是万万不会连自己兵马吃喝的粮食还得让士兵们自己出。
  
        人家被逼着给你打仗,还得吃喝自己的,凭什么?
  
        难道就凭你的刀厉害?
  
        这做法,明显是拉仇恨值,赵家人再奔也不会这么做,而让他们这么做的愿意,只有一个,他们没有粮食,且还买不到粮食。
  
        褚景琪心惊肉跳了一下,就赶紧招了三位将军前来议事。
  
        半个月后,盛锦城赵家人所住的府衙,在半夜时分,突然着了大火,连大门上都是火光一片。
  
        火焰通天,惊醒了赵家人,也惊动了整个城的人。
  
        有人敲锣打鼓,嘴里喊着,“走水了,府衙走水了,快来救火呀。”
  
        住在附近的老百姓们被惊醒了,而后,都爬起身,纷纷拿着水桶木盆,跑去府衙救火。
  
        府衙里面,尖叫声四起,不断传出喊救命的声音,可是,火势太大,别说冲进去救人,就是站在旁边,都感觉自己要被烤干了一样。
  
        没有一个人敢进去救人,百姓们也就是拿着水桶和木盆,来来回回的弄水灭火。
  
        可对于滔天大火来说,他们手里水桶和木盆,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很快,有人从火里面冲了出来,吓了大家一跳。
  
    
  
    
  
    
第1262章 烟雾

  
        大家一看,冲出来的人脸上乌漆抹黑,看不出来真面目,不过,府衙里的小厮倒是一眼认出对方,“大老爷,奴才该死,奴才营救来迟,还请大老爷责罚。”
  
        赵大老爷那叫一个气呀,他一脚踹向小厮,厉喝,“还不快去救火。”
  
        就算要处罚这些个守卫,那也得等把火灭了才行,不然,府衙烧的一点儿不剩,赵家人睡哪儿去?
  
        这场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把整个府衙都给烧光了,里面一丁点东西都没能抢救回来,不过,在最初被火焰惊醒的赵家人,竟然一个没掉,全都逃了出来。
  
        只有一些睡的太沉的人,被火烧死了不少,不过,能逃的出来的人都是厉害的,而被火烧死的人,都是一些年老色衰的妇人和一些还没成材的小孩子。
  
        而赵家的人刚从火场上逃出来,就被一群黑衣人给围住了,双方人马,二话不说,就打了起来。
  
        赵大老爷冷嘲热讽道,“呵呵,原来,大盛过鼎鼎有名的少年将军,竟然也会用这不入流的手段来算计我赵家。”
  
        “什么算计,那是他们技不如人。”穿着一身黑衣的甘松,忍不住回了几句嘴,“当初你们算计我们家小将军时,刺杀他一个措手不及,你们的手段就入流了?”
  
        “废话少说,要打就痛快打,老子憋了这么多天,早就忍不住了。”
  
        这是楚月熙的声音。
  
        来的人还有褚景琪,和已经养好伤的傲天辰,还有皇上秘密派来的一千个暗卫。
  
        皇上明面上派了五万大军前来增援,但暗地里却派了一千个暗卫,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的赶来,总算在五天前赶到了军营里,向褚景琪报道。
  
        而那五万大军,至今还没到大西北地域呢。
  
        褚景琪得了这批人,激动的比打了兴奋剂的人还要兴奋,当天就开始施行自己布置了的一切。
  
        这不,一群暗卫悄无声息的进了盛锦城,还避开赵家的死士和暗哨,摸进衙门,放了一把火,把赵家的人都逼了出来。
  
        赵家的人一出来,就被褚景琪一行人给拦住了。
  
        赵家死士见状,刚要出面,就被一群跟他们差不多打扮的暗卫缠住了,且暗卫的实力竟然比他们都还要高上几分,也比他们出手狠辣,招招致命。
  
        一时之间被缠住了,几百个死士们都脱不开身,且没到半个小时,地上就铺了一层尸体,顿时间,大家看暗卫的眼神也变的亲切了。
  
        而赵家的几位老爷少爷们在没有等到死士为他们解困后,只好亲自动手,和周围的人打在了一起。
  
        赵家的人,不管是男是女,都是从小习武,自然也都练就了一身好功夫。
  
        褚景琪,傲天辰,楚月熙等人,要不是战斗经验丰富,武功又高,变化多端,还真就拿不下赵家的人。
  
        很快,赵家的几位少爷就被褚景琪给折断了手,也被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绑了起来,扔到了一边。
  
