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恭王府丫鬟日常-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人用力点头,瞧着丹绯上了马车,等到马车转出了恭王府后面的这条小巷,方才回去。
丹绯虽然跟着赵格出宫这么久,其实对京城中也不是特别熟悉,知道烟柳巷这个地名,也听说有不少柳树,但是自己并未去过。
已是深冬,丹绯瞧着眼前一排老柳枯枝,并不觉得萧条,只想着明年春日嫩绿新芽的样子,赵格赏的院子不大不小,前后两个小院,她一人住足够,前院可以待客,里面放着上好的黄花梨木的家具,后院正房三间,侧面各有两间厢房,里面的家具也都齐全,正房一间朝阳的屋子里,放着一套红木的家具,架子床妆台铜镜衣架一应俱全,想来这便是主人的卧房,墙上也一幅山水图,丹绯瞧了一圈,喜欢得很,在心里将赵格好生夸奖了一番。
等了一会儿,和顺驾着马车从王府过来了,带了几个小厮,将丹绯的东西从马车上全部卸了下来,抬进屋里。
丹绯笑眯眯地给这几个小伙子一人一块碎银子,说道:“今日麻烦你们,这刚刚过来,连口茶水都没有。”
和顺忙道:“这都是我们该做的,在府上的时候,承蒙丹绯姐照顾了。”想了一下又说道:“这院子瞧着不小,您一人住着不好打理也空荡,北市有个中人,姓冯,姐姐到那边打听一下便知,是我老乡,姐姐得空过去瞧瞧,报我名字,买两个丫鬟婆子的,也好有个伴儿。”
丹绯点头:“也是,多谢和顺了。”
和顺挠了挠头,回道:“这哪用道谢。”
丹绯将王府的人送走,然后去前院的厨房瞧了瞧,里面还真是锅碗瓢盆一应俱全,丹绯笑了笑,没想到这院子还是拎包入住的档次。不过她今日并不准备生火,想先在附近瞧瞧再说。
将床铺整理好,东西稍稍归置了一下,然后锁门出去,准备买些东西回来。
烟柳巷不算京中大富之人住的地方,但是想要买什么都不难,转出巷口东侧有一条都是商铺的街道,丹绯去瞧了瞧,各种东西都是一应俱全,不过赵格给她的两个铺子不在这里,稍稍远了些,再等两日去瞧也不迟。
买两个丫鬟仆妇的事情,丹绯也觉得应该,毕竟一个人住这么多房子,确实显得空空荡荡,大昭有论日租马车的商人,丹绯想着寻一个,明日便去北市那边瞧瞧。
当务之急是先买些米面粮食,这街上便有一件粮油铺子,要了些白面小米并香油大料,多给了十个大钱,掌柜的便让一个小伙计跟着丹绯将东西送回去。
那小伙计十五六岁的年纪,不高不矮的个子,说话行事机灵得很,一边走一边跟丹绯说话:“姑娘瞧着眼生,是不是家里刚刚搬来?烟柳巷这片,虽不比京中达官贵人住的那些地界儿,但是住起来绝对舒心,早上是西街开早市,姑娘赶早去瞧瞧,能买不少新鲜的好菜蔬,您府上若是缺什么米面粮油的,只管过来知会一声,我选好了的给您送上门去。”
这小伙计说话快,跟唱快板儿一般,丹绯听得笑眯眯的,便道:“你帮我找一辆马车,明日一早去我门前等着,给你五十文跑腿的费用可好?”
那小伙计一听当然高兴,忙道:“姑娘等好,这街上赶车的我都熟悉,明日一早,找最稳的马车到您门上去。”
到了院中,那小伙计见没人,便问道:“姑娘一人住在这里?”
丹绯笑道:“这怎么会。”
那小伙计点头,跟丹绯说道:“也是,一个人住着不安生,还是得有人陪着好。”
这十五六岁的孩子,话倒是不少,丹绯给他数了五十文钱,说道:“劳烦小哥,明日给我寻辆马车回来。”
“姑娘喊我发财就行!”
