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缘-泠善之风-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皎月也知道,卫翊想借机看看这些人的动静。而她对秦家和何家没啥好感,也不想给这两家做脸,便打发了管家,只说还没忙完,眼下抽不出时间来。

    卫管家有些意外地看了看少夫人,心说这少夫人胆子也够大了,以往秦家和何家来人,连他也要应酬一二,直接了当这么折回去,还真没有过。

    他琢磨了一番拿不定主意,大将军已经回了军营,他便去寻大将军特地留在府中的心腹幕僚商议。

    “老哥,您看这事?”卫管家有些把打回来的帖子摆在桌上。

    对面一个身材颀长的男子慢悠悠地洗着洁白的细瓷茶碗,把茶碗烫热了才亲手斟了一碗颜色红亮的茶汤,道:“卫老弟何必心急,来先常常将军带回来的新茶。”

    卫管家叹一声,他哪有心思吃茶啊。不过还是接了过来,抿了一口,茶汤在口中打了个转儿,他眼睛一亮,不由赞道:“嗯,好茶!”

    他那里也有大将军带回来的,不过是绿茶,却不是红茶。

    那男子道:“你心火大,身子却健壮,虽是天冷了,喝绿茶也比红茶好。老哥我就不行了,人老了,肠胃不耐,倒是这个暖胃更适合我。”

    两人论道了几句茶,那男子才瞥了一眼帖子,道:“这有什么,既然大将军把事情交给了少夫人,你只管按照少夫人的意思办。不过是两家买卖人,在国公府正经少奶奶和皎家人跟前有多大

    脸不成?”

    卫管家一拍脑门,“哎哟,亏得老哥提醒,不然老弟可不自误了。”

    少夫人是谁?

    少夫人不仅仅是大将军的长媳,更是颖国公府二房的当家少奶奶,还是皎家的姑娘!一个边塞的小家族而已,在这地方张扬张扬就算了,丢到京城去谁认识啊,更别说有没有那个身份跟国公府交往了。

    他长年在边塞,脑子里只装着大将军府,可不忘了另一层了么。

 第一百二十八章 秘闻与旧事

    第一百二十八章秘闻与旧事

    且说皎月这里推了各种求见和邀请,自己忙着准备起年货和年礼来,偶尔也叫上陈虎媳妇金花,聊一聊这要塞里的家长里短。

    比如:张三家新娶的媳妇其说是远方亲戚家的,其实老家就在对面(熊国人);

    王武媳妇前些日子又生了女娃,王武娘的脸色别提多难看了,王武媳妇都连生三个女娃了,婆家和娘家现在闹得不愉快;

    卖狗肉的蒋家,很多狗都是夜里出去偷来的,蒋家人出没的地方,一定要小心自家的狗;

    说到吃喝,皎月提起有人推荐金氏腌菜。

    金花跟皎月出了几趟街也算熟了,闻言咯咯笑道:“那个金家跟我娘家是五服边上的亲戚,老人里头还有些走动,但年轻一辈已经太远了。

    金家的腌菜味儿还不错,有人爱吃,不过少夫人要是知道了怎么腌的就不一定吃得下了。”

    皎月惊讶道:“莫非里头放了什么东西?”

    金氏摆手,“那倒不是,不过金家腌菜量太大,女人干不动,又怕外人得了腌菜的法子,最后菜入了大缸里,都是自家汉子光了脚丫子上去踩实的。”

    皎月胃里一翻,心话,你不是金家的竞争对手专门派来的吧?

    不过她还是喝了口茶,笑道:“你这么一说,谁还吃的下。”

    金氏不在意地道:“也就你们这些城里的讲究人才听不得,我们这边都习惯了。”

    皎月心头一动,又提到:“街头把井边,门上有个破桃符的是哪家?”

    金氏想了想,道:“哦,说起来那也是咱们军里的,老宋家。不过家里当家的男人早年阵亡了,只剩下孤儿寡母的过日子。怎么少夫人认识?”

