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闺门剩女纪事-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七娘娇笑着也摇摇坐下,绕着帕子的手指尖在陈三头上一戳:“数你最精。行了,刚才那个数掐个零取个整如何?你有赚的,我也不赔。”
陈三闷不吭声,酒杯“铛”地搁在桌上,算是答应了。
锦言迅速又闭上了眼,心里抽搐:不要告诉我,这是青楼……
陈三坐了一会儿便数了银票走了,七娘撩了幔帐坐在床边上仔细端详着锦言的容貌,锦言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刚才那浓烈的香气就是从七娘的身上散发出的。借着喷嚏,锦言“悠悠醒转”,看见眼前的七娘徐娘半老,浓妆艳抹,摇着扇子笑吟吟望住自己,那眼神真像望着一箱白花花的银子,锦言忍不住心里打了个寒颤,弱弱问:“这是哪里呀,你是谁啊?”
七娘没答话,只目不转睛地瞧着锦言,又在身上摸了两把,笑问:“你从哪里来的?家里还有谁?”
锦言本想如实回答,七娘若忌惮官府,便会放了她,她刚要开口时,忽然想起陈三方才说在七娘手里过了许多票人,陈三是个人贩子,七娘就是个销赃的,狼狈为奸,都不是好人,若冒然告诉七娘她是襄阳太守连家的大小姐,七娘着慌起来,说不定会要了她的命,这么一想,锦言生生咬住了舌头。七娘仍是殷盼着看着锦言,锦言想了想,艰难地开了口,冒出一句:“这里好漂亮呀!”
七娘如丝的媚眼漾出层层的笑来,拨弄了一下锦言的刘海儿:“你家里没我这儿漂亮么?”
锦言糯糯地答道:“差远啦,我家家徒四壁,连张像样的床都没有,哪里像这儿的床这样软和,我从来没睡过的。后来我爹不要我,把我卖给商人家里做丫鬟,小姐待我不甚好,时常打骂,我又吃不了什么苦,才偷偷换了男装跑了出门,没想到……没想到在路上不知被谁捂住了嘴,就到这里来了。”
七娘薄唇轻勾:“真的?”
锦言低下头,搓弄着衣摆:“可不是。”然后又急急忙忙抬起脸来:“这里难道也是大户人家的屋子?难不成我又被卖来当丫鬟了?我可不想再做丫鬟啦……”
七娘的眼里忽然闪过一丝厉色,将掌中的东西示给锦言看:“你若真是丫鬟,身上又怎会戴着如此名贵的玉佩?”
锦言一摸心口,承焕送的白虹佩早不知何处去了,她心里一沉,顾不得别的,就要在七娘手中抢过来,硬声道:“还给我。”
七娘一个闪躲避开了,扬声笑道:“我七娘眼中揉不得沙子的,你到底是哪里的?陈三嘴里没一句实话,问他不如问你,你若没个眼色敢唬我骗我,我定让你在我手里死生不能。”
锦言呼吸一顿,方知刚才失态了,只因是承焕送的东西,最是珍惜,一时间也红了眼,情急下说:“行了,我实话说,但我有个条件。”
七娘已经收住笑意,冷冷看着她:“你说。”
锦言看了她一眼,垂下头说:“只要你不送我去官府,我便如实相告。”
七娘挑眉:“我花钱买你的送你去官府岂不是浪费银子?”
锦言装出松了一口气的样子,缓声道:“我确实是商户人家的丫鬟,只不过,逃出来时,偷了小姐的好些首饰,后来那家人追了上来,我情急之下才躲进塔里,结果被人掳了去,首饰也被抢光了。”其实,到底怎么来了这里,锦言也不知道,一路上都是晕晕怔怔,什么都记不起。
七娘轻哼一声:“就没人搜你的身?”
锦言摇了摇头:“一旦有人要搜我身,我便往墙上撞,就没人敢动我了,这玉佩才保了下来。”
话是有理,死人哪有活人值钱。
七娘边思忖着,便静静看着锦言的面容,想从表情中判断话中真假。锦言知她心中有疑,于是又问:“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
七娘勾起唇:“男人销魂蚀骨来了还要来的地方。”
锦言立刻红了脸,闷声说:“那你打算怎样处置我?”
