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谋情策爱-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往年他的年都是在装病,独自一人在这院子里冷清度过的。

  望着房间内神色各异的众人,程若霖心想,看来今年是他过的最“热闹”的年了。






第75章 柳复来府
原本初一是不走亲戚的,可是因为程若惜的信件,柳复不得不打破往年的习惯,年初一一大早就来程府。
  
  知道柳复要来,程家的所有人都严阵以待,尤其是方氏和程大爷,早早的就在前厅等候了。
  
  程若惜因为宿醉还没醒,柳氏听到柳复来了,已经派人去叫醒程若惜了。
  
  既然是亲家,程家的人都知道柳复一根筋的脾气,不管程若惜给柳复的信里写了什么。柳复既然回信说了要把轻云缎的事情告知官府,那就不是开玩笑的。
  
  正因为这件事不是开玩笑,所以程大爷和方氏才会如此紧张。
  
  今年的天气从年前就不太好,似是为了延续去年的坏天气,大年初一就下起了朦胧的细雨。
  
  柳复撑着伞,跟着领头的于管家走近正厅。
  
  看到方氏坐在堂中,虽然不待见她,可她怎么说也是长辈,柳复还是大度的见礼了。
  
  至于站在一边的程大爷,他连瞧都没瞧一眼。
  
  看到坐在下座的柳氏,跛着脚被人搀扶着起来,向他见礼,他皱起眉头说道:
  
  “行了,都是自家兄妹,你就坐着吧。”
  
  柳氏知道柳复自小疼她,看到她受伤肯定是不悦,心中虽暖,可是看柳复完全不给程大爷面子,连招呼他的程二爷他也不待见,知道他是真被气着了,知道他的脾气,好说话的时候,你说什么都行,不好说话的时候,你把天说下来都不行,柳氏有些担忧的招呼他先坐下。
  
  柳复也不客气,走到她对面就坐了下来,丫鬟上的茶,他碰都不碰,看着柳氏说道:“让人把你的行李还有若惜、若辰的行李都收拾收拾,今天开始你就带着孩子住回娘家去。”
  
  柳氏一愣还没来得及回话,坐在她旁边的程二爷惊道:“大哥,这是何意?”
  
  柳复睨了程二爷一眼,轻哼道:“何意?你心里不清楚?我柳家家教甚严,绝不允许子女忤逆犯上,欺压子侄、甚至还生出谋害的心思来,这种毒妇的名声,我柳家女儿不背。”
  
  程二爷知道柳复很看重名声,而且事关柳氏的名声,他更加看重,可是对此他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赔笑道:“那些都是误会,那日只是因为不小心……”
  
  柳复打断他,“误会?一个侄女口口声声咬定婶婶故意推她下水,当家的婆母也说是自己亲眼所见,还当着众人的面打了她,好,就算是误会,我倒要问问,这误会是怎么澄清的?”
  
  程二爷被问的一噎,那日的事情,他听了柳氏所说,知道只是一个意外,是程若莲无中生有冤枉了柳氏,按理来说,他应该把程若莲找来好好质问责罚一番,可是方氏牵涉其中,还说自己亲眼所见,他作为儿子自然不好说母亲的错。
  
  见方氏好像知道自己误会了柳氏,没有再追究那天的事情,也放了程若惜,所以那天的事就不了了之了。
  
  可现在柳复当面质问,大有一定要为柳氏讨回公道的架势,在场的人脸色都不好看了。
  
  柳氏脸色不好,,是怕柳复太过较真让程二爷为难,而程二爷,自然是为难的。
  
  方氏脸色不好是因为,那日她是冤枉了柳氏了,其实以她对柳氏的了解,她是知道柳氏是不可能会故意推程若莲下水的,她之所以选择相信程若莲的话,是因为想借机敲打敲打柳氏,让她知道不管是不是在阳城,她都是她的婆母。
  
  柳复的意思就是想让她低头跟柳氏认错,而他要的那种认错,肯定不是那种嘴巴上的认错就行了的,方氏心里自然是不肯的,她这一认错,那她这个婆母还有什么威严?
  
