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缘-泠善之风-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史氏咬了一口清甜可口的瓜,道:“不是我犹豫,实在是有些不好开口。不过咱俩交情不错,我还是说了,要是不方便,你可不能勉强。”

    原来这个月中旬是她娘的生辰,原来看形势是不准备大办的。

    只史氏敏锐地察觉,二叔这次把粮仓亏空的事处置得不错。看圣上对侯府的赏赐就知道,想来用不多久,其他地方就会纷纷效仿。

    到时候虽不能使亏空的粮食颗粒归仓,却也能收回大部分存粮了,有了足够的粮食在手,神武帝和朝廷也能松一气,小心翼翼这么就的京城人也终于可以把各种宴请捡回来。

    如果所料不错,沛国公府上主母的生日宴就得办一办了,只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沛国公府上也不省心。

    “我那嫂子眼界属实是窄了些。我娘把府里的事一撒手,到了她手上什么都变得小里小气的,拔根毛都觉得比腰粗。

    我娘的生日宴要是给她操办,别说鲜果子了,只怕连干果都配不齐十二样,有八样就顶天了。”

    对于史英媳妇,也不知哪个多嘴的,说了句当年几个小儿都对皎月很有意思什么的,以至于史英媳妇还吃了一回干醋,每次见面都对皎月万分警惕的。

    皎月看在史英的面子上,本不耐烦跟她计较,对方也是能不见就不见她,所以这些年皎月和史英媳妇见面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的。

    至于对方的一些性情,皎月也听说过一些评风,都说不够爽朗大气,是个会过日子的精细人。只是国公府这样的人家又不是在走下坡路,虽然不至于铺张浪费,倒也很不必过于节俭了。

    她一直很奇怪,这些性情不是应该在相看之初就应该打听清楚的么?怎么都娶回家了才发现各

    种不合心意来?

    史氏难得有个嘴巴严实的对象可以吐槽,当即大吐苦水,道:“当时介绍的是两家的熟人,我娘也是太容易相信人了,人家说好,她就觉得错不了。我哥也是个傻的,娶谁都是娶,只瞧着长得

    还算不错就点头应了。”

    结果娶回来全不是那么回事,却没法子后悔的。她娘还不喜欢把持着管家权,才一年多就撒手给嫂子了。结果几桩事办下来,沛国公府就被人家暗地笑话了。可见,就是熟人的话也不能全信了的。

    别的事她一个出嫁的女儿可以不管,但她娘的生日她却不能眼看着娘家嫂子办砸了,虽然不落好的是嫂子,可最后为难的还是她娘不是?连带着她也要被人嘲笑一二呢。

    她想着好歹置办些看得过去的物件,免得宴席上太难看了,这个时令鲜果子也不是没有,但大多是些葡萄、雪梨、柑橘、香柚、山楂之类的,玉香瓜和大红樱桃是绝对没有的。

    她也知道皎月铺子里的玉香瓜这几年都是等到过年前后才买个好价钱的。她要是开了口,就是想给钱,皎月只怕也不肯收的,倒让她难以启齿了。

    皎月听到这里不由笑道:“我还当什么事呢,咱们两府是实在亲戚,你娘的生日就是不操办,我也该送一份厚礼的。”

    因每年随礼份子都差不多按照定例来,所以安园的管事对这些贺礼也是早有准备的,离得近的人家,临到正日子前三到七天,管事会提醒皎月哪天哪日是某某府上什么日子,然后把拟定的贺礼单子一并给皎月看看,如果没有不妥的,就写了条子去库房领了着人送去。

    当然,管事们拟定的物件都是库房里现有的,除非主子另外指定了什么东西,不然就是这么办

    的。

    眼下离史氏母亲的生日还有些日子,所以管事的还没回上来。不过既然提到了,皎月自当另外挑选些贺礼,至少也得比照着定例添些物件才好。

    史氏不差钱,可这种事就不是钱的事,她既然说了,皎月也不差这几个钱,当即允诺史氏一筐玉香瓜一篮子大红樱桃,怕她们存储不好,还说什么时候想用了随时来取,免得拿回去早了烂坏了。

