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上恕罪-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珣眉心一跳,侮辱?他略一思忖,即刻了然。这姑娘是说他给大师香油钱是在侮辱智远大师?他似笑非笑看向智远:“大师也觉得,本王是在侮辱大师么?”
  他看也不看那少女,冲智远拱手施礼:“本王真有要事,不便奉陪,大师莫怪。”
  他转身离去,留下犹怒气冲冲的少女。
  那少女正是定方伯独女,陶筑。
  陶筑今日随母亲到弘启寺上香,无意间听说晋王殿下在此,就借故从母亲身边溜走,赶了过来。
  她想看一看,那个不愿意娶她的晋王殿下究竟是什么模样。——那日她无意间遇见晋王,不久后隐约听说皇帝有意将她许给晋王。她不表态,可是她内心深处并无反对之意。既是龙子凤孙,又是少年将军。还曾征战沙场,他符合她的所有幻想。
  只可惜,他拒了婚事。
  她想,她一定要看一看他。看看他,究竟是凭什么,拒绝她。
  虽然同在京城长大,可她之前从未见过晋王殿下。上回晋王连马车都不曾下,她也没能一睹真容。
  想到上回的事情,她又有些不平。
  这次看到智远大师身边的容颜清俊气质卓绝的年轻人,她只瞧了一眼,就猜出他是晋王殿下。她自幼喜欢舞刀弄枪,读的诗书不多。可是,在那一刻,她脑海里竟然浮现出不少诗句来。
  她想,晋王殿下的相貌,可一点都不比太子表哥差。
  然而这么一个英挺俊朗冷峻端肃的人开口闭口都是香油钱时,她心里的怒火一下子点燃了。
  可是,他竟然连一声解释都没有,甚至都没瞧她第二眼!
  她心里的怒气更重了。
  他凭什么?他凭什么啊!
  定方伯夫人许氏找到女儿时,她正折着寺院里的垂杨柳的柳枝。那纤细柔软如同少女腰肢的柳枝被女儿折成各种花样。
  “我的儿,你这是在做什么?谁又惹了你?”许氏心疼地问。自家女儿,自己最清楚。她一看女儿这样子,就知道女儿心里不好受。
  “我见到他了。”陶筑松开了手里的柳枝,“我见到晋王了。”
  “……”许氏一愣,半晌明白过来。她轻声道,“见到便见到吧。他跟咱们没关系。”
  当初皇后娘娘确实透露,有意将陶筑许给晋王。她这做母亲的,对这桩婚事,自然是极为满意的。但是不知怎地,此事便没了下文。
  不用细想就知道,这件事多半是晋王不同意。不同意就不同意呗。他们虽说是皇亲国戚,可也比不过人家是王爷之尊啊。
  回府途中,许氏将女儿揽在怀里,柔声安慰:“筑儿不要多想,这件事没人知道,也不损于你的名声。他眼光不好,自有眼光好的人……”
  陶筑依偎在母亲怀里,久久沉默不语。
  ——事实上,陶筑不知道,这桩婚事没有下文,一则是因为当时晋王秦珣拒绝了,皇帝要其好好考虑。二则是因为皇帝自己忙于其他事情,无心管此事,才将这桩事暂且搁置下来。
  皇帝还是比较中意这桩婚事的。他的几个儿子,各自为营,不甚亲近。——当然,早死的老四同老三要好,皇帝只要一想起,就胸闷头痛。那个私孩子,不是他的血脉,却在宫里活了十多年。而现下他又因为种种顾虑,不能将其挫骨扬灰,解他心头之恨。
  皇帝近来的身体状况,教他自己暗暗生忧。虽然马太医和陆大夫都说,只要他不操心不动怒,耐心静养,总会慢慢调养过来。但是他又不是没心没肺,怎么可能不动怒?
  他很明白,他若想静养,必须得及早分权给太子。然而眼下他要解决的事情还有很多,他希望他将权杖交给太子时,政事清明,太子无后顾之忧。
  “孙遇才!”
