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嫡女谋嫁-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事,能瞒得过别人,可瞒不过狐狸,狐狸一直和皇上的暗卫有来往,他们一出现在京城里,狡猾的狐狸就能闻到他们的味道。
  
        这一夜,狐狸潜进了夏梓晗的寝室。
  
        “郡主,皇上派了暗卫出来,说是要收购一批粮食,看他们动作,应该是秘密行动。”
  
        他记得,楚琳说过,楚玉郡主手上就有一批粮食,他就想要给暗卫和楚玉郡主牵上这条线,也省的暗卫四处去碰壁,却买不到粮食。
  
        要知道,战争时期,粮食是最重要的,价钱比平时都要高上一倍。
  
        夏梓晗一惊,讶异道,“南边年后才送去一批粮食,那里应该还不缺粮食啊,难道是粮库缺少粮食,京城外的流民没吃的了?”
  
        “这个……就不知道了。”
  
        狐狸确实不知道,褚宣宇又没给他写信。
  
        夏梓晗就道,“我手上是有一批粮食,不过,那粮食我是要留着给南边的将士们吃的,他们才是最重要的。”
  
    
  
    
  
    
第555章 母蛊

  
        夏梓晗没松口,狐狸就走了。
  
        次日,狐狸又来了,还给夏梓晗带来了震惊的消息。
  
        “说是二王爷被蛊虫控制,把朝廷送去的粮食,全都背着国公爷,送去给了倭寇,现在,南边将士们都快没吃的了。”狐狸把打听来的消息,压低声音,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夏梓晗。
  
        夏梓晗惊的眼睛都瞪的铜陵一样大,“你得来的消息可的真的?”
  
        “是皇上的暗卫亲口说的。”狐狸道。
  
        他是看见暗卫着急买粮食,就多了一个心眼,去调查了粮库里的粮食,发现粮库里不缺粮食,如果喝粥的话,也足够流民们吃几个月的了。
  
        那么,皇上着急买粮食,那就肯定是另外有原因。
  
        他就亲自出面找了暗卫,还故意露出了他有粮食卖的消息,暗卫这才全盘说出来。
  
        当然,因为对方是狐狸,不是狐狸,皇上的暗卫是打死也不会说的。
  
        狐狸得到消息,就匆匆来找夏梓晗。
  
        夏梓晗急了,连忙让狐狸去庄子上找田庄头,让田庄头带狐狸去淮河城一趟,把她手上的粮食全都卖给了皇上。
  
        她之前收购的马家六个大庄园里的粮食,还有她自己四个大庄园里的粮食,加上她手上大大小小十七八小庄子里的粮食,加起来九百多万斤粮食,按照目前的市场价,二十文钱一斤大米,那就是十八万两银子。
  
        夏梓晗全都卖给了皇上。
  
        皇上一得到粮食,就派了心腹,领着二王爷当初留在京城军营里的一万将士,押送粮食,从倞淮城出发,坐船从水道走,秘密送去了南边。
  
        夏梓晗把手上的粮食送去了南边,还赚了皇上一笔银子,心情很是高兴,可还没等她高兴的劲儿过去,狐狸就领着皇上的暗卫来找她了。
  
        狐狸说,“皇上知道了那些粮食是郡主卖的,想让郡主再帮他收购一批粮食,皇上说,你那些粮食,南边的数万将士们吃不到一个月,就会没了,还得再买,不过,这事他不好再出面,想让郡主出面收购,皇上会出银子。”
  
        狐狸说完,皇上的暗卫就掏出来厚厚一叠银票,放夏梓晗面前,“这是五十万两银票,皇上说,这些银票全都买了粮食,就够南边的将士们,支撑到下半年粮食收获的季节。”
  
        夏梓晗一颗心都气的滚烫到了极点,脑袋上的血管都气的一跳一跳的,“皇上不方便出面,就把这事给我来做,他到底怎么想的,我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难道还能比他更方便去抛头露面?”
  
