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食色春光-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情深意切,两母女久久相拥,过了很久才分开。也因为这样,林贞娘忘了再提做那烙大饼饮具的事情。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才蒙蒙亮,陈氏就带着林贞娘动身出了县城。

    自然,是林东赶着那辆驴车。许是这两年将养的,这头明明是壮年的驴拉起车来慢悠悠的。等到了地头,也过去大半天了。眼看日头升起老高,分明就已经是到正午了。

    宋朝人现在吃的还是两顿饭,这正午却是不吃东西的。不过他们今个儿起得早,只喝了些麦粥垫了垫肚子。这会儿却是有些饿了。

    陈氏生性腼腆,自然不会到佃户家要吃食,也就在快下车时就着带出来的冷茶水,噎了块点心。

    林家的地,离县里有些距离,虽然林贞娘没问,可看着怎么着也得有个二十几里路。村名赵家村,村里住的倒大部分都是姓赵的。租着林家那五十亩地的也是姓赵,当家的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倒是租着林家的地也快三年了。

    林东从前来过,赶着驴车也不多转,直接就把车子赶进了赵家大院。

    这赵家,自家也有十几亩地,不过家里男丁多,光是自家那地却是不够种的,所以才又租了林家的地来种。

    虽然说家境不富裕,可是赵家的大院却很宽敞。也不像城里住家分着前后院,半人高的土墙围着好大的场院,一进门就是一片空地,应该是打谷场。再往里,又有养猪圈,鸡窝,谷仓这些。

    然后才是住人的土坯房子。中正间,是五间正房,两旁又分别是三间厢房。虽然看起来房子有些年头了,但收拾得却还算干净,而且,房上压的稻草也看着像是新近又加过的,厚厚的很是压风。

    把驴车系在门前,林东落后两步跟在陈氏和林贞娘身后。在赵家大郎从屋里迎出来后,并没有跟进屋里去,只是在门口蹲了,接了赵家娘子送过来的大碗茶慢慢喝着,却没答赵家娘子悄声问的话。

    “林家现在谁做主?!”

    这样的问题,可不是赵家该问的。

    扬起眉,林东把目光转向正房中间的堂屋里,眼神颇有几分深沉。

    被迎进正房堂屋里,林贞娘一直在审视着迎她们进来的赵家大郎。东伯说过,这赵家的当家人名叫赵柱,虽然是个庄稼汉,可是心思却很是活泛。而且,赵柱媳妇一连生了四个儿子,最大的已经娶妻生子,最小的也有十岁了,也是个能下地帮帮手了的。所以,这几年赵家过的日子不错。

    进了堂屋,分了主客坐下,奉了茶,陈氏再腼腆,也得开口了:“赵大郎,想来你也知道我母女的来意了……往年,先夫收租也大约就是这个时候了,想来,你们今年也是有了准备的。”

第一卷 春色渐至 第十三章 欠收

    第十三章欠收

    陈氏一向在内宅中,管的不过家中大小琐事,从前从未做过收租的人,虽然租地收租,天经地义的事,可陈氏却仍客气得好似在同人商量着借钱一般。

    她这头话音才落,那头赵大郎就拍着桌子大叫了一声。一声“哎哟”把没防备的陈氏唬了一跳,他才急切地道:“我正想什么时候往城里去您府上一趟,和您说说这事儿呢!陈娘子,您和林先生都是善心人,也知道我们家孩子多,张嘴吃饭的人多,花销大得不得了,所以这日子越过越穷——要不是为着我那点儿地养活不了一大家子人,我也不会佃您的地来种不是?!”

    陈氏眨着眼,尚未弄明白赵大郎这是个什么意思。林贞娘却已暗在心里猜疑这赵大是不是想要搞什么鬼。

    果然,赵大郎哭了一通穷,就哀哀求道:“娘子,您是知道的,今年夏天雨水大,害了庄稼,所以今年的收成不好。您那租子,我实在是没准备出来——这不,连我这一大家子的口粮都没筹出来呢!这贼老天啊,就欺负我们这些靠天吃饭的穷汉子,不是旱就是涝的,可让人怎么活啊!”