    认识就不问了。

    皎月解释道:“不是,我前两天逛街,看着那婆子吆喝着小媳妇去井边洗衣裳,自己还盯在一边看着。

    我就想,这地方又不缺柴禾,怎么大冷的天,也不怕小媳妇受了凉,以后怀不上孩子?”这是常识,连乡下婆子都懂的。

    金花一拍大腿,“咳,说起那宋婆子,”说着眼睛四下扫了扫,才低声道:“你是不知道,这老婆子有病。”

    皎月:“有病?看起来不像啊?”

    金家捂着嘴小声笑道:“少夫人不知道,那宋婆子把儿子看得跟眼珠子似的。

    那宋金贵都二十都还不给张罗娶媳妇,谁来问骂谁。后来要塞掌管兵丁的去查问,左邻右舍的也指指点点,最后才不得不给儿子张罗娶亲。

    只不过要塞里的人家都长眼睛呢,谁家乐意把女儿嫁到那样的人家?后来不得已娶了个外地来的孤女。

    你都想不到那宋婆子啥样。媳妇娶了都两三年了,宋婆子硬是把着媳妇不撒手。说是给儿子娶的,倒不如说娶来伺候她的。”

    皎月疑惑地看着金花,没大明白。

    金花喝了茶,低声道:“那媳妇要跟儿子同房还得宋婆子允许。就这样,那宋金贵一个月也沾不上一次身。有一次宋金贵喝醉了酒,娘俩个大吵大闹,大家这才知道还有这种事。。。。。。”

    皎月:。。。。。。

    卫封回来,皎月就抱怨道:“瞧你让我问的,这都什么事啊。照邻里间的说法,那宋婆子怕是有些魔障了。”

    卫封也听得直楞,他摇头道:“可惜了,那宋金贵脑子还算灵活,本想发展他当个斥候的,不过家里头要是这样,那坚决不行。”

    皎月道:“不是独子单丁不征兵么?”

    “那是笼统说法,在关外家里独子也得入伍,只不过家里没有后的情况下,除非大战不可避免,不然一般不派这样的兵往危险的地方去。”

    国都没了,还能有家么?所以打仗自来是先国后家的,只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才考虑后继有人之类的事。

    皎月也不纠缠这些,倒是提了蒋家偷狗的事,她道:“这也太缺德了,人家养狗是看家护院的。家里没了狗,万一潜个人进去,连个动静都没有,可不丢东西?”

    卫封正啃果子,听她这么一说,忽然顿住了,是啊,丢了狗可以在养,可没狗的日子有人摸进来就没动静了,不说偷东西,偷听也可以啊。

    卫封呼地站起身来,拧着眉头在屋子里转来转去。

    皎月问过后不免嗤笑他:“你我都不在市井混,想不到也正常。可你手下那些人,那铺子里的什么掌柜,你别跟我说不是你的眼线,他们常年在这地方会想不到这点?指不定人家早注意到了。”

    卫封忽然瞪大了眼睛,继而点了点皎月,道:“月儿,你提的好!这事要是有了眉目,哥哥给你请一大功!”

    说着,抓起一件披风闪身走人了,只留了句:“这两天说不定很忙,不一定回来

    了。。。。。。”

    皎月望着还飘荡的门帘子,半晌才吐了句:“悔教夫婿觅封侯啊。”

    ***

    大将军的营帐里,玉泽站在帐外把守,卫翊面色沉静如水地听着儿子的回禀,最后道:“你怀疑咱们的眼线已经废了?”

    卫封郑重道:“虽然月儿说者无心,可儿子却认为这是很值得在意。

    蒋家狗肉铺子偷狗的事大家都知道,甚至抓到都不知多少回了,可每次打骂一顿,赔出几个钱来也就过去了。

    儿子现在想,是不是偷狗只是掩饰,没了狗,有人趁机潜入偷听什么实在太容易了。咱们那些中低职位的将领家可都没有护院的。”

    卫翊也重视了起来。他屈指轻轻敲着桌子,慢慢道:“咱们的心腹是高级将领,高级将领的心腹自然是中低军官,这些人虽不知道上面的意思,可有些事分解以后却是由这些人去执行的。”

    卫封接口道:“探知了这些人知道的消息,稍微拼凑拼凑,聪明些的话,未必不能猜测出咱们的意思。”

    平常人获取消息一般都是直接抓源头,而这种反推信息的法子也不是不能做到。

    不得不说,这个逆向获得信息的法子很让人意外,也很有效的!

