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负娇宠-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唔,再看长相,算不得多美艳,却胜在气质干净。

    “你是——”唐宓站起身,迟疑的说道。

    “呵呵,我是襄阳侯府的刘七。”来人性格很是直率,大大方方的说道。

    “见过刘七姐姐,我是唐宓。”

    唐宓虽不知刘七娘为何主动来跟她搭讪,但人家这般落落大方,她也不会小家子气。

    刘七娘笑了,露出两个小巧的梨涡,“以前聚会,总也不见你,今儿个总算见着了。哎呀,都说安国公府的唐小娘子聪明,是难得一见的神童。却没人告诉我,唐小娘子不但是难得一见的神童,还是个难得一见的美人儿呢。”

    唐宓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羞赧道:“七姐姐说笑了,我看七姐姐才是美人儿呢。”

    刘七娘豪气的摆摆手,“妹妹就夸我了,我生得什么样子我自己知道。到是妹妹,咱们同为勋贵之女,平日里也该多出来一起玩玩儿。过两日,便有一场马球赛,妹妹可愿意来参加?”

    “打马球?”唐宓当然会。

    只是,她不明白,从来没有过交集的刘七娘为何要主动邀请她?

    还是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她唐宓竟变成了香饽饽,不但霍四娘主动相邀,连刘七娘这样的侯门骄女也上赶着结交?

 第197章 这才是香饽饽呢

    唐宓心里存着疑惑,脸上却丝毫都没有表露,浅笑盈盈的跟刘七娘寒暄。

    首先,她多谢人家的邀请;

    其次,她委婉的表示,自己这两日不太方便,暂时还不能打马球。

    唐宓来了葵水,唐元贞非常重视,昨天拉着她交代了许多。

    什么不能碰凉水啦,不能吃寒性食物啦,不能做激烈的运动啦……

    唐元贞不但对女儿耳提面命,还专门将阿姜叫过去,仔细的叮嘱了一番。

    所以,唐宓知道了来葵水的这几天是特殊时期,必须好生保养。

    饮食方面有母亲和乳母盯着,她自己要注意的就是休息了。

    尤其是这次是她初潮,更要多加小心。

    虽然不必卧床休息,但打马球这样的激烈运动是绝对不可以的。

    唐宓拒绝了打马球的邀请,刘七娘有些微的失落,却也没有太计较。

    或许,在她看来,唐宓能接受她的邀请最好,不接受也没关系,左右她已经顺利跟唐宓搭上了话,彼此有了交流,那就足够了。

    “是我思虑不周,该提前邀请妹妹的。”刘七娘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唐宓赶忙道:“七姐姐快别这么说,说到底还是我不好,若我早与姐姐相识,姐姐定不会忘了提前通知。”

    唐宓这话也是实情,她自回京后,就一直在家宅着,并没有出来走动。

    自然跟这些小贵女们少了来往。

    没有来往,人家有聚会、有活动,又怎么邀请你?

    唐宓这般好说话,刘七娘有些意外。

    话说她们这个圈子说大不大,来来去去就那么十几家。

    而唐宓于她们而言,有些特殊。

    说唐宓是勋贵之女吧,这没错,王鼐、王鼎都是武将出身,身上都有爵位。

    但你要单纯把唐宓划到勋贵这个圈子里,又有些不合适,毕竟唐宓姓“唐”,妥妥的一等世家女。

    可若是把唐宓归到世家那一片,也不太恰当,唐宓的这个“唐”有点儿底气不足。

    唐元贞把唐宓过继给唐家的这十多年,不少世家在背地里非议:也就是唐家嫡支绝了嗣,否则哪会任由唐元贞这般胡闹?

