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再许芳华-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旖景认为胡氏再被打压,三姓王族的身份还是在那摆着的,论理应当不会上赶着对她这个区区侍妾摇尾示好,那么最近频频登门,莫非就是被人蛊惑的结果?
势必不能放过机会。
“我是想着,胡氏终究是西梁王族,夫人与女君专程问候,若我一直拒之不见也不合礼数,说不定会给大君惹来麻烦,国相不是也说,这回能顺利从北原人手里攻下二属,胡、庆两员副将功不可没,妾本卑微,夫人与女君屈尊来访,原该盛情款待。”旖景表现得十分贤良。
薛夫人遂也没再反对,只陪着旖景见客,生怕她被胡氏母女折辱欺压。
旖景却与潼阳女君一见如故,两人飞快奠定了“友谊”。
要论来,当年在锦阳,潼阳是见过世子妃的,但一来时长日久,潼阳不过与旖景数面之缘不曾深交,这时映像也就淡漠得只剩过轮廓而已,二来潼阳也早听说过“倩盼”肖似楚王妃一事,所以见怪不怪,一点都没怀疑旖景的〖真〗实身份。
对于区区侍妾竟通琴棋书画一事,潼阳也不以为奇,这也是因为西梁贵女们对大隆风俗不太了解,还以为四艺精通在大隆司空见惯“倩盼”能得大君如此宠幸,自然也不是仅凭一张肖似楚王妃的容貌,才华出众也就成了理所应当。
潼阳与旖景来往,说得最多的还是庆氏的坏话:“庆氏宗家这些年来跋扈蛮横,自以为是惯了,吉玉深受熏陶,往常待人就是趾高气扬,又因为对娘子心怀妒恨,才会口出不敬,听说她自取其辱的事,多少人都击掌称庆,吉玉还到处分辨是娘子有意中伤折辱,哪知一察,当日那事却是庆氏自己张扬开来。”
“眼下众人多嘲笑吉玉早早把她自己当成了大君夫人,竟插手起大君府的内务,活该被责,自不量力,委实可笑!”说到这里,潼阳委婉表达了一番她不存觎觑大君之心:“大君待娘子情深意重,将来势必会请封夫人,又怎是旁人能够肖想?”
紧跟着却又提醒:“不过娘子也莫大意,这回攻占东郑,春江君立有功劳,他的父亲澜江公最近在朝上耀武扬威,吉玉的事传扬开来,澜江公这个伯父甚是不平,听说私下授意吉玉之母梁阳夫人去王后跟前走动,一来企图为吉玉讨回公道,二来怕是要趁着这回立功促成与大君联姻一事。”
“待大君归来,娘子还当立即提醒,娘子,您来自大隆,对西梁礼法或者知之不详,倘若吉玉真成了大君夫人,便是她公然打杀娘子也是合礼合法,大君不能阻止。娘子可提醒大君,庆氏野心昭昭,若庆氏女君真成了大君夫人,势必压逼宛姓王权。”
潼阳见旖景忧心忡忡的模样,又是一笑:“不过娘子也不需太过担忧,春江君那点军功,实在不足一提,还不足以说服王室赐婚……其实众人心知肚明,若非大君带兵将北原两郡围困,使其援军不能出城,两员副将哪能这般顺利攻克呈耶、东郑?”