七娘这时又开怀地笑了:“不是卖艺就是卖身,或者先卖艺后卖身,或者只卖身不卖艺。”
锦言疑惑地问:“这二者有何不同?”
七娘见她有兴趣,脸上吹起了春风:“先卖艺后卖身,吊起客人的胃口,坐地起价,卖个好钱。只卖身不卖艺,质素平常,身无绝技,便只能身骨侍人,赚个皮肉钱,若是床上功夫好,也能保证赚得盆满钵满。”
锦言又红了脸,低头不语了好久,复又小声说道:“那有没有只卖艺不卖身的?”
七娘眨了眨眼:“有。”
锦言似乎看到一线希望,抬起脸来。
七娘笑得张狂:“只卖艺不卖身,那是天桥底下的营生,是戏台子上的弹唱,我这画春楼,卖不卖艺随你便,卖不卖身可就由不得你了。”
锦言吞了口吐沫,点了点头:“那我先卖艺。”权宜之计权宜之计。
七娘双手叠在膝上似有思量:“你会什么?”
“琴棋书画,样样都会……一点。”锦言挠了挠脸:“都是我家小姐学的时候,我在一边偷学的。”
七娘不以为意地扬了扬眉:“我怕你又装成个男客逃走,为了让你死心塌地留在这儿,我先得找个小厮破了你的身。”
锦言脸红得要滴出血来了,紧张得手心冒汗,心里想,若真这样了,不如死了。这时便只能绝地反击了:“不行。”
七娘嘲讽一笑:“由得了你?”
锦言扬声说:“我且问你,若是一个……若是一个……”话声越小,不知该如何说出口了。
七娘不耐烦:“是个什么?”
“就是那个,没有被……被破身的……”
七娘一个扬眉:“雏儿?”
“诶,对,雏儿,若是一个雏儿,卖艺卖得又好,吊起了男客的胃口,能卖几个钱?”
七娘暗自算了算,说:“七两银子。”
锦言点了点头,又问:“那不是雏儿呢?”
七娘总算明白她的意思,笑道:“只有三两银子,若是头牌姑娘就另算,要说到底多少,得看恩客的手笔。”
锦言严肃起来,皱起眉头,跟七娘说:“我要当红头牌!”
七娘嘴角抽了抽,在锦言脸上又仔细看了看,嫌弃道:“这容貌,勉强是个小粉红。”
锦言直起身子,抓住七娘的手:“我才十三岁,还没长成,经过你的手□出来,容貌不足,神态来补,你给我吃好一点,把我身段养得玲珑些,也会有助益,琴棋书画一应特长,我都不用从头学起,资质有限,我会笨鸟先飞,相信我吧,三年后,我又是一个头牌姑娘,到时候何止三两银子,十两二十两都算少的。我要当头牌姑娘。”说完又补了一句:“要当还是雏儿有艺在身的头牌姑娘,你可以现在开始培养我,这段时间我可以做打杂的,怎么样?”
