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负娇宠-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侍婢也没有好到哪里,两人前额、手臂以及腿上全都被撞得青紫一片,被人扶下马车的时候,腿都软了,一落地,两个人便趴在地上大口大口吐个不停,险些把胆汁都要吐出来。
当然,这些都是事后才知道的,因为柳氏还没有回家。
顾氏和王氏、小顾氏婆媳三个只是受到了惊吓,并未受伤,三人有惊无险的回到家,顾氏便将此事回禀了老祖宗和李祐堂,老祖宗下令,命人分作两批,一拨去寻找柳氏,一拨去救唐宓。
两批人很快就被撒了出去,寻找柳氏的那一拨好不容易才找到柳氏,只是柳氏的情况不太好,那些人不敢擅自做主,便先命人快马回李家报信。
而寻找唐宓的那群人刚刚出了坊区,唐宓便回来了,两边走岔了路,并没有碰到。
顾氏等人已经得到了柳氏的消息,赶忙来到百忍堂等候。
小顾氏与顾氏亲近,自然跟在顾氏身边。
而王氏虽跟顾氏的关系不错,但到底隔了一层,且柳氏并不待见她这个庶孙媳妇,王氏很有自知之明,没有硬往前凑。
干脆守在廊下,左右她心意到了也就是了。
王氏一个人在外面站着,心里正为唐宓担心。
她坐在第二辆马车里,车夫受了伤,马也受了惊,不过幸好车夫经验老道,硬是控制住了惊马。
一路摇晃,王氏婆媳三个总算是有惊无险。
马车颠簸中,王氏曾往后看了一眼,惊骇的发现,一群黑衣人竟持刀向唐宓所在的马车逼近。
王氏还想再看两眼,确定唐宓是否安全,马车已经拐入了另一条街道。
只愿阿唐能顺利度过这一劫,王氏自知没有能力帮唐宓,唯有在心里默默为她祈祷。
眼见唐宓平安归来,王氏简直喜出望外。
唐宓感受到王氏那喜悦是从心底里散发出来的,心里不禁一暖。
不管王氏之前是出于什么目的与唐宓交好,但此刻,她对唐宓的关心是真的。
“阿嫂放心,我没事。”
那些黑衣人虽然是冲着唐宓来的,但因为李寿安排的暗卫给力,唐宓没有受到丝毫伤害,连头发丝儿都没有乱。
相较于形容有些狼狈的王氏,唐宓光鲜亮丽得一如往昔。
王氏见唐宓确实无碍,眉头忽的皱了起来,她没有说话,只是抚了抚凌乱的鬓发。
唐宓多聪明啊,王氏这隐晦的暗示,她一眼便看明白了。
想了想,唐宓还是摇摇头,没有按照王氏的提示把自己弄得狼狈一些。
毕竟,她确实没有受伤,这种事儿,稍一查证便会清楚,她实在没有必要故意假装。
王氏见唐宓坚持,也就不再深劝。
心里一想,也是,唐宓有李寿这个大靠山,腰杆子不是一般的硬,根本不需要处处小心。
两人没再说话,默默的站在廊下。
忽然,外面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唐宓和王氏齐齐转头,发现是萧氏和李敬薇来了。
“娘子,二十四娘!”
唐宓和王氏纷纷给萧氏见礼。
李敬薇忍着心底的厌弃,规矩的给唐宓和王氏见礼,“见过两位阿嫂。”
唐宓还好,她已经知道李敬薇的演技不错,再次看到她规矩如淑女的模样,也没有太过惊讶。
王氏却有些受宠若惊。
要知道,二十四娘跟二十九娘一样,都是用鼻孔看人的傲慢小贵女,平日里看到她这个庶出阿嫂,向来都是连眼皮都不眨一下。
就算碍于规矩,两人不得不向她问安,也是高高仰着下巴,眼里的鄙夷,隔着三里地,王氏都能感觉得到!
今天,这是怎么了?