    说这些话的人,固然有眼红唐元贞可以独揽唐家数百年财产的成分,却也道破了一个事实。

    即,唐宓的这个“唐”,姓得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弄来弄去,唐宓竟有点两不靠。

    偏偏世家和勋贵是两个交集不大的独立社交圈,世家觉得唐宓是寒门土鳖,勋贵这边又认为唐宓是豪门士族,两边都没有主动招揽唐宓。

    唐宓守孝回京后,又因为家里的诸多琐事,没有出来交际。

    如此一来,唐宓跟两个社交圈都不熟。

    唐宓这边是因为有种种原因,才没有出门,可落在某些人眼中,便成了唐宓清高、骄傲,不愿与寒门土鳖(或是世家)多联系。

    再加上唐宓头上的“神童”光环,以及今年的接连两次立功,唐宓凭自己的能力,硬是把自己的诰命从乡君升到了县君,又从县君升到了郡君。

    这般能干,妥妥是各家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啊。

    而生生被唐宓映衬成对照组的贵女们,对她自然没有什么好话。

    刘七娘作为侯门骄女,是这个圈子里的中坚力量之一,自然也听到了不少关于唐宓的流言。

    原本,她心里也存着疑虑,担心自己主动来跟她搭话会碰钉子。

    这会儿真正和唐宓交流起来,她才发现,流言不靠谱,其实唐宓很好接触。

    想到阿娘偷偷跟她说的话,刘七娘的心顿时火热一片,看向唐宓的目光更加亲切。

    唐宓被刘七娘看得心里发毛。

    幸好刘七娘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跟唐宓寒暄了几句,便告辞了。

    唐宓偷偷抹了把汗,还不等她喘口气,又有人上前来跟她搭讪。

    这次的贵女,不是勋贵,也不是世家,而是皇亲。

    魏王的庶长女,圣人钦封的嘉乐县君。

    “常乐,怎么一个人坐着啊。三天后,咱们要去围猎,你去吗?”

    嘉乐县君身为郑氏女,从骨子里透着骄傲,说起话来也是直来直去。

    唐宓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好一会儿才意识到,“常乐”是在叫她。

    也是,她现在的封号是常乐郡君呢。

    “围猎?在骊山?”

    嘉乐骄傲,却不傲慢,且她这股子直爽,颇合唐宓的胃口。

    “是啊,大部分都是宗室贵女,常乐,你也来吧。”

    嘉乐叫唐宓“常乐”,也是把唐宓归为自己人的意思。

    唐宓当然明白,嘉乐直爽,她也不绕弯子,直接问道:“什么时间?”

    唐宓已经十三岁了,可相知的闺蜜就一个郑勉。

    可巧郑勉去年就出阁了,今年春天随着夫君去了外地。

    两人没有断了书信往来,可到底不在一处。

    而且唐宓也觉得,她已经长大了,不能再像小时候那般宅在家里。

    她,需要交际,也需要朋友!

    “五天后!”嘉乐干脆的说道,“怎样?一起去吧。那天,几位皇子、公主之子兴许也去。”

    唐宓点点头,“好,算我一个!”跟爽利人说话,就是这么直接。

    嘉乐见唐宓这般,忽的笑了,伸出白嫩嫩的一根手指,凤仙花汁染得鲜红的指甲分外鲜明。

    “好一个常乐,我就知道你跟那些酸文假醋、矫揉造作的世家女不一样。”

    唐宓笑弯了杏眼,“姐姐说笑了,其实我也会酸文假醋!”

    在什么样的圈子里说什么样的话,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入进去。

    嘉乐猛地瞪大了双眼,愣愣的看了唐宓一会,而后哈哈大笑起来。

    “常乐,我越来越喜欢你了。”

    有这样一个小姑子,应该是件很愉快的事情吧。

    嘉乐脑海里闪现出姨娘对她说的话,不禁喜滋滋的想道。

    唐宓也挺喜欢嘉乐这种性格,说实话,跟这样的人做朋友更简单、更舒服。

    “姐姐,我也喜欢你!”唐宓一副乖妹妹的模样。

    嘉乐真是有些喜欢唐宓了,看了看左右,没有其他人,她方凑到唐宓耳边,“小心霍四娘,她不是个好相与的。”

