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食色春光-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赘婿相比,还是差了一层。虽然现在没有禁止赘婿参加科举,可是说出去却到底有些不大好听。可能,是因为从古至今,大多是家贫无法娶妻者才会入赘的缘故吧?

    看着李安,林贞娘皱着眉,倒是真心为李安打算,“或许,会有人说三道四,可是那些闲言碎语,你管他做什么呢?左右不过是些不相干的人,最重要的不是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了吗?要我说,你要是真娶了许姐姐,她一定会对你很好的——许官人和温娘子也对待你如同半子……”

    因为林贞娘的这几句话,本来一直沉着脸的李安忽然舒眉笑了起来。原本发堵的心口忽然就松了下来,他看着林贞娘,温言道:“已经很久没有人这样为我考虑了……”除了过世的父母,还有谁这样为他的前途忧心,不求任何回报,只是想着他好,甚至把话说得这样直白,丝毫没有考虑他会不会不开心……

    望着林贞娘,李安心里涌上一种说不清的情绪。明明,只是才认识不久的邻居。初见时,还觉得这小娘子虽然心肠不坏,却太过霸道,说话又急躁又直接,全不会给人留余地。可是不过短短数月,他却觉得这面前的小娘子已是一个可以深交以托身家的真朋友。

    微微笑着,李安的双眸一片清明,可是却仍在拒绝:“贞娘,我知道你是为我考虑,才说出这样的话,可是虽然你诸多考虑不是没有道理,却并非是我所愿。”

    林贞娘听得皱眉,却没有打断他李安的话说得缓慢,分明是经过考虑的。那么好的事,怕是很多人都想挤破了头,但再好的事,要是人家不愿,也不算好了——呀,他居然这样叫她的名字呢!不再仍带三分客套地唤小娘子。

    望着林贞娘,李安只是淡淡道:“我爹死的时候,曾经说过望我重振家声,就算不能名扬天下,最不济也做个能造福乡里的人……”顿了下,他笑着:“其实我不太知道要怎么做。所以想,要造福乡里,就要先考中进士。中了进士,就算只是做一任小小县令,也必能造福乡里——所以,做一个好官,护一方水土,是我的心愿。一直以来,我都是这样努力的……”

    “可是现在,来了定陶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造福一方并不一定是要考中进士的。”他偏了头,似乎在思索:“像安主簿,他以前也是个读书人,也是想着中进士,可是后来却是做了小吏。而现在,虽然走了一段弯路,却又做了官……像刘原,虽然他只是行商,可是知味轩的点心让每一个吃过的人都笑口常开。还有那个蜂窝煤,多少人因为有了这个而度过一个温暖的寒冬——啊,还有你,下门桥的那些苦力现在要是没有‘好吃再来’怕是都不知道去哪儿吃饭了……”

    看着盯着他的林贞娘,李安眨巴了下眼,面上竟有一分羞意,“你们做得都很好,我也想做得更好——虽然不知道之后能不能中进士,能不能成为一个好官,可是,我很想尝试看自己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林贞娘轻轻吁了口气,偏了偏头,忽然就笑了起来。

    她还以为李安不是个擅言词的人呢!却原来也可以这样一说一大通的。但,说得真是动听呢!原来,她连开个小店都是造福乡里……

    忍不住咧嘴笑,她很哥俩好地拍着李安的肩膀,“你的理想也不错啊!有了理想,就有了实现的希望——嗯,你会是个好官……”

    李安的脸上有些发红,“那个,刚才你说的事——我、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明明刚才还在侃侃而谈的少年,说到婚姻,又是一脸抹不开,大概是真的觉得和林贞娘说这个太过难堪,他迟疑了好一会儿,才终于道:“总之,我现在不想这个——”

    “不想就不想呗!”林贞娘不以为意,她虽然八卦,可却还没到非要勉强别人接受她意见的地步。用手肘碰了下李安,她嬉笑道:“想好了,以后后悔可也是白后悔了。”