  程大爷脸色不好是因为柳复想让方氏道歉,方氏肯定是不会轻易道歉的,那以柳复的脾气,他肯定说到做到的把轻云缎的事情拿出来去报官。
  
  “不管那日的事情是不是个意外,那日的情形除了若惜和若辰之外,在当场所有人的眼里看着都是弟妹把若莲推下去的,就算官府来问了,弟妹她也百口莫辩。”
  
  程大爷的意思是如果他把这个事情告到了官府,柳氏肯定就会背上谋害子侄的罪名,柳复如果敢把轻云缎的事情告出来,他也不会放过柳氏。
  
  方氏没想到程大爷会突然冒出这种话了,瞪了他一眼,心中暗骂他愚蠢,那日的事情是因为武信候府小姐送给程若惜的佛珠手链引起的,这件事真的告到了官府,武信候府肯定就会出面,程若惜和武信候府的小姐交好,官府的人肯定是会帮着柳氏,到时候不但讨不了好,说不定还要倒大霉。
  
  再说,柳复也不会真的把这种家长里短的小事告到官府里,他只是拿着轻云缎的事情威胁她道歉罢了。
  
  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方氏才一直坐在旁边,并不急着开口。
  
  柳复冷哼一声,对着程大爷,“那就试试。”
  
  说完转头对着柳氏催促道:“还坐着干什么?快吩咐人收拾行李啊。”
  
  柳氏有些为难的叫了一声,“大哥。”
  
  柳复没管她的为难,没什么耐心的看了看门口,见程若惜还没有来,起身对方氏敷衍的一礼,说道:“我去看看若惜那个丫头。”
  
  说完也不等方氏回应,转身就走了出去,柳氏在他身后唤他,他也不管,程二爷见方氏气的脸色铁青,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好歉意的看了一眼方氏,带着于总管一起追了出去。
  
  此时的外面虽然停止了蒙蒙细雨,可阴沉欲滴的天空却预示着下一刻大雨的来临。
  
  程二爷和于总管踏着湿淋的路面追上了先行的柳复。
  
  “大哥,你这是做什么?有什么话好好说。”
  
  柳复停下脚步,瞪着程二爷,在厅堂的时候,因为有外人在场,所以他还给了程二爷些面子,可现在只有于总管在,所以说话就没了顾忌,毫不客气的回道:
  
  “说什么?有什么好说的?程二爷,你要当孝子贤孙我管不着你,可你不能把我妹妹和外甥、外甥女拉进去受委屈。”顿了顿,他用手指着正厅的方向,气愤道:
  
  “你那个大哥平时怎么拖累你,你要做好兄弟,你忍着,我不管也管不着,可他居然联合他内子的娘家,来仿冒我柳家的绣艺给我柳家抹黑,我柳家以刺绣传家,以我的性子不把他告到上断头台就不错了,为了不让你为难,我硬生生的忍了,可你那个大哥是怎么做的?毫无悔意,不但不歉疚,还借题扇了若惜一个耳光,我妹妹性子好,不追究,还一直瞒着我,你居然也不说话。”
  
  柳复越说越气,把手指头指向程二爷,说道:“好,你把他们带到京城来远离他们,算是做了一个明智之举,可若惜来京城的第二天,你大哥那宝贝儿子,居然想拿藤条打她,你大哥来京带着一船的毒米,做着黑心的买卖,你把他从牢房里救出来,他感激你了吗?你管他吃管他住,把他的儿女当自己儿女一样在府里养着,他女儿是怎么做的?欺压你的女儿,诬陷你的妻子,我问你,你还是不是个男人,你有什么可忍的?”

