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娇宠天成-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县里有个富户,我们就把一车子上等皮货送去他们府上,那家老爷为人极好,还给安排的屋子让我们住下。我那时候年纪小,不懂规矩,头一次到这样的大户人家府上,未免有些好奇,吃过饭就一个人在府里转悠起来。那府邸极大,走着走着便忘了路,正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忽然听到有人喊了我的名字。”
“喊你的名字?”
“是的,她的声音很好听,像黄莺一般,听到她喊我的名字,我立马就站住了,四下打望之后,听到声音是从一个小院里传出来的,院门关着,我悄悄走到院门口,把门推开了一条缝隙。”
“就看到了一位绝代佳人?”
白泽抿唇一笑,“就看到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和一个绝代小佳人站住院子里。他们面前摆着一块大台子,上面铺着宣纸,已经画了许多张。我听到那老人在让少女猜他画的是什么。少女说是白泽。”
“原来如此,”皇帝听得这故事,突然觉得有些扼腕叹息,如此故事,若是成了,实在是一段佳话啊。
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皇帝一边感慨着,一边又想起毁了这段佳话的,正是他自己。看着白泽越发柔软的目光,他突然意识到,不能再继续问下去了,否则便是打自己的脸。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终归是有缘无分。正所谓良缘天成,你娶萦萦,才是真正的命中注定。”
“陛下所言甚是。”
“来,不说这个了,尝尝这福建白茶。”
白泽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他遥望着翡翠园中影影绰绰的身影,思绪却仍在遥远的文成县。
花红柳绿的小院子,老人捧着宣纸,笑眯眯地看着少女:“方才画了那么多神兽,你都认不出来,怎么画了一只白泽,你就认出来了。”
“山海经里的神兽,我最喜欢的就是白泽。”
“为什么?”
少女盈盈一笑,昂首道:“黄帝巡于东海,白泽出,达知万物之精,以戒子民,为队灾害。”
“那别的神兽也有祥瑞之意,为什么偏偏就是白泽呢?”
“白泽居于昆仑之巅,圣人出,方奉书而至。它通晓万物,什么都知道,所以我佩服得紧。”
“这么喜欢,那我让你外婆给你做个白泽枕。”老人说着,伸手摸了摸少女的额头,满心满眼都是疼爱,“我的小孙女,跟白泽一样,也什么都知道。”
“哼,外公,你又取笑我。”
“难道不是吗?”老人脸上的笑意愈发的慈祥和蔼。
少女的脸上扬起骄矜,脸颊微微泛红:“若我什么都知道,那白泽应该从昆仑山上下来,捧着书来找我。”
“哈哈哈,会的,我的小孙女就是小圣人,白泽一定会来找你。”
少女被老人的话逗笑了,捂着嘴道:“外公,你总这么说,旁人听到了,一定会笑话我们俩的。”
“我才不怕呢,我的孙女本来就是天下最好看最聪明的姑娘。来,外公再给你画一幅,让你来猜。”
一直到最后,他们都没发现门外有个人呆呆看着他们,直到他们进屋,才黯然离开。
念及往事,白泽忽然有些心潮澎湃。
或许,他该让萦萦知道,她的白泽,已经从昆仑山上下来寻她了。
第41章
“萦萦,你瞧那一条,那蓝色可真好看!”
皇后和沐萦之并肩站在鱼池旁,轻轻抓起一把鱼食,往池子里一撒,沉在水底的鱼闻风而动,纷纷冒出头来。
这池子里的鱼当真稀罕极了,蓝的、绿的、紫的、黄的都有。
“确是别致,竟跟夜明珠似的,光彩照人!”
“还有那一条,紫色条纹。”
“你们在看什么呢?让朕也瞧瞧。”
皇帝笑呵呵的声音从背后传来,皇后和沐萦之回过头,齐齐向皇帝请安。
“平身。”
沐萦之抬起头,发现皇帝身后的白泽直直盯着自己,目光好似闪闪发亮。
这目光着实有些灼热,烧得沐萦之也有些微微发烫。
也不知他是怎么了,先前不还挺平静的么?