    李安抿嘴,“那你……”只说了两个字,他就咽了下去,低下头去,竟似乎再也呆不住似的,“我、我先走了……”

    “要走?那这乌鸦……”看着少年头也不回地闯出门去,林贞娘忍不住摇头。看看桌上歪着脑袋看她的乌鸦,忍不住伸手捅了下,“你老实点,不听话,我就先把你烤了吃……”

    虽然嘴上这样说,可是林贞娘却还是留下了这只受伤的黑鸟。

    追到院里,林贞娘挑起灯笼,看着李安爬上梯子翻过了墙,听着他爬下梯子,又用手敲了敲墙,她才安心。

    把灯笼插在一旁,她笨手笨脚地收梯子。眼角一转,却见正房悄然亮起一点昏光。

    咦,到底是吵醒了娘吗?

    把梯子放倒,林贞娘也没特意往前院送梯子,就那样灭了灯笼转进正房。

    披着衣裳坐在床上的陈氏招了招手,等林贞娘近了,才压低声音问:“厢房可起了?”

    林贞娘一怔,虽然直觉地摇头,却到底忍不住发笑。看来陈氏不是刚醒了,想来是一直忍到这会儿李安走了才叫她进来吧?

    不用想,娘是不喜她刚才的做法的,可是就是这样还是没有半分声张,还怕惊动了如玉坏了她的名声——果然是她的亲娘。

    看着林贞娘的笑,陈氏忍不住一指头戳在她的脑门上,“还笑?你个丫头,现在越来越大胆了!”

    偏偏,她这个做娘的管教不得,还要由着她……

    摇了摇头,陈氏搂着林贞娘,直接用被子裹住她的身子,根本不理会她刚从外头进屋,身子冷得像冰。

    “贞娘啊,你和娘说说,你到底是中意哪一个?是阿原还是这个李安?”

    原本已经伏在陈氏怀里的林贞娘,乍听此言,身子一震,忙翻身坐起,“娘,你在说什么呢?”

    什么时候,陈氏也变得这么八卦?还是有什么人在她面前说了些什么怪话?好好的,怎么就说到她身上来了呢?

    第八十二章 八卦

第一卷 春色渐至 第八十三章 加盟

    第八十三章 加盟

    还未到饭时,做好准备工作的林贞娘坐在店门口发呆。身边的柴花儿在一直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林贞娘却根本没有听进心里去。反正自打昨个见过沈墨亭之后,柴花儿就没停过打听沈墨亭的事儿,说来说去还都是那些话,不听也罢。

    今天天色有些阴,瞧着八成要下雪了吧?

    呆呆地看着门外的天色,林贞娘把手举在面前,轻轻地哈着气,不自觉就想起了昨晚上陈氏问她的话。头偏了偏,她忍不住失笑出声。

    虽然已经习惯了现在这社会就是早早定亲结婚生子的风俗,可是被陈氏突然就问起这事儿,她还真是有些骇到。怎么就会忽然说到了刘原和李安呢?

    明明,是两个比她——小……

    甩了甩头,虽然不得不承认现在外表看来是她更小,可林贞娘心里还是暗暗嘀咕了一声。在她心里,那两个少年是朋友是伙伴,可是却还真从没有往情爱上想过。

    许是娘有些急了吧?九月,她被退亲时,陈氏还曾哭着怕她再也找不到好人家,可现在却已经是在盘算着到底是选哪一户了。倒好像只要她想,对方就会立刻满心欢喜地接受一般——是不是,所有的娘都把自己的女儿看得最好?!

    “贞娘——”

    听到声音,林贞娘抬起头,先是一怔,随即发笑。还真是不能乱想,这刘原属曹操的,还没提人就到。

    刘原兴冲冲地快步奔入,一身大皮袄,肩上还挂着一个搭裢,一副要出门行商的标准装备,倒让林贞娘吃了一惊。这些日子,她可是没少见过这样装备的行脚商人。

    “这是要去哪儿?”这个时候出门,还能赶上回来过年吗?

