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宠-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翻飞,天边微微亮起的光芒普照在她的身上,离他,越来越近。
  他拉着缰绳的手微微颤抖,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人能走入他的心中,他甚至不知道她是何时闯入的。
  也许是初见时的那惊鸿一瞥,又或许是后面躲避不及的交缠,她给了他太多惊喜和意外,直到那日见她与白篱会谈时升起的点点酸味,待人靠的近了,凤珉才压下面上的喜悦,让自己看上去依旧是冷若冰霜,不苟言笑的模样。
  “殿下,好在赶上了…”
  没人知道,她为了赶上凤珉,废了多大的劲儿,便是大。腿内侧那羞耻的地方都磨的疼了。
  “你怎来了?”
  “殿下为了大干子民奔波远行,君茹力微,帮不上什么忙,便为殿下准备了这个。”
  说着,她将一个包裹递了出去。
  她现在力微,但她相信她并不会一直弱小,时间,给她时间,她一定能够成长和积累势力!
  届时,她必定能成为他合格的助力!
  而此刻,凤珉看着那递到自己眼前的包裹,心念微动,伸手便接了过来。
  “何为?”
  “时间太急了,没来得及绣完,不过并不影响穿着,此去路途艰难,愿此披风能帮殿下遮去些许风雨,佑殿下与我大干子民安稳康乐。”
  披风么?是她亲手做的?
  她这般急迫的追赶而来,便是为了给他送这个?
  凤珉抓着包裹的手微顿,心头流过丝丝暖意,瞧她面色不佳,双眸通红,显然是熬了通宵了,再者,她虽学过马术,但并不精湛,从沈府过来,还能追上他的马程,并不容易。
  那一刻,凤珉竟升起一种送她回去的冲动,然而,他向来是懂得抑制情绪的人。
  千言万语,终究只化为两个字。
  “多谢。”
  “殿下定要保重身体,大干的子民和将来,可都系在殿下身上了。”
  沈君茹的话,可以说是很直白了,任谁听了都能明白其中深意,这天下,是圣上的天下,子民,亦是圣上的子民。为何会系在秦王殿下的身上?
  唯一的解释便是…
  呵,这女子胆可真大。
  沈君茹却不止一次给凤珉灌输这样的思想了。
  前世,他是坐到了摄政王的位置,至少到她死前,是这样的,后来他有没有称帝,她便不知道了,但她想,以他的才智,也许那也只是迟早的事。
  而这一世,她希望他能够走的更顺遂些,他有这样的能耐,也有这样的资格!
  “呵,沈姑娘的言语,本王谨记,姑娘也要记得,应允本王的。”
  沈君茹笑了笑,点头应道。
  “待殿下与父亲凯旋归来之时,君茹会准备薄酒在那家酒肆里,恭迎殿下。”
  “好,有你这话,本王便放心了。”
  他也一定会,尽快解决那边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
  “回吧。”
  “殿下先行。”
  她累了,要先歇一会。
  然而凤珉却以为她是舍不得他,要目送他离开。
  这个傻丫头。
  凤珉心中某个地方,被缓缓填满,哪怕是还有些寒冷的清晨,都叫他浑身火热。
  调转了马头,他低声道。
  “待吾归来…”
  定不负你!
  终于送走了人,方才是凭着一口劲儿,沈君茹才追了上,现在这口劲儿没了,她只觉浑身酸疼,趴在马背上,也不急着回去了,干脆便放任了马儿慢悠悠的往回走,自然避开了有可能遇到沈尚书的那条道。
  太阳缓缓跳脱出天际,微暖的阳光洒在沈君茹的身上,沈君茹摘了帽兜,伸手摘了两边生长着的野花。
  忽然看到前面有人影闪动,从背影看,似乎是一对男女,女子腿受了伤,走路有些拐瘸,男子正扶着她缓慢行走。
  这才一早,必然不是城里出来的,而且瞧着方向,应该赶着是进城。
  只是那两人背影有些眼熟。
  沈君茹微微皱眉,驾了马上前。
  待离的近了,她才越发笃定!