  说到后面柳复有些控制不住脾气,恨铁不成钢的用手狠狠戳了戳程二爷的胸口。

  程二爷被柳复一通话,说的哑口无言,因为他自己也清楚,在这些事情上,他的确是让柳氏和程若惜受了委屈,可老夫人到京城之后,因为担忧和旅途劳顿再加上现在磕伤了背,虽然一般的时候看不出来,可只要有个大动作,她就会疼的皱眉,她原本气色就不好,他哪敢在这个时候去刺激她,所以只能纵容着程大爷和程若莲他们在府中的所有言行了。

  柳复看着程二爷沉默,多年的相交,他自然知道程二爷的想法,就因为知道所以他更气,他怕自己脾气上来会出手打他,后退了几步,失望的对程二爷说道:

  “我原以为你是个聪慧果决的人,没想到你如此愚孝,你在商场多年,见识过那么多的尔虞我诈,我就不信,你看不出你那个母亲对你是否真心?”

  见程二爷还是不说话,柳复泄气的一叹,摇了摇头,说道:“好,你要当大孝子,我不拦着你,可我不许你拉着我妹妹和若惜、若辰在这里平白受委屈,本来在若惜写信给我的时候 ,我就想过来把他们接走的,可正逢过年,我给你面子,所以忍到了现在,在你那个母亲还有你那个大哥他们一家离开之前,我先帮你照顾他们,他们什么时候走,我什么时候送他们回来。”

  说完转身就向着内院走去,站在一边的于总管,犹豫的看了一眼站在原地的程二爷,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追上柳复,为他引路。






第76章 犯病
柳复只要决定的事情自然就会雷厉风行的施行,他先去程若惜的星月阁,吩咐她把行李收拾之后,就去了星辰阁找到了程若辰。
  
  程若辰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他从小就跟柳复亲近,柳复说要接他去住,而且还是和程若惜一起,当然是一万个肯的。
  
  柳氏自然是不会轻易跟他走的,柳复知道柳氏一直都把程二爷奉为了天,也不愿为难她,所以就只带着程若惜和程若辰走了。
  
  他们走后的第二天,方如卿因为快要前往裕兴县任职了,友人有事想在他走之前请他帮忙,所以他要住进友人的府上,当然方如卿不会告诉他们,他口中的友人就是四皇子。
  
  原本方如卿没有回家过年,就是为了留下来帮助友人的,所以程家的人不好说什么,只好默默的把他送走了。
  
  程府一下子就少了三个人,别人家新年迎喜都热热闹闹的,唯独程府一片愁云惨雾。
  
  因为程若惜和程若辰去了舅舅家。膝下无人承欢,柳氏心中觉得空荡荡的,整个人萎靡不振。
  
  程二爷看着她这样,虽买了些东西讨她开心,可都没有效果。
  
  久而久之,程二爷害怕她忧思成疾,最后亲自把她也送到了柳复哪里,让她和程若惜和程若辰在一起。
  
  等到柳氏一走,程二爷身边也就只有孙姨娘陪着了,虽然去年因为生意事多,没有回去过年,也是孙姨娘陪着他的。
  
  可去年的情形和今年的情形不一样,现在的情形是儿女在侧,却不能团聚。
  
  他不知道这样的情形,是该怪谁?是怪柳复还是方氏、还是程大爷、也或许是怪他自己?
  
  因为年前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打理的差不多了,所以生意上已经没什么好忙碌了,本来他可以清闲的享受天伦之乐。
  
  可现在他却清闲的没事做,清闲的让他心浮气躁。
  
  反观程大爷倒是非常忙碌,他一点也不客气,为了拉拢生意,拉拢关系,借着程二爷的名头,把程二爷在京城的相识全都拜访了个遍。
  
  尤其是跟官府中人走的异常热切,甚至还正大光明的把官府的人拉到家里做客。
  
  程二爷是个有分寸的人,虽然跟官府中的人相交不错,但都是私下往来,从来不会在明面上走动,一来官府中人需要避嫌,二来他在京城做生意,不易太过招风,不然会引起同行打压。
  