    “上河东!”刘原整个人都处于兴奋状态,根本就没像林贞娘想的那么多。“我和你说,之前不是说了要把蜂窝煤卖到河东去吗?现在事情已经有了着落,我和宋老板今个儿就立刻赶过去。如果顺利,这可是笔大单子——够吃一年了!”

    虽然面容还显稚嫩,可是刘原说起话来却已经满口生意经。眉宇间尽是飞扬之意,哪里还是数月前被父亲追得满街跑的懵懂少年。

    “今个儿都初十了,你这会儿走怕是赶不回来过年了吧?”林贞娘随口问道:“伯母倒是真放手了,居然让你这时候走。”

    原本还一脸得色的刘原面容一垮,口齿微动,才凑近身道:“回头要是我娘打发人来问,可千万别说我走时还来过这。”

    “呀!你没和伯母说你要去河东府贩煤?”林贞娘会意过来,却仍是不明白,“要坐船去河东,可不得从下门桥上船吗?”

    刘原面色一僵,口齿微动,却没有说别的,只是拿眼白了林贞娘一眼,没好气地道:“当我没说——先给我冒一份荤素搭配的冒菜来——没眼力介儿的,这回去河东,好长时间都吃不着这个味道了。”

    “就没见过哪个,要吃食像你这样要得这么威风的。”嘴上虽然挖苦,林贞娘却还是痛快地抓了食材,下锅冒菜。

    刘原虽然每次吃冒菜都吃得眼泪鼻涕一齐流,却没个记性,每次来都要吃上一份才高兴。不过这正是麻辣味的魅力,所有“好吃再来”的常客,个个都像刘原一样。吃的时候个个叫苦,直说下回再也不吃了,可没几天就又会转回来——不吃想啊!

    “咦,你这是什么?策划案?”刘原生性跳脱,又觉得相熟,在林贞娘面前,可从没觉得有什么是属于不能看的商业机密。

    “你这人……”林贞娘嗔了一声,却也没有出手抢那策划案。本来是备着等武小六来看的,可这会儿他人还没来,先让刘原看看也好。要说做生意,刘原比她强多了。

    “这是什么意思?连锁加盟?”刘原看这样的文件看得极快,一目十行,已经基本明白过来什么意思。虽然有些词仍然不大明白,可是这中心思想却是抓得极准。

    “这就好比我在定陶开了煤场,还可以在河东府开煤场一样——是吧?嗯,就好像我还能再多开几家知味轩——就是分铺嘛!只不过,你现在这个意思,是说只要别人交加盟费,或是允你技术入股,就能开‘好吃再来’的分店——是这个意思吧?”

    刘原眨巴着眼睛,用手指敲着手里的策划案,突然出声道:“我看这个好——我做了!”

    “你做了?”林贞娘一愣,随即笑起来:“你还真是大老板了,才看了几眼啊!想开店就开店?”

    “有利可图,就得当机立断。”刘原不以为意,“就你这铺子用多大的本钱,我还不清楚吗?而且,这个麻辣冒菜还有这盒饭、盖浇饭的,虽然便宜,可做好了卖出了量还是能赚钱的。贞娘,就这么说好了,等我从河东府回来,就去选铺面——就照你说的,做什么县代、镇代——最好的是这个,一县一镇只有一两家,不会争生意。”

    听刘原几句话就定下了开店的事,林贞娘不由在心里唉叹:这做生意果然还是钱生钱来得快,要想人赚钱才叫一个难呢!