说实在话,旖景对于西梁闺秀们对军事朝政的深悉见地大感佩服,比如潼阳关于战事功劳的剖析,就绝非大隆贵女能及,她也察觉到了潼阳似乎并无与大君联姻的心思,用意是在利用自己,打压庆氏。
这是要挑唆大君与庆氏势同水火,胡氏乐得旁观,等庆氏威风扫地,胡氏再掌政会大权。
但只不过,潼阳也太小看旖景,这话说得实在张扬,没有半分含蓄婉转,挑拨利用之心昭然若揭。
或许在胡氏看来,大君再怎么宠爱“倩盼”也不会置江山大业不顾,西梁王势必要促成大君与金元联姻,金元才是将来王后的不二人选,庆氏固然是肖想“倩盼”也是那个自不量力。
“倩盼”这时宠名远扬,西梁王室之所以置之不问,那是因为还没有正式考虑大君婚事,再者庆、胡两家也都瞄准了大君夫人之位,有“倩盼”这个盾牌在前,西梁王乐得旁观。
庆、胡之权势必要被根本打压,可这不代表着旖景就能贸然插手,待将来政会遭废,王权一统,西梁王只怕就会追究区区侍妾以卑贱之身贸然干政之责。
潼阳女君还看不到她的家族已经不能坐享渔翁得利的情势,她以为挑唆得“倩盼”进言,让庆氏失势,一方面讨了大君的好,另一方面,也算是将“倩盼”推到风头浪尖,让金元公主得了把柄打压情敌,如此,胡氏就能讨好宛氏,掌握政会。
旖景自是不会如她所愿,不过表现得十分信服而已,于是与潼阳女君的“友谊”突飞猛进,以致潼阳成了大君府的常客,那些欲见“倩盼”而未得偿所愿的小贵族,也连忙冲胡氏示好,胡氏的威信似乎有所提升,不过也只引得自负高傲的澜江公冷笑连连,金元公主不以为意,西梁王室依然置之不顾,静观其变。
却让胡氏十分自得,潼阳女君就而获得了父亲的赞扬,故而对谏言她交好“倩盼”的肖蔓大是感激,肖蔓也终于有了机会索要回报,让潼阳侍机在“倩盼”面前美言,推荐她的绣坊接手大君府的春裳赶制。
故而这日,潼阳再度拜访旖景之时,就穿了一条十分华美精致引人赞叹的长裙。
说话间,就提起西梁富商沿家旗下的这家绣坊,女掌柜肖氏精通琴棋书画,一手棋艺尤其让人叹服。
于是立即就引起旖景的惊奇,表达了想见上一见的心愿。
薛夫人倒也听说过“霓衣绣坊”的盛名,事实上她的好些衣裙就是委托此间定做,并不反对旖景让人上门量身制衣。
二月的一天,旖景总算见到了跟着潼阳前来拜访的女掌柜!
☆、第六百三十六章 总算通信,大胜归来
夏柯自从得到旖景暗示,情知王妃并未失忆之后,一直尝试着摆脱盘儿这块牛皮糖争取与主子独处的机会,也好商议一番如何脱困,但显然没有良策,夏柯表示十分愁怅。
倒是旖景将夏柯的焦灼看在眼里,一下子就想到如何沟通的办法。
没有虞灏西在旁虎视眈眈,只要有心,漏洞还是能够找到的。
旖景经过长时的观察,已经笃定盘儿尽管聪慧细心,却不识字。
所以便趁着练习书法的机会,以“清静”为由,打发了白衣侍女,唯留盘儿、夏柯贴身服侍,关于这些琐事,大君并没有强加限制,只要旖景没有与夏柯私话的机会,盘儿一般都会遵令行事。
旖景便在盘儿“虎视眈眈”下,堂而皇之地在纸上写下一篇“提示”交待夏柯莫要急躁,倘若有不得不说的话,可以练字为由在〖房〗中写成,趁盘儿不备,放入书房一本名为《花间集》的诗册里,再约定“玉兰花”为暗号,只有提起,旖景就会立即取书来看,自然,旖景若有回信,也会放入《花间集》,提示夏柯去取。
盘儿也只能做到当夏柯跟在旖景身边时寸步不离,可没有法子对夏柯紧盯密防,日夜十二时辰粘着夏柯不放。
她与夏柯同值,也是同室,故而夏柯得到旖景示意后,往常无事,也常常练习写字,让盘儿习惯她有这个爱好渐渐不以为奇。
不过夏柯这段时日倒也没有非得避开旁人必须意会旖景的话,这联络方式一直不曾发挥效用。
直到这日午后,听说潼阳女君再度来访,夏柯接过旖景依依不舍递给她的小娘子,交给乳娘好生照顾。
小娘子出生两个时辰后就睁了眼,一双乌黑的瞳仁明亮清澈,像极了王妃,这时已经过了百日,眉目又长开了些,越发显得玉雪可爱,莫说旖景喜欢得抱起就舍不得放下,夏柯也是看住就挪不开眼。
因此这日,当夏柯正陪着旖景逗弄晓晓,听说那缠人的潼阳女君来访,心下还甚是不满。
可当她掺扶着旖景去花苑里的偏厅见客时,一眼瞧着潼阳身边的妇人,险些没有吃惊得喊出声来,几乎同时,夏柯也感觉到主子扶在手臂的指掌用力收紧,连忙掩示住失态的情绪。
是肖氏娘子,竟然是肖氏娘子!