  所以程二爷对程大爷此举相当生气,跟程大爷又吵了一架,气的当场就要把程大爷赶出去。
  
  最后还是方氏出面,仪仗着程二爷对她的孝顺,让程二爷打消了念头。
  
  程大爷这边刚消停,程若莲因为认识玉敏郡主,在京中结交了几家高门之女,年后外出赴宴频繁不说,还要求在府里办一场赏梅宴,规格排场要求与王侯同齐。

  孙姨娘说程府是商户,太过排场与身份不符,会招惹闲话,建议小办。

  程若莲却以她请的是高门贵女,排场太小会颜面有失,非要孙姨娘大办。

  孙姨娘多劝了她几句,她就开口斥责孙姨娘只是个贱妾姨娘,把她骂了一遍。

  这时程若霖正好来找孙姨娘,听到程若莲骂孙姨娘当然挺身相护。

  程若莲因为有方氏宠着,所以对谁都不假辞色,程若霖她当然也不会放在眼里,见程若霖站了出来,她非但没有收敛气焰,还连着程若霖一起骂了进去,而且还骂的更凶。

  跟她有理说不清的程若霖被气的当场“昏厥”。

  直到晚间程二爷回来,程若霖都没醒过来。

  看着昏迷不醒的程若霖,程二爷彻底生气了,给了程大爷两个选择,要么明天一早带着程若玉、程若莲回阳城,要么立刻收拾行李搬出程府。

  程二爷口气坚决,不容反驳,这时候方氏自然不会在一边看着,她把程二爷叫到观月阁,坐在外间的软榻上,气色很差的逼问着程二爷。

  “纵使有错,那也是你的大哥,你的侄女,你如此做,让外面人知道了会怎么想?总归是一家人,你做的这么绝,难道以后打算老死不相往来吗?我这个母亲,你是不是也要我跟着他们搬出去?”

  半躺的方氏直起身,因为情绪有些激动,咳了好几声,手中的佛珠手串也无法拿稳,掉到了榻上,身边的何妈妈赶紧上前扶着她,为她揭开茶盖,端起茶想给她润润口,她却摇了摇手,何妈妈会意,默默的又退到了一边。

  要是以往,程二爷看到方氏这个样子,为了她的身体着想,他肯定已经投降,收回了对程大爷他们的处置。

  可是这一次,他却没有心软,想的没有清醒的程若霖,还有被接进娘家的一双儿女和柳氏,他突然觉得柳复说的对,他孝顺方氏一回事,但不代表一定要容忍程大爷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过分行径。

  “母亲,我这些年,对大哥,对大哥的一家,您全都看在眼里,不管是作为弟弟还是作为叔父,我自问我已经做到仁至义尽,我辛辛苦苦经营生意,想的盼的,不就是家人能在一起和和美美的过日子吗?可您现在看看,我现在这个家,还有家的样子吗?别人家欢天喜地在一起过新年,我却妻儿不在身侧,庶子卧病在床昏迷不醒,母亲,我是个人,我也是您的儿子,您在心疼大哥的时候,想一想我这个二儿子,我现在是怎样的心情?我是个人,有脾气,有怨气,在我还能容忍的时候,还是把我跟大哥一家分开吧。”

  顿了顿,他难言酸楚的说道:“若霖他身体一直不好,每一次他犯病的时候,都可能再也睁不开眼睛,最近两年稍微好了一些,特别是若惜他们过来之后,身子明显比原来好了很多,可今天却被二丫头生生的给气晕了,到现在都还没醒,如果他有个万一……”程二爷攥紧拳头,没在说下去。

  正在轻咳的方氏心下一惊,连要咳嗽都忘记了,她虽然知道程若霖的身体不好,可不知道程若霖的身体这么差,听着意思居然有着随时死去的危险。

  看着程二爷隐忍的神色,方氏的心陡然提了起来,万一程若霖就此一睡不醒,那程大爷可真就完了,轻云缎的事情,柳复还没有松口,现在程二爷还在周旋着,可要是程若霖有个什么?程二爷怎么还可能帮程大爷周旋,到时候说不定还站出来一起告程大爷。

  在心中把程若莲大骂了一遍,坐直了身,她有些急切的问道:“若霖到现在还没醒吗?找大夫了吗?”

