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公主的旧情郎-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子们心慌慌,意识到他们气病了陛下,就没有人为他们主持公务了。臣子们纷纷打听陛下的病情,听说只是风寒后放下心。众人乖了两日后,见陛下到这时候都不罢朝、还每日带病上朝,他们感动之余,又把矛头对准皇后洛女:这是如何照顾的陛下?
  洛家这个女儿,怎么还不自请一封休书啊?长公主都怀孕了,他们陛下的龙嗣却还在天边飘着呢!
  臣子们心塞。
  陛下成婚后,皇后洛女简直没有一处让他们满意的!
  偏偏废后也是大事,皇帝不废,臣子们只能指责指责再指责。
  闹得洛家闭门谢客,不敢上朝。洛家送消息给宫中,问洛女这是怎么回事。
  洛女不知道,因为自九月底的宫宴后,她整日心神惶惶怕自己的秘密暴露。她一听到“陛下”这两个字就惶恐,她已经一个多月没见过李玉。并且和以前不同,这一次,李玉不宣她,她都不敢找借口去寻陛下。
  因凉国使臣来魏,要在月中办宴相迎。李皎怀胎五月,已慢慢显怀,进出宫闱不太方便了;太皇太后不肯让她操劳,亲自挣扎着残老病体,出来主持大宴。佛堂无人,太皇太后吩咐洛女每日来佛堂敬香拜佛。洛女如今乖巧,听从太皇太后的安排,太皇太后对她满意了两分。太皇太后甚至想,若洛女一直这样听话下去,那皇后重新持凤印,也是可以考虑的。
  洛女不敢想什么凤印的事,她跪在佛堂前的蒲团上。烟雾缭绕,檀香气息笼罩小殿。菩萨在上垂坐莲台,下方女郎双手合十,闭眼祈祷着自己心中的念想能不为人知。她从漫天神佛的慈悲相中得到心灵慰藉,只有跪在这里,她才能心神平静。
  吱呀一声门开,门露出一条小缝后,重新关上。
  洛女的念念有词被打断,她不悦道:“不是说过不许人进来打扰么?!”
  男声笑道:“知道知道。但别人不能打扰你,孤也不行吗?”
  那熟悉的声音!
  洛女猛地一震,她仓促跳起回头,看到肥胖臃肿的身体向她走来。这是太皇太后宫旁边的佛堂!离长乐宫极近!他怎么敢闯进来?!洛女慌张后退,张口要喊人,可她又捂住嘴,不敢喊。她一步步往后退,靠到了佛龛上,再摔到了地上。
  她心中的恶魔,在她惊怕的目光中,不紧不慢地弯下腰,叹口气。
  晋王伸手,擦去洛女面上的泪痕,怜惜无比地道:“哭什么呢?一个月不见,你倒是知道往长乐宫躲,让孤一阵为难。”晋王面上浮现一丝略有略无的笑,张开手臂将挣扎的美人揽入怀中,低头一亲芳泽,他笑道,“但你似乎忘了,太皇太后是我母亲。自从先太子被诛、孤被流放后,她最想念的便是孤。她才不会对孤设防。”
  洛女眼中噙着的泪怔怔落下。
  她的颊畔被吻,男人的手缓慢地摸着她的脖颈。他的呼吸滚烫,沿着她的衣领往下探去。洛女浑身僵硬,她唇瓣发白,颤了几下后,哀求道:“晋王殿下!放、放过我吧……若陛下知道了,我会死的……”
  晋王轻笑:“他怎么会知道?你少糊弄孤,我那侄儿,根本就不理你。孤在长安待了一个月,可算看懂你们夫妻的关系了……皇后殿下,你何苦呢?”他的手指抚着她细嫩的面颊,他贴着她的面孔,轻轻吮吻她,口上漫不经心道:“你这样的美人,在宫里蹉跎年华。你看你从十几岁的小丫头,长成双十岁的倾国佳人,我那侄儿都没碰过你……他莫非有毛病吧?你莫非从不想男人?”