    ******

    不得不说,史氏的头脑确实不赖,颖国公府上刚办过谢恩的宴席,京城里各种宴请就悄然回潮了。

    不过随着大管事董昱的回归,卫封和皎月的精神都放在了他带回来的消息上,根本没有心情和精力去管什么宴请了。

    “。。。属下这一路查看下来,情形不容乐观,连北边的田庄都没下几场冬雪,冬麦怕是要收很大影响了。如此判断,明年开春必然会有旱灾,至于旱情严重程度,属下以为宁可往深处想,不

    能往浅处想。”

    “属下所到的庄子都让人开始做抗旱准备了,除了深挖原来的水井,有备用的井也着人清理好,严格保护了起来,此外还交代了庄头开春化冻以后就让人探查了水源,再打几口井,就是附近的山林也要常去转转,看看有没有水源。”

    |“至于今年的秋粮,属下按照世子和夫人的意思,只收了一半,另一半暂时借给了佃户和庄户们,都签了借粮契书,将来年景好了再原样还给主家。”

    主家如此善意,农户们自然感恩戴德,送了许多自家的腌菜,还有各种本地山货,所以董昱此次回来也是满车满载的。

    “你估计借出去的粮食能够顶多长时间的?”

    卫封微微蹙着眉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椅子扶手,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

    此事干系重大,董昱不敢隐瞒,斟酌着道:“属下也问过一些庄户,他们这些人家大多数是五口或者七口人,也有祖孙三四代十几口的,不过到底不占多数,如果以七口之家算,节省些的话,这些粮食应该能挺两年。

    只是若是没有水,光有粮食只怕也。。。。。。”

    皎月第一次有了无力感,虽然修士有法术手段,却也不能凭空生出水来,她们的法术也不过是把附近一地的水挪用而已,如果各地都是大旱,她们更不能夺取别处的水源救济自己人了。

    暂时想不出好办法,卫封便让董昱等人先回去好好修整几天再来上工,他们一行人离开京城时间不短了,这眼瞅着要过年了,府里和各家都有一大堆的事等着呢。

    京城里从来都是能人济济,小小的安园都知道派人出去查探,别的有头脑的人家自然也不少,如今到了年跟前了,随着派出去的人马陆续回京,京城里刚刚升温的宴请之风也再次沉寂了下来。

    这种低气压弥漫在整个京城,甚至有不少人家已经私下里打算到水多的地方去躲避旱灾了,就连颖国公府上也有传言说是年后就有一批人往塞北的冰河边上去。

    对这种说法,国公府的主子们不置可否,府里依然按部就班地准备着过年的大小事宜,安园因今年多了两个小宝宝也对过年格外上心起来。

    在此期间,国公府上下的女眷还抽空去了一趟西山礼佛。

    老太太烧香,除了磕头念经添香油,少不得还要吃顿斋饭,皎月虽修的是道,也还是护佑在老太太左右,尽个孙媳妇的责任,当然她是不拜佛的。

    皎月还趁机又去看了看好桃花林附近的潭水,果然水位又下降了不少。

    “这还不算什么,如果真的大旱一年的话,只怕守着这潭水也不顶用。”皎月看着深幽的潭水,也是无计可施。

    而且,皎月还发现这附近已经被圈了起来,一打听才知道,那片地方已经被某府上买了下来建了别庄,这周边除了一片桃花林和一池深潭再没什么让人看得上眼的,而这个节骨眼上买了这块地,不用说也知道目的是什么。

    晚上回到安园,皎月跟卫封说起这事来。

    这阵子卫封正跑地块买卖的事,对这个消息倒还有些印象,他道:“听说好像西山寺庙附近有块地给哪个公主府上买了去。具体的倒记不清了,如果你想知道,改天我再打听打听。”