那时锦阳一别,还是大婚前昔,不想再见竟是此时此境。
旖景虽然隐隐料到潼阳力荐的这位女掌柜极有可能是虞沨的暗人,今日实怀期望,但也并不曾设想竟然是肖蔓,一时也是心跳如擂,却极快地转移开目光,暂时只与潼阳寒喧客套。
新岁之后,听说“倩盼娘子”偶尔也会见客,大君府的访客突增,再兼着各色邀帖纷沓而至,薛夫人与皎玉也开始繁忙应酬起来,潼阳已经是常客,两位并不在意旖景与她私见,多数都不会再来陪坐,只嘱咐白衣侍女们小心周护,莫让旖景被人冲撞。
仅管如此,旖景与肖蔓也没有撇开众人私聊的好机会。
当潼阳满怀热忱的正式引荐肖蔓后,旖景轻笑:“早闻肖娘的绣坊手艺精致,今日既然来了,莫若便替我量一量身,劳烦贵铺做上几套春裳。”
这话显然趁了肖蔓之愿,待春裳做好时,她便又有了出入大君府的机会。
可她实在难以判断旖景是否失忆,当着诸多人的面,一时也没有法子拭探,便是量身之时,也有侍女围在身旁,旖景又没有其他表示,肖蔓焦急不已。
但她认出了夏柯,正是王妃从前的贴身丫鬟。
总不可能连带这丫鬟也失忆了吧?有夏柯在,论理旖景不会被人蒙蔽才对。
肖蔓一边谨守商家本份大献殷勤,一边侍机与夏柯眉来眼去,但她失望的发现夏柯多数时候都是垂眸静默,没有回应。
难不成这丫鬟没认出自己?
肖蔓哪能想到夏柯暗暗澎湃的心情,但不得不装作无知无觉,生怕被人瞧出蹊跷。
但她眼见着肖蔓明明认出自己,决不可能相信主子是“倩盼”之说,却装作不知的与王妃寒喧客套,讨好话层出不穷,一点都没有显露故友猝然重逢的震惊,便猜到肖蔓定是得了王爷或者东华公主的嘱托,渗入大君府,以便与王妃联络。
整整一年,到底是得到了与王爷联络的机会!夏柯险些没有激动得落下泪来,越发谨小慎微,哪敢与肖蔓眉来眼去。
待量好身,旖景又再绕过隔屏,陪着潼阳说话,听肖蔓发挥她的长袖善舞、八面珑玲,不断卖弄耳闻目睹的奇闻趣事,旖景唇角一直含笑,心中微微感慨,她尚还记得当年灵山宴会,肖蔓因击鞠落败,被韩氏刁难当众献舞,那时手足无措的少女,眼下已全然褪去青涩,有谁能想到面前口若莲花的商妇,竟是世家女子出身?
肖蔓应当是快乐的吧,尊贵的身份有时候其实不如恣意的生活。
只旖景并没深陷感怀旧事,她开始暗暗揣度肖蔓的来意,定是虞沨安排,因为安瑾与肖蔓并不熟识,细细想来,两人似乎未曾谋面?没想到虞沨是让肖蔓渗入大君府,联络沟通倒也不用急在一时,日后总有机会,但安瑾应当会将上回自己蹊跷的言行知会虞沨,他也许会想到自己可能失忆,得想个法子暗示肖蔓,让虞沨安心依计行事。
旖景渐渐拿定主意,冲潼阳说道:“女君说得不错,肖娘果然是个妙人,听说肖娘虽是商妇,却精通琴棋书画?”
肖蔓连连摆手:“可当不得贵人赞誉,不过是班门弄斧而已。”
潼阳笑道:“肖娘也不必过谦,其余也还罢了,就论棋艺,连我也是你手下败将。”
旖景便道:“那今日可得请教。”便让侍女们捧上棋盘棋子。
那时旖景心存目的,有意与肖蔓接交,两人时常对弈,旖景手里有棋痴平济大师馈赠的古谱,收录了不少前人遗留的残局,那时就常与肖蔓研究,记得有一残局,两人好不容易才解开,当时还为此心花怒放、得意洋洋。
这时,旖景执黑先行,十余步后,肖蔓就反应过来王妃这是再复当年两人携手解开的旧局。
没有失忆!
