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负娇宠-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511章 儿女都是债

    “什么?十八郎你说你、你——”

    老王爷惊得差点掉了下巴。

    古今中外,就没有哪个男人会承认自己“不行”。

    哪怕是最没用、真“不行”的男人,也不会承认,更不会像李寿这般主动自己说出来。

    而且还是当着京城第一大喇叭的安乐老郡王的面儿。

    饶是安乐老郡王是个热爱八卦的碎嘴老男人,也分得清轻重,硬是没有把那个“不行”说出来。

    毕竟,十八郎是自家外甥,且深受圣人宠爱,背后又有个战功彪炳的长公主亲娘,老王爷还是很愿意在李寿面前扮演一下慈爱舅父的。

    “没错,那年西征,我伤了身子,估计很难——”

    李寿故作难过的摇了摇头,“唐氏知我这般,却还要嫁给我,对我情深义重,我不能给她子嗣,只能保她一世富贵荣华!”

    “哦?唐氏竟、竟这般大义?”

    安乐老郡王一脸恍然,难怪十八郎把娘子宠上了天呢。

    满京城谁不知道,李寿与妻子感情甚笃,不管是宗亲还是世家,任谁招惹了唐氏,李寿都会睚眦必报的还回来。

    当年更是为了唐氏,逼得平宜县君一天跑了李家两趟,就为给唐氏赔礼。

    经过那件事,京中再也无人敢挑衅唐氏,唐氏不管走到哪里,都是被人追捧、恭维,那前呼后拥的架势,简直比公主、皇妃还要气派哩。

    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

    唉,想到这里,安乐老郡王同情的拍了拍李寿的肩膀,“十八郎,难为你了。”

    李寿摇摇头,“这倒没什么,如果大家不总盯着我家的子嗣,不总劝着我纳妾,那么我根本不会在意这个。”

    “……”安乐老郡王老脸一僵,是啊,十八郎明明自己不行,结果人人都催他纳妾,这、这不是往十八郎的伤口上撒盐嘛。

    而自己,仿佛刚刚也提纳妾之事来着。

    “那什么,十八郎啊,这事儿你跟老舅我说说就算了,其他人就不要再提了。”实在有损李寿的名声、体面啊。

    安乐老郡王摆出慈爱长辈的范儿,语重心长的跟李寿说道。

    李寿却斜睨了老郡王一眼,“可有人再提纳妾的事我该怎么办?我误了娘子一人,就已经深感愧疚了,总不好再误了别人家的小娘子吧?再者,我已经因为子嗣的事亏欠了娘子,总不能再弄几个妾回来伤她的心吧?!”

    安乐老郡王原本还想说,找几个家世清白、却家道中落的官家小娘子,只要给足好处,还是有不少人愿意来给李寿做这个摆设的。

    可一听李寿又提到了唐氏,安乐老郡王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是啊,人家唐氏也是国公府的小娘子,嫁个“不行”的男人已经够苦了,总不好还要背负“妒妇”的名声吧。

    只是,安乐老郡王人虽然八卦了一些,还是很护短的。

    至少在他看来,李寿是自家外甥,他还是要回护一下。

    李寿见他一脸为难,便故作轻松的说道:“阿舅,您也不必为我担心。我李寿,就算生育艰难,也是堂堂户部尚书,谁还能小瞧了我?再者,我为国征战而伤了身子,又不是为了别的,谁若是笑我,呵呵,那他只是个不明事理的瓜怂!”

    李寿说得轻松,但言语间的森森冷意,却让安乐老郡王都打了个寒战。

    直到这一刻,老郡王才猛然想起,眼前这个便宜外甥是个不好惹的,十来岁就跟着蒋忠上了战场。

    入了户部,也是雷厉风行,连皇子、世家的面子都敢驳,真心不是个良善之人。

    这样的狠人,哪怕成了太监,估计也没人敢嘲笑——不要命了啊!

