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策马战秦川-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桑无言,沉默了一瞬,却依旧皱着眉头,低头说道:“我也不单单是担心这个。”

正文 第四十章 兵至山下,大举入林

    萧何点了点头,收起玩笑的神色:“我知道,你是担心你师兄。可你要知道,作战就是这样,每一场战役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有可能发生的意外。你若是想要保护身边的人,就先保护好你自己,不拖累他们,就是最好的保护。”

    秦桑愣了愣,她知道萧何所言无错。

    师兄和聂严的埋伏都是为了与大军相互呼应,只有秦桑率领的主力给连允的打击越大,师兄和倪镜才越会安全。

    “我也担心小九,”萧何忽然轻声的说道:“可我能做的,不是将他护在羽翼之下,而是尽最大的能力,让他顺利完成他想做的事情。”

    大军缓慢的行进在这一片山郊荒野之上,远处被云层遮挡的太阳终于露出了半个脸颊,眼看着,就要落下山去。

    此时,已是与师兄约定的时间,师兄和聂严,应该已经率队离军了吧。

    快了,秦桑想着,待到夜幕降临,便可率军回行,今夜,便是与连允一较高下的时候。

    【夜幕初降山下不远处南渊大军阵前】

    “如何?”连允骑在马上,对刚刚回来的哨骑问道。

    “回禀将军,敌军自午后动身,一直在往骊遥方向行军。日落时,距此只有不到半日的路程。”哨骑抱拳回禀道。

    “好。”连允点头挥手令其退下,微微考虑了片刻,转头对旁边的木十六说道:“今夜我们便不要停下休息了,翻过这座山之后便是一路平原,我们加快些速度,定能在他们到达骊遥之前拦截他们。”

    木十六点了点头,脸上很是兴奋,攥紧拳头眯着眼说道:“哼,他们东躲西藏了这么久,终于要让我们逮着了,走!”

    说着,便双腿一夹马腹,同连允一起率大军疾行而去。

    不一会儿,大军就已经到了山脚。连允稍稍勒了勒缰绳,将速度放慢了下来,看了看这山势延伸,缓缓道:“翻过这座山,离他们就不远了。”

    木十六借着初上的月色看了看左右,点点头道:“本还想着若是这山势未有延绵,便可寻个近道绕过去,可是这样看来,还是翻山更快些。”

    木十六依旧来回张望着,目光却是停在了西边远处的山脚之下:“那边似乎还有灯火。”

    连允顺着他的目光眯眼看了看,的确是有一处茅屋,中有微光,却未多在意:“许是山中猎户的住处吧,此山距离几座城都不算远,猎户在此暂住,狩猎之后再去城中贩卖,也是常事。”

    木十六闻言点了点头,这他是知道的,以往在南渊时,太傅就常让他和连允在那些猎户手中买些猛兽皮毛,制成毯垫之类。

    “行了,”连允见木十六还在东张西望,便出言催促道:“走吧。”

    大军在连允和木十六的带领下缓缓向山上行去,这一带地上的枯草都东倒西歪,看得出来不久之前,已经有大批人马从这条路走过。

    连允心中更是笃定,他知道这是秦川军队留下的痕迹,既然他们也是从这里翻山而过,那这里,便就是所谓的捷径。

    周围由草丛变为矮木,又渐渐出现稀疏的树丛,连允抬头往山上看了看,等到了半山腰,就要进入树林当中了。林中树荫密布,月光肯定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他传令下去,要军中多点起一些火把,等到进入林中,也不至太过黑暗。

    就这样缓慢的行进着,终于,连允和木十六的马,行到了半山腰。

    连允只顾看着远处的路面,倒是木十六眼尖,老远就看到了那棵树,有些不同寻常。

    “哎?那是什么?”木十六好奇的看着距离他们还有段距离的一颗粗木,在黑压压的一片树林当中,它好像被动过手脚,远远看去,竟像是一块地界碑。

    木十六骑着马向那处走近,连允顺着他的方向看去,也立刻看见了那棵古怪的大树,心中一样好奇,便跟着木十六,也向那棵树靠近了过去。

    到了树旁不远处,木十六带着些疑惑,慢慢读着:“仙家设宴……凡胎勿入?”