        “郡主别生气,皇上说,让你手下的庄头出面去收购就行,我们也会跟着。”暗卫忙道。
  
        “其实,皇上只是想要借用一下郡主手下的庄头,毕竟,我们是暗卫,只会打打杀杀,对买粮食这事不会,也不熟悉。”
  
        更不知道哪里有粮食卖。
  
        夏梓晗揉着额头,就吩咐狐狸,“去,把人和银票都带去田庄头那里,让田庄头尽量多收购一些粮食,南边的将士们下个月会不会挨饿,就全靠他了,你就这样告诉他。”
  
        “行,那我们就先走了。”狐狸示意暗卫拿着银票,两个人就飞没影了。
  
        夏梓晗气的坐在椅子上。
  
        那皇上,真的是……自己害怕被人发现,就拖她下水,要不是南边还有褚景琪父子和褚家军在,她才懒得理会这事呢。
  
        这种泥坑,她还真的不想被拉进去。
  
        可是……
  
        一想到褚景琪会饿肚子,她就什么也不想,投降了。
  
        哎……
  
        田庄头得了夏梓晗的命令后,就通知了他手底下十几个庄头,四处去购买粮食。
  
        半个月,田庄头辛辛苦苦的,总算把京城里里外外庄子上储存的粮食全都买下了。
  
        最后银子不够,还差十万两,是暗卫进宫,跟皇上拿的。
  
        买下了这一批粮食后,皇上就让人悄悄送去了南边。
  
        而这时,倭寇本打算趁大盛士兵们没吃的时,进宫宁武城,好趁大盛的兵马饿的没力气时,一举拿下宁武城。
  
        谁知道,就在这时,倭寇自己后院起火。
  
        倭寇的老巢,被鞑子攻击了,战争正打的激烈,倭寇急眼了,连忙带着大部分兵马掉回头,去救自己的老巢。
  
        只留下一部分兵马,守着好不容易才抢到的万丰城。
  
        倭寇一走,褚宣宇就赶忙调兵遣将,带着四万兵马,和褚景琪,傲天辰两个人,三面包抄,袭击万丰城里的倭寇。
  
        这一场战争,打了一天一夜,褚宣宇终于把万丰城给夺下了。
  
        倭寇全部被歼灭,褚景琪和傲天辰二人联手,还活抓了倭寇留守的将军,而大盛这边的兵马,也死伤惨重,四万兵马,也剩下两万多人。
  
        在褚宣宇夺下万丰城后,鞑子那边也得到飞鸽传信,然后,鞑子急急退兵,等匆匆赶过去的倭寇赶到时,鞑子已经退到了大盛的地盘上,躲进了深山老林,让倭寇找都找不到。
  
        倭寇丢了万丰城,自己的地盘又被鞑子按着打了一顿,气的倭寇的统领差一点儿没吐血。
  
        而这一招调虎离山之计,是褚景琪想的,和鞑子联手,引出驻扎在万丰城的倭寇,然后,鞑子那边,趁倭寇未到之时退兵,而褚景琪这边,则在倭寇离开万丰城不久,就举兵夺回了万丰城。
  
        双方合作的天衣无缝,让倭寇吃了一个哑巴亏。
  
        大盛兵马夺回了万丰城,把大盛的失地抢了回来,这本应该是一件大喜事,可是……看到一座空城,里面一个百姓都没了,全都被倭寇给杀死了,大盛的将士们站在城中,都觉得满心凄凉,他们似乎都能听到城上空飘散着的怨气和哭声。
  
        白神医在万丰城夺回的第三天,就赶到了万丰城。
  
        褚宣宇担心二王爷会再次会被蛊虫控制神智,做出不可饶恕的事情来,就给他喂了迷药,让他整日昏迷不醒着。
  
        白神医被二王爷把了脉后,脸色就十分凝重,傲天辰在一旁看的心颤颤的,“白神医,怎么样,我父王体内的蛊虫能否去除?”
  
        白神医紧皱眉头,道,“二王爷中的,乃是苗疆有名的金蚕蛊,这种蛊虫,是用十二种毒虫和施蛊人的精血而养成,要养上七七四十九天,七七十四九天后,十二种毒虫最后会在自相残杀中只剩下一种变异的虫子。”
  
        “这虫子,就叫金蚕蛊。”
  
        “施蛊人会吞入金蚕蛊,以身以血,继续饲养,养满五年后,施蛊人就成了饲主,这时候,金蚕蛊就完全听从饲主的命令。”
  
        “饲主利用金蚕蛊的粪便给人下蛊,一旦被下了金蚕蛊,就会完成为饲主的奴隶,听从饲主命令,若是违反,中蛊者就会全身受咬啮之苦,疼痛难当,痛不欲生。”
  
        “此蛊虫,还能晒成干,制粉成毒,其毒性……比鹤顶红还要厉害,武林中人提起金蚕蛊时,无一不咬牙切齿。”
  
        “老夫行医几十年,都未能有幸碰到金蚕蛊,没想到,却会在二王爷身上看到。”
  
        白神医捋了捋发白的胡子,脸上则是一脸对金蚕蛊的兴趣。
  
        “神医,你说了这么多,还没说我父王身上的这什么金蚕蛊,能不能去除?”傲天辰听的胆颤心惊,却更是担心二王爷的性命。
  
        白神医就白了他一眼,“你这小子,怎么,对老夫的医术不相信?”
  