    骂完老天,又骂土地,只说土地公公土地奶奶白受了香火,却不护佑一方。说了好大一通,绕得陈氏头晕,赵大郎才终于说到重点,“陈娘子,您最慈悲了,就当可怜可怜我们一家老小,少收些租吧!”

    陈氏怔忡,一时之间无言。今年夏天是下了不少雨,可也没比往年多多少啊!怎么就涝了呢?难道县城里和这赵家村不是一样的天气?

    陈氏疑惑,可林贞娘却是立刻醒悟。什么涝了,什么雨大害了庄稼,这些话分明就是借口,这赵大郎怨天怨地,说了那么多无非就是一个事——打赖!

    “赵大叔,”赶在陈氏开口前说话,林贞娘笑盈盈地道:“今年的雨水很大吗?我们常年在城里住着,竟是不知道这赵家村竟然涝了!照说,如果出现了那么大的灾情,这知县大人也该出面赈灾才是啊!怎么城里居然连半点动静都没有,还真是天灾天情人无义——不过,好像也不对,我可听说本县父母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想是赵家村的灾情,父母大人竟是不知情吧!我看不如这样,赵大叔你去衙门里找知县大人吧!我想只要你讲明灾情,知县大人一定会出面赈灾,解赵家村村民于危难之中。到那时候,赵大叔您可就是村里乡民的大恩人了!”

    被林贞娘一番话绕得发晕,赵大郎干笑两声,眼角一瞥,突然大声招呼:“四蛋,你乱跑什么呢?家里来了贵人,还不快进来拜见!痛快的,快给陈娘子磕头,陈娘子是大善人,她能让你吃上饭,让咱们一家老小都饿不着……妞,你也麻溜的,快磕头、磕头!”

    看起来有十岁左右的男孩,扯着不过四、五岁,还在流鼻涕的女娃娃跪倒在地。陈氏拦了这个,就拦不了那个,眼见那男孩转着黑溜溜的大眼睛,真的磕下头去,陈氏慌忙闪避,急叫着:“这如何使得?赵大哥,你快叫两个孩子起来!我哪受得起呢?”

    “还没到年节呢!”眼见陈氏被磨得没法子,林贞娘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上前按了陈氏的手臂一下,“娘,您就坐着吧!既然赵大叔想要孩子们给您磕头,您就受着呗!反正您好歹也算是个长辈——别怕,我这里带着钱呢!多的没有,五文十文的见面礼,总是有的!”

    说着话,林贞娘从荷包里摸了几文钱出来,笑着递给那叫四蛋的孩子,“喏,拿去买糖吃。”

    那男孩眼珠一转,忽地下跳起身来,接了钱就往外头跑。那个流着鼻涕的女娃娃迟疑着,扭头往外头看了看,听着外头男童欢实的笑,也就“哧溜”一下爬起来,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这孩子……”赵大郎气得不轻,却不好发作,只是摊着手道:“怎么好意思呢?小娘子还拿钱给他们买糖吃——呵、呵呵……”

    干笑两声,他也不提租子的事了,只道:“一看小娘子这精气神,就知道娘子教养得好了。要说,我们乡下人,天生粗里粗气的,就是我娘,也是,把我养得粗鲁。”

    林贞娘觉得赵大郎这分明就是在暗讽她没家教,可陈氏却不会把人往坏里想。见赵大郎提到娘亲,便也温言道:“天下慈母都是一般的!令堂也必是一位好母亲。”

    “可不是,要说我娘,那真叫一个苦!我爹活着的时候,她没跟着享福,老了我又没本事供养她好好安度晚年——我娘啊,那真是叫一个苦……”

    说着话,他人已经往门口走去,对着门外就嚷嚷起来:“老大媳妇,快扶你奶奶出来!陈娘子好不容易来一回,可得见见……”

    在院子里正在喂鸡的年经妇人应了一声,抹身就往一旁正房靠左的屋里走。

    陈氏虽然仍带着笑,可是笑容却有些发僵。

    这算什么事呢?小的闹过了,再换成老的?

