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贵妻_席妖妖-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公主来的赶巧儿,今儿上午还从南疆运来一批珍宝首饰,价格公道,但是这做工却极其的精致,两位贵人请跟妾身这边请。”
  两人随后跟着苗掌柜来到后堂的一个雅致的房间,屋子内燃着让人很是舒缓的香片,房间布置的也是干净而贵气,一看就是平日里招待那些个大家贵妇和名门千金的。
  苗掌柜让两人坐下,然后就命身后的小厮去取来七八个盒子。
  唐敏打开其中一个,发现居然是水晶制品,而且还是罕见的粉色水晶,这让她很是意外,却也极其的佩服。
  这种工艺在华夏五千年也出现过,只是却似乎是昙花一现。
  为何会突然消失唐敏并不知道,但是消息必然有其消失的道理。
  这种物件儿,在现代也不过就是百八十块钱的东西,但是在这里,却至少也要百两以上。
  这种物件儿,在现代也不过就是百八十块钱的东西,但是在这里,却至少也要百两以上。
  眼前的水晶饰品是一尊仙女飞天模样的造型,那女子的五官都清晰可见,惟妙惟肖,纤细柔和,在窗外投射进来的阳光下,微微转动这尊物件儿,似乎还有流光溢彩浮动,这也是正常现象。
  “你喜欢吗?”长公主问道,她倒是觉得很漂亮。
  唐敏抿唇笑道:“很漂亮,但是这次出来也就是看看,买回去也没多大用,凭白的还占地方。”
  这个长公主倒是赞同,这物件儿虽然漂亮,但是和宫里的那些个珍贵物件儿比起来,不过就是一天一地。
  再说若是这些东西真的好看,早就让人送入宫中了。
  “那你喜欢什么?这里倒是有不少。”
  “也没什么很喜欢的东西,既然是珍宝阁,那有名贵的文房四宝吗?”
  长公主听闻,顿时无奈的看着她,嗔怪道:“出门之前还说自己要玩个痛快的,结果还是想着孩子。”
  “你怎么不知道我这里为表哥寻的。”唐敏好笑的问道。
  “你那夫君什么样的好东西没有见过,还在乎外面的文房四宝,再说这种东西哪里用得着你寻,再好还能比得过你家里的好?”
  “买这种东西纯粹看的是心意,敦敦别看年纪小,心性却已经很成熟了,她会喜欢的。”
  “你呀。”
  苗掌柜听后笑道:“还真是让夫人说找了,咱们这里确实有一套难得的文房四宝,那砚台也是数量很是稀少的端砚,虽然算不得是世间稍有,但是这雕刻大师却是咱们大荣赫赫闻名的,喜欢与否,还请夫人看过再说可好?”
  “自然是好的,有劳苗掌柜了。”
  “妾身不敢。”苗掌柜出去,很快就亲自拎着一个盒子从外面进来,然后小心翼翼的搁在桌上。
  等打开盒子之后,看大那方端砚,至于是不是珍品唐敏不知道,但是那砚台边的雕刻和纹路,却让她很是喜欢。
  当即就对苗掌柜道:“这一套我要了。”
  她冲着身边的香影点点头,香影明白的上前将那东西拎在手里。
  随后,长公主又在这里四下里看了看,买了两样精巧的摆件,都是珍宝阁的精品。
  唐敏直接让香影去前面结账,那一套文房四宝的价格就是四百多两,不得不说,真贵。
  “哎哟,这不是长公主殿下嘛。”还没等两人离开,外面就进来三位夫人,其中一位看到长公主,那表情顿时染上一抹愉悦的笑容。
  长公主看到来人,对身边的唐敏道,“这是云南府知府陶磊的夫人。”
  “哦。”唐敏点点头。
  陶夫人见状,瞬间就明白过来唐敏的身份,赶忙收起脸上的笑容,冲着唐敏恭敬的行礼。
  “妾身不知……贵人驾到,适才无状,请贵人恕罪。”
  “无碍,再说陶夫人何罪之有,起来吧。”这人看上去就是个心宽的,也难怪能让长公主另眼有加。
  “谢贵人。”陶夫人站起身,然后对长公主笑道:“接到长公主的请柬,妾身真的是万分的荣幸,没想到在云南府居然能遇到贵人,老爷还怕妾身这大大咧咧的性子,去到王府给他丢份儿呢。”
  “陶大人就是规矩多,你这样的性子,贵人是不会怪罪的,别这么紧张,今日过来是要买什么东西?”
