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娇将-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免的想到了如今的境安军主帅乃是高元徵而不是明国公。
如果明国公在的话,应该不会让赤戎人这般的猖獗,他如是想,继而长长的叹息一声。
他十五岁入军营便是跟着明国公,因为自己虽然是皇子郡王,但是终究不受先皇喜爱,加之并无军职,有年少,虽然仗着皇子的身份,没有人会欺负,但是却并不被看得起。
军中,特别是境安军,个个骁勇善战,加之西北的民风彪悍,最是敬重勇猛之士,偏偏他初到军营之中,武功平平,谋略平平,军中的一些主将根本不把他放在眼中。只当他是一个被先皇丢在军营不受宠的皇子,加之资质平平也不会有什么大作为,更是瞧他不起,若非明国公相护,他肯定要吃更多的苦头。
随后他跟明国公身边,明国公待其如亲子,甚至亲子的传授武功军略,虽然有时候严苛了些,他也深知明国公是为他所想,倒是没有丝毫的怨怼。
不过短短的几年时间他便可以领兵作战,甚至后来统领过境安军一段时间,再后来便是被派到北疆驻守。
明国公算来也是他的恩师,而明国公的几位子女也是与他一起在军中长大。
所有人都以为明国公是他的人,连他自己也这么的认为。但是偏偏明国公就是站在中立之场,当年的宫变,他未动一兵一卒,并且对于他夺嫡手段不耻,虽然没有只言片语,但是他跟随明国公几年,从他的眼神中便能够看出。
他知道明国公的忠心,知道离家世代忠良,可身为帝王他不能够有不被掌控的力量,特别是境安军那样的一支军队,李家这样人,所以他狠下心在三年前境安军对赤戎的大战即将结束的后,他动了手。
本来他的用心,只是让明国公重伤,然后借机收回兵权,但是他没想到李东隅会发现端倪,甚至查到了是他所为,他也只能痛下狠手,连根拔起。
对于皇后,他说不上来是爱,只是在境安军几年,他倒是很敬重这个女子,也知道她与胥王两情相悦,但是他也清楚,她是一个将才,甚至不输于其父兄,所以她不能成为胥王妃。
最后她的仇恨,她的刺杀,还有一场宫廷大火,让她彻彻底底的消失。
如今看到这些边疆的战报,他不禁的想起了明国公,想起了那个与自己夫妻一场的女子。
若是当年自己不下狠手,或许明国公不会拥兵自重,但是他却永远不会西南。现在心中竟然有那么一丝丝的酸楚和后悔。
李桑榆的死,让他和这世上最亲的兄弟也有了隔阂,终究不能够再如当初坦诚相待。
第201章 谜城
已经是春末时节,对于耿州来说这个时节草野轻轻,那些富贵人家的子弟都会结伴春游,凡是有些名气的园子里也都有一些姑娘小姐们嬉嬉笑笑的声音。
但是今年的耿州城外的绿野鲜花都已经被铁蹄踏碎,鲜血浸染,一片萧条肃杀。别说是耿州城外出游玩的富贵人家公子小姐,就是附近平明百姓的人不是逃到了耿州城内避祸,也是逃向了附近的州县,在逃难的路上便伏尸无数,多是附近惨遭杀戮百姓。
境安军连连退败到耿州城,只能够据城而守,而赤戎军却对附近大周的百姓进行了抢掠和屠杀。
赤戎攻城多日,因为耿州城高墙厚,高元徵本就是西南军中最善守城的统帅,所以多日来赤戎人损伤较重,耿州依旧是固若金汤。
赤戎人并没有放弃的念头,这几日赤戎攻城没有前几日那么的狂热,开始慢了下来,这两日也停止了攻城,但是却并不是疲惫准备放弃,就此罢手,这不是赤戎军的心性。
耿州城外尸骨成山,看得让人心惊。
耿州城内的军议厅内,通明的灯光之下,高元徵的脸色并不好看,而在其下面分列两队的主将脸上也露出了忧虑的神色。
经过这两个多月的战事,境安军虽然主力保存,但是损失惨重,如今退守耿州,这可是多少年来没有的境况。陛下震怒,已经有旨意过来申斥。