不过,被白泽这样看着,情不自禁地便有些欢喜,向来镇定自若的她,微微有点紧张,甚至不知道手该怎么放,下意识的捏了捏裙子。
“皇上,你看那条蓝色的鱼,我和萦萦都觉得特别好看。”
“哦?朕看看。”皇帝说着,就凑到了栏杆前,顺手从皇后的手中拈起鱼食,往里洒。
许是池子里的鱼都已经吃得差不多了,鱼食洒下去,飘在水面上,没有一条鱼来吃。
皇后站在一旁,忍不住“噗”地一声笑了。
“看来是朕的手没有皇后的手香,鱼食扔下去,鱼儿都不肯来吃。”
这句话说得极甜,皇后听了,顿时低下头,脸颊上荡漾出一朵娇羞的花。
沐萦之在一旁站着,笑着别过目光,一侧头,正好跟白泽的目光对上。
也不知怎地,脸一下就开始发烫。
白泽自然看见了,沐萦之那张白皙如瓷的脸蛋渐渐变红,像一颗微甜的樱桃。
皇帝和皇后转过身,正好看到他们俩对望的情景,笑了起来。
“这新婚燕尔就是不一样,恨不得如胶似漆,如影随形啊。”
沐萦之收敛了目光,笑道:“这话应当是说陛下和娘娘的,倒拿来取笑我们了。”
“哈哈,不是取笑,朕是欣慰。不过该到用膳的时候了,朕可没时间给你们俩腻歪,走,吃东西去。”
“是。”
帝后走在前面,白泽夫妇落后几步。
还没走出翡翠园,就见一个尹公公带着一个士兵走了过来。
“怎么回事?”皇帝询问,语气有几分阴沉。
正饿着肚子呢,居然跑出拦路的了,这不是老虎脸上拔须么!
尹公公在司礼监做了许多年,哪里有不明白的道路,急忙跪下道:“陛下息怒,半个时辰前,兵部尚书来问白将军是不是在宫里,臣都跟他说了,白将军在陪陛下打猎,可尚书大人说军情紧急,一再坚持,定要我马上找到白将军。臣不得已,才到上林苑来。打扰了陛下的兴致,臣罪该万死啊!”
一番话,将责任全撇到了右相身上。
军情紧急四个字一出,皇帝和白泽皆是浑身一凛。
“什么军情?是北桀人有动静吗?”
“陛下莫急,不是北桀人。是虎贲卫里出事了。”
皇帝的神色稍稍松弛下来,看了看白泽,见他面色无波,方问:“到底怎么回事?”
“你说吧。”尹公公示意了一下身边的那个士兵。
士兵跪在地上:“启禀陛下,小的刘春,是虎贲卫的一个传令兵,奉韩将军之命来京城找白将军。今日事端,是白将军新调到虎贲卫的霍千户目无军法,顶撞韩将军和魏将军,还对两位将军大打出手,扰乱虎贲卫。”
沐萦之的目光微微一寒。
她早知右相不会轻易让白泽接手虎贲卫,没想到事情来的这样快。
霍连山这个人虽然大大咧咧的,但绝不是目无军法之辈。
这个士兵口口声声都在指责霍连山,还特意强调是白泽把霍连山掉入虎贲卫,显然是有人指使、刻意为之。
他们显然是知道白泽今日在陪皇帝,还特意把事情捅到皇帝面前,让皇帝知道白泽的无能,实在是居心险恶。
她不免有些担忧,望向白泽。
白泽的脸色十分平静,好似这士兵说的只是一件极其稀松平常的事。
他从沐萦之的身边跨步向前,对皇帝恭敬道:“陛下,虎贲卫有事,臣须即刻回到卫所处理,请陛下恩准臣现在离开。”
“既是有事,那便快些去吧。”皇帝的脸色有些阴晴不定。
白泽谢了恩,站起身,目光落在沐萦之身上。
沐萦之看着他,重重点了一下头。
皇后似看出了白泽的意思,忙道:“白将军放心去吧,本宫会差人护送萦萦回府。”
“多谢陛下和娘娘厚爱。”
说罢,白泽便与那传令兵匆匆离开了翡翠园。
“陛下,时辰不早了,我们去用午膳罢。”
“嗯,”皇帝看向沐萦之,关切道:“萦萦,你如今爱吃什么?朕让厨房准备。”