    木十六拧着眉回头看向连允:“什么意思?”

    连允摇了摇头,又定睛看了看那行字,也是十分不解。

    木十六回过头盯着那树干,干脆跳下了马,走到树旁,在那字上摸了一把,沾了一手的黑灰。他一边搓着手,一边细细想着这几个字,捏了捏下巴:“难道是什么高人指点?”

    连允也下马走来,一只手搭在佩剑之上,到了木十六身边,细细看了看树上的字,又转头看了看木十六手上的黑灰。

    他想了想,低头在地上看了一圈,蹲下身捡起一根烧焦的枯枝,伸到木十六眼前:“树上的字是用刀剑刻的,又用这枯枝烧成焦炭描了一遍。”

    木十六接过那一截枯枝,翻了翻眼睛,勾起嘴角从鼻腔里发出一声冷笑:“哼,肯定是他们那伙人干的,还仙家,凡胎,装神弄鬼。”

    连允闻言,却没有接话。他静静的看着那树上的八个字,皱起眉,脑中飞快的思考着这几个字究竟有何玄机。

    木十六见他不说话,转头拍拍他的肩膀调笑道:“你莫不是真被这几个字给唬住了吧?”

    连允依然看着那几个字,却是缓缓摇了摇头:“那倒不至于,我只是在想,他为何要浪费时间留下这几个字来?”

    “嘁,”木十六不屑的翻了个白眼:“那还用说,装神弄鬼呗,想让咱们信以为真,然后带兵绕远路,不就追不上他们了?”

    连允苦笑,抬眼看去:“怎么被你说的倒像是小孩子家的把戏似的?”

    “可不就是小孩子家的把戏么?”木十六依旧不屑一顾,接着愤恨道:“他自以为打了一次胜仗就了不得了,这会子说不定都将那骊遥看成囊中之物,将我们,都看成无胆鼠辈了!”

    连允垂了垂眼,听到“骊遥”二字,他心下还是动了动。若是敌军真以为这样就能阻挡住南渊大军的脚步,那也未免太草率了些。

    “我是担心,这山中会有埋伏。”连允微微叹了口气,说道。

    木十六闻言,看了看眼前的山林,很快,便心安道:“哎,你可别再这样优柔寡断的了,哨骑都已回禀,他们早就继续行军了,哪怕是留下了些人埋伏在山中,能有多少?在这小小山林中,还能翻了天去?”

    连允听木十六所言不无道理,的确,他们的人都已经往骊遥去了,自己却还为了几个字在此徘徊不前,再耽搁下去,可不就真着了他们的道了?

    想到这些,连允也不再多想,点了点头,和木十六一起回到马边翻身而上,带着数万人马,缓缓踏入了这片山林。

    另一侧的半山腰上,小九蹲坐在一颗高大繁茂的大树的树杈上,这树杈刚好分出了三支主枝,主枝与树干的连接处凹陷成了一个绝佳的隐蔽场所,像是一个舒适的摇篮。

    小九靠着背后的树枝,抱着膝盖,百无聊赖的扣扣这里,扣扣那里,耳朵却时时听着林中的动静。

    说实在的,这九霄盛宴小九也是第一次弄出这么大的规模。从前在山中,都是自己和公子两个人摆弄着玩儿,有时是为了捕些山中猛兽,有时就只是想看看自己新想出的路数有没有用。

    小九侧身往树下看了看,虽然光线不强,却也依然能够看见树下不远处的一根细绳,那便是整个九霄盛宴的引火点。小九摸了摸怀里的火折子,默默给自己打了打气。

    一会儿等连允他们踏到最中心的那一道机关,触发了爪钩和弓弩,自己便可下树点火,将整片山林团团围住,让他们插翅难飞。

    小九想起从前山中被围困住的那些猛兽无一脱逃,难掩面上得意。

    连饿狼猛虎都逃不出的九霄盛宴,摆出今天这么大的阵势,你连允,还想逃到哪去?

