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指富为婚(芳尘)-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尚氏见这情形,想着多留无益,便打算离开。可这给孙儿的礼物还是要送的,便吩咐玥茼放下了个锦盒说:“这盒子里是一把长命金锁,和一副孩子的手环和脚环,提前备了好些年,如今总算是用上了。”




☆、第二百六十二章赐名

  易岚瞧着那把精致的长命金锁,却也不领情,比起这些金贵的物件,作为奶奶,对孙儿发自肺腑的关怀才是最珍贵的。可在母亲眼中,竟没有发现,哪怕一丝的真情。
  尚氏见易岚不应声,也不愿平白在此招人嫌,便领着玥茼悻悻的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良辰见映兰一直低着头不说话,也不避讳,直接问道:“在你看来,我方才对庶母那样,是过分了吧。”
  映兰闻此,赶忙抬头追到良辰身边。
  “跟了少夫人这么久,您还怀疑奴婢的忠心?”
  良辰听了这话,便停下了脚步,望着映兰说,“打从上次,你为了护我,用那颗玛瑙珠子指证玥茼,我便再没疑你。只是你这丫头太重感情,对旧主的恩情,也是难忘,心里替庶母难过,也无可厚非。”
  “奴婢心里是难过,却不是少夫人想的那样,只恨自己痴傻,竟愚忠了二夫人这么久,眼下心情是与您一样的,不愿再见她了。”
  良辰想映兰尚且如此,那易岚又如何,尚氏可是他的生身母亲,面对如此母亲,易岚心里该多么的悲凉。
  良辰寻思着,也不愿在这除夕的好日子自寻烦恼,便扶着映兰的手回去了静园。
  易楚这儿刚吩咐备下了午膳,良辰便回来了。易楚今儿心情不错,见良辰也面带笑容,便迎了出去。
  “都这个时辰了,午膳可用了。”
  “我这不巴巴的赶回来,想与你一块吃。怎么,嫌我食量大,非要在别处用了,才准回来?”
  易楚闻此。抬手摸了摸良辰有些凌乱的刘海。一脸疼惜的说:“你昨儿不是说想吃鱼肉圆子,我便差人备下了一大碗,刚出锅还热着,咱俩边吃边说。”
  良辰早膳没用,这会儿当然是饿了,坐下便埋头吃了起来,大约吃了七分饱,才抬头与易楚说了今日在锦华园的事。
  易楚听完,亲手盛了一碗热汤。摆在良辰跟前。
  “今年的事便到此为止,从现在到明日,你只能陪着我。”
  良辰闻此。拿起汤匙舀了一颗鱼肉圆子,擎到易楚口边,柔声说:“来年,我只为你和孩子而活,再不牵扯旁的琐事。”
  易楚要的就是良辰这句话,便张口吃下了这颗鱼肉圆子,心里却觉的好笑。想若是不让良辰管府里的闲事,这丫头还不知要怎样消沉呢。
  良辰用过午膳之后,小睡了一会儿,又与易楚卧在软榻上说话。
  若是良辰没有腹中这一胎。年后便要与易楚一同迁去岭南了。只是有孕之人,不宜舟车劳顿,所以易卿年后有意先去岭南一趟,也与易楚商量过,想一同过去探看。
  良辰虽然舍不得易楚。可也不愿成为易楚功成名就的牵绊。自然是答应的。
  易楚见良辰松口,也松了口气。便跟个孩子似的与良辰咬耳朵说,“大哥这会儿可是愁坏了,公主眼见还有三个月便要生产了,大哥这一走,还不知能不能赶在公主临盆前回来呢。”
  良辰闻此,也忍不住抿嘴笑笑。
  时近傍晚,良辰便按着往日节庆的规矩,要去大厨房巡视一番。
  良辰也不愿招摇,只领着映兰一个过去。
  刚走到大厨房门口,就见筠芊打里头出来。
  筠芊见了良辰,立刻给行礼问了安。
  良辰这一瞧见筠芊,便想起惨死的筠巧,有那么一瞬间的失神,但很快回过神来,望着筠芊,淡淡的笑了笑说:“淑颖姐姐在里头吧?”