    冒菜一冒好,刘原丢开策划书,捧着碗痛吃,还没吃完时,赶巧武小六也过来了。

    不知是不是也是一夜没睡,武小六看起来比熬夜的林贞娘还要憔悴。

    见了林贞娘,还没等她说策划书的事,武小六就似乎下了很大决心似地道:“贞娘,昨个儿说的那事,我想好了!就按你的办吧!我回头找人看看房子,总还能卖个几十两,做这个生意。”

    刚听完刘原说的那些话,再听武小六这话,林贞娘只觉大受刺激,“小六哥,你也不用这么紧张。这生意的花销并不算太大……”

    安抚着武小六,林贞娘倒忘了之前还想着要怎么说服武小六一定要加盟的话了。

    “我开这铺子的费用,都在这里记着了,小六哥可以好好看看——曹县的房租不知是多少,这里最主要的费用还是房租,除了这,其他的也没什么……”

    虽有林贞娘安抚,武小六的情绪却仍是紧张。倒是刘原,一面吃东西,一面出声:“武六哥,你之前也是一直摆摊子来着,也算是生意人。现在这明摆着不会亏本的生意,哪儿还要想那么多呢!?你放心,我可以打包票,加盟‘好吃再来’一准差不了。这不,我等着年后也要做这个生意呢!”

    不知是不是刘原现在真的那么有人气有声望了,武小六闻言,竟似松了口气,“刘老板的本事,咱们都是知道的。有你这话,这生意自然是错不了……”

    “贞娘,我明个儿就去曹县,要不你和我一起去看看?”问过这一句,武小六又有些迟疑,“只是,明个儿我主要是去岳父家,不知你介不介意……”

    “这是去过大礼?”林贞娘眨巴着眼睛,倒真是有些好奇。在后世,可没这些讲究了。

    武小六面皮薄,被林贞娘一问脸上就红了几分,“我家贫,也没那么多聘礼,只是这该尽的礼数还是要做到的——我不想让她太委屈。”

    没有太多甜言蜜语,只是一句不想她委屈,已经让林贞娘觉得武小六将来也会是个好夫君了。

    除了想看看曹县的情况外,多少也是好奇,林贞娘临时改了食谱,把盖浇饭和盒饭的菜色都改了炖菜,一大早先把菜炖上,还没等菜熟,叮嘱了张氏看着锅,人先坐着武小六雇的马车一同往曹县去了。这样,赶一些的话晚上时还能赶回来。

    就像武小六说的,今天带着的大礼不过棉布五匹,彩缎三尺,外加一只装了两锭银,一幅半银头面的小匣。这样的大礼,比之一般最低的礼还要低些。不过,武小六的岳家也是知情重理的人家,倒没有计较这些,反倒一直说双方都不过是寻常百姓,那么多讲究也没什么意思。左右,娘家也没出太多的嫁妆,自然也不要求男方出多少聘礼。不管怎么样,主要还是小两口成婚后过得好就成。

    这话说得实在,随行的媒人听得一叠声地夸赞,就是武小六也听得面露感激。而林贞娘这个原本不该随行的人,却是捞到了实惠,充作武小六的妹子见着了准新娘。

    初见这名唤王彩英的爽利女子,林贞娘就觉得投脾气。尤其是知道这门亲事还是王彩英自己相中的更觉得又是惊讶又是佩服。

    这样的事,虽然不是没有,可到底还是少见。像王彩英这样当着人面也直接说出来的,更是少有了。

    “真的只因为小六哥孝顺就相中了他?”

    林贞娘虽然听清了,却还是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这真是天大的姻缘。还没听过有哪个姑娘只是无意听到人说邻居是个孝子,哪怕再忙,再累,就是夜里摸黑也要浆洗衣物,不曾让瞎眼老母穿过一件脏衣服的事,就跑到邻县去亲自瞧人的。

    不过,这样看来有些冲动的举动,到底还是成全了一段好姻缘。

    “嫂子放心,这事儿我一准和小六哥学……”林贞娘笑着,脆生生地说了一句。她可不傻,王彩英当着她的面说了前缘,可真正想让知道的却另有其人。

    第八十三章 加盟

第一卷 春色渐至 第八十四章 扫尘

    第八十四章 扫尘

    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

    码头上二十那天下了最后一趟货,就封了仓。这时候,若再有船入港,就得看力会的人愿不愿意下这趟货了。若是连高价都没人肯下货,那这没赶上时候的船主,就得守着船等到正月十五之后了。