丹绯笑眯眯地应了声好,瞧着发财猴子似得蹿出了院子。
晚上一人睡着,不知是不习惯还是怎样,丹绯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忽然想到了赵格,今早应该已经离了骁骑营,也不知一日能行多少,何时能到凉州。
赵格跟着安景侯,赶路极快,卯时初刻上路,戌时才寻驿站歇下,人疲马竭,倒是让他少想了不少儿女情长之事。
第二日一早,丹绯去了发财说的早市,吃了碗豆腐脑,瞧了一圈,也没买什么,先回去了。
等了一会儿发财找的马车便到了,丹绯瞧了一眼,跟王府自是不能比,但是里里外外都干净,马儿也是膘肥体壮,赶车的是个中年汉子,见丹绯出来,便道:“可是姑娘让发财请的马车?”
丹绯点头:“我今日往北市一趟,要多少银两?”
那车夫回道:“来回五百文大钱。”
“也好,我也不同您讲这个价钱,不过您可知道这北市不是不是有一位姓冯的中人?”
那车夫点头:“是是,我将姑娘送过去。”
大昭做中人的也分两种,一种是往达官贵人家送奴仆的,一般都挑些长相好的,签死契进去,挣钱也多些。另一种是稍稍富裕人家想请个的婆子或者丫鬟,签身契也好,短工也行,和顺口中的冯中人便是后一种。
到了之后,丹绯瞧了一眼,大昭的中人是正经生意,门上还挂着牌匾。
丹绯递给车夫几个大钱,说道:“大哥去吃个茶水,我进去瞧瞧。”
那车夫谢过,去了旁边的茶摊。
刚刚进门,便有人迎了上来,做生意的都好眼色,瞧着丹绯身上的衣料便知道是位贵客,忙道:“姑娘这是想选个什么,且说来,今日可选的人倒是不少。”
这后面是不小一进院子,站了不少人,丹绯开口道:“是王府的和顺让我来寻冯中人的,您可是?”
那人忙道:“原是和顺大爷,我这便去寻掌柜的。”
丹绯莞尔,没想到和顺的名头在外如此好用。
不多时,一个穿着蓝色绸衫微微有些发福的男人便下来了,瞧见丹绯,便道:“是和顺兄弟介绍姑娘来的?”
丹绯点头:“正是。”
“既如此,姑娘说说想选什么样的下人仆妇,我亲自给姑娘把关。”
丹绯笑道:“选一个洗衣做饭的婆子,两个勤快听话的丫鬟。”
冯中人一听,领着丹绯往内院去,说道:“这倒是好办,姑娘是想要签身契的,还是?”
“无妨。”
冯中人思索了一下,说道:“倒是有一对母女,原先夫家是个秀才,没想到得了急病,家里钱财散尽人还是去了,那妇人三十五岁,姓余,本是富贵人家的绣娘,女儿不过十四出头,做事勤快人也干净,还识几个大字,那妇人可签身契。”他瞧着丹绯,衣料极好,头上一颗珍珠便值几十两银子,又是和顺介绍的,说不准还真是跟王府有什么关系,想着这种人应该喜欢干净知礼的奴才,这一对母女是好,只是女儿不卖身,放在他手里有些麻烦,说不准这位贵人能够相中。
丹绯听罢,便道:“这一对母女今日可在?”
冯中人忙点头:“刚好来了,姑娘可想见见?”
“那便见上一见。”
这二人倒是跟丹绯想象的没差多少,说是妇人,那母亲虽说三十五岁的年纪,但是乌发雪肤,虽然长相寡淡了些,但是身上的衣裳都干干净净,瞧着让人觉得舒心,小姑娘十四岁出头,比丹绯稍稍矮了些,抿着嘴一言不发,丹绯却也能瞧出来,是个有些争气傲强的孩子。
冯中人先开口道:“这位姑娘府上缺人,我便推荐了你们母女,人家也不要求签身契。”
丹绯点头:“确实不用签身契,只不过平日要住在我那里。”
那妇人瞧了一眼丹绯,上首的姑娘一双美目温温柔柔的样子,想了一下又问:“那姑娘一月给多少月钱?”