    李寿以手成拳掩在唇边,“阿舅,那些事我都明白,您啊,就不用操心了。”

    都明白?

    安乐老郡王虽然八卦了些,但脑子不笨。

    话说他不过是当今圣人的堂弟,却能得封郡王,靠得就是聪明、识时务。

    老郡王对于自己的特长(也就是嘴上没有把门的)很清楚,他看似是个大嘴巴的人,事实上,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他都很清楚。

    老郡王更清楚,京中权贵都知道他的这个特长,却总有人在他跟前说些什么。

    为什么?还不是想借他这张嘴将某些事散播出去。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老郡王都会仔细甄别,确定这些话能说、且对自家无害,他才会去八卦。

    而那些不能说、甚至沾都不能沾的事儿,他直接装傻。

    这次十八郎……

    老郡王眯了眯眼睛,正好扑捉到李寿眼中一闪而逝的笑意,他瞬间明白了:得,十八郎这是想借他这张嘴啊。

    等等,难道十八郎说的“不行”另有隐情?

    老郡王似是发现了什么大秘密,再次看向李寿的目光中满是钦佩。

    啧啧,李寿为了阻止别人往他跟前塞女人也算是煞费苦心了,连自污的话都能说得出来。

    老郡王并没有往唐宓身上想,在他看来,李寿是不想让来历不明的人了混入自家内院。

    可若是一味拒绝,又恐伤了人家的脸面,索性来个自污。

    相信只要李寿“不行”的事传出去,定能让那些蠢蠢欲动的人安分下来。

    毕竟,“前程”重要,可名声更重要啊。

    为了荣华富贵就把家中小娘子塞给一个“太监”,这话能听吗?!

    老郡王自以为猜透了李寿的心思,笑着点点头,“成,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

    转头,老郡王便八卦兮兮的将这件事传了出去。

    几乎是当天,户部尚书李寿“不行”的事便传得满天飞。

    连回娘家参加侄子洗三宴的唐宓都听说了。

    那个时候,唐元贞正拉着唐宓说话,“……我听说长公主回来了?”

    唐宓抱着胖嘟嘟的小侄子,满心喜欢,听到母亲的话,随意的点点头。

    “长公主怎么说?”

    唐元贞急切的问道。

    “什么怎么说?”

    唐宓满脸疑惑,“阿娘,您说的是哪件事啊?是十八郎的生辰还是升迁喜宴?我跟婆母说了,将两件事合在一起办。”

    看着女儿浑然不觉的样子,唐元贞真是又急又气,想训斥两句吧,又舍不得。

    唉,儿女都是债啊……

 第512章 不是个好东西

    深深吸了口气,唐元贞缓声说道:“猫儿,这几日你可有听闻京中的流言?”

    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竟有这么多吃饱了没事儿干的人,自家的事不管,却总盯着别人的肚子。

    唐元贞是国公夫人,王怀瑾又升任了大理寺卿,成为握有实权的九卿之一,唐元贞平日里的交际着实不少。

    她素来是个八面玲珑的人,加上世家出身,在京城权贵圈的人缘很不错。

    可这些天,唐元贞明显感觉到素日交好的那些贵妇们看她的眼神有些古怪。

    唐元贞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人,察觉到了不对劲,自然要仔细查问。

    这一问不打紧,唐元贞险些被气了个倒仰。

    还是跟她十分要好的某位夫人,被她追问得急了,方委婉的说了句,“阿唐,你与安国公感情甚笃,我们都知道,可、可还有许多不明就里的人,直说‘难怪李十八膝下空空却不敢纳妾,原来是其妻家学渊源’!”

    唐元贞差点儿没吐血,什么叫“家学渊源”?

    不就是暗骂她和猫儿母女两个都是妒妇?!

