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忠犬将军锦绣妻-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嘛,你还知道你做的不对啊!问题是……正常人都不会那么做,你堂堂一个大将军是脑子坏了吗?
  算了算了,她搞不懂……
  只是,书信的最后一页结尾处写了一句话,倒是引起了她的注意。
  “为弥补徐某的过错,徐某不日之后将为荣安县主献上一份厚礼,请县主笑纳……”
  他要送礼?
  傅锦仪又抽了抽眼角,对这个人的礼物还心有余悸。她很想说本县主原谅你了,你别再来烦我就行,要是你这回再送个什么麻雀虫子之类,我真的会打死你!
  傅锦仪浑浑噩噩地想着,却在五天之后真的收到了徐策的礼物。
  ***
  徐策献上的所谓“厚礼”,并不是一件真实的物品。
  换句话说,应该是一件让傅锦仪感到兴奋的事情,而这件事情的当事人,正是深陷恶名旋涡的傅妙仪!
  自那日萧妃回宫后,冯家在京城彻底出了丑,原本就难娶妻的冯大少爷更加娶不上媳妇了。而萧家的正室夫人傅妙仪,她身为绑架荣安县主并转手“卖”给冯家的主谋,更是得到了满京城的贵族和百姓们的唾骂。
  那傅妙仪以绑架县主的罪名被送到府台后,京兆尹倒是收了萧家的好处,只是以绑架罪判处她,没有把她图谋毁人清白的罪过揭发出来——虽然全京城甚至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了。而冯家为了洗脱自己身上的污名,这几日以来都在疯狂地想尽一切手段,将萧府中的丑事尽可能地推到傅妙仪头上去!
  什么冯家本也不愿如此,是傅妙仪上门游说;又什么为了从傅妙仪手里“买”到荣安县主,冯家不得不支付了萧家一大笔钱,甚至那萧家此前上下打点贿赂的金银也是冯家出的;还有什么冯家根本就不知道送上门来的女子是荣安县主,还以为是个自愿嫁过来的姑娘,不料傅妙仪竟强迫着人家过来了云云……
  为了传播这些对冯家有利、对傅妙仪有毁灭性打击的流言,冯家实在花了不少钱。不过对身为文臣的冯家来说,名声就是命根子,花多少钱都值得!而傅妙仪在这些流言的攻歼下,她的整个人生都因此而改变。
  首先,萧云天和苗氏对她痛恨无比。他们一心责怪傅妙仪笨手笨脚办砸了事情,自个儿惹来一身腥不说,还拖累了萧家!随后,京兆尹按照律令判处了她二十杖刑,将她打得血肉模糊后抬回了萧家,并在她的户籍案卷上记录了她这一辈子洗不去的罪名。
  对一个坐过罪、又被京城百姓们的吐沫星子湮没的女人,萧家简直不想让傅妙仪进门。只是那傅妙仪倒是个精明的,她事先传信出去求助了冯家和萧妃娘娘,自言道愿意认下冯家推过来的一切罪名,只求冯家和萧妃娘娘能帮她说情,让她能继续做萧府的正室。那冯家的恶名还没推脱干净,还指望着她老老实实接着,自然答应了这个对冯家来说是举手之劳的请求。
  于是,碍着冯家的情面,萧云天还是将傅妙仪迎回了府,也并未再在她身上撒气泄愤。这个结果令萧府的妾室白玉莲相当不满——白玉莲可是翘首期盼着傅妙仪这回能被一举废掉,为此她可没少和萧云天吹枕边风!
  她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扶正,但头上有没有一个正室压着,这是有极大分别的。就算她现在是萧府后宅实际上的掌控者、傅妙仪已经名存实亡,但她每回见到傅妙仪、听到旁人唤她为“夫人”,她心里就如同被蚂蚁啃噬一般难受!
  白玉莲虽然心急,倒也深谙驭夫之术,不会逼着萧云天硬要废了傅妙仪。只是,她未曾想到,她的这个心愿竟有另外的人来帮她实现了。
  傅妙仪的恶名传得很凶,而传了几天之后,京城里的传言变味了。
  那传言既不是萧家愿意看到的,更不是冯家愿意看到的。原来,不知怎么回事,街头巷尾都开始谈论起一个全新的观点——武安伯夫人将自己的妹子“卖”给冯家,实则是宫中的萧妃娘娘指使的!
