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负娇宠-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弄不好,真要死人啊!

    唐宓却摇了摇头,“我虽然是庄主,可也不能硬拦着乡亲们不卖粮食啊。”

    王大妞眼里的光彩瞬间淡了下来。

    唐宓又道:“不过,我可以出面将乡亲们的粮食都买下来。”

    另外,她也会跟阿爹、阿娘说,把名下田庄的粮食都存起来,再多多收购粮食。

    王大妞眼里再次燃起希望,“小娘子,您的意思是——”会用自己的粮食赈济灾民?

    唐宓叹了口气,“我救不了太多的人,至少要保证自己庄子上的乡亲不会受饥馑之苦!”

    “小娘子大善!”王大妞感激的说道,随后她又道,“但也不能让小娘子平白吃亏,我会劝乡亲们多养鸡鸭,鸡鸭可以吃蝗虫,另外,还可以拿鸡鸭换钱然后向小娘子您购买粮食!”

    王大妞从来不觉得“富人就该做善事,穷人就该被接济”,有钱不是原罪,凭什么分给没钱的人?

    还是那句话,人家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决不能上纲上线的道德绑架!

    “哦?鸡鸭还能吃蝗虫?”唐宓读的书不计其数,仅古籍就近万卷,但没有那本古籍里记载过这样的事。

    相反的,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蝗虫更多的是畏惧。

    往往蝗虫来了,农户乃至官府不说捕杀,更多的则是摆香案祈求。

    “能,”王大妞说得那叫一个斩钉截铁,她想起后世看到的一本穿越小说,忙道:“而且蝗虫本身也可以吃。”

    这回轮到唐宓瞪大眼睛了,这、还真超出她的想象。

    “没错,味道还挺不错,”

    王大妞极力让自己的说辞显得有道理,“小娘子您想啊,蚕蛹也是虫子,不一样能吃?而且还能入药。既是这样,蝗虫吃粮食,没有吃乱七八糟的东西,自然也能吃!”

    灾年里,连观音土都能吃,更何况充满蛋白质的蝗虫?

    “就算人不吃,也可以喂鸡鸭。”

    王大妞越想越觉得可行,“小娘子,您是京城第一神童,又是庄子的主人,您说的话,乡亲们一定肯听。您就让乡亲们大量捕捉蝗虫,用蝗虫喂鸡鸭,用鸡鸭换粮食!”

    唐宓缓缓点头。

    另一边,王怀淑也在跟李其珏说粮食的事儿,“明年大旱,还有蝗灾,粮食是重中之重,咱们可以趁今年丰收的机会,多多收购粮食!”

    来年灾祸降临,他们便能囤积居奇,好好的赚上一笔!

 第272章 怎么哪儿都有她?

    三天后,佃农们便将所有的田租都缴纳完毕。

    唐宓看着唐管事将粮食记账、入库,然后又命唐管事通知所有的佃农——庄主要收购大量的粮食,价格跟市价一样。

    佃农们欢喜不已,纷纷在心里算了一笔,唔,别看庄主收购粮食的价格跟市价一样,但田庄离家近啊,几乎不需要什么运输成本。

    而且庄主宽厚、大方,定不会坑害他们。

    所以,佃农们赶忙将自家准备拿出来卖的粮食全都拉到了田庄。

    唐宓不只是在这一个庄子收购粮食,她已经写信给兰陵、梁州的田庄管事,命他们收好今年的夏粮外,再大量收购粮食。

    除了粮食,她还叮嘱管事们多买一些鸡苗、鸭苗放到田庄里饲养。

    她的佃农们若是有想养鸡养鸭的,也可以通过田庄购买。

    因为田庄是大宗交易,买到的鸡苗鸭苗都比较便宜,绝对比佃农们自个儿去买要划算得多。

    佃农们又赶紧算起账来,确定从庄子买鸡苗什么的比市面上每只便宜一两文钱,顿时来了兴致。

    对于贫苦农户来说,鸡、鸭等牲畜就是小金库。

    日常花销,基本上都从鸡屁股、鸭屁股里来。

    趁着今年丰收,多打了些粮食,多买些小鸡小鸭,平日里让家里的孩子捉些虫子、喂点麸子,就能把鸡鸭养大。

    养大后,每天的鸡蛋鸭蛋就是一笔固定收入啊。

    家里若有病人、老人,鸡蛋什么的就是难得的营养品。

    ……养鸡鸭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如今又有便宜的鸡苗鸭苗,没说的,一个字:买!