  “老奴在。”孙遇才连忙应道。
  皇帝凤目微眯:“去把蜀王召进宫来。”
  “是。”孙遇才应下,又吩咐人去召蜀王进宫。
  大皇子秦琚面对父皇的传唤,有些莫名其妙。前几日去求见都被拒,怎么突然就要见他了?他不禁怀疑,这中间是不是有阴谋。
  然而父皇真见了他,也没什么异常,只淡淡地道:“下个月是你皇祖母的生辰。往年此事都由你母后负责。这两年你母后的身体不宜过于操劳。你也知道太子妃有孕,不能主事。今年,就由你媳妇儿来管吧。”
  大皇子一怔,教莫氏进宫负责寇太后的寿辰事宜?直觉告诉他,这中间或许有猫腻,但是,他心念一转,这未尝不是一个好时机。
  他早早出宫建府,想往宫里安插人手,也不大容易。这不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吗?然而他口中却道:“父皇知道,莫氏鲁钝,恐不能胜任此事……”
  皇帝神色淡淡:“她鲁钝不还有你吗?”他瞥了儿子一眼,他自己很清楚,秦琚的鲁钝不在莫氏之下。
  “可是……”
  皇帝摆了摆手:“按理这事儿该东宫夫妇来管。只是太子妃有孕,实在不宜操劳。你们是亲兄弟,本该互相帮助。这样朕将来……也能放心。”
  他这话说的真诚,蜀王秦琚看着父皇鬓边冒出的白发,心想,父皇是真的老了,身体也不行了。有些事情,确实该早早提上议程。
  蜀王先时想与秦珣合作未成,求助外祖父也没得到回应。这次也许是天赐良机,不可错过啊。
  于是,他应了下来,回府告诉妻子,并开始与幕僚暗暗谋划。
  寇太后的生辰可是大事,每年皇帝都很重视。
  秦珣将自弘启寺回府,将佛珠收起,妥善保管。他在书房略坐了一会儿后,忍不住想:不知道瑶瑶在做什么?
  明明昨日才见过她,可他现在就又想见她了。
  他想她就在她面前,软软地唤他皇兄。
  忽然想到了什么,他一阵口干舌燥,灌了杯冷茶,才平息了体内的燥热。他干脆将书推到一边,起身去见瑶瑶。
  刚走出书房,他心念微动,又寻出那日瑶瑶所赠的发簪,簪于发间,深吸了口气,才向瑶瑶的小院走去。
  秦珩此刻正在打量小蝶取回来的衣衫。那天在成衣店,她们订做了不少。有给她自己的,有给小蝶的,也有给皇兄的。
  定的都是近来京城最实行的款式。衣衫刚取回来,小蝶便道:“姑娘,快试一试啊!”
  小蝶双眼发光,神情期待。
  秦珩看见新衣,也有些意动。她摸了摸新做的衣裙,点了点头,吩咐小蝶:“你去将门闩上。我试一试。”
  她褪去鞋袜,坐在床上,放下床幔,换上新衣。
  ——她虽然觉得她自己与红色犯冲,但是做衣裳时,还是忍不住选了一套红的。这会儿试衣裳,她最先拿起的,就是红衣。
  她少时在宫中,不经常让人伺候更衣。小蝶闩门时,她自己已经换好了衣裳。她含笑问小蝶:“怎样?”
  小蝶眼中的惊艳之色遮掩不住,拍手赞道:“姑娘真美。”
  秦珩轻笑:“不是问人,我是问衣裳。”
  小蝶连连点头:“衣裳也好看。”笑了一笑,她补充道:“姑娘人好看,穿什么都好看。”
  秦珩笑着摇头。
  小蝶却是极为认真的样子:“真的,披一块麻布都好看。”
  “越发胡说了!”秦珩嗔道,“哪有披块麻布的?”
  言及此,她心念微动,披麻?可不是一件好事。她眼中笑意微敛,轻轻叹了口气。
  “真的……”小蝶正要强调,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她高声问:“谁?”