  洛女发着抖,抬起泪眼蒙蒙的眼睛,看向晋王。她的泪眼削弱了对方的肥胖,对方的面孔,确实好看。她从这面相中,看不出多少皇帝陛下的影子。然她的心却因他的话微微一动,一汪春池中投入了一颗石子,满池绉纱动。
  晋王低头解她的衣襟,呼吸沉重起来。他耐着性子,想要说服洛女。自那晚强了她后,他便对洛女日夜遐想,常常想得口干舌燥。皇室成员向来胆大妄为,许多事普通人难以接受,晋王却轻而易举就能说服自己。不就是强了自己的侄媳妇么?不就是想与皇后通女干么?唔,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啊。
  他猴急地推开她的双腿,迫不及待地要进入芳草间。
  “不、不、不行……”洛女趴在地上,膝盖磕在地砖上,拼尽全力往外爬。
  晋王看着她逃,笑一下:“你那天的宫女,被你杀了?”
  洛女:“……!”
  晋王与女人耍心机耍得十分轻松:“一连死了两个宫女,相隔不过数天。未央宫里的两个主子都不喜欢你,我侄儿忙着政务、不耐烦理会后宫这些小事。但我母亲掌管后宫之事,你弄死了两个宫女,你以为你能瞒过谁呢?”
  洛女骤得回身,看向坐在地上的晋王。她眼中的一滴泪落下,面色变得更加苍白。
  晋王眼尾带着笑,戏谑道:“幸而孤为你遮掩,为你说情。你道你这两日被赶来佛堂,就没有原因么?我母亲在罚你啊。若不是孤,你的皇后宝座,还能保住么?”
  洛女:“你、你、你……”
  晋王叹口气,温柔道:“怕什么呢?凡事有孤,你还有个不喜欢理你的夫君。只要你乖乖听孤的话,照孤的吩咐行事,你日后,还是皇后。你会一直是皇后。”
  “你会一直是皇后”。
  这话意味深长,洛女抬眼,倏地想起那晚自己听到的晋王与他随从的话。
  他有不臣之心……他有不臣之心……
  洛女脸色变来变去,最后垂下头,轻声:“你要我做什么?”
  晋王张开手臂,懒懒道:“日后的事日后再说。孤现在,就请你过来,替孤脱衣,服侍孤。你做得到吗?”
  两人不远不近地对望着。
  一丈之隔。晋王心不在焉地坐着,被与皇后通女干的兴奋感刺得双目赤红,目有贪恋之色;洛女衣衫不整地跪坐着,露出一小节洁白的脚踝。很长时间,两人都不说话,像进行着一场拉锯战,在道德和欲。望之间拔河。
  时间过去了,尘埃在空中飘舞。晋王渐渐等得不耐烦了,他心里一声嗤笑。不过一个女人,唯一的可取之处是她是李玉的女人。上了她,让晋王有报复李玉的快感。但此女冥顽不灵,晋王也懒得浪费时间了。
  他起身便欲走。
  洛女误会他要去李玉面前告发她,她心脏如被黑暗大洞吞噬,瞬时喘不上气。皇后!皇后!这两个字成为了她的魔障!她这半生,好像都被这两个字束缚住一样!她是风光的皇后!她之前那些说不想做皇后的话都是气话!如果李玉真的废了她,她就什么都没有了!
  洛女从地上跃起,扑过去。她从后抱住那个男人,她忍着羞辱,流着泪,却颤巍巍地伸出手,去解对方的腰带。
  她哽咽问:“是这样吗?”
  晋王怔立片刻,转过身来。他面无表情地俯视洛女:“想清楚了?”
  洛女点头。
  晋王欣喜若狂,立刻将她抱入怀中。他不住地亲吻她,将她放倒在地,他口不择言:“心肝儿,你可算点头了。日后可莫躲着孤了。”“孤那侄儿不解风情,孤可与他不一样……这情。爱之事乃男女天性,宝贝儿,你会喜欢的。”“咱们以后都要在一处儿!咱们要长久地在一处!”