厅内气氛诡异,似乎都在埋头沉思,不仅因为对赤戎的战事,也是因为这军中的粮草问题。因为白原将军这批粮草出了问题,现在军中粮草紧缺,耿州的粮仓也快见了底,后方的粮草却迟迟未到。
这是忽然外面有斥候送来军报。
赤戎如今兵分三路,一路朝凌关方向奔去,一路朝谜城。
顿时厅内的气氛便活了起来。
赤戎要想攻入大周,最捷径毫无疑问便是从耿州,入了耿州之后数百里无重城要塞,且攻下耿州,向南可以直取方沁,向东直取念州。
凌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从十多年前两方在凌关赤戎几乎全军覆灭,大周也是惨胜,且守关的宋清将军以身殉国,这十多年赤戎即便是攻击凌关,也多数是声东击西,并不会放太多的兵力。这一次却是分出去四万兵马,这却是让在场的人都是吃惊。
而谜城亦是山高水深,四野茫茫,但是守备想来是三处最弱的,但是因地理形势,导致其却成为了三地中最难攻的关隘。这么些年,赤戎虽然是小打小闹的攻击过多次,但是却都是被拒之城外。
现在赤戎竟然是波调两万的兵马去攻谜城,这样的调配,让诸位将帅都觉得有些诡异。
娄奇台与大周也不是第一次交手,掌握天狼军这么多年,对大周的边关要塞都是了如指掌的,断然不会这么做。
众将领此时却开始讨论了起来。
栗蔚云和淮宁王站在耿州的城头看着远处赤戎的营寨,今夜月色明亮,远处的昏暗的大地上点点的火光看得尤为的明显。
她与淮宁王从昆州回来之后,向霍将军回禀之后,便留在了耿州城。
淮宁王虽然是已经上书给陛下请罪,并自请留在境安军,本以为陛下会严旨召回京城问罪,最后却没想到陛下的旨意却是准了。
虽然是准了却是没有给予他任何的军职,所以淮宁王现在在军中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士兵。
虽然没有军职,但毕竟是郡王的身份,加之虞县军械坊的案子,让他在朝中一切刚正不阿和老臣的心中还是颇受称赞的。况且其与胥王的关系微妙,高元徵自然是不能怠慢。
但是在高元徵看来,淮宁王年幼被流放虞县十载,在那种险要之地生长十年,不仅对朝中的事情一概不知,对军中的事情就更是一窍不通了。而且他也听闻了淮宁王当初之所以要跟着白原将军押运粮草前来边关,便是因为境安军中的那个女斥候。现在留下来多半也是因为那个斥候。
不再皇室中长大,也不再朝廷和军中长大,能够懂什么从军,这次也不过是第一次上战场,怕是都没有见过杀人的场面,所以只当他是少年人心情,难过美人关,所以也就没有将他太放在心上,只要是不太过分,他也不会管。
虽然淮宁王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但毕竟现在是皇室的身份,还是要敬着,所以也没有太过拘着他,甚至是连和他一起的那个女斥候,也都是没有再多问。
这样的两个人,一来不会通敌二来不会扰乱军心的,也没有什么可担忧的。
因为,淮宁王和栗蔚云也便成为了军中的闲人。
在别人看来是闲人,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却并非是闲人。
就在天刚擦黑的时候,两个人便已经潜出城查探了敌人的情况,对于娄奇台现在兵分三路攻打大周,栗蔚云也是有些迷糊,弄不清他的目的。
三关中最难的谜城,他却是派兵最少的。虽然谜城的守备比较弱,但是谜城的守将固守谜城多年,从未有让一个赤戎人踏足谜城。赤戎两万士兵无疑是去送死,除非是里应外合。
想到这儿,栗蔚云心头一颤。
谜城守将薄山,她与其只有一面之缘,且已经多年之前了,此人颇有将才,忠心耿耿,原也是自己父亲提拔上来的将领,但是其为人刚正,断然是不会与贼人有半分勾结,但是其下面的人他又怎么会知道呢?