  “听说珍宝坊来了好东西,妾身就想着过来看看,长公主您也知道,妾身那长女十一月就要出嫁了,妾身总是要时不时的来寻摸一下。”
  “那行,你在这里寻摸吧,天色不早了,我们趁着晚宴之前,去别的地方再转转。”
  “是,妾身恭送贵人,恭送长公主。”
  身边的两位夫人待唐敏和长公主走远,才好奇的问道:“陶夫人,那位贵人是……”
  陶夫人伸手冲着天上指了指,两人顿时面露惊讶之色。
  还能是谁,能让长公主都这般敬着的,必然是当今的国母无疑。
  只是这般艳丽的国母,眉眼却温和的让人心生好感,难怪当今陛下这么多年能一直独宠,容不下旁人。

  ☆、第154章:幸福

  南境的榷场经过这些年不断的发展,俨然成为了一处很繁荣的市场,各种店铺林立,身着各种服饰的人游走在这片富含生机的土地之上。
  接连几日的宴会,唐敏也是醉的不轻,一直休息了好几日才算是清醒过来。
  这里没有那些所谓的心机女子,没人给唐敏寻不痛快,云南府果然如同长公主所说的,是个非常好的地方。
  云南府天高云淡,碧水青山,气候湿润,和前世印象中的云南是有一些差别的。
  她在接下来的时间,和长公主转遍了城内外的各处名胜,也熟悉了榷场的琳琅店铺,奇珍巧件。
  一直在十月底,一家人才坐上返程的马车。
  回去的时候,他们倒是没有耽搁,毕竟都出来好几个月了,临近年下,盛京的事情恐怕都已经堆积成山。
  三个孩子也很懂事,一路上谁都没有闹腾。
  回到京城差不多是十二月了,而一回来,一场暴雪就席卷了整个盛京。
  看着外面那铺天盖地的雪片,唐敏心有余悸道:“这幸亏是回来的及时,否则真的要被堵在路上。”
  而坐在旁边的团子则是满脸的怨念,“娘,你和爹带着弟妹倒是玩的痛快了,我可是在爹的那个椅子上做了好几个月,每日里忙的焦头烂额。”
  “你爹不是说你处理的很好?而且身边有段相和你老师帮衬着,朝中的官员谁敢小瞧了你。”
  “哼,就算是没有相爷和老师,他们也不敢小瞧了儿子,他们知道这天下早晚都是我的,若是现在就想着压我一头,待日后爹爹退位,儿子执掌大权,他们的命也算是到头了。”
  父亲说过,这世上能人异士要多少有多少,没有了你,还有别的人可以撑起你的责任,别把自己看的太重。
  把自己看的有多重,落魄的时候就会有多惨。
  “再说,身为臣子,若是现在就想着如何压制帝王,以后就会想着如何压制百姓,这样心性的人不留也罢。”
  唐敏倒是意外儿子能看的这么长远,虽然道理多少有些歪,但是她却不担心儿子会吃亏。
  夜晚,景帝抱着气喘吁吁的媳妇,摸着她香汗淋淋的手臂,道:“团子的能力很不错,虽然年纪还小,但是却不妨碍他的雄心和手段,如此我想着,过两年咱们就搬回王府住着吧。”
  “你舍得呀?”唐敏诧异,这未免有些太早了,两年后团子才十二三岁,虽然前有康熙帝八岁登基,但是这后面也有孝庄皇太后支撑着大清的江山。
  很显然,景帝可不是存着和孝庄一样的心思,瞧着他的意思,似乎是想着要完全的放手,否则为何不住在宫里,反而要搬回王府。
  “你说的哪方面?”是儿子还是帝位?