        听他这语气,据是能去除。
  
        傲天辰就忙笑着道,“相信,那一切都拜托白神医了。”
  
        “你也别高兴太早了。”白神医又给傲天辰泼了一盆子冷水,“这去除金蚕蛊,可不是一个容易的事,首先,要找到下蛊的人,然后……把饲主身上的母蛊引出来,只要有母蛊在,二王爷身上的子蛊,老夫就有办法将它引出来。”
  
        傲天辰就呆坐在椅子上,喃喃道,“我们连谁下的蛊都不知道,怎么找到母蛊啊?”
  
        “这个好办。”白神医非常有自信道,“把二王爷弄醒,只要二王爷醒了,他体内的蛊虫也会跟着醒,子蛊醒了,母蛊就能感觉到,到时候,只要饲主联系子蛊,老夫就能把母蛊找出来。”
  
        傲天辰却有些犹豫。
  
        他父王之前醒着时,就把他们的粮食全都给了倭寇,要不是褚宣宇带着人去救的及时,怕是这条命都没了。
  
        再让他父王醒来,谁知道他还会不会再做出什么事情来,万一把命弄丢了,他怎么跟母妃交代?
  
        母妃得多痛苦?
  
        还有清慧,父王最疼爱她了,若父王有个万一……清慧也会很伤心。
  
        傲天辰拿不定主意,就看向褚宣宇,征求褚宣宇的意思,“国公爷,你看,要不,还是先让我父王醒来吧?”
  
        不醒来,不去除父王体内的蛊虫,父王就完全成了敌人的傀儡,还会反过手来残害大盛的将士,这样的父王,怕是连父王自己也不想这样活着吧?
  
        “阿琪,给二王爷服下解药。”褚宣宇没有犹豫,就吩咐褚景琪。
  
        褚景琪应了一声,就拿出解药给二王爷服下。
  
    
  
    
  
    
第556章 调虎离山之计

  
        二王爷很快醒来。
  
        没有被母蛊故意控制的二王爷,就跟平常人一样,看不出他被人控制的痕迹,而且,他被人控制着所做的事情,等他人清醒后,居然一丁点都不记得。
  
        褚宣宇等人也没跟他提粮食的事情,只说他劳累过度晕倒了,让他好好休息。
  
        不过,褚宣宇,傲天辰,褚景琪,还有另外几名大将军,都密切的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傲天辰,生怕他父王会在作出什么对大盛不利的事情来,寸步不离的守着二王爷。
  
        二王爷还觉得奇怪来着,“你做什么,我上个茅厕你都跟着,臭小子,什么时候,你成了离不开娘的奶娃子了?”
  
        “我这不是担心父王还会晕倒么,父王,你都不知道,你晕倒后,可把我们给吓坏了,还以为你中了敌人的毒呢。”傲天辰扯了扯嘴角,坚定的跟着二王爷进入了茅厕。
  
        二王爷脖子上青筋直冒,哽着脖子,吼道,“你跟个木头一样竖在这里,要我怎么拉出来?”
  
        “我又没有堵住你。”傲天辰嘀咕了一句,在见到二王爷眼睛都快冒火了时,又忙道,“父王,你……你就让儿子不在,儿子都能忍受闻臭,你就也忍一忍我的存在吧。”
  
        总之,就是不离他寸步。
  
        以免他父王一个眨眼,人就不见了,又去做什么坏事。
  
        “你……气死我了。”二王爷气的直跺脚,但最终,还是没有强硬的赶傲天辰出去。
  
        傲天辰皱着鼻子在一旁等,心里那叫一个郁闷。
  
        他父王以为他愿意站在这里闻臭啊,要不是怕他会再做出什么对大盛不利的事情,将来让御史弹劾,担心他父王会愧疚,他才不来受这份苦呢。
  
        还吃力不讨好,还被父王各种嫌弃。
  
        哎……
  
        一连半个月,二王爷都没事,吃好睡好,身体一点儿异状都没有。
  
        然而,这一日晚上,半夜子时,军营帐外,突然想起了一阵悠扬的笛声。
  
        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这笛声就显得更加异常,硬赖着要跟二王爷睡一个营帐的傲天辰,第一个睁开了眼睛。
  