    就这样,唐宓名下的庄子都忙活起来,收粮食的收粮食,买鸡苗的买鸡苗,来来去去的甚是热闹。

    庄子上忙起来,唐宓却回京了。

    “……王大妞说得言之凿凿,我觉得有些可信。”

    寸心堂,赵氏、王怀瑾夫妇、王令仪夫妇以及王令齐夫妇都在座,唐宓缓缓将王大妞说的事说了出来。

    “什么?竟、竟有这种事?京城及其周围近百个县全都遭了灾?”

    赵氏首先变了脸色。作为圣人的乳母,听到这样的天灾,她最担心的还是大梁的安稳。

    “是,旱灾,蝗灾,随后三年的时间里,庄稼的收成都不好!”

    唐宓面色沉重,低声说道,“我已经命人开始收购粮食了,另外王大妞还说……”

    她又把鸡鸭可以吃蝗虫的事说了出来,还说明自己已经让人开始收购鸡苗鸭苗了。

    唐元贞挑了挑眉,对于蝗虫的事,她知道得不比王大妞少。

    听完唐宓的话,她缓缓点头,“如果蝗灾是真的,那么咱们必须做好准备。既然鸡鸭可以吃蝗虫,那咱们就多养一些。”

    赵七娘赶忙应声,“没错,必须提前做准备。”

    长安公主贵为公主,虽然玩心重了些,但到底心忧朝廷,“猫儿,这事要不要上报给我阿爹?”

    唐宓苦笑道,“王大妞做梦得到上天示警,这话我信,阿娘你们可能半信半疑,可别人未必信啊。”

    尤其是对上圣人,若没有十成的把握,谁敢乱说?

    长安公主也哑然,是啊,就算她劝着阿爹信了,阿爹也不敢贸然采取行动,他贵为皇帝,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一个弄不好,不等灾难来临,百姓们就先乱了!

    “王大妞不是说今年是暖冬嘛,”

    唐元贞用手指轻轻扣着凭几,沉声道:“现在距离冬天也没几个月了,咱们先做准备,待入冬后,发现确实如王大妞所说,阿家和郎君再上报给圣人也不迟。”

    “阿唐说得没错,就先这么办。”赵氏一锤定音。

    “除了养鸡鸭、收粮食外,还可以打井!”

    唐宓这两日一直在想这件事,倒也想到几个办法。

    旱灾,想要对付只能是确保有足够的水源。

    “对,打井,打得深一些,三四丈(约十米)不行,那就三四十丈,每个庄子都要打这么一口深井!”王令齐连连点头。

    他和兄长跟着先生在外游学的时候,曾经见过那种深井。

    只要费些力气,把井打得深一些,总能见到水。

    “另外,可以种一些抗旱的作物,比如糜子——”唐宓继续说道。

    提到抗旱作物,唐元贞心里一动,她的空间里还有土豆、玉米哩,这两种作物,既抗旱又高产。

    明年大旱,看来她要想个办法把这两样东西弄出来,给自家夫君或是儿子挣点功劳!

    赵氏欣慰的看着一家人有商有量,最后总结道:“这些法子都不错,这就命人暗中准备去。记着,这个消息暂时不要外传,没得引起骚乱!”

    “是!”众人齐齐应是。

    回到揽月阁,唐宓命人拿出笔墨纸砚,写了一封简短的信,卷起来放进竹筒里。

    然后她唤来小翠,将竹筒系在它扣着金锁扣的爪子上。

    “把这封信给十八郎送去!”