薄山守谜城这么多年,谜城坚不可摧,别说是两万赤戎军,即便是四万也赤戎军,也不一定能够攻克。娄奇台怎么会让自己的人白白的去送死呢?
娄奇台此人当初能够与自己的父亲相抗,其军略之才可见非同凡响,绝不会犯这种普通士卒都不会犯的错误。
他是赤戎统帅,对谜城的位置和情况也是清楚的,绝不会派两万兵马就攻谜城。
难道谜城真的有问题?
她看向身边的淮宁王,却发现淮宁王也正直直的看着他,目光中又一丝的惊讶于慌乱,似乎想到了什么惊骇的事情。
“天明我要去一趟谜城。”淮宁王道,说着朝对面的赤戎军营望去,目光寒意凛凛。
“你怀疑谜城有问题?”
淮宁王顿了片刻,点了点头。
他心中也是有些狐疑,这只是他的猜测。但是他又觉得娄奇台不会放出这么明显的一个纰漏让他们瞧见。他拿不准,但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我随你一起。”
“好。”
虽然已经是春末,但是深夜的风,还是城头的夜风却依旧是寒冷如冰,天上的云层也被风吹的迅速涌动,明月时隐时现。
他们下了城楼,便朝议事厅去,此时的议事厅的众人已经散去,栗蔚云和淮宁王也得知了高元徵的和众位主将的决策。
显然他们担心的,高元徵也是想到的。现在大周的内部不稳,前有留王卫国公等一些逆臣贼子,后又有昆州的这些叛逆分子。最初留王的所为只是争权夺利,或者说是为了夺得皇位,但是现在他们这些残余势力却是想毁了大周。
昆州刘邈的案子其实不算彻底的结束,谁都不知道他的同党还会在什么地方以什么身份出现,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不得不防。
高元徵倒是没有派兵前往谜城,赤戎派出前往攻打谜城的是寇宏,此人的才能他们都知晓的,虽然是赤戎的一员大将,但是良将无兵也打不成仗,所以谜城的守卫完全可以抵挡,没有问题。
高元徵只是派出了自己的亲卫带千人前往谜城协助,其实也就是为了查清楚情况。
而凌关也自然是安排妥当。
虽然在草原上两军一绝生死,高元徵可能会有所不足,但是对于守城守关,这却是没有人会怀疑的。
淮宁王便向高元徵借了一百精兵作为护卫。高元徵听淮宁王说要前往谜城,心中便有些担忧,毕竟是皇室,若是在边关出了问题,他的责任是逃不掉的。
但是见淮宁王如此的坚持,最后想一想,这耿州城还不见得比谜城安全,也便是没有再阻止。
次日淮宁王和栗蔚云便前往了谜城。
他们轻装快马,抵达谜城的时候,比赤戎军早些抵达谜城。
谜城守将薄山自然也听闻了赤戎要攻打谜城的消息。如今赤戎军距离谜城也不过只有几十里地而已。
薄山倒是做好了相当的准备。虽然谜城的守军不多,不适宜出城迎战,但是守城却是绰绰有余。
而且赤戎的攻城重械,他也都是知道的,并无什么特殊的,所以他丝毫的不担心对方强攻,他担忧的却是为何这次赤戎会只安排两万兵马过来。
谜城的重要性和易守难攻,这是众所周知的,虽然其地理位置不及耿州和凌关,但是却素来也是总要关隘。
淮宁王说出自己的猜测和疑虑的时候,薄山面上却是平静,并无太大的波澜。
淮宁王猜测,他可能心里也是猜测到一些的,随后薄山一边让士兵加强防守,以方便也让自己亲兵留心注意。
淮宁王自然也是让跟随自己而来的精兵协助。
在半日后,高元徵派来的人也已经抵达了谜城,这倒是无形中给薄山一定的压力。