“多谢陛下和娘娘抬爱,只我身子不好,出来半日便有些乏了,还请陛下和娘娘容我现在回府。”
皇帝和皇后见她如此说,自是不再劝留,吩咐尹公公安排人送沐萦之回将军府。
沐萦之跟着尹公公出了翡翠园,在垂花门外等了一会儿,马车便到了。
“白夫人,请上车吧。”尹公公微笑着伸手去扶沐萦之。
“劳烦尹公公相送。”沐萦之谢道。
他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平时右相和沐相见着他,都得敬让几分,沐萦之自然没去搭他的手,而是朝他福了一福。
“萦之有一事想请教公公,不知公公是否得空?”
只要足够美,无论男女都会对她耐心一些,不男不女也不例外。
“夫人请说。”
“今日在司礼监,是兵部尚书大人坚持要公公来上林苑找将军的吗?”
老兵部尚书与沐相交好,还在京城买了相邻的宅子。如今的兵部尚书在朝中算是清流,既不是右相的人,也不是左相的人,虽然左相一直想拉拢他,但他却坚决不肯上船。
今日他如此针对白泽,难不成他暗中已经成为了右相的棋子?
尹公公看着沐萦之,又淡淡扫了一眼后面的两个小太监。
那两个小太监接到老祖宗的眼神,急忙往后退去。
待他们离得远了,尹公公方才道:“今日兵部尚书来的时候,右相大人正送了批好的折子过来。”
果然是这样。
尹公公看着沐萦之微冷的目光,忽地叹了口气。
“有桩事,便是你爹来问,我也未必会说。但我突然就想说了。”
沐萦之忙恭敬道:“请公公指点。”
“虎贲卫的韩将军、魏将军你都知道的,那是右相一手提拔的人,但还有一个校检将军叫罗义的,兵部尚书好几次单独面圣力荐罗义做虎贲将军。”
沐萦之微微一愣。
没想到兵部尚书也在暗中扶植自己的势力,虎贲卫中除了右相的人,还有第三方的人。
这一次的事,同时牵连了白泽和右相的人,被兵部尚书推到了皇帝跟前,但他的那个人却跟这事丝毫没有关系,躲在暗处窥视着霍连山与右相的人起冲突。
除了明枪,还有暗箭,白泽……你应付得了吗?
沐萦之的心,越绞越紧。
尹公公看着她蹙眉深思的模样,嘴角没来由的扬起了一抹笑:“白夫人真是七窍玲珑心。”
沐萦之忙收回思绪,她情知自己失态,恭敬道:“萦之只是一介愚父,得公公点拨,方才醍醐灌顶。公公大恩,萦之没齿难忘。”
“什么恩不恩,我就是嘴碎,跟白夫人随意聊几句罢了,时辰不早了,白夫人快回府,免得耽误了用膳的时辰。”
“多谢公公。”
沐萦之说罢,自己扶着马车的门柱登了车。
后面的小太监见她上了车,这才飞奔过来,跳上了马车一路出了上林苑往京城赶。
只是刚进城,沐萦之便改了主意,轻轻敲了敲坐在前面的小太监。
“公公,我不去将军府了。”
“那夫人要去哪儿?”小太监不敢怠慢沐萦之,忙让马夫停了车。
“右转,去沐府。”
第42章
沐萦之回到相府的时候,家里人正在传午膳。
门房见她坐的是宫中的马车,忙笑着上前给陪送的两位公公送上谢礼荷包。
沐萦之谢过两位公公之后,没等下人通传,径直往府中去了。
今日正好是沐相休沐的日子,一大家子人都围坐在一起,菜肴都已经摆好,只等动筷。沐相、孙氏在上首,沐府的四位公子、三位庶妹都在,旁边另有一张八仙桌,坐着几位姨娘。
一见沐萦之进来,孙氏惊喜地站了起来,快步走到门口迎她。
“萦萦,怎么突然就回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孙氏握住沐萦之的手,正关切着,忽地像想起了什么似的,“你该不是受什么委屈了吧?”