    皎月听了心头莫名浮起一个念头,只是这念头很快就如闪电般消失了,快得她想抓都来不及抓住。

    她蹙着眉头,道:“这很不必,我也不是非要知道谁买的,只是觉得这个时候能买下这块地方的人要么来头够大,和尚们无法拒绝,要么就是脑子够快,在和尚反应过来之前就拿下了这地。”

    卫封轻笑着摇摇头,解说道:“无所谓来头大小,这满京城里哪个王公如果想要这地还弄不到手?便是那水潭也算不得什么。不过是大家碍于脸面,不肯做得这么明显罢了。”

    只是你不去做不等于别人不去做,总有人舍得下脸面的。这还不是最要紧的,关键还在于得到以后是否能守得住。

    想来日大旱之时,如果控制不好,流民爆发,守着一潭水就真的是好事么?呵呵!

    卫封表示,那跟把自己放油锅上煎炸有什么区别?办下这桩事的人不是脑子进水了,就是本来就病得不轻。

    不过这都是别人的事,他们也管不着少不是?

    两人嘀咕了一阵子,皎月想到什么,便关切地问道:“咱们府里究竟是如何打算的?”

    卫封四下扫了几眼,悄声道:“听爹的意思,过来年看情况,如果确实形式不好,也不用费事往北边去,反正附属国那边也差不多了,很有可能直接把一部分人先迁走。”

    皎月点点头,如果是这样的话,确实不用太担心了,别的不说,至少附属国那里吃喝总有保障的,而且先搬迁过去的人总有优先权,各方面都能得到宗门的优先照顾。

    搬迁到灵级界附属国的事,一直是国公爷等一家之主直接负责的,属于府里的最高机密事宜,所以尽管皎月身份特殊,也绝少主动去打听这事。现在听卫封说很有可能很快就要搬了,反而心里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心里托了底,皎月也不由心情大好起来,就连看到卢氏都觉得顺眼了不少,甚至还一挥手,亲自带着各房的几个小姑子去东西市大街上逛铺子去。

    这天,两个淘气宝宝被他们的爷爷着人抱了去,听说皎月要去逛街办年货,还特地交代说:“只管去玩儿,把奶水留够了就行了。”

    既然有人主动照看宝宝,皎月也没什么不放心的,让人收拾了一包尿布和尿垫子以及小被子什么的,连同宝宝一起给松风院送了去。

    皎月还厚着脸皮道:“这次去可能要在外面吃了午饭才回来,请爹爹多担待些,如果宝宝们哭闹,就给祖母那边送过去。”

    结果她自然想不到两只小肥崽在他们祖父这满是兵器的屋子里玩的不要太高兴,根本就忘了娘不在家这回事了。至于逛街什么的,小宝宝吐了几个泡泡,那么幼稚的爱好,有什么好羡慕的?

    自己则收拾妥帖后,带着卫蓉、卫莹等几个小姑子坐了几辆马车往西市大街上去了。

    临近过年,尽管心里有些压抑,但人们还是盼着能热热闹闹地过个新年,人们抛开心情,拖家带口的来到大街上,整个东西大街都熙熙攘攘,竟然比往年更加红火个一两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疙瘩糖糖捉了BUG;我回去找了一下前面的章节,果然是哥哥,看来第一感觉总是比较准一些的,后面想成弟弟也是我脑子进水啦。

 第一百八十八章 疑心

    第一百八十八章有疑

    女人们逛街,喜欢的无非是衣裳首饰、脂粉香膏之类的,当然,作为当家主妇又有些不同。

    比如皎月,现在当着安园和二房(侯府)的家,她除了逛绸缎铺子、金银楼、玉器行,还重点要去看看新老成衣铺子有些什么最新款式,绣坊间又流行什么新花样,鞋帽皮货店里兴起了哪些皮料子等等,甚至连家具店,瓷器店都进去瞅瞅。