  “回少夫人的话,我们夫人用过了午膳便过来了。”
  良辰想着淑颖姐已经有好些日子没这兴致了,往日可不是淑颖姐亲自操持家宴的菜式么。如今能恢复如常,真是万幸。
  良辰正寻思,淑颖也打大厨房出来了,见良辰在门口,也笑盈盈的迎上来。
  “这么冷的天气,妹妹怎么站在门口不进来。”
  “这里有姐姐盯着,我还怕什么,这就回去懒着再睡会儿了。”
  淑颖见此,忙拦住了良辰,小声说:“妹妹不忙,我还有几句话与你说。”
  良辰闻此,便挥退了映兰,又与淑颖往远处站了站。
  “我先前糊涂,说了些气话,办了些傻事,都有赖妹妹帮衬,才不至犯下大错。如今幡然醒悟,才知谁是真心待我。妹妹对我的好,易婉都与我说了,我——”
  “姐姐的意思,良辰明白。良辰刚入府时,全靠姐姐和婉姐姐照拂,才可安身立命,这份恩情,良辰没齿难忘。姐姐能及时悬崖勒马,也是因为生性纯良的缘故。”
  易婉瞧着良辰,心里十分安慰,握着良辰的手,柔声说:“你总是最贴心的。”
  华灯初上,各院的人也都聚集在正屋的饭厅。
  家宴的菜色全是淑颖定的,不但寓意吉祥,也都合众人的口味。
  沁怡公主今日心情大好,从宴席开始,对众人都是笑脸相对,甚至还吩咐含贞给淑颖布了菜。
  良辰好久没见这一家子其乐融融,这些日子以来的用心总算没有白费。
  席间,易岚也举杯向良辰敬酒,良辰以茶代酒,算是接受了这敬意。
  酒过三巡,除了尚氏一直低着头不太高兴之外,连带淑颖都似卸下了包袱,脸上扬着盈盈的笑。
  沁怡公主忽然放下了筷子,问含贞说:“叫你准备的祈愿灯都放好了吗?”
  “回主子的话,都妥当了。”
  沁怡公主闻此,颇为满意的点了下头,与众人说:“正直国丧,不能放鞭炮,这除夕也显得冷清了不少。想着府上一年间好事不少,乱事也有,便叫含贞糊了几个祈愿灯,一会儿饭毕,大家各自取一只,放飞了去,一祝咱们启瑞国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二愿咱们陶家来年家宅安康,长荣不衰。”
  易卿闻此,便举起了酒杯,应和了公主的话说:“祝国泰民安,家宅安康。”
  众人见此,也一同举杯,各自饮尽了这一杯,脸上都扬着明媚的笑。
  良辰见气氛融洽,是个好时机,便瞧了易楚一眼,易楚会意,便清了清嗓子与公主说:“岚弟今早得子,也算是今年头一件大喜事,若是没记错,这一代的孩子该是从个慕字,公主嫂子便给赐个名字,也显的尊贵。”
  沁怡公主闻此,想这话虽是楚弟说的,但分明是良辰的意思。便也不想在这时候扫了大家的兴致,便回了易楚的话说:“楚弟既开口了,我也不好推辞,只是这名字好不好,也还要岚弟点头。”
  易岚听了这话,赶忙应和说:“孩子能得嫂子赐名,是福气,全听嫂子的意思。”
  沁怡公主本也看不上这孩子,即便赐名,也要叫沈氏明白自己的身份,便念叨说:“要说沈氏入府名不正言不顺,孩子照规矩是不能从了慕字,只赶在这除夕的档口,便准他暂且从了慕字,我则赐他一个‘凡’字好了。”
  这凡字乃平安庸碌之意,确实不够喜庆和尊贵,良辰恐冷了气氛,赶忙应承说:“这个‘凡’字当真是好,取岁月静好,平凡安乐之意,想咱们慕凡一定会安平长大,静好一生的。”
  沁怡公主本想借此下尚氏的面子,没成想一个“凡”字硬是被良辰说出了个花来,有些哭笑不得,却也不愿与良辰置气,只说:“你呀,口吐莲花,会说的很呢。”