    唐元贞和王怀瑾成亲三十年,夫妻从未红过脸,别说什么侍妾、庶子了,王怀瑾连伎馆那些风月场地都不去。

    唐元贞这般有福气,不知羡煞了多少女人。

    有的人羡慕,但还有一些自己过得不如意就见不得别人幸福的人,硬是说唐元贞是妒妇,仗着自己生了三子一女,又是高高在上的世家女,所以处处拿捏王怀瑾。

    不许王怀瑾纳妾,连王怀瑾跟前的侍婢也都是粗苯憨傻的……种种事迹,仿佛她们亲眼所见一般。

    明理的人,当然不会相信这些;

    可世间更多的还是那些笃信所谓“无风不起浪”的人,她们或许无心,或许嫉妒,很乐于传播这些流言蜚语。

    尤其是最近几年,唐宓出嫁了,嫁的还是一等世家李家子。

    高嫁也就罢了,女子高嫁的不知凡几。

    可很多高嫁的女子,到了婆家,处处谨小慎微,动不动还会受气。

    哪像唐宓,嫁入高门,竟比在娘家还要恣意张扬。

    上头有个名义上的婆婆,却根本不敢管她。

    丈夫没有理由的站在她这边,她稍微受点委屈,丈夫就急吼吼的帮她出气。

    最让许多贵妇、贵女羡慕嫉妒恨的是,唐宓嫁给李寿都快四年了,一直没有生育,李寿非但没有纳妾,居然还一如既往的宠爱她。

    这、这般好命,怎能不招人嫉恨?

    母亲母亲是这样,女儿女儿又是这样,如何不让人眼红?

    所以,市井间便冒出许多关于唐氏母女善妒的桥段。

    唐元贞命人仔细打听了一圈,听了下人的回禀,唐元贞又气得半宿没睡好。

    那些无聊的长舌妇说她也就罢了,反正自己这些年就没少听那些酸话。

    可她们说猫儿就不成!

    还有个不能说出来的原因,唐元贞觉得,在猫儿久婚未孕这件事上,自己是有亏欠的。

    明明一碗灵泉水就能解决的问题,可唐元贞迟迟没有行动。

    她不是不心疼女儿,而是,唐元贞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仿佛钻了牛角尖,总想借着这件事考验一下李寿。

    李寿待唐宓好,这些年,唐元贞全都看在了眼里。

    可有些事,不到紧急关头是看不出来的。

    就像后世常说的那句话:不到怀孕生孩子,女人永远不知道自己嫁的是人是狗!

    种花家的人重子嗣,不知多少恩爱夫妻倒在了孩子这个关卡上。

    唐元贞很想看看,倘或猫儿真的一时半会生不了孩子,李寿会怎样?

    纳妾?

    呵,如果李寿真敢纳妾,唐元贞就敢让女儿和离,左右猫儿年轻,嫁妆又丰厚,不管是再嫁还是想单身,都有资本。

    但每每听到外面的流言,唐元贞就忍不住后悔,坚定的想法也开始动摇:不过一碗灵泉水而已,只要让猫儿喝了,一切问题都没有了!

    可考验李寿的计划她又不想放弃……

    唉,真是左右为难,这些日子,唐元贞被煎熬的都快疯魔了。

    有时唐元贞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更年期了啊,怎么会这般矛盾。

    “流言?”

    唐宓小心翼翼的抱起胖侄子,这是王令仪和赵七娘的次子,刚出生第三天。

    小小婴儿还没有张开,仍是一副红红皱皱的小老头儿模样。

    唐宓熟稔的将胖侄子抱好,这才抬起头,淡淡的说道:“不就是说我是妒妇,罔顾李家子嗣,拦着十八郎,不许他纳妾嘛。”

    她可是东庐书院的山长,每天都要去书院上班。

    而东庐书院的先生们,亦有热爱八卦事业的,所以,唐宓对市井间的新闻很熟悉。

    说到这里,唐宓也总算明白了母亲刚才问的那句话。

    她抿了抿唇,轻声道:“关于孩子的事儿,婆母什么都没说。她、她老人家很疼我。”

    虽然跟平阳接触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唐宓天生六感敏锐,别人待她是好还是坏,她能清晰的感觉到。

    “唉,你摊上了个好婆婆。”唐元贞由衷的叹了一句。

    “孩子的事,十八郎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相较于平阳,唐元贞还是更在意李寿的态度。

    “十八郎?”

