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缘-泠善之风-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身体力行地节水,神武帝下令后宫,除了太后的用水不变,他和皇后及以下嫔妃都三天一沐浴,且沐浴用水不得超过一桶;至于嫔妃以下不够级别的美人之类的,更是好几天都没机会洗一次澡,宫女太监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

    上行下效,圣人都不洗澡了,诸皇子宗亲和大臣们自然也纷纷效仿也不洗澡,至少不能比圣人洗得勤快。

    于是大热的天,整个朝堂上站的都是些糙汉子们,虽然金殿深广颇为凉快,但大家一身严装也不免捂得汗流浃背,各个浑身都散发着浓郁的汗味。

    尤其是武将对面的文臣们,大家都掩鼻闭气的,好在谁也不用嫌弃谁,自己也不比人家的气味好多少。

    百姓里不乏精明人,他们眼瞧着形式不好便果断拖家带口地去往近水、多水的地方投亲靠友去,那些迟了一步的人到了五六月里也不得不出门去另寻活路了。

    “能走的都悄悄走了,剩下的不是要上朝就是要当差的,连书院学堂都放长假了。”

    卫家人也不例外,熬到了六月份,连国公府院子里的井都干了两口,剩下的几口井也眼瞧着水位越来越低,打上来的水也越来越浑浊,这么多人的府邸,如此下去也支撑不了多久。

    老国公和妹夫沛国公等几个好友商量了一番,便决定拖家带口往云雾山那边去避一避了。

    反正如今他们这些老家伙也不用正经上朝,卫翊也还在‘病休’,护送着一干老弱妇孺倒也安

    全。

    用老爷子的话说,“此时走正好,早了会被人说惜命,再晚真正逃荒的人就多了,到时候路上也不太平。”

    卫封今天送了祖父和父亲等人出了京城,出京的驿道上见到络绎不绝的车马行人,背着包袱,扶老携幼地背井离乡去避灾,才有些情绪低落。

    “武安侯府和云州那边可去了?”皎月心思转了转,大体也能了解他的心情,便找了话题开解他。

    话说老太太就这么两个亲生女儿,自然舍不得女儿和外孙、外孙女跟着受累,早早就让人去说,让女儿和外孙们跟着一起去云雾山下的别院去。

    卫云女婿是守将离不开云州城,能有娘家人照应媳妇孩子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只是大女儿所在的武安侯府颇为为难。

    侯夫人和世子夫人自然是不乐意在这个时候丢下丈夫,不过倒都希望家中的小孩子们能避一避,只是武安侯爷却一瞪眼,道:“避什么避?他们从小生在福窝里,平日里为了一点子穿戴吃食还有比个高低的,争来争去的,现在正好让他们也体会体会什么才是真正的艰难。”

    他这么一说可好,除了吃奶的孩子和实在体弱不堪的,那些正在懂事的小子们都给留了下来‘体会生活艰难’了。

    好在国公府平日里养孩子就不怎么娇惯着,老国公也没起这个心思要孩子们‘体会时艰’,让府里的女孩子们都暗自松了一口气。衣裳首饰少几件也还罢了,大热的天,真个三五天不能洗澡,她们可不敢出门了。

    卫封道:“爹他们经过云州的时候会接上小姑姑和翰哥儿兄弟,大姑家的都除了璟哥才五岁,被祖母带在身边了,别的都留在京城了。”

    皎月无意评价武安侯爷的做法,毕竟每家对孩子的培养有各自的方式,她看了看自握着爹爹手指正在努力卖萌的兄妹俩,没有哪个父母不心疼孩子的,但为了他们好,就是眼前这两只,早晚也得扔出去历练吃苦的。

    卫封小心地从孩子们的小手里抽出手指,去简单洗漱了一番,他们仙府里不缺水,洗澡自然是不受限制的。当然,这种‘奢侈的行为’只在仙府里进行,侯府的后院也照样用水‘紧张’着呢。

