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女镖师:王爷要入赘-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睿安的书房在府内是禁地,就连洛北没有传唤都不可随意出入,但对江清越而言,府里没有禁地,她可以自由出入任何地方。
      可是以前江清越并不喜欢去他的书房,总觉得这里会有一些她不应该看到的秘密,她也担心,自己无意间看到了什么,会破坏他的计划。
      但是今天,她特别想来到这里,想要从这个书房里了解周睿安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江清越拿起桌子上的文书,里面是记录着朝中某位大臣的辛密事情,这位大臣江清越知道,她曾听关有为念叨过,据说还是一个素有清廉之名的大臣,可是这里面却记录了他奸污了儿媳,逼得儿媳悬梁自尽的丑闻,简直让江清越大开眼界。
      像这样的大臣还有很多,可以想像,如果这些东西流传出去,将会造成怎样的轩然大波,而作为掌握这些辛密的周睿安,等于直接控制了大半个朝臣!
      江清越越看越觉得心惊,她早就知道周睿安非同一般,却没想到,他已经做了这么多的事情……
      “谁在里面?”外面传来洛北的声音:“是江公子么?”
      江清越回过神来,然后应了一句:“是我,你进来吧。”
      洛北走了进来,就看到江清越把手里的资料放到了桌子上,他眸色一闪,眼中透出了一股了然,他叹息着说道:“公子终于翻开这些文书了,”顿了顿,他又道:“想要查到这些资料可不容易呢,是暗影带着兄弟们冒着生命危险才查到的。”
      江清越眼中闪过一抹复杂。
      洛北又继续说道:“主子身处环境危机四伏,想要活着都已属不易,后来又一点一点的筹划生路,”顿了顿,他看向江清越,笑着道:“虽然他是我的主子,我这么说有拍马屁之嫌,但主子真的是我最敬佩的人!”
      洛北想了想,又接着说了一句:“哪怕后来主子因为公子,变得色令智昏,我也觉得,这应该是上天对主子的补偿,他这么多年,一个人过的真的太辛苦了。”
      江清越眼神微微暗了暗,洛北的话,让江清越想到了周睿安的处境,他身为晋王世子,晋王跟宣德帝又是一个那样的关系,宣德帝自然是把他当作眼中钉肉中刺一样的存在,他在危机四伏的环境里,能够活下来,岂止是不易?
      若非常人的心知谋算,怕是早就被人给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了。
      突然,一只信鸽拍着翅膀飞了进来,洛北神色一变,急忙走了出去,取下鸽子脚上的信件。
      江清越狐疑地看了洛北一眼,但她并没有问出口。
      洛北看完信件,这才看向江清越,解释道:“公子莫怪,是宫里的探子,”顿了顿,他继续说道:“先皇驾崩的突然,又是被皇后逼宫的,很多事情恐怕都没有交代清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主子身上的蛊毒。”
      江清越眼神一凛:“‘君莫愁’?”
      江清越都快把这件事给忘了,因为自从她和周睿安在一起之后,周睿安身上的蛊虫一直都没有发作过。
      虽说这是一种控制人心性的蛊类,可是只要周睿安能控制好自己的心绪,便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现在宣德帝死了,再没有人了解蛊虫的秘密,那么周睿安身体里的蛊虫就会是一个不确定因素,谁都不知道哪天这个蛊虫会发生什么变化,或许会变异,或许会对周睿安的身体造成别的影响。
      像周睿安这种时时刻刻要掌握全局性格的人,肯定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他一定会想尽办法解除身上的蛊毒!
      洛北点了点头,忧心忡忡地说道:“可不是!我这几天都在忙这事呢,就想趁着先皇刚驾崩,皇后被软禁了,宫里乱做一团的时候,希望能查到一些线索。”顿了顿,他期许地看向江清越:“公子,您是最后见到先皇的人,先皇就没有提过这方面的事情么?”