        可等他转头,看向他父王时,突然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父王居然不在,那床,空了……
  
        “父王……”
  
        傲天辰浑身打了一个激灵,刚醒来迷迷糊糊的脑袋也瞬间清醒,他忙翻身下床,冲出营帐外。
  
        眼睛四下扫射了一圈,见到几条黑影,步如神速的朝南边飞驰而去。
  
        认出最后那一个是褚景琪,他忙飞跃跟上,连件外衣都没来得及穿上,身上还是一身白色里衣。
  
        几条身影飞出了营帐,飞出了万丰城,直到城外一个小山坡上,才停了下来。
  
        见二王爷停在了不远处一颗树底下,褚宣宇和褚景琪,白神医三人,就藏身在了一处山坡中。
  
        三人探头,往树底下望去。
  
        只见二王爷一个人愣愣的站在树底下没动,褚景琪就拧了拧眉,总觉得哪儿不对劲。
  
        他道,“爹,我过去看看。”
  
        “嗯,要小心点,我总觉得二王爷会站在这里,这事有些诡异。”褚宣宇的心里,也隐隐有些不安。
  
        褚景琪就悄无声息的潜了过去。
  
        离二王爷只有三米远,他才停了下来。
  
        观察四周,却没有看到一个人影,连之前的笛声也停了下来,吹笛的人,更是连一根毛也没有出现。
  
        褚景琪心里的不安,更加大了。
  
        突然,他想起了他和鞑子联手,跟倭寇玩的那一手调虎离山之计,怎么跟现在的情形有些像?
  
        褚景琪大惊,暗叫一声不好。
  
        他冲上前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个手刀下去,打晕了二王爷。
  
        背起二王爷,褚景琪就往回飞跃,还不忘跟褚宣宇和白神医喊一声,“爹,师傅,快回去,我们中计了。”
  
        褚宣宇和白神医闻言,大吃一惊,忙紧随其后跟上。
  
        傲天辰正往这边飞来呢,就见到褚景琪背着他父王急匆匆往这边飞奔,傲天辰吓坏了,还以为他父王受人暗算了呢,就要冲过去。
  
        褚景琪没有停顿,只急急道,“二王爷没事,快回去……万丰城出事了。”
  
        话落,人就越过了傲天辰,继续飞驰。
  
        几人还没到万丰城,就听见了万丰城里面喊杀声震天,褚景琪脚步急刹,把背上的二王爷扔给了紧跟其后的白神医,道,“师傅,找个地方躲起来,城里有我们在,会没事的。”
  
        说完,人就冲进了城内。
  
        城内子弹漫天,刀光剑影,倭寇和大盛的将士打的激情四射,难舍难分。
  
        褚景琪一出现,就大吼了一声,直奔倭寇的将领而去。
  
        大盛这边的将士,被倭寇偷袭,见几位将军都没出现,还以为他们遇害了,正人心惶惶,节节败退。
  
        褚景琪这一出现,就像是一针增强镇定剂一样,打在了大盛将士们的心中,特别是褚景琪一出现,就出其不意,打了倭寇头头一掌,直接把人掀翻马来。
  
        大盛将士们见状的,都大喊了一声好。
  
        紧跟其后而来的褚宣宇傲天辰,都急急投入了战争之中,鼓舞了大盛将士的士气。
  
        因为回来的及时,褚景琪又雷厉风行的把倭寇的头头给打成重伤,倭寇的兵马就慌乱了,拼死把他们的头头给护着,退出了万丰城。
  
        这一次,倭寇利用二王爷,调离他们,向万丰城偷袭,算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得不偿失。
  
        大盛护住了万丰城,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死了好几千个人,褚宣宇的脸色很不好看,阴沉阴沉的,十分吓人。
  
        傲天辰自认这一次他们会被算计,他父王要负一大部分责任,在战争结束后,他就顾不得胳膊上被子弹擦伤的痛,自动自发的领着二王府的士兵们,收拾战场,带人善后。
  
        战争结束半个时辰后,白神医背着二王爷回来了。
  
        中蛊的人没找到,还中了人家的调虎离山之计,从这以后,褚宣宇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二王爷再一次被褚景琪下了迷药,让他整日陷入了昏睡之中,而倭寇这一次吃了亏之后,就退回了倭寇之地,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褚宣宇站在城墙上,望着下面只剩下最后的两万兵马,满心悲凉。
  