    想着,小九几乎笑出了声来。

    另一边,连允与木十六带着大军缓缓深入了山林。

    这山林里静得出奇,只有些秋虫的鸣叫和偶尔扑着翅膀飞出的几只乌鸦。大军行军的脚步踩在那些枯枝烂叶之上,发出的碎裂声清脆无比。

    一路上,都未曾出现过什么意料之外的人和物,连允慢慢放下心来,看来,他们在树林入口刻上的那几个字,的确只是虚张声势罢了。

    眼看着这山林已经快到一半,等出了林子下了山,后面的路便是一马平川,连允心中有些迫切起来。他多么希望赶紧看到秦川的大军,与其奋力一战,一雪前耻。

    马蹄轻巧的在那枯枝上踏过,连允正幻想着敌军如何溃败而逃,忽然,连允听见了一声轻微的,却又奇怪的声音。

    “咯嗒。”

正文 第四十一章 引火围山,逃回祁水

    身下战马忽然抬蹄长啸,猛地甩了甩马头,连允慌忙扯住缰绳,尚未反应过来这马为何突然如此,就听木十六一声大喊:“当心!”

    连允的余光已是看见四面的树梢上突然弹出的爪钩,赶紧仰身贴在马背上惊险避过,木十六连忙翻身下马,也逃过一劫。但身后数人却是无一避免,被锋利的爪钩划过颈侧、肩膀、面门,哀嚎着,纷纷坠马。一时间,马蹄纷乱,众人慌不择路,身下战马也忽然不停了使唤,四处飞奔。

    弓弩触发,流矢从四面八方急速飞来,战马逃窜,兵士中箭,坠下马去的那些,有的被爪钩带倒,有的直接被烈马从身上踏过,死伤一片。

    地下的隐绳分布在各个角落,皆有两端绳圈,一经踏如便借力收紧。它们一端被战马踏中,一端被兵士踩到,那些兵士脚下绳圈立刻勒紧,被飞奔的战马拖行起来。

    有些马跑的快些,这一会已是到了陷阱边缘,那烈马看见斜立起的耙刺,皆是飞身跃过,而那些被拖行至此的士兵,便硬生生的被那耙刺刺入了身中。

    惊叫声,马啸声,哀嚎声,将这片原本宁静的山林充斥的如同炼狱一般。

    正在他们已经绝望的等待这一切结束的时候,刺眼的火光从四面迅速蹿起,像是一条饥饿的火龙,要将这片山林,连同林中的数万人马,尽数吞噬。

    “十六!”连允身手已是了得,却还是在这纷乱中被飞箭射中了左肩。

    他看了一眼肩上的木箭,伸出右手猛地将箭拔出,却一下看见不远处木十六倒在地上,前方有一匹快马拖着长绳,将他拖行而去。

    连允赶紧飞奔而去,一个空翻落在木十六身旁不远处,拔出佩剑,朝那长绳扔去,不偏不倚,稳稳割断了长绳。

    木十六翻身撑地,喘着粗气,看着连允肩上鲜红的血色:“你怎么样?”

    “我没事,快走!”连允扶起木十六,左右快速搜寻,看见不远处一匹奔来的马,赶紧迎了上去,闪到马侧勒住缰绳,回头对木十六道:“上马!按原路出山!”

    “那你呢!”木十六停在马边,迟迟未动。

    连允伸手将他往马背上狠狠一托:“我随后就来,快走!”