  易岚听了这名字,也觉得很合心意,便谢过了公主当是应下了。
  晚膳之后,众人便站在院里放祈愿灯。
  望着悠悠升上天空的祈愿灯,良辰虔诚祈祷之余,也不忘用肘拐了易岚一下,小声说:“嘉萝和慕凡还在院里等着你呢,你先回去吧,公主正在兴头上,我一会儿帮你说就好。”
  易岚闻此,点了点头,向良辰抱了抱拳,便小心的溜走了。
  祈愿灯放飞之后,众人又在厅内说了会子话,便各自回院守岁去了。
  比起往年的除夕夜,今年虽然没有鞭炮焰火,却更加热闹些。去年的除夕,易婉还在婆家,良辰也没有嫁进府来。众人都是循例一同吃了晚膳,席间也不多话,而后各自回处所。哪能像今日一般,说说笑笑。
  易楚拥着良辰站在窗前,望着空中簌簌而下的雪片,柔声说:“都说瑞雪兆丰年,这除夕的头一日,便喜降瑞雪,来年必定是个好年头。”
  良辰闻此,又往易楚怀里靠了靠,轻声应和说:“能一家子一起过除夕真好,来年,咱们的孩子出世,公主和大哥的孩子也出世,府里该更热闹了。”
  易楚与良辰一样,也憧憬着一家团圆和睦的日子,听良辰这么说,心里十分的安慰。
  到了这会儿,沈氏好歹缓过神来,靠在床头坐着,看着易岚有些笨拙的抱着孩子,欣慰的笑了笑,略显虚弱的说:“累了一日,可别抱了,给婷芳抱着吧。”
  易岚抱着孩子,自个瞧着可也像个孩子,口口声声叫着“慕凡”,许久未有这样安乐了。
  窗外大雪飘飘,屋内其乐融融,都愿新的一年阖府上下都和睦安康。




☆、第二百六十三章贺年

  守岁至年初一的清晨,陶府众位主子便急着梳妆打扮,去给公主贺年。
  按着府里的规矩,原是该小辈先同长辈请安的,可陶家老爷和夫人去的早,独留一个二夫人出身微寒,这府上便只公主一人独大。
  另外陶家人丁单薄,陶老爷只有一个妹子,二十多年前嫁去了岭南第一望族齐家,可成婚不到两年,便因难产香消玉殒了,从此和齐家也只成了泛泛之交。而陶家大夫人,是家中独女,自从去世之后,也与陶家再未有联络了。
  良辰今日精神尚可,因为还在国丧其间,自然不能着喜庆的红色,便只选了自己寻常日子最喜欢的鹅黄色搭在了内里。
  易楚瞧良辰难得这样在乎衣着打扮,便站在她身后,温和的打量说:“我娘子穿什么都是好看的。”
  良辰闻此,回身瞧了易楚一眼,应道:“今儿是初一,若是今日事事顺利,这一年便会好事不断的,所以我得仔细些,千万别出了岔子才好。”
  “咱们今儿也只给公主请安即可,自从公主当家之后,庶母那边是不用去叩头的,若是在公主处撞见了,一道贺了年就是。”
  良辰如今根本未把尚氏放在眼里,这年初一的见了她还觉的晦气,倒不如不见,自然不愿被尚氏影响了兴致,便与易楚商量说,“回头打锦华园出来,咱们去易岚院里一趟,封个大红包送给慕凡去,也尽了咱们做叔叔婶婶的心意了。”
  易楚一听这话。便知是与良辰想到了一块去。
  “昨儿已经叫映兰将红包都封好了,我知道你喜欢慕凡那孩子,我也是喜欢的,毕竟是我第一个侄子。怎么看都觉的亲。”
  良辰这会儿总算是打扮妥当,回身瞅着易楚,又瞧了瞧自个依旧平坦的小腹。“疼侄子固然是好的。可别忘了疼自个的闺女和夫人。”
  易楚听了这话,情不自禁的上前,拥良辰入怀,将唇贴在她的耳边,柔声说:“这天底下,我最疼的便是你了。”