    唐宓给小翠顺了顺羽毛,然后抱着它来到窗边,用力往空中一抛,“快去快回!”

    “放心吧!”小翠在空中扑棱着翅膀,喳喳叫了几声,便朝李家的方向飞去。

    送走了小翠,唐宓便跪坐下来,拿起一个卷轴摊开,上面画着几个分解图样子。

    她拿着笔,继续画着。

    噔噔噔,熟悉的脚步声响起,唐宓头也不抬,便知道是谁回来了。

    果然,就听到柳佩玖那大嗓门吆喝道:“猫儿姐姐,听说你回来了?怎么样?庄子上一切都还顺利吗?”

    唐宓画完最后一笔,将笔放下,抬头时,柳佩玖已经大喇喇的进来了。

    “一切都好。”唐宓没有把旱灾的事告诉柳佩玖,而是问起了店铺的事,“……铺子收拾得如何了?明日我和你一起去看看吧。”

    毕竟是合伙的买卖,她好歹也要过去转转啊。

    一提到店铺,柳佩玖满眼放光,“李十八从哪儿找来的匠人啊,啧啧,手艺真是好得没话说,干活也麻利,这才几天的功夫啊。货架都妥当了,柜台、桌椅等物也都做了一半,再有个三五天就能完活。”

    “那就好,如此咱们还能赶在中秋节前开业啊。”

    唐宓屈指一算,眉眼带笑的说道。

    “可不,估计月底就能彻底完工。”柳佩玖瘫坐在地上,累却兴奋着:“就等王大妞的布偶了,对了,咱们还要做宣传。我想去书坊印制些单页,对了,你猜今天我在东市看到了谁?”

    “谁啊?”唐宓问了句。

    “王怀淑!”柳佩玖爽快的给了答案,接着又略带疑惑的说道:“她似乎也要在东市开铺子,只是不知为何,她竟要开粮铺……”

    唐宓蹙眉:王怀淑?怎么哪儿都有她?而且,她一个世家贵妇卖什么粮食?

    等等,粮食?!

 第273章 太子的欣喜

    王怀淑有古怪!

    唐宓一向灵敏的第六感再次给了她预警。

    没说的,唐宓第一时间告诉了阿娘和李寿。

    唐元贞早已猜到了王怀淑的种种奇遇,对于她能“预知”未来,并不感到意外。

    不过,既然王怀淑都开始倒腾粮食了,显见王大妞的“梦”十有八/九是真的!

    唐元贞嘴上没说,心中已经暗暗决定,让下头的管事们加大力度收购粮食。

    另一个,她空间的万顷良田也该利用利用了。

    话说穿越这些年,除了最初的时候,她很依赖空间外,随后的日子里,她尽量减少使用空间。

    当初她也是没办法。

    坞堡被唐复礼一把火给烧了,库藏的粮食自然无法幸免;

    唐氏田地里的庄稼也被战火毁得一塌糊涂,而她还有一大群部曲、客女要养,更不要说她还要振兴唐家。

    战乱的时候,钱已经不值钱了,真正起作用的还是粮食。

    所以,那时的唐元贞每天都要去空间里劳作,以便获得充足的粮食。

    也正是靠着这些粮食,她才在乱世之中保住了唐氏的家业,给自己未来的商业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大梁即将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那么,粮食的重要性再次凸显出来。

    唐元贞虽然已经命人收购粮食,但有备无患,多储存一些粮食总是好的。

    再说李寿那边,接连接到唐宓的两封信,看完信后,他心中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

    旱灾?蝗灾?

    老天爷,你这是不准备给大梁的百姓留一条活路了吗?

    用凉水洗了把脸,李寿镇定下来,一番思考后,还是换了外出的衣裳,径直朝太极宫而去。

    “阿舅,事情就是这样,”李寿缓缓将唐宓信中写的内容全都告诉了圣人,没有一丝隐瞒。

    当然,李寿不忘帮唐宓和王家人解释,“猫儿和她家里的人,原本也想禀明您知道,奈何这事太大了,在没有得到证实前,他们根本不敢妄言。”

    圣人不置可否,只轻轻的嗯了一声。

    他的手则压在案上的一份密折上,这份密折是半个时辰前送到宫里的,上报者不是别人,正是赵氏!