        赵家几位老爷见势不妙,就想要逃,赵家大老爷还想放出信号弹,但都被褚景琪提前一步夺走了。
  
        然而,赵家的人万万不会想到,如今在赵家的军营里,除了以前跟赵家来盛锦的马前卒外,其余的兵马,全都被楚月熙一帮人慢慢的给策反了。
  
        不但如此,其中一个小头目一样的中年男子站了起来,道,“我还知道他们的粮仓在哪里,我曾经跟着余将军去仓库里搬运过。”
  
        余将军原来是赵家大老爷身边一个长随,因从小习武,脑袋又聪明,且跟着赵大老爷三十年里学了不少东西,对赵家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这次赵家谋反,赵大老爷第一个就封了他做将军,一开始,让他带着赵家隐藏在大盛国各个地方聚集起来的兵马,人数也不少,足足有三万兵马。
  
        只是,后来跟褚景琪打了两场仗,三万兵马死了近一半人,逼不得已,赵家就退到了盛锦城,且还在盛锦城里招兵买马,强压着老百姓参军。
  
        而余将军,就做了新兵的大将军,又从他手里头升了几个小队长,做了新兵蛋子的小将军。
  
        事后,余将军天天领着新兵蛋子们操练,对新兵也都十分苛待,并且还经常会被老兵们欺负。
  
        因此,八万新兵吃了很多苦,也受到了很多欺压,后来,才会在楚月熙三言两语中,就背叛了赵家。
  
        而新兵之所以会投降褚景琪,也是因为褚景琪的名声太响亮,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有着很崇高尊贵的身份,有的老百姓甚至还在家里给褚景琪立了长生碑,让他长生不老。
  
        八万新兵会投降,都是看在褚景琪响亮的名声和面子上,等到八万人一起出手,那就像是开闸了的水一样,凶猛,厉害,狠恶,吓得前去救火的老百姓们见了撒腿就跑。
  
        赵家的人失去了他们的帮忙,面对褚景琪几个人时,渐渐的落于下风,赵家大老爷就急了,一掌拍向褚景琪,再是一脚踹向他的致命处。
  
        竟然使出了琉氓打赖的打法来。
  
        褚景琪迅速一闪,避开了他拍过来的掌,下半身也一个扭曲,赵大老爷踹空,他忽地不知道从怀里面拿出了什么,然后是一阵巨大的烟雾凭空冒出,里面昏昏暗暗,伸手不见五指。
  
        褚景琪站立不动,闭上眼睛,用耳朵感受。
  
        突然,他背后斜左侧,有一道劲风吹过来,他拿起小尖刀,看也不看,身子微侧,手上小刀就抵住了偷袭他的长剑。
  
        “阿琪,小心,这烟雾有问题。”楚月熙突然叫到,“烟雾有毒,不能吸进去。”
  
        然而,他说话时,已经吸进去不少,好在他身上法宝多,他一感觉到头晕,就从随身荷包里面掏出来一个小瓷瓶,打开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脑袋立马清醒了。
  
        而傲天辰和褚景琪两个人,在一开始烟雾出现的时候,他们就下意识的屏蔽了呼吸。
  
        不过,在迷迷蒙蒙的烟雾中,两人小心翼翼,遇到人时,在没有看清楚对方是谁之前,不敢动手,生怕就误杀了自己这边的人。
  
    
  
    
  
    
第1263章 毁桥

  
        烟雾太大,雾气缭乱中,褚景琪一群人竟然失去了方向,也感觉不到了赵大老爷几人的气息。
  
        楚月熙惊叫道,“不好,赵家一群狗贼都溜了。”
  