    林贞娘皱着眉,也知道陈氏是万万不会一点顾忌都没有,直接顶撞老人的。可要是真任由这赵大郎这样软磨硬泡下去,她们家的租可就真的要难收了。

    之前来的路上,她有听陈氏说过,这五十亩地,一年的地租是150石麦。这麦,如果按着市价折算,也就是45两银子。可这收的地租,总不成就按着人家零卖的价格来算,所以严格说起来,这些租子大概就是不到40两银子的样子。

    定陶县的物价比乡下要贵上少许,若房子是自家的,不算这个大项的话,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一年开销,少说也要二十两银子——这还是省吃俭用,少沾荤腥,不买大件物品,一年换不了什么新衣裳的花销。若是那些大户人家,一家老小再加上仆佣什么的,一年几千两银子都不够使。

    现在她们林家也就这么点地租钱,全指望着这个过活呢!可是不能让这么个无赖抹去一文钱。

    冷眼看着赵大郎,再看被扶进来,走路似乎也颤微微的老太太,林贞娘的目光更为冰冷。

    这赵大郎,往年怎么不说什么欠收免租的话?现在突然说这些,无非也就是欺她们孤儿寡母,没有男人倚仗罢了。

    看着陈氏在老太太进屋时忙起身相迎,林贞娘在心里冷哼了一声,没有凑近,反倒趁着双方寒喧时,径直出了屋去。

    刚被叫的赵家大儿媳和婆婆扶了老太太进屋后,就又退了出来。这会儿正站在猪圈前“噜噜”地叫猪吃食。

    正午的阳光很足,投落满院,映在那妇人的身上,她发鬓那一抹银光,让林贞娘不觉扭了下头。

    欠收,吃不上饭,可是这家的妇人却能穿金戴银,就不说这喂猪的年轻妇人,刚才扶老太太进屋的赵柱媳妇,耳朵上戴着的是一对金丁香,虽然不自太大,可是成色却很新,分明就是新进才买的。

    那个老太太,虽然没戴金银,可是头上簪的小梳上却有着珠子,虽然不过拇指大小,也可能不过是镶了半颗,可却也明显是新的。

    反观自己那个娘,一身的素,就连头发上也不过簪了一朵青色的绒花。没金没银没珠玉的,居然也成了能施舍人家饭食的人。

    胸口闷得发慌,林贞娘站在门口缓了缓心神,这才大步往不远处的谷仓处走去。

    不是欠收吗?不是受了灾吗?她倒要看看,他们赵家今年到底是打了多少粮食。她就不信了,院子里打谷场上还有尚未扫干净的麦穗,这谷仓里还就是空的了。

    谷仓门口还堆着成捆的麦杆,想是留着冬天喂牲口或是烧火的。可大门却是锁着的,只是这锁却不是什么精密的锁头,也就是最普通的门闩锁。

    林贞娘站在谷仓门口,眼角一扫,就看到麦杆堆边上丢着一根铁钎。

    也不吭声,她走过去一把捞起铁钎,插进锁与上面横棍之间就往下硬撬。

    正喂猪的赵家大儿媳,原本没有留意林贞娘,等看到林贞娘用铁钎撬锁了,这才醒过神来。

    “咦,你、你这小娘子,这是在做什么?!”

    喝问着,她放下手里的猪食盆,就往这边赶。

    林贞娘虽然听到她的叫声,却哪里会理会。把全身力气压在铁钎上,她用力往下压。一声“叭”的轻响,她只觉力气使了个空,几乎一跤跌倒。

    趔趄了下,她一站稳身,就立刻扑过去,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那把锁头扯了下来。又猛地推开后头过来拉她的妇人,一下子拉开了谷仓的大门。

    谷仓大门一打开,立刻扑出一层细灰,灰里还有因扑进门的风而飘起的麦壳。

    林贞娘眯起眼,别过脸,咳了两声才又转过头去看。

    只见这间宽敞的谷仓里,用席子围了三个粮囤,囤中已经脱了壳的麦子堆得满满的,甚至已经有些从囤里泄出洒在地上。

    眼角抽跳,林贞娘回过头,看着在她之后扑进仓来的妇人,笑盈盈地道:“嫂子家今年好收成啊!”