  果然是他们!
  这一世,竟还叫他们纠缠上了?
  他们之间发生了何事?难道他们昨儿一。夜都在城外?
  那史湘玉跟三皇子可是有婚约的!
  她正思忖间,史湘玉转头看来,与她视线对上,沈君茹先是一愣,而后装出惊讶之色。
  “咦…竟是湘玉妹妹。”
  史湘玉面上闪过一抹惊慌,随即便又镇定了下去,说道。
  “沈姐姐,能在这里看到你真是太好了。昨日我与丫鬟出门踏青,不慎走失,落了山,崴了脚,幸得这位林公子相救,否则…呜呜…否则我怕是活不了了…”
  言语间,史湘玉掩面低低哭泣了起来,仿似受了多大的委屈一般。
  她还未开口询问呢,她便一五一十的将故事说了出来。
  有条有理,只是这世上会有这么巧的事么?其中有几分真几分假,她也不想去猜测,总之,结果就是眼前这样,他们之间…并不简单。
  林良源在看到沈君茹的时候,面上闪过一抹尴尬,他断了两指,不能再执笔,全都是拜她弟弟沈钰所赐!
  压下心头愤恨,他放开了史湘玉,抱拳说道。
  “沈姑娘,别来无恙。”
  “托福。林公子的手…”
  “无碍,那日是我弃姑娘而去,林某实在羞愧,这是林某应得的。”
  这话听起来诚意满满,只是几分真假,不得而知。
  “林公子言重了,那日公子也是实属无奈,君茹也是命大,才侥幸脱难。”
  “沈姐姐,我脚疼的厉害,你能不能…将马借给用用?”
  眼看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聊了起来,史湘玉有些不甘的咬了咬唇,其实林良源生的俊俏,便是在这人才辈出的京城里都能排的上名来,再加上他向来巧言吝啬,叫女子倾心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第167章 也该走动走动了
  “瞧我,都疏忽了妹妹的伤了。”
  啧,她将就是故意疏忽的。可谁知道史湘玉竟然自己主动开口讨要,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似乎她要是拒绝了,便就是太过无情!
  “我记得妹妹马术精湛,此刻脚受了伤,不如到马背上来吧。”
  说着,沈君茹翻身下马,一手将马缰顺手递给了林良源。
  现在城门已开有些时间了,这会儿正是人来人往的时候,若他们这般出现在城门口。
  啧…想必那些个流言蜚语都不需要她编排都能想象的出。
  史湘玉倒也不客气,面上露出些许笑意,撇了撇嘴,对着沈君茹说道。
  “谢谢你沈姐姐,我也是脚太疼了,所以才…”
  “无妨,你比我更需要。”
  说着,沈君茹将人扶上了马。
  “不知姐姐你怎么会在城外?这日头尚早,难道昨夜一直在城外?”
  史湘玉眨了眨水灵灵的大眼睛,意有所指。
  哼,当人都与你一般不知廉耻?
  沈君茹心中冷哼,面上却并未露半分,笑道。
  “妹妹误会了,只是今儿一早,我父亲与秦王殿下一同启程前往淮南治理水患,我只是来送行罢了。”
  “原来如此。”
  史湘玉微微点了点头,似恍然大悟的样子。哼,也不知她方才的那番言论沈君茹又信了多少?
  以前她拿捏惯了沈君茹,总是将她当做枪使,但是她现在越发的看不透沈君茹了,倒是比以前聪明了不少,不过那又怎么样呢?她有的是办法治她!现在还不是跟沈君茹撕破脸的时候。
  讨厌一个人,其实根本就不需要什么理由,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让你觉得厌恶,以前,她就讨厌沈君茹!可偏偏她脑子愚笨,看不出她的讨厌,还待她如亲友一般,这便也让史湘玉更方便的利用她!