肖蔓如释重负,笑容这才由心而发地越更舒展。
“肖娘的棋艺确实让人赞服。”一局之后,旖景笑道:“今日就不多留,肖娘今后若得了空闲,还望能时常来府小坐,陪我手谈一局,肖娘博闻广见,那些故事实在有趣,若是你得闲,我还想听你细说。”
沿氏能成西梁富商,与贵族的关系自然不错,肖蔓眼下有沿氏倚仗,时常出入显贵府邸与贵妇们交际应酬,自然对于旖景邀请欣喜不已,看在旁人眼里,也没有任何蹊跷之处。
这事旖景还特意与薛夫人提了一提,薛夫人也不放在心上,薛东昌虽然也听禀了这事,大老粗自然觉得毫无问题,倒是孔奚临听说是旖景对一个商妇产生了兴趣,觉得这事或有不妥,对肖蔓摸了摸底,得知她是沿氏的人,绣坊早在远庆七年就有了名气,更不曾与燕子楼有任何来往,便也撇开,暗暗嘲笑楚王妃是当真失忆,完全成了个百元聊赖的后宅妇人,竟被一个商妇哄得服服帖帖,将人视作知己,殊不知这些人不过奉迎投巧借以谋利罢了。
总之,没有人对肖蔓产生怀疑。
等霓衣绣坊赶制好衣裙,当然是女掌柜肖蔓亲自送来,当着侍婢的面,旖景又与她对弈一局,听了半昼的市坊闲谈,不过这回,旖景与肖蔓的“情谊”越渐增长,竟嘱咐盘儿将人送出垂花门。
盘儿看向夏柯,情态大是踌躇,她不敢违逆旖景,更不敢明说大君曾有叮嘱不让夏柯单独服侍夫人的话,顿时陷入两难之中。
那些个白衣侍女旖景往日甚少主动差遣的,她们与其说是侍婢,更像是侍卫,让她们去送客有些不合适,再说白衣侍女们自负身份不同一般,打从心眼里就瞧不起旖景,连盘儿也有些看不上,盘儿还真差遣不了她们。
剩余的就是端茶递水的侍婢,又是低人一等,眼看旖景对肖娘甚为看重,打发这些送客又有轻慢之嫌。
盘儿只好硬着头皮差遣夏柯送客。
好在旖景也没觉得不满,只笑着嘱咐肖蔓得空常来的客气话。
这么一来,今后送客就都成了夏柯的事。
盘儿也没觉着不放心,夏柯是知道厉害的,又怎会把夫人的身份告诸闲人?盘儿压根就没设想过这种可能。
当日傍晚,夏柯当着盘儿的面,就提了一句“奴婢打算在绢帕上绣朵白玉兰,夫人觉得可好?”
于是这日膳后,旖景就去了书房,拿了几本书册打算翻阅,为了图清静,一个侍女也没留在身边儿。
夫人要独处,盘儿是不好提出异议的。
旖景翻开《花间集》,果然找到了夏柯放在里头的笔书。
今日肖蔓为警慎故,以防落人耳目,倒也没与夏柯多说,只低声飞速地告之她“让王妃安心,王爷已在计划,并且就在楚州,等有了进展,需要王妃配合,我再备好书信交姑娘转递,让王妃依计行事。”
夏柯询问旖景,倘若下回肖氏娘子再来,可该告诉她小娘子一事?
这事让旖景颇为犹豫,考虑了一番,还是打算将来得了重逢的机会,亲自给虞沨惊喜,倘若这时让他知道已经有了女儿,难保不会心急,说不定就会铤而走险,这事暂时隐瞒为好。
因此旖景写下回书,嘱咐夏柯不需多言,递信之时必须慎重,千万小心落人耳目,免得功亏一篑,一应信件观后立即销毁,万万不能留下痕迹。
自然,无事之时肖蔓并没有频繁登门,免得太过热络引人生疑。
及到三月末的一日,旖景正抱着晓晓在花苑散步,就见薛夫人满面喜色的上前——
“娘子大喜,殿下已经攻下洛靖六郡,此战大获全胜,捷报递回,殿下已经返程,不过多久就将抵京!”