谜城虽然不大,城中的百姓也并不多,其在军事上的重要性不及耿州,但是却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边城重镇。
不过两日,谜城外,赤戎战鼓雷鸣,高声的呐喊攻城。
栗蔚云和淮宁王陪着薄山站在城上观战。
一直数日,赤戎猛攻,日夜不息。赤戎军已经损失三成,城下鲜血淋漓,尸骨如山,空气中充斥的都是血腥和烧焦的味道。
赤戎或许是损失太过惨重,所以停止了攻城,栗蔚云等人便都感觉到了真正的危险的来临,也是加强了守备。
而赤戎却没有丝毫的动静,停止攻城两日后,赤戎后方运来重械,进行了一轮猛攻。
投石机,强弩机一波接着一波,前仆后继,几乎是有心要用赤戎军的尸体堆出一条路来。
“寇宏这是疯了吗?”薄山身边的一名副将骂道。
两万军士,现在死伤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但是据斥候禀报,其后方并无援军,而从耿州和凌关传来的消息,两地的战事也已经打了起来。
这赤戎人不是疯了,这是要做什么?这简直就是自杀式的攻掠。
栗蔚云看了眼那个副将没有说话,毕竟她现在的身份也不方便插嘴。
淮宁王冷冷道:“若是他们想这样的方式送死,我倒是乐见不疲。”
副将却是呵呵笑道:“我可还等着瓮中捉鳖呢!”
“一切都准备妥当了?”淮宁王问。
“一切末将都已经安排妥当了,人也已经盯上了。”
“那就等着吧!”
次日的攻城在天黑的时候便鸣鼓收兵。
次日赤戎并没有前来攻城,赤戎来禀报,赤戎正在休整,等待救援。
这个消息薄山并没有放出去,因为这几日派人盯着守城,已经发现了端倪,城中不知道何时已经混进了赤戎贼人。
这也栗蔚云躺在床榻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她总是觉得对方似乎要在今夜动手。辗转了小半个时辰还没有入睡,她所幸起身披衣出门去查探情况。
刚走出房门瞧见了淮宁王从对面的房间走出来,一闪战袍衣甲,手中握着长剑,显然是准备外出的装扮。
“你也睡不着?”淮宁王笑着走上前来,见到栗蔚云也是一身的衣甲,腰间短刀不离,手中还握着一柄长枪。
“嗯,我心绪不宁,觉得可能会有事情发生。”
“我也一样,所以索性就起身披衣准备到城门口看看。”没想到竟然和栗蔚云如此的默契,他说着目光朝外面看去。
两个人也同时的迈步朝外面走去。
刚离开营房不愿,忽然见到地面上一个黑影划过,两人立即的抬头望去,但见一侧的屋脊上一个黑影立即的隐没在墙壁后面。
“武功不低,伸手敏捷,看来不是简单的士兵。”淮宁王说着便和栗蔚云一起追了过去。
第202章 围歼
前面的人似乎是察觉到了身后有人跟踪一般,故意的在屋舍巷陌之间快速的穿梭,并没有准确的方向和目的地。
从其轻功上看,栗蔚云断定,此人的功夫绝对在她和淮宁王之上。
谜城的将领她都知道的,并没有谁有这般的功夫,可是其身手看上去又不像是江湖人,反而更像是军旅出身。
若是如此,这般的身手,在军中,即便不是主将,也必然是副将的身份。
栗蔚云和淮宁王又不敢惊动附近的士兵,以免打草惊蛇。他们这一次设下圈套等着赤戎人来钻,可不能功亏一篑。
追了一段路,追到城中的一处密林,密林外围的四周没有灯光火把,头顶的月光也被枝叶遮挡,视线昏暗,只能看到前面的黑影。
此处周围没有高墙房屋的阻挡,反而让追踪更加方便了一些。
栗蔚云和淮宁王相视一眼,立即的飞奔过去,一前一后的拦住了那个黑影。
“什么人?不知道如今特殊时期,没有军令夜间不得出吗?”