    “梦中示警这种事太过匪夷所思,但这事太重要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李寿继续说道,“存粮、挖井,提前去陇西等地区寻找水源、储存用水……”

    李寿将唐宓所想的办法,以及自己想到的法子,一一向圣人回禀。

    “嗯,不错,十八郎果然用心。”

    圣人很满意外甥的忠心以及能力,他不住的点头,“正如你所说,这件事非同小可,这样吧——”

    圣人抬头看向赵福,“去,把太子叫来!”

    “是!”赵福应了一声,赶忙退了出去。

    不多时,太子便走了进来。

    “儿臣见过父皇!”太子躬身行礼。

    经过一场庚辰之乱,太子消瘦了许多,整个人也看着多了几分沧桑。

    “大郎免礼!”圣人满眼慈爱。

    他厌弃了姜皇后,对太子却更加宠爱。

    因为圣人始终忘不了,自己“昏迷”的时候,太子总坐着榻前,为他喂汤喂药,给他按摩手脚,跟他说朝堂的事。

    最后更是为了他,不惜跟姜皇后顶嘴,独自一人跑出皇宫去寻找贾神仙。

    自己是假昏迷,萧贵妃知道,所以二皇子对他一如既往的纯孝,圣人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太子不同,他们母子根本不知道他的计划,所以姜皇后疯狂的抢权,而太子却能抵抗住做皇帝的诱惑,依然对他忠孝有加。

    这就十分难得!

    庚辰之乱后,圣人夺了姜皇后的凤印,免了姜鹤年的官职,几乎将刚刚抖起来的姜家打回原形。

    他虽然没有迁怒太子,但朝中总是不缺捧高踩低、见风使舵的人,那些人,见他惩戒了姜氏,便以为太子也要失宠。

    连东宫的属官都开始用各种借口离开东宫,太子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就连太子,也开始患得患失。

    每每看到太子战战兢兢的模样,圣人就觉得心疼。

    可他不能不处置姜氏,如此也就只有让太子受委屈了。

    不过,一旦有什么要紧的差事,圣人还是想交给太子。

    这不,差事来了。

    “……十八郎的小未婚妻发明了一种水车,能够大大提高农田的灌溉,朕决定在京畿地区推广,”

    旱灾蝗灾什么的,还需要保密,圣人便没有告诉太子。

    但太子去下面大张旗鼓的挖井、寻找水源,若是没个靠得住的理由,会引起百姓怀疑的。

    所以,圣人便找了个借口,煞有介事的吩咐道:“大郎啊,这件事关乎农耕,非同一般,朕决定让你和十八郎一起去办这件事。”

    太子一听阿爹有差事让他办,心里一阵惊喜。

    他就怕阿爹因为阿娘迁怒与他,如今阿爹还是像往常一样有事就找他办,他悬了许久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阿爹放心,儿定会和十八郎一起好好办差!”太子挺起腰杆,朗声回道。

    “好!”见太子又恢复了往昔的自信,圣人十分开心,摆摆手,将这对表兄弟打发出去。

    太子和李寿一前一后的离开了两仪殿,一路往宫外走去。

    刚走了没几步,太子便顿住了脚步,愣愣的看向一边。

    李寿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正好看到二皇子被几个朝臣围着。

    距离有些远,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但看二皇子神采飞扬的模样,那架势,如同指点江山一般。

    而围在他身边的官员们也一脸兴奋,仿佛能跟二皇子共事,是一件多么荣耀、有前途的事!

    “二弟,最近很风光啊。”太子低低的叹息了一声。

    李寿却冷笑道:“风光?呵,修皇陵也算风光?”