  “姐姐有些日子没参加我们的小聚了,众姐妹们可念你的紧呢。”
  “众人都知我母亲新丧不久,我便是戴孝之身,实在不宜参加这些个聚会。”
  “不打紧儿,都是长久相处来的姐妹,芳姐姐和阮姐姐都订了亲事,再过些日子芳姐姐都要出嫁了,届时与我们便不能轻易相见了。”
  史湘玉说的那芳姐姐和阮姐姐便是她们以前常聚着的几个闺中密友,都是京中达官贵人家的女儿,沈君茹如今已有好些日子没与这些贵女相交了,要知道,女人间坐在一起讨论的大多便是那些八卦,哪家公子与哪家小姐,哪家又添了新丁,哪家又有什么是非,大多都是此类,但也不乏会有一些有用的消息。有些官老爷们,总会在闺房说一些朝堂之事随口而来,有时候是抱怨些许,有时候也只是随口之言,也许连那些个老爷自己都没放在心上。
  而夫人间有时候也会互通有无,有时候也不会避着子女,都还当他们是个孩子,也不防备着,一些个事儿,便会在私底下悄悄的流传开,有时候聚会,便大多是冲着这些个消息去的。
  沈君茹略微沉思了一番,也该带诗思去走动走动了。
  如此想着她便点了点头,应道。
  “湘玉妹妹说的也是,近来事忙,我都没时间与众姐妹们多走动,待姐妹们都成了亲,便没那么容易出门了。”
  “那可不是,阮姐姐还叫我给你带话儿,问你何时能聚一聚呢。”
  “便听阮姐姐的安排吧,回头派人给我传个话儿就成。”
  “那我回去就与阮姐姐说。”
  “好,妹妹脚伤需要及时治疗,我脚程慢,莫要拖延了妹妹与林公子的行程,你们便先走一步,我随后慢行。”
  史湘玉微皱了皱柳眉,似在犹豫,心中却想到,看来沈君茹那蠢货是信了她先前的那番说辞了。还以为她变的多聪明了呢,不过如此。
  马背上的史湘玉微微笑了笑,掩藏着眼底的不屑。
  “那沈姐姐,我与林公子就先走一步了,我这腿实在疼的厉害。”
  “好。”
  “沈姑娘,后会有期。”
  林良源笑着拱手笑道,只是那双看似温润的眸子里却暗藏着杀机。
  前世那么多年的相处,他温润的外表和险恶的内心,她都看的太多了,便是他眼中那点想要藏着的杀意,沈君茹都看的一清二楚。
  她太了解林良源了,有仇必要,甚至为了报仇他可以忍辱负重,认贼作父!
  这样的人,无疑是危险的,所以她必须在林良源成长壮大前将他击溃!
  林良源竟毫不避讳的翻身上马,从后面揽住了史湘玉,史湘玉身子娇。小,被林良源圈在怀里,只微微露出一双眼撇了沈君茹一眼,两人便驾马急行而去。
  待人走了,沈君茹就有些惆怅了,先前为了追凤珉,她骑马狂奔,大。腿内侧似乎磨破了,这会儿走起路来便觉着疼了。
  她走的是小道,寻常情况下遇不着什么人,她就不信,在遇到林良源和史湘玉之后还能再遇着别的认识的人能带她一程。
  一炷香之后,沈君茹才彻底明白,什么叫“话别说的太早。”
  “沈姑娘,你怎么会在这?”
  “赵先生?”
  沈君茹微微一愣,看向那驾着一辆简易马车的赵润之,还真不是一般的巧,今儿大家都约好了么?