  萧妃娘娘为了给六皇子求娶到冯家的女儿,这才想出了一条卑劣的计划,想要给冯家的傻儿子送一个县主媳妇!
  这一条流言,无疑是最接近真相的,然而……此前被推出来当挡箭牌的是傅妙仪,可没扯上萧妃娘娘,萧家和冯家这两个氏族也决不允许萧妃娘娘被牵扯!
  原本想着这百姓们都是市井人,茶余饭后谈论八卦,自然会把焦点集中在冯大少爷的丑闻上。朝堂的局势甚至皇子之间的斗争,他们看不懂、而且也不感兴趣。谁知道,这传来传去,竟然真扯到了萧妃和六皇子身上。
  如此,可就不是什么恶名的问题了啊!真要闹大了,怕是会招来灭顶之灾!
  宫里的萧妃在第一次听到类似流言时就吓坏了。她是和冯家一道,花了大价钱将傅妙仪推出来抵挡恶名的,可谁料到最后把祸水引到了自己身上!她和冯家联姻的事情本就敏感,这么大张旗鼓地宣告与天下,岂不是主动去碍圣上的眼睛、招惹太子党和豫王党的攻歼么。若再有那有心人在圣上跟前进言……
  怕是她萧妃母子就会成为夺嫡斗争的第一波牺牲品!
  萧妃绝不会放任此事发生,她凭着在宫中挣扎十余年的手腕心术,迅速冷静下来后,就立即传了命令下去。她先是以妃位的身份下了一道旨意给萧家,痛斥傅妙仪的恶行,拼了命地将所有恶名往傅妙仪身上推;随后,她大义灭亲,命令萧云天将傅妙仪休弃!
  萧妃的意思是,整件事情都是傅妙仪所为,是傅妙仪出于姐妹间的怨恨报复荣安县主,和她无关,和冯家无关,更和六皇子无关!而最后休妻的命令才是最关键的动作,若是她一味包庇傅妙仪,外人难免会越发猜测傅妙仪只是帮凶而已,真正的主谋是她!
  如此一来,傅妙仪已经得到了惩处,就满足了大家的八卦之心,也证明了她自个儿与此事无关。虽然流言这个东西最难整治,日后怕是还会落下不少漏洞,但能摆平这次危机就已经是幸运了。
  而傅妙仪,她真是一颗绝佳的棋子。萧云天从未爱过她,苗氏早就想将她赶出门,她自个儿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这样的人,能成为自己的垫脚石也算物尽其用啊。
  如此,萧妃的旨意在三月十一日传到萧府;三月十三日,傅妙仪被以“心肠歹毒、惹是生非、谋害县主、败坏名节”的罪过,被萧府休回娘家。


第一百一十四章 媵妾
  看着被萧府下人抬回来的傅妙仪,傅锦仪的手指微微颤动。
  原来这就是徐策所说的“厚礼”。冯家丑事传出后,傅锦仪料到了傅妙仪会吃不少苦头,却没想到她竟能被萧家休弃!如今,浑身狼狈、面容虚弱、腰腿上刑伤未愈的傅妙仪就躺在自己面前,她上辈子最痛恨的仇人就这样灰头土脸地送到了她手里……
  她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这种感觉甚至比谢氏被废为通房的时候还强烈。
  “三姑娘回来了,三姑娘回来了!”门前的婆子忙着去向掌家的三太太禀报。对一个被休回娘家的女儿,她已经不是武安伯夫人,娘家人也不能尊称她为“三姑奶奶”,只能叫姑娘。
  对于傅家来说,虽然傅妙仪的丑事牵连的是萧家,但娘家出一个被休弃的女子还是很丢人的。尤其——傅妙仪可是早就把傅守仁和傅老夫人两位长辈得罪惨了!
  从谢氏出事之后,傅守仁就连带着厌恶了她生的三个孩子,唯有对那唯一的男嗣傅德明好些。而傅妙仪为了婆家,竟偷了娘家那么大一笔钱、差点坏了大事,她这么做的时候可没想到自己有被婆家休弃的一天!