  程二爷愁容不减的说道:“已经找来一直照看的老大夫看过了,说是怒急攻心气血不足,可大可小,就看若霖今夜能不能醒了。”

  方氏心里咯噔一下,没想到程若霖晕倒会是这么严重的事情,早知道她就会约束程若莲少惹些事了,虽然心中懊悔,可是悔之晚矣,只能想到最坏的打算。

  方氏觉得程二爷说的对,还是早日让程大爷搬出去为好,万一程若霖就此一睡不醒,程二爷脾气再好,肯定也无法原谅程若莲害死他儿子的事情,到时候连带责任,程二爷会对程大爷一家做出什么事来,估计程二爷自己都无法控制。

  这边方氏已经松口,同意了程二爷的对程大爷一家的安排。

  这一边养心院里,孙姨娘脸色难看的紧盯着卧在睡床上的程若霖。

  “我错了。”躺着装睡的程若霖实在无法忍受孙姨娘的无声盯视,睁开眼、掀开被褥、坐直身体一脸诚恳的向孙姨娘讨饶。

  孙姨娘坐在床头,看着坐起的程若霖,脸色依然难看,用手指戳了戳他的脑袋,责怪道:

  “你啊,我早晚被你吓死,装装样子就行了,还一直装到你爹回来,幸好我提前找来了老大夫,要是你爹给你找了其他大夫,我看你怎么收场?”

  程若霖讨好的笑了笑,“我娘聪明绝顶,这种小事有娘在,我当然放心。”

  孙姨娘瞪了他一眼,正色的问道:“怎么突然想起“犯病”了?你二妹妹什么时候惹得你如此嫌弃?”

  程若霖轻哼道:“她对你那样大不敬,就足够我嫌弃了,再说,就如三妹妹所说,这是我们的家,凭什么让他们在这里为所欲为?”

  孙姨娘听到程若霖说起程若惜,眼神不免暗淡,轻叹了一声,“你大伯一家是过分了,你爹对他们现在都忍无可忍了,可想你三妹妹他们,先前肯定也受了不少委屈,这些年我们在京城还能躲躲清静,先前一直在阳城的他们可没处可躲啊。”

  程若霖认同孙姨娘的说辞,皱眉道:“这事要怪爹,如果不是他太过顾忌老夫人的感受,大伯一家也不会嚣张至此。”

  孙姨娘不赞同的看了程若霖一眼,轻斥道:“子不言父之过,你爹那也是孝顺。”

  程若霖撇了撇嘴,嘀咕道:“他那是愚孝。”