  “都有。”她抿唇轻笑。
  “这个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这位子早晚都是团子的,早点与晚点也没有什么不同,对于我们来说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到处走走。”他低头在媳妇的额头亲了一口,“这些年你陪着我在宫里,几乎很少出宫,也是委屈你了。”
  “我是没关系,在哪里都一样,不过王府终究是外出方便许多。”
  景帝轻笑:“那你到底是想住在哪里?”
  “你住在哪里我自然就住在哪里,一切都听你的。”她往景帝的怀里钻了钻,“既然你信任咱们儿子,我自然也不会反对,可惜那小子似乎也有些不太情愿,不过还是继承了你的长处,是个懂得权衡利弊的。”
  “你能看明白就好,懂得这一点,就能做好一个好皇帝。”
  又是一个三年,大荣朝的第七代帝王武帝继位。
  年仅三十五岁的景帝,在壮年之时,退居幕后,成为太上皇,而皇后娘娘也荣升为皇太后。
  武帝继位之后,封十岁的二殿下刘君凌为睿亲王,七岁的三殿下为敬亲王。
  虽然两位亲王至今还居住在宫中,但是也因为年龄小,朝中的那些恪守规矩的老臣都没有反对,只待日后两位皇子长大成人,分别成亲之后再出宫辟府。
  睿亲王府邸原本就有根本就不需要重建,而敬亲王府则是需要重新选址建造。
  按照皇家规制,皇子的府邸所需的一应银钱全部都是从国库出的,然而太后娘娘财大气粗,陛下说三殿下的府邸不会动用国库一分一毫,这倒是让有些别的心思的朝臣都心里发寒,他们不知道陛下是否知道了他们的心思,但是很明显的,在之后的十几年内,他们的官位都没有动一动,由此可见,得罪了这位小皇帝,那后果可真的是有些难以承受。
  睿亲王府内,唐敏坐在廊下的藤椅上假寐,旁边个子蹿高了不少的敦敦正捧着一本书看的入神。
  头顶,温暖的阳光打下来,落在人的身上暖暖的,春风和暖,花草繁茂,虽然和皇宫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唐敏的心情却格外的宁静。
  “母后,您在这里睡觉会生病。”
  “不碍事的,母后的身体很健康,倒是你,怎么这两日都没有出府。”偶尔闲暇,他会去宫里听钱瑾之讲课,但是这两日似乎并没有这个打算。
  “我在一间书肆内寻到了这本古籍,看完再说。”他举起手里的书给她看了看,“皇兄说我性子太闷,和母后不亲厚。”
  “是嘛!”
  “母后也这么觉得吗?”年幼的睿亲王看着母亲,似乎想要从她口中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不同的,你自小就早慧,心里想的比谁都要多,你认为这种相处方式是最好的,那就是最好的,母后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孩子这就足够了。”
  “怎样就算是孝顺?”他再次问道。
  唐敏想了想,道:“若是母后遇到危险,你会不会不顾性命的救母后?”
  “不会!”小王爷很干脆的摇摇头,“儿臣不会让母后有危险的。”
  看吧,果然是个早慧的孩子,若是别的肯定会说救人的,他倒是想的比别人都要多。
  这孩子自小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从来都不需要唐敏操心,说实话,这种感觉有些微妙。
  她不是个聪明的人,充其量就是努力,景帝聪慧,但是小时候如何她真的无从得知,很明显敦敦像他的父亲。
  这孩子就是一个极端,面容像极了自己,而头脑像极了景帝。
  到底是怎么生的?