  “我。”门外低沉的声音,两人都不陌生。
  秦珩一怔,指了指门:“小蝶去开门,这里我来收拾。”
  桌上散着女子衣衫,教皇兄看见,终究是不雅。她匆忙穿了鞋子,连罗袜都来不及穿。她目光微闪,将新衣裙一股脑全放在床上。床幔一掩,什么都看不清了。
  哦,桌上还孤零零地躺着一件玄色长衫。
  秦珩瞧了一眼,嗯,无碍。这是留给皇兄的。他来了,看到也好,没什么不妥。
  她刚收起那几件衣衫,便看见皇兄走了进来。
  每每皇兄到来,小蝶总溜得极快,连杯茶水也不送。
  秦珩自己倒了杯茶,微微含笑:“哥哥,你坐。”然而好一会儿却不见皇兄坐下。她疑惑之下,抬头看去,却见他正盯着自己,神色古怪。她愣了愣:“怎么了?是不是我有什么不妥?”
  她低头看看自己,衣衫妥帖,并无不整之处。
  她却不知道,她眼下这番形容,落在秦珣眼中,却是另一种光景了。
  看到她今日一身红衣,秦珣几乎是在一瞬间就想到了昨夜的梦。梦中的她红衣似火,也像火一般的热情。她拿着他的手抚过她身躯……
  他眸色渐深,暗暗告诫自己,这样是不对的。他现在不能想这些。
  于是,他强迫自己转移了视线,看向她的眉眼。
  他进来之前,她不知道在做什么,白嫩的脸颊红扑扑的,美不胜收。
  忽然有些破碎的画面在脑海一闪而过,他心口一热,只得目光下移,却看见她红色的裙裾下,缃黄色的绣鞋遮盖不住的白色脚踝。
  她竟然没穿罗袜!
  梦中那两只翩翩欲飞的白蝴蝶又在他眼前晃啊晃。
  秦珩看他今日怪异,心下略微不安,她轻声道:“哥哥,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没什么。”秦珣回过神,目光看向别处,随口问道,“你方才在做什么?”
  “哦,我啊。”秦珩嫣然一笑,“小蝶取了衣衫回来,我正看呢,哥哥就过来了。”她指了指桌子:“这是给皇兄定的,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合身。”
  秦珣顺着她手指的指向,匆匆扫了一眼:“还好,我很喜欢。”
  秦珩一怔,眼中有笑意泻出:“哥哥看都没看,试也不试,就说很喜欢。真是……”
  秦珣心头一跳,她是想让我就在这边试么?他不能再想下去,轻咳一声,换了话题:“我今日去了弘启寺,请智远大师给一串佛珠开光……”
  “佛珠?”秦珩略一思忖,“是要献给皇祖母吗?”
  秦珣颔首,面带微笑:“不错。皇祖母的寿辰就要到了。”
  转了转眼珠,秦珩小声道:“我今年倒省了一份礼物。”
  她如今已不是四皇子,自然也不用再忧心此事。
  “头发怎么没绾起来?”秦珣心念微动,问道。
  轻抚秀发,秦珩有些赧然,“不用那么麻烦,我都梳在另一边就好了,不会碰到的。我有很注意,很小心。”
  她说着,偏了头给他看,隐约有些小得意。
  确实如她所说,她将头发尽数梳到了另一侧,他一眼就能看到她的耳朵和白皙秀美的脖颈。
  


第67章 求娶
  梦里的场景在脑海浮现,秦珣眼神一深; 悄悄移开了去。他默念两遍清心咒; 端起了一旁的茶杯。
  两口茶入腹; 他身上那种燥热勉强褪去了一些。他点了点头:“嗯,挺好的。”
  秦珩一笑; 心说这比绾起来方便多了。她笑了一笑; 在秦珣附近坐下; 轻声道:“哥哥来的正好,正有些事情想同哥哥说呢。”
  “你说。”她离得近了些; 秦珣能嗅到她身上淡淡的馨香,他微微变换了一下坐姿,又端起了刚放下的茶杯。
  “哥哥喜欢这茶?”秦珩留意到他的举动。
  “嗯,还不错。”秦珣压下心头的慌乱,神情严肃,“你要与我说什么,只管说来。”
  秦珩见他严肃,也敛容凝眉:“其实也没什么大事; 我就是想着回京以来; 很少出门; 想着什么时候出去走走。”