    说着,便一掌猛拍在马屁股上,战马吃痛,飞奔而去。

    待木十六走远,连允赶忙去搭救那些就在近处的兵士,他看着那遍地的尸首,心紧紧的揪在了一起。他深深皱了皱眉,告诉自己现在不是伤感的时候。他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可能,救更多的人。

    很快,他便又在纷乱中寻到了一匹未受伤的战马,带着侥幸存活下来的兵士,向入口处飞驰而去。

    策马狂奔的他,此时心中已是明白过来,这一处陷阱,便是传说中连飞鸟都莫想逃离的九霄盛宴。师父曾说过,只要进了这九霄盛宴,再想逃脱,便难如登天。

    但是,师父也说过,再复杂精妙的陷阱,也不会没有出口。连允看着这周围火光环绕形成了接近一圈的包围,却只有入口那边还未有火焰,所以他便只能寄希望于自己这仅剩一丝的判断力。但愿,还有一线生机。

    连允悬着心,带着他们一直奔回到了那棵刻字的树旁,一路上再未遭遇到什么意外的暗算。

    这里,果然是九霄盛宴的出口。

    木十六就在山林前不远处,他骑在马上频频回望,看见连允率众人冲出,终于松了口气。连允追了上去,同众人一起,向祁水撤离。

    残军在夜色中狂奔,连允知道,在此处设下这样一个庞大的陷阱,秦桑不会没有后手。追兵一定已经逼近,除了逃,他们别无选择。

    连允回身看了看身后跟随的一众残兵,心中生出了一丝愧疚。

    能够摆设出九霄盛宴的人,必是越云传人。秦川军中竟有越云一派的高人相助,而自己却对此一无所知,还将那入口刻字当做虚张声势,实在是大意至极。

    看来,自己到底还是低估了这个秦桑。

    这个人,究竟还有多少东西,是自己不知道的。

    未及多想,很快,身后便传来了震天的杀喊声。听着喊声还不算太近,连允却丝毫不敢分神,带着众人向祁水策马狂奔。

    想到祁水城中还留有三万人马,连允心中稍稍好过了些。

    好在,自己没有将所有军队全部带进山林,否则,现下即便是逃回了祁水,可能也无济于事了。

    南渊军中的所有人,自前日出兵开始,一直未曾停步休整过。现下,都已是疲惫不堪,但身后就是如狼似虎的追兵,没有一个人敢停下来喘一口气,因为此时若是稍作停留,就可能命丧黄泉。

    在生死之间,疲劳,已经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即便是负伤的连允,此时也丝毫感觉不到伤口的疼痛。他全身都已经麻木,只跟着那马蹄颠簸,盼望着快一点,再快一点。

    漫长的一夜在马背上过去,转眼便已接近破晓时分。

    连允与木十六等人终于看见了远处的祁水城门,听着身后越来越近的杀喊声,他们丝毫也不敢放松警惕。

    眼看着城门将近,城楼上的士兵挥着旗子摇出了即将开城的旗语,紧接着,城门缓缓拉开。

    连允身后另一个方向却忽然又出现了一队人马,看样子,竟也有两三万之多。

    这是从哪冒出来的?看他们前来的方向……红安?他们怎么会这么快将红安的守军调往这里?

    连允回过头来,看着不远处已经开到一半的城门,突然皱眉瞪大了双眼。

    难道……这才是秦桑的目的?

    连允此时才真正感受到了恐慌,他回头看着不远处逼近的两路敌军,心如死灰。

    是了,秦桑这一盘棋中最大的陷阱不是骊遥,不是九霄盛宴,而是,祁水城门。

    连允眼看着那城门缓缓打开,脑海中顿时将这一战的所有断点连接到了一起。

    秦桑,他设了一盘巧棋,这盘棋,从红安就已经开始了。

    自打秦川大军从红安城出发时,就不是奔着骊遥而去,他们从始至终,都只是想引自己出城。

    他们布置好九霄盛宴之后,故意在通往骊遥的山下驻扎,让自己以为他们要攻打骊遥。待自己率军出城追截时,为了使自己不起疑心,假意继续向骊遥行军,却暗中回身,到山下埋伏。