  此时傅妙仪被送回来,傅老夫人和傅守仁竟都厌恶地避之不及,推脱了让三太太全权处置。三太太早就遣人在门前等着,得了消息后也懒得露面,坐在屋里吩咐道:“三姑娘被休丢尽了咱们傅家的脸面,日后定也不能以姑娘的礼遇对待她了!也就当是养一个闲人、多一口饭罢了。”
  彼时大房的赵姨娘正坐在三太太下首。那赵姨娘是个精明人,她装作无意来三太太这儿送些时令瓜果、闲扯说话,实则是为了等着看傅妙仪的好戏的。她赔笑道:“三太太,您真是心地纯善,还费心安置三姑娘。奴婢倒是记得从前老夫人说过一句说,说是三姑娘不忠不孝偷窃娘家的巨额财物,日后咱们傅家就没有她这个女儿!”
  赵姨娘和谢氏是有杀子之仇的,虽然谢氏如今在她手底下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但谢氏的几个孩子她也没想放过。更遑论傅妙仪这么多年来仗着嫡出,对她亲生女儿傅萱仪的欺辱……
  三太太听着眉头微挑,笑道:“老夫人的确这样说过。只是……她都被萧家休了,若再被娘家赶出去,就要露宿街头了。这到底于咱们傅家的名声有损呐。我看还是接回来,不如就送进家庙里,让她带发修行,一辈子青灯古佛!你瞧着怎样?”
  三太太出的这个主意已经算是狠的了。她和谢氏掐架许多年,对傅妙仪本就没有好感;那二十五万两巨款被盗的事情又将她害苦,挨了十个板子不说,这掌家权都差点让老夫人撸给了二太太。三太太对傅妙仪的恨,哪里能少了?
  只是那赵姨娘听着却并不满意。她抿唇一笑,道:“三姑娘还不到二十岁,送去庙里一辈子,倒真是可怜了。我有个主意,三太太不妨听听?”
  三太太知道这赵姨娘心狠手辣,便笑着等她说。
  赵姨娘道:“这三姑娘是通房丫鬟翠鹃所生的庶女,身份本就低微;她又被休了,成了娘家的污点。京城的望族里,有被休弃的女儿回娘家后,作为姐妹的陪嫁媵妾打发出去的例子。依奴婢看,不如将三姑娘送到我那五姑娘底下做个媵妾,日后五姑娘出嫁了,也能把她一块儿送出去,不必留在傅家丢人现眼了。”
  陪嫁媵妾?
  三太太一听就明白了这赵姨娘打得什么主意——这休弃的女子再嫁肯定是找不到好人家的,给姐妹做陪嫁媵妾、最后给姐妹的夫君做姨娘,倒也是一条路。只是……赵姨娘面上说是要用这个办法再次将傅妙仪嫁出去,实则却是想将傅妙仪塞到五姑娘傅萱仪名下!
  那么从此之后,傅妙仪就是傅萱仪的陪嫁了。而至于傅萱仪出嫁后,傅妙仪究竟能不能如愿跟着出嫁做姨娘?这个生杀大权可是掌握在傅萱仪手里的!
  到时候,只要傅萱仪一句话,傅妙仪从陪嫁媵妾沦为烧火丫鬟,甚至被活活打死,怕是上头老夫人和大老爷都不会插手……
  三太太心里既感慨又有些恐惧,暗道:还是这赵姨娘的鬼点子多啊!她自个儿就想不出这么阴狠狡诈的法子!
  “好,就这么办!”三太太没有不愿意的,笑着点了头。
  如此,傅妙仪的安排下来了。那赵姨娘心里高兴,亲自拉了传话的婆子一道去了外头府门前,吩咐大家将傅妙仪抬进来。那傅妙仪奄奄一息地趴在府门前等了半个时辰,看着大家要抬她进去了,眼睛里一时绽放出无比明亮的光芒道:“傅家,傅家肯收我进门了?”
  她原本还以为,祖母和父亲要将她赶出去呢!只要能进这个门,她就已经很感激了,至少这样她就能活下来……只要有命在,总是有一分希望的。
  赵姨娘站在门槛里头看着她,忍不住嘲讽一笑。她懒得理会这个半死不活的傅妙仪,只回头恭敬地朝同样等在这里的傅锦仪道:“荣安县主,方才三太太传吩咐下来了……”
  一壁轻声将傅妙仪的处置说给了傅锦仪听。
  傅锦仪听了差点喷出一口口水。
  不得不说,在调理人上头,她还真不如赵姨娘脑子活泛。她惊愕而钦佩地看着赵姨娘道:“这主意,不是三太太想出来的吧?”