  晋王府吃穿不愁,她暂时也无性命之忧。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她不能依附皇兄一辈子。还是要办一个户籍,另买了宅院安家落户。
  她当日假死时,身上还揣着银票。后来与周成隐居于太平县时; 因着周成有几个银钱,她那银票也没大用上。
  是以她如今也有银钱,只是在京城办户籍不大容易,她也没有为其上下打点的人。身边诸人皆不敢信,少不得要求助于皇兄。
  秦珣只隐约听她说想出去走走,他心想她这几个月一直待在府里,只怕也憋闷坏了。他点了点头:“改日我带你出去。”
  秦珩“哦”了一声,对这样的答案不甚满意。她看看皇兄的神色,见其并无怒容,她深吸一口气,忖度着道:“还有一件事,需要皇兄帮忙。”
  见皇兄面前茶水已经饮尽,她暗暗纳罕,又忙续满。
  “你说。”
  “我来京城也有两个多月了……”秦珩低下头,不去看皇兄,只轻声道,“皇兄待我很好,我很感激,也很高兴。就是有一点,我现下没有户籍。”她说到这里,才抬了头看向他,一字一字道:“没有户籍,到底是个隐患……”
  “瑶瑶……”皇兄眸色深深,看不出情绪。
  秦珩不等他说完,自顾自说道:“若是被人发现,我倒是没关系,就是怕连累了皇兄。”她笑一笑,偏了头让他去看她耳后,笑盈盈道:“你瞧,痣也消了,再有了户籍。即便是父皇,也是认不出我的。你说好不好?”
  她说这话时,神情如常,双眸中也没有强烈的期待情绪,仿佛只是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秦珣盯着她瞧了一会儿,沉吟片刻,方缓缓说道:“这事我知道。”
  再多的,却是不肯再说了。他没有告诉她,他已经写信给贾四张,要其为柳姑娘补办户籍。既说她是太平县人,那么做戏也要做全套。
  但是这些,他并不想早早教她知晓。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她近来一直乖巧听话,体贴懂事。可他还是有些不放心。
  看她脸上有些微失望,他心中蓦地一软,伸出手,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发,温声道:“这事你不用操心,我自会处理。”他想了想:“你把衣裳给我递来。”
  “哦。”秦珩应着照办。
  秦珣并未试衣,只摸了摸衣衫的布料,忽然说了一句:“什么时候,你能亲手给我做一件,我就心满意足了。”
  他看着她,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心里一热,不免多瞧了她两眼。
  秦珩面上微红,声音渐低:“皇兄又取笑我。”
  她的针线哪里拿得出手啊!
  她斜了他一眼:“我若真做了,想来皇兄也是不肯穿的。既然不穿,那我还是不要白忙活了。”她言笑晏晏,却没得到皇兄的回答。看他目光沉沉,面无表情,她心头一跳,紧接着跟了一句:“不过小蝶教过我绣荷包和帕子,皇兄要是不嫌弃,我可以试试。”
  她心说自己方才多半是说错话了。他要不要是一回事,她的态度是另外一回事。
  瑶瑶想送他荷包?秦珣挑了挑眉,颔首微笑:“是么?我很期待。”
  瑶瑶知道荷包的意思吧?他心中一荡,心想自己不该再待下去。忙站起身,将长衫搭在臂上,咳嗽一声:“我先回去了,记得你说的话。”
  待他起身离去后,秦珩才回身去收拾床上的衣衫。她心里略微有些诧异,这几次皇兄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知在想些什么。
  她疑心是朝廷的事教他烦忧。听他说父皇的身体近来好转,而且已恢复了早朝。却不知道另有何事。
  说起来,她虽未关注朝政,却也知道如今朝中局势,跟她那个格外真实的梦大不相同。父皇爱重太子二哥,三皇兄目前看来似乎也没有夺嫡的念头。
  为什么十岁的她,会莫名其妙梦到三皇兄登基呢?