  将先前的借口又跟赵润之说了一遍。而后便在赵润之的邀请下上了马车。
  出乎意料的是,马车里还有一个老妪,瞧着慈眉善目的样子,五官看上去跟赵润之有几分相像。
  “这位是我姑母,幼时我父母便因故去世了,是姑母抚养我长大,前些日子我在绿柳胡同买了个小院子,今儿得空便去接了姑母来。”
  赵润之一边解释道,一边给赵夫人拢了拢膝盖上毯子。沈君茹微微皱眉,她向来聪明,便只是这细微的一个动作,便叫她明白了赵夫人有腿疾。这么热的天气,腿上还盖着毯子,瞧着毯子下双。腿的轮廓极为细弱,这样的细弱是病态的,是长久无法走动导致的肌肉萎缩。
  然而沈君茹却未用异样的眼神看那赵夫人,只是礼貌的说道。
  “君茹见过赵夫人。”


第168章 难民涌入
  赵润之和这位姑母都经历了什么,那是沈君茹无法过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想提起的过往和秘密。她也不是那等好奇心重的人。
  在她看来,很多事情,知道倒不如不知道,许多人都死在知道太多上。
  “沈大小姐这是折煞老身了,老身常听润之提起大小姐对他的恩惠,老身心里真是感激不尽。”
  “赵夫人误会了,我何曾给过赵先生什么恩惠,倒是赵先生帮了我不少,尤其是我那顽劣的弟弟,经过赵先生的教导,真是懂事了许多。我爹爹还常说,得了机会定要好好感谢赵先生这位恩师呢。”
  “那还是沈姑娘给机会…”
  马车里,沈君茹与赵夫人倒是聊的投缘,沈君茹大抵也知道了一些关于赵润之的身世。
  原来赵润之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因难去世了,而后便一直跟着赵夫人,为了照顾赵润之,这位夫人竟终身未嫁。便是这份恩情,都是赵润之这一身都无以为报的。
  无怪乎这对姑侄关系这般亲近,便说是亲如母子都不为过。
  隔着车帘,赵润之问道。
  “沈姑娘,你方才可是说,沈尚书和秦王殿下去治理淮南水患和决堤一事?”
  “是,今日一早动的身。”
  “我只是有些奇怪,圣上为何会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秦王殿下…我先前以为…”
  “你以为会交给太子亦或者三皇子的人,是么?”
  别说是赵润之了,怕是大部分人都这么以为的吧。
  只可惜,秦王这批黑马还是杀出来了。
  若赵润之能协助秦王,那将来必是一大助力。
  前世赵润之与秦王不算和睦,很大的原因便是秦王掌权名不正言不顺,推了个年幼小皇子,暗地里却是他在把持朝政,这小皇帝能坐多久,谁都说不准。
  所以那时候朝堂之上,已赵润之为首的保皇派和已摄政王凤珉为首的执政派,经常斗的不可开交。
  赵润之在这一场秋闱中一举夺魁,先入翰林,又入内阁,深的圣上喜爱,这与他的聪明才智分不开,短短几年拜阁入相,便是圣上驾崩时还留下了旨意,封赵润之为右相,辅佐新皇,可见其手段和能力,可以说,从他开始展露锋芒之时,他的官路便是扶摇直上,平步青云。
  这样的人,若是生在皇家,必是凤珉最大的对手!
  从无到有,是十多年的积累,才有后来的一切。
  “实不相瞒,若是四殿下未出事,也许这趟领旨而去的必然是那两位皇子其中一位,但出了事之后,我也在想,圣上会派遣谁去?却怎么也没想到,竟会派遣向来与世无争,不参与任何党派之争的秦王殿下。”
  能想到这一步的,已属不易。
  沈君茹笑了笑,在对于点拨赵润之这件事上,她向来是不吝啬的。
  马车晃晃悠悠,伴着沈君茹清脆好听的声音。外面驾着马车的赵润之尽量降低了行驶的速度,让马车行驶平缓。
  “我们圣上聪明着呢,他惯会保持局势平衡,绝对不会让一家独大,互相牵制,互相制衡,他也许并非都看不到,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的皇位是迟早要交出来的,但绝不是在他还康健的时候。一旦一方势力大到会威胁到他,那么他必然会出手牵制,亦或者,再培养一个势力出来。”
  “你是说,他欲培养秦王?”