  洛女躺在地上,衣衫薄了下去。男人的手揉。捏,对她又掐又搓。她闭着眼,感觉自己离李玉的距离更远了。她心知她会和李玉的距离越来越远,李玉再不可能属于她了。当她主动放弃,当她选择这么一条路,她便走入了万劫不复的地狱……
  她踩着脚下尖刀,她被扎得鲜血淋淋。她心中屈辱,她心中不甘。但她落了把柄在别人手中,她已经没办法了……
  洛女哭着想:若是李玉爱我一点就好了。
  若是他爱我一点,我就敢去他面前求情;我就敢赌他冲冠一怒为红颜,敢去与他说我的害怕。
  但是我不敢赌。
  我怕他不选择我。
  我怕他为了蒙蔽家丑,要除掉我。
  我不想死,我不想这么死……
  明明我这么喜欢他,我在这段夫妻生涯中努力了这么多年,我拼命地走向他。我望着山,然而望山跑马。我走得越近,他退得越远。我们夫妻,是怎么变成今天这样的呢?
  洛女的不归路,就此开始。除却欣喜无比的晋王,未央宫中好像没有别人探查洛女心情一样。时到了十一月中旬,大宴开始,凉国、夏国使臣皆来入席。洛女同样盛装出席,时隔月余,她再见到李玉。前一夜,洛女辗转难眠了一夜。她想见到李玉,又怕见到李玉。她心脏狂跳,想了一晚上再见李玉,她该如何向陛下请安,又如何在陛下眼皮下,掩藏住自己的心事,不让陛下怀疑自己和晋王的私。情。
  洛女忧心了一晚上,她见到李玉后,很快发现她想多了。
  李玉着君王玄黑上衣,朱红下裳,仪容庄重,给足了两国使臣面子。然坐在高处,李玉手撑着额头,额前十二旒晃动,遮掩住了李玉的眼神。众臣在下拜见陛下,只见陛下威严如往日,只有坐在李玉身边的皇后洛女,能看出李玉苍白的面色,青黑的眼圈。
  他看似手扶额头、坐姿慵懒又有帝王之威,洛女却觉得他疲惫至极,几到了强弩之末。
  洛女看到李玉的面色,才想起近日关于李玉生病了的传闻。她一直以为只是小病,现在看,李玉病得很重啊。
  洛女担忧问:“陛下,您还好吗?”
  李玉漠声:“你若一直不停看朕,谁都会知道朕的病情了。”
  洛女闭了嘴,低下眼睛。她放在膝上的手轻微发抖,双眸湿润。旁人难以想象,她会因为李玉对她平声静气的一句话,而感动得想要落泪。也许李玉是身体太不舒服了吧,竟然没有对她如往日那般不待见至极。
  隔不远,太皇太后、长公主李皎、晋王等一众皇室宗亲,也都出了席。他们距离皇帝稍远些,更不会知道李玉的情况。
  旌旗飞扬,群臣入座。李皎初初入席,看到大宴进行得井井有序,心中微畅。凉国使臣入场,郑重拜见李玉。一般情况下,邻国来访,皇帝都会说些客气话。然这一次没有。凉国使臣洋洋洒洒说了不少话,李玉摆了摆手,示意他下去。
  李皎:“……”
  她招来明珠:“去问问我皇兄怎么了?”
  管弦乐奏起,筵席上菜,宫女们进进出出。明珠的身形离开得不引人注意,再回来时,报告李玉并无不妥,只是风寒还没好全。李皎心中念及不妥,微微皱眉。她没来得及再次吩咐明珠做什么,因为那个凉国使臣再次入席。他站在场中,大肆说了一通,李皎看到译者的面色微变。
  李皎蹙眉:“他说什么?莫非又是想求亲?求娶我大魏的公主?”
  译者翻译这使臣的话:“陛下,凉国使臣说,他此来,带来了西域武功第一的高手。那高手在西域无一敌手,他想请大魏彰显国威,让我们大魏的壮士们,与那第一高手比试比试。”
  李玉:“唔,比吧。”
  译者看一眼那个使臣,仗着使臣听不懂大魏话,他快速告诉陛下:“臣见过那个西域第一高手,他身高九尺,身材魁梧若座大山,在西域无一敌手。恕臣直言,这比试,恐有些欺辱我们。”
  李皎微微眯眼。
  作者有话要说:  我明下章回归!与皎皎重逢!