  良辰听了这话,十分的窝心。正要表决心,便听一阵叩门声响起,眼见时候不早,该是院里的丫头小子来请安了。
  良辰正要吩咐,守在外屋的映兰便去开了门。院里的丫头小子拘着规矩进屋跪好,只等良辰和易楚出来,才一齐说了事先编好的吉祥话。
  要说这院里的人,都是良辰亲自挑的,除了小酌,她各个都是喜欢的,这年初一,见他们一脸的喜气,也跟着高兴。便吩咐映兰封了红包下去。
  下人们都领了赏,满心欢喜,便都请安下去了。
  映兰揣着盛红包的小篮子,凑到良辰身边说:“少夫人赏的红包也忒实在了,都赶上咱们丫环一个月的月例银子了。”
  “若不是有公主在上边比着,怕失了敬意。我还想多封些呢。”良辰边说边摆弄着篮子里剩余的些红包,“在咱们府里当差不容易,都是签了卖身契的,虽从此是我陶家人,却怎么能不惦记家里的父母兄弟。我瞧着辛酸,也没旁的本事,便多封赏些银子下去,好让他们家里老小能过个安稳年。”
  “寻常人家签了卖身契的下人只管吃喝,不给月前,咱们能在府上当差已经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少夫人仁慈,早晚把这些小蹄子跟猴崽子惯坏了。”
  良辰闻此,抿嘴笑了笑,瞧了映兰一眼,打趣说:“可不把你这小蹄子给宠坏了。”
  映兰听了这话,哪能依,便与良辰玩闹,却也很知轻重,眼见到了请安的时辰,便也催促着两位主子赶紧动身。
  映兰遵着良辰的吩咐,这一路上但凡是请安的丫环小子都一并赏了红包,这一路下来,一篮子红包便只零星剩了几个了。
  来给公主请安,淑颖今儿是来的最早的,易婉和易岚打一边过来,比良辰他们稍迟了一些。
  众人行礼请安之后,都得了丰厚的红包,良辰掂了掂,想着今儿封给下人们的红包,只公主这一个就抵了回来。
  陶家这三兄弟本是要赶着出去给陶老爷的故友至交贺年请安的,可尚氏迟迟不来,也不便先走。公主脸上虽扬着笑,心里却恨的要死,若不是年初一不能发火,看那尚氏如何猖狂。
  又过了约么一盏茶的光景,尚氏在玥茼的搀扶下姗姗来迟。
  进屋也未招呼沁怡公主,摆出一副长辈的模样,便要坐下。
  沁怡公主虽然不能发火,却也咽不下这口气,便拦着说:“怎么一进门,不请安就坐下,我看尚氏也该跟着顾怀青重新学学规矩了。”
  这沁怡公主不让坐,尚氏自然不敢,随口应了句,“院里的丫头请安迟了,便给耽搁了。眼见时候还早,公主该不会年初一的还计较这些吧。”
  “本公主自然不会计较,只是你年初一的早上,进屋不给本公主请安,咱们便要说道说道了。”
  尚氏原想拿着长辈的身份来压着公主,怎奈何这府里从来只分尊卑不分长幼,沁怡公主显然明知故问不吃她这一套。与她便是有理说不清,便只好微微欠身,给沁怡公主请了安。
  沁怡公主见此,依旧没打算放过尚氏,便吩咐含贞赏了个红包下去。
  与旁的主子规制不同,赏给尚氏的是与一般丫环一样的,尚氏瞧瞧良辰他们手中的红钱袋,再看着自个手中用红纸封的碎银子,心中有气,也无处发。
  尚氏接过红包正打算坐下,沁怡公主又发了话说:“你们大哥还要去各位叔伯长辈处请安,也要楚弟和岚弟陪着,其余的各位女眷昨晚守岁也都累了,各自回院去,都散了吧。”
  众人闻此,一同起身给沁怡公主请了安,便各自离开了。