王氏忍着抬头看日头的冲动,赶忙说道:“二十四娘无需多礼。”
李敬薇僵硬的扯了扯嘴角,心道,她才不想多礼呢,奈何在庄子里的日子太过清苦,她实在不想再去了。
萧氏仿佛忘了跟唐宓的数次交锋,慈爱的宛如普通长辈,“怎么在门口站着?阿家可回来了?”
唐宓看了眼王氏,王氏居长,当着她的面,唐宓不好抢先回答。
王氏浑不在意的摇了下头。
唐宓这才回道:“好叫娘子知道,阿婆还没有回来。我和阿嫂在外面等着。”
总不好说,她们不想凑在人前装孝子贤孙吧。
萧氏居然信了,她也没有进门,拉着李敬薇一起站到了廊下。
在堂内等候的顾氏不知怎的,也带着小顾氏和李敬菲走了出来,当然李敬菲的身后依然跟着郑宝、郑宛两个小尾巴。
顾氏别有深意的看了萧氏一眼,然后才跟她见礼,众小辈也相互见礼,而后便静静的站在了廊下。
幸而今年冬天不是很冷,且她们都穿着厚厚的衣服,外面还披着皮裘,手里抱着暖炉,哪怕站在外面,也不觉得太冷。
没过多久,外面便响起了纷乱的脚步声。
萧氏等人听到声音,忍不住挺起了身子。
在众人的翘首中,一群人快步走进来。
唐宓眼尖,发现人群正中央、躺在肩舆上的便是柳氏。
此刻的柳氏,看起来无比凄惨,头发全都乱了,金钗首饰全都不见了,额上鼓起一个大大的包,脸色白得吓人。
她身上的衣衫也凌乱不堪,裙摆处有一块块的暗红血迹。
“阿家!”
萧氏和顾氏赶忙走上去,迭声喊着。
“阿婆~~”
李敬薇、李敬菲几个小辈哪里见过这样的柳氏?
看柳氏那奄奄一息的模样,仿佛下一刻就能直接死过去。
不管心里是不是真的爱戴、敬重这位祖母,几个小辈单是看到柳氏有进气没出气的样子,就忍不住流出了眼泪。
柳氏艰难的睁开眼睛,浑浊的老眼在一群人中准确的捕捉到了唐宓——依然光鲜,依然美得惊人。
柳氏那个恨啊,一起出门吃喜酒,同样被袭击,怎么唐宓就一点儿事都没有。
反倒是自己——
柳氏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偷鸡不成蚀把米”!
第366章 夺权
一群人拥簇着柳氏进了正堂,来到寝室。
萧氏和顾氏守在最前面,她们指挥着几个粗壮婆子小心翼翼的将柳氏抬到榻上。
唐宓和王氏几个则跟在后面,李敬薇等小娘子也跟着走了进来。
还有百忍堂的丫鬟婆子,足足几十号人,将偌大的寝室挤得满满当当。
“太医来了!”