丹绯想了想,王府的三等丫鬟,一月也就是三钱银子,便道:“吃住都不用花钱,我每月给你母女二人七钱银子。”
不签身契这个价钱已经很不错了,那妇人忙道:“既如此,多谢姑娘,今日便可跟着姑娘往贵府去。”
冯中人让这二人先离开,然后又道:“还有一个,虽是乡下来的,人不错,性子爽快泼辣,手脚也利索,想签身契出去。”
丹绯觉得有个厉害些的丫鬟也有好处,她不担心自己拿不住,只是偶尔还是需要个脾气硬些的撑撑场面。
丹绯点头,这冯中人虽说带着几分看人下菜的意思,但是找来的人丹绯瞧着也顺眼,这姑娘两道鸦青色的眉毛又浓又长,肤色也微微偏黑,一双眼睛琉璃珠子一般,瞧着生动的很。
冯中人得了三两银子,那泼辣的姑娘本名唤作招娣,丹绯一次给了她十两,母女二人先给了第一个月的月钱,说要回家一趟取些东西,丹绯便告诉了她们自己在烟柳巷的位置,带着招娣先回去。
招娣的名字丹绯喊起来实在有些难受,便问她:“给你改个名字如何?”
“签了身契便是姑娘的人,姑娘给奴婢起个名字。”
丹绯笑道:“那便叫做惊蛰可好?”这姑娘身上有一股子劲儿,特别像春日惊醒万物的春雷,丹绯瞧着喜欢。
惊蛰点头。
丹绯又道:“日后自称惊蛰便好。”
惊蛰瞧着面前这个刚刚将自己买下的女子,她觉得不足二十的年纪,说话温温和和的,眼里也常带笑意,只是自己在她面前一点都炸强不起来,倒是有些想知道这位是做什么的。
丹绯瞧着惊蛰一双大眼睛上下打量自己,便道:“我之前不过也是个丫鬟,不必多想。”
被看出了小心思,惊蛰有些不好意思,喃喃地说道:“惊蛰知错。”
丹绯摇头:“无妨,并没有什么错处,在我这里,不用太过拘谨,但也不许放肆。”
“惊蛰明白!”
回到烟柳巷,丹绯将五百文钱给了那车夫,道了谢,又问了他家的位置,省得日后寻马车麻烦,然后带着惊蛰进去。
领着惊蛰到了后院,指了东侧的厢房说道:“你住这间,里面放了张床,一会儿去外面买了被褥回来,让余氏二人住在你对侧。”
惊蛰边点头便说道:“姑娘原来也是刚刚搬过来。”
丹绯给了惊蛰一钱银子,让她去买自己的被褥回来,没想到这姑娘回来的时候,不光带了一床被褥,还余下四百个大钱还了上来,丹绯没收,让她拿着这些钱再去买菜,还笑眯眯地问她:“这被褥怎地这么便宜?”
惊蛰亮声回道:“姑娘日后想买什么,告诉我就是,那些卖东西的可黑心,厉害些才不吃亏。”
丹绯笑开,倒是没想到还买回来了个这么会讲价的宝贝。
余氏母女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不过余氏一来便接过惊蛰手里的活计,开始烧菜做饭,小姑娘在屋里收拾二人的床铺。
余氏手艺不错,吃过晚饭,丹绯便道:“我日后唤你余嫂,小妹妹今日一直未说话,叫什么名字?”