        褚景琪和傲天辰下意识的要带人去追,可他们不管跑了多远多久,周围还是一层雾蒙蒙,什么都看不见。
  
        更让他们心惊的是,楚月熙说话声明明感觉就在身边,可他们找过去,却怎么也找不到。
  
        就好像以前曾遇到过的鬼打墙一样。
  
        褚景琪和傲天辰等人担心会吸进毒雾,也没敢开口说话,在迷雾里面小心翼翼寻了大半个小时后,终于,雾气渐渐自动散了开来。
  
        等能看清楚周围景象时,众人才发现,原来他们一直都在衙门门口打转,且衙门里的火焰还在燃烧着,只是之前来救火的老百姓却被打斗给吓跑了,所以周围除了他们一群人外,再无别人,赵家的人也全都逃了,一个没见。
  
        楚月熙那叫一个咬牙切齿啊,“靠,老子憋闷了这么久,本想大开杀戒,最后还是被他们给跑了。”
  
        “今日成果也不错,盛锦衙门烧了,逼退了赵家人,还策反了他们刚招到的八万兵马,最重要的是,赵家的死士死了一多半。”傲天辰嘴角翘翘,指着地上横七竖八倒在地上的尸体说道。
  
        这些尸体大部分都是雾气冒出之前就被暗卫给杀了,后来冒雾气后,暗卫也束手束脚,不敢胡乱使用杀招,也是担心会误杀自己这边的人。
  
        而赵家死士就趁机救出被褚景琪抓了的人,跟着赵家大老爷等人,逃离了盛锦城。
  
        他们原本是想逃去军营,可还没到军营,就见到造反的八万兵马把余将军等人给围攻致死。
  
        赵家二老爷气急了,想要冲上去去救出余将军,却被他的儿子给拽住了,“爹,快走,再不走,我们就走不了了。”
  
        赵大少爷也冷冷讥讽道,“叔叔,就凭我们这几个人,能跟八万兵马拼?就算他们只是三脚猫功夫,但车轮大战,也能把我们给累死,我们还是赶紧先逃离这里再说,底下的士兵,等到了鄱阳城,再招就是,再不跑,等雾气散了,褚景琪他们出来,我们想跑都跑不掉。”
  
        鄱阳城是他们赵家霸占的最后一座城,也是大西北最繁华的一座城,而他们赵家最优秀的几个孙子辈的孩子和他妻子等人,都在鄱阳城的赵宅里。
  
        赵家早就在鄱阳城置办了一座六进大宅子,还留有五千人马留守在那,且鄱阳城的知府,也是赵家暗中培养出来的人,这些年,在赵家人的指示和财力支持下,早就在暗中招兵买马,六年间,有了三万兵马。
  
        不过,在丢失几座城池时,死伤了一万多人,剩下的一万多人,有八千兵马留守在鄱阳城,剩下的五六千兵马在盛锦城。
  
        如今,只怕死在了这八万新兵的手上。
  
        所以,赵家二老爷才会气的要冲上去拼命。
  
        赵家兵马本就不多,还屡屡牺牲,在这样下去,赵家早晚一日,会死在大西北。
  
        赵家二老爷对赵家大老爷道,“大哥,家里那几个天赋不错的,我看别留在鄱阳城了,还是早点送出去安全。”
  
        等到鄱阳城也被褚景琪破灭,赵家人再次城了阶下囚的那一日,赵家好歹还能留下几根幼苗,几滴血脉。
  
        假以时日,还能雄起,为他们报仇。
  
        “那就送去我师父那里吧。”赵家的大少爷道,“我给师父修书一封,师父看在我的份上,怎么也不会把他们赶出来。”
  
        “那就这么办,我们快走,回鄱阳城。”
  