  她怀疑自己生他的时候姿势不对。
  “你这就已经是孝顺了,别听你皇兄乱说。”团子那小子定然是从敦敦这里吃了瘪。
  小王爷想想也确实有道理,看来这件事还是要和皇兄好好的探讨一番,所谓的孝顺并不是表现在嘴上,而是心里和行动力上。
  这几年的科举,朝中涌入了大批的得力后生,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趋势。
  国子监祭酒容老大人已经辞官荣养,每日里就是在府中含饴弄孙,侍弄花草,练练书法,新的祭酒则是容老爷子的长孙,也就是容秋婵的侄子,学问顶顶的好。
  成为帝王的团子现在气势更是与太子时不同,一举一动都很是威武霸气,难怪会选择了一个“武”字,值得唐敏高兴的是,这小子的武功真的非常厉,飞檐走壁都是不在话下,且武功直逼沈康沈健两兄弟。
  外面,景帝父子从门外走进来。
  小皇帝看到母亲,脸上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儿子给娘请安。”
  “起来吧,不在宫里怎么出来了?”
  “再忙也不能忘了娘不是,今日宫里比较清闲,儿子就来看看您。”说吧,他等景帝坐下,才在唐敏身边落座,“而且,朝中已经有人开始让儿子娶妻了。”
  唐敏一听,顿时横眉怒目,“谁那么闲,看来手里的事情太少,以至于他将手伸得那么长。”
  WTF,她儿子今年才十三岁,哪个杀千刀的要摧残她的儿子。
  “不到十八岁,不许你娶妻,不只是你,你的弟弟妹妹都一样。”
  团子一听,顿时就高兴了,“娘,您和儿子想的一样,您放心就好,那闲的没事干的家伙,已经让儿子赶出朝堂了。”
  “干得漂亮。”唐敏竖起大拇指。
  团子点点头,伸出拇指比划了一下,“小意思。”
  这个时候,敦敦却看着爹娘和大哥,很是寻常说道:“那我就等到十八岁吧。”
  “……”
  三人齐刷刷的看着敦敦,这话未免有些太过惊悚了。
  “我的弟弟,你有喜欢的姑娘了?”
  敦敦摇摇头:“说不上喜欢,就是觉得还算是顺眼,不像别的女人那么烦。”
  唐敏愕然,不像别的女人那么烦?这小子见过多少女人?
  “谁?”团子起身走到敦敦身边,胳膊搭在他的肩膀上,一脸的八卦。
  “就是曲家的那个小丫头,安安静静的,而且见识也不错。”
  唐敏顿时反应过来,可不是在三年多以前,他们在曲家待过一个月。
  感情就一个月,这个儿子就看上人家姑娘了?
  “敦敦,你真的看上那曲家的小姑娘了?”唐敏诧异的问道。
  “她比较顺眼,再说我也没打算以后娶妻之后,像父皇和母后这样黏黏糊糊的,平平淡淡的就好。”
  听听,这哪里像是一个十岁的孩子能说得出来的话。
  简直就是成精了。
  而且什么叫黏黏糊糊?欠揍。
  唐敏被儿子折腾的心肝脾肺肾都疼。
  团子摸着下巴,好一会儿才说道:“这没问题,过几年大哥也给你寻个不讨厌的嫂子,到时候亲自给你们赐婚。”
  “你急什么?最起码我要先和人家说一声,咱不能用皇权压人。”
  “你可是我亲弟弟,你有了喜欢的姑娘我能不着急嘛,再说既然你都觉得那丫头很好,就应该先占着,万一她看上了别人怎么办?”
  “若是看上别人,那就是我和她没有缘分,这种事情强求不得。”
  他当年留给曲晚素的注释小解,里面可是说明了这意思,若是她真的在这些年里有了喜欢的男子,他有什么可强求的。
  唐敏不管两兄弟说什么了,悄悄的拉着景帝站起身,直接走回屋子里。
  “表哥,那肯定不是咱们儿子。”
  景帝心里也是吃惊,但是比起妻子来还是要镇定许多。
  “吓到你了?”
