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良缘-泠善之风-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人简直无语了,心话世子要不要这么夸张啊,他打得是没留后手,可也没特地加重啊?而且这随便寻来的树枝削了削来用的,跟专门打人的棍子根本不一样好么!能叫出这个效果,也真是够拼的。
十棍子虽然不多,可到底也把屁股打肿了,不能骑马,也不能坐轿,难道要走回去不成?
大家正琢磨着怎么把人送回去,卫封却朝傀儡管家发了指令,吩咐道:“你跑得快,带着我回家去。”
管家的精魂已经是中级了,脑子还是很好使的,听了吩咐,一手拎起卫封,一道残影闪过,眨眼间人就到了国公府大门前了。
卫封一进院子,就见祖父和大伯还有他爹都坐在院子里,左右还有好几个持了棍棒的护卫。卫封感觉肿起来的屁股疼得只跳,走路不由自主就又瘸又拐了起来。
眼看着孙子慢慢挪进来,老国公冷哼一声,拿眼瞟了瞟二儿子,算是个懂事的,看样子是教训过儿子了。
“可知为何叫你回来?”
老国公懒得绕圈子,直接敲了敲手边的拐杖,卫封从小就看老爷子用它揍儿子,今天不知道会不会轮到打他了。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卫封深吸一口气,叫了声“爷爷。”
然后撩起袍子前摆,一条腿艰难地跪下,另一条腿跟着跪了,又龇牙咧嘴把两条腿挪了挪,跪跪好。
卫翊看着儿子的模样直接望天,他才让人打了十棍子,又不是事军棍。
“哼,说话!”老国公自然不好糊弄,尤其是教育儿孙的时候,老头儿绝对下得去手。
卫封一个激灵,赶紧收紧了皮子,正色道:“孙儿莽撞了,愿意受罚。”
“莽撞,你何止是莽撞?你是不是觉得日子过得太舒服了,想跟族人结仇?还是你觉得自己现在身份高了,可以不把族人放在眼里了?
你觉得国公府是你爷爷我一个人撑起来的,还是觉得侯府光靠你们父子就能撑个百年?”
老爷子语气颇重,话一出口,连卫放和卫翊哥俩也坐不住了,纷纷站起来垂手聆听老爷子的教诲。
(以下重复内容,晚些更换)
==========================
==========================
第一百六十七章挨罚了
老国公卫扬看着跟前哭得一脸鼻涕眼泪的几个族中兄弟,心中那是万马奔腾而过。
作为一个有理智的人,不管什么理由,他都不赞成卫封这个熊孩子的做法。
不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这种话,只要人活着,不说五代亲,单说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也是一大家子人,难道就各个都是明白人?或者说事事明白,永远不会脑子抽筋进水?
任你是谁,将来老了,轴性了,是不是也任由小辈这么跳起来踩脸?
将心比心,她们做得是不对,可这么简单粗暴的处置方法不能提倡,尤其国公府又不是蓬门小户,牵牵连连扯不清的人和事多了去了,如何妥当处置这些问题,本身也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照这两个孩子只图一时痛快的做法,只怕侯府未来堪忧啊。
老爷子心下有了盘算,便吩咐人去把儿孙喊来问话。
话说当初为了去灵级界那边,卫封从京郊大营请了长假,过完年才算假满,现在正好管着侯府那边的修建;而卫翊则是‘修养病体’中,自然不用去上朝的,反正神武帝和他也是相见不如不见的。
所以此时去寻人倒也容易。
这几个族兄弟自然明白见好就收,既然告了状,上了眼药,该走的时候绝不拖拉。
老国公目送各人离去,揉了揉眉心,对外面招招手,道:“进来吧,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应声出现在屋子里的是国公府的暗卫统领,他朝老国公一抱拳,低声快速讲实情讲了一遍,连各人的反应和表情都没放过,倒是不枉他能占着这个位置了。
“唉,这两个孩子可真是。。。。。。”性子是一个比一个狂傲,不趁现在警醒警醒,早晚吃大亏的。
再说颖阳侯,从苦寒的边塞回了京城,也不用上朝,有空了就会亲访友,谈诗论剑,日子过得好不逍遥。此时他正跟着几个军中好友在马场跑马,就听说家里来人喊他回去。
“府里可是发生了什么事?”卫翊不舍地拍了拍天马的脖子,摸出一颗饲兽丹,任天马拿舌头卷了去。
来人见左右无人了,忙凑过去附耳说了经过。
颖阳侯直嘬牙花子,他自诩聪明才智出众,怎么就生了这么个憨直货!