    说罢,嘉乐抬起头,抿了抿鬓角,继续跟唐宓说些没营养的闲话。

    唐宓心里暗暗将嘉乐的提醒记了下来,也顺着嘉乐的意,跟她说些市井的小八卦。

    接下来,又有几个小贵女主动跑来跟唐宓搭讪。

    有的邀请她去参加诗会,有的邀请她去看百戏……对于这些形形色色的邀请,唐宓有的接受了,有的婉拒了。

    她很注意说话的方式,哪怕是拒绝,也不会让对方心里不舒服。

    反正吧,经过这场茶会,唐宓着实结识了好几位不错的朋友,还彼此说定,待回京后,再一起玩耍。

    “猫儿,今天过得可好?”

    王怀瑾听妻子说今天女儿出去做客了,心里担心,唯恐女儿受了委屈。

    唐宓一进家门,他便急急的追着询问,“可有人欺负你?猫儿,你只管说,阿爹给你做主!”

    “怎的,你还要挽袖子跟人家小娘子打架?”

    唐元贞有点儿受不了丈夫的女儿奴模样,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待她转回头去看唐宓的时候,又切换回温柔的模样,“猫儿,累不累?”

    女儿来了大姨妈,正是难受的时候呢,这个时候去做客,难免会不舒服啊。

    唐宓对于父母的宠溺,早已习惯,她挽住父亲的胳膊,笑着说:“阿爹放心,我是谁啊,堂堂安国公独女,兵部侍郎的掌珠,谁敢轻慢?”

    她没有提自己的郡君身份,而是把父亲赋予她的身份点了出来。

    果然,王怀瑾笑了,女儿全心全意依靠自己的感觉,真好!

    所以啊,为了女儿,他也要努力上进。

    争取女儿走出家门后,因为他的身份,而被人敬畏!

    唐宓把父亲捧得心花怒放,又扭头跟唐元贞说:“阿娘,放心吧,我没事。”

    坐了小半天,她根本就没怎么走动,如何会累?

    打发走了还要跟女儿说话的王怀瑾,唐元贞和唐宓母女两个手挽手的进了里间。

    又灌了一大碗热热的姜糖水,唐宓才跟唐元贞一起上了榻。

    “怎样?”唐元贞拉着女儿的手,低低的问道。

    “我观察了这半日,发现霍四娘确实是个八面玲珑的人。”

    唐宓将自己的感觉缓缓说来:“……对世家女,她规矩守礼,对勋贵女,她落落大方,对宗室女,她不卑不亢。”

    反正吧,不管对上什么人,霍四娘都能用最恰当的方式应对。

    你可以说她假,也可以说她装,但唐宓觉得,一个人若是能假的浑然天成,装的天衣无缝,那也是本事。

    “她,很适合做宗妇。”唐宓认真的总结。

    能力是一回事,最关键的是,霍四娘够“狠”。

    连自己的亲娘都能舍出来给自己刷声望值,霍四娘绝对算得上狠人。

    而且,她对自己也狠,不狠,是不可能一直戴着假面具的。

    毕竟假装成跟自己性情完全不相符的样子,并不是多么愉快的事情。

    霍四娘不但逼着自己做了,还做得完美无缺,唐宓只能送她一个“狠”字。

    唐元贞挑眉,“哟?猫儿猜到了?”

    唐元贞还会以为,自家女儿忽然这么受欢迎,会误以为自己成了香饽饽。

    没想到,唐宓这么快就反应过来了。

    唐宓很不淑女的翻了个白眼,“拜托,阿娘,人贵有自知之明啊。我离开京城这么多年,回京后又是谣言不断,这样还能引得贵女们争相结交?”

    她是神童,很聪明的,好伐?

    这么明显的事都看不出来?

