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负娇宠-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啊——”阿元才一岁多,还不会说话,只能发出一些“嗯、啊、呀”之类的声音。
赵氏赶忙低下头,发现小家伙正口水横流的看着小几上的一盘子点心,两只小肉手努力朝那点心够啊够的。
“果然是龙生龙、凤生凤啊,阿元才多点儿大,就跟他阿爹、阿娘一样爱吃。”
唐宓被小侄儿的馋样儿给逗乐了,端着茶盏笑得前仰后合。
“你懂什么?能吃是福!”
王令齐白了妹子一眼,挺起胸脯,一副“我是吃货我自豪”的模样。
唐元贞好想捂脸,生出这么一个二货加吃货,她真是对不起穿越大神啊。
偏王令齐的妻子长安,非但没有觉得丢脸,反而十分认同的点头。
得,这对夫妻,也是没谁了!
王令仪看着弟弟和弟妹,笑着摇摇头,然后招呼妻子一起坐下。
“阿娘,猫儿许久都没有出门了,正好明日我去无忧庵上香,索性带她一起去吧。”
赵七娘给长辈们上完茶,便坐到了王令仪身边,然后转身对唐元贞说道。
唐元贞楞了一下,旋即看向唐宓。
唐宓赶忙放下茶盏,“阿娘,我想出去转转,您就让我去吧!”
虽然不知道阿嫂为什么邀请她去无忧庵,但有机会出去玩儿,她还是很乐意的。
唐元贞闻言,宠溺的笑道:“你个磨人精,好吧,既是想去,那就跟你大嫂去吧。只是不要调皮!”
唐宓笑得眉眼弯弯,“阿娘,您就放心吧。”她都多大了,还调皮?
赵七娘也赶忙说:“阿娘,您放心,我会照看好猫儿的。”
唐元贞点头,“你办事,我自是放心的。”
这不是客套话,而是发自真心的,唐元贞对赵七娘这个儿媳妇真是再满意不过了。
赵氏听到她们的对话,不禁有些好奇:“这个无忧庵是个什么来历?前几日我进宫,听娘子(指姜皇后)也提到了这个地方。”
“阿婆,这个我知道。”
王令齐跳了出来,急急的说道:“您不知道,她们的素斋做得特别好。上次我和长安去尝了尝,真真美味,最妙的是,明明是最普通的素食,却硬是让人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长安夫唱妇随,附和道:“是啊,我都有点儿上瘾了呢。这两日没去,又想念了。郎君,不如明日我们也跟阿嫂他们一起去?”
长安的提议甚合王令齐的心意,他点头如捣蒜,“好哇好哇。”
赵氏被这对活宝夫妻给逗笑了,“素斋?竟这般好吃?”
她问的是赵七娘。
赵七娘担心赵氏误会,赶忙说道:“我并没有吃过她们的斋饭,不过二弟和公主既是觉得好吃,那肯定是好的。我、我去无忧庵,是为了上香。”
上香?
京郊那么多有名的庵堂和寺庙,哪个不能去?
何苦跑四五十里路去骊山?
赵七娘在赵氏的注视下,目光有些闪躲,讷讷的说:“无忧庵的菩萨很是灵验。”
而京郊的大小庵堂和寺庙,她、以及她的母亲早就拜遍了,全无效果啊。
如今她是没办法了,这才想起了当年那个小小的庵堂。
但这些话,她实在不好跟婆家的长辈说。
赵氏立时明白了。
略带心疼的看着赵七娘。
唉,成亲三年未孕,赵七娘承受了莫大的压力。
别忘了,王令仪可是安国公府的世子啊,没有嫡出的继承人,爵位该如何传承?