    因今年冬雪少,虽然也常刮北风,总体来说比往年要暖和,也正因如此,今年做狐狸皮、貂皮等大毛衣裳的人明显偏少,倒是轻巧的鼠皮之类的很受欢迎,不论是吊面做斗篷还是皮裙小袄,都深受女子们的喜爱。

    皎月不喜繁复,偏爱简洁的裙装或道袍,头上常年戴的也不过是三五套带有防御阵法的首饰,腕子上只套着一对极品灵玉的镯子。如今为了方便带宝宝,她的手上和耳朵上更是空荡荡的,相比其他少夫人身份的,皎月可以说相当的‘简朴’了。

    虽然在灵级界给宝宝们置办了很多东西回来,但每个做父母的都有一颗不足的心。皎月也是一样,想着要过年了,两个小捣蛋也快三个月了,按照目前的长势来看,很应该做几身像样的衣裳装装门面了。

    适合宝宝们的料子有两个极端,一是大红大绿、色彩极其鲜亮的,一是嫩嫩的粉黄、粉蓝、粉绿、粉白等娇嫩的,反正小儿白白嫩嫩,穿什么都好看。

    皎月偏向后者,她瞧着几种粉嫩的料子都很喜欢,一时没忍住,每样都买了两匹。

    卫蓉拨弄着手腕上的鞭子,有意无意地说道:“去年过年,庭哥儿穿了身大红织锦的小袍子,祖母看了直赞穿得好,喜庆!”

    皎月手下一顿,算是明白她这是点化她呢,看来俩淘气宝宝过年的穿戴必是红红火火的才好。

    这种品位虽然不大符合皎月的审美,但为了老太太高兴,皎月还是选了几匹大红绵绸的料子,穿在外头倒也还过的去。

    其实每次看到这大红的料子,皎月都忍不住想起卫封少年时红衣张扬的神采,内心深处不由自主把这大红当成了卫封‘专属’的颜色,别人穿着,皎月打心眼里觉得配不上。不过如果是父子三人都穿上大红衣袍,皎月倒是很有些期待了。

    皎月兴致勃勃地一路逛下来,所有的绸缎铺子和裁缝绣坊都光顾了一遍,让跟着她的一众小姑子瞠目结舌,她们第一次知道逛街还可以这么逛的。

    在她们的印象里,料子也好,款式花样也好,都是送到府里挑选的,出门逛街也不过是到自己家或者相熟的铺子里去,直接到雅间坐等着人捧着精心挑选后的货色来选择。

    皎月自幼在乡间长大,对这些所谓的规矩从来不怎么看在眼里,卫封更是只要她喜欢就好,所以皎月逛街一向比较随性,但也不至于太出格就是了。

    她们一行年轻女子,兴高采烈地进出每一个铺子,要不是有人肚子咕噜噜叫了几声,只怕还不收手呢。

    皎月也有些意犹未尽地道:“还是先去吃饭吧,身边歇歇脚。”最关键是她们现在离皎月自己的铺子已经很近了,吃了饭去自家茶楼坐坐,顺便看看铺子的情况,皎月年前就不打算再来一回了。

    ******

    李维桢可没想到东家会来看铺子,他听到伙计来报,急忙打理一下衣衫,整了整发冠,便脚步匆匆地迎了出来。

    “东家怎么不让来说一声,在下也好派人照看着些。”他说的倒不全是客气话,因快要过年了,铺子里的生意十分红火,连他都忙的四脚朝天的,更别说伙计们了。

    顾客多了难免挤挤挨挨的,冲撞了东家可就不妥了。

    皎月让他打发人带着小姑子们去二楼喝茶,自己信不在铺子里东瞅瞅、西看看,时而低声问上几句。

    李维桢倒是想起一事来,悄声对东家道:“有一件事,原不与咱们相干的,只是属下想着还是跟您报备一声比较好。”

    皎月打量他一眼,道:“什么不相干的事还如此慎重?”