    唐宓浅浅一笑,“他说顺其自然。如果实在不行,那就过继一个。”

    经过李立德之事,李氏的人骤减不少,但也不是没有人。

    比如,跟李寿血缘最近的李赫,膝下刚好有一个儿子,妻子韦氏肚子里又怀了一个,看怀相,应该又是个男丁。

    从李赫的儿子中过继一个,相信李其琛和萧氏都不会反对。

    “过继?他真这么说?”

    唐元贞眸光闪烁了一下,急急的问道。

    唐宓轻轻颔首,“嗯,他确实这么说过。”

    孩子的事,唐宓也不是不急,可问题是,贾老神仙给她和十八郎都把过脉,两人的身体都没有问题,可就是迟迟没有怀孕。

    母女两个正说着,长安火急火燎的跑了进来。

    “猫儿——”

    长安草草给婆母行了个礼,然后满眼怜惜的看着唐宓,“你、你真是受苦了!”

    唐宓一脸茫然,“……”

    她怎么就受苦了?

    长安又恨恨的说了句,“我就说李十八不是个好东西——”

 第513章 值!

    不是个好东西?

    李寿?!

    唐元贞眼中闪过一抹冷意,难道这混小子真的要纳妾?

    唐宓挑了挑眉,有些奇怪的看着长安。

    长安攒了一肚子的火,根本不用人催促,直接将话全都说了出来:“我早就说咱们王家都是有福气的,猫儿妹妹更是个福星,怎么可能会婚后这么久都没有孩子?”

    嗯?唐元贞和唐宓母女两个对视了一眼,不知道长安说的是什么意思。

    紧接着,长安便吐出了答案,只见她恨恨的说道:“原来都是李十八搞鬼,他自己‘不行’,却利用自己跟猫儿多年的情分,哄骗猫儿嫁给他,还帮他遮掩——“

    在长安的嘴里,李寿简直就是个超级大渣男啊。

    唐元贞嘴角抽搐,“你说什么?什么叫十八郎‘不行’?”不是她想的那个“不行”吧。

    长安一听婆母问她,赶忙说道:“阿家,您是不知道啊,外面都传遍了,都说十八郎和猫儿久婚不孕,问题全在十八郎身上。”

    “十八郎身体,呃,不好?”

    赵七娘在里间坐月子,听到外间婆母和妯娌的话,忍不住问了一嗓子。

    “阿嫂,您也不必说得这么委婉,他就是不行。”长安冷哼一声。

    “这是谁说啊?好好的,怎么会冒出这样的流言?”

    唐元贞心道,不会是李寿自己散布出来的吧。

    如果真是那样,那、李寿这个女婿是真心不错啊。

    “是安乐老皇叔说的,他本来想劝李十八纳妾,结果,李十八被逼问得急了,才说了实话。”

    长安道,“原来当年他在西北的时候受了伤,伤、伤了那儿,所以,很难生育。”

    “啊~~”

    长安的话里信息量太大,唐元贞、唐宓以及里间的赵七娘都有些傻眼。

    “哎呀,啊什么啊,咱们家好好的小娘子,可不能白白在李家受苦。”