    太子一怔,不明白李寿为何这么不待见郑烨。

    李寿冷冷的说道,“阿舅赐他农庄,他非要选在唐家庄子隔壁!”

    太子恍然,然后又为二皇子点了一排蜡:这小子是不是得意忘了形,竟敢挖十八郎的墙角?

    这不李寿反手就设计他去修皇陵了,结果那傻小子还不自知!

    不过紧接着,太子又是一阵暗喜,老二得罪了十八郎,十八郎为了自己的利益,也绝不会让老二坐上那个位子。

    如此,他和十八郎的同盟将会更加牢固……

 第274章 准备就绪

    其实,太子和李寿的关系一直很好。

    但太子觉得,再铁的关系也不如切切实实的利益同盟来得瓷实。

    如今郑烨脑抽的去撩拨李寿的未婚妻,等于直接将这个人推到了他的阵营里。

    郑烨或许不知道李寿所代表的庞大能量,但太子十分清楚啊。

    首先,李寿的母亲平阳长公主,手里握着数万娘子军,其战斗力堪称大梁军队的精锐。

    其次,李寿这些年因着圣人的偏宠,在朝中早已经营下了属于自己的人脉,或许那些人并不显眼,但真若到了关键时刻,却能够起大作用。

    再次,李寿背后还有世家李氏。

    在圣人的数次打击下,世家的境况越来越差。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积累,决不能小觑!

    ……这些还不是最要紧的,李寿最大的靠山是圣人。

    作为第二个被圣人亲自教养过的孩子,太子比任何人都清楚圣人对这个外甥的疼爱。

    如果不是姜皇后再三保证,说李寿确实是平阳长公主的儿子,太子都要怀疑李寿是圣人的私生子了。

    而李寿对圣人也绝对的忠心。

    就拿刚刚过去的庚辰之乱来说吧,不管是圣人昏迷还是蒋忠病愈返回西北,这些消息太子统统都不知道。

    李寿却样样清楚,还亲自参与其中。

    由此可以看出,在圣人的心目中,李寿比他的亲生儿子还靠得住!

    李寿在圣人跟前随便说句话,兴许都比他这个太子有用。

    这样一个人,如果能站到他的阵营里,老二又有什么可畏惧的?

    太子越想越兴奋,不过他还是极力做出平静的模样,说了句:“老二他是不是犯糊涂了?你和唐三娘的婚事是阿爹做得媒,除非大梁朝不复存在,否则任谁也不能破坏!”

    李寿多聪明的人啊,太子的些微变化,根本就瞒不过他的眼睛。

    不过,他和太子关系好,太子人品也极佳,阿舅百年后,由他登基做皇帝,李寿会支持、配合。

    但,不是现在!

    李寿斟酌了下措辞,还是借着二皇子说事儿,“他确实糊涂了,阿舅还正在壮年,他就敢在朝中招揽朝臣。呵,身负两朝皇族血脉?别人不提都要烧高香,他偏偏自己叫嚷出来,是嫌自己的日子过得太顺遂吗?”

    太子心下一动。

    话说老二不占嫡长,想要跟他相争,就必须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于是,血脉什么的,便成了二皇子系最常挂在嘴边的。

    仿佛他的两朝皇族血脉有多高贵,足以跟太子的嫡长身份相抗衡一般。

    偏偏朝中还真有人吃这一套,整日配合二皇子系鼓吹。

    庚辰之乱后,姜皇后被罚,萧贵妃崛起,更让朝中的某些人误以为圣人看重二皇子,也更加相信所谓的血脉之说。

    太子被这些言论弄得心烦气躁,没成想,李寿非但不觉得老二“尊贵”,反而觉得老二靠血脉拉拢人是在作死!

    李寿看了眼太子,低声道:“卢国公、魏国公等一众老将,哪个手上没有沾过萧氏的血?”

    这些老将是大梁的中流砥柱,他们当初起兵,为得就是造萧氏的反。

    好不容易跟随先帝打下了江山,富贵日子还没有过多久呢,现在又冒出一个前朝戾帝的外孙要当皇帝。

    呵呵,你说那些老将会答应?!