  赵姨娘赔笑道:“是奴婢的建议。县主,您瞧怎么样?若是您不满意,奴婢再想想别的法子。”
  赵姨娘对傅锦仪可是拼了命地巴结奉承的,这回处置傅妙仪,也是她要做给傅锦仪看的。那傅锦仪哪里有不满意的,笑道:“赵姨娘,你做得很好,我可没有你这样的小聪明呢!”
  “哎,只要县主您高兴了,就是奴婢的福气!”赵姨娘恭恭敬敬道:“五姑娘她也一定会让县主更满意的!奴婢在这儿也想请县主一句话,您是要傅妙仪死,还是要她活呢?”
  傅妙仪的死活?
  傅锦仪听着来了兴致。的确,她恨不能将傅妙仪千刀万剐来祭奠自己那未出世的孩子,但……
  正是因为太恨了,若就这么杀了傅妙仪,怕是不够的。
  “什么死不死的,我们都是姐妹,还是留一线吧。”傅锦仪淡淡道:“她去了五姐姐跟前,就让五姐姐好生地招呼着。不论怎样都行,只要留口气在。”
  那赵姨娘听得微惊,心道:只要留口气在?这话的意思可是要往死里磋磨傅妙仪了!她原本想着,这八姑娘和傅妙仪不和,最多是要了傅妙仪的命;但没成想,八姑娘的心思竟然这么歹毒!
  她和谢氏有不共戴天的死仇,可傅锦仪呢?她和傅妙仪有这样的生死大仇吗,竟然连死都不给个痛快,还要慢慢地折磨!
  赵姨娘心里愕然,还是连忙应下了。傅锦仪便笑道:“如此就劳烦你们了。你放心,你和五姐姐母女帮我做了不少事,五姐姐的婚期是定在明年二月份的吧?到时候五姐姐的陪嫁也一定会让你们满意的。”
  赵姨娘等的就是这句话,忙作揖道:“多谢县主,多谢县主!如今咱们大房里谢氏倒了,傅妙仪又被休,唯有您才是主事儿的了。旁的不说,连老爷的官途还都是仰仗您县主的威仪的!县主您若是还有什么吩咐,尽管指使奴婢。”
  赵姨娘上道,傅锦仪自然也高兴,客套地闲话几句便分别了。而另一边,正在被送往傅萱仪住处的傅妙仪,她对自己即将面对的悲惨命运还毫不知情。
  ***
  婆子们将傅妙仪抬进傅萱仪所住的景和院后院,把人放在地上;随后有傅萱仪院里的两个等候的丫鬟上来,抬起担架进了院门。那傅妙仪本以为自己或许会被三太太安置到一个偏僻的小院之类,但没想到她一路被送进了傅萱仪的地方。这个时候她心里已经有点不安了。
  丫鬟们抬着她,一路上傅萱仪也没有露面,两人一直将她抬着越过正房,最后进了最北边的一间厢房里。直到此时,傅妙仪才真正觉得不对劲了,她惊恐地尖叫道:“你们怎么把我送到这样的屋子里?这是下人房!”
  抬着她的两个小丫鬟早就得了傅萱仪的吩咐,一笑,其中一个抬脚踹傅妙仪背后的伤口上,把她疼得差点晕过去。小丫鬟轻蔑道:“三太太说了,三姑娘被休丢了傅家的脸面,日后您将作为五姑娘的媵妾出嫁,如此才能把您再次嫁出去。所以啊,日后您就要住在这里,服侍五姑娘了!”
  傅妙仪听得满面惊恐,崩溃地喊叫道:“你们说什么?媵妾?不,不,这怎么可能!我是傅家的千金小姐啊!你们这群大胆的丫鬟,还敢对我动手?我要见父亲,我要见父亲!”
  小丫鬟可不怕她,一手揪住她的头发就是两个响亮的耳刮子,大笑道:“还当自己是千金小姐呢!在那规矩大的翰林人家,被休的女儿可是要出族的!哼,你瞧瞧你,你如今不过是五姑娘的陪嫁,算个什么东西!”