  沁怡公主照例留了良辰下来,叫含贞又拿了个红色钱袋出来,给良辰说:“我知道你这丫头不会安安分分的回去静园,一定会去景岚居一趟。既去了,便不要空着手,将这红包赏给孩子,只为图个吉利。”
  良辰知沁怡公主是真喜欢慕凡那孩子,这会儿还口硬心软呢,也不愿多说,便接过了钱袋,应下了沁怡公主的吩咐。
  良辰出来时,易婉和淑颖正站在门口等她,见她出来,赶紧招呼她过来。
  “我的好妹子,我与淑颖姐姐打算往景岚居去一趟,想必你也有这心思,就等你一同过去呢。”
  “不光妹妹我有这心思,方才公主将我留下,便是要我将这红包送去给小慕凡呢。”
  淑颖闻此,心中颇为感慨,便应道:“那孩子生的漂亮,任谁见了都会喜欢的,只怪我没有这个福气,否则生个孩子不一定比不上慕凡呢。”
  “姐姐苦尽甘来,有孩子也是迟早的事情。”
  淑颖听了良辰这话,心里也算安慰,便没再自怨自艾,欢欢喜喜的与良辰她们往景岚居去了。
  这刚走到半路上,青鸢便从后头赶上来,说是苏家小姐过来府上贺年,说是要亲自给良辰叩头。
  这些日子忙的,良辰倒是把苏缇给忘了,心下十分懊恼,便叫易婉和淑颖先去景岚居,自个先回去静园见了苏缇再过去回合。
  良辰急急的往静园赶,映兰却跟在一旁干着急,口中不停的碎碎念。
  “少夫人还当自个是一个人,如今都有了身子,还是健步如飞的,可不怕少爷知道了生气。”
  良辰这会儿心里有事,管不了这么多,便依旧迈着大步子回了静园。
  良辰一进屋,还未看清人,苏缇便伏地给良辰叩头贺年。
  良辰见此,哪受的起苏缇这么大的礼,赶紧上前将她从地上扶了起来。
  “妹妹大病初愈,怎能跪在冰凉的底下,快叫我好好看看,可是大好了。”
  良辰瞧着苏缇确比上次见时圆润了些,可脸色依旧苍白,眼中也没什么神采。可这淡妆浓抹的干净模样倒比先前好看了许多,倒是清水出芙蓉。
  苏缇刚站稳,便急着开口与良辰说:“本该早来给姐姐请安,怎奈何身子一直不好,病情时有反复,只怕过了病气给姐姐,才不敢过来。”
  良辰听了这话,赶紧引着苏缇到软榻上坐下,柔声说:“妹妹病着,姐姐本该时常过去探望,可这些日子我伴着公主住在宫里,不得自由,冷落了妹妹,我这心里一直不好受。”
  苏缇这会儿倒也不想追究这些,便瞧着良辰的小腹说:“听闻姐姐有孕,缇儿为姐姐高兴。”
  苏缇虽口口声声说着高兴,可眉宇间依旧泛着淡淡的惆怅,良辰也不知如何开口劝慰,正沉默,苏缇便又说,“我在家算着沈氏临盆的日子就在这几日,可不知她如今好不好,又身在何处。”
  良辰闻此,瞧苏缇这情形,若是与她道出实情,这一时半会儿恐怕缓不过来,只是事实摆在眼前,即便她现在不说,回头她从旁人处得了消息,心里怕是更难过,于是一不做二不休与苏缇说:“不瞒妹妹,沈氏如今就在我们府上。”




☆、第二百六十四章回门

  苏缇猛一听这话,有些愕然,却很快恢复了常态,口中念叨说:“沈氏是岚哥哥心尖子上的人,又有了孩子,是应该的。”
  良辰见苏缇如此,更加担心了,原先生龙活虎的人,为情折磨到失了本心,着实可怜。
  “姐姐还未说沈氏的孩子如何,想来这几日也该临盆了吧。”
  “昨日已经生了,是个男孩。公主也给赐了名,叫慕凡,陶慕凡。”
  苏缇闻此,身子一震,淡淡的笑了笑说:“沈氏有福气,一举得男,岚哥哥该是更喜欢她了。”