    李维桢递了个眼色,皎月微微颔首,往一旁人少的地方走了几步,李维桢亦步亦趋地跟了过来,轻轻咳了一声,道:“东家可还记得,早前属下曾跟您说过,咱们铺子里有几个人出去开了间粮铺?”

    皎月点点头,这事她有印象。

    李维桢轻声道:“他们眼下也不知跟什么人搭上伙了,竟然在京城连续开了四五家粮铺,连京郊都开了几家。属下也试着查了查,却没有查到他们究竟跟了什么人。”

    粮食如今虽没有水紧俏,可也算是最来钱的买卖了,不过是几个管事伙计拉起来的铺子,能在短时间内如此‘兴旺发达’,不是他心思阴暗,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他不惮以最坏的打算来看对方,如果是正经门路做生意当然是最好,如果是暗地里有什么猫腻,他却不能不小心些,毕竟这些人都是从他们铺子里出去的。

    皎月思忖了片刻,挠了挠下巴,道:“你是觉得这些人有问题?”而且还有些不放心?不然以他现在繁忙的程度,哪里会费心思一直去关注这几个人?

    李维桢苦笑一下,可不就是么,“这只是属下的直觉,却没有找到证据。”

    皎月眉头扬起,她认为人的直觉还是比较靠谱的。既然有了怀疑,查找证据不过是时间和手段问题而已。

    关键是这些人有何目的。。。。。。

    “是人是鬼,总会露出马脚来。这事,你若是有精力就暗中盯着些,若是精力不够,回头我让人注意着就是了。”

    索性两者也不矛盾。

    李维桢自忖对这几个人的来路还算熟悉,自然要继续盯下去,而府里要是能插手再好不过了,国公府的势力是他这个小小掌柜无论如何也不能企及的。

    皎月略一思索,便找来随行的秦涣,如此这般交代一番,秦涣朝李维桢微微点头,便抱抱拳快速闪人了。

    (以下重复内容,晚些替换)

    =========================

    =========================

    适合宝宝们的料子有两个极端,一是大红大绿、色彩极其鲜亮的,一是嫩嫩的粉黄、粉蓝、粉绿、粉白等娇嫩的,反正小儿白白嫩嫩,穿什么都好看。

    皎月偏向后者,她瞧着几种粉嫩的料子都很喜欢,一时没忍住,每样都买了两匹。

    卫蓉拨弄着手腕上的鞭子,有意无意地说道:“去年过年,庭哥儿穿了身大红织锦的小袍子,祖母看了直赞穿得好,喜庆!”

    皎月手下一顿,算是明白她这是点化她呢,看来俩淘气宝宝过年的穿戴必是红红火火的才好。

    这种品位虽然不大符合皎月的审美,但为了老太太高兴,皎月还是选了几匹大红绵绸的料子,穿在外头倒也还过的去。

    每次看到这大红的料子,皎月都忍不住想起卫封少年时红衣张扬的神采,就不知道他们父子三人都穿上大红衣袍会是什么样了,皎月倒是很有些期待。

    皎月兴致勃勃地一路逛下来,所有的绸缎铺子和裁缝绣坊都光顾了一遍,让跟着她的一众小姑子瞠目结舌,她们第一次知道逛街还可以这么逛的。

    在她们的印象里,料子也好,款式花样也好,都是送到府里挑选的,出门逛街也不过是到自己家或者相熟的铺子里去,直接到雅间坐等着人捧着精心挑选后的货色来选择。

    皎月自幼在乡间长大,对这些所谓的规矩从来不怎么看在眼里,卫封更是只要她喜欢就好,所以皎月逛街一向比较随性,但也不至于太出格就是了。

    她们一行年轻女子,兴高采烈地进出每一个铺子,要不是有人肚子咕噜噜叫了几声,只怕还不收手呢。

    皎月也有些意犹未尽地道:“还是先去吃饭吧,身边歇歇脚。”最关键是她们现在离皎月自己的铺子已经很近了,吃了饭去自家茶楼坐坐,顺便看看铺子的情况,皎月年前就不打算再来一回了。