为了他们的计策不会伤及到城中平民百姓,薄山将军已经下令,夜间禁制出门,即便是白日,也尽量少出。
城中的百姓自然是知道现在谜城的情况,也是见惯了打仗,自然是不敢出的。
当然淮宁王和栗蔚云可不认为面前的这人是寻常的百姓。
那人被被拦截,没有再逃,停下了步子,前后看了眼淮宁王和栗蔚云。
“两位不是谜城军将,不知是何人?”说话之人声音稍显沙哑低沉,好似曾经的嗓子受过伤一般,字音还稍有些吐字不清,但是依旧能够分辨出来其说的大周话很地道。
这倒是让栗蔚云和淮宁王有些意外,虽然大周话不似赤戎语那么的难说,但是想要说的这般流利,若非是从小长在大周,那么在大周至少也呆了十年以上。
对方竟然知道他们并非谜城军将,不禁有些意外,看来此人查到的消息不少啊。
“耿州境安军。”栗蔚云冷冷的道,“你也并非是赤戎军将,又是何人?”
昏暗的光线下,那人微微的动了动身子,笑了两声道:“你这么问,我岂会回答,若是你们两个有本事抓了我回去审问不就行了。”
“看来足下不是赤戎贼人,也便是赤戎的走狗了。”淮宁王说完便已经朝黑影出手。
栗蔚云从刚刚黑衣人的轻功便知道此人非是等闲之辈,如今见其身形沉稳,虽然话音有些许的嘶哑,但是依旧是浑厚有力,气定神闲,岂能小觑。怕是淮宁王都不是其对手,她立即的长枪一横攻了上去。
两人一人使刀,一人用枪,配合默契,丝毫不给对方潜逃的机会,占了上风。
不过几十招,忽然黑影的身手顿了下,栗蔚云见到疏漏,立即的长枪挥刺过去,黑影身后同时又有淮宁王的攻击,两相夹击,避闪不及,手臂挨了栗蔚云一枪。
“不可能。”黑影低低的说了一声,然后便飞身要逃。
栗蔚云与淮宁王自然没有在意他的这低声嘀咕,借此继续的攻去,下定决心要将面前的人给擒住。
黑影却是主要攻击起栗蔚云,栗蔚云并非是其对手,幸而淮宁王相助。
最后黑影脱空甩开了他们,两人继续的追踪而去,追到了城西的一片荒芜的小坡上,因为林木茂密,且有河道,他们竟然跟追丢了。
淮宁王轻叹一声:“早知道,该将黑豆从京城给带来了,能帮上大忙。”
栗蔚云抬头看着远处的高墙,依照那个人的轻功,应该是不难翻出这样的墙头的,现在应该是已经逃离谜城了吧。
“对方必然是赤戎贼人无疑,看来其对我军中的情况了解较多,恐怕我们的计划已经被对方识破。还是立即回去和薄将军商议。”
两人刚回头没走多远,就听到了城门口传来了嘶喊声,而且火光正盛。
赤戎贼人已经入城了?