柳氏的贴身侍婢领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走了进来,男子身边还跟着个十几岁的小郎帮他提药箱。
“陈太医,劳烦您了。”
唐宓认出这人是太医院的陈太医,专治跌打损伤之类的外伤。
陈太医也认识唐宓,笑着点头:“唐夫人,无需客气。”
李家不是勋贵,亦不是权臣,若不是拿着李寿的名帖,根本就请不来太医。
陈太医知道受伤的是李十八郎的嫡亲祖母,并不敢怠慢。
李敬薇几个小娘子已经避到了里间,唐宓又打发了几个丫鬟婆子,寝室里总算没那么拥挤了。
陈太医诊了脉,又给柳氏看了看外伤。
经过太医这一看,众人才知道,柳氏额上的伤还不是最重的,她最厉害的是右腿,居然骨折了。
难怪柳氏会疼成那个样子,且去找她的人找到了也不敢挪动她。
婆子端来热水,陈太医净了手,又给柳氏清洗伤口,接好断骨,敷上他秘制的续骨膏,然后上了夹板。
一番忙碌过后,陈太医的额上一层细密的汗珠。
提药箱的小郎赶忙递上温热的帕子,陈太医擦了汗,再次净手,目光在萧氏和顾氏身上转了转,最后落到唐宓身上。
唐宓会意,与陈太医一起来到外间。
“太医,莫非我阿婆的伤势——”唐宓有些迟疑的问道。
“太夫人的伤势并不十分要紧,”
陈太医见唐宓误会了,赶忙说道:“只是她有了春秋,身子骨原就不结实,经此一难,日后恐怕——”
老年人骨质疏松,柳氏有了这么一次骨折,哪怕好了,以后若是稍有不注意,骨折的腿便很容易再次出现意外。
唐宓听明白了陈太医的言下之意,连连点头,“日后我们会多加注意的。还请陈太医给我们太夫人开一些有利恢复骨伤的药。”
“夫人只管放心,这些老夫省得。”
陈太医开了药,又留下一下涂抹的药膏,叮嘱了用途,这才起身告辞。
唐宓命人奉上红封,命人将陈太医送出李家。
送走陈太医,唐宓折回正寝室,正好碰到了老祖宗派来的一个婆子。
“阿桃,你回去告诉父亲,我并无大碍,还请他老人安心。”
柳氏强忍着伤痛,挤出一抹笑,柔声跟那婆子说道。
被柳氏唤作阿桃的婆子关切的查看了柳氏的伤,这才担心的说道:“哎呀,我的太夫人,您可真是受苦了,竟受了这么重的伤。不过您放心,老祖宗已经命人去调查这件事,定不会让出手害您的人逍遥法外。”
听闻公爹这般看重自己,柳氏有些激动,连声说:“老祖宗上了年岁,实在不该拿这些琐事烦扰他老人家,我、我真是太不孝了。”
“太夫人,您可不要这么说,您入李家门五十多年,”
阿桃动情的说道,“主持中馈兢兢业业,侍奉老人尽心竭力,照顾家族妇孺、教养子孙……您为李家所做的事,老祖宗心里都清楚着呢。您啊,是咱们李家的功臣!”
不知为何,唐宓总觉得阿桃这话似乎是说给她听的。
柳氏愈发感动了,喃喃道,“这、这些都是我该做的,难为老祖宗都还记得。”
自己的这位公爹,在她的印象中,一直是个严肃的人,哪怕是对自己的儿孙,也没有太过温和。
士大夫讲究的是抱孙不抱子,李家老祖宗倒好,儿子不亲近也就罢了,就连孙子,他也没有表现得多么喜爱。
偏他又不是对儿孙不管不顾,大家只能得出结论:老祖宗就是这么一个冷淡的性子,面冷心热啊!
如今,这么一个冷面老祖宗竟对柳氏这般关心,不但派遣了心腹婆子前来探病,还送来不少名贵药材。
别说柳氏本人不淡定了,就是围观的萧氏和顾氏也都惊讶不已。
尤其是萧氏,别人不知道李家老祖宗的底,她可是多少了解一些,这位李家老祖宗,实在不是个“心热”的人啊。
唐宓心中也有种怪怪的感觉,按理说,她只见过李家老祖宗一面,根本谈不上了解。
可她就是觉得哪里不对劲。
就在唐宓兀自出神的时候,阿桃已经离开了百忍堂。
阿桃一走,柳氏脸上的笑容便淡了下来,看了眼围在榻前的萧氏和顾氏,又看了看毫发无伤的唐宓。
柳氏的手禁不住收紧、收紧、再收紧,手背上的青筋都凸了起来。
“太夫人,药好了。”
柳氏的贴身侍婢端着托盘,小心翼翼的来到榻前。
托盘上放着一碗黑漆漆的汤汁,和一个小小的甜白瓷罐儿。
汤汁还冒着热气,显是刚刚熬好的。
“给我吧。”萧氏对那侍婢说道。
那侍婢没敢答应,而是看向柳氏。
柳氏微微颔首。
侍婢将托盘送到萧氏跟前。
萧氏小心的端起药碗,用羹匙轻轻撩动,片刻后,用手背贴在碗上试了试温度,确定不是很烫,这才拿着羹匙给柳氏喂药。
柳氏一勺一勺的吃着,每吃一口,眉头就忍不住皱一下。
苦,真是太苦了!