        赵家人在短短时间内,丢弃了易守难攻的盛锦城,逃去了鄱阳城。
  
        鄱阳城是他们拥有的最后一座城池,也是大西北最繁华,人流最多的一座城。
  
        鄱阳城和盛锦城一样,同样易守难攻,一个建立在梧桐山东面,一个座落在梧桐山西面,一座梧桐山横跨半个大西北,把大西北整个西部都隔了开来。
  
        也因此,大西北又被分成东部和西部两个部分。
  
        鄱阳城座落在梧桐山脚下,是最靠近东部的城池,也是东部和西部的人来往之间的必经之地。
  
        西部地广人少,地区辽阔,地理复杂多样,且西部最边境之地是辽阔的高原,一眼望不到头,据说,穿过那座高原,还能看到蓝眼睛,黄头发,白皮肤的人。
  
        不过,那都是传说,没有人真正亲眼见过,也没有人穿越过那座高原。
  
        倒是西部的百姓,家家户户都过的很清贫,守着无数黄土地,却打不出多少粮食来,百姓们整日刨地挖土,却连肚子都吃不饱,寒风瑟瑟,黄沙飞满天,百姓的日子过的苦不堪言。
  
        不过,即使吃不饱,也有不少商人盯上了西部这一块,常年带一些茶叶,丝绸,干果等大西北没有的物品,来到西部贩卖,然后再买一些西部特有刺绣首饰古董等物品,回到江南京城一带买。
  
        就这样来回倒卖,久而久之,最靠近梧桐山的鄱阳城,也是从东部到西部的必经之地,就成了来来往往商人们的落脚之地,也成了大西北商业大城。
  
        而从盛锦城去往鄱阳城,必须穿过梧桐山,期间,还要经过一条在两边悬崖上面搭造的一座木桥。
  
        赵家人在经过那座木桥时,为防褚景琪追上他们,就直接毁了木桥,等他们走后半个时辰,褚景琪一群人急急追来时,看到已经被大刀砍的断裂的木桥,可怜兮兮的吊在悬崖下面晃动,而悬崖下面,就是万丈悬崖,深不见底。
  
        楚月熙气的跳脚,骂道,“阴险,真阴险,竟然连唯一一条道都给毁了,这一下,我们可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就是飞也得飞过去,把鄱阳城抢回来。”傲天辰脸黑黑的道。
  
        他们傲家的天下,岂能容赵家几只小虫子兴风作浪?
  
        褚景琪调转马头,道,“回去再商议。”
  
        路都被毁了,再生气,又能如何,不如回去,细细研究,看能不能重新找条路出来。
  
    
  
    
  
    
第1264章 解散

  
        楚月熙就道,“回去就回去,正好,赵家的人被赶走了,我也好查查那女人还在不在盛锦城。”
  
        他说的人是乐樱。
  
        这几日,他潜伏在盛锦城里,明察暗访,怎么也没查到乐樱的踪迹,倒是帮了褚景琪傲天辰不少忙。
  
        盛锦城内,赵家人走了后,城内就乱成了一锅粥,八万兵马是赵家人强征过来的,期间也死了不少人,褚景琪接到手里后,并没为难他们,就全都解散了。
  
        并为了安抚盛锦城内的老百姓们的心,解散时,一个人还给了五两银子的遣散费,至于之前被赵家人杀死,和这次战斗中死去的人,就一人补了五十两银子。
  
        当然,这笔银子是皇上出。
  
        去年一年,皇上抄了萧家,又抄了赵家,还有大大小小十几个臣子被牵扯抄家了,抄出了不少银子,这笔银子,也只是那笔财产的九牛一毛而已。
  
        留下钱将军安抚盛锦城的老百姓,褚景琪傲天辰楚月熙和其他几个小将军,就在百姓热情的带领下,租到了一栋五进的大宅子,宅子的大堂里,褚景琪一群人热火朝天的在商议怎么穿过梧桐山。
  
        楚月熙说,“只要轻功过硬,岂能被一个小小的悬崖阻路,直接从那里飞过去就行。”
  
        林将军撇了撇嘴,道,“得,郡马爷,你轻功好,世子爷和小王爷轻功也好,可就你们几个头儿飞过去冒险,还不得让皇上担心死?”
  
        再说了,那悬崖于悬崖之间有一二百米远,下面还没有垫脚之物,这要是飞到一半,不小心掉了下去呢?
  
        万一呢?
  