      现在江清越也有些后悔了,她虽然对周睿安觉得质疑失望,但是事关他的性命,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她摇了摇头:“是我疏忽了,我应该问问陛下的!”
      洛北的表情有着掩饰不住的失望,他笑着安慰道:“公子别担心,属下也只是随口一问,这么重要的秘密,便是公子问了,以先皇的性格也不会随意吐露的,公子不必放在心上。”顿了顿,他继续说道:“属下还有些事情要安排,公子自便。”
      洛北走了之后,江清越面无表情地望着他离开的背影,过了良久,她才低低地说道:“这也是你算计的一部分吧?今日的事,你定是让人传话告诉了洛北,让洛北来跟我说起你的不易,最后还提起了蛊虫,让我忧心分神,自然就无暇再顾及旁的算计。”
      江清越转过头,看着摆放工整的书房,心头却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情绪,是不是对周睿安来说,一切都是能算计的。
      洛北在找解蛊毒的事情是真的,但是周睿安却特意让洛北透露给她知道,让她忧心也是真的,他那个人,算计起来向来都是一箭双雕。
      江清越苦笑了一下,她觉得自己可能走火入魔了,周睿安不管做什么事,她都觉得是在算计着什么。
      但,她真的冤枉他了么?
      江清越大步地走了出去。
      礼部终于选定了二皇子登基的日子,就定在了十月十七,正好是皇上二七的前一天。
      此事一经宣布,整个京城都似乎安定了下来,所有人都有了一种尘埃落定之感。
      就连被禁足在正坤宫的皇后娘娘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大臣们络绎不绝地往定国公府去拜访,讨好方明坤,如今定国公府可谓是炙手可热,扬眉吐气了。
      只有关有为一人,还在执着于宣德帝的死因,不肯松口放皇后娘娘出来。
      皇后娘娘此时也格外的好说话,表示愿意守在宫中为宣德帝祈福,她相信清者自清。
      现在的皇后娘娘可是准太后了,身份自然比以前还要尊贵,但她却如此大度宽容,自然又赢来了一番赞美,现在所有人似乎都忘了,现在的皇后是灭了威远镖局满门的幕后黑手,也是她,害死了沁贵妃和七皇子。
      不过现在谁在意呢?
      皇后现在也没闲着,她正在满皇宫里找玉玺,没有玉玺,怎么能叫皇帝?
      皇后自然不知,宣德帝在写下了最后一张诏书的时候,就已经把玉玺给收了起来。
      眼看着二皇子就要登基了,皇后终于坐不住了,最后她将目光落在了一个人的身上——宁阳公主!
      宁阳公主虽然是假的,但她到底是当了宣德帝十多年最宠爱的女儿,以前宣德帝宠宁阳公主是真宠,说不定她会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皇后想到这,眼神一闪:“来人啊,把宁阳公主带过来。”
      很快,宁阳公主就被带了上来,皇后看到宁阳公主吓了一跳,她知道宁阳公主过的不好,但是她没想到,宁阳公主居然会变成这个样子!
      原本红润的脸颊也凹凸了进去,脸上再没有了往日的娇纵之气,双眼无神,哪里还像是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
      皇后皱了皱眉头,刚要说话,宁阳公主却突然甩开了宫女的手,状若疯癫地向皇后扑了过去:“告诉我!你告诉我!我是父皇的女儿!我是金枝玉叶的公主!你告诉我!”
      皇后愣了一下,旋即勾起了唇角,“好啊,本宫可以告诉你,不过,你也要告诉我一件事……”
      很快就有宫女上来按住了宁阳公主,宁阳公主怨毒地望着皇后娘娘,抿了抿唇角。
      皇后走到了寝宫的耳房里,江清越就是从这个房间里的密道才进入了宣德帝的寝宫。
      皇后看着出现的密道冷笑了一声,没想到宁阳公主还真的给了她一个惊喜呢!