余氏回道:“是她父亲起的名字,她父亲姓吴,她叫做清芷。”
丹绯笑着点头:“好名字,想来是个有学问的人。”
吴清芷抬头瞧了丹绯一眼,回道:“多谢姑娘,今日未曾问过姑娘姓氏。”
丹绯回道:“姓魏。”
这一晚上丹绯洗漱之后,让这三人都去歇下,瞧着厢房昏昏黄黄的烛火,心里忽然安定了不少,她在恭王府待了那么久,最后想要的不过是这一种自在自得的烟火气。
等烟柳巷的事情都安排得当之后,丹绯便让惊蛰跑了一趟,寻了那日的车夫过来,准备去赵格给的两个铺子瞧瞧。
这两个铺子算不得最好,但都是开得不差的老字号,本是赵格的私产,之前赵格万事不理的时候也会找丹绯报账,丹绯瞧见房契和铺子上所有人的身契的时候,都感慨了一下赵格的大手笔,随随便便赏了两个铺子都是这个档次的。
那两个铺子的管事也都知道,王爷将铺子给了丹绯姑娘,丹绯先到的是卖点心茶叶的食馨楼,管事姓李,见丹绯过来,忙迎上前:“魏姑娘可算来了,王爷已经交待过了,想着姑娘这两日该来查看一番。”
丹绯笑着回道:“跟李管事也是长久的交情,没什么不放心的,王爷将这铺子赏下给我,我便该早些来瞧瞧,才不辜负王爷恩德。”
李管事将丹绯引到里面,让伙计上了茶,道:“姑娘还是像在王府一般,每月初五查账?”
丹绯点头:“倒是不必你再跑一趟,我自己过来。”想了一下又笑着说道:“还得麻烦李管事给我包些茶叶点心。”
这自是要好好招待的,让伙计将最好的点心各样包了一些,然后取了现在最好的茶叶,末了对丹绯说道:“今年春茶下来,我便遣人先送到姑娘府上,不知姑娘现在住在何处?”
“烟柳巷面南第三家。”
李管事边应声,便将丹绯送出了门。
到了买胭脂水粉的芙蓉轩,那姓杨的管事倒是更乖觉些,早早便将最好的胭脂水粉打包好了,丹绯刚坐下未说上几句,便让伙计送了上来。
这铺子丹绯倒是不怕有什么不妥,身契房契都在自己手里,加上背后还有一尊大佛,只是她想让生意更上一层楼一些,多瞧瞧现在铺子里卖的东西便是第一件事。
只是没想到她回到烟柳巷,便发现家中来了一位贵客。
第40章
丹绯进门,余氏便迎上来,同她说道:“姑娘,一位公子来寻你。”
丹绯想了一下,估计是赵和,同余氏说道:“余嫂将我房中桌案上放着的茶叶取来沏过。”
余氏忙去,丹绯不觉得会来客人,还是赵和这个档次的,待客的茶叶都未曾备好,给赵和上的是余氏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干菊花。
丹绯进了待客的正房,赵和一身灰青色的长衫,正坐着闭目养神,听到脚步声之后睁开眼睛,瞧见丹绯,一边指着椅子让丹绯坐下,一边说道:“五郎说给你的院子在这里,今日沐休,就过来瞧瞧。”
瞧着丹绯坐下,语带笑意地说道:“魏姑娘住在这里,何某日后无事许还会上门叨扰。”
“何公子?”
“是我母亲的姓氏。”
丹绯笑着应声:“我这里简陋,公子不嫌弃,自当扫榻相迎。”既然赵和不想暴露身份,这般称呼也没什么不妥。
丹绯瞧了一眼赵和面前的茶盏,有些不好意思,说道:“我这里连茶叶都没有备好。”
余氏是采了些野菊花晒干,给赵和冲了茶水端上来。
赵和瞧了一眼面前的茶盏中漂着的黄色的小花,笑道:“甚好,下火。”
“就是苦了些,五公子是绝对不入口的,刚刚让余嫂去取茶叶,是从府中带出来的,与清澜院无异。”想到赵格那个嗜甜的毛病,丹绯有些想笑。
说起赵格,丹绯倒是想知道他有没有到凉州城,便问赵和:“二公子可知晓五公子的消息?”