  她轻轻叹了一口气,因为十岁的那个真实到吓人的梦,她开始与三皇兄交好。如今一晃眼,都六年过去了。
  有时她不禁想,如果没有那个梦,她如今会是什么样的?
  可能仍小心翼翼做着她的四皇子,也有可能已经被人发现……
  但是现在想那些,似乎都没有任何意义了。她已经抛弃了四皇子的身份,依附于兄长。
  未来如何,尚不可知。
  秦珩收拾好衣衫,默默地坐在窗下。
  窗外的阳光略微有一些刺眼。
  或许是日有所思,也有所梦。这一夜,秦珩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中依然是三皇兄高登皇位。
  次日醒来,她不禁想,三皇兄得了皇位,那太子二哥呢?莫非真不在人世了?可是,又怎么可能?而且即使没了太子二哥,也有大皇兄啊。
  秦珩尚不知道,她的大皇兄自从应了父皇准备寇太后寿宴一事后,就有些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在秦琚看来,给寇太后办寿宴倒在其次,重点是这次给他提供了一个机会。他手中无兵权,宫里也没几个人。此次可以趁机安插人手,为他所用。
  父皇的病不轻,指不定哪天就没了。太子仁善懦弱不足为惧,届时只要把老三支走。他坐稳龙椅也不难,只要他正式登基为帝,那他就是名正言顺。
  老三再有其他举动,那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蜀王殿下的举动虽然都在暗处,但也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
  太子秦璋试图阻止,没能成功后,委婉与父皇提起了此事。他轻声道:“宫中守卫是否有变?”
  皇帝只瞧了他一眼,淡淡地道:“这事儿你不用管。”
  璋儿既然想做个仁君,那他这做父亲的,就索性再好心一点,把这些不仁不义的事情都先给担下来。
  父皇的回答教太子暗惊,他认真道:“宫中守卫关系到父皇安危,父皇不要大意。”
  皇帝放下手里的笔,看着自己的儿子。
  ——秦璋与他容貌相似,气质迥异。皇帝有时也遗憾这个儿子性情不像自己。或许是自小就是储君,后来又学习儒术,一直被教导宽厚仁善,使得这个孩子仁德有余,果敢不足。
  皇帝扬眉:“那你倒是说说,该如何处置?”不等儿子回答,他就继续问道:“你会对他出手吗?这种事情先下手为强。”
  太子沉默了一瞬,施了一礼,答道:“他若安分,我自然不会为难于他。可他若真做了什么……”他眼神黯了黯,续道:“古人云,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话用在这里也是一样,虽不得已,终要一用。”
  他心善,但也有自己的原则底线,并不会一味的纵容。他也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不争是因为他知道那迟早是属于他的,他没必要去做出种种丑态来。
  皇帝见他声音不大,但是态度坚决,勉强还算满意。伸手按了按太子的肩头,皇帝提气道:“你要记得,你将来会是一国之君,不可太过仁善了。”
  太子低头称是。
  从父皇这里出来,已经是半个时辰以后了。太子秦璋按了按眉心,试图缓解疲惫。近来他正事繁忙。——父皇将不少奏折都交予他批阅。
  母后也不知怎么了,最近一段时间心神不宁,常要他前去议事。
  他刚行两步,凤仪宫的高公公就出现在他面前:“殿下,皇后娘娘要您去凤仪宫一趟。”
  “孤知道了。”太子点头,微微一笑,“麻烦高公公带路。”
  到得凤仪宫后,陶皇后屏退众人,直接问儿子:“璋儿,你父皇有没有说什么?”