☆、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聪明,子若入陷
三月的楚州,一阵稍急的和风,就会卷来迷朦的细雨,稍息即止,春阳的曛光照在花叶上,一片清新润目。
两个婢女站在长廊上,一个捏着绣绢轻拭着刚才被迎面风雨浸润的发鬓,一个转头瞧了一眼微敞的轩窗里,粉衣碧裙的女子正自取下书架上一本册子,就站在那处垂眸看阅,一捧青丝垂在肩头,侧面清秀婉美,本是一副窈窕佳人立书香的美好画卷,却让那婢女撇了一撇唇角,拉了一把同伴,两个稍稍避开窃窃私语。
“我打听了一回,你道时不时就来看书的女子是谁?”
“许是王府亲戚府上的小娘子吧。”
“姐姐你傻了,咱们府上这时没有王妃,后宅没有女眷,哪有亲戚将未出阁的女儿送来借住的道理。”
“说不定是将来王妃呢。”
“那也不能这般迫不及待,王府的亲戚要么是宗室,要么是谢家,要么是卫家,要么是京都卫国公府,总之都是名门望族,谁会这么不懂规矩,这位呀,可是秦相府上的七娘子,闺名子若的。”
“当真?那她怎么随着王爷赴藩来呢?怕是误传吧。”
“你道我是从谁那儿听说的?可是关睢苑的胡旋姑娘亲口告诉,哪能是误传,这事原本在锦阳传得沸沸扬扬,不过楚州隔着远,咱们才不知情而已。”婢女越发神秘,凑近了同伴耳畔悄声急语,还用一只手掌挡着。
同伴听了那番话,轻轻啐了一口:“都说秦家是名门世家书香门第,怎么出了这么个恬不知耻的女儿,竟然自甘为奴。”
“她若真是自甘为奴,我还说个服字,可你瞧瞧,眼下她本来在针线房领着差使,这通身的打扮,可把自己当做侍女?哪个侍女敢向王爷开口,请求来借阅书册的?这作态,还不是想显示她与众不同,隔上一日就来,耽搁着就是半昼,还不是打着与王爷碰面的主意,但她不知,王爷可是鲜少来这地方,却专允了她来这里看书,岂非是回避的主意?王爷对她避之不及,她还敢差遣咱们端茶递水。”
“你也少说两句吧,总归于咱们没有干联,别惹是生非。”
正说着话,其中一个就看见了院门处一行人快步往里,一双眼睛登即瞪了个溜圆,扯了一下同伴的袖子:“我眼花了不成?王爷怎么来了?”
两婢女正想迎上前去,却见外院总管晴空远远地朝她们做了个“莫管”的手势。
子若也听见了脚步声,侧面往窗子外头看来,当见打头气宇轩昂一身紫袍的男子,险些跌了手里的诗册,一抹靥红也飞快地映蕴过发鬓。
自从被春暮安排进了针线房,秦姑娘万分沮丧,却也坚持了一些时日主动去领差使,一个绣屏的活计拖拖拉拉好几个月,还没有完成,当然,针线房的管事也没有催促她,只当手下其实没这个人。
秦子若好容易又想了个“调岗”的法子,无奈接下来王爷忙得不见人影,她只好去与内管事春暮商议,认为自己的长处是知书识文,总比普通奴婢强上许多,更适合在书房侍候。
春暮笑着说道:“子若有所不知,王府仆妇只要有些本事,将来有望做个二等、一等丫鬟或者管事的,个个识文断字。”意思是王府不缺文化人,你那本事不算出挑。
被这话一噎,秦子若又是满腹怨气,盯着春暮笔直的背影好一阵咬牙,这是苏氏的旧人,现在是无可奈何,但没有关系,苏氏必定已经成了孤魂野鬼,王爷迟早有天会接受这个结果!到那时,等自己成了王府名正言顺的女主人,还愁找不到机会收拾这几个苏氏的爪牙。
但眼下的情况是必须与虞沨有接触的机会,子若姑娘好容易盼到新岁,王爷归府,又亲自去求闲睱时能入书房借阅,这回倒让她趁了愿,王爷并没拒绝。
可过去两月有余,这还是秦子若首回在此与虞沨“邂逅”。
怎不教她心花怒放、欣喜不已?