赵七娘垂下了眼睑,嘴里满是苦涩,放在膝盖上的手不禁握紧了拳头。
王令仪伸手握住她的手,轻轻的安抚着。
堂屋里变得很安静,气氛也有些微妙。
唐宓见状,赶忙开口活跃气氛,她一指柳佩玖,“阿玖,明天咱们一起去哈。阿嫂说,无忧庵外种着大片的无忧花,特别漂亮。”
“是吗?那我可要好好去看看。”
柳佩玖十分配合,点头笑着答应。
说起柳佩玖,就不得不说一说王家的另一桩喜事——柳佩玉出嫁了。
柳佩玉嫁给了蒋将军的嫡幼子蒋孝言,也就是那个脸上落了疤而被姜清退亲的蒋家小郎君。
当年王怀媛好生调查了一番,发现蒋家是个不错的结亲对象。
蒋家与王家一样,都是新兴贵族,军功起家。
只是蒋忠的年纪比王鼐小一些,是他们那一辈老将军的小兄弟。
开国最初,蒋忠并不显眼,军功也没有那些老哥哥们显赫,所以只得了个开国伯爵。
但随着先帝驾崩、新君即位,当今圣人对那些老将很是忌惮,提拔新人又怕弹压不住,蒋忠这个年纪不大、辈分却足够的人就凸显出来了。
最近几年里,蒋忠一直在西北带兵,颇得圣人器重。
蒋忠几个儿子也都从小练武,长大后就都进了军营。
蒋孝言十三岁就上了战场,立下了不少战功,如今已经做到了校尉。
他比柳佩玉年长几岁,为人敦厚、行事稳妥,是个十分可靠的人。
最让王怀媛心动的,是蒋家那干净得不像话的后院。
从蒋忠开始,到几个年长成亲的儿子,蒋家男人竟没有一个纳妾的。
膝下儿女全都是正室所出。
在大梁,这非常难得。
王怀媛还跟蒋忠的妻子见了几次面,发现蒋夫人虽然生性泼辣,却并非不讲理。
待几个儿媳妇也算和善。
……可以说吧,蒋家的条件,样样都让人满意。
否则,当年姜皇后也不会为姜清选中这一家。
唯一的遗憾就是蒋孝言脸上那道疤。
王怀媛不止一次的跟赵氏叹息,“唉,可惜了蒋小郎。”哪怕是身上的其它部位有疤呢,也好过脸上啊。
赵氏却没好气的训她:“他若是没有这道疤,早就娶了姜氏女,哪里还轮得到咱们佩玉?”
这人啊,必须知足!
王怀媛当然知道这个理儿,她也就是跟亲娘这么一说。
到了外面,她待蒋孝言十分亲切,根本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嫌弃。
王怀媛觉得蒋家不错,蒋家也相中了柳佩玉。
两下里都想结这门亲事,事情就进展得很顺利。
柳家门第不高,但柳佩玉还有个懿德夫人的外祖母,是以,她这边刚刚开始定亲,宫里的赏赐便下来了。
圣人知道赵氏最亏欠王怀媛这个亲生女儿,连带着对柳佩玉也十分疼爱。
圣人也明白,当年如果不是为了他,赵氏不会跟亲生女儿分离这么久,连女儿出阁都未能亲自相送。
圣人还清楚,也正是因为他,赵氏才一直留在京城,与王鼐夫妻分居,害得赵氏连个傍身的儿子都没能生一个。
所以,圣人对赵氏,除了感念她的抚育、保护之恩,还有深深的愧疚。
柳佩玉作为赵氏唯二的血脉,她要出阁了,圣人自是少不了恩赏。