  傅妙仪被打得眼冒金星,另一个丫鬟却又趁机扒上来,将她手腕上戴着的一串翡翠珠子和腰上的玉佩等物一件一件地往下撸,一边和同伴道:“你打她做什么,快拿东西啊!等明儿就有别人来抢了,咱们两个是交了好运了!”
  厢房里凄惨绝望的哭叫声和两个丫鬟的打骂笑声不绝于耳。


第一百一十五章 您的敌对营“谢氏”下线了
  傅萱仪接手了傅妙仪这个倒霉蛋之后,不敢怠慢,按着傅锦仪的吩咐好生地折腾了傅妙仪一番。
  对付傅妙仪,和对付谢氏的法子倒是差不多的。傅妙仪虽然被父亲祖母厌弃,但她到底是傅家的骨血,若是她折磨地断手断脚,怕是傅萱仪自己也讨不了好。她便费心用了些手段,先是令傅妙仪在青石板子上跪了三天三夜,把她那双本就被苗氏折磨的不轻的膝盖彻底跪坏了;后又将她浑身泡在一只盛满了冰水的大木桶里头泡了一整天,再捞上来之后,她就得了一辈子都治不好的严重的风湿。
  这还只是轻的,而有些时候,傅萱仪会命人用数根一尺长的细钢针在傅妙仪身上扎成千上万的针眼,从凌晨扎到傍晚。表皮的针眼很快就能愈合,内脏里被扎烂的内伤却会让她疼得发疯。那一日的惨烈根本无法用语言形容,傅妙仪受刑时一次又一次地晕过去,又被一盆一盆的冷水泼醒。
  如此几日下来,傅妙仪受尽了八辈子都没受过的苦楚,简直想只求速死。只是也巧了,在她被送回娘家之后的第十日,她的生母翠鹃在赵姨娘的采薇院里吞金自杀。
  翠鹃每日承受着赵姨娘花样百出的折磨,早就几近疯癫了。而在她私藏的那笔巨额财物被老夫人搜出来后,她一下子失去了希望。原本她还指望着唯一的儿子傅德明将来继承傅家,就能将她解救出来,然而那还需要等待至少七八年的时间……终于在一日再次受了“吊天平”酷刑之后,翠鹃再也无法承受这地狱一般的痛苦。她趁人不备偷了丫鬟初桃的一锭金子吃进口中,等被人发现时已是一天之后。
  翠鹃死后,因着她身上并没有明显的伤口,而又是吞金自杀的,赵姨娘便禀报傅守仁道翠鹃在贬后常怀幽怨、不得化解,无法接受自己的命运,这才伤感自尽的。那傅守仁听了自然怒道:“留她一条命,她还不懂得感激和珍惜!罢了罢了,这样罪大恶极的毒妇,早该死了!”
  傅守仁遣了两个小厮去将她的尸首用草席一卷,在傅家郊外庄子上坟地里挖坑埋了。翠鹃的死讯在傅家没有引起任何波浪,唯有同样落到傅萱仪手中生不如死的傅妙仪听了消息后,半日没回过神。
  傅妙仪一是为生母悲怮,二却是从谢氏身上看到了自己绝望的将来,对此感到无比恐惧。如今她也落得和谢氏一样了,那她是不是早晚会被折磨死?
  她忍着浑身被毒打的伤痛,坐在冰冷潮湿的马厩里哭了一整天。没错,比起当初对付谢氏,如今对付傅华仪的时候赵姨娘母女两个显然有所长进,她们压根没给傅妙仪住的地方,而是在她的脖子上套了一根锁链扔在了马厩里,还时常拿着马粪塞进傅妙仪的嘴里。
  此时的傅妙仪一边哭着,一边抹着脸上的马粪。
  只是等她哭够了,她睁着红肿的眼睛扶墙站起来,目光中射出狠戾的寒光。
  不行,她不能死!越是身处地狱、越是生不如死,她越要活着!只有活着才会有希望,才能把她自个儿的仇和母亲的仇一块儿报了!
  无论多少痛苦,无论多么艰难,她都要忍下去……她一定会等来属于自己的机会,一定会让傅锦仪和傅萱仪她们付出代价!她失去的东西,一定都会重新得到的!