第一卷 春色渐至 第十四章 生平第一仗

    蹲下身,在地上抓了一把溢出的大麦粒,林贞娘抬起头来,笑道:“我就说赵大叔是个好庄稼把式,看这麦子,都饱满!”

    “那、那个是——要留种的!对,要留种的……”年轻的媳妇脸色微红,虽然有些讪讪的,却仍如是说。

    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可是她是知道自己公爹不大想给林家交那么多租的。不管怎么着,也不能让这林家小娘子就这么呆在谷仓里。

    打定主意,赵家的大儿媳过来扯着林贞娘的手臂,就往外拖,“小娘子,来了都是客,还是进屋里里喝茶,在这儿呆着做什么?又是灰又是土的——这脏的……”

    说着话,她还故意拍了拍一旁的粮囤。顿时,灰尘漫天。

    林贞娘咳嗽着,倒也没有硬赖在谷仓里。

    山东这边,虽是粮仓之地,可也属北方了,主要的粮食还是麦。一般庄户人家种的不是大麦就是小麦。除了这些粮食外也有种花生、棉花,各种树之类的。

    林贞娘刚才拿眼一扫,谷仓里堆的都是大麦,并没见其他东西。而且,这三个粮囤,囤的显然不是赵家全年的收成。想来,大部分粮食还是运出去卖了,这谷仓里留的不过是自家吃的粮食,绝不至于像这妇人说的什么留作种子。要是这么多种子,来年赵家可得租多少地?

    “大嫂,我看你们家还是赵大叔最会打算,早早的知道我们来收租,就特意把粮食卖了来筹钱,倒是省得你们再用车送了。”

    “哪儿有啊?!大郎他们进城可不是为了租……”及时收声,妇人干笑两声,只是往屋里推林贞娘。

    林贞娘却在谷仓门口扎了根似的,“呦,那敢情这些麦子是给我们准备的啊?也不知道够不够,这看样还真的要你们送了,我们那个车可好像是装不下——我还是去叫东伯来看看,这粮食要怎么装的好!”

    “呦,小娘子,您别介,先屋里坐……”

    林贞娘只是发笑,转头看,林东却不知什么时候出了院。

    “东伯,”叫了一声,她抬脚就要往外走。那妇人发急,抓着林贞娘的手臂,怎么都不肯放,又一劲地把林贞娘往屋里推。

    林贞娘怎么肯,可是她这具小身板却比这年轻媳妇要弱上许多,一时间竟是怎么都推不开她。两人正僵持着,院门口突然有人粗声问:“这干什么呢?”

    妇人一抬头,立刻大喜:“大郎,你回来可就好了——这小娘子想抢咱们家粮食……”

    林贞娘先是一怔,旋即失笑出声。这世上最能颠倒黑白的就是人这张嘴了,可真是一张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扭头看从院外大步走进来的年轻汉子,林贞娘嘴角勾起,虽然见那汉子五大三粗的身材,一看就知道是个有力气的,却也不露惧意。

    “是赵家大哥是吧?你娘子想是想差了!我是来收租的,可不是来抢东西的!这青天白日的,哪个敢抢东西呢?这样的话可不敢乱讲。”

    妇人面上一热,却仍挡着林贞娘,“小娘子,那粮食你可真不能拿……”

    “我也没说非要那粮食,赵家嫂子,我是要租钱,不是非要粮食——这佃地给租,可是天经地意的不是?!”

    “不、不是……”妇人有些口拙,眼见自家男人站在不远处,也似乎不知该说什么好似的,立刻扭头就冲着里屋叫了起来,“爹!林家小娘子要抢咱粮食了……”

    靠!还要这么说?!

    “赵家嫂子,你这张嘴可真是能说,要是强盗都长着你这么张嘴,那这天底下的东西可就真名正言顺地都归了他啦!”