    他这里水渍刚还没擦干,外头就摇摇晃晃飞来一只传讯用的纸鹤,卫封又匆匆赶去了坊市。

    ******

    “圣人以朝廷名义在坊市里发布了任务。”

    卫封晚些时候再次回到家的时候跟皎月说道,“最近各州都有灾情上报,只是有一部分大臣觉得所报不实,朝廷打算委托人去往十八个州去调查旱情的真实情况。”

    “这不实朝政么?怎么会发到坊市来?”皎月奇怪地问道。

    卫封解释道:“走朝廷的渠道,十八个州全部统计下来,没有三五个月是不可能完成的,可这边又急于知道真实情况,所以委托给修士应该来说要更快捷。”

    然后他又抛出一个消息,“听春溪公子说,圣人有打算请修士调运北边冰河之水救济京畿等旱情严重的地区,眼下已经暗地派遣修士前往塞北实地查看去了。”

    不得不说,神武帝还是有些作为的,不管这事能不能成,总比天天盼着老天下雨要强些。

    “春溪公子有没有说是究竟是哪些人?”

    卫封遗憾地摇摇头,道:“可惜,圣人显然对他也不是没有防范,他竟然也不能打听到对方修士的真实来处。”

    皎月哼了哼,这神武帝还真是戒备心够强的,自己的心腹副统领都不能完全信赖,看来要挖出他的秘密还得费些功夫了。

    要不是宗门要求她和卫封不要轻举妄动,两人早就跑到皇宫去探查了。只是大师兄说,这事他们只上报了就好,既然事情发生在天一门的地界上,合该由天一门出手解决,不然,天一门何以在修真界立足?

    云灵真人也传讯给她,让她不用插手,她和卫封毕竟是上级宗门的人,这里的事能不介入就不介入,实在需要的时候再请他们出手。

    皎月也知道两人的修为还是低了些,真碰上筑基以上修为的也帮不上什么,不过好在两人手里的法宝够多,够高级,打不过还可以用法宝砸么!

    作者有话要说:  头疼好些了,赶早补给大家欠的半章先。

 第195章 听媳妇的

    第一百九十四章听媳妇的

    这种大范围、严重的自然灾害最容易产生流民。

    这些人原本都是的老百姓,只是在灾害来临后不得不走上逃荒之路,他们大多数人能另外寻了地方勉强安顿下来,但也有少数人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渐渐从流民变成了山匪或暴、乱之源。

    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地方官府平时横征暴敛,灾害的时候又贪墨上面发下来的救济财物,使得原本就情绪不稳定的老百姓暴怒,继而暴、乱。

    只是这次的旱情预备较早,颖阳侯又雷厉风行地砍了一串脑袋,各路喜欢借机揩油的地方官虽然看着上面拨下来的财物流口水,也得掂量掂量伸手的后果,就怕有命贪,没命享受。

    如此到了七八月,旱灾越发严重,流民也在不知不觉中汇集成了一条河流一般,他们几乎本能地从乡下流向城里,从县城流向州府,继而涌向京城。在此过程中,甚至还为了争夺吃喝而发生了几起不大不小的暴、乱流血事件。

    无论是京兆尹,还是京师守备将领都不敢怠慢这样的消息,连夜扣响皇城的大门递了紧急折子。

    神武帝这段时间吃不香,睡不好,每天睁眼就问天气如何。如今深夜却接到这样的奏报不免心头

    大火。

    神武帝在御书房里一时怒骂、一时背着手沉思,把个身边伺候的太监宫女各个吓得魂不附体,胆颤心寒:天子之怒,不是他们这些蝼蚁能承受得起的。

    “这些窝囊废!吃着朕的米粮,喝着朕的血,却连这点事都不好好办,活着简直就是浪费水!”

    “颖阳侯呢?给朕宣颖阳侯进宫!”