☆、第78章 1

  关于西域高手的事,大魏这边并没有讨论多长时间。凉国要求比武三场; 大魏这边使了个滑头; 李皎将凉国的挑衅意思传达给夏国王子赫连平。赫连平不屑地笑一声后; 自知李皎的意思。他如今与李皎是合作关系,长公主既然已经开口了; 夏国使团主动揽下了前两场的比武。
  夏国王子赫连平说得礼貌又轻蔑:“天。朝上国之威,岂容一小国践踏?凉国前两场与我夏国比,大魏最后一场收尾好了。”
  赫连平自是想用夏国武力震慑凉国。毕竟比起大魏; 夏国和凉国的地理距离更近,边关摩擦发生得更频繁。
  凉国使臣则对自家的西域第一高手颇为自信,夏国和大魏都要自取其辱; 他们迫不及待地答应了下来。
  天色灰沉; 重云压顶,随着夜幕降临,凉意丝丝缕缕地从地面上升起。比武时正是黄昏时刻,皇室宗亲们坐在高台上; 津津有味地观赏凉国的比武。他们的天子李玉从头到尾手撑额头眼皮不抬; 也不知比武入了几分天子的心。鼓乐声喧中,太史令趋步躬身,过来跟陛下汇报:“陛下,今夜天寒; 恐有大雪将至。宴席已近尾声,待比武结束,请陛下登鹿台; 敲鼓鸣威作终。”
  李玉手叩案面,太史令的话说了很久后,他才漫不经心道:“朕身体不适,不登鹿台也罢。让旁的人来登吧。”
  这时因为天寒,众皇室宗亲都移驾高台,坐于李玉下方。李玉的声音虽不大,作为时刻注意陛下一言一行的臣子们,众人都竖高耳朵,听得一清二楚。李玉话音刚落,下方一派哗然。
  古往今来,鹿台具有象征意思。外使来朝,大魏历来的保留节目,一直是陛下在宴席结束后登鹿台敲鼓,检阅军队,以震慑四方小国。这向来是最易展现大国之风的活动,四方来朝,天下共拜。陛下登高,与天同齐,俯视万千子民,该是何等畅快!
  陛下今年却说他身体不适,不登鹿台了。
  那、那谁来登?
  是一国之相,还是宗亲中的亲王来代替陛下?
  众人窃窃私语,都动起了小心思。
  李皎不关心谁登鹿台,她眼睛盯着下方的比武场,眉目攒紧,对眼下情况不太看好。夏国输了不要紧,就怕那西域高手太厉害,最后一场让大魏也输了。那大魏在最后的登鹿台,也就像一个笑话了。她心中起伏时,听到高座上的太皇太后忽然道:“陛下既身体不适,不愿登台,那陛下何不让晋王代您登高呢?晋王是陛下您的小叔,在场诸位中,最能代表陛下出面了。”
  李皎骤然转目,向被太皇太后建议的晋王看去。晋王双目愕然,不似伪作;他在惊讶一瞬后,眸子很快被狂喜罩住,忙站起跟太皇太后假辞:“臣如何能替得了陛下?母亲太抬举儿子了。”
  两人一番推托。太皇太后兴致勃勃,想趁此良机,将晋王介绍给大魏的文武百官。她还想以此拉近陛下和晋王的关系,好在自己千秋后,晋王不至于无人庇护。而且她也没说错,皇室宗亲中,隐的隐,走的走,死的死,到现在,诸位亲王中,与皇帝关系最近的,确实只有一个晋王了。
  李玉不置可否,观赏着晋王的推辞。他看晋王这边热络,丞相那边也不太开心。到底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果没有晋王的话,最应该登鹿台的人,就是他了。
  代陛下登台,象征之意如何重,谁人能淡定?!
  丞相闷闷喝酒时,得旁边仆从提醒,猛地抬头,看到陛下瞥目看他,眸色幽黑深邃,暗有所指。丞相心中猝然大跳,他暗自揣摩圣意,心想陛下莫非不愿晋王登台?对,必然是这样。当年晋王是先太子一派,未尝听闻如何关照陛下。陛下现在让晋王回朝,不过是看在太皇太后的面上。陛下未必多喜晋王。那么丞相的作用是什么?自然是替君解忧了。
  丞相站了出来,义正言辞地反对太皇太后:“晋王之形,有碍眼观,不宜登鹿台。”
  晋王脸沉下。
  太皇太后脸上的笑容僵了:“丞相这是什么意思?老身家中之事,倒值得你来说道?”