    她哪里是什么香饽饽,她即将说亲事的大兄才是呢。

    王令仪早该定亲了,偏偏王鼐和万氏先后离世。

    王令仪是嫡长孙,要给王鼎守孝三年,随后他又跟着先生在外游历一年多,婚事便耽搁下来。

    如今王家重返京城,王怀瑾又得了实缺,任谁看,安国公府都是要崛起的趋势。

    王令仪作为世子,安国公府的继承人,自然是备受关注的钻石王老五。

    再加上他的母亲是世家唐氏女,他身上流淌着一半的世家血脉,对于一些二、三等的世家来说,他也是个可以考虑的婚配对象。

    更不用说王家豪富,人丁却不甚兴旺,那么大一份家业,只有王令仪兄弟三个。

    王令仪是继承人,要分走七成,那将是一笔富可敌国的财富啊。

    就是许多皇亲、宗室,也忍不住心动了!

    “那么,你觉得霍四娘不错?”

    唐元贞被女儿的怪模样逗笑了,片刻后,她又转回正题。

    唐宓却摇头,“我是说,她很适合做宗妇。但,不适合做我大嫂!”

    唐元贞挑眉,“这话怎么说?”

    唐宓叹了口气,“阿兄已经够‘大公无私’了,我不想再来个‘面面俱到’的大嫂。我,只想有个一心一意对大哥好的大嫂。”

    不知道是不是书读得太多了,王令仪表面上一副魏晋名士的洒脱样儿,内里却是个有点刻板的传统士大夫。

    即,家族高于一切,孝父母,悌弟妹,却独独没有为自己!

    唐宓不想大哥这么辛苦,太累,她心疼!

    偏偏王令仪性子已经养成,根本就掰不过来。

    唐宓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的大嫂。

    唐元贞笑了,女儿这般为儿子着想,足见兄妹的感情深厚。

    其实,猫儿想的,也是她所期盼的。

    长子养成了有担当、顾大局的性子,唐元贞既欣慰又心疼。

    她有四个儿女,而继承家业的只能是长子。

    所以,她就希望长子能“大度”一些,多多照看三个弟妹。

    可,长子也是她的亲骨肉,她又不想长子为家族、为弟妹牺牲太多。

    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唐元贞唯一能给长子做的,就是给他找一个好娘子!

    这个“好”,不只是能力好、出身好,更重要的是,愿意发自内心的对王令仪好。

    “唔,这么说来,霍四娘确实不太合适。那么其他的贵女呢?”

    唐元贞按下纷杂的思绪,继续跟女儿说话。

    “刘七娘,行事大方……”

    唐宓掰着手指数着。

    另一边,李家大嫂兴冲冲的去了王鼎的新宅。

    “……大娘、二娘的事,就拜托你了。你可是大郎(即王令仪)的嫡亲祖母,他的亲事,你也能做一半的主啊!”

 第198章 有凤来仪

    痴心妄想!

    萧皎皎端着亲手做的糕点站在窗外,侧耳听着屋里姑嫂二人的谈话。

    李家大嫂刚刚说完,萧皎皎就忍不住在心底暗骂一声!

    人,贵有自知之明啊!

    像她萧皎皎,自知出身卑贱,所以一开始的目标就是给王怀瑾做妾,从未幻想过做正室。

    而李家人,居然敢奢望把自家的女儿嫁给王令仪?!

    李家是什么身份?

    京中最寻常的六七品小吏,根本不入流!

    王令仪又是什么人物?

    一品安国公府的世子爷,海内名士李克己的学生,一等世家唐氏女的嫡长子!

    这些个身份,随便拎出哪一个,都足以傲视整个京城。

    慢说皇家公主、勋贵之女了,就是高高在上的世家女,也娶得!

    李氏女和王令仪,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哪怕中间有李氏做链接,也不可能做成亲事。

    王怀瑾两口子不是傻子,赵氏更不是死人,岂可任由李氏作祟?