对这种人咱可以套麻袋、敲闷棍嘛,再不济也可以装神弄鬼剃光头,做什么大张旗鼓地抬活猪似的羞辱人呢?
这明晃晃地给人抓小辫子,还是不是他儿子啊!这个蠢才!
“那臭小子在哪儿?”
“世子在侯府监工呢。”
“去把他给老子喊回来!不,先拿上我的令,就地给他十棍子,再拎了他去他祖父那里认错!”
颖阳侯嫌弃地丢出令牌,自己牵着爱马告别朋友,跨马扬鞭往国公府赶了回去。没法子,儿子惹了事,做老子的就得跟在后面收拾,即便如今成了侯爷,照样也得给熊孩子擦屁股。
在国公府大门口,卫翊碰上了正匆匆赶回府中的大哥卫放,两人相视无奈一笑,只怕对方也受了连累,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卫字。
虽然从国公府后门到后街上族人的聚居地并没有多远,可出了这么个百年不见的新鲜景儿,只半天功夫就被人传得天花乱坠了。
卫放清咳一声,低低地提醒道:“父亲只怕气得不轻。”
老国公向来注重维护族人间的关系,这么多年对他的要求也是一样,不要仗着国公府嫡长一系就不把旁人放在眼里,须知蚂蚁能吞象,对族人该拉把的时候就拉一把,自己吃肉也给别人留点汤,哪怕这肉是自己独自打来的云云。
远的不说,卫翊当年带人去驰援,其中卫国公府上的人手里有很大一部分是族中子弟。平日里再怎么贪财好色,到了拼命的时候,最后脱光了膀子冲上去的还是自家人。
光凭这点子血性,老国公这么多年照应他们也是该当的。
同样是亲儿子,卫翊哪里不知?不然也不会先让人打卫封一顿了,无奈地一咧嘴,各俩一起往老爷子的院子去。
******
侯府里
由于新换了一家施工队,各项要求就得重申一遍。眼下这家是工部侍郎的小舅子的人手,平日里就靠拣侍郎大人的点心渣滓过活,不说别的,这家工程队对规制之类的最熟了,所以,卫封跟他说倒比跟后街上那位的包工头还省事些。
卫封这便正交待着,前头有人传话说他爹让人来喊他,卫封不想半途而废,还是把话交待完,才往仙府里去。
第169章 消息(修)
第一百六十八章消息(修)
相比老太爷等人的理性和横扫天下的气魄,老太太明显就没那么宽宏大量。
原本她对来熙和堂闹事的人就不大满意,现在孙子屁股都给打开花了,饶她是个佛性子也冒了三
尺火来。
“。。。听说咱们老太太让人送了十两银子去,每家都有,说是吃几幅药压压惊。
还说以后可别这么嘴上没遮没拦的啦,今天是她的孙子孙媳,虽顽劣了些,到底还顾及着族人情分。若是放在外头,凭她们这么个说法,指不定揪了送官去说道了,最不济也得打一顿出气
呢。”
皎月身边的几个人如今都已经成亲,有的嫁到外头庄子上当庄头,有的嫁到铺子里打理铺子。留在身边的只有落英和明溪两个年岁大些的,担着院子里的差事。
倒是一直负责传话的豆蔻,如今已经成了难得的利落人儿,里里外外忙得很开心。
这不,没等皎月吩咐,她就早把方方面面的消息打听好了,正眉飞色舞地学给皎月听呢。
“统共才十两银子?”皎月正挺着肚子远远地坐在一张案前抄家谱,听了这个消息也停了笔。
落英却道:“十两银子也不少了,再多就成奖赏了。”
她也对主子无辜挨罚不满呢。在她看来,那些死老太婆竟然说小主子的坏话,还那么恶毒,正该缝了她们的嘴!
其他几个屋子里伺候的也都 ‘我们给你点赞’的表情,就是没说话也都明晃晃挂脸上了。
见皎月放下笔,落英赶紧上前给她揉手腕子,生怕累坏了,嘴里还嘟囔着:“姑娘也真是,老太爷又没说什么时候抄完,您就等生了小主子以后再抄也成啊,何必现在遭这份罪!”