  良辰见苏缇有些不对劲,正要出口安慰,苏缇却自顾自的念叨着,“慕凡,这名字真好听,岚哥哥也一定很疼爱这孩子。”苏缇说着抬眼望着良辰,问道,“姐姐,那孩子应该生的极漂亮吧,他母亲是花魁他父亲又是这圣都第一俊俏的少爷,无论像谁都不会难看的。”
  良辰见苏缇快要哭了的模样,实在不忍,一旁的丫头梳云,见小姐这样子,赶紧劝道:“小姐出门时不是与老爷说好了,咱们出门无论撞见了什么事都不准哭,年初一不能给人家添晦气,您可不准掉泪。”
  苏缇这会儿哪听的进去这些,便紧紧抓着自个的裙子,哽咽说:“我也不想这么没用,可眼泪就这样往下掉,我忍不住——”
  良辰见苏缇这样,怎能无动于衷,便起身来到苏缇身边坐下,亲自掏了帕子给苏缇抹泪。
  “妹妹与易岚是有婚约的。如今正值国丧,虽办不成婚事,可妹妹也算是我陶家的人了。往后你与沈氏是要做姐妹的,她的孩子既是易岚的。便也是你的孩子。世家女子,便早该认清这一点了,你这样难过。又是何苦。”
  苏缇闻此,泪眼汪汪的瞧着良辰哽咽说:“姐姐说的,缇儿明白,我可以忍受岚哥哥三妻四妾,也不介意作岚哥哥的妾室,可我却恨毒了沈氏。她是青楼出身的卑贱女子,我怎能与她平起平坐。岂不是自我作践。”
  良辰听苏缇说的句句在理,一时词穷,确实难以应对。
  “我苏家也是圣都有头有脸的人家,家里也只有我这一个女儿,爹爹本不指望我能大富大贵光耀门楣。却没想到我会沦为妾室,与一个风尘女子共事一夫。”
  良辰知道苏缇心里苦,可既然爱了,不也是奋不顾身的定下了这门亲事。良辰寻思着,便淡淡的说了句:“妹妹若是辛苦,可想过放手,断了这婚约。”
  “姐姐这是要我死啊。”苏缇说着,伏在了良辰肩头,显然比方才激动了不少。
  “打我十岁那年见了岚哥哥第一面。我就打定了主意,这辈子非他不嫁。这些年来的情谊,怎是说断就断,否则我也不会为了岚哥哥犯下那些错事,伤了姐姐的心啊。”
  良辰到底不明白苏缇的心思,所以也无从安慰。只能由得她哭,只要哭的痛快了,心里便能稍稍安慰些。
  苏缇哭了好久,才渐渐缓过神来,从良辰的肩上起了身,刚坐稳,便急着说:“姐姐领我去看看那孩子吧。只瞧一眼也好。”
  良辰看苏缇这样子,心里实在忐忑,怎能叫她去看慕凡,便推脱说:“公主吩咐不叫咱们去看那孩子,到如今我也只见了他一面,也是拘着规矩,不敢过去。”
  苏缇闻此,难掩失望,却还是作罢了。便又求着良辰说:“姐姐若是见了岚哥哥一定要与他说我时时都惦记着他,叫岚哥哥得了闲,去府上瞧瞧我,好不好。”
  “那是自然,可有一句话妹妹要记着,女子梨花带雨纵然是惹人怜爱,可眼泪太轻,总是不好的,男子大多欣赏明媚的女子,妹妹记下这话,往后多笑笑。”
  梳云闻此,也赶忙应和说:“小姐不听奴婢的也得听少夫人的话,少夫人的意思不就是岚少爷的意思。”
  苏缇虽懂这道理,可这会儿哪笑的出来,也只点了点头。
  送走苏缇之后,良辰便急着往景岚居去,走过回廊,远见一俊俏的男子往这边来,约么二十岁左右,十分沉稳干练的模样。
  良辰从未见过,想着该是大哥的朋友,作为家中女眷,也省的与他寒暄,便也只微微颔首笑了笑,与之擦肩而过。
  “尊驾是府上的二少夫人沐姑娘吧。”
  良辰闻此,回身瞧着那男子,略显疑惑的问道:“先生是——”
  “在下常远杰,算是陶大少爷的故交。”
  良辰一听常远杰这名字耳熟,仔细寻思着,忽然瞪大了眼睛,问道:“您是常家少爷吧?”