  太子不解,但还是笑了笑:“嗯?父皇只说了一些朝事。”看见母亲眉目间的焦灼,他心里一软,安慰道:“母后不用多想。父皇这次让大皇兄与大皇嫂操办皇祖母寿宴,也是不想母后太劳累了……”他顿了一顿:“父皇并没有其他深意。”
  他想,即便父皇真有深意,也不是针对母后的。但不知怎么回事,母后总疑心父皇是针对她,是他们母子失宠的表现。
  在他记忆中,母后一向端庄自持,极少失态。然而自从父皇病后,母后眉眼间就常见焦灼了。
  他想,大概母后是太担心父皇了吧。
  陶皇后摆了摆手:“母后不是要说这件事。”她迟疑了一下,方道:“这件事本宫想通了,也就不想了。现在想的是另一桩事。”
  “敢问母后所思何事?”
  “你与晋王秦珣关系不错吧?”陶皇后看着儿子,“你知不知道他为什么不同意那桩婚事?”
  “哪桩婚事?”太子一怔,继而明白过来,“是,他与表妹?”
  他隐约听说过,父皇母后商议,想要三皇弟秦珣娶了陶家表妹为妻。一则陶表妹想嫁少年将军,二则这桩婚事可以将晋王与陶家、与东宫绑在一起……
  但这婚事到底没了下文。
  见母后点头,太子笑了,微微摇头:“母后,陶表妹虽好,却不是三皇弟中意的类型。”他思考了一下措辞,委婉说道:“三弟大约是想娶温柔贤惠的姑娘,表妹,表妹过于活泼了一些……”
  他隐约记得这是数年前,秦珣说过的话。那时是在大皇兄的婚礼上,三弟隐隐有了醉意,旁人问及想娶什么样的妻子时,尚是少年的秦珣略一思忖,答了一句:“温柔贤惠吧。”
  这么多年,也不知变了没有。
  心念一转,太子神色微变,想到住在晋王府的那个瑶瑶姑娘,活泼单纯。他想,也许不是这个原因。
  他摇头,不是。三弟将瑶瑶姑娘留在府里,是因为她的容貌酷似四弟,未必是男女之情。
  “珣儿明年就十九了,他再不娶妻,旁人都要说本宫这个母后不慈了。你父皇原本还想着此事,近来也不再提及。”陶皇后叹了口气,“他那边没个准话,筑儿也不好再议亲啊。”
  太子饮了口茶:“孩儿明白母后的意思了,改日见了三弟,会问一句。”
  其实他觉得完全没必要。既然没了下文,那就是不成了。陶表妹该议亲就议亲,还能因为这事儿终身不嫁了?
  但是他并没有把这话讲给母后听。他前不久问过太医院的太医,母后近来的种种“反常”都算正常。据说是妇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有这么一个阶段。顺着来就行了,莫让其太过劳累。
  想要晋王娶陶筑?太子轻轻摇头,恐怕有点难度。
  他比陶筑年长不少,跟这个小表妹接触不多,但小表妹的一些传闻,他还是听说过的。性子急,脾气大,喜好舞枪弄棒,想嫁个少年将军……
  莫说三弟,他自己也不愿意娶。
  他觉得太子妃他的阿玉就挺好的,当然,像瑶瑶姑娘那样的也不错。
  八月初八,晋王府来了客人。
  工部侍郎杜子清衣衫整齐,郑重拜访。
  彼时秦珣不在家中,他刚一回府,阿武便迎了上来:“殿下!有客人!那个杜侍郎又来了!”
  阿武记得杜侍郎是工部侍郎,而已逝的四殿下也曾在工部任职。算起来,这人是四殿下的旧同僚了。
  这人来访,殿下肯定是要见的。
  果真,他看见自家殿下冷眸微眯,变了脸色:“知道了。”
  秦珣今日收到贾四张的回信。贾四张在回信里,大篇幅讲述了自己的艰难与不易,但到底是如秦珣所期待的那般,送上了柳瑶瑶的户籍。
  柳瑶瑶,河东人氏,父母双亡,先后曾住河东、太平县等地。
  当初收到晋王殿下的来信,贾四张深思熟虑了许久。晋王殿下为何要他帮忙给那位柳姑娘办户籍呢?难道柳姑娘原本没有户籍吗?
  他念头转了几转,恍然大悟。他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贾四张啊贾四张,你可真傻。怎么可能原本没户籍,只有可能是原本的户籍拿不出手嘛!”