白家那帮子乡下亲戚刚进城,女儿这是被白家人欺负,跑回娘家诉苦来了?
孙氏这话一出,屋子里的人顿时都肃了神情,齐齐望向沐萦之。
见家里人如此紧张,沐萦之道:“娘,你多想了。女儿从上林苑回来,路过家门口的时候正好饿了,馋了家里的饭,便不请自来了。”
“什么不请自来,这里就是你的家,你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孙氏说着,拉着沐萦之回到桌边,原来坐在沐相身边的大哥忙站起身,把座位让给沐萦之。旁边八仙桌上的姨娘见状,把年纪最小的庶女沐静姝抱到旁边的八仙桌上去吃饭了。
“二姐姐,上林苑是什么地方?”落座之后,三姑娘沐静妍就忍不住好奇的问。
“那是皇上新修的一处园林,养了许多奇珍异兽,供人观赏游猎。今日一早,陛下和娘娘命我和将军随侍上林苑。”
一说奇珍异兽,几个弟弟妹妹眼中都充满了艳羡。
作为沐府的子弟,皇宫他们也都去过,但他们在太后和皇帝跟前说不上话,进宫也就是陪在旁边站着,头一两次去还觉得新鲜有趣,去得多了,也就那样了,无非是各种问安道好,哪里能像沐萦之这样陪着帝后去新建的园林游玩。
“姐姐,那园子里面都有些什么奇珍异兽啊?”四姑娘沐静婷亦问。
沐萦之耐心道:“我听说木兰园里有狮虎豹,但今日没有见到。我陪皇后娘娘逛了翡翠园,那里养了许多稀罕的鱼。”
“有多稀罕?”
大家闺秀的娱乐不多,喂鱼是其中的一项,一听到沐萦之说鱼,连孙氏和几位姨娘都来了兴致。
“听说那些鱼都是从南洋的海里捕上来的,长得奇形怪状不说,颜色也十分稀奇,有蓝的、紫的……”
一大家人津津有味地听着沐萦之说,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待说得差不多了,沐相方缓缓道:“你和白泽一起去的,怎么你一个人回来?”
“陛下原是要传膳的,不巧尹公公带了一个虎贲卫的士兵过来,将军要回卫所处理军务,陛下便让人送我回家。”
“如此。”沐相眸光一闪,“先吃饭吧。”
沐府的厨子是沐萦之吃惯了的,她极其难得的吃了一碗白饭,笑得孙氏合不拢嘴。只是用过饭后,孙氏想把沐萦之拉回正院说些体己话,沐相却拦住了,要带沐萦之去书房。
他们父女说话的时候,向来都是不带孙氏的。
孙氏念及此,神情略显低落。
“娘,您先回院里,把我往常爱吃的那几种糕点都备好,一会儿我就来吃。”
听得女儿烫帖的话,孙氏复又露出笑意,“知道了,难得你今日胃口好,娘这就去安排。”
沐相带着沐萦之走进书房,屏退左右,开门见山的问:“今儿在上林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尹公公带过来的那名士兵,是右相扶植的韩将军手下,他一来,就说霍连山在军中顶撞上司,还大打出手,不仅如此,他还提醒皇上,霍连山是白泽调入虎贲的……”沐萦之将上林苑中的发生的事,详详细细跟沐相说了一遍,包括尹公公最后对她的提点,“尹公公说,兵部尚书大人此前多次密见陛下,要提拔那个罗义为虎贲将军。”
沐相坐在书桌前,不怒反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右相那只老狐狸也没想到会有人暗中搞小动作吧。”
“爹,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呢?”沐萦之匆匆赶回府,正是因为记挂这件事。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白泽陷入麻烦,她没来由地想帮他一把。
即使,她并不知道该怎么帮。
“萦萦,你可知右相这一生最遗憾的事是什么吗?”