    当自己率大军踏入九霄盛宴,混乱不堪时,他们便一把火将山林围住,只留下唯一的一个出口。

    而那个出口,便是撤往祁水的方向。

    残军退到了祁水,早已布置好的红安援军便与他们的主力成犄角之势,夹城而攻。

    见到南渊败军退来祁水,毫不知情的守城兵士必会开城相迎,这时,他们便可顺势追杀,攻入祁水。

    即便连允立刻下令封锁城门,他们没能攻入祁水,这城中仅剩的三万人马,也会被困于城中,既无粮草,也无援军,只能坐以待毙。

    若是还在前日,自己坐拥近十万人马,那时秦桑断不敢肆意围城,断其粮道。因为自己只要率大军突围,就能与他正面交锋,从人数上,就已大占上风。

    可现在,自己身后这不到万人的残军,加上城中的三万兵马,再想突围,就再也没那么大的胜算了。

    难怪,难怪传说中滴水不漏的九霄盛宴会这么轻易的让自己找到出路。

    连允惨淡的笑了一下,自己终究,还是着了他的道。

    此时,仿佛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连允深深吸了口气,闭上了眼睛。纵使自己思虑再全,计谋再多,也已无处施展。

    但是,不,还不到要放弃的时候。

    连允睁开双眼,看着不远处大开的城门,心中却变得异常坚定。

    十多年前,在未遇到师父之前,自己不过只是一个在乱世中颠沛流离的孤儿。烽烟战火,朝不保夕,都早已成了习惯。

    是师父给了自己如父亲般的庇护,也是师父,给了自己衣食无忧的生活,给了自己这建功立业的机会。

    哪怕是为了师父,无论如何,不到最后一刻,自己绝不能放弃。

正文 第四十二章 连允弃城,小九失踪

    策马奔入祁水城后,连允没有多停留一秒,便即刻下令关闭城门,召集所有兵士,从城后撤往骊遥。

    所有刚刚以为终于获得了庇护的残军皆是呆立在了原地,他们不知为何刚刚回城,却又要弃城而去。

    但他们未敢有丝毫耽搁,便立即听命撤离。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眼前的这位连将军,从不会随意下达任何命令。他既然会这样决定,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直到大军从城后撤出祁水的那一刻,木十六才突然明白,连允为何会下这样的命令。

    从城门开启的那一刻起,祁水,就已经守不住了。与其与秦川大军拼个玉石俱焚,到最后片甲不留,倒不如壮士断腕,舍城而去。

    连允能做的,只有保全这最后的几万人马,他日再做图谋。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木十六深深望着连允那坚毅的侧脸,紧紧跟随着他的脚步。他从来,都未曾怀疑过眼前之人,也从来,未见眼前之人,有过一蹶不振的时候。

    只要有他在,一切,都还有希望起死回生。

    南渊兵马迎着黎明的曙光飞驰而去,留下了祁水这座“空城”,在朝阳里沉寂。

    【祁水城中】

    刚刚以攻城器械撞开的城门就那样清冷的大开着,秦桑一行人骑在马上,止住了步伐。

    “他们就这么走了?”秦桑皱着眉呢喃着,眼中还带着些难以置信,呆呆的看着这城中荒凉的街道。

    此时,已有城中沿街的百姓悄悄打开了自家的屋门,看了一眼,又慌忙合上。

    秦桑知道,这城中百姓,能走的,都走的差不多了。他们大多成了流民,辗转到何处,便在何处落脚。还能留在这城中的,要么是家中有老小,不便远行,要么,便是真的眷恋这片土地。