  嘀咕完看到孙姨娘凌冽的瞪视,他再次卖乖的一笑,怕孙姨娘又要说教,赶紧唤了长顺进来伺候上茶。

  孙姨娘其实心里有些认同程若霖的想法的,所以端起长顺送来的茶,轻轻抿了起来,就没再说什么。





第77章 方玲来京
 程大爷好不容易借着程二爷的名头在京城结识了一些人脉,自然是不愿意回阳城的。
  
  所以程二爷就派了于总管把程大爷他们赶出了府去。
  
  毕竟方氏还在,程二爷不好做的太绝,所以于总管靠着在京城的人脉,找了一处院落,派了车把他们连夜送了过去。
  
  至于伺候的下人,程二爷不愿意管,反正程大爷自己也有银子,于总管见程二爷没有吩咐,也就没管,所以跟过去的只有从阳城过来贴身伺候程若玉和程若莲的映月跟何香。
  
  第二天,在柳复家待着的柳氏他们,知道了这个消息都吓了一大跳,尤其听到程若霖被气的昏迷不醒,众人都不免忧心。
  
  柳复原本说方氏和程大爷不走,他就不会让柳氏他们回去,现在程大爷虽然走了,可是方氏还没走,可程若霖昏迷不醒的,他也不好拦着,所以只好放他们回去看程若霖。
  
  柳氏他们一走就是十几天,见到柳氏他们回来,程二爷当然是最高兴的,亲自让人办了一大桌的菜,非要一家人好好聚聚。
  
  回了程府,程若惜知道程若霖并没有大碍,总算是放下了心。
  
  原本她的打算是借着住在柳家的时候,撺掇着柳复一定要把程大爷告了。
  
  可现在听到程大爷一家已经被连夜赶了出去,加上他们一回来程二爷一副喜出望外的样子,柳氏肯定觉得程二爷把程大爷赶出去就已经受了方氏不少的委屈。
  
  一直贤惠的柳氏为了不让程二爷为难,肯定会极力阻止柳复告程大爷的,程若惜知道她的计划又要被打乱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程大爷被赶了出去,她心里还是高兴的,虽然还没有完全断根,但来日方长,她相信不久,她肯定能让方氏和程大爷一家和他们完全断绝关系。
  
  所以在柳氏的劝阻之下,柳复同意让他们搬回程府,也暂时不提要告程大爷的事情。
  
  程大爷被赶出去之后,方氏的精神一直都不是很好,窝在观月阁里很少见人。
  
  就这样日子又平静了起来。
  
  转瞬间迎来了元宵节。
  
  在过元宵节之前,有两个消息传到了程府。
  
  对于程若惜而言一个是好消息,一个就并不那么好了。
  
  西北大捷,沐逸朗他们马上就要大胜归来了,这个消息让程府上下都欢喜雀跃,尤其是爱操心的柳氏,听闻沐逸朗不但毫发无伤,而且立功封了武官,那喜悦之情可谓是溢于言表。
  
  不但如此,西北领军的大将军,还给方如卿请了功,柳氏他们虽然不太懂朝廷的事情,但听闻方如卿因为写信帮住过西北战事,皇上惜才重赏,留京方如卿于兵部,为正六品职方侍郎。
  
  方如卿毕竟跟程家有亲而且还是在程府住过,现在跳过七品的县官直接升到了兵部,程家上下当然与有荣焉。
  
  为此方氏气色大好,还要为方如卿大摆喜宴,方如卿以官场复杂不易风头过剩拒绝了,方氏没办法,只好退而求其次的低调了摆了一桌家宴凑合。
  
  年前,方如卿以孙姨娘的名义,以要为方玲说亲为由,差信让人把方玲接来了京城。
  
  方氏摆家宴之时,方玲正好到了京城,也算是为她接风了。
  
  程若惜看到方玲避开了上一世,去阳城程府拜年惨遭毁容的命运,心里虽然放下了一件事,但听到方玲要住进程府,心里还是有些排斥的。
  
  可来者是客,她也只能笑脸盈盈的招待。
  
  没有上一世的疤痕,方玲还是原先的美貌,已经是待嫁之龄的她,有着女儿家特有的妩媚与柔情,加上她娇美的容颜,让人见之不忘。
  
  或许是旅途劳累吧?方玲不管看到谁都不是很热络,不过即使她默默的坐在那里,看着也是让人悦目的。
  
  今日是家宴,方氏说没有外人,所以就没有分桌。家宴开始之时,方如卿坐在她旁边,为她夹了一碗的菜,可她却一口都没动。
  
  程若惜看了一眼方玲碗中堆满的菜肴,还没来及开口询问她是不是不舒服?她身旁的程若辰摇了摇她的胳膊,指着远处的鸡块说道:“我要那个。”
  
  程若惜伸手把鸡块夹到程若辰的碗里,程若辰就急不可耐的大口咀嚼,三两下就吃光了。
  
  吃完看着远处的红烧猪蹄,又叫到:“我要这个。”程若惜伸手又夹了给他。
  
  坐在一边的柳氏看着儿子大口咀嚼,女儿像是伺候祖宗一样为他夹菜,嗔怪道:“你姐姐夹的菜是不是香一些?”
  