首先,圣人给柳佩玉封了个乡君。
其次,圣人授意,由皇后出面,赏赐柳佩玉一对玉如意并金银玉器、缭綾蜀锦若干。
最后,圣人将王怀媛的丈夫柳大郎调进了京城,给了个国子监丞的官职。品级不高,从六品下,却胜在清贵。
柳家老爷子还在外面做官,只柳大郎一家进了京城。
赵氏在距离王家不远的地方置办了一套宅院,送给了王怀媛,名义上是补给王怀媛的嫁妆。
柳大郎原本还有点儿别扭,觉得自己住在岳母给买的房子里,有点儿像赘婿。
随后,他听说是王怀媛的嫁妆,方才觉得好了些。
不管怎样,王怀媛终于回到了京城,新家离娘家也近,方便她时不时的回来一趟。
就这样,柳佩玉出嫁了,虽不是夸张的十里红妆,但她的嫁妆也颇能看。
至少,让那些满意柳佩玉相貌、人品却嫌弃她出身而不愿与她结亲的人家,肠子都要悔青了。
柳佩玉嫁了人,王怀媛也回来了。
按理,柳佩玖该回自己家了。
但她在王家住惯了,也喜欢王家的氛围,再加上唐元贞和唐宓都喜欢她,王怀媛来接了一次,被唐元贞挽留了。
赵氏曾经问过唐元贞,唐元贞说,“猫儿一个人,也没个姐妹,未免孤单了些。有阿玖陪着,好歹热闹点儿。”
事后赵氏跟王怀媛说了说,王怀媛也就没有再来接人。
柳佩玖就这么在王家继续住了下来。
次日清晨,柳佩玖早早的便醒了,洗漱、梳妆完毕,便来到了唐宓的房间。
唐宓也起来了,正抱着白瓷盅喝蜂糖水。
柳佩玖也一起喝了一碗。
两人又用了点早饭,这才相携去了朝晖院。
赵七娘和王令齐夫妇早就到了,正陪着唐元贞说话。
见唐宓两个进来,唐元贞一摆手,“好了,时候不早了,你们早些出门吧。”
“是!”
几人齐齐应声,然后一起出了院子。
赵七娘和长安一辆马车,唐宓和柳佩玖一辆,王令齐骑马,再加上公主护卫、王家部曲以及伺候的丫鬟婆子,浩浩荡荡几十人,排场很是壮观。
一行人速度不慢,中午在路边随便用了点午饭,傍晚时分便赶到了骊山。
夕阳西下,染红了半边天空。
一大队人上了山,先是来到了那片花海前。
“阿玖,你看,那就是无忧花。”
唐宓趴在车窗上,指着红色的花海说道。
“我看看!”柳佩玖学着唐宓的模样,也趴在车窗上,抬眼望去,却是一大片一大片红色的花朵。
“这——”柳佩玖猛地睁大了眼睛,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这、这是无忧花?
她的脑子里嗡嗡作响,嘴巴很干,心跳得厉害。
“好看吧?”唐宓仿佛沉醉于花海之中,眼神都有些迷离了。
“好、好看!”柳佩玖干巴巴的说道。
“我也觉得好看。”
一个熟悉的男声从窗外传来,紧接着便是一大捧无忧花出现在窗口。
“二九兄?”
唐宓惊喜的轻呼。
“猫儿,送你!”李寿骑着马跟在马车边,一手持缰,一手捧着花儿。
“谢谢你。”唐宓接过花,笑得很是甜蜜。
现在她终于知道大嫂为何会让她来骊山了,肯定是李寿暗地里拜托了大嫂。
“咱们还客气什么?”