七娘的眸色闪了闪,笑道:“总逃不过我的手心去。”说着,又别着锦言的脸左右看了看,点点头:“容貌还算将就,但念你说话玲珑,能讨恩客的喜欢,就姑且试上一试,说不定真能乌鸦变凤凰,成个当红的头牌给我赚银子。”
乌鸦……凤凰……锦言嘴角抽了抽。
七娘起了身,将白虹佩放进袖中,瞧见锦言目不转睛地盯着玉佩,咽了口吐沫,忍不住一笑,在锦言额上轻点:“小财迷,到时候等你真成了头牌,这块玉佩算什么?”说着,笑着摆腰走了。
七娘走了许久,锦言仍能闻见呛鼻的香料味道。
她不知这是哪里,是襄阳城内,还是早出了湖广,离家有多少里路。
窗外雷声闷闷,一会儿便下起了雨来,打着窗户纸沙沙地响。锦言抽了抽鼻子,难过地把冰凉的手放在眼睛上,心里怎么也不愿相信,锦心会这样害她。
她和锦心自小就不对付,明里暗里勾心斗角不算少了,却从没有要狠下心来制对方于死地的。难道是因为李承焕?无论如何,锦言确实是被锦心哄骗出来,在那黑洞洞的塔里,被人掳走了。
还记得那日锦言跪佛堂,锦心像个小仙女一样,跪坐在蒲团上,扬起脸迷茫地说:“唔,我从小到大好像没什么朋友。”
“朋友是交心。”锦言记得自己是这样回答的。
看来她们俩,真如锦心所道,“注定是敌人”。
锦言哀叹,即便是敌人,她也是一个又笨又弱毫无战斗力的敌人。
不知是不是迷药药力未过的缘故,没过多久,锦言便又合上眼皮,沉沉睡了过去。
49、看穿心思
七娘走后,派来了一个姑娘看着锦言;锦言睡醒;正看见这姑娘吃吃笑着望住自己。
锦言起身,莞尔道:“这位姐姐怎么称呼。”
“本名早不记得了;这里的人都叫我阿卿。”
阿卿长了一副风流模样;姿容虽算不得绝色,可眉目中自有神采。这时;只跷着脚,娇滴滴答锦言的话;说完;又歪着头细细瞧了锦言许久;问:“你多大了?”
“十三;虚岁十四了。”锦言乖乖地答道。
阿卿娇笑:“难怪看着这样嫩;原是还没长大呢。七娘越来越心狠了,这样小的年纪就进来了,记得我进来的时候也得十五六了。”
锦言微微笑道:“七娘答应了我,让我从杂役做起,顺便学习才艺。阿卿姐姐,七娘是什么人啊?”
阿卿听她一口一个姐姐喊得亲切,又是玲珑通透的一个小人儿,心里愈发喜欢起来,再加上平日里对七娘诸多不满,于是一勾唇:“七娘,是最心狠手辣讨厌至极的人。”
锦言吐了吐舌头。
阿卿转而笑道:“也是我最佩服最崇拜的人,我一辈子只愿成为她那样的人,威风八面,银钱满手,多好。”
锦言笑了笑,两粒梨涡清浅。
“她是我们的妈妈,我们都喊她七娘,你可要乖乖的,千万别得罪了她,别看她笑容满面,其实是个温柔一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一点都不手软。”阿卿好好交待了一番,可见是没少吃苦头,顿了顿,又问:“你是怎么被陈三拐来的?”
锦言觉得这阿卿姐姐为人随和,大大咧咧的,不想用谎话骗她,可实话又不能说出口,总不能告诉她,她是知府家的小姐,被庶妹骗出来卖了吧,沉吟了一会儿,还是不知该说什么好。
阿卿瞧她为难的模样,忽然笑将起来:“我知道了,是你跟情郎私奔,被情郎卖了是不是?”
锦言羞得脸红红,赶忙摆了摆手,解释道:“不是,不是,哪里有什么情郎。”
阿卿挑了眉:“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这画春楼里的姐儿,有哪个是没有故事的,多少被情郎误了终身的,不算稀奇。你来了这里,便要知道,一切都要为自己打算,男人的欢好情爱都是水里月雾中花,只当玩笑笑过便是了,千万别记在心里头,最后还不是一拍两散,只落了个伤心下场。”越说,倒越有了伤感意思。
锦言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然后笑说:“听阿卿姐姐的口音,是湖南人?”
阿卿嫣然道:“我是衡阳本地人。”
衡阳……本地……锦言心里一亮,这里还在湖广范围,算不得太远。总算摸清了自己到底身处何处,稍开心了一些,说:“听说,衡阳又叫雁城?”
阿卿轻声唱了起来:“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声音柔柔的,比说话好听,唱罢一句,便笑道:“雁城画春楼,今后,这儿就是你一生所依之处了。你放心,我阿卿最爱交朋友,我看你不错,以后跟着我,定不会让七娘欺负了你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别看不起这皮肉营生,若做得风生水起,可还要点功夫。”
锦言的脸又红了,像个烫山芋。
阿卿凑近锦言的耳畔,悄声说:“你瞧我姿色平常,却能在这画春楼排上名号,可知为何?”