    “还有,我觉得咱们的眼线可能出了问题。”卫封皱着眉头道。

    “哦?”卫翊示意儿子继续说。

    卫封把皎月的话重复了一遍,才道:“儿子怀疑,下面的眼线知情不报,或者根本就做了两头的线人。”

    这事可不小,要是有人渗透到自己的要塞来了也还罢了,渗透到自己的眼线里,那问题就严重了。

    卫翊也站起身来,来回踱了几步,看着儿子道:“你怀疑裴浚?”

    卫封一哂,摇摇头道:“儿子虽然有时候看桃花裴不顺眼,可也不至于昏了头。在说,儿子已经了解过了,那蒋家狗肉铺子偷狗早在爹还没来玄山关的时候就有了,桃花眼还没生出来呢吧。”

    说着,他目光炯炯地看着他爹,一字一句地道:“儿子怀疑,当年祖父和大伯在兔儿岭遇险就是有人泄了密,指不定在那个时候咱们的眼线就已经被人渗透了。”

    这么说来,事情可就大了。

    卫翊心里也翻起了波澜。

    卫家历代由国公领兵,世子也是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得入军中从兵丁做起,慢慢提为亲兵,熬上十几二十年才能跟在国公身边掌握一部分兵马,直道能独挡一面了才能获得掌控北军的兵权。当年的卫放能成为北军大将军也是吃了许多苦熬出来的。

    卫翊还记得,那年年景不好,关外的乌国举三万兵马叩关兔儿岭。兔儿岭燃气烽火告急,然而左近的两家要塞却只派了两三千人马前去增援,见打不过就跑了。

    玄山关距离兔儿关并不近,可兵部千里急传,要求玄山关驰援兔儿关,并许诺中军五万兵马和粮草都已经在途中。玄山关的兵马只需帮助兔儿关支撑七天就足够了。

    卫放奉命驰援驻守兔儿岭,可是他的兵马刚出关没多久就遇上了袭扰,甚至进行了两三次小规模的战斗,损失了两千多人才赶到兔儿关。

    当时的兔儿关几近失陷,驻守的是宗室里的镇国将军,此时身负重伤,只有两个二十上下的儿子依然带着几百号人马与敌军苦战。

    就这样卫放的兵马在兔儿关外与敌军杀红了眼,几番苦战才把敌军赶到了关外五十里的兔儿岭。

    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二天后敌军又来了两万兵马增援继续攻打兔儿关,而本国朝廷许诺的五万援军却迟迟不见踪影,更别提粮草了。

    当时玄山关为了快速驰援根本不可能带辎重,士兵们身上带的也不过是三五天的口粮。

    兔儿关被敌军围困了一个多月,朝廷中不派兵增援不说,还有人提出乌国用的是‘围点打援’的计策,所以根本没人愿意去进行增援,为此朝廷中陷入该不该继续派兵的争论中。

    最后颖国公一怒之下,上书指责朝中有奸细佞臣,坐看兔儿关失守,国土沦丧于不顾,又大骂皇帝优柔寡断,愧对列祖列宗云云。

    最后颖国公亲自带了伍千兵马去救援儿子,并在兔儿岭与关内剩余的几千兵马一起与敌军陷入拉锯战中。

    然而,事情并没有完。

    京城里的颖国公夫人程老太太穿了诰命服,拿了太/祖御赐的免罪牌,亲自上了朝,大骂朝臣:“战场上军情急迫,兔儿关危在旦夕,可满朝的官员都在扯犊子!