李寿贪婪的看着唐宓的俏脸儿,他们已经有半个月没见了,再一见面,胖丫头似乎变得又好看了。
若是换做平时,柳佩玖定会调侃李寿几句。
可无忧花给她的冲击太大了,她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马车摇晃着,李寿贴着马车边儿跟唐宓说话,柳佩玖则一个人坐着发呆。
不一会儿,便来到了无忧庵。
李寿扶着唐宓下了马车,迎头便看到了含笑不语的赵七娘,以及冲着李寿龇牙咧嘴的长安。
“十八郎也来吃素斋?”赵七娘笑着跟李寿打招呼。
“禽兽,怎么哪儿都有你啊!”长安则不客气的翻了个白眼。
“见过阿嫂。”李寿给赵七娘行了礼,对于长安的挑衅,他则直接无视掉了。
知客尼早就发现了这一大堆人,赶忙迎了上来。
唐宓和柳佩玖先陪着赵七娘去拜菩萨,李寿、王令齐夫妇则在庵堂的前庭闲逛。
不多时,赵七娘烧完了香、许完了心愿,这才带着两个小娘子跟众人汇合。
此时,庵里的尼姑已经准备好了素食。
“噫,这斋饭看起来很不错呢。”
唐宓扫了眼自己面前的饭食,略略点了点头。不管味道如何,这菜色看着很诱人。
柳佩玖却欲言又止。
唐宓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烧茄子,先闻了闻味儿。
咦?唐宓的眉头微微蹙起,不知怎的,她闻着这茄子竟有种心悸的感觉……
第208章 打不死的小强
大梁的烹饪手段只有蒸、煮、炙等,作料也很简单,做出来的菜自然不甚美味。
还是十几年前,唐元贞在唐氏食谱的基础上“发明”了炒菜,并慢慢流传出来,大梁的菜品才渐渐丰富起来。
如今,连无忧庵这样的庵堂,也开始炒制素菜,色泽看起来还很不错的样子。
但柳佩玖却一脸犹豫,拿着筷子,好半晌才夹了一块油焖笋片。
小小的咬了一口,慢慢咀嚼,柳佩玖的脸色变了。
这、这里面的有股味道,跟她在后世吃到的烤羊肉是一样的。
而那家被查封的烤羊肉铺,被媒体曝了光:作料里添加了大烟壳。
没错,大烟,确切来说,是罂粟。
什么狗屁无忧花,根本就是要人命的罂粟花。
刚才柳佩玖看到那满山满谷的红色花朵的时候,整个人都傻掉了。差点以为自己又穿了,穿到了罪恶的金三角。
罂粟花开了,罂粟果还远吗?
再联想到长安公主说的那句“吃素斋都上瘾了”,柳佩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个该死的无忧庵,不但种了大片的罂粟,还用罂粟壳做调料来素斋。
做了素斋也就罢了,偏偏还拿来招揽京城的贵人们。
她们想干什么?!
柳佩玖赶忙吐出嘴里的笋片,抓起茶盅,喝了一大口茶漱口。
抬眼间,正好看到唐宓举着筷子要吃红烧茄子。
“猫儿姐姐!”
柳佩玖下意识的惊呼出声。
唐宓吓了一哆嗦,筷子上的菜直接掉到了小几上。
“阿玖,怎么了?”
唐宓放下筷子,关切的问道。
柳佩玖吞了吞口水,忽然不知该如何跟唐宓说。
她该说什么?
说这菜不能吃,因为加了罂粟壳。
很好,问题来了,罂粟壳是什么?罂粟又是什么?
让人上瘾的毒药!
太好了,再问个问题,你柳佩玖一介闺阁女子,如何认得这种毒物?
别说从书上看来的。
论看书,谁能比得上唐宓?
“……没、没什么,就是觉得这素菜的味道很独特。”
柳佩玖讪讪的说着,目光有些闪躲。
唐宓眉头微蹙,她和柳佩玖相处几年,彼此很是熟悉。
柳佩玖的这副模样,分明就是在说谎。
可她为什么说谎?
唐宓不自觉的看向了李寿。
李寿也一脸的若有所思。
接收到唐宓的目光,他安抚的冲她笑了笑,然后给了个“别担心,一切有我”的眼神。
李寿偏过头,朝自己的随侍勾了勾手指。
随侍立刻走上来,躬身凑到李寿身边。
李寿跟他耳语了几句。
随侍连连点头,见李寿没有其它的吩咐,便悄然退了出去
看到这一幕,唐宓便放心了。
她又看向柳佩玖,发现柳佩玖也放下了筷子,没再吃小几上的斋饭。
倒是王令齐和长安这对小夫妻,筷子夹得飞快,转眼间,两人已经用了一小半。
唐宓心中那股说不出来的惊惧感再次涌来,“二兄,二嫂,我看这庵堂种的蔬菜甚是新鲜,想亲手做两个菜,待会儿你们帮我品评一下呗。”
王令齐闻言,顿时喜上眉梢,“猫儿,你要下厨?”