    屋里涌出一大群人,做张做势的赵大郎,有捶胸顿足的赵大郎媳妇,还有马上就要开抹眼泪的老太太,陈氏却是被有意无意地挤在了最后。

    “贞娘,怎么了?”陈氏急叫,满面惶急地想往前来。

    “娘,我没事!”林贞娘先是叫了一声,就冲着赵大郎冷笑道:“赵大叔,您真是能干,这欠收了还收那么粮食。这一谷仓都是堆得满满的,我看这些粮食就是十个人吃,也能吃到明年秋粮食下来了!”

    林贞娘这样一说,陈氏也知道赵大郎刚才说的那些欠收什么的话都是骗人的。任是她再善良,再不愿与人多作计较,也不免变了脸色。

    人善良是天性,可是要是被人利用这天性来谋利,再善良的人也要觉得不快。

    “大郎,你这是何苦呢?我们林家现在是什么情形你也是知道的。你这样做,就不觉得心里头亏?!”

    陈氏的质问,没让赵大郎露出半分惭愧之色,只是急着叫天冤:“唉哟,陈娘子啊!那谷仓里就那么点粮食,这就是我们这一年的总收成了,真真是连我们自己家吃都不够,要不我怎么会拉下脸求您呢!?”

    听得心里窝了一肚子火,林贞娘哼了一声,眼睛扫过站在一边有点发木的赵家老大。不由心里一动。

    说是进城了,那他肩上搭的那个搭裢里,放的该不会就是今个卖的钱吧?

    “赵大叔,你这话说得亏不亏心啊?还全年的总收成?我赵大哥进城是做什么去了?他肩膀上搭的那是什么?那么沉?卖了几万钱啊?”

    说着话,林贞娘直奔赵家老大。挡着她的妇人一看,也急了,生怕她抢那搭裢,拉了下林贞娘的手臂,抢上前后,另一只手狠狠在她身上推了一把。

    林贞娘没有防备,被妇人推得脚下踉跄,险些跌倒。

    “你推我?!”气上心头,林贞娘想都不想,就推了过去。

    虽然林贞娘力弱,却也推得那妇人身子一晃。原本还站在一边的赵家老大吼了一声,冲过来猛地撞在林贞娘身上。林贞娘还未曾醒过神来,人已经跌在地。

    这一跌摔得不轻,屁股顿地,震得发麻,就连撞在地上的半边身子也木了似的,脑子发晕,她倒在地上,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

    人一抬头,却惊见陈氏抓着赵家老大的手臂,竟是一口咬在上头。赵家老大吃痛,哪里还顾得上别的,手臂一振,就往陈氏推了个跟头。

    林贞娘只觉脑子“嗡”的一声响,什么都想不起来了。记不得理论,记不起到底谁对谁错,眼见陈氏跌倒在地,她只觉血往上冲,恨得胸口都好似要炸开一般。

    跳起身,好似浑身的疼痛都奇迹地消失了一般,她狠狠地扑向赵大,一头就撞在男人的胸口。

    “王八蛋!你敢打我妈——杀千刀的,不要脸的狗东西!**的还是人不是?!”嘴里愤愤喝骂,却其实林贞娘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骂了什么。

    不管不顾地扑上,不管是用头撞,还是用脚踢,或是张开五指去抓,用嘴咬,林贞娘疯了一样地撕打着——她什么都不记得了,只知道眼前这个男人是她的大仇人——这混蛋就在她眼前打了她妈……

    “贞娘、贞娘……”陈氏爬起身,惊叫着,也想往前冲,却被赵大郎媳妇扯住,就连那个看起来也有六十了的老太太也伸手扯她。陈氏又气又惊,却又不肯太过用力去推攘,只怕真伤了这个老态龙钟的老太太。

    虽然打不过赵大,可是林贞娘失心疯似的攻击却也让赵大受了些轻伤。赵家儿媳和赵大郎也冲过来,嘴上只叫“别打了,别打了……”看似拉架,可是拉着的却都是林贞娘。甚至赵家儿媳还在暗地里偷偷掐林贞娘。