  丞相有陛下撑腰,自是不退缩,高声答:“太皇太后此言不妥!天子无家事!天子之事尽国事!既是国事,老臣自有权发言!”
  上方太皇太后与丞相吵得不可开交,李皎听了一会儿,已听出些门道。她一心二用,一边听上方两人争执,一边看着下方的比武。那西域第一高手果然雄壮,赤胸坦背,肌肉夯实。李皎见过赫连平身边的武士,也算高大,然上了台,与那第一高手才打个照面,气势就输了一半。
  李皎叹气:“恐怕要输。”
  她话音才落,比试第一轮,夏国就输了。赫连平的脸色当即不太好看,立马吩咐夏国的武士下台,换人上第二轮。李皎蹙着眉,心中却开始忧心大魏的第三场怎么办。她招手,让明珠去问一问,大魏的武士们可有把握应付第三场。
  来来回回的功夫,第二轮,夏国派去了一个身子灵活的侏儒般的武士,在场上与那大山似的西域人周旋。侏儒武士机灵轻盈,在场中给笨拙的西域人造成了一些阻碍。双方很快斗了几十招,李皎脸色却始终不太好,对侏儒武士并不看好。
  明珠回来后,安慰公主道:“以巧制胜,也未可知。”
  李皎:“大概我是被郁郎传染了吧。总信他那一套所谓的一力破万法。这个小个子现在看着厉害,等他力气耗尽了,还是不如那西域高手。我大魏看来有些危险了……再叫人去问问,看他们有应付之法没。”
  明珠愁眉苦脸:殿下也说了一力破万法。看这西域高手使刀使得赫赫生风,魏国的武士们无人敢打包票说自己一定赢啊。
  她只好再去跑一趟。
  李皎与侍女专心致志地看着比武,陡然听到皇兄唤她的声音:“信阳长公主!”
  李皎应了一声,抬头看去。
  李玉温和地看着她:“等比武结束,你替朕去登鹿台吧。长公主是朕唯一胞妹,她即代表朕。祖母和丞相这次没有意见了吧?”
  众人面面相觑,没想到一番剑拔弩张后,登鹿台的好事落到了长公主身上。这、这也不是说长公主不能代表陛下,但是长公主一介女子之身,不太妥吧?不过太皇太后和丞相转念一想,他双方争执不下,李皎不触动他双方的利益,李皎登台,他们确实没道理再反对了。
  双方入座,哪怕下方还有人不满,最大的两个大佬默认了,他们的小打小闹显得特别没意思。
  众目睽睽下,李皎放下杯盏站起身。她款款走出案后,到殿下向陛下拜谢,欠身称是:“喏。臣妹愿往,一解君忧。”
  她站直身子,秀美端庄,容貌明丽,大方雍容。长身玉立,她转而望向其下诸臣,臣子们面色各异,当公主殿下缓慢走下丹墀,当公主殿下冰雪一样的眸子一眼眼看过去时,臣子们被丽色所逼,低下了头。
  李皎这般出尽风头,皇后洛女如隐形人般一句话也说不上,她神色复杂地看着李皎的秀长背影,几多嫉妒她得李玉的宠信;然比洛女脸色更难看的是晋王,太皇太后为他争取这么好的机会,那丞相老匹夫却跑出来搅和,最后便宜了李皎。
  登鹿台!
  李皎一个女郎登鹿台干什么?!
  这样的大好事,若能让他这个晋王去,天下臣子看他的眼神,才会真的不一样!他才能真凭此走入长安的政治风云中!李皎完全浪费这个机会!然李玉宁可让李皎浪费机会,也不给他机会!
  李玉那个混蛋!