连忙踩着小碎步上前见礼,子若落落大方地抬眸,说话的语音婉转悦耳:“子若不防王爷与诸位先生来此,不敢烦扰,便就回避。”只那目光灼灼,怎么也不像要走的模样。
她只以为王爷这些时间忙着清剿余孽一事,正打算着关切几句,显示她对王妃下落的关注,说不定王爷会给她发表见解的机会,等聪明才智得到展示,王爷势必会越发欣赏她的见地独到,好比从前皇帝姐夫一样,会将她当成女诸葛,时时相商要务。
只没等子若开口,虞沨便已打断:“有劳姑娘奉茶。”说完,一掠袍据落坐上首,手臂微扬:“诸位请坐。”
竟就差遣起她来?子若微觉委屈,可很快就烟消云散了,至少是许了她在旁侍候,可以耳闻王爷与幕僚议事。
几个幕僚似乎对秦子若非主非婢的微妙身份视若不见,没有显示出半点好奇,一本正经地商议正事。
秦子若奉上茶水后,自发地站在了虞沨身侧,视线里是他温和沉静的眉目,那侧面的却棱角分明,耳朵里是他有时插言,沉而不哑不失清越的语音,子若姑娘的心思便怎么也安静不下来,并不似从前与父祖或者天子商议政事时全神贯注,实在有些心不在焉。
直到听见有人提起陈家,最近似乎与严家杠上,而秦相却揪着陈相不放,似乎有与严家携手共同对付陈相的迹象。
“秦相只把陈相看做阻碍,却不知太皇太后有监政之权,圣上对严家最是忌防。”虞沨缓缓说道。
秦子若大吃一惊,所以接下来对于幕僚们谈论的有关余孽一事就没怎么入耳。
太皇太后竟然有监政之权!那么也就是说……圣上这时还不能乾纲独断,这可不算什么好消息,太皇太后与苏家的关系有目共睹,有她干涉朝政,想要铲除苏家越发不易,不说秦家称权大隆的愿景极有可能落空,更关键的是,卫国公府屹立不倒,就算没了苏氏,苏家可还有别的女儿,王爷对苏氏如此重情,大长公主若与太皇太后苦心劝说,未必就不会再娶苏家女儿为王妃,这可直接关系到了她的将来,她的人生!
等秦子若回过神来时,众幕僚已经被晴空恭送往外了,虞沨尚且在座,捧着茶盏浅啜,似乎等待着秦子若询问一般。
“王爷说太皇太后有监政之权?”秦子若果然忍耐不住。
虞沨轻轻一笑:“此言不假,先帝病时就留有密旨。”
秦子若倒也不笨,这时彻底清醒:“王爷今日是有意让子若听这番话?”
虞沨顿下茶盏,微微颔首:“姑娘入楚王府,定是秦相允准在先,否则也不容姑娘闹出那番风波。”
“王爷,祖父虽有嘱咐,可子若待王爷却是一番赤诚,天地可鉴,但倘若家族不容,子若万万没有机会……子若只是希望……”被虞沨一语揭穿真相,秦姑娘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难免惊慌失措,辞不达意。
“姑娘的心思孤眼下确能笃定。”虞沨很好心地解救了秦子若的窘迫:“孤起初待姑娘甚是防备,数月以来,见姑娘并无叵测之心,也信了姑娘从前说的话……正如姑娘今日所闻,圣上对太皇太后与严家甚是忌防,而太皇太后监政一事,却为隐密……秦相是什么心思,孤很清楚,不过,卫国公府与楚王府奉上至忠从无二心,秦相挑唆圣上忌防卫国公府,实非明智,更不论卫国公府安好,秦相又与陈相内斗。”
虞沨微笑:“孤倒认为,秦相若真忠于圣上,应当力劝圣上遵奉先帝旨意,国政大事多与太皇太后商议,待圣上足能决断,而不是一昧打压忠臣,太皇太后势必放心将大权交付。”说完,虞沨起身:“相信秦相留了暗人与姑娘保持联络,姑娘若有决断,需要出府行事,晴空倒能与姑娘一个方便。”
这话的意思,似乎是想说服秦子若劝告其父祖,莫要与卫国公府作对,更不能好比陈相一般,将矛头对准严家,但也不要与严家对付陈家,而是要对太皇太后俯首贴耳,一切以国泰民安为重,别忙着拉帮结派争权夺利。
万万没有可能!