锦言为难地笑了笑:“阿卿姐姐长得妩媚,哪里是姿色平常呀。”
阿卿在锦言脸上捏了一把,笑道:“要说妩媚,画春楼里的姑娘没一个不是娇柔婉转的,我能长立不倒,是因为我有一个绝活,能让男人在床上舒舒服服哼哼唧唧的,任由我摆布。”
锦言的头简直抬不起来了,脸几乎要被闷熟。
阿卿却扶着锦言的肩,跃跃欲试:“来,我在你身上试试,你学会了有你的好处。”
锦言赶紧摆手,连连退后:“不用啦,不用啦,我学不会的,唔……”却禁不住阿卿一个使劲儿将她压在床上。
只过了一会儿,幔帐里就传出销魂的声音。
“嗯……唔……”锦言果然在床上舒舒服服哼哼唧唧起来:“阿卿姐姐,这功夫真好,我也要学,再往上一点,嗯,就是那,重一点重一点……”
阿卿手上加了力,在锦言肩颈上揉捏着,娇笑道:“我就说我这绝技保证让人□吧。”
比阿棠捏得都要舒服,锦言心里想,等学会了,回了家可以给母亲捏,还可以教给丫鬟们。回了家……锦言的眼神暗了暗,还能回去么?
连府那边,气氛灰如黑云压顶,锦言丢了,出人意料的,病了十数日的老太太竟然精神抖擞地从病榻爬了起来,主持起家政,每日召集各个院子的主儿到茗秋堂商议,拐杖杵在地上梆梆响:“连家的丫头,死也要死在连家!”
看见老太太着急上火,虞氏心里一暖,总没想到,跟婆婆磕磕绊绊这么多年,竟还有机会站在同一战线上。
文姨娘亦是垂泪涟涟,给众人备下了清火的茶水,边布茶边难受道:“这些日子了,老爷那边还没消息,真让我们心里针扎一样。”
虞氏说:“我已经快马传书给姐姐,若言儿出了襄阳,姐夫说不定能帮上忙。在湖广地区寻查,侯府的几位公子也答应帮忙,言儿定会相安无事。”虞氏已经两天没睡,眼底淡淡的乌青,此刻连口茶也咽不下去。
徐姨娘站着给老太太扇风,忍不住道:“其实,没有消息,才是好消息。”
文姨娘点头:“正是,言姐儿聪明伶俐,福大命大,希望这回是虚惊一场,菩萨保佑,让我们言姐儿毫发无损地回家来。”
“要我说,回家来,也不一定是好事。”徐姨娘在一旁悠悠接话。
老太太眼色一厉:“怎么说?”
徐姨娘正在兴奋头上,没顾及老太太的眼色,接着分析起利害来:“言姐儿回不来,我们自然操心,若言姐儿回来了,更要操心才是。姑娘家被拐走,若传了出去,名声可就坏了,如此兴师动众,又怎会滴水不漏,言姐儿一旦回来,我们还得操心该如何安置她,名声若坏了,嫁可嫁不好了,别连累的妹妹们,不如去咱们自家供奉的庵子里出几年家,避一避风头也是好的。”
虞氏一双明眸忽然眯起,颇有兴味地望住徐姨娘,盯得徐姨娘周身皆是寒气。
徐姨娘眼神一晃,自知说话造次了,赶忙低下头摇了两把扇子。
徐姨娘……虞氏的心里慢慢地有了一条线。李家公子曾嘱咐,掳走锦言的人,很可能是府中熟人,这个熟人,恐怕十有□是徐姨娘。
虞氏映在茶碗里的眼睛发亮,隐隐的有了些戾气:若真是她,她的报应也该到了。
因是气氛僵了,大家又说了几句安慰的话,便散了。徐姨娘刚刚转身,却被老太太叫住:“盈儿,茶水凉了,换一壶上来。”
文姨娘本想帮忙张罗,被老太太一个眼神制止:“文莲,去,把莲蓬给剥了,最近你们太太火气大,莲子心不必去了,剥好了给你们太太端过去。”
文姨娘低头称是,看了一眼徐姨娘,转身退下了。
徐姨娘局促了一会儿,端起茶盘,准备去换水,却被老太太听不出语气的声音喊下:“放那吧,你过来,挨我坐下。”说着,拍了拍身边的位子。
徐姨娘没敢造次,放下茶盘,端起一个小杌子,挨着老太太的腿坐下,又顺手拿了个小木槌,给老太敲起腿来。
老太太的声音缓缓的,有几分追忆的意思:“盈儿,进我们连家多少年了?”