  晋王暗自把自己气得快吐血,放在案下的两手一阵哆嗦。他看群臣给李皎让路,看太史令领着李皎出去,他努力地掩饰自己狂烈的嫉妒之心。听到太皇太后咳嗽一声,晋王才吃力地把羡慕的目光收回来,勉强摆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
  李玉垂着眼,将群臣反应落在目中。他哂笑一声,觉此十分有趣。
  李皎这时候已经去了鹿台,天色大寒,明珠为她披上斗篷。二女站在台下,风卷袭扑来,她们扶在栏杆前,继续观看比武。解决了谁登鹿台的难题后,众人将注意力都放到了台上的比武上。而果然如李皎猜测的那般,侏儒武士一开始占先机,到他们观看的时候,那侏儒在场中狼狈滚逃,气喘吁吁,已经渐渐吃力。
  宿卫军的长官得召,披铠持刀,来鹿台下见长公主。
  李皎直接问:“第二场夏国眼见要输了,我们大魏第三场的儿郎,你可有选好?”
  宿卫军长官答:“已选好。”
  美丽的女郎侧眼看他:“几成胜算?”
  对方没回答。
  李皎顿时明白了,手握紧栏杆,眉头皱得更深。双方无语,只听到旗帜在空气中飘荡的声音。明珠想起什么,忽然凑过去跟李皎说:“殿下,您还记得江唯言么?那个现今还住在郊外寺庙里的小郡主李明雪,您不是猜她身边的扈从是江唯言吗?江唯言此人谨慎无比,自婢子派人去访,他从未在郡主身边露面。但是我们可以试探一下……”
  李皎心烦气躁,抬手止了明珠的话:“我只是一个猜测,并不知那人是不是江唯言。而若真是他,你觉得他会来帮我?”
  明珠道:“就算那人不是江唯言。殿下说那晚带小郡主逃走的那人,轻功比郁郎还要高。那把这人请来,就算他打不过那西域第一高手,只要他逃得快,那起码我们可以保证一个平手呢?”
  李皎脸色更加不悦了。堂堂大魏,一个小小比武,最后居然要打成一个平手!那帮凉国人,还不知道事后怎么编排他们大魏!
  但是眼下已经没有更好办法了。
  李皎沉默一会儿,与听不懂两人话的宿卫军长官吩咐:“你去城郊找郡主李明雪,不惜用什么法子,把她身后那人……”
  “将军!报!”李皎的话没有说完,刷刷刷的脚步声跑来,小兵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在长官难看的脸色中,他坚强地把话说完,“将军,有人在宫外闹事,说要入宫!”
  “胡闹!”长官大怒,“百官尽在宴上!皇亲贵族们也都在这里!这时候有谁会被落在宫外?把他抓起来,送去诏狱,待我明日……”
  小兵看一眼李皎。
  李皎敏感抬目:“怎么?”
  小兵嗫喏道:“那人说是长公主的驸马。所以小的们才不敢拦……”
  李皎:“……!”
  明珠惊道:“我家驸马回来了?!”她面上先愕再喜,骤然抓住李皎的手高兴道,“殿下,殿下我们家郎君回来了!以我家郎君的武功,不必去郊外请什么人了!我们驸马都能输的话,那个人也必输无疑啊!”
  李皎唇角微翘。
  在宿卫军长官匆匆离开时,李皎被明珠激动地抓住手,李皎矜持无比地谦虚道:“也许是一个混账骗子在宫外……也许他受了重伤无法下场……也许……”她“也许”说个不停,人却站直,不再依于栏杆前惆怅了,李皎紧追宿卫军的脚步,往宫门方向赶去。
  女郎最开始走得缓慢,后加快脚步,再忍不住小跑起来。风吹拂她的长发与斗篷,女郎长发乌黑,侧脸洁如玉雪,眉目间亮意骤起。
  明珠喊:“慢点慢点!小心孩子……”
  身后太常寺的一众官员们正滔滔不绝地跟公主讲解登鹿台的礼仪,李皎甩下他们扬长而去。他们一帮老胳膊老腿不肯屈服,追着长公主走远:“殿下,殿下!等等老臣,老臣的话还没说完……”
  天暗了,火把点燃,灯烛烧起。未央宫阙渐次被灯火包围,如莲花宝座般,瓣瓣花开,亮如白昼。
  排排宫门大开,宿卫军分立两侧开道。
  李皎立在宫门前停住脚步,风吹动她微乱的额发。她面容雪白中透着浅粉色,眼中漾着明火千重。宫门开启后,一道漆黑身影站在阴影中。那阴影修长,却因站在暗处看不清。李皎心中急切,再往前追一步,那站在宫门后的青年也大步走来。火光照在他身上,他挺拔的身形很快从暗处走了出来。
  面孔也露了出来。
  果然是郁明!