    从古至后世,华人最重视的节日就是春节,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打从初十起,就有购年货的。有那近的,或是走路或是推着独轮车,远些的,就是赶车或是坐船。林林总总,凡是来一趟定陶,必是大包小包地一大堆。

    这小半月里,“好吃再来”倒是接待了不少来置办年货的客人。若不是他们卖的吃食不好多带,顶多也就是带上一份临时尝尝鲜,怕是要多卖不少。不过虽然这铺子卖得少,可“知味轩”却是没少卖。

    点心这东西,大冬天里放在外头仓房里,就算不上冻也能放上十天半月,寻常庄户人家不是放上大半个月还是敢吃,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年代。

    在定陶,知味轩的名气算是大了,很多人冲着它的名气过去买点心。可是也有些不常来定陶的人并不知道知味轩的名头。所以林贞娘这些日子倒是没少给知味轩做宣传,甚至还特意请人写了好些个优惠券。凡是从“好吃再来”过去的客人,都能享个九折优惠。这样一来,不只是来这儿吃饭的客人要讨要优惠券,甚至还有好些定陶城里住的特意跑过来拿优惠券。到最后,这优惠券却是连夜印了不少,一时间定陶城里凡是想买点心的,要是没两张知味轩的优惠券,那都不了去买点心了。

    这算是林贞娘头一次做主管知味轩的事,原本一开始李掌柜是不大高兴的,但一连几天大抢购,做出来的点心供不应求后,李掌柜的态度就较之前恭敬了许多,真正把林贞娘看成了二股东,事事都先询问林贞娘的意见。倒让林贞娘颇有几分快慰的意思。不过,就算知味轩赚得多,她最关注的还是自己的“好吃再来”。

    码头一封,店里的生意就立刻一落千丈。纵是有那些仍是单身汉的要出来觅食,可生意却仍是惨淡得让林贞娘立刻想开门。不过为着那几个仍要上门的主顾,她还是硬拖到了二十三才关门。

    “真是要一直放到正月十五去?”卢磊报怨着:“这么多天,可叫人让哪吃饭去啊!”

    林贞娘一笑,收拾食材的动作却没慢半分。头略偏了下,她用下巴往一旁正和林四整理桌椅的柴花儿那点了点,“柴大哥家里不是有人做饭嘛!还能差你那一口吃的。”

    卢磊偷瞧着柴花儿,脸上露出些许热切,可是明明对着旁人粗声粗气,什么话都敢说的人,当着柴花儿却是一惯腼腆。

    林贞娘扬起眉,有些促狭地扬声道:“花儿,你卢大哥在犯愁过年在哪儿吃饭呢!你们家年货置办得怎么样?可不是差了他那一口吃食吧?”

    柴花儿回身,眼角一挑,白了卢磊一眼,“大过年的,你不回乡里,赖在定陶做什么?我们家可没备你的饭……”

    少女毫不客气的冷淡言词,立刻让卢磊涨红了一张脸,可是人却没被气走,反倒上前嗫嚅着:“花儿,我这不是想留在这儿陪你和柴大哥嘛,你们也没亲人……”

    看着紧跟在柴花儿身后转来转去的卢磊,林贞娘摇头。也不再去细听。

    卢磊恋着柴花儿,任谁都看得出来。可是柴花儿却是一百个没把卢磊看在眼里,就是一向把卢磊放成是兄弟的柴云飞,也大概从没想过把妹妹嫁给卢磊这个穷哈哈的吧?

    腊月二十三,即是小年,也是祭灶神的日子。不过现在讲究“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所以这祭灶的事儿,倒是又排在二十四的。

    二十三这天,林贞娘带了一众伙计好好把铺子打扫了个干净,算了工钱,又各封了一封红包,这才上了门板,用红纸封了店门。这就算是正式放假了,这一休息,就要休息到正月十五,难得的清闲半个月。

    不过虽说是放假,日子却过得并不多闲。腊月二十五,她还要去曹县贺武小六结婚。

    这个叫撞天婚。就是过了小年也不用择什么日子,只抢在大年之前结婚。这倒是迎合了穷汉子的欢心,不是后世有句话就说“有钱没钱,娶个媳妇好过年”嘛!