“十五年了。”这个,徐姨娘记得很清。
老太太微微颔首:“那时,你也才十五岁,跟言姐儿差不多高。”
提到锦言,徐姨娘心若打鼓,抬起眼飞快瞟了一下老太太,却见老太太面目平和,才稍安下心来,柔柔地答道:“老太太还记得。”
老太太怅然说:“怎么不记得,还是我把你带回连府的。那时我们还在嘉兴,子钰怀着身子,明甫的房里连个妾都没有,我上香的时候,在庙里看见你,虔诚地拜倒在菩萨像前面,抬起头来,我瞧见,长得也明媚。后来辗转打听得,你是城中一个小粮油店家的女儿,年十五,正是婚嫁的年龄。”
这一切,徐姨娘是未曾听过的,不知何故老太太忽然提起,倒也新鲜,总算知道当年,怎的就被连府看中,接进了大院里。
老太太咳了两声,又继续讲了起来:“按说,你是个小户人家的正经女儿,当年我还忧心,怕你家里心疼不许你做妾,谁知,事竟成了。我后来一直好奇,今日说起来,很想问一句,当年为何你肯答应给明甫做妾?”
徐姨娘脸色微微地发白,神情里滑过一丝落寞,旋即开口:“是我继母的主意,当年我家那个粮油店就快撑不下去了,正愁一笔银子救急。”
“也是身不由己。”老太太淡淡地扬了唇角,笑意转瞬即逝:“那么,你可曾后悔过?”
“不曾。”徐姨娘斩钉截铁地回答:“从来不曾悔。”
“何故?”
徐姨娘漂亮的眉眼漾出悠然的光采:“当年继母逼我为妾,我曾以死相抗,后来继母架着我到街上,当年老爷进士及第,派到嘉兴为官,我在街上看见老爷穿着青色的官袍,骑在黑马上,眉目磊落,意气风发,那一刻,我便打定了主意,一辈子跟着老爷。”
老太太不动声色,却言:“可我现在却后悔,当年把你带回府中。”
徐姨娘手上的木槌一顿,张了张口,半晌说不出话来。
老太太换了个姿势,撑住额,噙着笑意:“当年我选在子钰怀孕时将你接入府中,确实是存了私心,明甫那孩子跟我呕了一个月的气,不肯见我。当时我都没有后悔,也不觉得自己看错了人。果然,你漂亮,擅风情,又聪明,嘴巴甜,不出半年,明甫对你的态度便有了松动,那时,明甫和子钰之间也出了许多嫌隙,你很会把握时机,笼住了明甫的心思,一连生了两个女儿,直到子钰换成了文澜,你的位子依然是稳稳当当,毫不动摇的。”
徐姨娘暗咬住了下唇,不知老太太这旁敲侧击的话到底是要说什么,又怕慌乱时说错了话,只好咬住嘴唇一言不发,静静地听老太太说什么。
老太太垂下眼皮,悠悠地叹了一声:“可现在,我终究是后悔了。”
徐姨娘抬起眼,眼中皆是疑问。
老太太话锋一转,忽然说:“方才你说,言姐儿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其实,对我们来说,算不得好消息,对你来说,才真正是好消息。”顿了顿,又问:“你可曾想过,若言姐儿回来了,你该如何是好?”