“是什么?”
沐相笑得十分坦然,“他最遗憾的,就是没把我掐死在摇篮里,放任我做大,与他平起平坐。”
最初的沐相,也是依附右相的,甚至以右相的门生自居,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右相其实有所察觉,但并未在意。后来沐相押对了宝,推着当今天子登基,从此一步登天,右相再想对付沐相,就没那么容易了。
只是沐萦之不明白,这件事跟白泽的事有什么联系。
“这件事不需要我们出手,只要把这消息透给右相,让他知道,当初阻挠他的人接掌虎贲卫的是兵部尚书,他自会出手对付。到时候,坐山观虎斗的人就是我们了。”
原来如此。
饶是沐萦之聪明,也不得不佩服沐相的谋算。
官场之道,需要慢慢的领悟,聪明人也不例外。
沐萦之忽然又想到了白泽。
白泽自然是个聪明人,不仅如此,他还是当世罕见的将才。
他能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可虎贲军里的那些老油条、老蛀虫,熟知官场的倾轧和算计,他们现在盯上了白泽,白泽能入沐相这般化解吗?
沐萦之上门,正是想求教一下沐相这位老狐狸。
“今日虎贲卫中起的纷争,依爹之见,该如何处理呢?”
沐相正沉浸在自己的计谋中,听得沐萦之一问,笑道:“这是白泽的事,爹哪有什么高见。”
“爹,白泽初入京城,不知官场深浅,若无爹的提点,恐怕难以全身而退。”
霍连山身上扣的是顶撞上司、扰乱军纪这样的大帽子,他是白泽的亲信,若霍连山罪名坐实,事情的后果就严重了。
沐萦之心中焦急,沐相却答非所问:“萦萦,爹没想到,你这么关心白泽。”
关心吗?
沐萦之微微一怔,旋即道:“女儿如今是世人眼中的白夫人,无论如何都与他绑在了一起,女儿自然不希望他出事。”
“你放心吧,白泽是从军中摸爬滚打上来的,他会不懂军规军纪?”沐相反问。
摸爬滚打上来的?
沐萦之忽然想起,从前白泽给她说的行军故事,说他做斥候时睡在树上,说他做火头军时做的炒饭。
不过嫁给他三五日功夫,竟然就已记得他这么多的事。
“再说了,他若连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他这个虎贲将军也就算当到头了。”
沐相的声音打断了沐萦之的思绪,沐萦之已经明白,虎贲卫的事,沐相是不愿意出手了。
因此也不再坚持,只道:“爹所言甚是,是女儿考虑不周了。”
事情已经说完,沐萦之与沐相寒暄了几句,将白永旺婚宴的事情告诉了沐相,便告退出了书房,又往母亲院里做了一会儿,用了几块糕点,方才坐着马车回到将军府。
今日因上林苑里生出的那些变故,沐萦之格外精神,丫鬟服侍她更衣过后,竟是一点也不困。
左右在房里坐着无趣,沐萦之想了想,问道,“西院那边怎么样了?”
“没什么事,就中午吃饭的时候,田姑娘和两位姑小姐拌了嘴,老夫人想着她们仨爱吵架,便让田姑娘搬到松鹤院去住。”
往后田穗儿跟白玲白珍辈分不同,搬到松鹤院也好。
又道:“二叔和田姑娘昨夜的事,府中多少人知道?”