      皇后顺着密道直接进到了宣德帝的寝宫里,从寝宫又到了御书房,她也是没办法,毕竟她现在可是在宫里为宣德帝祈福的,若是被人看到了,她不怕,但她不能影响二皇子。
      皇后悄悄地潜进了御书房里,按着宁阳公主的说法,她知道宣德帝御书房里有一个密道,但是她并不知道具体的机关在哪里,只知道应该在墙后。
      皇后在御书房里翻找,终于在一个花瓶下找到了机关入口,她打开了机关,一面墙缓缓地移开,一间不大的密室,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皇后走了进去,里面除了玉玺之外,还有不少她并没有见过的东西,不过她对别的东西都没有兴趣,玉玺才是她的目标。
      皇后娘娘欣喜地拿起玉玺,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来,她不禁勾起唇角:“现在再没有人能阻止我儿登基为帝了!”
      皇后紧紧地抱着玉玺,突然看到案上放着一道明黄的圣旨,她蹙着眉头,心里却已经目标,这大概就是宣德帝写下立储的诏书吧?
      皇后拿过了圣旨,打开一看,不禁愣住了。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她飞快地看了下去,最后却写着:“嫡子睿琛,器质冲远风猷昭茂……可立为太子。”
      皇后满脸怔然地后退了两步,手里的玉玺突然之间仿若千金之重,她再也拿不住,落在了地上。
      宣德帝的储君立的是琛儿!不是七皇子!是琛儿!他最后选择的,还是他们的儿子!
      那么,她到底是为了什么才做了这些?!
      皇后软软地瘫倒在地,眼中的泪忍不住落了下来,她勾起唇角,突然想到了当年那个英俊霸气的少年,他牵着她的手,一起走上了这世间最尊贵的位子。
      那时他说,今生绝不相负。
      她有孕时,他也曾欣喜若狂,开心雀跃地说一定会是个儿子,他一定会把他培养成才,将这大好江山传给他。
      她以为他忘了,所以迟迟不肯立琛儿为太子,所以这些年来,她恨透了他的薄情。
      她以为,他对她失望透顶,所以将锦衣卫统领的位置给了沁贵妃的人,她真的以为,他已经做了决定。
      可是到头来,她发现这些都只是她以为,他没有忘,他还记得当年的话,他最终选择的还是他们的儿子!
      皇后忍不住闭上眼睛,眼泪止不住的落了下来,她到底,到底都做了些什么?!想到宣德帝临死之前都未阖上的双眼,她突然之间心如刀绞。
      那么多年的爱恨纠缠,突然之间变得不再重要,此时此刻,皇后才突然发现,她是爱他的,因为爱,所以才会嫉妒,一切的不甘与怨恨,只是因为爱而已。
      嫉妒清贵妃,嫉妒后来的沁贵妃,她怨恨的,只是为什么他不爱她。
      皇后不知道当时的宣德帝是怎么写下这封圣旨的,或者他是想到了当年他也曾对二皇子寄予厚望,也许他只是考虑到七皇子年纪尚小,无法担此重任,但宣德帝选择的是二皇子。
      圣旨上面的字迹她无比的熟悉,那是宣德帝亲自写下的,她不敢想,宣德帝是以怎样的心情写下这封圣旨,又是以怎样的心情喝下她亲手递过去的毒药。
      皇后终于忍不住,痛哭出声。
      过了很久,皇后的情绪才渐渐地平静了下来,她抱起落在地上的玉玺和圣旨,缓缓地回到了正坤宫里。
      皇后跪在佛龛前,双手合掌,她的头发有些凌乱,脸上的妆容也花了,但她却浑然不在意,她不停地念着佛经,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她平静下来。
      她跪了很久,终于,她睁开眼睛。
      “这一辈子,不知道是你负了我,还是我负了你,”皇后轻声自语地说道:“但若是有下辈子,我们还是不要再遇见了,别再成为夫妻了。”
      皇后说着,缓缓地闭上了眼睛,眼角的泪划过,充满了苦涩的味道,但她不能后悔。
      登基大典的前两天,礼部已经将新赶制出来的龙袍送了过来,让二皇子试衣了。
      就在二皇子刚要试衣的时候,突然外面传来一阵钟声。
      二皇子一惊,连忙吩咐道:“外面发生什么事了?”