    无论如何,如今秦川已经将这祁水夺了回来,只需好好整顿一些时日,这整座城,便会恢复往日的生机。

    “连允还是有几分智谋的。”萧何也看着前方,却是忽然接上了这么一句。

    秦桑点了点头,她明白萧何的意思。

    若是连允进城之后直接留下,关闭城门,那才真成了瓮中之鳖。秦桑只需将大军驻于城外,围好各处出口,他们无法出城求援,又断了粮草,便是插翅难逃。

    可连允没有这么做,他带着仅剩的几万人马弃城而逃,看似没有什么骨气,却是思虑周全。

    他们只有退回到骊遥,才算将这盘棋下活了过来。骊遥以南,加上骊遥在内,南渊在秦川境内还占着九座城池,这九座城一线相连,他退到了骊遥,便是退回了这一条线上。军械、粮草、援军,都可从这条线运送到骊遥城内。

    秦桑正想着这些,萧何却是回过身,目光在大军中搜寻了许久,皱起了眉头:“你们可看见小九了?”

    秦桑闻言一惊,回想起从山下追击开始,便一直没有看见小九的身影,当时只顾着率军追敌,竟未顾及到小九的安危。秦桑心中内疚万分,慌忙勒马回身道:“我回去找他。”

    说着,便扬起了马鞭。

    “等等。”应清拉住了秦桑举起马鞭的手,转头对萧何道:“你们一起去,再带上一些人,也方便分头寻找。”

    “好。”萧何点了点头,立刻转头点了些人马随行。

    应清看着两人,他原本也想与他们同去,但大军刚刚入城,总不能就这样将将士们晾在这里等着。

    他知道拦不住秦桑,他也并未想拦。此一战,若不是小九的九霄盛宴,他们还需多费不少周折,单凭这一点,小九就是当之无愧的功臣。秦桑此时要去找他,应清完全没有理由阻拦。

    而祁水城中,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打点。

    想到这些,他只好叹了口气,出言嘱咐道:“连允刚刚撤出不久,你们与他们是往同一个方向,切勿太过靠近,万一被他们……”

    “不会的。”秦桑突然回头看着应清,应清口中所说的正是她最担心的,她担心若是小九在孤立无援的时候遇上了南渊的大军……

    她心中如火燎一般焦急,才会这般慌忙的脱口而出,只盼师兄能从她眼中看出些许。

    应清一愣,也是立刻明白了她话中的含义,忙不再多言,只点了点头,对两人道:“一切小心。”

    萧何与秦桑皆是点头应下,便立即带人出城策马而去。

    城中,应清看着他们离城远去,虽心有不安,却还是下令分配大军休息整顿。

    他也嘱咐,待众人休整完毕,便要助城中百姓修葺损坏的屋宇畜棚,统计城中人数,和各户所剩食粮。

    这祁水,终究是秦川的城池。他们不能只是将城夺回来,就撒手不管。

    当日梁楚带兵回攻那四座城池的时候,应清便细细将这些事嘱咐过梁楚。待夺下城池之后,必要辅佐督邮、县令等人安置流民,帮助百姓回归到正常的耕织劳作当中。因为一座城,若是没了百姓,便算不得城了。

    他知道,秦桑一心只在沙场,但他却不得不未秦桑多做打算。若是想要在秦川长久立足,说不定将来有一日,是要离开沙场的。

    所以,为了那一日,便先要将民间的声望建立起来。

    毕竟,她还是位“民间皇子”不是吗?