长安偏过头问丈夫,“怎么,猫儿的厨艺很好?”
王令齐用力点头,“嗯嗯,唐家的家传菜猫儿十分拿手,娘子,我跟你说啊,唐家秘传的菜品非常难得,外面寻常吃不到哩。”
长安一听这话,也来了兴致,“那我可要好好尝尝。”
说着,长安便放下了筷子,拿茶盅漱了口。
唐宓扭头问庵堂的庵主,“师太,借贵庵的厨房和蔬菜一用,可否?”
“……可、可以。”庵主的神色晦涩莫名,回答起来也有些迟疑。
唐宓起身,带着丫鬟便去了厨房。
柳佩玖想了想,说了句:“猫儿姐姐,我给你打下手吧。”便急急的追了上去。
赵七娘拜了菩萨,仿佛有了依靠,思想包袱放下了不少。
不过,她并没有吃斋饭,不是不想吃,而是不习惯用外食。
唐宓的举动,让她颇为意外。小姑的厨艺很好,她是知道的,郎君曾经提到过。
可问题是,他们一行人原本就是来特意吃斋饭的,怎么到了地方,人家也把饭菜做好了,猫儿怎么忽然不吃了?
还有,柳家表妹的反应太奇怪了,她那样子,哪里像是在吃人人称颂的素斋,仿佛就跟吃毒药一般。
唯一正常的就是王令齐夫妇,但他们的这种正常里依然透着不正常:王令齐富贵人家出身,长安更是生于皇家,两人什么美食没有享用过,怎么偏偏对无忧庵这么一个小小庵堂的素斋情有独钟?
瞧他们狼吞虎咽的模样,哪里还有贵人的矜持?!
这无忧庵,似乎藏着什么秘密啊。
这么想的不只是赵七娘,还有李寿。
他借口更衣,起身来到院外,随侍已经回来了,附到李寿的耳边,叽叽咕咕的说着什么。
“十八郎,就是这个东西!”
说完,随侍还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
李寿接过纸包,打开一看,发现是几个晒干的果子。
果子的个头不大,仿佛枣子大小。
李寿捻起一个放到鼻端,味道有些独特。
他嗅觉不错,很清楚的分辨出,这个果子的味道跟他方才吃的素菜颇为相似。
“你亲眼看到她们用这个烹制斋菜?”李寿将果子放回去,重新包好纸包,他决定了,等回京后,便将这东西交给老神仙验一验。
“没错,不过她们用的是碾碎的,这个是尚未加工的。”随时恭敬的回道。
李寿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这件事不许告诉任何人。”李寿严肃的叮嘱道。
随侍赶忙应道,“是!”
另一厢,在丫鬟和柳佩玖的帮助下,唐宓快速的做好了四道素菜。
唐宓净了手,看着丫鬟给每个人分装好,这才离开了厨房。
“唔,猫儿的菜做得果然好。”
长安文雅的吃完了自己餐盘里的饭菜,漱口、净手,然后端着一盏茶,慢悠悠的说道。
“那是自然,咱们猫儿的手艺可是得了阿娘的真传哩。”
王令齐也许久没有吃唐宓做的饭了,乍一吃,忽然觉得好吃归好吃,但还是比庵堂的斋饭差了那么一丢丢。
当然啦,这种话他是不会说出来的。
赵七娘没有吃斋饭,所以没有对比,比王令齐夫妇更加真心的称赞道:“阿娘的唐家菜好,猫儿的手艺更好!”