有卫国公府与严家在,有太皇太后在,秦家哪有可能权倾朝野,没有家族倚仗,楚王妃之位又怎是秦子若能够企及?
子若姑娘就算豁出性命,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苏氏的家族安好无恙,并且仍能影响勋贵,大权在握。
但只不过,秦子若一定要对虞沨示诚,所以表面上,她对此事非但万全认同,甚至还大为感激虞沨的提醒,并毫不介意将与本家联络的途径示于明处,让虞沨掌握。
可是家书究竟是什么内容,那就得看秦子若如何落笔了。
她明里暗里准备了两封信函,一封是要先由虞沨过目,虞沨表示大可不必,本王对姑娘十分信任,故而,那封信函没有起到作用。
秦子若告诉祖父——太皇太后有监政之权,她与严家才是圣上最为忌防!眼下陈家想必已经察觉,祖父万万不能针对陈家,势必引圣上不满,当与陈相携手,一致对付苏、严两家,至于陈相,必须得到圣上独掌君权时,再图打压。
秦子若以为,就算将来秦家未按虞沨之言行事,她也有转寰余地,毕竟她只是闺阁女儿,人微言轻,祖父将她的劝说置之不顾,她也无可奈何。
虞沨得知秦子若已经修书劝说秦相莫要挑唆君上排除异己之后,对这姑娘的态度稍有热情,其实也只表现在送了更多的绫罗绸缎、首饰珠宝而已,但对秦子若而言,却是莫大激励。
她想,也许要博得王爷信任,或许应当将更加隐密之事暴露一件?
子若想起皇后姐姐的嫡子。
眼下圣上已经登基,这位是否皇长孙已不重要,再者,这事一直是个威胁。
迟早会有后宫产下皇子,到时,天子可容一个卑贱妓子甚至不能确定是不是天家血脉的儿子占着嫡长之位?
只要有皇子诞生,长子必定夭折。
皇后若是无子,秦家一切图谋都是镜花水月,但皇后与天子大婚数载,也并非完全无宠,却迟迟未有身孕,秦夫人也曾私下找过名医替皇后诊脉,说是皇后体质偏于阴寒,又有气旺之象,孕产不易,还需服药调养,这么些年来,也没有明显好转。
子若是听说当年送子圣手江汉为江院使之子,与虞沨交好,便打算恳求一番,让虞沨说服江汉入宫为医官,替皇后诊治,但若不说出皇长子并非皇后亲生的话,这谎无论如何也圆不过来——皇后已经育有嫡长子,又怎需送子圣手诊治?
她衡量了一下轻重缓急,觉得这时拆穿小嫚是妓子的身份,并且皇长子并非嫡出,是对秦家有利无害之事,毕竟这事没有天子当初配合,姐姐也不可能做到神鬼不知,就算为了天子的体面,王爷也不至于把这事张扬。
而姐姐只有调养好身子,真真正正地生下嫡子,后位才算稳固,后位稳固,秦家才无后顾之忧。
再有,这么隐密的事她也坦然直言,王爷越发会对她的至诚信之不疑。
可怜子若姑娘并不知道江清谷与天子是什么关系,天子若真想让皇后得子,怕是一早就诏江汉入宫了。
而且先帝的皇长孙究竟是谁,其实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
☆、第六百三十八章 获胜关键,让人胆寒
虞沨当然不是真的打算说服秦怀愚为君国尽忠,摒除私利,一心为国为民,他的目的,无非就是要让秦怀愚知道,太皇太后有监政之权,他这时反与严家联手对付陈家,明显是敌我不分,与天子作对,秦相理当悬崖勒马,与陈相精诚合作,把矛头对准严、苏两家与其身后的太皇太后。
这事并非只有通过秦子若之口唯一途径,但秦子若已经送上门来,虞沨也不妨稍有利用,图个方便省事。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那番坦言布公,以及几匹绫罗绸缎的打赏,就换来了这么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秘闻。
眼下的皇长子竟非皇后所出,生母是个妓子,居然还是小嫚!虞沨虽不比大君殿下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却也还记得这位曾与五义盟的叛徒勾通,险些害得玉郎冤死顺天府的帮凶,对了,她可不是叫嚣过“四皇子的宠”结果被自己令亲兵赏了几个大耳刮子。
这么说此女还当真诞下龙种,并且得入后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