    兔儿关的今日,就是你们的明日!你们怕死老妇人我不怕死,我等着皇帝下旨问罪。”说着给了当时的兵部尚书一个耳光。

    最后,卫翊作为次子带着从自家和沛国公府凑来的一千骑兵赶往关外。

    没想到出了京城遇上了当时的辅国公府的八百人马默默加入进来,此后途中又陆续有人加入,到了出关的时候这支杂牌军已经壮大到了近五千人。

    其中有一千人没有报名号,不过辅国公府的人猜测是当时的东宫太子也就是现任神武帝的人马。

    当时兔儿岭双方陷入了苦战,卫翊的这支杂牌军虽人数不算多,却打破了当时战场上的平衡,极大地提升了己方的士气。最后也是他定了计策,一把火烧了对方兵营,指挥着兔儿岭的兵马灭了对方三万多人。

    卫翊也就是那一战成名的。

    现在回想一下,当年玄山关出兵就遇袭实在巧合,当年以为是敌人围点打援的计策,其实未必不是露了消息出去。

    接下来如何商议不提。

    ***

    下了两天雪后,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

    这天卫封和皎月带着几个人手踏着尺厚的积雪,来到一处冰河边上。这里远离要塞,甚至看得见熊国的炊烟,但还是楚国的地盘。

    小幻从主人的怀里一跃而下,落入了暄软的积雪里,又是几个纵身,很快就融入了这片天地里。

    “这小东西没事吧?”卫封看着消失的黑褐色的猫耳朵尖,不免有些替小幻有些担心。

    皎月笑道:“放心好了,提本事大着呢。一会儿它回来咱们去知道哪有好吃的鱼虾了。”

    说是凿冰捕鱼,可这么大的冰河也不是处处有鱼虾等着人来捕捞的。而且,冰河的冰薄厚不一,运气不好碰上实底儿的冰了,凿了大半天都是白费事。

    几个人在这边晶莹的冰原雪地里溜达着,看着广阔无垠的晶莹世界,让人有种置身仙境的感觉。尤其是今天没什么风,头上的太阳还很灿烂,越发让人心情愉悦起来。

    “咱们的年货和年礼这两天凑得差不多了,等鱼虾备好了,就可以让人往各处送了。”皎月抓起一把雪扬飞在空中,任那雪粒子飘飘洒洒落到脸上。

    卫封伸出手指,替她抹了抹脸上融化的水点,叮嘱道:“岳父那里,还大伯父和二伯父那里要厚一些。你第一年嫁过来,礼薄了他们还当你在婆家不受待见,难免担心。”

    皎月“嗯”了一声,把头靠在他肩上,轻声喁语道:“要是咱们就这么简单过日子就好了。”每天那么多琐事,她有时候也觉得累。

    卫封摸了摸她的头,轻叹道:“有句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也是没法子的事。”

    他也想简简单单过日子,整天腰里别着刀,手里提着脑袋的日子谁也不想。只是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有时候差距小,有时候差距很大,这个不是个人努力就能改变多少的。

    “对了,兔儿关的事发生以后,朝廷后续有什么处置没有?”皎月忽然想到老太太当年的威风,心里也是钦佩不已。

 第一百二十九章 后续

    (承前请看作者有话说)

    皎月摇头道:“师傅跟我说过,我的阅历太浅,又从小得了机缘造化,难免滋生傲慢,这不是好事。我听了还不大服气,总觉得自己已经很谦和了,现在想想看,我不过是把傲慢隐藏在了心底而已。”

    “我看祖母是个平常的老太太,看大伯觉得他太过平凡,跟世子之位不大般配,看祖父觉得他有些矛盾,却不知现在的他们是经历了那么激烈的直面生死后的平静。

    唉,师傅说的太对了,我要是不认真检讨,以后去了灵级界还不知道混成什么样呢。”

    皎月有些意兴阑珊。

    卫封不想她太消极,便笑道:“行了,别想那些了。既然出来了,哥哥带你去溜冰去。”

    冰面上留不住雪,雪花刚落地,被风一吹就顺着冰面滑走了,都堆积在冰河岸边。此时广阔的冰面上铺着一层淡淡的金光,时不时还有冰凌折射过来的晶莹闪烁了人眼,半透明的冰面光滑无