      很快,就有太监跑进来禀告:“回禀殿下,有,有人撞响了太庙灵钟!”
      二皇子和是礼部的官员皆是一脸愕然,只因这太庙灵钟可非同一般!
      太庙是周氏皇朝供奉祖先的地方,一般非大事不进太庙,这种大事如每年初一、新皇登基、立后、立储或发生了天灾才会开太庙祭祖。
      而这灵钟是当年元皇建立大靖皇朝时,亲自设下的,目的是为了警醒后人,要让子孙后代铭记祖先开国的艰辛,要爱民如子,勤勉朝政,但若真的不幸出了无道昏君,族中皇亲可以敲响灵钟向祖宗告状。
      这其实就是一种警示,威慑大于实际作用,不过好在周氏皇朝传承到现在,也没有出现过昏庸无能的皇帝,所以这灵钟从未被敲响过。
      可二皇子这还未登基,还算不上皇帝,就有人敲响了灵钟,这是跟谁过不去呢?!
      二皇子的脸色已然阴沉了下来,礼部侍郎怒道:“这是何人?简直是胡闹!还不快把人拿下!”
      太监犹豫了一下,然后小声地说道:“回大人的话,撞钟的是关大人!”
      关有为?!二皇子一怔,眉头紧紧蹙了起来,他心中不悦至极,却还是冷静地说道:“看来关卿对我还是有所误会,既然如此,就先去看看。”
      礼部侍郎又说着什么殿下宅心仁厚的话,急忙跟了上去。
      二皇子带着人赶到了太庙,关有为还在奋力地撞着钟,他仰天喊道:“太祖爷!先皇!您睁睁眼吧!如今我大靖,妖后为虎作伥,通敌叛国,这大靖的天就要变了啊!”
      关有为的话简直是晴天霹雳,没等别人开口,二皇子便已经脸色铁青的怒斥道:“关有为!你不要血口喷人!母后乃一国之母,岂容你如此玷污!”
      二皇子刚到不久,其他大臣也纷纷的赶了过来,看样子关有为是早就有备而来,提前通知了诸位大臣。
      刘敏隐藏在人群里,向暗处打了一个手势,让把守的锦衣卫做好准备。
      关有为站起身,目光凛然:“我身为大理寺寺卿,理应调查天下不平之事!”顿了顿,他继续说道:“皇后勾结鞑靼二皇子,意图不轨!皇后不仁不慈,此等妇人,怎配称得国母?!”
      “放肆!”二皇子怒声说道:“你口口声声污蔑皇后,是何居心?!”
      “污蔑?我有证据!”关有为说着,从怀中掏出了几封书信:“这是皇后与鞑靼二皇子来往的信件,上面除了盖着皇后的凤印还有皇后的私印!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第一百零七章:太庙哗变

      二皇子眼神闪了闪,皇后跟拓跋刚之间有联系,甚至是有交易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当初拓跋刚来京城和谈的时候,皇后便跟他透漏过,拓跋刚是他们的盟友,要他与拓跋刚好好相处。
      当时二皇子还提出过质疑,因为此事一旦泄露出去,就会面临着通敌叛国的罪名。
      那时他刚刚从柳州回来,立下大功,但宣德帝却迟迟不肯他为储,他心里也是有些怨言,皇后只说双方只是有所交易,并不会对江山社稷造成影响。
      直到后来,他调查起了边关贪墨案的时候才发现,皇后与贪墨案有关,而正是皇后把大靖的武器贩卖给了鞑靼人!