  “何止是吓到,简直就是惊悚好不好?”唐敏挑眉,“你听到他们兄弟俩的话了?团子还好,今年已经十四岁了,可是敦敦才只有十岁,这哪里是个十岁孩子能说出来的话。”
  差点要了她这个亲娘的命。
  别的不说,就连缘分这种东西他都看的如此云淡风轻,上一世是一只千年狐狸精转世投胎的吧?
  “好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瞧着敦敦这样的性子就很好,万事不强求,你根本就不需要担心。”
  “……我瞎操心!”
  只是以后这儿子越来越印证了唐敏的猜测,千年狐狸精转世过来的,精明的让人凝噎。
  某一日,唐敏突然想到前世看过的麒麟才子梅长苏,运筹帷幄,纵横捭阖,她这个儿子就是这种样子的。
  然而长子却不似靖王那般的耿直,反而也是心思玲珑,对于朝堂权势更是玩弄的驾轻就熟。
  大荣朝有这兄弟俩,若是以后别人敢欺负过来,唐敏都要为敌人心疼的掉一把同情的眼泪。
  只是唐敏虽然担心儿子的性格,但是那些拥戴武帝的朝臣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
  精明怕什么,擅权怕什么,只要心思端正,为国为民,就该是这样,否则如何制衡那些心思歪曲,只顾着自己利益的朝臣。
  在唐敏眼里这或许是精明出天际,但是在那些忠心耿耿的大臣心里,武帝这完全就是帝王谋略。
  其实曲晚素那孩子,唐敏也是喜欢的,乖巧端庄,小小年纪就已经有大家风范,最重要的是,那小丫头完全合乎唐敏的眼缘。
  只是一码归一码,她的儿子真的是让人非常的不省心。
  如今看来,最中规中矩的,就是她那个最小的儿子了。
  以后长成什么样子,唐敏现在不知道,不过那小家伙应该不会让她再吃惊就是了。
  这一年的五月里,唐敏在景帝的陪同下,扔下几个太省心的孩子,一起去大荣各地游玩。
  然而在途径一处很是古老的寺庙时,他们夫妻二人被大雨滞留在了山下的一座庄子里。
  这庄子很清幽雅致,里面的布局更是精美而考究,虽然不见得有什么太过珍惜的物件儿,但是却处处透着精致,彰显着这庄子主人的品位和心性。
  只是等见到那庄子的女主人是,唐敏的表情说实话,有些懵。
  “民妇参见太上皇,参见太后娘娘。”
  眼前这穿着素雅,容颜绝色的女子,不是盛思妍还能是谁。
  “你怎么在这里?”唐敏回过神来问道。
  盛思妍请两人进屋坐下,然后对身边的丫头道:“去请老爷过来。”
  “是,夫人。”
  盛思妍请两人落座,然后她坐在下首,笑道:“民妇是当年得太上皇的恩典才能和喜欢的人避居在此,本以为再也见不到二位,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
  唐敏不禁勾唇:“夫人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
  “太后娘娘恕罪,民妇对太上皇可没有半分的心思,只是我家老爷这些年一直记挂着二位的恩情,总想着日后有朝一日能当面感谢二位的恩德,却奈何民妇身份敏感,入不得京城。”
  “我知道你对表哥没心思,若是有的话,现在估计你就和于婉宁一样的下场了,你心里也不用担心,这次我们纯粹就是路过避雨的。”
  盛思妍笑道:“下雨天留客,幸亏今日民妇没有出门,否则的话岂不是要错过了,真应该感谢这场雨,解了旱情不说,还让民妇能再次见到二位。”
  外面传来一阵轻咳,盛思妍闻声赶忙站起身,快步走上前,看到身着单薄的男子,她娇嗔道:“出门也不知道多添两件衣裳。”
  “不碍事的,不能让贵人等久。”
  等这男子跨进门,唐敏才发现,原来盛思妍当年爱慕的男子,居然是长乐侯府的三公子,也就是老长乐侯的幼子,据闻他在幼年时得了一场大病,自此身子就垮下来,始终都不见好。
  虽然他的名声不如当时的三公子大,但是其本人却是个温润如玉的男子。
  “草民严祁佑参见陛下,参见娘娘。”
  盛思妍在这边笑道:“如今陛下已经传位于太子,是太上皇了。”
  “不妨事,都起来吧,这次是我们夫妻多有打扰,没得让你们夫妻跟着受罪。”景帝摆摆手让两人起来,看着严祁佑道:“你的身子还是和当年一样,始终都不见好?”