    大太监耷拉着脑袋,此时闻言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抬起一点头来,试探着温言解释道:“回禀陛下,颖阳侯卫翊卫大人不是去安阳县的别院修养了么?”

    神武帝猛地一拳砸到桌子上,吼道:“什么时候的事?朕怎么不知道?”

    大太监缩了缩脖子,心话,这京城里的达官勋贵哪个要出京不得知会陛下您呐,人家走的时候还递了折子上来,您看了还高兴地哼了半天的小曲儿呢,如今转眼您就忘了?

    不过圣人就是圣人,他说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少不得他们这些人要稍微‘提醒’一下,但愿陛下能顺利地想起来。

    大太监给小太监暗地使了个眼色,看着他悄悄去翻折子,自己才试探着道:“颖阳侯的折子递进来的早,只是最近陛下吃不好,睡不好,满心都是国家大事,不记得一两样琐事也是常事。”

    神武帝看着匆促间寻出来的折子,随手翻了翻,‘嗯’了一声,道:“朕确实给忘了。”

    颖阳侯虽然常常戳他心窝子,但不得不说此人文武双全,能带兵更能管好这些官场老油条,是难得的人才。

    人到用时方恨少啊!

    神武帝叹息一声,半晌忽然道:“我记得颖阳侯世子也二十几岁了,听说也是个能干的?”

    大太监这回连头都不敢抬了。他跟着神武帝一起长大的,神武帝腿上有几根腿毛他都清楚,一听这话就知道主子又打了什么主意了。

    颖阳侯世子听说也是能干,不过世子媳妇、那个皎家的姑娘好像更有本事。早两年就能把副统领的人给追杀得上天入地的,你说能干不能干?

    主子这会儿提起来,他可敢随便接口,不然指不定哪天那煞星就能把自己的脑袋给抹了。他混到如今的地位不容易,可惜命着呢。

    “这个。。。。。。奴婢听说颖阳侯世子夫人倒是很有些凶名在外。。。。。。”您能不惹人家还是少惹吧,这么凶残的女子,他可不敢多嘴。

    神武帝听了难得地微微一笑,手指轻轻敲打着御案,过了好一会才启齿道:“宣五军营指挥使、京兆尹、京城守备及户部尚书及颖阳侯世子觐见!”

    做臣子的,不知何故半夜三更被小太监传进宫去,几乎家家都夜不能寐了,不过神武帝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当皇帝的都睡不好,别人更别想了!

    卫封大半夜的被人喊了起来,听说是宣他进宫,一时脑子都没转过弯来。

    他强忍着困倦,用手遮掩着打了个小哈欠,才忍不住再次问道:“你说宣谁进宫?”

    别是他太困幻听了吧?他这阵子忙于修真坊市的事,确实耗了太多精力,一时身体吃不消也是有的,早知道会疲乏至此,先前和月儿就不折腾最后一次了。

    大半夜来喊人的吴隐无奈地道:“爷,您就快着点儿吧!传话的小太监还在前头等着呢。”

    皎月在屋子里慵懒地喊了一声:“封哥哥~”

    卫封顿时一个激灵,脑子也清醒了不少,不过还是整不明白,圣人为啥突然宣他进宫。他这个侯府世子论起来也没多少斤两,上头有他爹顶着,没实权的世子不过是‘狐假虎威’而已,他真正的差事还是修真坊市这边的。

    怎么说也不至于大半夜的值得宣进宫去议事啊。。。。。。

    皎月也犯寻思呢,她在屋子里朝外道:“去跟那太监说,就说世子爷睡得沉,叫醒且得费劲呢,让他耐心等片刻。”

    吴隐可不敢跟夫人对嘴,只得应声下去,把原话跟那太监学了一遍。

    小太监是大太监的干孙子,也得了一些大太监的嘱咐才来办差的,此时听吴隐说世子夫人的话,也只是憋着笑脸,连声道:“那是,那是,不急,不急。”

    连他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要对个传话的护卫也点头哈腰的,只是他听了传来的话就忍不住要卑躬屈膝,实在也是控制不住啊。