    比,主要稍微快走两步就能滑行了。

    “来拉着衣摆,蹲着站着都成!”卫封给皎月示意了一下最容易也是最赖皮的溜冰方式。

    皎月很快领悟,当即抛开那点小情绪,扯着卫封的后衣摆蹲了下去。

    卫封脚下运力,踩牢冰面,大步向前冲了出去,皎月被拖在后面‘唰’地就滑了出去。

    “哈哈,好玩好玩,封哥哥,再快点~”

    “刺啦~”

    “你,你扯坏了我的衣裳~”

    “咯咯咯,对不起啦,人家又不是故意的,再来再来。。。。。。”

    两个人嬉笑打闹了起来,早把各种纠结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过了好一阵子,小幻飞奔回来,两人也收起了玩乐的心思,准备打鱼了。

    小幻不愧其名,随便踩了两个点儿都很靠谱,只凿开了三尺多来厚的冰就都见了水。

    两个地方相距约百二十步远,卫封把人手分成了两波,他和皎月带着木蕊和另外两个护卫一波,其他人护卫一波,各自负责一个坑。

    卫封指挥人手小心地凿了一个直径约五尺的冰窟窿,用长柄捞子把碎冰捞出来,破冰后的河水便蒸腾起一层氤氲的白雾。

    河水经过搅动,鱼虾们猛然呼吸到了新鲜空气,不等人捞就噼里啪啦一条接着一条地往外跳,简直是争先恐后,惟恐不及。

    这在打鱼的人家看来也不奇怪,倒是把皎月主仆给看住了。

    正看得有趣,一条大鱼“啪嗒”一声落在皎月跟前,皎月连忙扑过去捉,嘴里还欢喜道:“呀,这鱼可真傻,居然还送上门来了。”

    卫封得意地笑道:“这算什么,不过是在冰盖子底下憋狠了。你要是拿个篓子,估计能接半篓子呢。”这话自然是打趣地,不过皎月还是相信了几分。

    捉了几条傻鱼,皎月心痒痒,便悄悄放出神识往下探去。冰河里的□□很深,不过依然清澈,只是随着往下光线越来越弱,水的颜色也接近了玄色。

    各种各样的鱼,大的很大,小的很小,有银色,乌色,青色,红色,嗯,好多成群结队颜色鲜艳的鱼。

    此外,还有举着大钳子缓缓行动的虾,再往下看还有各种随波荡漾的水草,嗯,还有蚌壳十分漂亮的大河蚌,大螃蟹,大河螺。。。。。。

    呀,她好像看到两条铠甲鱼!

    这铠甲鱼在河里算是比较凶猛的鱼类,不但个头大,牙尖嘴利,更有一身浑力,使劲儿甩下鱼尾都能把人打个跟头,最关键是有一身坚固的好鳞片!

    皎月心思一动,有了主意,她喊来木蕊嘀咕一番,又从卫封手上要过长杆的捞网抄到水里准备着。

    木蕊悄然把神识化成无形的手,快速深入河底一抄,等铠甲鱼受惊跃起,皎月顺势一兜,用力一甩,一条丈许长的大铠甲鱼就落到了冰面上。

    铠甲鱼一落到冰面上就一尾巴甩倒了两个护卫,又张开牙齿尖利的大嘴见人就咬,吓得众人四散逃跑。

    “当心别被它咬了!”

    “小心尾巴!哈哈哈,你真笨啊!”

    “快,逮住它!”皎月连忙大喊着扑过去,卫封已经抢先一杆子敲在鱼头上把它打晕,众人七手

    八脚,你揪尾巴他抓鱼鳍的,这才先后拿下了两条大怪鱼。

    卫封抹了一把冷汗,心有余悸地道:“这个能吃吗?”