        褚家军五万兵马,二王府五万兵马,江南总兵两万兵马,还有原本驻扎在万丰城的五万兵马,整整十八万兵马,短短一年时间,就只剩下两万兵马,死了十六万将士,大盛这一次的损失之大,只怕是超过了所有人的预估。
  
        这次战争过后,大盛元神大伤,实力也大不如前。
  
        而他两万铁骑军,也只剩下八千人,褚景琪手下的三万兵马,也只剩下九千人,二王府的兵马损失更惨,只剩下五千人……
  
        死了这么多人,这往后……战争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
  
        褚宣宇收回目光,下命令道,“明日发出布告,征兵十万。”
  
        再不征兵,只怕再经历几场大战之后,这大盛就要换倭寇来统领了。
  
        “爹,你也别担心,我们大盛兵马损失大,倭寇兵马损失也不小,我统计了一下,倭寇的兵马损失也不低于十五万人,倭寇地域窄,人少,损失十五万人,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倭寇,也经不起再三的战争。
  
        “再过两个月,几年的粮食就要收成了,那时候,倭寇也该收手了。”褚宣宇手底下一员大将道。
  
        褚宣宇深深叹了一息,道,“希望如此。”
  
        身为一个大将军,却谁也不想起战争,这战争,太劳民伤财,死太多人了。
  
        多少家庭,因为战争,得支离破碎,家破人亡?
  
        “我去给皇上写信。”褚宣宇道。
  
        褚宣宇给皇上写了一封信,又把大盛如今的局势摆了一遍,然后提出,让皇上下旨征兵的事。
  
        朝廷里接到这封战报,大臣们都鸦雀无声。
  
        死了十几万人马,几乎是大盛三分之一的兵马,这南边的战事若再继续下去的话……这大盛就支撑不住了。
  
        这时,就有大臣提出派使者,跟倭寇和解。
  
        和解,向来是谁先提出,谁吃亏,谁就要割地赔款。
  
        割地赔款,皇上坚决不同意。
  
        满朝大臣激烈相争,一半人同意和解,一半人则支持在撑一段时间,兴许再撑一段时间,倭寇先支撑不住了呢?
  
        这次战争,大盛损失大,但倭寇也好不到哪里去,倭寇也跟大盛一样损失不小,也经不起再次的战争。
  
        若是倭寇先一步提出和解,把什么条件,岂不是任由大盛提……抱着这个侥幸,就有一半的大臣不同意和解。
  
        而就在大盛朝廷里纷纷扰扰之时,倭寇也做出了决定,派了使者前来,提出和解之意。
  
        倭寇先一步提出,那另一半不同意和解的大臣,立马举双手同意了。
  
        倭寇提出和解,第一个条件就是,打通倭寇和大盛之间的海道,两个国家之间通商往来。
  
        第二个条件就是,倭寇会派一个公主过来,跟大盛和亲,而大盛也要派一位公主过去跟倭寇和亲,让两国之间的友谊桥梁,能更加稳固。
  
    
  
    
  
    
第557章 卖力

  
        第三个条件就是,每年大盛都要卖五千万斤的粮食给倭寇,确保倭寇的百姓不至于挨饿。
  
        而倭寇也会拿相应的物品来交换粮食。
  
        倭寇提出的三个条件,后面两个,皇上都能答应。
  
        宫里正巧有几位先皇留下来的公主,已经到了定亲年龄,拉出一位公主去倭寇和亲,也算是给大盛做了贡献。
  
        至于粮食,大盛是产粮大国,不缺那些粮食,何况倭寇不是要,而是以物换物,或者是直接拿银子买,这个,皇上也能接受。
  
        可第一条……开通海道,跟倭寇通商,皇上却犹豫了。
  
        这海道一旦打开,日后想要再关上,就难上加难,而倭寇,有了这条还道,日后,这大盛,岂不是任由其来?
  
        这就好比给倭寇打开了方便之门一样。
  
        万一……倭寇不守信用,在大盛地盘上滥杀无辜呢?
  
        刑部尚书就上前一步,躬身道,“皇上,既然倭寇能提意见,那我们大盛也能提意见,倭寇想开通和大盛之间的海道,这也不是不行,但……丑话,我们得先说在前面,若是倭寇上了岸,到了我们大盛境地,那就得按照我们大盛的规矩来,倭寇若是在大盛的地盘上犯了法,杀了人,我们大盛就有权利按照大盛的律法来处置他们,倭寇不得插手。”
  
        吏部尚书也站出来,补充道,“皇上,还有一条,臣建议,倭寇若是违反了和解条约,那我们大盛有随时关了海道的权利。”
  
        “皇上,微沉这也有一条……”
  
        一时间,朝堂上一条条一件件的条约,都定了出来,皇上就吩咐人把大臣提出的条约都一一记下来。
  
        结果,有二三十条之多。
  
        这么多,自然是不能都提上去,都提上去,也得人家倭寇答应不是?
  