皎月甩了甩腕子,哪怕是有修为在身,怀胎八月照样吃力,她扶着桌子站起身来,道:“我每天才抄一页,还分好几次,累不着。”
她也是翻看之后才明白老太爷罚她抄家谱的真正用意的。
这本家谱之所以这么厚,是因为这里面不仅仅纪录了历代国公府嫡系的人口,更有历代的旁支。
皎月把书合起来,望了望外头,道:“走,咱们出去转转。”
她快要生了,因为是双胎,还是第一胎,太医和产婆都交代说要多走动才好,她便每天都要溜达十圈,当然是分几次走。
说是溜达,其实是去看卫封去。
卫封这两天都在安园的外书房养伤,一来前来探望的人多,这里方便些,二来也怕冲撞了胎儿。
虽然她们在灵级界带了不少好药回来,甚至自己运功也能修复肉体,可老爷子发了话,都不许用,就要让他好好吃些苦头,才能长记性。
如果说,当日卫封前面挨得十棍子算是开胃小菜,后面的二十棍子当真就是大餐了。老爷子的护卫,当初打如今的国公和侯爷都不留手,现在打他这个新科世子自然更不会含糊了。
说屁股开花绝对不是形容词,而是纪实描述。
要不然,老太太也不会看过之后,便传了那样一通话给那几个老太太。
实在是又心疼又气愤啊!
“咳咳!”主仆几个走在去往厢房的路上,豆蔻清了清嗓子,左顾右盼地望了望,又悄声道:“还有国公夫人的事,主子要不要听?”
皎月抿嘴左右扫了扫,掩了笑,微微扬眉点头。
果然,豆蔻吃吃笑了几声,才压低声音道:“老太太让宫嬷嬷送了本家规给国公夫人,还让人训诫了一顿,说她什么人都往熙和堂领,出了事又只知道明哲保身,该出面的时候缩头,不该出面的时候强出头。”
“原来是她。我还道怎么从来没在熙和堂见过那几个老太。难怪,那怪。。。。。。”
皎月这才知道当日还有这么一茬。说起来,若不是卢氏‘引狼入室’,也不会发生后面一连串的事了。
皎月倒不想为自己和卫封推卸责任,不过关于卢氏什么人都往家里招的行为,还是很不齿的。这些人的名声在后街上谁不知道?她竟然还给带进老太太的院子,真是偷了猪胆了吧。
唉,摊上这么个媳妇,她还真的替大伯不值。可人家是正房,又生儿育女的,实在是不好办。虽然上次被她娘领回家长了些记性,奈何本质上愚笨,有些事实在不是能教会的。
皎月觉得卢尚书上辈子说不定跟老太爷有仇,这辈子才把女儿弄过来祸害他儿子的。
不过皎月已经学乖了些,凡事先动动脑子,她转了转眼珠问道:“是谁牵的线?难道是五老太太?”不然,这几个老太想搭上卢氏也不容易,除非有人暗中给使了力气,甚至花钱打点过了。
皎月更倾向后者,而且,五老太太和卢氏都有些贪小便宜。
结果,豆蔻摇摇头,道:“听后街门上的婆子说,是这个!”说着她数起三个指头比了比。
“不是吧,竟然会是她?”皎月歪了头思索着,现在想想,当日熙和堂里确实有些古怪。究竟是为了什么事,让几个老太太同时出现了呢?
皎月觉得好象有什么一闪而过却来不及抓住,她一时无法想出什么,便叮嘱豆蔻道:“你回头再仔细打听打听,看府里最近可有什么咱们不知道的大事发生。”
豆蔻连忙笑嘻嘻地点头,她最喜欢干这个活儿了。
******
卫封如今在外书房的一个东暖阁里养着。
见到皎月进门,连忙丢下手里的东西,支起上身,还道:“你怎么来了?我这里血气重,看冲撞到你和孩子。”
话虽说得好听,可任谁都看得出来,世子的嘴已经咧到耳根子了。
皎月先看了看他的气色,见前两天煞白的俊脸已经红润了起来,如果说当日失了一碗血,此时至少补了两碗回来,显然是养得很不错。
她这才安下心来,道:“不碍事的。咱们的孩子没那么娇气的。”
皎月一边说,一边把四周打量过,又吩咐道:“腰上要搭些东西的,腿上也一样,不能着凉了。”
屋子里服侍的是清明,他比自己挨了棍子还难过,听夫人一说,马上红着眼儿去抱了两条薄被出来,给卫封轻轻搭上,嘴里还埋怨道:“反正我们就是没用的,说什么少爷都不听一耳朵,夫人
说一句就好使了。”
原来他们已经劝过了,只是卫封不肯搭,嫌累赘。
皎月也不参与他们主仆的事,顺手拿起卫封手边的一张纸,见上面写写画画了好些屋子格子之类的,便好奇道:“这是画的什么?”