      当时二皇子极其愤怒,第一次跟皇后发生了争执,但皇后当时跟他算了一笔账,他身为皇子,要养多少幕僚,要养多少属下,打赏、办事,这可都是需要银子的。
      而那个时候,柳州战乱频发,国库吃紧,宣德帝带头缩减用度,他们自然也要紧跟宣德帝脚步,所以那时候其实皇后跟二皇子真的没多少银子。
      但即便如此,皇后也没委屈过二皇子用度,他的打赏从来没有少过,那时皇后说是她这些年攒的贴己,后来二皇子才知道,这些都是贪墨来的银子。
      他花了这些银子,自然没办法去指责皇后,后来皇后答应他,要跟拓跋刚断绝关系,绝对不会再跟他们联系,这事才算完。
      二皇子表面上一脸愤怒,但心中却是一片冰凉,或许早在他发现皇后跟拓跋刚有联系的时候,他就知道迟早会有这一日。
      “皇后将我大靖的兵器贩卖给鞑靼人,以此来赚得银子!鞑靼人杀我将士、掳我百姓、毁我大好家园!竟是因为被一国之母出卖!”关有为双眼含泪:“她不配!”
      “先皇驾崩,满朝哗然,先皇的死还没有个结果,你却迫不及待地要扶持二皇子上位!见迟迟未能如愿,拓跋刚才会陈兵柳城,逼得众位大臣不得不妥协,仓皇扶持二皇子登基!”关有为振振有词地说道:“若不是和拓跋刚关系密切亲近!拓跋刚又如何会在此时突然发兵?!”
      关有为说着,又拿出了几封供词,其中有一封正是黄庆业的!
      二皇子神色一变,当初贪墨案是他亲自办的,杀了一大批人,这还成为了他的一份功绩,可是现在……
      关有为已然看向了二皇子:“臣记得,当日贪墨案是二殿下着手经办的吧?也难怪,皇后最后会全身而退了!”说着,冷笑了一声。
      关有为这话已经足够明显了,就是说二皇子包庇了皇后娘娘!
      其他大臣望着二皇子,眼神游移不定,他们以为,二皇子登基已是板上钉钉,但没想到,关有为居然有本事把钉好的钉子给拔出来!他居然真的能!
      二皇子张了张嘴,想要开口辩解,却五话可说,他没想到关有为会拿到这么多的证据,几乎每一个都让他辨无可辨!
      此时二皇子才意识到,也许他上当了,从关有为来敲灵钟开始,就是一个局,目的是为了引他过来,他也确实上钩了,灵钟一响,他肯定坐不住了,再把诸位大臣叫来,当众拿出证据,指认皇后的罪行,他只能被动的承受!
      二皇子眯着眼,心里已经产生了怀疑,这并不是关有为一个人能做到的事情!是谁!到底是谁在布局!
      关有为手里的那些证据,根本不可能是惯有一人能拿到的,他要是有这个本事,现在也不止是一个大理寺寺卿了,一定是有人在暗中帮忙!二皇子几乎是瞬间就想到了一个人!
      周睿安!
      周睿安以前是锦衣卫统领,又亲赴柳州调查贪墨案,他比任何人都了解这个案子,可是那时周睿安一直隐忍不发,甚至在二皇子结案的时候,也都没有发声,可笑,那时候他还觉得这个案子办的不错!现在他才知道,当时周睿安按兵不动,原来只是为了今日!
      这个时机,选的当真是好!
      先拿出皇后通敌叛国的证据,再指出皇后里应外合贪墨军饷,这一桩桩一件件,环环相扣,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不止是把皇后置于万劫不复之地,还带上了二皇子!
      毕竟贪墨案是二皇子亲手办的!而且二皇子是皇后亲子,皇后通敌叛国,说二皇子不知情,也无人相信啊!