    长安嫁入王家六七年了,一直夫妻恩爱,妯娌和睦,姑嫂亲厚。

    放眼整个京城,这么多公主、郡主,几乎没人能像她这般幸福。

    所以,长安对王家很有归属感,对唐宓这个小姑子也很亲近。

    更不用说,当年庚辰之乱的时候,唐宓一个人带着长安的儿子逃出京城,一路上百般照顾。

    虽然事后证明,就算留在京城也没有太大的危险。

    可那时胡人兵临城下,圣人又重病,齐王等叛乱,整个大梁都有些风雨飘摇。

    在那样紧急关头,唐宓一个未出阁的小娘子,能只身带着年幼的侄子逃出京城,路上还顺利抵挡住了胡人的截杀,这本身就十分不易。

    长安领唐宓的人情。

    今天听到坊间的流言,王令齐还没怎么样,长安先炸了,急吼吼的跑来跟唐元贞告状。

    唐元贞冲着唐宓使了个眼色。

    唐宓会意,摸了摸鼻子,小声说道:“阿嫂,我在李家很好,没有受苦。还有,十八郎的身体也很康健。”

    “猫儿,你怎么还替李十八遮掩?”长安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唐宓,那眼神仿佛在说:你个傻妹子啊,怎么这么傻?李十八到底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

    唐宓感觉到长安对她的回护,心里很是烫贴,“阿嫂,我说的是实话。就在几天前,贾老神仙刚给我们诊了脉。”

    “贾老神仙给你们瞧过了?”

    贾罡的名号果然好用,长安渐渐平静下来。

    唐宓点点头,“就算没有贾老神仙,我和十八郎都会诊脉,平日里也相互把脉,确实都没有问题!”

    “那、那李十八为何要、要——”长安有些迷惑了,话都说不利索。

    “阿家,您给猫儿妹妹找了个好夫婿啊。”

    赵七娘轻声叹了一句。

    一个男人,肯为了不让自己的妻子受流言蜚语的侵害,不惜自污,他对妻子的感情定然非常深厚。

    唐元贞笑了,心中对李寿的考验已经打了满分。哦不,应该是一百零一分,因为李寿表现得比她预期的还要完美。

    唐宓也笑了,只是眼底闪过泪花:二九兄,委屈你了!

    李寿,一点儿都不委屈。

    就算被圣人围着转了好几圈,他还是一脸平静的站着。

    “不行?还西征的时候伤了身子?”

    圣人的口水都要喷到李寿脸上了,他真想拿个锤子敲开外甥的脑壳,看看李寿脑袋里都装了些什么。

    作为一个男人,居然连“不行”都喊了出来,他这是要干什么?

    “没错。”

    李寿微微抬了抬下巴,丝毫没有在御前说谎的压力。

    “呸,别人不知道,我还不清楚?”

    圣人不客气的啐了李寿一口,冷笑道,“太医每隔半月都会去李家诊平安脉,这都几年了,怎么什么问题都没有瞧出来?”

    “我哪儿知道?兴许是来的太医医术不到家呗。”

    李寿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只把圣人气得喉噎胃疼。

    “好了,少说这些鬼话气我,”

    圣人到底是皇帝,很快就想到了症结,“为了个女人,你连男人的尊严都不要了?”

    圣人可不是安乐老郡王,会联想什么李寿是为了阻挡那些居心叵测的人往自家内院塞女人(也有可能是埋眼线)。

    圣人再了解李寿不过,别看这小子一副谦谦君子的名士样儿,其实脾气暴躁的很。

    他若是不想接收别人塞来的女人,直接拒绝也就是了,根本不必费心的想理由。

    李寿这么做,无非就是把舆论的焦点引到自己身上,让唐氏从受人指摘的“妒妇”摇身一变成为人人同情的“可怜人”。

    “十八郎,安乐是个大嘴巴,让他这么一散播,用不了几日,你便会成为全京城的笑柄,人们看你的眼神也会变得不同。”

    圣人语重心长的跟李寿说着,“堂堂平西侯、一部尚书,却整天被人在嘴里过来过去,十八郎,你这么做,值吗?”

    李寿终于不再是一副欠揍的痞子样,无比认真的的点了点头,“值!”

    为了猫儿,他怎样做都是值得的。

    “那、那你就真不想要孩子?”