    再一个,说句难听的话,李氏若是能左右王怀瑾的想法,她也不会搬出国公府。

    虽然搬家一事,是李氏极力要求的,但如果说王怀瑾两口子在这中间没有动一点手脚,打死萧皎皎都不信。

    偏偏屋里的两个人,一个痴心妄想,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真是让萧皎皎哭笑不得。

    “没错,我是大郎的阿婆,他的亲事,我就算不能完全做主,也能做一半的主。”

    李氏被大嫂说得头脑有些发晕,脱口说道。

    “说得就是这个理。”

    李家大嫂见说动了小姑子,心下一喜,正欲再接再厉。

    不想李氏已经醒过神儿来,只见她瞥了李大嫂一眼,迟疑的说,“大郎的亲事,我自然能说上话,只是——”

    不是她瞧不上自家人,实在是两家的差距太大。

    饶是这些年她不断自己抬高李家,但心里也清楚,李家,只是京中再寻常不过的低阶官宦人家。

    跟王家,早已不是同一个阶层。

    李家的女儿,慢说是嫁给世子王令仪了,就是嫡次子王令齐,也十分配不上。

    李大嫂当然知道这些,否认她也不会巴巴的来找小姑子。

    不过被小姑子当面点出来,她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

    讪讪的笑了笑,李大嫂含糊的说道:“咱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但李、王两家原就是姻亲,现在亲上加亲,是再好不过的事。”

    好,当然好。

    可问题是,这样的事根本就不可能啊。

    李氏不是傻子,当她理智在线的时候,还是颇能看破一些事情的。

    李大嫂见她不为所动,眼珠子一转,故作推心置腹状:“阿淑,说起来我也是为你考虑啊。阿瑾过继出去了,如今跟你更是离了心,身边又有唐氏撺掇,你想要挽回,多少有些困难。”

    李氏的脸阴沉下来。

    李大嫂知道她说到李氏的心坎上了,继续说道:“大郎是个好孩子,倘或他娶了咱们李家的女儿,自然就会跟咱们李家亲近。对你这个嫡亲的祖母,也会更加孝顺。”

    枕头风什么的,还是很管用的啊。

    李氏秒懂。

    沉吟片刻,她缓缓点头,“你说得有理。但我现在已经搬出了国公府,很少见到大郎。若是直接跟王怀瑾那个不孝子说此事,他必定不会同意。最好的办法是,能让大郎和咱们家的几个女儿多接触接触。”

    王令仪自己看中了,王怀瑾两口子也好,赵氏也罢,就不好多加拦阻了。

    “哎哟,这还不好办?”

    李大嫂心里鄙视李氏,明明握着一把好牌,却硬是打成现在这幅鬼样子。

    好好的儿子推了出去,如今连孙子的婚事都不敢插嘴。

    嘴上却殷勤的帮李氏出主意,“……你虽然搬出了国公府,可还是大郎的亲祖母,你身子不舒服了,大郎应当前来探望、侍疾——”

    而李家的女儿也来王家做客,如此,不就给了两人相处的机会?

    李氏眼睛一亮。

    对啊,她怎么把这招给忘了?

    想当年,万氏不就经常用这一招?而且次次都灵验!

    蠢货!

    萧皎皎实在听不下去了,她知道李氏不聪明,可没想到,她竟蠢成这样?

    明明不可为的事,她还硬要去做。

    将儿子儿媳得罪得透透的,现在她竟是连孙子也要往死里得罪吗?

    萧皎皎低头看了看还冒着热气的糕点,李氏这般作死,自己还有必要继续巴结她吗?

    萧皎皎咬了咬牙,直接端着托盘往自己的房间走去。

    路上,她一边走一边琢磨:李氏靠不住了,也不能靠了,她却还想嫁个好人家。她该怎么办呢?

    傍晚。

    王家汤泉别业的书房。

    “郎君,新宅有人送了消息出来。”

    小厮垂首站着,恭敬的回禀着。

    所谓新宅,指的就是王鼎的新家。

    “哦?什么消息?”