  那柳姑娘是谁,是陈聪献给晋王殿下的。能被献给达官贵人的姑娘,又能是什么好出身?乐户?家奴?歌姬……
  反正不管怎样,总归不是什么好身份就是了。这种出身,再得宠,日后在晋王府,也只能是个稍微得宠些的侍妾,连个名分都捞不着。
  而据他那几天的观察,晋王殿下很看重这位柳姑娘。多半是柳姑娘现下得宠,一撒娇卖乖,想要个良家身份,以后在晋王府的后院里,也好有个不错的前程。晋王殿下美色当前,自然也就应了,转而来找他贾四张办成此事。
  此事说难也难,说易也容易。贾四张很快办好,教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不管怎么说,当日晋王剿灭虎脊山匪盗,庇护一方百姓。
  如今晋王想任性一次,他能帮忙,那便帮忙吧。
  ——秦珣今日在兵部,看到贾四张送来的瑶瑶的户籍时,心情甚好。他竟没想到贾四张此人办事这么快!
  嗯,此事先不要告诉瑶瑶。这户籍他先收着,将来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秦珣急匆匆回府,没想到刚一进门,就听说杜子清来了。他对杜子清没什么好印象,更衣后才去相见。
  他刚踏足厅堂,原本端端正正坐着的杜子清便站了起来:“王爷。”
  “你坐。”秦珣指了指椅子,自己也坐下,“杜大人光临寒舍,有何指教?”
  杜子清咳嗽一声,从怀中取出薄薄一沓纸。他行至秦珣面前,恭敬呈上:“请王爷过目。”
  “这是——什么?”秦珣挑眉,粗略看过。
  然而他越看越惊,也越看越快。翻到后面,他冷笑一声,微微眯起了眼,冷声问:“不知道杜大人此举何意?”
  杜子清给他看的什么?自家的家产吗?什么店铺、房产、良田、金银、珍珠宝贝……莫不是杜子清觉得自己富甲天下,想来他这个王爷面前炫耀一番?
  还有杜子清自己的年龄性情喜好。什么意思?
  杜子清脸上浮起一抹笑意,他轻声说道:“上回是子清冒昧,不怪王爷拒绝。子清回去后,细细思忖了一番,又请教家中长者,自知诚意不够。所以,这回,我,是带着诚意来的。”他无视晋王殿下的神色,继续说道:“上次王爷说的几个问题,下官也考虑过了。我的答案是,那些都不算问题。”
  “哦?”秦珣勾了勾唇角,唇畔扬起极淡的笑意,但那笑意却未曾到达眼底,“不算问题?”
  这人是来提亲的?上回被拒,竟然还要再来一回?真是好胆色!
  杜子清正色道:“是的,那些都不算问题。这世间有不少夫妻,成亲之前,连面都不曾见过。更别说相互了解了。那些成亲以后慢慢认识的,照样能相敬如宾,夫妻恩爱。”
  他口口声声的“夫妻”、“成亲”,刺得秦珣心口发痛。
  却见杜子清笑了一笑:“当然,王爷说的也有道理。所以,下官这次把自己的一些情况都写了下来,方便姑娘了解。王爷如果不介意的话,可否告知……”
  “本王不同意。”秦珣冷眸微眯,打断了杜子清的话。
  


第68章 真像
  “那姑娘的一些情况; 也好让下官……”杜子清的话戛然而止。他怔怔地看着晋王,一脸错愕; 疑心自己听错了; “王爷说什么?”
  秦珣方才那句“本王不同意”说出口后,心头的酸涩、疼痛减轻了不少。看着惊讶的杜子清; 他心里莫名有了一丝快意。把玩着手里的茶杯,他勾了勾唇; 一字一字续道:“本王说; 这桩婚事; 本王不同意。”
  杜子清眨了眨眼眼睛,慌乱一闪而过; 很快被笃定和坚持所取代。他认真道:“王爷是嫌下官诚意不够么?那也没什么……”
  他这人最是有耐心。上次被拒后,他回府请教了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