卫封一时来了兴致,把人都赶了下去,笑嘻嘻地对皎月道:“你猜,今天谁来了?”
来看他的人都直接报到外书房,尤其是男客,皎月内院不特地打听的话,更是不知道了。
皎月扬眉道:“怎么,跟这个有关系?”她把手上的纸晃了晃。
卫封神秘一笑,卖好似地道:“正是。本来我还想等我琢磨个大概再跟你商量,既然赶巧了,就现在说吧。”
他低声嘀咕道:“今天史英那家伙来了,本来想请你过来一叙的,不过我想你肚子大了,不能久坐,就没让人去寻你。”
好吧,其实是他知道,史英当初也看上了皎月,只不过史英的动作慢,还一板一眼地等人长大,而他早先下手为强了。
所以,他从心里不想让两个人碰面,哪怕是跟他在一起,也是越少越好。
“嗯,然后呢?”皎月自然不知道这里头的官司,只当他说的也对,完全没多想。
“你也知道他这人活络,他今天跟我说,和几个发小准备在京城搞一个修真坊市,仿照云雾山下的那个样儿。”
说着他拿眼儿去看了看皎月,才继续道:“想让我牵个头,你看,这个事能行不?”
皎月逛了不少仙城和坊市,却还第一次听说有人要办一个修真坊市的。这个主意很不错,不过行不行可不是她说了算的。
她指了指上头,隐晦地打了个眼色。
卫封明白,点点头道:“应该是露了意思,特地拐着弯儿寻过来的,几个人里有一个宗室的,还有一个外戚,拿地没问题,也不差钱。”
“不会你辛辛苦苦搞起来,最后给人做了嫁衣吧?”皎月听他这么一说,反而有些不放心了。
“想得美!”卫封一挥手,牵动了伤口,顿时咧了嘴巴。
皎月嗔了他一眼,又要掀起来看,卫封死活不给看,也就随他去了。
不过,皎月记得当初招募散修的人还没捉到,而且此人的能量不小,要不是她追杀太狠,只怕也不会蛰伏起来。她怀疑这个人就是宗室或者外戚里的,旁人没这个能力,也没这个必要。
卫封倒是觉得这是个机会,引蛇出洞总比让他一直潜伏着更容易捉到。
有了这个打算,卫封养伤的日子也变得不那么难熬了,每天趴在榻上还不忘跟几个朋友商讨细节,皎月也不插手这些事,她如今月份大了,操心宝宝还俩来不及呢。
******
这天,皎月刚经历了一次宝宝们拳打脚踢的互动游戏,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靠在软枕上歇息。
豆蔻脚步轻盈地走了进来,左顾右盼之后,朝皎月行了个礼,小脸上全是‘我有消息,快来问我’的表情。
皎月接过明溪递来的果子露,浅饮了两口,笑着道:“有话就说吧,还等着人开锣不成?”
豆蔻嘻笑着道:“我这消息可值钱,得先跟夫人求个打赏才行。”
“行,那就先听听,真的好,赏你个灵珠如何?”
豆蔻惊喜非常,灵珠可比铜钱和银子值钱多了,攒起来能买仙家的物件呢。
她神秘兮兮地道:“前些日子夫人让奴婢去打听不是?奴婢费了几天工夫,还真发现些不寻常的事。最近这些天不管是国公夫人那里,还是老夫人那边,都频繁有各家的夫人太太出入呢。
奇怪就奇怪在每次来人都打听不出什么来由。
昨日晚上,国公夫人院子里的一个妈妈吃醉了酒,倒是说了句‘分家分府,开枝散叶’什么的话。”
好像捅破了窗户纸,皎月的心里一下子明晰了起来,怪道这阵子她总觉得有些什么事呢,原来如此啊!
皎月端着杯子陷入沉思,说到分家也不稀奇,毕竟侯府赐了,早晚二房要从国公府分出去独立,但其他几房和西府就不好说了。
只是分家也好,分府也好,上头有侯爷在也轮不到她们小夫妻参与,不过她还是跟卫封问了一下。
卫封先是惊讶,他这些日不是忙着在侯府监工就是养伤和商量修真坊市的事,还真没注意这些事。
到晚上,卫封就得了消息。
早在卫家打算迁往灵级界的时候,族产和家产的分割就已经不可避免。
有的人走,有的人留,有的是举家搬迁,有的则只是个别人,情况多样又复杂,分家分产的事其实一直在暗暗筹谋着,只不过有的人趁着这个机会把事搞出动静来而已。
“族人中有人传扬说嫡支搞家族分裂,还有人说百年族产要分派变卖,总之说什么的都有。爹爹嘱咐说,里头的事复杂着呢,咱们只安心等着生产就是。”
皎月奇道:“这事儿西府和后街上的族人凑热闹还说得过去,跟三房和四房有什么关系?”