      二皇子眼神一黯,是他太大意了!他就觉得有些奇怪,周睿安怎么会那么听话就被关进了大牢,而且一直都没有自救的行动,甚至连他以前锦衣卫的属下也都是按兵不动。
      原来,他不在局中只是因为他才是布局的人!
      所有人,父皇母后还有他,原来早就成为了周睿安的棋子,他在牢中却已经牢牢地掌控了所有人的命运!
      关有为开口让人去把皇后带过来,但皇后却已经来了,她带着大批的侍卫,直接包围了太庙!
      二皇子神色一变:“母后?!”
      “关有为!看来今日你是要置我们母子于死地!”皇后娘娘凤袍加身,气势张扬,她一双凤眸落在关有为的身上。
      关有为挺起脖子,傲然地说道:“我身为大靖臣子,理应为先皇、为百姓清除害群之马!如今证据确凿,方氏,你还不快速速束手就擒!”
      皇后冷笑了一声:“就凭你?!”
      说着,皇后一挥手,身后的大内侍卫就一拥而上,将所有人都围了起来。
      关有为不慌不忙:“看来皇后这是打算孤注一掷了?那么这些罪名,皇后是认下了?”
      “你不用诳本宫!这些证据都是你拿出来的,谁知道是真是假?本宫身为皇后,有何动机需要去通敌叛国?倒是你这等乱臣贼子,趁着先皇驾崩,就心怀不轨,逼迫先皇唯一的儿子!本宫倒是要问问你,你居心何在?!”皇后娘娘厉声说道。
      “皇后不必如此激动,”刘敏此时缓缓地走了出来,脸上依旧是玩味的笑容道:“先皇虽然子嗣单薄,但也轮不到一个通敌叛国的儿子来继承皇位!否则岂不是把大靖百年江山拱手让人?!”
      皇后愤怒地指着刘敏道:“你和关有为两人是一伙的!你们狼狈为奸陷害我儿!图谋不轨!石原!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将乱臣贼子拿下!”
      皇后带来的大内侍卫纷纷地拔出武器,可是很快,一阵嘈杂的脚步声把他们也围住了。
      二皇子回过头一看,锦衣卫的绣春丹正在他们的身后,楼阁之上弓箭手围住了这里!
      皇后脸色顿时一变,看来刘敏是早有准备了,他们这次是彻底的落入了对方的圈套里!
      关有为像是挺直了脊梁一样,昂首道:“方氏!你还不快速速认罪!”
      “休想!”皇后冷笑着说道。
      “你贩卖武器,贪墨军饷,还大肆的屯养私兵,为自己牟利!认证物证俱在!今日本官定让你心服口服!”关有为痛心疾首地说道:“来人,把人带上来!”
      皇后转过头,想看看关有为卖什么关子,然后她就看到了刘敏把一人带了上来,看到那日,她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
      是董成!皇后没想到会在现在这个时候再次见到董成!董成竟然落到了周睿安的手里!
      皇后一直知道,周睿安在寻找董成的下落,还是陈赫武无意间发现了董成的踪迹,她知道宣德帝一直对董成颇为忌惮,就先行周睿安一步抓走了董成,希望能让宣德帝就范。
      本来她的计划很完美,董成却被方明坤弄丢了,救走董成的人竟然是周睿安!?
      想到这,皇后倏地抬起头,狠狠地瞪向了关有为:“好!好得很!原来打得是这个主意!哈哈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亏本宫自认为聪明一世,不过都是为了他人做嫁衣!”
      皇后娘娘惨然大笑,眼神却凄厉地盯着关有为和刘敏。
      二皇子并不认识董成,但是他熟悉皇后的反应,看着皇后如此绝望的目光,他心里涌起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母后?他是……”二皇子低声问道。
      皇后抬起头,神色复杂地看向了二皇子,她不由得想到了她找到了那封密旨,她闭上眼睛,痛彻心扉。
      “是母后害了你,我儿,都是母后害了你!”皇后凄惨地说道,眼中有泪,早已落下。
      二皇子不禁愕然,他从来没见过皇后娘娘这个样子。
      董成挺直了脊梁走到了众人面前,诸位大臣面面相觑,他们并不认识董成,也很疑惑为何此人会出现在这里。
      董成开了口:“小人董成,无名小辈,当年曾效命于苏老将军,是旗下一名无名小兵,后有幸得晋王爷赏识,带在身边,以做护卫!”顿了顿,他眼圈泛红:“晋王爷的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小人没齿难忘!”