唐宓心说话,你这样喝当然苦了,何不干脆些,直接一碗喝光,就是苦,也就苦那么一下子。何必这般拿腔作势?
萧氏喂完了药,又打开甜白瓷罐儿,捧着罐儿送到柳氏近前。
柳氏伸手捻出一颗蜜饯,放到嘴里,慢慢的咀嚼着。
蜜饯的甜味儿冲淡了嘴里的苦涩,柳氏的表情好看了些。
“阿唐!”柳氏突然开口了。
唐宓赶忙应了一声,“阿婆,有事您只管吩咐。”
柳氏道,“马上就要过年了,年底事情太多,我又受了伤,需要静养,家里的事儿,我怕你一个人忙不过来。”
唐宓挑眉,怎么,这是要拿走她的管家权?
柳氏一指萧氏和顾氏,“这样吧,家里的事先由你婆母和你二婶料理,你到底年轻,经历的事少,给她们打个下手吧。”
第367章 还有隐情?
让萧氏和顾氏管家,她唐宓负责打下手?
哼,柳太夫人还真不客气!
唐宓心中冷笑,隐约有了猜测:约莫是她管家管得太顺了,几天的功夫就站稳了脚跟,柳氏怕大权旁落,这才借着这次的事情收回管家权。
不过,也无所谓。
唐宓本来就对管家没有什么兴趣,她不是个爱揽权弄事的人。之所以肯接手,不是为了享受那种前呼后拥的感觉,更多的是责任。
没办法,谁让她的二九兄是李家未来的家主呢。
这会儿柳氏要收回管家权,唐宓没有丝毫的眷恋。
至于打下手,呵呵!
“阿婆说的是,我到底年轻了些。”
唐宓顺着柳氏的话,柔声说道:“娘子和二婶管家,自是千好万好。待会儿我就把账册、对牌和花名册全都带过来,跟娘子和二婶好生交接一番。”
打下手什么的,唐宓连提都不提。
柳氏眸光闪烁了一下,暗地里颇有些意外:唐宓被夺了管家权,竟没有半点不喜?
柳氏以己度人,分外不能理解唐宓的表现。
想当年她刚接手管家,便感觉到了那种高高在上、掌控一切的感觉。
说实话,那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李家上下几百口人,除了翁婆和丈夫,整个家族便是她说了算。
那些自持老资历的世仆,对她各种讨好、谄媚。说句不雅的话,哪怕是她不小心在人前放了个屁,也有丫鬟婆子争先恐后的抢着“谢罪”,说那个屁是自己放的。
李家的族亲们对她也是诸多巴结,其中有她同辈的妯娌、大小姑子,结果她们对她却像主人般敬畏。
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人人恭维。
柳氏享受这种快意的同时,曾经想过,如果有人想夺走她的这些权利,她定会跟那人不死不休。
柳氏根本不敢想象,如果自己丢了管家权,自己将会怎样?
也正是因为柳氏习惯了掌控一切的感觉,所以至今都不愿意将管家权分出去。
哪怕自己老了,精神不济了,柳氏也死死抓着不放手!
可唐氏,居然一脸的不在乎!
“阿唐,你不要多想,我不是嫌你做得不好,”
柳氏假惺惺的说着,准备再试探试探,“这些日子,你的辛劳,阿婆都看在眼里。只是——”
唐宓满脸的理解,用力点头,“阿婆,您的意思我都明白。您放心,我绝没有任何想法。我是个小辈,家里有您,还有娘子和二婶,管家之事原就该由几位长辈掌管。”
她没有不舍,真的!