    作为关心外甥的好舅舅,圣人当然在意李寿的子嗣。

    “想!”李寿干脆的应了一声,“但是,如果那孩子不是猫儿生的,不要也罢!至于安西侯的爵位和李家的传承,呵呵,直接过继一个也就是了。”

    如果没了猫儿,他就算儿孙满堂又有什么意义。

    时隔多年,李寿永远不会忘记,在他内心纠结、彷徨的时候,有个粉嫩圆润的胖团子,小大人似的开解他、劝慰他……

 第514章 激动

    圣人到底心疼外甥,见李寿这般坚持,他也不好再劝。而是转过身,帮李寿善后。

    圣人善后的手段也干脆利索,直接将暗地里偷笑李寿的几个朝臣或是申斥、或是贬谪。

    一次两次大家还没察觉,次数多了,朝臣们便渐渐回过味儿来:啧,李寿果然不负圣人最宠幸的外甥之名啊。

    圣人为了他,居然开始公器私用了。

    罢罢,左右李寿行不行,跟大家都没有利害关系,不过是个谈资,没必要为了呈口舌之快而毁了前程。

    就这样,没有几天的功夫,京中便又恢复了平静,暗地里的流言也全都消失一空。

    仿佛李寿的事,从未发生过。

    也不能说什么事都没有,至少,坊间关于唐宓的非议也都没有了。

    没有人再想方设法的把自家小娘子推销给平阳或是李寿了。

    更没有人打着“为你好”的幌子,跟唐宓说一些扎心窝子的话。

    待到李寿生辰这一天,京中权贵云集,李家附近的街道全都被车马堵了个水泄不通。

    前来的贵妇们跟唐宓谈笑风生,偶尔看向她的目光中掺杂着些许同情、怜惜、幸灾乐祸。

    不过,却没人不长眼的再跟唐宓讨论什么生子秘方。

    唐宓游刃有余的招待着诸位来客,对于某些人一样的目光,权当没有看到。

    但,有一个人的目光,她却无论如何都无法忽略。

    那就是萧氏。

    “猫儿姐姐,您看她那副张狂的样子!”

    柳佩玖实在看不过,凑到唐宓耳边,小小声的骂了一句。

    唐宓刚刚招呼了一圈,正有些疲累,听了这话,顺着柳佩玖的目光看过去。

    果然看到了萧氏高坐在上首,被一群贵妇簇拥的模样。

    这,应该是新朝建立后,萧氏最风光的一刻吧。

    萧氏身份尴尬,她几乎从不跟安乐侯那群前朝皇族打交道,而大梁的勋贵们又多跟她(其实是她爹)有仇,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她只能安静的待在李家内院。

    又是为了让柳氏满意,她还要故意做一些犯蠢的事儿。

    平常有个聚会、宴请什么的,也多是柳氏带着顾氏出门,萧氏则无一例外的“病了”。

    沉寂这么多年,萧氏都快忘了自己还是公主的时候,是怎样的肆意张扬,是怎样的前呼后拥。

    如今,终于又被人吹捧、被人恭维,萧氏感觉心都飞起来了,浑身的毛孔都舒张开来。

    “阿韦,坐下说话吧,你这怀着身子呢,在座的又都不是外人。”

    萧氏一边意气风发的跟人闲聊,一边还不忘炫耀自己的好儿媳,“不是我自夸,实在是我们家二十娘真心惹人疼。行事规规矩矩,侍奉夫君竭心尽力,对我这个阿家也是孝顺恭敬。”

    最最要紧的,是肚子争气啊。

    过门三年,生了个儿子,肚子里又揣了一个,简直不要太能干哟。

    萧氏一想到自己白白胖胖的孙子,就忍不住笑眯了眼睛。

    倒是韦氏,被萧氏夸得不好意思,微微低着头,白皙的耳朵一片红色。

    “还有我家小大郎,真真是个伶俐的好孩子,这才刚两岁呢,就已经会读《三字经》了,过些日子,我还要教他《千字文》……”