        这三个人,一个是皇上最宠爱的臣子,一个是皇上最喜欢的堂弟,还有一个是皇上最疼爱的堂妹的夫君,任何一个人也不能有一点儿闪失,不然,皇上非得把他们这些个小将军的头颅给拧下来不可。
  
        其他几个小将军也生怕几个老大会一来劲就撇下他们,自己飞过去跟赵家人斗,就忙道,“还是有办法的,只是暂时想不到,不过,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我们日夜琢磨,总能琢磨出一个法子来。”
  
        “要不,我们直接从望天崖下面绕过去?”秦将军抿了抿唇瓣,提议道。
  
        望天崖,就是被赵家人毁了道路的那个悬崖。
  
        傲天辰道,“望天崖深不见底,那底下有什么,我都还不知道,能不能从那里通到鄱阳城去也不清楚,万一那里通不了鄱阳城,到时候,我们岂不是白白走一道?”
  
        “那就先派几个人去探路。”楚月熙道,他本想举手,说算上他一个,可想到自己的任务貌似还没完成,他又蔫嗒嗒的把伸长的脖子缩了回来。
  
        褚景琪也同意,“我们走两步,一步是派人去崖底探路,另一步,我们派人去把那座木桥修起来。”
  
        既然赵家人能砍断,那么,也就一定能修好,只要木桥修好了,来往鄱阳城,那就简单了。
  
        “好,就这么办。”傲天辰一锤定音。
  
        傲天辰带人去崖底探路,褚景琪就带人去修木桥,而楚月熙带上自己的人在盛锦城里转,拿着乐樱的画像,四处找人。
  
        当然,他们夺回了盛锦城的事,褚景琪和傲天辰都在第一时间给皇上去了飞鸽传信。
  
        虽然,信上朝皇上要了六十万两银子安抚盛锦城的百姓和解散的八万新兵蛋子,但皇上看了后,心情还是十分悸动。
  
        他拿着信,就递给了二王爷看,“天辰和阿琪这次幸苦了,等他们回来,朕要好好奖赏他们。”
  
        特别是阿琪,本来他还在丁忧期间,可以不去大西北,但看在他的份上,阿琪还是二话不说去了。
  
        “还有月熙,这次能夺回盛锦城,月熙也出了不少力气。”皇上满眼含笑道。
  
        褚景琪和傲天辰楚月熙之间关系友好,又是亲戚,不存在什么抢夺功劳欺上瞒下的事情,所以,褚景琪和傲天辰给皇上的信上,都把楚月熙的功劳写了进去。
  
        二王爷得知女婿也有一份功劳在,也十分高兴,“清慧那丫头昨儿个还到府里吵我,问楚月熙那小子什么时候能回来呢,这下好了,人追去了大西北,恐怕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了。”
  
        皇上想到给他下降头的人,脸上的笑容淡了下来,“那人就是上天入地,朕也要找到他。”
  
        一个能把他折磨的生不如死,还能利用他八字改变他天子命运的人存在,且这个人对他还有恶意,他光是想想,就厌恶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放心吧,月熙性子虽然好玩了一点儿,但做事还算沉稳,他会抓到人的。”二王爷劝道。
  
        看来,等一下回府,他得给天辰去一封信,让他帮着月熙一起把人抓到,不然,月熙若抓不到人,空着手回来,只怕这次立下的功劳都不够抵皇上心中的怒火。
  
        夏梓晗也接到了褚景琪的来信,看完信,夏梓晗绽开笑颜,吩咐楚清,“通知厨房,今晚上加菜……算了,还是你去聚香楼订几个菜,让他们傍晚送过来。”
  
        见主子眉开眼笑,楚清嘿嘿的笑,“主子,是不是世子爷打仗又赢了?”
  
        “嗯,还夺回了盛锦城。”夏梓晗把信折好,往外走去,“你快去聚香楼,我要去告诉王妃这个好消息。”
  
        “主子,纱帽,忘了戴纱帽。”
  
        楚清快手快脚的拿下架子上挂着的一顶白色的纱帽,就追了出去。
  
        正当中午,夏梓晗一出门,就被火烫的太阳刺的眯了眼睛,她顿足,等楚清跑到跟前后,就接过她手里的纱帽,戴在头上,白色透明的纱帘,瞬间把她整个脸都给遮住了。
  
        楚清帮着她整理,道,“主子,你想吃什么,总得列个菜单给奴婢吧,不然,奴婢去了聚香楼,见每一道菜都好吃,就会不知道要点什么菜了。”
  