徐姨娘手上的木槌“哐”地掉在地上,惊慌过后,赶忙又整好神情,说:“不知老太太何意。”
“你真当我是个老糊涂了么?我当年的手段,可比你多得多,而且,我也比你聪明。你做的事,聪明人做不出来。”
徐姨娘的指尖凉沁,心里不断安慰自己,一切不过是老太太的推断之言,无证无据,谁也奈何不了她。
老太太也起了身,拄好拐杖,方道:“天网恢恢,等证据齐备的时候,我就不会像现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我老婆子虽蛮横,还会为我孙女儿主持公道。”
城西兰逸酒庄,酒香正浓,李承焕坐在楼上,执着酒杯从阑干望向熙攘的人群,悠然自得。初秋的傍晚凉风惬意,云霞缭绕,再伴有美酒佳酿,说不出的清闲意趣。
连家大小姐一丢,承煜承烨执意留在襄阳城,进京的行程暂时搁置下来,忙里偷闲,承焕才一洗疲惫,坐在高楼饮酒。
穿着绿衣的随行小厮冕六从店小二手里接过小菜,小心地摆在桌上,忍不住问:“公子,连家大小姐的事儿,您真不管?”
承焕夹了筷子菜,送进口中,皱了下眉,挥手让撤了,漱了口方道:“你认为我该管?”
冕六笑着:“小的跟着公子这些年了,也看出公子对连小姐还算上心,这回出了这样的事儿,公子倒还有闲情,只吩咐他们暗中盯着大公子二公子,小的这回还真不知道公子心里的想法了。”
承焕微微一笑:“他们要找,我又何必费事,等他们找着了,我再管也不迟。你们打探的消息,他们现在在哪了?”
冕六答道:“雁城,今早刚到。”
“雁城……”承焕微一沉吟,旋即微笑:“我还没去过呢,可以顺便一游。”
作者有话要说:鲤二爷的脚步这不就跟去雁城了么,前日大家问我,小言要在青楼待三年?我想说,我的脑回路没有那么神奇好嘛!
50、霸王上弓
“郁金厢,一壶兰芳酒。”
“来嘞。”
“海棠厅;一叠白霜糕。”
“来嘞。”
锦言做这画春楼的小二已经半个月有余;做的多是上酒端菜、撤碟换碗这些跑堂活计,只瞧她一身灰布行头;长发隐在帽子里;端然是个瘦弱的小哥,若不仔细深究;一点也看不出来是个姑娘家。她第一次这么出现在七娘的眼前时,七娘很是吃了一惊;气得抖着手问:“你以为穿成这样;就不用卖身了?”
锦言低头嗫嚅:“养肥一点;可以卖个大价钱。”
七娘挥了挥帕子:“行了;反正都是打杂的;谅你也跑不了,手脚勤快些。”
锦言高兴起来,甩了甩搭在肩上的白毛巾:“海棠厅,白霜糕,来嘞——”
要说锦言虽然穷过,可真没干过这伺候人的活计,在外婆家时,也不至于抛头露面去干活,回了连府,更是金尊玉贵起来,洗面梳头都有人伺候着,最重的活儿也就是拈针引线这种琐碎事情,跑堂看起来轻松,实际上学问大了去了,嗓子要喊得响亮,腿脚要跑得灵活,眼力价更是不能低了,哪个桌子酒壶空了,哪个包厢菜式凉了,都得紧瞅着,若有客人高兴了,还能得几枚赏钱,可若客人不高兴了,那可不跟你客气,还得笑眯眯地受着,吭都不能吭一声,但凡表现出一丝不满怨愤,那转过头就被七娘和几个小老板挨个训斥,打骂也是常有的,一回锦言睡得晚了,早上迷瞪着把菜上错了,二话不说就迎来了客人的一巴掌,被打得眼冒金星,比起来,家里祖母的手劲儿可就小多了。
气受得多了才知道,无论怎样,家里人都比外边人对你好。
晚上时候跑堂,白天大部分时辰都在跟着几个姐姐学音韵诗句,诗句上锦言本是信心满满的,跟着母亲读了许多诗,想是应付得来,谁知道虞氏所教的诗在画春楼可派不上用场,如今所要学的诗,虞氏是不让读的,内容多是剪红刻翠、闺情春怨一类,看得锦言只想打瞌睡,这还不算,还要编成曲子唱出来,和着琵琶,自成风流情韵。姑娘里有一个姑苏人,唱起小曲来咿呀成调,软侬吴语,好听得不得了。锦言唱歌天分很低,总摸不到调子,好容易摸到了调子,又唱不出其中的关窍来,着实让姑娘们笑话了一阵。