    萧氏滔滔不绝的对身边围绕的贵妇们炫耀自己的乖孙。

    那得意的模样,仿佛她的孙子已经成为李家的继承人。

    簇拥在萧氏身边的贵妇,其实并不是萧氏所说的“不是外人”,事实上,很多人跟萧氏根本就不熟。

    坊间关于李寿的流言没了,但满京城的人却都知道了一件事——李寿“不行”。

    寻常人家没有男丁,还要想方设法的继承香火呢。

    更不用说李寿又有爵位又手握整个李氏了。

    他这样的人,必须有个继承人。

    放眼整个李家,只有李赫跟他的血缘最近,如果李寿要过继,最先要考虑的也当是李赫的儿子们。

    这个道理,京城的贵妇们明白,萧氏也清楚。

    所以,她今天才会这么高调,也会有如此风光的时刻。

    萧氏高兴了,便有人不高兴。

    这个“有人”自然就是唐宓的好闺蜜柳佩玖了。

    她又恨恨的看了一眼跟人谈笑风生的萧氏,转过头,低低的问了一句,“猫儿姐姐,难道就必须过继她的孙子?”

    “我和十八郎确实想过过继,不过,可不是现在。”

    唐宓知道柳佩玖心疼她,笑着拍拍她的手。

    柳佩玖眼睛一亮,“对哦,你和十八郎还年轻呢,过继什么的,怎么也要等个二三十年啊。”

    李寿只是生育艰难,又不是真的成了太监。

    而女人到了五十岁还能生,根本无需太早做决定。

    “嗯,十八郎也是这么说的。”

    唐宓想到李寿说这话时的模样,笑容更加甜蜜,“再者,就算过继,也不必非要过继李赫的儿子。”

    李立贤的儿子可不止李祐堂一个,还有二房、三房和四房呢。

    而这三房的子孙都不少,总能挑选出合适的人。

    说实话,唐宓从没有想过让萧氏的孙子成为自己的嗣子。

    她不喜欢萧氏,尤其是韦氏过门后,萧氏的吃相越来越难看,就差赤果果的从她手里抢权了。

    幸而韦氏是个安分的人,没有听萧氏的撺掇,李家内宅才能保持清净。

    再者,唐宓和平阳感情好,她也不想做让平阳不舒服的事。

    虽然平阳从未在唐宓面前表露对萧氏的憎恨,但大家都是女人,换位思考一下,唐宓也做不到让情敌的子孙继承自己儿子的产业!

    “真的?”柳佩玖眼睛一亮,旋即笑道,“那就好,哼,让她得意去吧。”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柳佩玖真是期待,当萧氏知道自己希望落空后,将会是怎样的模样?!

    “好了,不说这些了,马上就要开席了,咱们还是过去吧。”

    歇息了片刻,唐宓又挺直腰杆,扶着柳佩玖的手,朝人群走去。

    唐宓和柳佩玖都没有发现,距离她们不远的窗外,正有几个十来岁的小娘子坐在廊下玩鲁班锁、九连环。

    其中一个眉眼清秀的小娘子,年纪是这群小娘子中最大的,她正好坐在窗下,玩九连环的手顿了好一会儿,在小伙伴的催促下,这才重新又动起来。

    只是她的手在微微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着强忍着莫大的激动……

 第515章 纷至

    李家的寿宴进行的很顺利。

    经过几年的历练,唐宓或许还达不到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的地步,却也能恰到好处的与人交际。

    其实,就算唐宓依然是过去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性情,照样会有一群人拥簇在她身边。

    无他,权势决定一切。

    如果唐宓没有国夫人的封号,没有李寿这么一个权臣夫君,就算她再伶俐,也无法让那些贵妇们亲之、近之。

    倘或地位不平等,过于伶俐,反倒会被人笑话。

    李寿年仅三十岁,就位居正二品,前途不可限量。

    他的生辰宴,整个京城的权贵基本上都到齐了。

    顾琰等几位相公的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