柳氏被噎了一下,现在她终于有点儿明白了,唐宓真的愿意交出权利!
顾氏的神色有些激动,她无端失了管家权,哪怕只是分管一部分,也让她十分舍不得。
如今婆母又重新委她以重任,顾氏高兴得心都要飞起来了。
嗯嗯,婆母说是让她跟萧氏一起管理,但萧氏根本就是个摆设,萧氏身份有多尴尬,难道她自己还不知道?
萧氏啊,顶多就是挂个名,具体负责管家的,还不是她顾氏?
顾氏却是想错了。
换做过去,萧氏确实会推脱,或者只挂个名,根本不会出面。
但,自从萧氏给老祖宗写了信,她的心态便发生了变化。
她不能再这么逃避下去了,过去她是为了儿女,不敢轻易跟李家撕破脸。顺着柳氏的意思,以自己身份尴尬为由,不敢接手李家中馈。
现在,她还是为了儿女。她的儿子要娶妻,女儿要家人,如果她继续窝窝囊囊,一双儿女根本就说不到什么好亲事!
既然跟老祖宗摊了牌,那么她就索性高调起来。
柳氏受伤,唐氏被迫退出,真是个再好不过的机会!
萧氏眼底里满是战意,整个人的气质也发生了改变。
唐宓感知敏锐,柳氏、顾氏和萧氏的情绪变化,她都清晰的感觉到了。
哎哟,三足鼎立啊,以后李家可就热闹了。
唐宓说到做到,等不及回桂院,她便命人将账册等物拿了来,还让阿周和阿苏跟萧氏、顾氏做交接。
到了掌灯时分,唐宓便将一切都交割清楚,并与顾氏、萧氏商量好,明日便由这两位正式管家。
全部交代完,唐宓又装模作样的立在榻前,低眉顺眼的装孝媳,亲眼看着萧氏、顾氏殷勤的服侍柳氏吃了暮食、入了睡,才跟王氏、小顾氏一起出了百忍堂。
顾氏和萧氏还有事商量,暂时没有离开。
唐宓估计,她们俩不是讨论明日管家的事,就是商定如何侍疾。
这,都已经跟她没有关系了。
回到桂院,简单的用了些饭,唐宓便进了净房洗漱、换装。
她穿着一身家常的齐胸襦裙,顶着一头湿漉漉的头发,靠着熏笼,让阿周帮她烤头发、按摩头皮。
房间里很静,只有炭火哔哔啵啵的响动,以及蜡烛偶尔爆个烛花的微声。
“娘子,有句话奴婢不知道该不该说。”阿苏在一旁跪坐着,犹豫再三,还是开了口。
“说!”唐宓头也没抬,整个人像个年糕一样贴在了熏笼上。
“娘子,下午咱们从顾家出来的时候,奴婢发现,马车并没有按照去时的路线走。”阿苏低声说道,眼底带着明显的惊疑。
唐宓猛地抬起头,“你说什么?”
那时唐宓有些疲累,靠着车厢壁休息,其间还走了一会儿神,是以并没有发现异常。
“咱们去的时候,马车走的朱雀大街,”阿苏认真的说道,“但回来的时候,却走的一个小巷子。”
朱雀大街是京城的主干道,街面上巡逻的武侯和官差不是一般的多。
且庚辰之乱过去没多久,朱雀大街上还有虎贲时不时的过来查看。
层层护卫之下,朱雀大街比京城的任何街道都要安全。
唐宓去之前,特意规划了路线,为得就是确保出行安全。
结果,回程的时候,车夫无端改变了路线,还恰巧就在那个小巷子遇到了袭击。
这、这——
饶是唐宓冷静聪明,也忍不住开始胡乱脑补了。
莫非,今天下午的事,还有柳氏的手笔?
想到这个可能,唐宓有些坐不住了……
第368章 潜伏的敌人
买凶杀人,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内宅争斗了!