  沈君茹摇了摇头,说道。
  “还没到那个地步,他只是在给那两位一个警钟。”
  赵润之是个聪明人,沈君茹的话虽是点到即止,但只这些便足以让他明白了。
  他们这算是妄揣圣意了吧?
  赵润之轻笑出声,脑子里闪过沈钰之前说的话,“你可心悦我阿姐?”那时候的他其实是有些慌乱的。
  表现的,有那么明显么?
  忽然,身后的人伸出芊芊玉手,撩开了帘子,轻声说道。
  “快到城门前将我放下吧。”
  “我送你回沈府吧,也只是顺道的事。”
  “你可看到了那些人。”
  方才在马车里与赵润之说话的时候,她便从窗口看到了外面的情况。
  就在他们前面,有不少衣衫破败之人,有些互相搀扶着,有些独自拄着树杈,有些一手牵着小娃儿,一手拎着单薄的包裹,但这些人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方向是往城门而去的。
  “是难民,他们已经过来了。”
  “方才怎么没看到…”
  沈君茹嘀咕出声,只听赵润之解释道。
  “方才走的是小道,我拐到官道上来了,这才看到这些难民,想必后面还有。”
  早上出城门的时候她还没看到这些难民。
  这便证明,这些都是第一批逃难到这里的灾民,后面还有很多。
  她们都以为,皇城脚下,至少能有一口饭吃!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即使到了皇城,也不一定能够活下去。
  沈君茹的心里一阵狂跳,很显然,赵润之也想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这么多的灾民,那些路上死伤了的,若是有人埋葬还好,若是无人埋葬,那么会不会引发瘟疫?若是有,这大批灾民一路过来,涌入京城,瘟疫传播之广,无法想象。
  天气这么热,极容易产生疫情!
  还有,城里的那些大人们又会如何对待这些灾民?
  大开城门让大批灾民涌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毕竟京城只有这么大,人口在这短时间内大量涌入,只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那么他们会做的便是…关闭城门!
  “我们得赶紧一些了,赵先生,我想…若你得空,可否帮我一帮?”
  “沈大小姐,你想做什么?”
  “我无法左右天下局势,仅凭我一人之力也无法收容这么多难民,我唯一能做的,便是略尽绵薄之力。”
  赵润之面上闪过一抹笑容,他就知道,他认识的沈大小姐,向来是一个心软且仁善之人。
  他说道。
  “也许,我这里有一个更好的办法,大小姐可愿一听?”
  更好的办法?
  她就知道,赵润之是一个奇才!
  “当然,愿闻其详。”


第169章 不能见死不救
  赵润之的方法,算是彻底贯彻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世上每一个人都要靠自己的劳动才能存活下去。
  但,这些难民都逃到了皇城脚下,他也建议,得先看朝廷有什么动静,然后才决定是否动作。
  首先,这些都是皇帝的子民,沈君茹虽是女子,但也代表着沈家,做的好,那必有恩赏,可若是做的不好,便会招来非议。
  沈君茹虽不想要那份恩赏,但也绝对不想牵连沈家招受非议。
  讨论间,马车已经到了城门前,果然,早上打开不到一会的城门已经关上了,而且还加强了城门的守卫,来往人员已经不是仔细盘查那么简单了,而是将所有要进城的人都拒之门外!
  沈君茹心中一阵愤怒,随即撩开了帘子,看向守着城门的那些人。
  “这都是谁的意思?”
  “听说是上面下的调令,说是为了阻止后面的难民进城,这不将我们都关在外面了么,进不去了。”
  “今儿要是进不去,咱们怕是就进不去了!我本来是做小买卖的,家住城外,每天早上都得挑着这两筐子菜走五六里地进城去买菜,这些个菜保存期又不长,看来要坏咯。”
  一个老伯叹息道。
  “你这还好,卖不了菜至少还能回家,我呢?我就是去城外村里看看我生病了的姨母,这下倒好,回都回不去了。”
  像类似情况的还有很多。
  沈君茹心中一阵愤恨。
  “便就这样都拦着么?实在过分!”