  严祁佑哭笑道:“倒也不是如此,这些年日子过得清净,心性也平和,身子倒是比以前好了许多,只是逢阴雨天气,有些气息不畅罢了。”
  “那就好好的养着,未来的日子还长着。”
  再次见到当年的那位佑和公主,还是在晚膳上。
  如今她也长成了大姑娘,模样和盛思妍很像,小小年纪端的是清丽脱俗。
  晚膳过后,唐敏和盛思妍在暖阁中叙话。
  “她可记得从前的事情?”
  “当年刚从宫里出来的时候,一路跋山涉水,她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对于以前的事情,到底再也不记得了,大夫说是烧得厉害,这也是正常现象。”
  “忘记也好,当年的事情也不是好事,以后遇到一个待她好的男子,这一生也就无忧无虑了。”
  “嗯,民妇也是这般认为。”盛思妍笑着点点头,“三哥把她当做亲生女儿看待,府里的下人也都是之后重新买回来的,对于之前的事情也都不知道。”
  看着眼前的女子,唐敏突然轻声笑了:“当年我就知道你艳冠天下,如今再见,却是比以往更加的美丽无双,大荣第一美女,果然不是虚妄之言。”
  盛思妍明白她话中的意思,只是笑了笑算是受了。
  “娘娘,民妇的大哥现在还好吧?”
  “很不错,和国公夫人恩爱非常,这些年他们膝下添了两个小公子和两位小丫头,如今五个孩子环绕膝下,日子和和美美的。”
  “那就好,民妇就放心了。”
  “你们呢?没有再要孩子吗?”唐敏问道。
  盛思妍闻言,笑道:“有一个小儿子,不过这两日不在府中,去了三哥友人的家中居住。”
  “看你现在过得这般幸福,我也真心的为你高兴。”
  “谢谢娘娘。”
  这场雨一直下了两日方才停下,而因为雨后刚过,道路泥泞,两人在这里一直住了五六日方才离开。
  他们二人走后,盛思妍来到女儿的房间,推门看到她正在作画。
  “娘!”曾经的佑和公主,如今的严思语看到母亲进来,搁下笔看着她。
  盛思妍上前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看着女儿的娇嫩容颜,心里思忖了许久,才开口道:“语儿,你是不是知道了?”
  严思语思忖许久才点点头:“嗯!”