  常远杰闻此,温和的点了点头应道:“巧儿知道我今儿过来,叫我若是能撞见,便代她向少夫人问好。”
  良辰听了这话,眼神立刻变的柔软。“难得巧儿还惦记着我,倒是劳烦常少爷带话了。”
  “巧儿是从您身边调教出来的人,生性纯良,又体贴温驯,远杰高攀,与二少夫人也是沾亲带故,也盼着陶常两家往后能常来常往,不断了情谊才好。”
  “常少爷说的极是,本该如此的。往后我们巧儿也要您多照拂,闲暇的时候叫她来府上坐坐也是好的。”
  “少夫人的话,远杰记下了,一定将您的话带回去。”
  良辰寒暄到此,也不便再说下去,便互施了礼,散了。
  良辰想着常家少爷生的俊朗又十分知礼的模样,也怪不得两次见巧儿,这丫头都对这夫君赞不绝口。眼见巧儿嫁的好,良辰自然为她高兴,若是能再为常少爷添个一儿半女,便是最好了。
  良辰一扫方才见苏缇的颓气,如今心情大好,脸上也有了笑意。
  映兰跟在一旁,也是羡慕巧儿,便与良辰说:“巧姑娘就是有福之人,试想我们作丫头的,最好的归宿莫过于嫁给少爷做妾了。”
  “哦,原来如此,可知你映兰就没这福气呢?”
  映兰闻此,自知失言,赶紧解释说:“奴婢不是这个意思,奴婢只是——”
  “行了行了,你的心思我还不明白,我如今就应下你,保准你将来嫁的比巧儿更好就是。”
  映兰得了这恩典,赶紧谢过良辰,心里乐滋滋的。
  来到景岚居时,淑颖正抱着小慕凡哄逗,良辰瞧着淑颖那欢喜的模样,只盼着天有眼能赐淑颖姐一个孩子。
  易婉对上良辰的眼,想着两人都是一个心思。
  淑颖见良辰来了,便要叫良辰抱抱慕凡,良辰原也急着抱,可总得进屋去跟沈氏说说话,便先推辞了,转身往里屋去了。
  沈氏今儿也重梳了头发,淡淡涂了层胭脂,瞧着气色比昨日可好多了。
  良辰见沈氏要动,赶紧拦着说:“月子里何必拘着规矩,赶紧靠好了。”
  沈氏闻此,一脸的为难,柔声说:“年初一本该给少夫人行大礼的,怎奈何身子不中用——”
  “身子是要慢慢养的,可不能急,这不公主那边也惦记着慕凡,叫我带了红包过来给孩子,我也借花献佛,将我这一份一并交给你。”良辰说着将两个艳红的钱袋交到沈氏手中,“礼轻情意重,图个好意头罢了。”
  沈氏见此,却也高兴不起来。只愁着脸说,“孩子先天不足,我早就无脸见人,怎受的起这份礼。”
  “我先前不是说过这孩子天赋异禀,是福不是祸。只是多生了一根手指而已,公主都能容下,谁还敢再说一句闲话。坐月子,最忌愁思,做母亲的忧愁,这孩子又怎能安乐?”
  沈氏对良辰的话十分信服,又得了公主赏的红包,心情也算开阔了不少。
  易楚不到中午就回来了,只说这街上冷清,虽是年初一,到不比寻常日子热闹。
  既为正月,世家大族之中大大小小的宴请不少,却为了顾着公主,所有的请柬便一并推了回去。所以府上倒比平日里还清闲不少。
  年初三是外嫁女儿回门的日子,良辰虽然已经家中无人,却也想出门走走,公主也点头答应,所以良辰一早便与易楚领着四大丫环回了沐府。
  陆掌事等这一日等的心焦,想着少夫人原答应让她重回陶府,隔了这些日子却没了下文,怎么也要再争取下。
  也是好些日子没回府,良辰倍感亲切,与易楚四处转了转,才在正屋里坐下。
  依着规矩受了府上下人们的礼,良辰也一并封了红包下去。
  陆掌事急着与良辰说话,便吩咐丫环小子们下去了。
  这人刚走,陆掌事便凑到良辰身边说:“奴婢听闻少夫人有了身孕,心里欢喜,却也忧心,想着少夫人身边都是些小姑娘伺候着,有些地方难免想不到,倒是该找个岁数大点的在一旁帮衬着呢。”
  “我这几日也正惦记这事,想咱们府上也没什么大事,陆掌事守这空府实在可惜了,你这会儿就赶紧回屋去收拾下行装,傍晚便跟我一道回府去吧。”
  陆掌事闻此,欣喜不已,赶紧应下,忙着回屋收拾去了。
  良辰这会儿也是若有所思,想着庶母如今借着陶美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