    ******

    李维桢可没想到东家会来看铺子,他听到伙计来报,急忙打理一下衣衫,整了整发冠,便脚步匆匆地迎了出来。

    “东家怎么不让来说一声,在下也好派人照看着些。”他说的倒不全是客气话,因快要过年了,铺子里的生意十分红火,连他都忙的四脚朝天的,更别说伙计们了。

    顾客多了难免挤挤挨挨的,冲撞了东家可就不妥了。

    皎月让他打发人带着小姑子们去二楼喝茶,自己信不在铺子里东瞅瞅、西看看,时而低声问上几句。

    李维桢倒是想起一事来,悄声对东家道:“有一件事,原不与咱们相干的,只是属下想着还是跟您报备一声比较好。”

    皎月打量他一眼,道:“什么不相干的事还如此慎重?”

    李维桢递了个眼色,皎月微微颔首,往一旁人少的地方走了几步,李维桢亦步亦趋地跟了过来,轻轻咳了一声,道:“东家可还记得,早前属下曾跟您说过,咱们铺子里有几个人出去开了间粮铺?”

    皎月点点头,这事她有印象。

    李维桢轻声道:“他们眼下也不知跟什么人搭上伙了,竟然在京城连续开了四五家粮铺,连京郊都开了几家。属下也试着查了查,却没有查到他们究竟跟了什么人。”

    粮食如今虽没有水紧俏,可也算是最来钱的买卖了,不过是几个管事伙计拉起来的铺子,能在短时间内如此‘兴旺发达’,不是他心思阴暗,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他不惮以最坏的打算来看对方,如果是正经门路做生意当然是最好,如果是暗地里有什么猫腻,他却不能不小心些,毕竟这些人都是从他们铺子里出去的。

    皎月思忖了片刻,挠了挠下巴,道:“你是觉得这些人有问题?”而且还有些不放心?不然以他现在繁忙的程度,哪里会费心思一直去关注这几个人?

    李维桢苦笑一下,可不就是么,“这只是属下的直觉,却没有找到证据。”

    皎月眉头扬起,她认为人的直觉还是比较靠谱的。既然有了怀疑,查找证据不过是时间和手段问题而已。

    关键是这些人有何目的。。。。。。

    “是人是鬼,总会露出马脚来。这事,你若是有精力就暗中盯着些,若是精力不够,回头我让人注意着就是了。”

    索性两者也不矛盾。

    李维桢自忖对这几个人的来路还算熟悉,自然要继续盯下去,而府里要是能插手再好不过了,国公府的势力是他这个小小掌柜无论如何也不能企及的。

    皎月略一思索,便找来随行的秦涣,如此这般交代一番,秦涣朝李维桢微微点头,便抱抱拳快速闪人了。

    公府的势力是他这个小小掌柜无论如何也不能企及的。

    皎月略一思索,便找来随行的秦涣,如此这般交代一番,秦涣朝李维桢微微点头,便抱抱拳快速闪人了。

 第一百八十九章 修真坊市

    第一百八十九章修真坊市

    颖阳侯卫翊一家今年还是跟着老爷子和兄长一起过年。

    国公府大门前的街巷早早就被洗刷得干干净净,门前的两只威武雄壮的石狮子也带上了喜庆的五彩富贵福寿挂件,巷子口的一溜行道树上也挂起来了红、黄、橙、粉、蓝、绿灯彩色的绸带。

    一群群幼童们在巷子里嬉戏奔跑,趁着看管这些装饰的下人不注意就爬上树扯下几条来,或是系在棍子上耍着玩儿,或是系在腰上、头上、甚至腕子上。

    因要过年了图个好彩头,国公府的管事下人都不好太苛责这些皮孩子,甚至有些就是后街上族里的小家伙们,更是管不住,因此只得又是吓唬又是哄劝,拿了些花生小糖果什么的换下来,图个两下欢喜。