  不提傅妙仪在泥潭中挣扎,在萧家大张旗鼓地造势、并宣召天下与冯家联姻的一个月后,宫中倒是又热闹起来了。
  四月十六是宫中皇后娘娘的千秋,宴请所有二品以上的诰命夫人携女眷进宫赴宴。
  宫中太后、皇帝皇后过寿,大多会传召臣子官眷一同进宫庆贺。只是皇家的筵席,唯有皇亲国戚和高官重臣的亲眷才能入席,从前身为三品官家的傅家可从没接到过皇家的传召。而这一回傅家能够进宫赴宴,还是因着傅锦仪那荣安县主的封号。
  县主,按制是郡王嫡女的封号,是按着一品诰命的规制走的。
  傅家一众家眷们都沾了傅锦仪的福分,自然上下欢喜。傅老夫人刚接了旨意,忙就吩咐府中上下预备起来。
  这一回进宫和上一回去寺庙里是大不相同的。上一回为着圣上的身子祈福,大家都衣着简素,傅家去的人又少,便没什么可准备的。而这回进宫是为着贺皇后的生辰,傅家除了脑子不好使的傅德曦,连二太太和她的女儿都能够被允许进宫;且这回入内宫的规矩极大,傅锦仪和傅老夫人等需要穿朝服朝冠,其余的人也要挑选合乎宫中礼仪的衣裳首饰,遂颇有些费时费力。
  傅家上下足足忙碌了数日,才将每个人穿戴行走的东西预备好了。等到了进宫那日,全家老小天不亮就爬起来,外头马车也早就套好了。
  众人收拾停当,在黎明时分乘车出府,行至宫门时又遇上了不少同去的人家。众人从宣武门入,绕过护城河至内宫的侧门顺贞门,至此大家都纷纷下了轿子,再往里走就要步行了。大家在宫人的指引下成排地站着陆续进去,一路上透过熹微的晨光能够看到四周恢弘的庙宇和雕梁画栋,只是人人都低头走路,不敢四处张望。
  如此又走了小半个时辰,累得众人脚板酸痛,宫人才终于停下,原来此处就是通往后妃居所的螽斯门了。众人站在此处又等了片刻,等着后头更多的人跟上了,宫人才又令大家按着各人的官位排好。
  过了螽斯门往里走不过百米的距离,便到了皇后所居的未央宫前殿宫门。此时未央宫四处宫门洞开,前头不少身着朝服朝冠的诰命们已经陆续往里走,傅家这一队人马等着她们先过了,才由宫人引着进去。刚进了前院,从里头出来四个年老的嬷嬷,急匆匆地道:“赶紧排好,排好!和前头的人相接站着,一会儿便要跪拜了。”
  众人都匆忙按着自家的官位排好。傅家因着只有傅锦仪一个县主,家里男人傅守仁的官位只有三品,位次便排在末位。只是如今可没有谁会因为排在后头而不高兴了——上一回在明觉寺里,坐在前头的高门大户们可都遭了秧,反倒是坐在后头的人离刺客远、离门口近,大多顺利逃脱了。
  说起上一回的刺客……竟是白莲教余孽指使的?这个结果虽然已经昭告天下,但那些真正的名门望族里可都不大相信,总觉着此事和太子党、豫王党两派脱不了干系。圣上身子不好,朝堂霎时就乱了,日后还不知能闹出多少牛鬼蛇神。在这种争储的节骨眼,皇家这个旋涡还是远着点为妙。
  傅家人低眉站着,随后另有几户人家被引到了傅家身侧,而令傅家人惊奇的是,萧府的太夫人苗氏竟也由宫人领着过来了,就站在傅家左侧不过几步远的距离。
  相比上回在明觉寺里萧家夫妇坐在前席的体面,此时苗氏的可有些灰头土脸了。
  从前傅家对萧家是上赶着巴结,可如今萧家被贬,傅妙仪也被休回娘家,傅老夫人几乎想和萧家这门姻亲断绝关系。此时她再次看见了苗氏,脸色顿时沉了下去。
  “萧家伯母竟也过来了?”趁着众人排队的功夫,傅家的两个太太笑看向苗氏。其中那三太太尤为牙尖嘴利,道:“我记得,萧家不是被贬为伯爵了么?伯母如今也只是三品诰命了,竟也能进宫来?”