    太子的眼睛一亮,对啊,他之前怎么没想到。

    李寿见太子根本没有抓住重点,又点拨了他一句,“阿舅圣明,朝中的事根本就瞒不过他,二皇子这般上蹿下跳,会惹阿舅不高兴的。”

    他能成功的将郑烨赶去修皇陵,其中未必没有圣人的意思。

    如果圣人打定主意要保郑烨这个儿子,就算李寿再能言善辩,也不可能说动圣人。

    这回,太子终于听明白了李寿的潜台词:亲,圣人年富力强,还没老糊涂,你们这些成年皇子最好不要明目张胆的拉拢朝臣。老实点儿,守着本分,如果受了委屈,也别着急,圣人在上面都看着呢,定会为你做主!

    “十八郎,多谢!”多日来笼罩在太子心头的阴影瞬间散去,他感激的对李寿说道。

    李寿摆了摆手,笑道:“你是我表弟,咱们从小一起长大,兄弟之间不必这般客气!”他也是凡人,再是铁杆的帝党,也要考虑圣人百年后的继承人问题。唔,几个表弟中,太子还是不错滴。

    太子也笑了,“是啊,咱们是兄弟哩!”李寿不会帮他,但也不会帮其他人。而自己最大的对手已经得罪了李寿,李寿定不会坐视他上位!

    李寿见目的已经达到,便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道:“对了,咱们还是说说阿舅交代的差事吧。”

    提到差事,太子也敛住了笑容,认真的说道:“嗯,走,跟我去东宫说!”

    一对表兄弟有说有笑的往东宫走去。

    另一边的郑烨,在人群中向外看去,正好看到李寿和太子相携而去的背影。

    “李十八竟跟郑煜凑到一起了?”郑烨暗暗升起警觉。

    被郑烨注视着的太子丝毫没有察觉,跟李寿商量着:“……我想再叫个人陪咱们一起去,放心,不是外人,是你未来的大舅子,安国公府世子王令仪……”

    唐宓有点儿蒙圈,话说那个什么水车,不过是她翻弄古籍的时候,偶尔看到的,觉得有意思便将图纸画了出来,然后习惯性的跟二九兄分享。

    没想到,二九兄转身就进献给了圣人,而圣人居然如此看重,特意下旨让太子和二九兄亲去督办此事。

    更让唐宓没想到的是,太子居然点名要了她家阿兄做副手。

    这、这都是什么神展开?

    在唐宓的疑惑中,王令仪开开心心的跟着太子和李寿出京了。

    王家上下则暗中忙碌起来,买粮食、寻找打井的匠人以及大量收购鸡苗鸭苗……

    一片忙碌中,唐宓和柳佩玖倒显得清闲起来。

    店铺已经装修得差不多,唐元贞友情赞助了十名绣工了得的丫鬟,唐宓全都送到了唐家庄子,由王大妞负责管理。

    听说,那些丫鬟心灵手巧,不两日便熟练掌握了布偶的制作方法。

    短短几日的功夫,三四十个布偶已经制作完成。

    柳佩玖很是兴奋,因为王大妞说了,再有两日,店铺所需的布偶便会全部完工。

    而唐宓这边,大梁版的娃娃机也已经新鲜出炉……

 第275章 嘿,有古怪!

    听说唐宓的娃娃机已经造好了,柳佩玖急忙跑来看。

    只见这娃娃机的外形跟后世的差不错,主体是玻璃,木质框架,还有一个简单的操作台。

    操作台上有一个把杆和一个按钮,以及投币口。

    娃娃机里放着各种颜色鲜亮、外形可爱的玩偶,不用说,都是王大妞带着十个绣娘做出来的新品。

    而跟后世真正的娃娃机最大的不同,就是这款娃娃机里安置的不是铁爪,而是一根吊钩。

    与此相对应的,娃娃机里的布偶身上都缝了寸许长的吊绳。

    柳佩玖围着娃娃机转了一圈,暗道:这或许不能叫做娃娃机,而是一种钓鱼机。

    不过,在没有电、没有机械化的古代,唐宓仅靠木制机关就能造出这样一款机器已是十分不易。

    唐宓见柳佩玖看得认真,从荷包里掏出一个铜钱递给她,“阿玖,试试吧。”看看符不符合你的要求。

    “哈?”柳佩玖愣了一下,很快回过神儿来,“好,那我就试试!”