  知道程若辰的个子小,很多菜夹不着,所以专门派了人给他夹菜,可他不是嫌弃那个人给他夹的菜,菜干太多了,就是嫌弃给他夹的肉,骨头太多了,总是有不满意的。
  
  最后程若惜看不过去,给他夹了之后,他就什么话都没有了。
  
  “嗯,姐姐夹的都是菜叶,夹的肉也没什么骨头。”没听出柳氏口气中的嗔怪,程若辰诚实的回答着。
  
  程若惜笑着点了点程若辰的鼻子,说道:“这么喜欢姐姐夹的菜,姐姐多给你夹一点,你可要吃多一些,快点长大。”
  
  程若辰点点头,答应道:“好。”
  
  柳氏看着他们,与程二爷相视一眼,程二爷笑着接口,“那爹也要多夹一点菜给辰儿,这样辰儿才能快点长大,为爹分忧。”
  
  柳氏接着也道:“既然你爹和你姐姐都夹了,娘当然也不能落下了。”
  
  说完,夫妻两故意的把桌上的菜都夹了一个遍,直到程若辰的碗里堆满了,他俩才罢手。
  
  程若辰本来就挑食,看着碗里有好多他不喜欢吃的菜,而且还堆满了,他左看看右看看,见程二爷和柳氏一副一定要他吃完的样子,可怜兮兮的转头看向程若惜,求救的低唤道:“姐姐。”
  
  程若惜看着他小可怜样,没忍住,轻笑了出来。
  
  她一笑,程二爷、柳氏、还有坐在下方的孙姨娘也都笑了。
  
  今日是方氏举办的家宴,所以程大爷一家也被请了过来,程二爷原本是不愿的,可是方氏说,不管有什么龃龉,只要她还活着,他和程大爷就还是兄弟,吵闹可以,但不能因此就断了兄弟情义。
  
  程二爷见她坚持,想着好不容易家里才有了喜气,不想为了争吵又坏了气氛,所以就妥协了,不过这次他也事先说道,如果程大爷一家又做出什么有失分寸的事情来,他会毫不客气的当场就把他们赶出去。
  
  或许就因为这样吧?这次程大爷他们来了很安分,虽然脸上并没有摆出什么好脸色,但并没有说出或做出什么讨人嫌的事情。
  
  就像现在,看着程二爷一家一副和乐融融的样子,他们虽满脸不屑,可却没有不识趣的开口破坏气氛。
  
  程若玉甚至还跟着程二爷一家,腼腆的笑了笑。
  
  方氏作为祖母,看到么孙可爱的样子,当然也要掺和两句,笑了几声。
  
  方如卿、方玲两个作为局外人,又作为这次家宴的主角,默默的坐在一边看着。
  
  或许这样的画面刺激到了方玲吧?她原本气色不佳的脸,变得更加难看,望着碗中满满的菜肴,眼中闪过一丝厌恶,转过头,她看向方如卿,发觉方如卿的视线放在程若惜的身上。她略微的疑惑了一下。
  
  当看到方如卿的眼神因为程若惜的笑容更加柔和的时候,她也把视线放在了程若惜身上,盯了程若惜良久,直到程若惜发觉到异常的视线,她才转开视线。
  
  就在程若惜还没弄清楚方玲为什么看她的时候,程若惜就见她起身,向方氏请示道:“姑祖母,我身体有些不舒服,想回房休息。”
  
  方玲不好的神色,在场的人都能看的出来,也知道长途爬涉的辛苦,所以方氏一口就应允了。
  
  程若惜见吃的也差不多了,一会儿程大爷他们也要离开了,不想跟程大爷他们寒暄,所以就主动以主人的身份陪她回房。
  
  见程若惜待客有道,程二爷点了点头,自然也就应允了。
  
  方玲既然是客,所以理所应当的就住进了迎宾院。
  
  程若惜送她回房的路上,细心的为她介绍程府各处的布置。
  
  方玲始终提不起精神,只是默默的听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