    屋子里灯火通明,皎月细心地给卫封穿戴起来,虽然是大半夜的去觐见,但朝见的礼仪一样不能少了,服饰更不能含糊,不然就是不敬。这点是人就不能免俗了。

    皎月后退三步,又认真端详了一下眼前的男子,才满意地含笑道:“嗯,封哥哥穿上世子朝服的样子,一点不比侯爷差呢。”就是气势上差了些,却是没法子弥补的。

    卫翊的气势是在千军万马,铁血冰河中杀出来的,有敌我双方无数条性命打底,不但凌厉刚猛,更兼沉稳厚重,谈笑间都掩饰不住的杀伐之气。

    而卫封到底年轻,经历的事少,在同龄人中也算是出色的,但跟他爹一比就难免显得稚嫩寡淡了。只是这也没法子,有些气质不经过岁月的沉淀和洗礼,光靠衣装和表情是装不来的。她的封哥哥还年轻得很呢,有大把的时间去慢慢累积,她才不心急呢。

    皎月端详够了,才上前又整了整衣领,叮嘱道:“半夜鸡叫多半没好事,不管找你干什么,都不要一口答应下来,总归能拖到回来商量的就拖一拖,实在不能拖的,就拉上几个一起。”

    卫封笑着轻轻拧了拧她的鼻尖,道:“知道了,都听媳妇的。”

    ******

    小太监喝了第三碗茶,出了两次恭后,总算等来了颖阳侯世子。

    借着侯府墙壁和头顶上不知名的明亮又柔和的壁灯,他看到一个威武英挺、俊逸非凡的青年,神态自若地朝他走了过来,远远地地微微打量他一眼,点点头,道:“让贵使久等了!”

    “不久,不久。”那小太监也不知怎么了,今天只会鹦鹉学舌一般,平时伶俐的口齿都忘记带出门了似的。

    卫封灿然一笑,朝他矜贵地抬了抬手。小太监恍然意识到什么,赶紧掸了掸袖子,一甩拂尘,清

    了清嗓子,尖声唱道:“陛下口谕,宣,颖阳侯世子连夜觐见!”

    卫封躬着身子听着,心里腹诽:“难怪月儿说半夜鸡叫,果然这声音跟公鸡打鸣似的。”

    托福,这位世子爷小时候还真听过不少皎家村里的公鸡打鸣,母鸡下蛋的声儿。

    那边小厮清明已经笑眯眯地上前给小太监塞了一个小绣囊,小太监捏了捏,嗯,三颗灵珠!不由从里到外都真心地笑了。

    难怪今晚这差事这么多人眼红,早听说颖阳侯世子和世子夫人手头宽裕,运气好的话,打赏都是灵珠而不是银票,这么一捏果然传言不假。

    小太监越发和气地朝卫封道:“世子若是准备好了,现在就出发吧。其他几位大人估摸着也该差不多要到了,咱们晚太多了总是不好。”

    后面这句是他看在灵珠的份上提点的。

    卫封点点头,带头走了出去。

    小太监微微瞄了清明一眼,见他忙前忙后照应主子,对他这个传话的人却视而不见了,不由拧了一下眉尖,这侯府的人还真奇怪,既然前面都知道给打赏,怎么却不知道再塞些好处,也能打听打听所为何事?这点儿猫腻是‘行规’,高门大户里的人都懂的。

    他们这些人可就指望着透漏些这样的消息来发财的呢。

    奈何从出了侯府,又抹黑走了三刻钟眼瞅着快到皇宫了这些人还没有一个开眼的,小太监忍不住扯了吴隐的衣襟,悄声问了一嘴。

    吴隐奇怪的打量着他,挑眉道:“我们爷和夫人一向是先听消息,根据消息在给打赏的。”不然,给了钱消息不靠谱岂不是白花钱了?