  傅三太太这话简直让苗氏恨不能钻进地缝里。而四周几户相熟的人家也冷笑着看过来了——如今的萧家,早已成为京城人的笑料。
  原本萧家降爵、苗氏失贞已经够受人鄙夷了,最近还和冯家一块儿闹出丑事,在京城贵族圈子里,这样的氏族离垮也不远了。
  苗氏咬牙站着,半晌却冷哼一声道:“你们懂个什么!我可是受了宫中萧妃娘娘的恩典才能进宫赴宴的。”
  傅锦仪听着不禁冷嘲——是想要凭着萧妃撑腰么?呵,在寻常氏族眼里,萧妃年轻得宠又生有皇子,的确是个了不得的人;可如今圣上年老了,朝廷已是太子党和豫王党的天下。萧妃这个所谓的宠妃又能得意几时?
  以为和冯家联姻就能拥有和豫王党、太子党相争的机会吗?未免也太天真了些……
  傅锦仪懒得理会苗氏,安静地低头肃立。这一站又是小半个时辰,前头是排成排的乌泱泱的人群,连皇后娘娘的影子都看不见。如此苦苦等了许久,等到暖融融的日光照在了每个人的身上,上头才隐约有了动静。
  约莫是皇后从殿内出来了。
  未央宫的前院就是供命妇女眷跪拜的,地方宽敞广阔,只是这会儿早被人填得挤挤塞塞。皇后受跪拜时是端坐在小花厅里头的,也不知皇后坐下没有,总之傅家这个角落是什么都看不见的。直到那身为未央宫总管的大长秋高呼一声“觐见皇后殿下”,众人才呼啦啦地跟着跪。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千秋
  跪一次,众人高呼千岁,为皇后祝寿,统共要跪三次。跪完起来了,大家身上都生了薄薄的一层汗——如今可是春天。而这跪完了礼数还没成,前头大长秋又宣读贺寿的祝词,众人垂首肃立听着,等念完了便又跪一次。
  傅家人第一回 列席这样的宫宴,跪来跪去折腾一番后,心里才感慨宫中礼数的严苛繁琐。原来那日在明觉寺里虽已经足够多礼了,但因着是宫外,又是一切以佛法为重,臣子与皇室共同用膳的很多礼数都节省了。如今在未央宫中参与皇后娘娘的千秋,才是行了全套的礼仪,傅家人也着实累得不轻。
  而据宫人们所说,今日的宫宴还是省了好些排场的,筵席的地点也只是设在皇后的居所未央宫,而不是宫中举办正经国宴的交泰殿。这是因着圣上在病中,皇后庆贺生辰不能太过铺张,才俭省了好些。
  饶是如此,大家仍然觉着礼数繁琐、排场浩大。
  终于拜完了,傅家人站着等了一刻钟,不知前头在做什么,却只瞧着前头的人们开始动了。傅家人连忙也跟着走,众人慢慢地排成两排穿过小花厅,这才到了未央宫中举办宫宴的麒麟殿。傅家人静静等着前头的人入席,等到所有人都被允许坐下时,竟已经是午初时分了。
  从天不亮折腾到午初……还好傅锦仪上辈子进过宫,随身带了不少饼子凉糕一类,不光自己在路上吃了两块,还把那经不得折腾的傅老夫人伺候好了。众人纷纷落座,而直到此时坐在后头的人才能看见前头皇后娘娘和皇族贵人们的身影。
  满殿内坐着的都是女眷,没有设男宾的席位。皇后贺寿寻常不会请男子入席的,今日在座的也都是女眷,太子殿下和其余的皇子们会按着礼制在午宴过后前来拜见母亲。
  女人们赴宴有个好处是不会一杯一杯地赌酒,但有个坏处就是长舌妇齐聚的地方不免会闹出比男人们更麻烦的乱子来。而此时众人瞧着前席,皇后和其余的贵妇们都笑意盈盈、其乐融融地,看似是和睦的一家人。只是皇室的事情……谁又说得准。
  傅锦仪也朝前看去,她能堪堪看清贵人们的轮廓,皇后脸上的神色就看不清了。只见前席皇后坐主位,身侧一位是邱皇贵妃,另一位却是一个陌生的年轻女子——若猜得没错,她就是皇后的儿媳太子妃娘娘了。
  太子妃么……傅锦仪记得她不是太子的原配,而是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