    因此,每年这个时候差不多都是小屁孩们最欢乐的时候。他们有些人根本不差这点吃的,不过是觉得好玩有趣罢了。

    为了在年前不被孩子们把彩带‘偷光’,看管的下人时不时就得过来劝说驱赶,只恨不得像蜘蛛一样再多长出几条腿来才好。

    然而正是这些大事小事,才让人越发有了过年的感觉。

    府外如此,府里各处更是张灯结彩,树上、廊檐下、窗户上、屋子里都装点得喜庆热烈,鲜艳的茶花、富贵的牡丹、清雅的水仙、红梅等过年应景的花卉也早被府里的花房养得含苞待放,仿佛就等着新年来临的那一天似的。

    安园也是一派花团锦簇,除了迎接新年的需要,更主要还是两个小宝宝正是认颜色的时候,皎月亲自抱着他们去花房‘挑’了许多盆色彩艳丽的花回来摆在各处,小宝宝们看的目不转睛的。

    不但屋子里,院子里摆满了鲜花,皎月果真还给他们父子三人各做了一身大红地的袍子。

    卫封看了不由眼皮直跳,他自诩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爹了,现在的主要追求是成熟稳重,哪里还能想当年一样飞扬跋扈的?!只是月儿喜欢他穿大红,他也只得捏着鼻子套上试了试。

    劲瘦紧致的身材配上大红的袍子,如水的墨发,飞扬的眉眼,还没等皎月喝上一声彩,两个小宝宝就已经流着晶莹的口水开始拍起小巴掌来了。

    “小马屁精!”

    皎月笑着给他们擦了口水,又含笑瞥了卫封一眼,封哥哥越发有神采了,让皎月也不由心头发热起来。

    当晚,两人以新婚般的热情剧烈运动,隔壁两只小宝宝被爹娘的热情吵醒。

    “看样子,用不多久他们就要给咱们添弟弟妹妹了。。。。。。”

    “那是早晚的,不然你觉得爹娘只会有咱们俩么?”

    曦儿眼泪汪汪地打着小哈欠,真是困得不行。可那边的动静还很大,看样子一时会儿半是不会结束了,他们正是睡觉觉长身子的时候,爹娘感情好自然不错,可要是天天这么整,他们怎么受得了呢?

    双胞胎还是心有灵犀的,晨儿也打着小哈欠,咿呀道:“要不你哭吧?”孩子哭了,大人干什么都会停下来。

    曦儿鄙视地蹬了他一脚丫,“要哭你哭!”,她才不是爱哭鬼呢,她要塑造乖宝宝的好形象,才不会用这么幼稚的法子呢。

    不过,她还是希望三五年内最好不要再有弟弟妹妹的了,现在就有一个讨厌的家伙争宠已经够憋屈了,再来一个小的就更麻烦了。

    “好心当成驴肝肺,爱哭不哭,反正人家睡得着。”晨儿一转身打起了小呼噜,再不理睬对方了。

    曦儿受他影响也慢慢睡着了,隔壁的运动还在火热进行中。。。。。。

    ******

    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小年,皎月在这一天收到了好几大车的娘家节礼。

    据前来押送节礼的管事说,云雾山一带算是风调雨顺,来前还下了几场大雪,明年春种必然不会受什么影响。

    皎月略一想也明白了,天一门自然不会让自己脚下的地方出现自然灾害,不然宗门也不用立足了。

    管事的还带了她爹话来,如果京城闹旱灾的话,皎月可以带着家人往皎家村去,那里匀给地方安置几十口子人还是可以的。

    皎月先谢了她爹的好意,如果有这个必要的话,她也不介意动用娘家的力量。当然既然出嫁了,

    婆家能自己解决的事一般是不会麻烦到媳妇的娘家的。

    这是脸面问题,除非是婆家太难了,或者十分不要脸面,不然再不会如此的。

    皎月问过家里的情况,王氏和二弟都很好,就是小妹妹如今吃了不少灵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