    小太监直嘬牙花子,真没见过这么屌的主儿。

    好歹他们也是圣人身边能叫得出名号的奴才,就是宗室亲王们见了也点个头,用得着的时候还得塞些小钱。哪像这一家子人,老子是个敢跟陛下对着咆哮的,儿子媳妇也都是屌炸天,打赏还得先‘看货’。

    怎奈为了灵珠,他还是不得不修改自己的行事规则,小声对吴隐透漏道:“夜里来了急奏,好像流民那边有事了。”虽说拿消息卖钱,可他们知道个分寸,这个消息最多也就能说到这里了。

    吴隐往卫封耳边嘀咕了几句,卫封微微点头,果然小太监手里又多了三个灵珠。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君很久不回老家了,这两天老家这边闻讯来来往往看望的亲友不少,亲友们聚在一起二三十口子人,吃吃喝喝的,都是好意,难以推脱。

    昨天我妹妹一家也回来了,大家难得聚在一起,商量着一起去附近几日游,中午在饭店就没少喝,回头一部分家人在一起商量安排旅游的事,某个很亲的亲戚喝大了,为了路线的事对我弟弟破口大骂,别的也还算了,什么MLGB,草尼马竟然也骂了出来。

    作者君作为姐姐,作为我妈的女儿实在忍无可忍,与亲戚干了一架!作者君自小学霸,不会骂人,但打架不含糊,拿了脚上的拖鞋就去抽他!

    大家拉着我,人没抽到,我把鞋子丢到他身上,力气没使上也没打中。作者君气得哭了一中午。

    他骂我和我弟弟都能给亲戚面子不计较,但当着我舅舅和我们兄妹的面骂我妈,我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谁也没在这么大的脸,让我给这个面子!

    这个亲戚平日里在当地有些小身份,大家又看在亲戚的情分上对他多有容忍,只是在我看在这样的事都能容忍,就是懦弱,没有血性!

    父母生养我们,她们被侮辱的时候做儿女的竟然还看什么面子,我简直三观不合了!

    今天大家出去旅游了,我没去,在家里补欠下的文儿,说真的,我心情很不好,反复修改了三四遍才发上来。也不防盗了,下一章我争取今天也写出来。

    说不定明后天我要往乡下去与旅游的家人回合,那是我预计的采风地点,只是经过这些事,大家见面总觉得有些情绪不好。。。

 第196章 提议

    第一百九十五章  提议

    漫漫长夜,无心睡眠,差不多就是皎月这个时候的写照了。

    卫封很少进宫。确切地说,从没有被单独宣进宫过,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以卫封的官职品级和功勋贡献,在神武帝面前都还挂不上号,这点,皎月和卫封本人都很清楚。

    因此这次的宣见很是令人意外。

    皎月想不出有什么事能让神武帝想到卫封,她倒不担心卫封的安全,而是想到了公公卫翊上次被派的差事,总觉得神武帝没安什么好心。

    神武帝以无比和煦的态度接见了大半夜被自己招来的臣子,说一千,道一万,任务只有一个:解决好京畿一带流民的事!

    京师守备冯渊是神武帝他爹那时候的老臣,今年已经六七十岁了,按说已经到了该吿老荣养的时候了,他自己也屡次上书要求告老还乡,神武帝每次都给压了下来。

    无他,当年立国的时候太、祖曾经在死人堆里救过冯渊爷爷的命,冯渊本人在神武帝年轻的时候也救过他的命,两家是过命的交情。冯渊打仗也许不如卫家人,但忠心绝对毋庸置疑,所以眼下还没有第二个人能代替得了他。

    冯渊年纪虽然不小,但身体倍儿棒,他身材高大,声如洪钟,上前一步抱拳道:“臣以为,现有的流民必须圈离京城至少百里外并随时监视是否有异动,如果有什么异常,至少给京城赢得一天的时间来应对。”

    在场的人都明白他说的是最差的情况,因此无人有异议。

    神武帝的视线转向五军营指挥使。

    五军营指挥使薛振思忖着道:“流民不是暴民,不能开始就用军队圈人,不然逼迫太紧,反而让流民不安,更加剧产生异动的可能性。臣以为,最好还是怀柔为主,臣等在外围控制比较稳妥。”

    神武帝微微颔首,薛振说得也有道理。

    他又问京兆尹和户部尚书,道:“两位爱卿觉得该如何处置?”