一行人用过晚饭,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此时回京不太可能。
赵七娘来的时候就计划好了,无忧庵上完香,她便去骊山的别业。
在别业住一夜,然后第二天一大早就返回京城。
如此,傍晚的时候便能到家了。
所以,赵七娘提前派人去别业做了安排。
待一行人从无忧庵出来,赶到别业的时候,别业里灯火明亮,热水、宵夜什么的都准备得妥妥的。
赵七娘等人赶了一天的路,都有些累了,简单洗漱了一番,便各自睡去。
一夜无话。
第二天清晨,一行人用过早饭,便准备回京城了。
李寿没走,因为这段时间他跟着母亲在骊山练兵。
“放心,我已经派人把东西送去给老神仙了,他老人家见多识广,应该认识那干瘪果子是何物。”
临分别前,李寿悄声跟唐宓说着。
“不知为何,我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唐宓神色凝重,看了眼还在商量着去那儿吃吃玩玩的王令齐夫妇,压低声音对李寿道:“二兄他们,似乎对无忧庵的斋饭太痴迷了,这、不正常!”
李寿用力点了下头,“这件事确实有蹊跷。”
他没有告诉唐宓的是,来无忧庵吃斋饭的不只是王令齐夫妇,京中还有不少贵人都来过这里。
那时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并没有多想,只当无忧庵的斋饭做得确实很好。
现在看来,真相根本不是这样。
虽然李寿还不知道那干瘪果子的功效,但王令齐两口子如此爱吃斋饭,其中定然有那果子的原因!
无忧庵却拿那果子给贵人们吃,这里面若没有猫腻,打死李寿都不信。
赵七娘一行人临近傍晚的时候进了城。
回到家后,他们顾不得洗漱、更衣便去寸心堂给赵氏请安。
在寸心堂用过暮食,方各自回房休息。
素来活泼的柳佩玖却难得的安静下来,一整晚都没有开口。
她似是藏着莫大的心事,回到揽月阁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寻唐宓说话,而是一个人躺在床上,双眼无神的望着帐幔,思绪不知飘到了哪里。
次日,柳佩玖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走出了卧室。
一个上午,她还是一个人待在屋子里发呆。
没滋没味儿的用过了午食,她像是下定了决心,握着拳头,挺起胸脯,像个烈士般往朝晖院走去。
“阿玖,可是有什么事?”
唐元贞听到下人的通传不禁有些好奇,柳佩玖在王家住了好几年,却从未主动来过朝晖院。
今天这是怎么了?
等看到柳佩玖后,她愈发惊讶,这孩子怎么一副没休息好的颓废模样?
等等,她眼里的决然又是怎么回事?
直到迈进朝晖院的那一刻,柳佩玖的内心还是犹豫的。
“舅、舅母,我、我确实有件事想给您说——”
好不容易张开了嘴,柳佩玖起初还结结巴巴的,但说着说着,她便放开了。
许是豁出去了,说起前两日在无忧庵的见闻,她竟越来越流畅。
“……舅母,无忧庵做的饭菜里放了无忧果的果干,这种东西吃多了会上瘾的。”
柳佩玖迎着唐元贞的目光,坚定的说道:“还有,还有无忧庵的山门前种了一大片无忧花,不是黄色的无忧花,而是火红色的。那种无忧花会结出果子,果子熬出来的汤汁有毒,人若吃了,会、会上瘾,会被人控制的。”
唐元贞在听到“无忧果干”的时候,脸色就变了。这个什么无忧果干,怎么听着那么像大烟壳。
紧接着,又听到柳佩玖说什么红色的无忧花,还上瘾,这特娘的不是罂粟嘛。
唐元贞瞪大了眼睛,死死的盯着柳佩玖。
唐元贞记得很清楚,她家蠢萌二儿子和吃货二儿媳吃无忧庵的素斋上了瘾,已经接连吃了好几顿了。
如果斋饭里真的放了大烟壳,该死、真是该死,到底是谁这么大胆子,竟把罂粟这只魔鬼放了出来?!