两个人立即的朝城门奔去,待到了城门口的时候,瞧见一片火光和厮杀。
攻进城内的赤戎军已经陷入了之前已经安排好的埋伏中,如今城门已关,各处道路堵死,他们无处可逃,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周围设下一切机关都已经用上了一边,赤戎人所剩只有不足千人,周围埋伏的士兵箭矢如雨的设去,根本不给其反抗的机会。
赤戎军见此也是疯狂的厮杀,想要冲破阻截,和赤戎军搅在一起,赤戎和谜城守军立即的展开了厮杀。
栗蔚云和淮宁王也立即的冲了过去,毫不留情的对着赤戎军砍杀。
此时听到站在城楼上的薄山对着城下大声的命令:“全部歼杀,一个不留。”
因为在栗蔚云赶到这儿之前,赤戎的将领已经被其属下救了回去,这些赤戎军,根本就没有活捉的必要,他也不想抓这些做俘虏,不如杀了干净。
城门口的厮杀更加的惨烈,这是薄山才瞧见了军中一个银甲身影,正是淮宁王。
他心中紧了紧,虽然这几日听到了淮宁王讲并略,并且与他们一起合计定下了这个计策,但是毕竟他可没有上过战场,不是普通的士卒,若是在自己的谜城出了事,那还了得。
满心担忧之事,却瞧见淮宁王英勇神武,手中长剑虽然没有什么章法,却是招招重伤赤戎军。
这个未及十龄就被流放的亲王,本来他心中一直就将其当成一个文弱之人,却不想竟然会有这般的英勇善战,这可不像是第一次上阵杀敌的人,倒是像经历多次战役后的老军。
他身边的那个栗姑娘,虽然说她是斥候,但是一个十几岁姑娘做斥候,他还是有些不太相信的,只是将她当成了淮宁王的亲兵而已。现在看着其一杆长枪挥舞,几乎是每一招都娶敌人的要害。
枪法沉稳,却又迅速凌厉,不给对方任何的生机,且一招一式却很有章法,若非是身经百战很难如此。
虽然西北民风彪悍,但是这么大的姑娘,见到死人还是会吓住,更被说杀人,还是面对强悍的赤戎军士。
看着城门口那个纤弱的身影,却又觉得她又无穷的力量,他忽然脑海中闪过了一个同样的身影。
只是可惜了!他心中暗暗的叹息,但是瞧见面前这个栗姑娘,心中莫名的又有一丝宽慰。
赤戎贼人拼死顽抗,最后也不过是身死命殒,全部覆没的结局。
当最后几个赤戎军倒地之后,众人都松了口气。薄山立即的命人处理战后事宜,并且加强城门口的防务。
一直到天明之后,斥候来报,赤戎军现在所剩残余退兵。
城外的远处的确已经没有了赤戎营帐的踪迹,薄山却是丝毫没有松懈。
随后他便是去见了淮宁王,淮宁王与栗蔚云皆受了伤,好在伤势并不重,军医已经处理过了。
随后淮宁王和栗蔚云在谜城休息了几日,得知赤戎现在依旧是主攻耿州,并且耿州情况不妙,便是粮草不济。
暂时谜城这边赤戎兵退,想必赤戎暂时也不会再派兵支援寇宏来攻谜城,况且薄山也是大周数一数二的守将,他们便带着人回了耿州。
耿州现在的战况进入了如火如荼的阶段,战事焦灼,耿州久攻不下,城外的赤戎军有些疲怠,加之谜城那边的失利,让娄奇台气恼的在城下大喊打骂。
栗蔚云回到耿州便听到了境安军几乎是粮草断绝,耿州城的粮草已经支撑不下去了,可后方的军粮至今未到,现在上层的将帅为了不动摇军心,还在瞒着,但是这种事情哪里能够瞒得住。
淮宁王从高元徵那边回来,栗蔚云才得知,后方的粮草恐怕最早还需要半月,而如今军粮也不过只够支撑日的。
栗蔚云怒的一拳头打在了桌子上,震的茶盅晃动几下滚落到底摔个粉碎。
原本后方军粮运送过来只需月余,现在竟然脱了这么长时间。她看了眼淮宁王,看来还真的是被他说中了。她此刻恨不得将那些人都给杀了。
他们在京城美味佳肴,锦缎罗绮,安享富贵,却不顾边疆战士的死活。
淮宁王看着她双目中农怒火熊熊,知道如果现在能够有杀人的冲动。
“向民征粮,现在也只有着一种方法了。”她克制自己的怒火道。