        最后,将这些条约都集中一起,大臣们又是一番激烈讨论,最后只留下了十条比较中肯的条约。
  
        大盛这边商量出结果后,皇上就召来倭寇来的使者,把大盛提的条约给倭寇使者看了一遍,倭寇使者领头的只是倭国的一个小官,拿不定这么大的主意,就提出先回倭国,跟他们的天皇商量后,再给大盛回话。
  
        大盛皇上同意了,并举办了一次欢送宴会。
  
        送走了倭国的使者后,皇上就把和亲公主这事交给了皇后来做主。
  
        至于开通海道,这是一件难事,不好办,还得招商户参与,这事,派谁去,朝堂上又是一番激烈。
  
        不管朝廷派谁去,夏梓晗都不在意,她在意的是,大盛和倭寇一旦和解了,那褚景琪就能回来了。
  
        她天天盼,夜夜盼,晚上睡着了,都伸长脖子盼。
  
        终于,到了八月上旬,倭寇传来消息,对于大盛提的条约,倭寇都能同意,但倭寇也加了一些条件,那些条件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大盛都能接受,皇上也就答应了。
  
        双方谈妥了后,这一来一回,就到了九月份。
  
        九月下旬,倭国要派使者前来大盛,跟大盛签订条约,一起来的还有倭国送来和亲的公主,和倭国正田亲王。
  
        因公主亲王身份尊贵,倭国就要求大盛的褚家军护送他们进京。
  
        倭国使者,进入万丰城后,安危就交给了褚家军,由褚宣宇和褚景琪父子二人护送进京。
  
        等他们到达京城时,已经是十一月份。
  
        因两国要和解,战争停止了,住在京城外的流民就陆陆续续的离开了,都回了自己的家园。
  
        到了十一月份,城外的流民几乎所剩无几,京城大街上也恢复了以往的繁华热闹之景象。
  
        这一日,京城东门大开,皇上派了两位内阁大臣,去了城门口迎接倭国来的使臣。
  
        清慧郡主挺着一个大肚子,也想去城门口迎接她父王。
  
        这次,傲天辰没回来,他留在南边镇守万丰城,再训练这几个月征收到的三万兵马。
  
        而二王爷身上有蛊虫,他和白神医回来了。
  
        皇上已向倭寇提出,要拥有母蛊的人,将二王爷体内的子蛊去除,这也算是条约之一。
  
        得知二王爷要回来,清慧郡主就迫不及待的要去城门外,见到一年多没见面的父王。
  
        曾氏闻讯赶来,硬拉着她,不让她出去,“那城门口人多,万一挤着你了怎么办,祖母知道,你是想你爹了,可事情也有个轻重缓急,万一你肚子里的孩子有个什么意外,你就是提早见到了你爹,可伤了孩子,你不后悔?”
  
        见清慧郡主脸色有些松动,曾氏就再接再厉的劝道,“清慧啊,你就乖乖待在家里,要不,让玉娘陪你去二王府等着,你爹会很快回去的。”
  
        “那……”清慧郡主摸着肚子,犹豫了一下,就道,“那,让楚玉陪我回二王府去,我真的想我父王了。”
  
        “嗯,我这就派人去安排马车。”
  
        见她不往大街上凑了,曾氏也松了一口气,就吩咐青丫去准备马车,夏梓晗就陪着清慧郡主去了二王府。
  
        “楚玉,你回去吧,我在这里住两天,你回去见见褚景琪,他不是要回来了么。”
  
        回到二王府,清慧郡主就体贴的赶夏梓晗离开。
  
        夏梓晗也确实想见褚景琪,见二王妃也说,“去吧,这里有我看着她,不会有事的。”夏梓晗这才告辞离开。
  
        夏梓晗直接去了城门口。
  
        城门口,早就人挤人,跟贴人肉饼子一样,挤得水泄不通,就连街道两旁的大树上面都立了不少人。
  
        夏梓晗到的晚,见人太多,她左右看了看,一提劲,就飞身上了一个二层小楼的屋顶上。
  
        她站在一处屋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