  “那些难民很快就要到了,到时候只怕场面会混乱,再想进城可就难了。”
  赵润之语重心长的说道。
  “民以食为天,若这个国家让他们看不到生的希望,你觉得,他们会坐以待毙,还是奋起反抗?”
  也许会有不想反抗,但大部分人在生死面前,哪里经得起怂恿?
  这是大干的灾难,也是对大干的考验,不仅是对民众,也是对当政者。
  可若是在这时候,给他们一点生的希望,哪怕只是一点点,也绝对不会让远道而来的他们奋起反击。
  当今圣上,会怎么做?
  凤珉这时候离开京城,实在有些可惜了,这时候,可是收获人心的最好时机。
  “赵先生,你方才与我说的计划,非常可行,正好,前些日子我买了座山头,正需要人手,你可否帮我一帮?”
  “沈姑娘心怀天下大义,赵某佩服,这个忙,在下定尽心竭力。”
  看了看那不断聚集在城门口的民众,相信再过不久,逃难的灾民们便要来了。
  “进城之后再出来便不容易了…”
  沈君茹微微皱着眉头,看了看那些挑着的素菜水果,说道。
  “那边先不进城。”
  说着,沈君茹直接从马车上双手一撑便跳了出来,对着那老伯说。
  “老伯,你的菜可否卖给我?便以你往常卖的价格,可好?”
  “好,好啊,姑娘,真是太感谢了,太感谢了,卖不出去也是浪费了,便半卖半送,给姑娘吧。”
  “多谢老伯,但老伯也要养家糊口,给我优惠些便可。”
  那卖菜的老伯可高兴坏了,连两个框子都送给了沈君茹,不能进城,这些个日子他都不用赶着来了。
  一些其他小贩有些眼红,大着胆子跟沈君茹自荐。
  “姑娘,您瞧瞧,我们这菜也挺新鲜的,姑娘可要来点?”
  沈君茹点了点头,说道。
  “只要优惠些,大伙的菜我都买了。”
  “优惠,优惠,必然优惠,这位姑娘可真是好心啊。”
  一些挑着菜的民众连忙说道。
  现在的他们也许不知道,在灾难面前,再多的银两都换不来一顿温饱。
  更何况是那些失去了家园的民众呢。
  从淮南就算是最近的距离,逃难到京城,最快的速度也得半个月到一个月,可灾情传来才多久?
  是当地官员的隐瞒不报还是传递消息时出了什么差错?
  这等事,隐瞒不报便是死罪。
  可若当地官员怕担责,封锁了消息,想要将事情压下来,结果兜不住了才上报,这样的可能性也不无可能。只是这目前还都只是沈君茹的猜测。事实如何,沈君茹不得而知。
  “大伙儿卖了菜便快些回去吧,等会难民来了,官府会如何处置,可就不好说了。”
  “是是是,这位姑娘说的极是,看来今儿城门是不会开了,咱们还是赶紧走吧,万一等会开始赶人,动了拳头可不是闹着玩的。”
  众人纷纷说道,而后便各自三无成群的离开了,城门前只有零星几个不死心,等待着开门进去回家的呢。
  “沈姑娘,你买这么多蔬菜瓜果做什么啊?哪里吃的完哟。”
  赵夫人问道。
  “等会难民来了,他们一路而来定饿的慌,又被拒之门外,我打算在那边搭一个粥棚,先能帮一点是一点吧。以沈府的名义,想来就算圣上知道的,必然也不会怪罪。”
  “圣上不会怪罪,但就怕太子或三皇子的人,会挑事,赶在朝廷前面救治这些难民,便是在打他们的脸。若再安一个恶意收买人心的罪名…”
  赵润之说出自己心中犹豫,到底是深谙为官之道的人,总能看不见旁人看不到的东西。
  沈君茹说道。
  “那也不能见死不救,再者,我不信难民至此,咱们圣上会见死不救,若真是如此,那…大干便真的没救了。”
  “沈姑娘,这话日后切莫再说。”
  赵润之忙做了个“嘘”的动作,这可是大逆不道的话啊。
  微微勾了勾嘴角,沈君茹轻笑出声。
  “我知道,后面还会有难民陆续到来,第一批怕是无法阻止了,赵大哥,你可否帮我将后面的难民带到城外约莫二十公里,一个叫桃源村的地方,当然,得提前说清楚,那只是暂时收容他们,愿意付出劳动者留下,若只想趁机混吃混喝的,那里不欢迎。”
  “我还有一个担心,这么多的人,若是被朝廷知道了,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朝廷最忌惮的便是臣子培养自己的势力,雇佣训练私兵,虎龙之塌,又岂容他人酣睡?