好在她会吹笛子、弹古琴,稍能掩饰唱功的不足,锦言有时想,若锦音来这画春楼,比她可容易多了,只要弹首曲子,客人们准争着给缠头。
画春楼的姑娘们都是有一二技艺傍身的,比如那姑苏姐姐就是曲子唱得好,阿卿姐姐是推拿的功夫到家,还有舞艺绝佳的,或者画工一流的。闺门少女用来遣情助兴、打发时间的爱好,在画春楼的姑娘这里,都是生存的砝码,锦言有时看到这里的姐姐们眼神要比她认得的同龄小姐们成熟许多,心里就想:无论如何,大家身处怎样的境遇,都在努力活下去,这便是值得尊重的。上辈子为了亲事就寻死觅活,现在想来,是多么可笑啊,还有大宅子里头的小姐们就算是亲姐妹也多是不和,争来斗去,比前比后,不肯有一点输了人去,还变着法要看人笑话,可画春楼里的姑娘们,从不会如此,若是有人受了委屈,大家伙便会一起去安慰,若有人遭了难,大家伙也会想尽办法相助。
大家都是苦命人。阿卿是这么说的。
这日,雁城的阔少刘小爷光临大驾,点名让头牌姑娘画眉服侍,画眉病得起不了身,只有婉拒了,惹了刘小爷一肚子火,便又耐着性子点了姑苏的姑娘唱曲子,摇头晃脑听到一半的时候,姑苏姑娘因夜里凉着,嗓子底轻咳了一声,被刘小爷耳尖听见了,又是一肚子火,此时正翘脚踩在凳子上,举着筷子嚷嚷:“今儿爷带着弟兄是来找乐子的,不是来找不痛快的!点的姑娘忸怩不见人就罢了,爷我大量,唱曲儿的也敢糊弄爷,也不打听打听爷的名号,活不腻烦了!”大老粗的声音,因是酒喝足了,舌头有些大。
七娘袅袅走来,瞟了刘小爷一眼,知是惹不起的,于是赶忙福了福,笑说:“妾身有礼,爷别恼,姑娘们不懂事,爷喜欢哪个,自己指便是了,今日爷的局,算在七娘头上。”
刘小爷的筷子要指到七娘鼻子尖:“爷像是请不起客的人吗?要你个老鸨子出面,传出去笑话!”说着,筷子指了一圈:“你们谁要个老鸨子请客的,啊?”几个爷都笑将起来。
七娘的脸立时黑了,这画春楼在雁城也是叫得上名号的,七娘她黑道白道的朋友多少都结识了些,好歹有些面子,很少有人对她这般不敬。他刘小爷什么东西?要不是看在他叔父的面子上,早教人把他扔出去了。
刘小爷以为自己的威名镇住了场子,更是威风起来,把袍踞亮了出来,掸了掸,扬声道:“我这身衣裳,便是京城剪艺阁出品的,京城剪艺阁的衣裳能是谁都有的?要不是跟彭国公府沾亲带故,能有这一身?”言语里尽是洋洋得意。
正夸口的时候,锦言打了个哈欠,手上捧的酒盘一倾,一杯酒正正好好泼在那金贵的袍踞上,成了个小地图。
连同七娘的所有人都转头诧异地望着锦言:有种啊!
锦言哈欠打到一半停住,赶忙摆了摆手:“我……我不是故意的!”
刘小爷的脸色已经黑成了铁板,揉着腕子就逼近了:“这位小哥……你……”语气里透着阴森森的恐怖,锦言觉得这回恐怕要被痛打一顿了。
刘小爷愈接近了,俯□去逼视着瑟瑟的锦言,忽然一句:“这位小哥,你长得好生俊秀啊。”
惹了满堂的吆喝。
锦言缩了缩脖子,边退步,边辩解:“方才……是不小心的。”心里十分害怕,若然这个刘小爷有龙阳之癖,可如何是好啊。
好的不灵坏的灵,刘小爷果然对着几个兄弟斜着眼笑:“没玩过这一口吧?告诉你们,就一次,保管你们不再想女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