    林贞娘和武小六约好了,趁着过年的时候,也顺便把铺子看好了,要是有合意的租下了也好趁这个时候收拾出来,赶上年后就能开业。虽然林贞娘觉得自己好像是有点坏人家的蜜月,可这时候还真没后世那么多穷讲究。就是王彩英还没过门,都大力赞成这主意,还主动和林贞娘说起好几个不错的铺面。

    因为腊月二十五,要去曹县。所以扫尘的事儿就只能定在二十四了。

    二十四这天,林贞娘起了个大早,先在厨房里烧上了热水备用着。这一天,不拘是家里什么人,个个都得参加劳动。就是一向总是借口体弱的如玉,也得上手。

    不过陈氏到底还是温善,也不给如玉安排多重的活计,只让她把左右厢房,包括她和林静住的房子在内打扫一遍即可。而林静,则是要自己把书房里收拾整齐。至于其他的房间,还有前院的房子,则是林贞娘和陈氏做了。东伯,则是要管着院子和柴房、马厩。

    虽然平时也常常打扫,并不觉得家里脏。可是今个全家总动员,这么一仔细打扫,还真就扫出了不少灰。

    鸡毛掸子不够长,就用竹杆绑上,再不够高,还能踩上凳子。墙面棚角,一一扫过,带下不少积灰,还有细细的蜘蛛网。

    虽然已经冬天了,可今年屋里暖,棚角里还藏着活的蜘蛛。鸡毛掸子一扫过去,就扒拉着腿飞快地游走开。林贞娘还想直接扫下来踩死,却被陈氏拉住。几声佛号倒是救了几条小生命。似乎从林父死后,陈氏更信神佛,这样杀生的事,自然是不肯做的。

    扫完尘,就开始抹灰,一大锅热水用完又烧了一大锅。等到把家具都抹了一遍,林贞娘只觉得腰都直不起来了。扶着椅子,最后抹一把椅子腿,她直起腰,捶了捶腰,喝了口陈氏递过来的水,累得直喘气。

    “娘,你快别蹲了——那头我刚擦过了,我没事,这才多点活啊,一会儿就完了……”她多干一点,陈氏就少干一点。

    不过林贞娘虽然这么想,可陈氏却自然不肯让她一个人干。拗不过陈氏,林贞娘到底还是让陈氏帮手。两母女同在一处干着活,说着些闲话,时间倒是过得很快。

    中午时,林贞娘只是简单煮了些面,一家人对付着吃了一口,又满院里忙乎着洗被晒衣,通渠扫沟。女人们洗衣洗得忙,林静却是绕着东伯身前身后,说是帮忙,更多的却是胡闹。

    如此一天忙碌,等到一切都归置好,也过了半下午。

    这时候却是要准备祭灶的吃食了。这个,林贞娘从前却是没有准备过的。在后世,已经很少有人家还会祭灶了。

    不过这准备祭灶的吃食,却也是不用林贞娘动手的。一般来说,准备祭灶用吃食的,都是当家主妇。像如玉,就是想插手,也是不成的。

    林贞娘陪着陈氏在厨房里准备吃食,如玉站在门口,默不作声地看了会儿,也就转到屋里去剪窗花了。

    这祭灶的吃食,倒也没有一定的规定,什么鸡鸭鱼肉,都可以。一般来说是什么好吃就做些什么,但有一样,却是备必的。那就是新熬的麦芽糖糖稀,还有糖和面做的糖瓜。这个,却是为了要甜甜灶王爷的嘴,好让他上天说主人家的好话。

    入了黄昏,吃食已经准备好了。如玉也把窗花剪好贴在窗纸上。白色新糊的窗纸,红红的窗花,在昏光映照下相映成趣。什么孔雀戏牡丹、喜鹊登枝,活灵活现的,倒让林贞娘禁不住瞪大眼直盯着看。

    她这头只顾着看窗花,却没留意陈氏看着摆在厨房前案上的吃食,又抬手去抹眼泪。

    “姐姐,”如玉扬声叫了一声,“姐姐,这也该祭灶了,咱们也回避下吧!就让静哥儿祭灶吧!”