“应是还未到凉州,不过也就是这几日。”
丹绯笑道:“那便好,跟着五公子日久,这离得远便有些担心。”
正说着,余嫂进来上茶,丹绯对赵和说道:“公子若是还想用菊花,便让余嫂兑了枸杞和冰糖来。”
赵和摆手:“我在你这里不用这样麻烦。之前常去五郎府上,也是贪些口腹之欲,你若是太客气,日后便无甚颜面过来了。”顿了一下又对丹绯说道:“你若是缺什么东西,便同我说,或去府上知会之安一声。”
丹绯这才觉察赵和一个人都未带,不过这位二殿下一向随性,便道:“等过些日子安稳下来,便请公子来吃一次便饭。”丹绯对于赵和这种长得好看来求投喂的人,还是相当欢迎的。
赵和点头:“既如此,下次过来给你带几株盆栽的梅花来。”
有来有往,最让人高兴,丹绯笑眯眯地道谢:“多谢二公子,我也觉得这院子里光秃秃的不怎么好看。”
赵和并未久留,他回府还有公务处理,丹绯将人送走之后,便同惊蛰一道拆今日从两个店铺带回来的东西。
茶叶倒是没什么好看的,自是比不了赵格的,但是李管事给丹绯包的也都是上品,自饮或者待客也都够了,便重点尝了尝点心。
食馨楼的师傅手艺其实不错,制的也是常见的北方点心,枣泥酥,粉枣,甜酥饼之类,不会像王府那般,制些不耐放的点心出来。
几人分食了些,惊蛰吃得一脸满足:“可真好吃!”
丹绯笑问:“没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么?”
余嫂想了一下说道:“这酥饼起酥不是极好。”
丹绯点头:“确实。”
把玩胭脂水粉这种事情,女人便更有兴趣些,在恭王府的时候,丹绯的月例里也有,不过赵格这人,赏个东西千奇百怪,宫中的螺子黛丹绯也用过些。
大昭倒是还未到制铅粉的时候,女子上妆多用米粉,丹绯瞧过,虽说制的精细,但是比起前世,自是差上许多,还好这一世皮肤白皙,便也极少敷粉。
芙蓉轩的脂粉,是京中一般人家的小姐夫人常用的,丹绯在手上抹了抹,觉得稍稍白了些,瞧着惊蛰,笑道:“过来,给你扑一些。”
惊蛰肤色黑了些,米粉上脸便觉得假面,又试了试口脂和胭脂和眉黛,口脂和胭脂颜色倒是鲜亮可爱,眉黛只是不如找个赏的螺子黛,不过丹绯到了大昭之后,许是因为镜子还不够清晰的缘故,对自己的脸相当满意,甚少再多做修饰。
丹绯自己取了一盒檀色的口脂,剩下的让余氏三人分用,其实瞧了一通之后,也不觉得自己能有什么本事改进多少,除了再给食馨楼添两样点心外,也没什么别的本事了。
三日后,赵格终于到了凉州城,一路上风尘仆仆还真是让他消瘦了些,吴将军先前一直驻守凉州城,城中自有一座将军府,赵格便一道住在府上。
恭王殿下来凉州巡边,凉州上至刺史下至小吏都是想来拜见一番,赵格本不是个什么有耐性应酬的人,但是吴将军却在府上设宴,让他同凉州数得上名号的官员结交一番。
比起京城,凉州确实称得上苦寒之地,临着北漠,来了不少武将,都是一等一的酒量,给赵格敬酒都极爽快,一场宴罢,赵格回到住处之后吐得天翻地覆,身边侍候的是长戈这个大老粗,一边扶着赵格,一边急得上火:“这怎么办!”