    林贞娘虽然挨了几下重的,可是却没有半分退让。哪管谁拉她,或是谁在下暗手,反正过来的都是赵家的人,她也不看眼前是谁,反正只要是人就狠狠踢,狠狠打,不管是哪个,打了总是没错的……

    “这是作甚?!”突然一声大喝响起。

    林贞娘这个时候哪顾得上是谁叫,只是闷了头咬上伸过来的手臂。倒是隐约听到陈氏在哭叫:“东伯、东伯,救救贞娘……”

    有人大叫,在后面拉着他的人突然松手,倒让林贞娘整个人都倒在面前的人身上。虽然跌倒了,可林贞娘却还是不曾松口,仍是狠狠地咬着不放。

    “还不快放开——”是赵大郎在叫。

    被压在林贞娘身下的妇人痛哭:“她不松口啊!”

    “小娘子,小娘子……”

    好像是林东的声音,随着叫声,一个身体自后把林贞娘拥入怀中,“贞娘,没事了,没事了……”

    熟悉的声音和味道,让林贞娘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

    慢慢松了口,放开身下的人,她回过头,看着陈氏犹带泪痕的脸,不由得抬手,去理顺陈氏耳略的碎发,“娘,头发都乱了……”

    她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陈氏原本忍住的眼泪又滚了出来。搂着林贞娘,她痛哭失声:“我苦命的女儿……”

    回抱着陈氏,林贞娘缓了肝心神,终于记起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眯起眼,她抬起头,目光冷冷地扫过就站在不远处的赵大郎、赵大,还有那个正揉着手臂上还带着血的牙印的赵家媳妇。

    “你们——还要再打吗?!”

    PS:大混战时,真的脑子是一片空白的。最近刚刚有过这种一辈子都没有过的体验,就写这儿了。

第一卷 春色渐至 第十五章 安押司

    这一场混战,林贞娘身单势弱,自然是吃了亏的。可是哪怕身上酸痛,嘴角说话也觉抽疼,她却仍狠狠地瞪着赵大郎,没有半分惧色。好像一头欲择人而噬的雌豹,她的双眼也是闪闪发亮的。

    饶是赵大郎自觉见惯了世面,可这会儿也不禁心尖颤三颤。暗里寻思自己是不是想左了:虽是孤儿寡母,可是单只这泼辣的小娘子,就不是好让人摆布的。

    抿了抿嘴角,赵大郎避开林贞娘的目光,只是陪着笑脸对着林东道:“林大哥,您多包涵,小孩家家的不懂规矩……”

    “小孩家家的?”林东冷笑一声,冷眼睨着正在揉胳膊的赵大,“你家阿甲都年过弱冠了,还是小孩家家?!赵大郎,没有你这么办事的!”

    林东容貌本来生得不恶,可是脸上那疤却让他比常人显得格外可怕,又生得身材高大,所以虽然脚有些跛,可一般人却都仍怕他三分。

    这会他瞪着赵大郎,眼神森冷,似乎连颊上那块疤都在扭曲,显得格外狰狞。刚才被他揪住甩出老远的赵家老大虽然有不甘之色,却也不敢乱往前凑。

    一直猜疑林东来历的赵大郎更是不敢轻举妄动。原本,他也不过是想软磨硬泡,耗得陈氏没了耐性免些租子的,却没想到到头来竟是动上手了。甭管事儿成不成的,这一旦动了手,可就是有些不好办了……

    他正踌躇该如何把这事儿圆满地解决了,就听得院门口一声轻咦声:“呀!这是咋了?爹!”