        “听说聚香楼又出了一道香酥鸭,我还没带两个小少爷去吃过,你今儿个就点一份来,再点一份王妃爱吃的八宝糕,和王爷爱吃的卤牛肉,还有老爷子爱吃的翡翠丸子,另外,你再看着点几道就行。”
  
        楚清就应了一声是。
  
    
  
    
  
    
第1265章 糟蹋了

  
        夏梓晗走了两步,又想到了楚家和夏家,她又道,“再给楚家和夏家点几个菜,让小二送去,再给老爷送去一壶三十年的竹叶青。”
  
        “主子,听说上次端午节您送给老爷的竹叶青,老爷藏在酒柜没舍得喝,结果被大少爷给偷去喝了,喝了后,还趁老爷不在,把前院书房里的一个丫鬟给糟蹋了,气的老爷狠狠打了他一顿板子呢,后来,是太太做主,把那丫鬟赏给了大少爷做通房丫头。”
  
        丫鬟地位虽低,但也是人,既然他把人家的清白给毁了,夏二太太身为一家之母,自是要出面给人家一个说法。
  
        这事要是发生在别的人家里,或许当家太太还会把责任推到丫鬟的头上,说丫鬟钩引少爷,然后打丫鬟一顿,再打发卖了就是,可在夏家,这些下人全都是分家后夏二太太亲自去人牙子那里买回来的,还一个个用心栽培出来的,特别是那个扫地丫鬟,夏二太太看着她忠厚老实,人又勤快,就特地派去专门为夏世明打扫书房,这倒好,竟然被不争气的夏梓江给糟蹋了。
  
        夏二太太也气的要死,夏梓江欺负了她的人,她还打不得,骂不得,训不得,还得把自己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丫鬟,白白送给夏梓江去暖床。
  
        谁叫她是人家的后母呢。
  
        就是随随便便骂一句,传出去,她立马就会成了恶毒妇人。
  
        “主子,要不,酒就算了,奴婢多点几道点心,让聚香楼的小二给送去吧,听说老爷很喜欢吃就留下的点心。”楚清眼睛眨巴眨巴的说道。
  
        酒的事,夏梓晗还真不知道,没人告诉她。
  
        得知她送的酒,因夏梓江偷喝而出了事,这次当然不能再送酒,她就嗯了一声,让楚清多点两道菜送过去。
  
        夏梓晗吩咐了楚清后,就急匆匆去找卓氏。
  
        大热天的,安郡王府搭建的花房,四周都是琉璃砖,顶上也是琉璃瓦,若是冬日,挡风又保暖,还能看到四周景色,卓氏和夏梓晗都十分喜欢窝在花房里的小花厅里的热炕上做针线活。
  
        可到了夏天,花房就成了火炉一样炎热,卓氏就不爱去了,整日里都窝在自己的屋子里,懒洋洋的。
  
        听到丫鬟来报,说是儿媳妇来了,卓氏这才有了一点儿精神头,“阿玉来了,快进来。”
  
        “娘。”
  
        夏梓晗走进来,摘下纱帽,扔给旁边的丫鬟,刚要福身,就被卓氏拉着坐了过去,“就我们娘儿两个,不用多礼。”然后又问,“这么热的天还来,是不是有事?”
  
        “有,有大喜事。”夏梓晗笑眯眯的道,从怀里拿出褚景琪的信,递给卓氏看。“阿琪来信了,说是夺回了盛锦城。”
  
        “哎哟,这可真是大喜事。”卓氏一下子就有精神了,摊开信就看了一遍。
  
        其实,飞鸽传信,就那么两排字,统共都没二十字,不过,也交代了一个大概。
  
        卓氏只扫了一眼,就乐不可支道,“派人去告诉你爹了没,这么大的喜事,得让他早点知道。”
  
        “还没呢,接到信,我就往娘这里来了。”夏梓晗道。
  
        白天时分,褚宣宇和褚老太爷子父子基本上都会在前院教两个宝贝孙子的武艺,到了傍晚,褚宣宇才会带着两个小孙子进内院来。
  
        也因此,最近这几个月,夏梓晗跟两个儿子相处的时间也日渐减少,这两个月,基本上是早上请安和晚上吃饭时,她才能见儿子一面。
  
        虽然有些失落和寂寥,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