    柳佩玖接过铜钱,将铜钱放入投币口,只听得叮咚一声,接着便是机关启动的声音。

    再然后,柳佩玖就看到娃娃机里仿佛有一只大手在搅拌,所有的布偶都变换了位置,底下的被翻了上来,上面的滚落到一边。

    柳佩玖眼睛一亮,嘿,这个“钓鱼机”有点意思哈。

    “阿玖,你再操控把杆试试。”唐宓满意的看到柳佩玖眼里的惊喜,她就知道,自己设计的这款玩具箱,应该符合柳佩玖的心意。

    “恩恩,我这就试!”柳佩玖点头如小鸡啄米,手更是迫不及待的抓住了操作台上的把杆。

    把杆一共设置了四个方向,即前、后、左、右。

    柳佩玖一边紧紧盯着玻璃箱子里的某个娃娃,一边操作木制的把杆。

    前、再靠前,右、再往有一点点,不对,往左……柳佩玖一点点操作把杆,而娃娃机里的抓钩也按照她的操作一点点的移动着。

    好不容易,那抓钩勾住了那个玩偶的吊绳。

    柳佩玖赶忙拍下那个凸起的按钮。

    就看到抓钩颤颤巍巍的勾住吊绳,将玩偶勾了起来。

    就在柳佩玖忍不住欢呼的时候,抓钩忽然摇晃了一下,玩偶直接掉回布偶堆里。

    “唉,就差一点儿!”

    柳佩玖那个气啊,直接从自己荷包里抓出一个铜钱,丢进投币口,继续操作起来。

    “哎哎,快了快了,马上就抓住了!”

    “哎呀,又差一点儿!”

    “别掉啊,千万别掉了!”

    “唉……”

    柳佩玖趴在操作台上,硬是近五十个铜钱都花光了,才抓住一个婴儿拳头大小的玩偶。

    而这个玩偶显然是一堆玩偶里个头最小,模样最丑的。

    饶是如此,柳佩玖捧着这个玩偶笑得见牙不见眼。

    “阿玖,好玩儿吗?”

    唐宓看得有些目瞪口呆,她知道自己设计的这款娃娃机好玩,但没想到作为这个创意的提出者,竟然也玩得如此尽兴。

    “好玩,真是太好玩儿了。”

    柳佩玖连连点头,对上唐宓的含笑的杏眼时,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

    摸了摸鼻子,她讪讪的说道:“猫儿姐姐,你太厉害了,竟做出这么好的娃娃机。”

    她不是吹捧,而是真心佩服唐宓。

    没有电、没有机械化工具,仅凭她柳佩玖的大概描述,唐宓就参透了娃娃机的原理,设计出了这么一款看着原始,却依然好玩儿的娃娃机!

    太了不起了。

    “这没什么,主要还是匠人们手巧!”

    唐宓不在意的摆摆手,娃娃机的原理很简单,真正难的,是如何做出会摇晃的把杆。

    且这种摇晃还不能是彻底摇晃,而是要做到让被勾住的布偶要掉不掉。

    这就需要拿捏好分寸了。

    摇得太过,布偶直接掉了,让人觉得这款娃娃机根本就抓不到娃娃。

    摇得太轻,布偶就直接被勾了上来。

    她们家最便宜的布偶也要价值三四十钱,若让人一个铜板就抓走,那还不把本儿都赔光了?!

    多亏二九兄从将作挖来一个技艺精湛的木艺大师,听了她的要求后,多番实验,终于做出了符合要求的抓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