淮宁王轻叹了声,在一旁的凳子上坐下。
“是。高元帅昨日已经让青杨去办了,只是如今外有赤戎,百姓本就是恐慌不安,如今征粮也不能太过分,无论如何也是要给那些富贾大商和世家子弟留足口粮,否则必然引起他们的不满,引起城内动乱,所以征粮的数量有限,怕是也不见得能够撑到后援到。”
栗蔚云沉默了许久,无奈的叹息,现在能够撑一天是一天,现在赤戎的贼人已经攻城大半个月了,也不能够久拖。
但是期间高元徵也派人出城迎战,但是最后各有损伤。
栗蔚云坐在凳子上想了许久,忽然道:“我记得自去岁顾怀参回乡探亲,似乎他就一直留在了耿州城,似乎并未有离开。”
淮宁王也想到了这么一件事情,这一年多他在京城倒是和李木见过几次面,从李木的口中得知,是因为顾怀参的祖父病重,又想着能够落叶归根,所以一直在耿州。本来是要去顾镇的,只是那里毕竟是小镇,顾怀参不放心,便让顾老太爷在耿州城安养。
顾老太爷病重,自然是不便舟车劳顿,怕是即便城外贼人攻城,他们也没有离开。
他离开京城的时候还没有听到任何顾怀参回京的消息,想必是还留在了耿州。
“那本王倒是想去拜会了。”顾家在大周是什么样的人家,别人不知道,但是凡在京城待过的人,没有谁不知。
“此时还是要和高元帅知会一声。”
“说的是。”
两人随后便打听到了顾府所在,立即的前往顾府。
顾府的朱红大门紧闭,淮宁王身边的一个侍卫立即的上前去敲门,半晌才有一个小厮开门。瞧着门前的人穿着衣甲,是境安军,便立即的出门向前迎了一步。
“几位军爷是有什么差遣?”
“顾少主可在?”
小厮稍稍眉头立即的拧了起来,一脸的愁苦之色,随后便是支吾的回禀:“在,几位军爷随小人来。”说着转身打开半山府门迎着他们进去。
顾府的院落房舍按照西北风格所建,恢弘大气中,还流露出一点江南水乡的韵味。
淮宁王左右打量了一眼,不禁的赞叹,果真是顾府,外面看上去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是这府中却可抵得上一个朝中大员的府邸,那京城的顾府,怕是不必他的郡王府逊色。
府外的街道上军士来来往往,百姓都是惊慌,而这府内好似另一番天地,好似并未有收到外边的一点影响,府中的下人依旧是井然有条的在瞒着。
“小兄弟,你尚且没有询问我们是何人,此来是做什么的,甚至都没有向你家主子禀报,就这么的给我们引进来,莫不成你家主子还知道了我们要来?”淮宁王笑着打趣。
当然,他心中明白,顾怀参是不会猜到自己来顾府的,毕竟他欲顾怀参并无任何的往来,也不过是在京城的聚贤楼见过此人,却无交流。可以说成并不相识。
小厮回道:“今个有位将爷已经过来了,少主吩咐,若是境安军有人过来,便直接引过去见他便是。”
“也不问是境安军中的何人?就不怕是有人冒充,对他不利?”淮宁王笑着道,这顾怀参还真的是有一丝,不过这也太大意了。
只是今天还有哪位将爷过来?应该也是为了征粮的事情吧?
小厮回道:“少主身边的几位爷也劝过,少主说,城中有境安军守护,府中有护卫守着,也没人敢肆意生事。况且我们我们平民之家,这种战事之时,若是有军爷过来,必然是遇到了些许的不方便,我们身为大周子民,自然是要尽份心力的。”
淮宁王却是笑了笑,看向了身边的栗蔚云,看来他们这一趟过来所求之事似乎并不碍难。
栗蔚云脑海中却想到了顾怀参的音容,顾家能够历经多代不败,且越加强盛,朝廷对其也没有任何的忌惮之心,自然是有手段的。
第203章 暗探
因为没有通禀,顾怀参自然是不知道此时有客过来,更是不知道来人是谁。
他正在书房门前的廊下逗鸟,不知听到鸟儿叽喳的叫声,他悠闲的好似一个安享太平的世家子弟。丝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