赵格虽然醉酒,但是脑子还有一丝清明,接过长戈递过来的酒漱口之后,说道:“本王睡上一觉,让人煮些柏叶汤备下。”
长戈忙将赵格扶上床榻,然后找了一个丫鬟,吩咐道:“王爷醉酒,要用柏叶汤,去厨房煮来。”
那丫鬟愣了一下,回道:“凉州没有柏叶,而且从未听过柏叶汤是什么东西。”
长戈也未想到会是这个样子,转身回去,赵格已经在床上睡得极熟,只是这吩咐的柏叶汤没有了,长戈有些心焦,凉州实在不比王府。
赵格睡醒已经是戌时末,长戈一直守在屋里,见他醒来,忙递了一杯茶水过去。然后支支吾吾地说道:“王爷,这凉州人没听说过柏叶汤这种东西…”
赵格揉着太阳穴,瞧了一眼长戈:“丹绯给本王准备了一个包袱,跟王妃备下的颜色不同,你去取来。
长戈一听,拔腿便去。将丹绯准备的那个小山一样的包袱取了过来,摆在赵格面前拆开瞧了一番
。
最上面是一个信封,长戈取出来递给赵格,赵格拆开之后看罢,觉得头痛都舒坦了不少,笑着对长戈说道:“里面有一个锡瓶,装着丹绯制好的柏叶粉,取来点汤就是。”
长戈忙找了一番,果然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锡瓶,忙去寻热水给赵格点柏叶汤,赵格又将丹绯写的信仔仔细细读了一遍。
上面写了丹绯这次给赵格带了什么东西,几双鞋子,是赵格喜欢的,脚下防滑那种,柏叶粉,新制的醉柿,做解酒用,青梅酱和槽茄,让赵格佐粥,还有无色的口脂和面脂,丹绯知道凉州苦寒,赵格一向娇生惯养用起东西挑剔得厉害,先给他备好了他往年冬天还会用一下的润肤的东西,免得到时候真是手脚生疮实在可怜,还有一大包药材,是赵格每年冬日泡脚泡澡时候用的,按次分好,那方子发汗解乏用,在凉州也合适,再是几双极厚的袜子,丹绯特意裁出了脚趾,想着让他更合脚些。
最后还是写了一句话,跟丹绯那日同他说的一模一样,临事有惧,慎谋后动,平平安安。
丹绯实在是担心赵格这个性子,总觉得还有些少年心气不够沉稳,害怕他冲动之下真做出什么不顾命的事情,虽然知道自己的身份说教找个有些不妥,但还是将这句话写了上去。
长戈笑呵呵地同赵格说道:“丹绯姑娘就是心细,什么都给王爷打点得妥妥当当。”想了一下又说:“就是王爷放她出府了。”
看赵格不做声,长戈赶紧又说:“不过王妃也是给王爷收拾了不少行李,明日也好好整理一番。”
半晌后,赵格开口道:“丹绯服侍本王这么多年了,总不能一直留着。”
“也是,丹绯岁数也不小了,对了,王爷还未用晚膳,瞧瞧让厨房做些什么?”
“煮些黄米粥。”赵格本是什么都不想用了,又想起丹绯总是在他醉酒之后煮些黄米,说养养胃最好,才开口让长戈安排。
第二日安景侯来赵格院中看他,昨日赵格醉酒他也知道,这戍边的将士,一个个酒量惊人,加上对赵格这种毛都没长齐打仗都没见过的皇子王爷,心里都有些不甚服气,给他敬酒也是个下马威,不过赵格在众人面前并未失态,吴将军觉得心下甚慰。
赵格一大早就起身,用罢早膳便在院中打拳,见安景侯过来,冲着脸面便招呼了过去。
安景侯毕竟久经沙场,闪身躲过,笑道:“王爷这是何故?”
“安景侯是来看本王醉酒的笑话的,那本王便醉给你瞧瞧。”
赵格也知道,昨日那群人敬酒那么凶猛,安景侯虽说不授意,但是也一定是没阻拦,他第一次喝到吐酒,自是心里不痛快。
“这戍边的将士,一个个喝酒都是这般,王爷陪他们好好喝上一次,日后好相处些。”
“那安景侯这些日子有什么打算?”
“下官先带着王爷瞧瞧凉州的军营可好?”
赵格这才满意:“好。”凉州守城的将领基本上都是吴将军一手带起来的,周行年纪轻,安景侯又想再练练他,才让他跟着自己回了骁骑营。
“凉州的大营分东西二营,明日从东营起,下官陪着王爷一一巡视。”
赵格说道:“行军布阵之事,我都是从兵书上看的,与其说安景侯陪我巡视,不如说让我跟着安景侯,好好给我讲讲凉州城布阵的精妙之处。”
吴将军笑着点头,这位小王爷跟着他在骁骑营这么久,他倒是颇为中意,虽然性子骄,但确实是个聪明人。
丹绯在家中,之安倒是过来了,说是赵和吩咐,让将这几盆上好的腊梅和墨兰送过来。
那墨兰已经开花,之安抱着花盆问丹绯:“姐姐住哪屋,我给你搬进去,这花是公子在花房亲自料理的,开得正好,养在屋里稍微暖和些才好活。”
丹绯忙引着之安到了自己住的房间,指了个地方让之安将花放下,说道:“这可太麻烦公子了,本想着他何时过来,捎带两盆腊梅便是。”
之安笑眯眯地回道:“公子说了,这花养来便是要看的,他侍弄了不少,送姐姐两盆也无妨。”
丹绯忙道:“这花可真好看,之安要替我多谢公子。”
送走了之安,丹绯对着自己房中的这两盆墨兰发呆,赵和养的花也极好,墨兰开得正盛,墨绿色的花瓣一点黄蕊,又泛着些蓝色的光泽,俗话说无功不受禄,她得好好想想,要是赵和再过来了,得给人家准备什么合适的饭菜。
晚上赵和回府之后,见到之安,便问:“那花可送去了?”