    这个身份,若是用得妥当了,或许比那太子,都还要重上几分。

    【山林野外】

    萧何和秦桑带着一队人马沿途寻找着小九的下落,路过的每一处村落,茅屋,树丛,林间,他们都曾细细探查。

    萧何心中盘算着,大军追杀连允时,行军乃是飞速,想必小九无论如何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接近祁水,可他还是不敢有丝毫松懈,不肯放过一处可能的藏身之处。

    秦桑与他一样着急,对于小九,她除了担心,还有一丝歉疚。于私,她将小九看作弟弟一般,这一路上小九给他们添了不少欢乐,也叫秦桑越来越喜欢。于公,小九是这次战役的功臣,他的九霄盛宴,算得上是大军得胜的关键。

    而她,却在作战时完全忘了去担心小九的安危,现在更是寻他不见,秦桑的眉头都要拧出了水来。

    “继续往前吧。”

    看着秦桑在这一处草丛已是找了许久,萧何也知道她心中和自己一样焦急,出声提醒道。

    秦桑点了点头,和他一起回身上马,继续向前行去。

    就这样一直往回找着,日落十分,他们又回到了那个摆设九霄盛宴的山腰上。

    看着山林入口的树木上刻着的那几个字,秦桑又是紧紧皱起了眉头。

    谁知,萧何看到那几个字时,却是露出了不一样的神色。

    他匆匆骑马到了树旁,翻身而下,走过去靠近树干,将那几个字又看了一遍,竟是笑了起来。

    “怎么了?”秦桑也翻身下马,看着萧何脸上这莫名露出的笑意,万分不解。

    “你看。”萧何指着那树上的字,秦桑赶紧细细看去,只见那原本的“仙家设宴,凡胎勿入”的“勿”字上,此时已是多出了一个不显眼的笔划,硬是将那“勿”改写成了一个“匆”字。

    秦桑眨了眨眼睛,依旧不解看向萧何道:“这是小九弄的?”

    萧何点了点头,摇头笑着:“除了他,谁还会有这个闲心?难不成连允撤军时,还有这个闲情雅致,停下来给这字加个笔划不成?”

    秦桑懵懂的点了点头:“可是,这是什么意思?勿入变成了匆入,难不成是叫我们匆匆进去找他?”

    萧何笑出了声来,丝毫没了方才担忧的样子,几乎直不起腰:“秦将军真是好脑子,竟能想到这样奇妙的解释。”

    秦桑沉下了脸,看着萧何这副玩笑的表情,一点也不觉得好笑。

    萧何见她似是真的恼了,便也不再逗他,直起身正色道:“如我所料未错,他并不是要我们进林子,而是让我们下山。”

    “怎么说?”秦桑见他终于正经起来,也不再置气,坦然问道。

    “他这一点加在这两撇之上,意思是叫我们顺着这两撇的方向,往西南下山寻他。”萧何看着秦桑的双眼答道。

    秦桑一愣,她的确未曾联想到竟会是这个意思,可又不算完全理解:“那他为何不直接做个标记,或是写在树上?”

    萧何闻言,也不嘲笑,只一板一眼的解释道:“若是他将标记做的太明显,万一看到的人是南渊的人,便也会起了疑心,顺着标记把他找到。而他这么一点,刚好是将这字做了改动,并不显眼,即便是被南渊兵马发现了不同,也不会有人明白他的意思。他知道,若是我们来寻他,来人中一定有我,那么他这么一点就已经足够了,何必再费力弄些别的花样?”

    秦桑见他一下解释了这么多,倒是还真认真的思考了起来。只是她怎么也没想到,小九这简简单单的一个笔划里,还有这么多的曲折。

正文 第四十三章 西南茅屋,初见秋戈

    她斜眼看了一下萧何,也不知是小九真想了这么多,还是眼前这个人故弄玄虚。也罢,一会到了山下,若是真找到了小九也就罢了,若是没有找到,看他这是在诓谁。

    “那还站这做什么,下山吧。”秦桑也不与他多说,便回身骑上了马,同萧何一起带领众人从西南边下了山。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有些朦胧暗淡,到了山脚下的时候,秦桑果然老远就看见有一处茅屋,里头亮着灯火。

    她和萧何赶忙策马奔去,到了茅屋外的栅栏边,才勒马停了下来。

    翻身下马,秦桑嘱咐身后众人在此等候。若是这一户只是山中猎户之类,夜晚这么多兵士闯进去,可别将屋主吓到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