      董成说到这,他的眼神环视过现场的诸位大臣。
      董成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过的,即使多年过去了,他身上的那股锐气也不减半分,那是晋王爷赏识过的将士!那是跟着晋王爷一起上阵杀敌过的勇士!又岂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大臣们被他的眼神所震慑住,二皇子心里却是产生了疑问,晋王爷的护卫,为何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二皇子又想到刚刚的猜测,眼中闪过一抹复杂,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周睿安的算计之中么?晋王爷才是周睿安真正的目的?那么,当年晋王爷的死,也一定是与父皇有关了?
      晋王爷的死,一直都有很多猜测,其中最被人信服的说法就是当年宣德帝陷害了晋王,导致晋王战死,只是可惜当年并没有证据,晋王的部下群龙无首,也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宣德帝登基之后,关于晋王的死也成了一个禁忌,再没有人敢再提起,所以此时看到董成提起了自己的身份,几乎所有人都猜到了,董成要说的是什么!
      “我董成在此发誓,今日所言一字一句皆是属实!若有虚言,五雷轰顶,不得好死,永世不得超生!”董成一字一顿地说道,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似乎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古代人重诺,这样的誓言可以说是非常严重的,也可以看出来董成的郑重其事。
      关有为心头却是一跳,这跟周睿安说的并不相同!周睿安说的只是要把揭穿皇后的诡计!但并没有说过还会牵扯出晋王的旧案!
      关有为眉头深锁,心头却充满了苦涩,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已经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直到此时此刻,他才发现自己也不过是周睿安手里的一枚棋子。
      只是现在才发现,似乎已经有些晚了。
      董成冲着太庙的方向跪下,双目通红:“当年,王爷率领着我们埋伏鞑子,本已成功伏击正要撤退,狗皇帝却立功心切带兵冒进!王爷阻止不及,只好跟了上去!谁能知道?狗皇帝早与鞑靼人勾结一气,就是为了除掉王爷!可怜王爷英明一世,却被自己的亲兄弟算计丢了性命!”说着,他重重地磕了一头:“我为王爷不值!”
      众大臣面面相觑,他们中间的一些人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是看到一旁满脸冷峻的刘敏,还有虎视眈眈的锦衣卫,还是咽了回去。
      董成说着,抬起了头:“王爷发现中了伏击,就要撤退,那狗皇帝却假装被俘,引得王爷回去救他,最后被乱军所杀!”说着,他眼中流露出了满满的恨意:“我拼死抢回了王爷的失身,不至于让王爷被鞑子糟蹋!”
      二皇子怒声说道:“一派胡言!当年的事,就是一个意外!先帝勤政爱民,在他治下国泰民安,如今先帝尸骨未寒,岂容你如此中伤于他!”
      皇后也回过神来,这个罪名不能认!如果宣德帝成了陷害晋王爷的凶手,那么他这皇位也就来的不明不白,那二皇子又算得了什么?尤其是在皇后德行有失的情况下,二皇子的处境就更加艰难尴尬了!
      “你说当年的事是先帝所为,为何不早日出来指正,非要事隔多年才公布于世,莫不是别有用心!”皇后娘娘冷声说道。
      “我救回王爷的失身,本想去找皇上做主,但我发现,狗皇帝已经开始在暗中清除王爷的羽翼,还收买了当日里幸存的将士!”董成说道:“我曾数次试图进宫求见皇上,但并没有一次成功,最后还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