“真的,舅母,我、我没有骗你,无忧庵种的无忧花真的不是什么好东西,它不单单会杀死人,还会湮灭人的理智、消磨掉人的意志,把人变成畜生不如的怪物啊!”
柳佩玖见唐元贞不说话,还以为她不信自己的话。
她急得满头大汗,“舅母,您要相信我啊,不要让家里人再去无忧庵吃什么斋饭了!”
“无忧花有毒?”唐元贞喃喃的说道。
柳佩玖连连点头,“对啊对啊,我、我是在一本书里看到的。”
她好怕唐元贞会追问她从哪本书上看到的。
结果,唐元贞只是淡淡的扫了她一眼,便点头道:“哦,原来是从书里看到的。看来,这事应该是真的咯。”
柳佩玖是穿越老乡,唐元贞早就知道了。
如今见她为了王家人,竟是连暴露身份都不怕,唐元贞心里很是熨帖——这是个有良心、善良的好孩子,不像某个穿越女,人蠢也就罢了,偏偏还满心算计。
被唐元贞定义为“蠢货”的某个穿越女,此时正窝在李家的庄子上。
“给我把这封信交给郎君,记住,一定要交到他的手上。”
王怀淑拿着一封信交给小丫鬟,反复叮嘱着。
那小丫鬟接过信,却满脸迟疑,“娘子,郎君不会见奴婢的。”她又不是什么名牌上的人物,郎君怎么会见她?
更不用说她从庄子上来,估计连李家的大门都进不去哩。
王怀淑满脸阴郁,冷声道:“你告诉李其珏,现在有个天大的好机会,他若是抓住了,就能平步青云,没准儿还能压大房一头呢。”
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无忧庵的秘密快要暴露了,这事若是操作好了,那将是大功一件,而她也能离开这该死的庄子了!
第208章 无忧散
三年前的一场瘟疫,李寿力邀已经归隐的神医贾罡出山。
瘟疫事件平息后,贾罡想再度重返山林,却被李寿和唐宓联合忽悠得留了下来。
两只忽悠老神仙的方法也简单,那就是请老神仙验证古方、撰写医书。
唐宓甚至大方的表示,贾罡的医书编订好后,她愿意出资帮忙印刷,然后广发天下。
世人都想“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贾罡作为当世名医,他最引以为豪的便是他的医术。
如果能将自己的医术发扬光大并流芳百世,那自是千好万好的事。
饶是贾罡年逾八旬,经历了太多的起伏,心性早已坚韧如铁,但听了唐宓和李寿的忽悠,还是有些心动。
再者,唐宓也说了,贾家的独家秘方不必写到医书里,他只需将他五六十年的行医经验,以及日常惯用的普通方子写进去即可。
既不会暴露家传的秘法,又能著书立说,何乐而不为?
贾罡很愉快的答应了。
圣人听闻后,非常高兴,赐给贾罡一套宅院,并满府伺候的人,让他可以专心写医书。
就这样,贾罡便在京里住了下来。
平日里,或是写写医书,或是翻阅古籍,或是找太医院的老太医们探讨医术,贾罡的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这日,贾罡像往常一样早早的便起来了。
他先在院子里转了转,打了几遍五禽戏,活动得身上出了汗,这才回堂屋用朝食。
刚用罢朝食,门口便有人来报——
“郎君,十八郎派人来给您送东西了。”
贾罡雪白的眉毛扬起,“这小子不是去骊山练兵了吗?居然还不忘给老夫带东西,不错!”
结果,来人在贾罡期待的目光中掏出了一个小小的纸包。
贾罡的嘴角顿时垮了下来。
来人有些讪讪,但还是尽职的将自家主子的话转达给了贾罡。
“哦?李十八觉得这果子有异常?常吃能使人上瘾?”
贾罡听完来人的回禀,顿时来了兴致,好奇的捏起一枚干瘪果子放到鼻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