    回过神来,林贞娘转身,“静哥儿祭灶?”一个小孩祭灶?!

    她皱眉,刚要开口,陈氏却已经转身要回避了。林贞娘眨巴了下眼,拉住陈氏,嘴一张,却猛然想了起来。

    往年祭灶时,倒的确是这样的情形,准备了吃食,她们这些女人就避开,而由林父祭灶——这个,祭灶神不能由女人来的?

    “往年,都是你爹爹……”被林贞娘拉住,陈氏垂下头,用帕子擦着眼角。

    果然,是要男人来祭灶!

    林贞娘看着如玉又仰高的头,脸上那抹似笑非笑的得意神情,心里又是窝火又是无奈。如果真必须男人来祭灶,那这家里还真只能由林静来做了。也难怪,如玉这样的表情。主持祭灶,就表示,林静是这家里的男主人了吧?

    目光微闪,林贞娘转头,忽然笑道:“东伯,静哥儿一个孩子什么都不会做,你来帮他吧!”

    林东讶然,呆了一会儿,才在林贞娘又唤他时上前。牵了林静的手,用筷子去粘糖稀。

    默默看着林东抬手去抹灶王爷的嘴,林贞娘轻轻吁了一声。虽然知道自己这样根本就是自欺欺人,却仍是歪着头,露出一抹笑意。

    PS:感谢瀜嵐的粉红

    第八十四章 扫尘


第一卷 春色渐至 第八十五章 年礼

    第八十五章 年礼(一更)

    武小六的婚礼并不是很隆重。

    窄小的小院,简单的新房,哪怕是新近修茸过,可是仍然能看得出这座临时租下的小院有了好些年头。不过,这是卖掉定陶虽同样不大却是祖宅的房子的武小六,所能承担的最好的新家。

    可是,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新家里,却充满了欢笑声。武小六在笑,挑下盖头的王彩英在笑,武小六瞎眼的老娘在笑,来道贺的不太多的宾客也在笑。想来,就住在临近,碍于规矩不好过来的王家父母也在笑。

    虽然新女婿不是什么有钱人,可是却知道努力,女儿嫁给他,现在虽然不是很享福,却能看到未来——女人怕的从来都不是贫穷,而是看不到未来,没有希望。

    这一天,武小六的族人没来几个,可是瓦肆里一起出摊子的朋友却几乎全到了。不隆重的婚礼,却充满了欢笑与真心诚意的祝福。

    在夜幕降临,提前返回定陶的林贞娘,坐在驴车里,听着渐远的欢笑声,不由抿嘴浅笑。

    虽然不是大富大贵,可是寻常百姓也照样过得快活。不是没有为生活发愁苦闷,甚至怨天怨地过,可是哪怕哭过怨过,照样会笑着过自己的日子。

    不知是不是今天的婚礼,让她生出许多感慨。林贞娘一路上,总是想起武小六掀开盖头时,王彩英抬起头,两人目光相对时的灿烂笑容。

    男不才,女不貌,今天的一对新人,都是最普通的男女,可是当他们目光相对,无声地欢笑时,却一样散发着打动人心的魅力——那,是名为幸福的感觉吧?

    突然之间,林贞娘很是羡慕。前世的她,还没来得及谈一场恋爱,就重生在了大宋初年。而这个世界,却是没有自由恋爱这一说的——或许,她这辈子,都没办法谈一次真正的恋爱了吧?

    心里隐隐有些难过,但很快林贞娘就把那一丝阴郁抛在了脑后。

    武小六新婚第二天,她就又赶去了曹县,在新婚夫妇之间充了个大灯炮,三个人外带一个一直跟着她的东伯,一连看了几间铺子。

    这个时候,就是牙行也多半歇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