    王怀瑾刚刚处理完几件公事。

    圣驾来汤泉宫避暑,议事堂也集体搬了过来,六部的主事官员,依然每天都要办公。

    只是不像在京里那般要上朝,但该做的事,一样都不少。

    “呃,是、是二太夫人。”小厮悄悄抬头,觑了王怀瑾一眼。

    提到生母,王怀瑾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叹气。

    “唉,她又怎么了?”

    隔离的事,消磨掉了他对李氏的最后一丝幻想。

    现在李氏对他而言,不过是名义上的生母,再无其他的感情。

    “那什么,”说实话,小厮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禀。

    不是他口拙,实在是二太夫人太异想天开了。

    “说!”王怀瑾坐直了身子,定定的看着小厮。

    小厮不敢再犹豫,直接道:“二太夫人想撮合大郎和娘家侄孙女儿,昨儿刚‘病’了,想要大郎回京侍疾——”

    “病了?让大郎侍疾?”

    王怀瑾嗤笑一声,凉凉的说道:“且让我猜一猜,若大郎回了京,去了新宅,新宅里定会有两三个李家的小娘子伺候阿娘。”

    少男少女什么的,一起侍疾什么的,真真是不要太美妙哟。

    王怀瑾用脚趾头也能猜出阿娘打的什么主意。

    小厮根本不敢接这个话,鹌鹑似的站着。

    王怀瑾深吸一口气,确定理智还在,这才问道:“是谁传出来的消息?”

    他在新宅安插了一些眼线,为得就是防止出现类似的事情。

    “萧皎皎。”小厮却吐出一个不在眼线名单上的人名。

    王怀瑾一怔,“萧皎皎?萧家的那个庶女?”挺聪明的那个小娘子?

    “没错,就是萧家的庶女。”

    小厮恭敬的回道。

    “她还说了什么?”王怀瑾知道跟聪明人打交道的办法。

    “她说,她不过是个卑贱的人,此次进京只求嫁个好人家,其它的,别无奢求。”

    小厮复述着萧皎皎的原话,“她还说,大郎去了新宅,若是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情,她可以帮忙转圜。”比如被算计着跟未婚小娘子独处一室之类。

    王怀瑾明白了萧皎皎的意思,也间接知道了李氏的计划,他沉声道:“告诉她,只要大郎顺利从新宅脱身,今年年底,她就能嫁个如意郎君。”

    不就是想嫁个富足点的人家嘛,王怀瑾可以满足她。

    只要她真能帮上忙!

    ……

    王令仪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变成了香饽饽,带着王令齐出去转了一圈,跟左右邻居打了招呼,又跟相熟几家的嫡长子(或嫡长孙)约定了一起去围猎,然后才回到别业。

    刚进门,唐宓便迎了上来。

    “猫儿,五天后,咱们一起去打猎吧。”

    王令齐高兴的捉着妹妹说道。

    唐宓随意的应了一声,然后围着王令仪上下打量。

    只把王令仪看得心里发毛,“猫儿,作甚这般看着为兄?”

    莫不是哪里有什么不对劲?

    王令仪忍着低头查看的冲动,笑着对唐宓说道。

    唐宓啧啧有声,“噫!大兄,今天我才知道,你竟这般好行情啊。”

    王令齐满眼问号,“啥好行情?猫儿,你说什么呢?”

    到底事关自己,王令仪也不是全无感觉。

    远的不说,就说刚才吧,他就遭遇了好几拨“别有深意”的眼神。

    啧啧,那目光,太骇人了,就像冬夜里饿极了的狼!

    王令仪又聪明,略略一想,就猜到了自己的处境。

    “……猫儿,”王令仪有些不好意思的揉了揉鼻子,“别瞎说!”

    唐宓凑到王令仪跟前,瞪着乌溜溜的大眼,满是好奇的问道:“大兄,你到底属意什么样的小娘子?快快告诉阿娘,省得阿娘给你寻的小娘子不称你的心意。”

    提及自己的终身大事,饶是王令仪素来稳重,也被闹了个大红脸。

    他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后终于醒过神儿来,屈起食指敲了唐宓一记爆栗,“小小年纪,操心这些做什么?”