但很快,唐宓就自己推翻了这个猜测,柳氏实在不像是能办出这种事的人。
再者,柳氏可是这次事件中唯一受了重伤的人哪。
那些黑衣人如果真是柳氏派来的,那么他们应该不会一箭秒了柳氏的车夫,让柳氏陷入危险之中。
唐宓眯着眼睛,手指轻轻摩挲着熏笼的纹路,她的大脑开始飞快的运转。
很快,她猜到了一个可能:柳氏确实在路线的事情上做了手脚,却被人钻了空子。那些黑衣人应该与柳氏无关。
唐宓有些无语,因为如果她的这个猜测是真的,那么柳氏、柳氏,就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原本还觉得柳氏是受了她的牵连,现在看来,柳氏根本就是自作自受。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碧色丫鬟服饰的年轻女子走了进来,她手里拿着一个特制的竹筒。
“娘子,黄一有消息传来。”碧衣女子躬身回禀道。
唐宓点点头,慵懒的从熏笼上抬起手,接过那只竹筒,解开,拿出里面的纸条。
“四娘啊,在李家可还习惯?”唐宓没急着展开纸条,而是跟碧衣女子聊起了天。
“习惯,桂院上下待婢子都很好。”碧衣女子,也就是黄四娘,原本是李寿豢养的暗卫,唐宓嫁入李家后,便被李寿送到了唐宓身边,顶着丫鬟的名儿,实则是女护卫。
与黄四娘一起的,还有黄六娘。
两人十六七岁的年纪,长得很普通,就是那种丢到人群中便找不到的长相。
不过,别看她们长得不起眼,功夫却十分了得。
李寿曾经跟唐宓说过,她们两姐妹可以抵得上十几个唐氏客女。
唐家客女可是按照兵法操练出来的女战士,黄四娘和黄六娘能以一当十,足见其厉害。
今天下午遭遇袭击,唐宓之所以不担心,黄家姐妹便是她的底气。
只是,还不等黄家姐妹出手,隐在暗处的黄一他们便抢先出手了。
唐宓记得黄一他们还带走了一个活口,看来,他们已经拿到了口供。
展开纸条,唐宓细细的读了起来。
“竟是阿史那部的余孽?”
唐宓的眉头微微蹙起,庚辰之乱,除了造反的两王和诸世家,圣人还将阿史那部落彻底铲平。
阿史那王被俘,圣人为彰显其仁厚,并没有将他杀死,而是留在京城当吉祥物。
每每有重大场合,便会把阿史那王拎出来。
阿史那王在两军对垒中受了重伤,险些救不回来。
许是死过一次了,阿史那王格外惜命,再也没了宁可玉碎而慷慨赴死的勇气。
圣人不杀他,他满心感激,曾经的一代草原霸主,竟心甘情愿的为圣人做威震四夷的勋章!
阿史那王都这样怂了,阿史那部落应该已经不足为惧。
但李寿却谨慎的叮嘱唐宓,小心那些胡人。
因为,战后清理尸体和战俘的时候,李寿发现,其中并没有阿史那鹰的踪迹。
身为阿史那王的心腹,阿史那鹰竟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李寿跟阿史那鹰打过交道,觉得这人不会轻易认输,没准儿以后还会在大梁兴风作浪。
李寿的预感成真了。
唐宓坐直身子,将纸条从熏笼的缝隙塞进炭盆,纸条瞬间被炭火烧成灰烬。
而且唐宓的猜测也没有错,马车没有按照预定的路线走,确实是柳氏的手笔。
去顾家赴宴,整件事都是唐宓在负责。
从马车、出行到护卫,都是唐宓安排的。
如果在这期间出了事,唐宓就是直接负责人,必须为整件事买单。
如果受到惊吓或是被骚扰的是唐宓,呵,那这脸丢得就更大了。
柳氏心中有了这个想法,便立刻付诸行动。
她到底管家几十年,在李家,不管是人脉还是威信,都不是唐宓一个刚过门没多久的新妇能比拟的。
虽然有李寿在,李家的那些世仆不敢再找唐宓的茬。
可也仅止于不找茬。
当柳氏和唐宓的命令发生冲突的时候,大多数的奴仆还是会选择柳氏。
所以,车夫听了柳氏的命令,在回家的途中,悄悄改了道。
从安全的朱雀大街,转到了略僻静些的小巷子。
而在小巷子里,柳氏还命人安排了一些市井闲人、泼皮无赖,让他们好好的“招待”一下李家刚过门的十八娘。
柳氏的安排一切都很顺利,只是她的人在寻找闲人泼皮的时候,不小心走漏了消息,恰巧被潜伏在市井的胡人得知。
李家十八娘是谁?