  “都是一群老弱妇孺,暂且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第170章 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我知道了,我这就跑一趟。”
  “多谢赵大哥,我定会照顾好赵夫人。”
  沈君茹现在有些后悔,将马匹借给史湘玉和林良源那两人了。
  否则现在赵润之也能快些。
  看来她们脚程快些,已经进了城。
  正巧此时,她抬头向城门上看去,与一道惊讶的视线对上。
  那着一袭银色铠甲的不正是林良源的三弟林良笙么?
  她见到他时,下意识的撇开了眉眼,对林家的仇恨,她不能忘也不会忘,但林良笙…前世若不是他的笛音,那些个孤寂磨人的日日夜夜,她怕是早就死了。
  然而林良笙却不会装作没见到,反而一脸欣喜。
  走前秦王殿下可关照了,叫他和李修要多照看沈家这边。
  “沈大小姐,你怎么在外面?快开城门放沈家大小姐进来,还有这些个蔬菜是怎么回事?”
  “可是将军,上面下了军令,没有命令咱们不能开城门啊。”
  一旁的守卫说道。此时,林良笙所担的是监门将军,统领此次京城四门所守卫兵。
  “蠢货,你知道她是谁么?”
  林良笙冷哼一声,抬手便给了那守卫一个爆头。城里的皇亲贵胄太多了,瞧着不起眼的也许就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
  “可…若是叫上面知道咱这徇私…”
  “你这榆木脑袋,她可是沈家大小姐,就是尚书令沈大人家的小姐,明白了么?”
  那侍卫惊讶的瞪大了双眸,不敢再多言了,瞧着那打扮和马车,实在不像啊…
  “林大人,难民还都未至,这里的都是迫切要回京中家里的人,何不也放他们一同进去?”
  “是啊大人,我们家居在此,这闭了城门,咱们实在无处可去啊。”
  “大人,万万不可啊。”
  林良笙瞧着下面的那些人,微皱了皱剑眉,冷声道。
  “仔细盘查身份,若核实无错,便放人进来吧。”
  “大人,这…”
  “上面若是怪罪,自有本将顶着!”
  这似乎是沈君茹第一次看到林良笙这么严肃的模样,收起了那些玩世不恭的姿态,原来林良笙竟也是这么有魄力的一个人啊。
  很快,城门便打开了,盘查了那些人的身份,确定无疑才放了进去,而林良笙也趁此出了来。
  “沈姑娘,你买了这么多青菜瓜果,可需要我叫人帮你搬回府?”
  奇怪了,平日里沈大小姐出门至少都带着丫鬟,今儿怎么孤身一人?
  “多谢林大人,暂且不用,不过林大人可否帮我另一个忙。”
  “你说。”
  “借我一匹快马,再给我纸笔,我写一封信,请林大人差人迅速递到沈府,务必交到沈钰手中。”
  “沈姑娘,你这是何意?”
  “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