  “那你想知道你亲生父亲的事情吗?”盛思妍的心里是害怕的,她怕女儿真的和她想的不一样。
  却不料严思语摇摇头,很是干脆的笑道:“女儿不想知道,女儿的爹爹只有一个,那就是严祁佑,娘您别担心女儿,女儿说的是心里话。”
  “你亲生父亲是前朝废帝刘彦。”盛思妍却不想继续瞒着女儿,她怕她以后从别人的口中得到这个消息,“刘彦是个自私自利,色欲熏心的人,而娘当年入宫,说实话也是为了摆脱你的外祖母……”
  随后的两个时辰,盛思妍就仔细的和女儿说起了从前的事情,一点一滴,没有遗漏,只是隐瞒了景帝当年的事情。
  严思语真的没有想到,她的父亲居然是前朝皇帝,而且还是那般昏聩无能的君王,更没有想到自己的外祖母居然是那般心狠手辣之人。
  而在最后得知,当年母亲在姑娘的时候就心仪自己的继父,先前的一切她都不在乎了。
  “娘您别担心,女儿敬爱您,敬爱父亲,那是您的过去,不是女儿的,女儿不会陷进去的,也舍不得您和父亲,还有弟弟。”
  盛思妍这才放下心来,站起身爱怜的抚摸着女儿的脸颊,然后和她说了几句,就离开了。
  严思语看着母亲的背影,想了想,才露出一抹柔和的笑容,低头继续未完成的画作。
  她不稀罕什么公主,她只想做爹娘手里的珍宝,如此足矣。
  接下来的日子,景帝带着心爱的妻子继续游走在大荣各地。
  领略了苍茫的丛林,广袤的大漠,盎然的草原,最后抵达了大荣如今最大也是最繁华的码头。
  这其中自然也发生了一件让人欣喜的事情,那就是翠红的婚事终于有了着落。
  虽然是意料之外,却似乎也是情理之中,最终娶到翠红的,正是沈康。
  沈康比翠红大了不少,但是却真的很疼爱她,哪怕平日里始终都是板着脸,但是两人之间的相处模式非常的有意思。
  如今大荣的渔业非常的发达,除了容家,景帝和武帝又先后认命了六七位专司渔业运输的商户,分管着大荣不同的地方。
  而在这洨河码头附近,有数座面积极其大的冷藏库,里面都是有专人监管,谁也不敢松懈,若是在硝石方面出了问题,那么这赚钱的买卖你也就算是做到头了,谁会和银子过不去。
  随着渔夫们技术的娴熟,如今出海的距离越来越远,也有更多未见的海洋生物被打捞上来,不过对于一些珍稀的品种,朝廷是不许私下里买卖的,捕捞到之后也是要放归大海。
  这是对他们生活环境的保护和责任。
  踏足而来,码头上的呐喊声此起彼伏,有很多就近的人家回来这里采购新鲜的海货,距离不太远的会在附近的冷藏库中购买一些冰块运回去,至于太远的则是直接等着那些商人兜售,虽然价格是有些贵,但是比起自己来回跋涉,然后还算上这一路购买冰块的花销,价格反而要便宜些许,既然如此,谁也不愿意走冤枉路。
  “夫人,这就是大海啊,真的好大。”香草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海水,赞叹不已。
  “是啊,这里面有很多的宝物,各种的鱼类,里面甚至还有活火山,物产丰富,而且海洋的面积非常的大,占整个世界的七成。”
  “世界?”香草不明白。
  “就是咱们生活的地方,当然不是只有大荣,在这海洋的另一边也是有人类居住的。”应该会有的,哪怕是架空。
  “这样啊。”
  景帝看着她,笑道:“要不要坐船去看看?”
  “好哇!”
  她还从来都没有做过海船呢,当然游艇不算。
  景帝伸手拉着她,两人走向一艘船,给了那船长一些银子,让他带着自己一行人去海上看看。
  船长见银子合适,而且他们也刚出了一趟海,这次是要休息月余的,这些银子也是能给兄弟们分一分。
  海洋渔业其实很辛苦,风吹日晒的,不过赚的也不少,出一次海赚的银子,足够家里人好吃好喝过上大半年的,每年出去四趟,余下的银子还能供应家里的孩子们读书,比起以前要轻松不知道多少,曾经的渔夫几乎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是有存银了。
  这次出海游玩,值得庆幸的是,身边没有一个人是晕船的。
  “老大哥,你们出海是不是很累?”景帝开口问道。
  那年约四旬的男子看着一派贵人气质的景帝,笑道:“这养家过日子哪里有不累的,不过比起前些年,现在好太多了。”
  “这样啊。”
  “可不是!”那船长的声音很是爽朗,“我从小就跟着我爹出海打渔,那时候能出去多远?那小船稍稍有点风浪就坚持不住了,哪里像现在,哪怕是风浪再大一点,这船也是稳当当的,这可是咱们当今陛下的功劳。”
  “当今陛下只是给了你们船,这都是靠你们自己的功劳。”唐敏开口说道。
  “嗨,这位夫人就不懂了吧,没有船咱们怎么出海?有了这稳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