卫封压低声音道:“我听说,其实三叔和四叔本意上都不太想走。三叔十几年苦读,好不容易靠科举选了官,如今正是上升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舍下前面辛苦打下的底子,十分不甘心;
而四叔则向来负责家族产业,自己手上怎么也不会一点东西没有,相比之下,他更舍不得的是打理的这些产业攒下的关系人脉。
毕竟到了那边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咱们等于是白手起家,虽然宗门会补贴一部分,但跟国公府在京城的身份地位相比,自然是差了不少。所以,如果不是祖父硬性要求的话,也许他们俩房都会留下。
而迁移之后,国公府自然也没了,剩下的人只能靠族产分派和分家所得过日子,只是三叔虽是庶出,可好歹也是官身,而四叔虽是嫡出,这么多年一直照管府中产业,单独出去却是白身。
他们都想留下,又都想继承国公府这支,按说都不符合要求,却也都有机会,也正因为这个,那些不打算迁走的别的族人,有的也一样有这个机会,所以大家才动作频繁起来。
爷子正为这个生气呢。”
这可真是,难怪往日看着亲密无间,同仇敌忾与大房对峙的三夫人和四夫人怎么变得有些怪异,原来是从合作者变成竞争者了。
皎月却对三房和四房都不想走有些意外,倒是卫封解释道:“三叔和四叔都功夫不好,从小就没有跟着祖父进军营历练,打的也是从文的路子。连儿子们也以读书科举为目标的,所以,让他们去修仙,也是有些为难了。”
最关键是大家眼下觉得太平盛世的,只觉得人道之灾的话是危言耸听,并不真的相信。
“唉,这就没法子了。就像师傅说的,凡事不可强求,随缘就好。”
作者有话要说: 后边先头写得不理想,刚修了修。。话说今天地铁超级拥堵,去的时候三辆车才挤上起,前胸贴后背,真的一点点空间都没有了,刀豆都挤成扁豆了。回来的时候开车也堵了将近两个小时!!!
第170章 备产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备产
皎月原想的是,打算要走的人家,物品该卖的卖了,该送的送掉,然后大家各自收拾细软,拎着包裹一起登上飞舟就成了。
如今看来是她太天真了。
卫封从后面小心地揽上她,安抚道:“不用想那么多。明年第一批天一门的弟子就可以回家探亲了,到时候想走的人说不定会更少了。”
“哦?这是为何?”皎月扭头看着他。
卫封嗤笑道:“你想啊,如果家里有个子侄入了天一门,也算是出了‘仙人’,有了这个倚仗,谁还会背井离乡去讨生活?”
平心而论,这也是很正常的一种反映。
而且,卫封还说,他爹他们也在关注圣人和朝廷的反应。
虽然早晚有一场灭绝危机,可那好歹是全星球的,至少也是整个东洲大陆的。如果他们先走,留给这里的是家族提前灭门,那事情可就大条了。
所以,整件事情具体会如何办,要根据各方反应和情况随时作调整,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在就张罗分家分产得好处,也太傻了些。
“好了,你也别替不相干的人忧心了。你若是想走动,我陪你去看看孩子们的屋子如何?这阵子光养肉了,身子骨都生锈了。”卫封轻轻扶起皎月,生怕她有什么闪失。
皎月笑着直摇头,哪就那么娇贵了。
“算着日子还有不到一个月吧?”卫封边走边询问跟在身边的落英。
落英抿嘴笑道:“回世子的话,算日子是十月初,不过听产婆说,双胎向来会早出来些,提早个
十来天也是有的。所以这些日子安园时时都准备着,说不准夫人什么时候就发动了。”
卫封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嘱咐道:“对了,木蕊和竹叶这两天会回安园来照看夫人备产,你们帮她们俩收拾两间屋子出来。”
“我怎么不知道这事儿?”