    流民不论到哪都是户部的事,因此,户部尚书捋了捋胡须,沉思片刻后拱手回道:“回陛下,臣可否能知道陛下所言的流民眼下的一些情况?”

    大灾之年有流民很正常,但流民的动向必须掌握在朝廷手中,像眼下这般都快到京城了,一向掌握着灾情和流民第一手信息的户部尚书却不知情,不得不说有些令人意外,因此,他不得不小心求证。

    神武帝抬手丢给他一本折子,“爱卿自己看看吧。”

    折子是云州守将彭将军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上面说有两股方向的流民,一股大约七八百人,另一股比较多,大约三五千,现在都到了云州附近。

    据派出去的哨探来报,这些流民为了食水偶有小规模流血事件发生,情绪比较暴躁,目前已经被守军拦截在一处山谷里。

    云州城乃是京畿的咽喉,军事重地,能否收容这些灾民,这些灾民的准确人数、来源等还一时来不及查清,后续如何处置,还等着神武帝的指示。

    卫封修炼后五感也非常人,眼角一瞄就把折子上的内容偷看了个清楚,他心里暗自盘算,原来是小姑夫上的折子,难怪神武帝会想到他了。。。。。。

    他神思飘飞的时候,户部尚书已经抹了一把冷汗,他自忖最近很是兢兢业业了,到底是下面哪个蠢货疏漏了这么严重的消息,把他架到了火堆上烤?心里再如何愤恨,户部尚书也还是赶紧请罪,道:“是臣的失误,臣恳请陛下容臣将功折罪。”

    神武帝自然不会在用人的档口追究他的责任,所以他轻轻一笑,道:“朕知道,自打旱灾以来,爱卿身上的担子最重,一时不察,疏漏一二也是难免,只是有一不可有二。爱卿往后还得更仔细稳妥些。”

    户部尚书腿抖了抖,扯了袖子拭去额头的冷汗,勉强镇定地道:“谢陛下宽宥,臣定当恪尽职守,全力以赴。”

    一个重臣,被圣神评价为不够稳妥,不够仔细,那还有什么未来?

    他心知往后想再进一步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要保证现在的职位也得拼了。

    所以,他沉吟着道:“臣以为,薛将军所言有理,流民不是暴民,朝廷应以安抚为主,控制为辅。贸然出动军队固然能控制一时,可一旦不慎激怒流民,引起民变就事大了。纵观历朝历代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京兆尹也随声附和,他这个京城的府尹已经够憋屈的了,可别再生出什么民变的是非才好。

    这是神武帝忽然把视线转向卫封,和煦地道:“卫爱卿以为如何啊?”

    卫封被他这声‘爱卿’叫得浑身鸡皮疙瘩都起了一层,他忍着抹掉鸡皮疙瘩的冲动,抱拳道:“回禀陛下,臣年轻,经历的事少,这等大事不敢妄言,不过陛下有问,臣就试着说说?”

    见在场的人都微微点头,卫封才上前一步道:“臣以为,流民既然已经到了京畿,自然要安抚,不过控制也必不可少。

    虽然不知道这两股流民具体从何而来,但能汇集起来并来到京城附近,显然这些人也是经过了不少周折的。

    按说流民多数是自然汇集起来的,可经过长途跋涉,如此艰难中又聚拢了这么多人,原本就是没有领头的,此时少必然会有领头的了,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此话一出口,包括神武帝在内的人都不由神情一震!