    皎月拍了拍大鱼光滑坚硬的鱼鳞,眼含兴奋地道:“放心吧,就是肉老了些,不过油脂够厚的,鱼籽、鱼漂啥的都不错。”

    关键是她的重点根本就不是鱼肉。

    这铠甲鱼的肉她是没尝过,但她凭借基础的炼器常识还是看得出来,这铠甲鱼一身无比坚硬的鱼鳞和鱼脑壳很不错,用来炼制盛铠甲和头盔在战场上那时很实用的。不过眼下她还没学过,少不得要麻烦白鹤或者狼师兄帮忙了。

    皎月把两条大鱼收进兽袋里,卫封的贴身护卫都知道少夫人有乾坤袋倒也见怪不怪了。

    接下来木蕊和护卫们一起捞了不少鱼虾蟹和河蚌,还有她认为美味的水草,当然,在别人看来可能就是水草而已。

    另一个冰窟窿那里虽然没有铠甲鱼,却也收获颇丰,大家也没有捕捞多少的任务,因此嘻嘻哈哈边捞边玩儿,不时在冰原上撒下一串串欢笑声。

    中午时分,他们带来的十个大皮囊已经装满,护卫们不得不先送了一趟鱼回府,又顺带取了烧烤的炭和架子来。

    大家伙就着一坛子浓烈的金谷酒,直接在冰上吃起来了烤鱼虾和蚌螺肉。

    到了下晌,再搅开微微冻结的冰层,又是一阵捕捞,直到再次装满所有的袋子才张罗着收了手。

    此时,明灿灿的太阳也染上了淡红的霞色,挂在了远处烟雾般的山峦上,卫封这一行人也呼喝着满载而归了。

    卫封和皎月牵着手,晃悠着胳膊,踏着夕阳走在映照得一片霞光的雪地上。卫封笑睨着皎月问:“今个儿玩儿得可开心?”

    “嗯,很开心。你呢?”皎月笑吟吟地去看卫封黑泠泠的眼睛。

    卫封眉目含笑,道:“你开心,我就开心。”

    ***

    是夜,玩了一天的两个人又狂野地运动了几回。

    事毕后,卫封懒洋洋地抱着怀里娇滑温软的身子抚弄个不住,皎月慵懒地扭了扭身子要从他怀里滑出去。

    卫封却把人按住,压上一条腿缠了,又亲了亲她的眉眼,才吃吃笑道:“不急,再等等。出来了

    可不就是光棍儿了?”

    皎月有些还没回神儿的脑袋转了好一会儿才明白了,气得给了他两粉拳。换来卫封又一阵的笑声。

    ***

    解决了年礼这件大事,皎月便着手准备要塞这里的应酬。

    正琢磨着怎么弄,忽而一阵风吹来,一股幽香袭入鼻端。

    是梅花香!

    皎月想起刚来的时候在将军府后面看到一片梅林,想来是那里的梅花开了。这边好办了,皎月忽然有了主意。

    她还记得京城里那些贵妇人们,有事没事的弄个赏花会,赏这个赏那个的,既然如此,她何不学学,也请大家来赏梅呢?至于花开了几朵,谁还认真计较不成?

    想到这里,皎月亲自往梅林去察看。果然,远远的就闻到了那股幽香,放眼望去,只见一大片的

    梅林里,淡黄色的小花开放在枝头,零零星星的,像嫩黄色的眼睛,虽然看起来还有些显少,但办个赏花会已经足够了。

    不过皎月发现,梅林里竟然还有人在。也是,毕竟大将军府里还有别的女人嘛。

    皎月示意跟在身边的管事婆子去察看,自己则在梅林里转了转,看看那处的梅花开得更好。不成想,看好的几处竟然都被折得有些七零八落了。

    皎月皱了皱眉头,问红药:“这是怎么回事?”