    刚打院门外走进来,牵着牛的少年正是刚从城里回来的赵家二儿子。牛车上还趴着个比他略小两三岁的十三、四的小少年,而在他身边却又跟着三、四个男人。

    赵大郎眼一扫过,原本漫不经心的表情突然变了,“呦,这不是安押司吗?哪阵风把您才大驾吹来了啊!这事闹的——小乙,你也不先让老三回来说声……”

    “爹,我刚才就要说来着……”赵家老大才插了一句,就被老爹狠狠瞪了一眼。

    “赵大叔,您别怪小乙,是我拦着他了……”穿着青布长衫,头戴软脚幞头的年轻男人客气地笑着,目光却是不落痕迹地打量着院里的一群人。

    时人招呼多以排行相称,常把某大称为某甲,二称为乙,所以这赵甲、赵小乙说的不过是赵大,赵二的意思。而这只称小乙,不唤姓,无遗是又近了一层。

    还未起身的林贞娘听得院门口男人说的话,但把目光转了过去。

    押司?姓安?难道竟是……

    心中刚这么一起念头,她的目光就和那些男人中的一人对上。眉毛一扬,她没说话,那个身形高大的男人却是“咦”的一声,竟是指着她叫道:“这不是那个胆子大的小娘子吗?这、这是怎么了?”

    虽然今天衣服穿得整齐,没露出那一身惹眼的花绣,可这自称陈慕狄,人只叫虎爷的男人却仍是照样那样张扬的口气。

    “能怎么样?你没干出来吗?我这模样,除了是被人打,还能有什么?”

    陈山虎皱眉,看赵家人的眼神就有几分不善,“感情好嘛!原来赵家村这地头好汉多得是,连个妇道人家都下得了手。”

    他才一提,林贞娘就冷笑着接口:“虎爷,这世上的男人可不都个个都像您一样,是只硬碰硬的英雄豪杰!”

    “你不也打伤我们人了……”赵甲媳妇才一张嘴,赵大郎就瞪了过去。

    哼一声,赵大郎打着哈哈道:“误会,误会,都是误会……安押司,您难得来,可到里正家里坐过了?他昨个儿还在念叨您呢!”

    他的话还没说完,林贞娘已经冷笑着截断他的话。爬起身,她先是按了下陈氏拉她的手,才走近那生得端庄、一团书生气的青衫男子面前。

    “安押司,我听过您的仁义大名,好生敬仰……”

    “咳咳……”陈山虎一阵猛咳,看林贞娘拿眼睨他,他忙捂住嘴,别过脸去。

    虽然被陈山虎讥笑,可林贞娘却毫无压力,仍然继续道:“小女知道您是文吏,不是捕快,这打架斗殴的事儿您多半是不管的。可此时此地,您是唯一一位在衙门中做事的,您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是衙里的父母大人,是咱们大宋的威严律法。所以,小女子斗胆,请押司大人为民女做主!”

    看着安押司目光微闪,那双黑亮的眸子闪过一丝疑惑,又似乎带了一抹笑意,林贞娘的神情更添几分凛然之意:“小女子就是想知道,这佃地赖租是对是错?!恃强凌弱,殴打妇孺是不是罪?!若我大宋人人如此,那千年仁善之风何存?这立国根本——仁孝之风又要去哪里找?!”

    似乎是哀痛无比,林贞娘压低了声音,切切道:“家不成家,国不成国,何其哀痛!”

    林贞娘一番慨慨其谈,虽然没半句“之乎者也”,可是却也听晕一大片。赵家个个都是没上过学堂的,就连一家之主赵大郎至多也就是会算个数,记个帐,斗大字识得十来个,这会儿林贞娘这么一说大道理,他也有发怵。

    还“律法”都出来了!虽然安押司还没说个字,可是赵大郎却隐约感觉到一丝不妙。

    那安押司看了林贞娘半晌,才勾起嘴角,淡淡笑了一下,只是,开口说的话却并非答林贞娘,而是:“小娘子,不如与令堂先行梳洗一下吧!有什么事容后再说。”

    林贞娘扬眉,下意识就觉得这姓安的是想拖延。这混帐也不是个好东西。可是目光一扫,落在陈氏身上,她却不由心中一动。

    虽然陈氏没有和人打起来,可是刚才被推攘倒地,又被赵家婆媳拉住,此刻也是头发有些凌乱,衣裳不整。这在陈氏来说,是从没有过的,那么爱干净的人,哪怕是旧衣裳也必是洗得干干净净,透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