“差不多人人都知道。”
大户人家最忌下人传话,沐萦之闻言,脸上便挂了一丝愠色。
夏岚哪里有看不懂的意思,忙道:“实不是底下人嘴巴碎,卧云阁的人昨夜就听到了屋里的动静,早上田姑娘是一路哭哭啼啼跑回去的,身上穿的也是二叔的衣裳,下人们都起得早,遇到她的人也不少,后来她在屋里哭,大声嚷嚷着跟老夫人说话,大家也都听了个明白。”
沐萦之重重叹了口气。
白家人和田穗儿这些行为,从前在礼乐崩坏的乡下自是寻常,但如今身份地位早已变化,他们若不再调整过来,只怕往后会成为全京城的笑柄。
沐萦之原想着慢慢来,但没想到他们刚到就出这种事。
不过,即使她想急,也急不得,如今只能先想想补救的办法。
“你们传个话出去,说田姑娘跟二叔在乡下就定过亲的,婚宴也办过,只是没走过婚书仪程。”
“这话说出去,旁人能信吗?”
沐萦之笑道,“若不是订了亲,老夫人和二叔怎么会千里迢迢把她从老家带进白府呢?”
夏岚和秋雨听了,服气的点了点头。
虽然事情不是这样,但理是这个理。
又想着田穗儿原来的打算,只觉得好笑又好气。
“夫人放心,我们一会儿就会把话传出去。”
沐萦之微微颔首:“如今田姑娘身份今时不同往日,虽还没婚书,但吃穿用度都比着两位姑娘给,别委屈了她。”
“早上将军和夫人出门后,春晴姐姐就已经送了不少东西过去了。”
听着夏岚说着,秋雨补了一句:“就是因为这些东西,田姑娘才跟两位姑小姐吵起来的。”
想着她们素日的做派,沐萦之想也想得到,她们吵些什么。
无奈地笑过之后,瞥见夏岚和秋雨的神色,沐萦之正色道:“白府从前家境贫寒,两个妹妹没见过没用过这些好东西,自是稀罕极了。可不管怎么说,她们都是主子,底下的人不可有轻视之心。”
夏岚和秋雨神色一凛,“姑娘训示的是,白管家也是这么说的。”
“哦?”
“今日老夫人喝茶的时候闹了点笑话,她身边的吉祥没忍住笑了,白管家就命人把吉祥拖下去打了五板子。”
五板子不算重,但对体面的丫鬟来说,算得上的重罚了。
这个白福不是沐府的自己人,作为管家却是一把好手。若他往后不出什么幺蛾子,沐萦之倒可以留他一直管家。
说曹操,曹操便道。
门廊下的丫鬟高声通传道:“夫人,白管家来了。”
“请他进来。”
白福走进来,给沐萦之行了一礼。
他其貌不扬,但脸上总挂着笑,看起来一团和气。
“白管家,有事吗?”
“夫人,方才门房来报,有一位女先生拿着鸿胪寺卿沈大人府上的拜帖来了,说要求见夫人。”
沈明月说的那个女先生来了?
沐萦之一喜,“请她进来,把两位姑娘也请过来。”
第43章
“夫人,这是沈府的明月姑娘写的书信。”
沐萦之接过书信,吩咐白福先去接人,粗略扫了一眼书信,说的都是那女先生的姓氏、祖籍、家中人口等事情。
看着那女先生的名字,觉得有些眼熟,但又不知道是像谁的名字。
书信还未看完,白福便带着一个二十来岁的白净女子上来了。
早先听沈明月说女先生在她家中做了许多年,还以为会是三四十岁的,没想到这么年轻。
她身上穿是蓝裳白裙,料子看着十分一般,但整个人收拾得干净整洁,兼之五官端正俏丽,脸上的神情大气淡然,令人心生好感。
“将军夫人。”见到沐萦之,她便躬身行了一礼。
沐萦之见她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书卷气息,应当出身不低,且家学渊源。
“先生不必多礼,敢问先生如何称呼?”