    说罢,王令仪就急急往上房走去。

    王令齐呆呆的望着兄长绝尘而去,讷讷的说:“猫儿,我看阿兄怎么有种落荒而逃的感觉?”

    唐宓被逗得哈哈大笑,伸手揽住二兄的胳膊,“阿兄害羞了啊。”

    “害羞?阿兄为什么害羞?”王令齐脑子有点当机,傻乎乎的问道。

    “因为他要娶新妇了啊。”唐宓特别喜欢逗蠢萌二兄,太欢乐了。

    “娶新妇?”王令齐傻眼了,“大兄要娶新妇了?哪家小娘子?什么时候?”他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唐宓,“……”

    还没有确定的事,她也不知道,好伐!

    ……

    三天后,唐宓的好亲戚麻溜的走了。

    唐宓带着柳氏姐妹又去了芙蓉池,好好的泡了个澡。

    三只半大萝莉在汤池里,又是吃百果酿,又是游水,着实玩了个痛快。

    到了约定打猎的时间,唐宓穿着胡服,头发梳了个大大的马尾,骑着自己的马,背着自己的弓,跟着两个兄长一起来到了约定的地点。

    原来受邀的不只是唐宓,王令仪兄弟也收到了邀请。

    只不过,邀请他们兄弟的是某个郡王的嫡长子。

    邀请人不同,参加的却是同一个活动。

    围场上,三、四十个少男少女,个个身着鲜艳的衣裳,胯下骑着宝马,背上负着弓箭,有的还带着猞猁、猎犬等宠物。

    真真是鲜衣怒马。

    “人到齐了没有?”

    说话的是三皇子,他是宫中淑妃所出,今年只有十四岁,却是个爱热闹、喜玩乐的人。

    跟京中的不少纨绔子弟都玩得来,也是这次围猎的发起者之一。

    “长安还没来!”

    说话的是魏王的嫡长子,亦是三皇子最亲密的“狐朋狗友”。

    “这个长安,真磨蹭!”三皇子有些急躁,拿鞭子在空中胡乱抽了抽。

    “老三,你又说我坏话了!”

    三皇子的话音刚落,便有一个娇俏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与之相伴的,还有踏踏的马蹄声。

    吁~~

    一声娇喝,火红的大宛宝马站立起来,马背上一抹火红的身影甚是灵动。

    “见过长安公主。”一众少男少女纷纷见礼。

    三皇子也别扭的唤了声,“阿姊,你来啦。”

    长安控制着缰绳,傲然来到众人面前。

    “她是长安公主,宫中贤妃所出。”

    嘉乐县君在唐宓耳边低声介绍道,“圣人甚是宠爱,封号长安。”

    大梁的京城便是长安,圣人以长安作为女儿的封号,足见对她的宠爱。

    唐宓微微颔首,对于长安公主,她也知道一些。

    说起来,长安公主和唐宓还有点关系。

    因为长安公主的生母贤妃,姓唐,祖籍兰陵。

    是的,唐贤妃亦是世家兰陵唐氏女。

    只是,他们家跟唐元贞早在前前朝的时候就分了宗,分宗后,唐贤妃这一支便离开了兰陵。

    那时唐元贞的曾祖父还曾经不屑的说:离开了兰陵,还算什么兰陵唐氏。

    虽然他这么说,但唐贤妃那一支依然是世家唐氏。

    唐宓没有见过唐贤妃,听说唐贤妃生的极美。

    也是,唐家人的颜值很高,参看唐元贞,再看看唐宓,哪个不是难得一见的美人儿?

    唐贤妃在圣人还是太子的时候,便跟在了他身边,是圣人最宠爱的女人,没有之一。

    圣人爱屋及乌,对于唐贤妃所出的独女长安也是非常疼爱,刚出生就冠以“长安”的封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