之安点头:“丹绯姐姐极喜欢,还说多谢殿下。”
赵和想了想说道:“她出府之后,便用了原名魏枝,丹绯是在恭王府的名字。”
之安直接改口:“那就唤魏姐姐便是。”
第41章
凤禧宫中,皇后坐在罗汉床上,正同鸾镜说话。
“五郎走了这些天,算算时候还该到凉州城了。”
鸾镜回道:“娘娘放心,殿下到了,定是会送消息回京的。”
皇后冷笑了一下:“只是怕传不到我这凤禧宫来。”
皇帝已经月余未曾往凤禧宫走了,后宫也不常走动,最多是往何贵人那里去了两次,赵格的消息都是直接送到御书房的。
鸾镜一边接过宫女端上来的茶盏,一边同皇后说道:“娘娘莫要这般想,何苦跟皇上置气?”
皇后苦笑了一下:“本宫哪里敢同皇上置气,明明是他恼了才对。”
鸾镜知道帝后二人之间的矛盾是因为太子,皇上在凤禧宫当着皇后的面斥了太子几句,皇后心中不快,第二日给了前来请安的正得宠的何贵人一个下马威,帝后二人便冷战了起来。
“明日二殿下应是要过来请安,问一问说不准就知道王爷消息了。”
说道赵和,皇后神色缓了缓,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又道:“和儿若是瞧见他父皇现在偏宠之人,也不知心下如何作想。”
鸾镜想起那位何贵人,微微叹了口气,不过是个小吏之女,举止粗鄙行事乖张,不过是得了个好姓氏与好相貌,倒是生生让皇上宠了一年有余。
皇后忽然笑了一声:“都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本宫瞧着,倒是故人不如作古之人罢。”
这话说出口,鸾镜哪里敢接,当年二皇子生母何妃冠宠后宫,难产去世之后,宫内无人敢提起,生怕惹得陛下伤心,皇后将二皇子养在膝下,视如己出,比对当时只有三岁的太子都要上心,后来帝后二人相敬如宾,宫中二十年也再未出现过向何妃那般得宠的女人。
“罢了,想这些作甚,自找不快。”皇后稳坐中宫之位这些年,这个道理自然想得明白,说到赵和,还是要操心他的婚姻大事:“只是这和儿的婚事,本宫瞧他们父子二人倒是都不着急的样子。”
鸾镜笑回:“二殿下离京日久,又不似王爷一般,同王妃青梅竹马,一时半会儿不着急也是正常。”
说起赵格的婚事,皇后打心眼儿里满意,只道:“五郎又要在凉州待上这么久,本宫还着急着抱孙子呢!”
“娘娘放心,慧觉大师说王爷命中多子,等王爷回来,说不准就马上有好消息送到宫里了。”
说起儿孙事,总是会让人高兴些,皇后想了一下,说道:“本宫去抄两卷经书,保佑五郎平安归来。”
第二日赵和入宫请安,皇后同他说了几句话之后,便问:“和儿可知道五郎的消息?”
赵和回道:“方才在御书房,父皇说五郎已经到了凉州城。”
皇后笑着点头:“那便好。”
御书房中,皇帝同赵和讲说昨日收到赵格来信,皇后今日还在询问,赵和知道帝后之间定是有了些隔阂,却也只能装作不知情的样子,陪着皇后说话,每次到凤禧宫,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