“冯亦倩。”
“冯先生。”沐萦之微微点了头,“想来明月已经跟你说过将军府的情况了。”
“是,沈姑娘说,是教授府上两位姑娘识字。”
冯亦倩一言一行都有礼可依,但眉眼间不卑不亢,沐萦之并未与她说过多少话,在心里就已经认可她了。
“识字只是其一,将军的两个妹妹出身苦寒,自幼无人教导,如今入得高门,老夫人和将军都希望她们能知书识礼。”
冯亦倩沉吟片刻,“诗书礼仪不是一日功夫就能成就的,我会琢磨一下从哪里开始讲起。”
“我想过了,玲儿和珍儿年纪都不小了,或许一两年就要出嫁,不能像寻常官家小姐那样慢慢开蒙循序渐进,单只学一样就好,冯先生从明日起先给她们讲《论语》,一日一篇或半篇,边认字边释义。”
人或云,半部论语治天下,礼义廉耻无不出于《论语》,通了《论语》,也就通了礼、辨了义。
听了沐萦之的话,冯亦倩似乎眼前一亮,看着沐萦之的眼光与方才有了不同。
“夫人所言甚是,枉我教学多年,还不及夫人见识高远。”
“先生不必自谦,两位妹妹的功课,就交由先生负责。她们俩不小了,也有些脾气,还请先生多担待些。至于先生的酬劳,比沈府的再多两成,如何?”
“多谢夫人,只是……”冯亦倩的神情看起来有些为难。
“先生有话,不妨直言。”
冯亦倩赧然一笑,“我只是觉得夫人决定的太快,或许该再考量一下。”
“我与明月交情很深,她引荐的人,我自然信得过。”
“我不知沈姑娘有没有跟夫人说过我的家世。我是跟夫君和离过的妇人。”许多高门大户,对教导姑娘的先生,对家世是有要求的。这也是她这次回京,迟迟没有找到主家的原因。逼不得已,她才向沈府求助。
沐萦之淡淡一笑,“这有什么,夫家既肯签放妻书,自是以和为贵,两不相干。”
听到沐萦之这么说,冯亦倩亦是一笑,似乎料到了她会这么回答,继续说了下去,“跟他和离后,我便来了京城,两个孩子都留在了夫家。我母亲与沈夫人有些交情,她怜我孤苦,便容留我在沈府给几位姑娘启蒙。前阵子我遇到了一个同乡,说我前夫遭了意外已经没了,两个孩子都在小叔家里,吃不饱穿不暖,我才辞了差事。”
“那孩子呢?”沐萦之问。
冯亦倩脸上微冷,“他们家如今境况不好,小叔嫌两个孩子吃饭多不想养了,我费了些财帛,把两个孩子都带到京城了。”
“你们住在哪里?”
“眼下在客栈,正在寻租。”
京城宅子少,地价贵,便是寻租,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租的。若租得太远了,只怕每日也会耽搁讲课的功夫。
沐萦之想了想,很快拿了主意,“将军府花园后面有座小院子,里面只有三间小屋,你带着孩子,搬到那里去住吧。”
“不可。两个孩子都有些顽劣,恐怕会饶将军和夫人清净。”冯亦倩忙道。
从前在沈府,她的确是吃住都在沈家,但如今她带着两个孩子,再住在将军府实在是不合适。
“先生不必客气,将军府宽敞,如今还觉得空旷呢!那园子有门直通府外,你若怕扰我,便把往将军府的门锁上,从外面的门进出就是。”
冯亦倩低着头,心中颇为纠结。
从前沈家待她不薄,几年下来她积攒了不少银两,但这次回去,为了把两个孩子要回来,被小叔狠狠敲了一笔竹杠,剩下的钱不够了。她连着几日在京城看房子,能租得起的都非常差。每日在客栈的吃住开销大,若再没寻到好房子,只怕手里的银钱就要花光了。
“夫人,我实在没有带着孩子在将军府白住的道理,只是我如今困难,若夫人想帮我,便收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