  李皎望着他,看他从外走来,虽风尘仆仆,风采丝毫不减!青年原本面色冷淡,宿卫军问他什么他也搭理得漫不经心,但他转眼看到妻子站在宫门后等他!女郎仪容款款,窈窕明媚地立在灯火摇落的光辉下,披着一层清淡的柔光,佳人如春如月。
  郁明心中浮现惊艳之色,一愣后,目中掠起了笑意。他想跟李皎打个招呼,半天没想好说什么:“那什么……”
  他目光看到李皎身后的大批队伍。不光有宿卫军,还有一群喘着气的大臣们。
  郁明受宠若惊:“这么欢迎我?这个有点过吧……”
  明珠跑到了李皎耳边,跟李皎说:“输了。该我们了。”
  李皎点头,走向郁明。
  郁明脸上笑容更大,他真没想到李皎会这么欢迎自己。他回来长安后,听闻宫中在办宴,他本来都做好李皎抛弃自己一晚上的准备了。他没想到他随便拍拍宫门,李皎就带着大批臣子来迎接他。他何德何能呢,李皎真是太客气了……
  看李皎这么急切地奔向他,郁明的大男人情怀得到极大满足。当着众人的面,他张开手臂,笑道:“来,抱一个……”
  青年手腕被李皎抓住,李皎将他上下检查一番,松口气:“幸好没受伤。”
  郁明吹嘘道:“我当然不会受伤了!你不知道你夫君我有多厉害……”
  他手腕被李皎拽住,他的吹嘘没有说完,就被李皎拽着往前走。他“哎”了几声,李皎没理他。李皎她夫君大多数时候还是很好说话的,他刚回来被妻子这么热情地拖拽着走,心中十分受用。哪怕妻子拽他的动作暴力了点,郁明也笑嘻嘻地配合着跟李皎走。
  他就这样被李皎拽到了比武场下,所有人都看着郁明。比武场上现在空无一人,那个西域高手已经下场休息,大魏官员们的期待,都忐忑地跟随李皎,一起落在了驸马身上。
  郁明没有说话,扬了下眉,询问地看着李皎。
  李皎推郁明的腰:“快快快!快上场!该你比武了!”
  郁明不动。他不动,李皎便无论如何也推不动他。李皎抬头,着急地看郁明。郁明倒是神色淡定,她那么急切,他疑惑的目光定定看她,慢条斯理道:“比什么武?侠以武犯禁。我祖训在上,我不比武。”
  李皎:“但是这个比武很重要啊!放心即使你师父在这里,他也会同意你下场的!你别管那么多了,你上去赢了这场就好。有什么话我们下来再说好么?”
  郁明低头看她。
  李皎:“真的很着急!”
  郁明:“不要着急,把话说清楚我再上。”
  李皎沉下脸:“你到底上不上?!”
  李皎气场全开,周围大臣们纷纷退让。夫妻二人吵架,众人都不好意思围观。李皎脸色这么不好看,就只有驸马他直面对着。但郁明他真是淡定,他看李皎那样,依然淡淡道:“不上。”
  李皎:“……”
  郁明:“……”
  李皎:“……”
  李皎快要被郁明气吐血了,她这时听到了钟声,知道第三场已经开始了。结果郁明在这里磨磨唧唧,就是不肯上。郁明不肯上,她能把刀架他脖子上逼他上吗?她这边急疯了,郁明还淡定地看着。当郁明大爷似的不动时,他真是李皎的大爷!李皎压下心中焦急,无奈地快速跟郁明解释:“……凉国要灭我国威风,用比武胜我们。夏国已经输了,我们不能再输了!我大魏的希望在你身上,你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