皎月抬起眉头,看向卫封。
卫封无奈地摊手道:“我也是刚才回来的路上接到云灵真人的传讯符的,说特地让木蕊两个回来照顾你生产,直到做完月子再回去,免得你吃不好。”
木蕊两个能回来,皎月还是很欢喜的,能有顺手的人在身边,怎么都更安心些。
“你放心,岳父那里也传了信儿来,如果生产赶不上,宝宝满月他也要赶来的。”
皎月越临近预产期越是想家,最近这些日子时常难眠,不是想她娘就是想她爹,甚至想姥姥姥爷他们。
上次回家走得太匆忙,没能去舅舅家看看,很是遗憾。
柳枝成亲了,她爹帮着随了礼,现在柳枝的孩子都会跑了,她还没见过呢。
说起来,这些年忙着修练,忙着乱七八糟的事,倒把小时候的伙伴和亲戚给冷落了。
想到这里,皎月的心情也急切起来,巴不得现在就把宝宝生下来,然后赶紧去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去看看。
这么一想,她越发理解那些不愿意走的人了,有些人,有些事,早已经刻在骨子里,想丢弃真的比剔骨还难。
******
宽敞明亮的屋子,墙壁上贴了充满童趣的织锦,淡雅清新的浅绿色锦地,上面织着成组的彩色花朵,蝴蝶和花树。有满树的花朵,也有累累的果实,还有各种漂亮的小动物,简直看的人直眼热,恨不能自己也回到小时候。
屋子靠窗是一铺大炕,虽然天气只是微凉,但屋子已经每天早晚烧一遍,始终保持着温度适宜,不会太冷也不会过热。
炕上铺着一条石榴红织大朵银色芙蓉花的炕褥,炕两头都各有一排矮柜,上面放着两垛大小不一、薄后不等的被褥。
打开柜子,里面是一叠叠的软棉布巾子,尿布,围兜,小小的衣裳、玩具似的鞋袜,还有小帽子,小垫子等等。
卫封伸出两指,拎起一块小布片,好奇地道:“我儿子女儿就穿这个?是不是太小,太简陋了些?”
他虽然是男子,好歹也能看出这就是前后两片缝一起了吧?
“瞧瞧,这毛边还没收呢?你们着急也不能这么糊弄我们宝宝啊!“
“噗嗤~”在场的人都被他的话给逗笑了。
最后,还是落英抿着嘴笑道:“世子可冤枉咱们啦,小孩子生下来才多大?能穿上这个也得有五六斤重的孩子了,若是小些的,穿这个还大呢。
再说,这小儿的皮肤娇嫩着呢,不能针线缝太多,不然反倒硌着不舒服,这毛边是故意露在外头的也是这个意思。
至于您说的简陋,倒是不能算数,这件是贴身穿的,自然简单最好,满月以后能穿外衣了,才有好看的小裙子、小袍子的。”
皎月看卫封又提起一双小鞋子,眼见他又抬了眉毛要提意见,便赶紧道:“这小鞋子特地用的软布做的,可不是咱们没好东西,是宝宝太小,最适合这样的。”
卫封把豌豆荚似的小鞋子轻轻丢下,有些不满意地道:“咱们不是带回好些好料子,怎么不给宝宝做衣衫鞋袜,倒用起这些俗物来?”
皎月扁扁嘴道:“你当我不想么?只是祖母她们。。。。。。”
老太太可是跟她说过好几次了,卫家的子孙都是要能吃苦的,要是生下来就娇气得厉害,往后也不容易扳过来。
说起来,还是她们刚从灵级界回来的时候,她兴高彩烈地把给小宝宝们置办的东西拿给老太太看,结果就被卢氏等几个挑了刺。
老太太虽然高兴,却也提醒了她,想来过后又有人在老人家耳边嘀咕了,不然老太太也不会跟她强调两三遍。
皎月看着卫封冷下来的脸,担心他去找卢氏麻烦,便安抚道:“反正咱们再那边也做了不少,以后没外人的时候穿戴就是了,有了外人咱们就换过来。”
卫封气笑了,他戳了戳皎月道:“你呀,是咱们自己养孩子,用得着偷偷摸摸的么?再说,这些料子在灵级界也是家常的好么。
你等着,我去跟祖母说去。”
说着,他又跟落英几个交待了照顾好夫人之类的话,就大步流星地出门去了。
皎月看着他的背影,无辜地眨了眨眼睛。
落英却嗔怪地瞪了皎月一眼,小声嘀咕道:“姑娘可真是。”
别人不知道,她可了解得很,姑娘定是又打什么鬼主意了。
她们家姑娘不爱动脑子的时候多,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