    红药踮起脚瞧了瞧,抿了抿唇,道:“许是后院里哪个丫头婆子折了去熏屋子了。”

    丫头婆子是不会,但那些个自诩为姨娘妾室的却会,但她又不能把火因过去,只能这么含混着了。

    皎月也听明白了,倒也没追究,毕竟人家先前也不知道她要用这些花。她还不至于不讲理。

    林子里隐约传来说话声,不多时那人影就离开了梅林,管事婆子过来回话道:“禀少夫人,是后院里的陈氏,剪了几枝花插瓶,听说要用这里待客,人已经回去了。”

    皎月点点头,思虑了一下,吩咐道:“你去传话下去,这几天梅林里要宴客,除了上头吩咐下来要使的花,闲杂人等一律不许进入,更不许折枝。后院里的人要用花,等过了这几天再来。”

    ***

    既然主题是梅花,大将军府的各项准备也自然要围绕‘梅花’来,带有水墨梅花图案的赏瓶插了

    红梅和腊梅;梅花形状的碗碟攒盒;梅花形状和香气的糕点;梅香的花茶和熏香等等,总之,各处都落了一个‘梅’字。

    皎月还让人特地摘了不少半开的腊梅花浸到金谷酒里,时间虽然短了些,但应个景也够了,很不必认真了。

    说起来赏花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重在交流而不是吃喝。因此,也无需准备大宴宾客的繁琐,只是茶水、点心、各种果子和垫肚子的小食还是要略备一些,免得客人饥肠辘辘,不说话都叽里咕噜的。

    至于待客的场所,皎月住的小院子自然是不合适的,皎月看中了正院西侧的一个院落,跟正房有垂花门相同,却是个独立的所在。垂花门上刻了‘向萱’两个字,看起来好像是给主人的长子成亲用的。

    卫管家是个有脑筋的,早在皎月刚来的时候就打算安排在这里,只是皎月和卫封没同意,当时院子就收拾过一次,火墙和火炕也都旺旺地连续烧了好几天,此时在烧起来,一点也不觉得费事。

    木蕊懒得看下人们大冷的天擦擦抹抹的,把人赶了出去,直接发了个清扫术,又打了一张符箓,把各种阴暗角落等处隐藏的不好的东西也都一并驱除了,整个院子里顿时光明敞亮了起来。

    下人们忙着按少夫人的要求重新布置院子,大将军府各处也跟着忙碌了起来:

    茶水房、厨房、点心房、库房、账房,此外管车马骡轿的、管下人歇脚的、管柴炭的、桌椅板凳、杯盘碗盏、手炉熏笼、各色器皿、帘幔帷帐、坐垫椅袱的等等,整个将军府的机构因一场赏花会前所未有的运转了起来。

    甚至连下人们都各得了一身新衣裳新鞋袜,特特要求在赏花当日穿着。

    皎月在这里又没啥认识人,邀请的名单自然是由大将军府的幕僚们拟定,由大将军核准,再经了管事发出去,这些琐细自不必皎月去管。

    提前三日下帖子是基本的礼仪,皎月这里准备的差不离了,大将军府的帖子便发了出去,一时间在要塞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用秦家老太太对大儿媳的话说:“我老婆子嫁到这要塞来这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接到大将军府邀请女客的帖子呢。这个帖子珍贵!”

    收到帖子的人家自然是忙着准备赴宴的穿着打扮,而皎月这边把回帖的名单记下来,并开始对准备的情况进行第一次验看。

 第一百三十章 赏花会(一)补了

    第一百三十章赏花会(一)补了

    “。。。虽说是赏梅,可也没必要事事都应着景儿来,有几样意思意思就行了,太刻意了反而不好。”皎月觉得底下的人反应有些过度,便招来卫管家说话。

    卫管家有些挠头道:“是在下没拿捏好分寸。”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他不是?

    自打他老卫做了这大将军府的管事,大将军府上就没请过女眷,要是吃吃喝喝宴请还好说,赏花啥的实在没经验。

    大家都有不擅长的地方,皎月也没法要求太高,只交代让他们放松些,待客不得傲慢无礼,周到得体就行了。

    经过这一次整改,皎月再验看的时候各处就显得自然多了,不再给人一种紧贴着巴着的感觉了。

    皎月又尝了厨房和点心房准备的小食和点心,其中的芫香鱼茸小丸子和梅花糕得了特别赞扬。

    随着赏花会日子的接近,整个要塞都跟着活跃了起来,用大将军府上门房的话说,就连要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