朝廷权臣、草原煞星李十八郎的妻子啊。
那些胡人没打算杀了唐宓,他们计划劫走她,然后跟李寿谈条件。
只可惜,他们忽略了李寿对唐宓的看重,根本没有想到,唐宓一个内宅妇人身边,居然有那么多身手了得、神出鬼没的暗卫保护。
唐宓没说话,静静的思考着。这件事,牵扯到了胡人,那么就不是她一个人能处理的了。
“四娘,你给黄一传信,让他继续追查这件事。”
黄四娘躬身应道:“是。”
见唐宓没有其它的吩咐,黄四娘悄声退了出去。
唐宓则命人准备纸墨笔砚,她要给李寿写信,将这件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他。
一夜无话。
次日,唐宓早早便起来了,先去榕院给萧氏请安。
榕院一概往昔的沉寂,天还没亮,三进院落便灯火辉煌。
丫鬟婆子来来去去,整个院子分外热闹。
唐宓一行人缓步进了榕院,见此情况,心中便有了判断:唔,看来在管家权的主导上,萧氏暂时击败了顾氏啊。
如若不是这样,榕院也不会这么热闹。
进了正院,唐宓的猜测便得到了证实:榕院的正堂里,站满了前来回事的管事娘子,萧氏高坐在主位上,跟前小几上摆着一排的对牌。
而董宫女手里拿着花名册,正对着册子点卯呢。
李敬薇也坐在萧氏身边,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看母亲如何料理家务。
顾氏,呃,顾氏也在。她坐在主位的另一边,表情有些冷……
第369章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唐宓给萧氏请了安。
照她观察,现在萧氏正忙着,约莫没工夫跟她闲话。
所以,行完了礼,唐宓就等着萧氏打发她回去。
然鹅,唐宓却失望了。
也不知道萧氏出于什么想法,竟让唐宓留了下来。
唐宓无法,只得坐在一旁,看着萧氏和顾氏处理家务。
除了日常的琐事,今天的议题增加了一条:昨日给太夫人赶车的牛二没了,他这属于“因公殉职”,根据李家的旧例,应该予以厚葬,另外抚恤其家人。
牛二?
就是昨天被黑衣人一箭秒杀的车夫?
唐宓微微蹙起眉头,昨晚黄一传给她的纸条里写得很明白,那个牛二是柳氏的心腹,亦是她计划的执行人。
黄一还注明,去坊间寻找闲人无赖的便是牛二。
而且,黄一调查牛二的时候,还查到了一些隐秘。
比如说,在柳氏的计划里,柳氏只是想找几个闲人阻挠一下唐宓的马车,让她在京城百姓们的面前丢丢脸,恶心恶心她。
那时柳氏对唐宓到底没有太大的冤仇,她从未想过真的伤害唐宓。
牛二却擅自做主,特意去找了坊间那些专做下流生意的泼皮,意图把唐宓及其侍女弄到平康坊的“酒楼”。
别误会,牛二可不是想请唐宓去吃酒,那些酒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酒楼,而是有胡姬的娱乐场所。
这也是阿史那部落的人能打听到这个消息的原因。毕竟那些泼皮专做下流生意,跟胡姬、妓子都十分熟悉。
至于牛二为何要害唐宓,原因也简单,他的老娘便是花房的主事,因为唐宓,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