    是啊,这么严重的旱灾,到处都缺吃少喝的,这种时候最容易突出首领人物,而且这样的人物不是自封,大多是在战胜艰难中自然产生的,威望和人气都让人不能忽视。

    神武帝忽然想到史书上那些揭竿而起继而推翻皇朝的泥腿子皇帝来。他们家虽然不是泥腿子,但何尝不是借着民乱打的天下?

    几个人都紧抿了嘴,卫封见了继续道:“流民自然还是流民,但有头领,有人,就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股力量蕴含着极大的不稳定性,如果处置不好,随时可以演变成与朝廷对抗的民

    军。”

    “所以,臣以为,流民必须尽快拆散、打乱原有的团伙,尽可能分散了安顿。只要不是聚集在一起,三两个人,安顿在哪倒都不要紧的。”

    他的话音一落,其他四人立刻附议道,“臣等以为此策至关重要,望陛下允准!”

    户部尚书又提议:“臣以为还可以登记流民,如果在京畿或者京城里有亲友的,可以作保并责令其亲友负责安顿,如此可以大大减轻朝廷压力,更重要的是能减少民变的可能!”

    不能不说,卫封给大家提了个至关重要的醒。

    神武帝很是庆幸自己想到了颖阳侯世子,果然是老子英雄儿好汉!卫家目前没有孬种。

    君臣几个从大半夜商议到天色微明才拿出了一个大家都觉得不错的方案,卫封等人踏月而来,披着朝霞而归。

    回到府里跟皎月说了一下经过,稍微洗漱了一番,又赶紧换了身衣裳去上早朝去了。

    往常他自然轮不到,今天却是神武帝指定的。

    ******

    早朝上,神武帝先抛出云州守将的折子,朝中不免又是一番争论,神武帝冷眼旁观了一场后,才看了户部尚书一眼。、

    作为选好的‘托儿’,户部尚书赶紧出列建言,神武帝顺水推舟,把商量好的方案抛了出来,顺便下旨。

    卫封头一次参加朝议,不免引起一些异样的眼光,不过当得知打散流民的意思是他提出来的时候,大家也不得不洗洗眼睛,觉得自己看人有些不准了。

    谁能想到他如此的年轻,竟然这般敏锐呢。更不少大臣看着卫封十分遗憾,可惜他已经成亲,还娶了个煞星,不然很该把女儿嫁给这样的有为青年,再不济塞个庶女做二房也是好的。

    卫封可不知道自己又差点给人‘分割’了,他正揣着神武帝的旨意,踩着略带沉重的脚步回家去

    呢。

    ******

    “我这次是担任京畿安抚副使,说是安抚流民,也是控制,不过做的好看些。其实这样对流民也有好处,如果都聚集在一起,吃喝分配难以维持不说,若是有人煽动,一时被人利用了也不一定。

    真闹起事来,就是有的人不想闹都不能自主了,到时候不是乱民也成了乱民,谁又能说得清楚?所以,分开对大家都有好处。”

    皎月对卫封的提议并没有什么误解,他这么解释是因为朝议的时候受了不少攻击。其中就有人说他防民如渊,把百姓当贼什么的。

    卫封觉得自己挺冤的,他是武将,看问题的角度自然和那些文臣不同,而且他在北边的要塞跟着他爹干了好几年,深知三人为众,人多容易出大事的道理。

    与其到时候出兵剿灭,不如防患于未然。不给流民成乱的机会,对朝廷也好,对百姓也好,都是最大的善意。

    皎月自然明白他的。

    只是卫封的一片好意被人曲解,她很是有些不爽。

    “是谁说得这话?”皎月挑眉道。

    卫封轻叹一声,算了,有时候好心不一定会被人理解,他也是刚体会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匆忙发上来的,来不及改啦。。。

 第197章 如花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君回来啦,乡下风景很好,可惜下大雨,没有机会爬山,只能等下子机会啦。不过这次作者君高清了一些农时和山货的生长,采摘时节,犯常识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