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花_油灯-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需要十多年的经验,慢慢的锻炼也就是了……不过,你虽然还不算是好的马锅头,但比阿龙他们这些跟了阿爸十多年的人也不差,已经很努力了。”
“我还需要更努力一些。”父亲微笑着看着妻女,道:“我们有了阿鹏,现在又有了阿妹,一定要让他们过得更好才是!”
母亲幸福的笑着,而淑媛忽然反应过来有什么不对了——他们口中的阿爸显然指的是母亲的父亲,而父亲的家人显然是不在此地的,那么父亲是传说中的上门女婿吗?
? 第六章 阿公
第六章阿公
父亲是不是上门女婿淑媛暂时还没有机会弄清楚,不过在她戴上那一对可爱的小银镯之后的第三天下午,淑媛就见到了她的“阿公”,淑媛不明白应该把他算成是自己的爷爷还是外公,但这不影响淑媛对他的好感。
阿公出现在淑媛面前的时候,一身风尘仆仆,让人一看就知道,他进门后连洗漱都没有就直接过来了。
阿公看起来大约五十岁上下——年纪也可能没有那么大,他脸上的皱纹并不多,精神也很好,明眼的人一看就知道,那些皱纹很多都是笑出来的,证明这又是一个爱笑的人。
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满脸的风霜,肤色黝黑中透着红润,让人一看就知道他是那种长年累月在外面讨生活的人,眼睛和脸上透着的都是岁月留下的印记。
他也是一个很温暖的人!他的眼神暖暖的,虽然有着不同于父亲的锐利,有着和母亲相似的精明,还有着他们都没有的老辣,但是他身上有阳光的味道,有一种淑媛说不上来的勃勃生气,那是前世那些号称“阳光少年”身上都没有的一种气质,这样的他透着一股阳光般的温暖。
他还是一个很成功的人!他的脸上的笑容是温暖的,是光明的,也是自信的。这样的一个人淑媛前世见过太多,那些都是成功人士的身上都有这样的自信气质,这样淑媛能够断定,阿公在某一方面也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而不会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农夫。不过,他会是干什么的呢?淑媛想不清楚,士农工商他哪一样都不像啊!
他见到淑媛的时候,满脸都是发自内心的、包含宠爱的笑容,小心翼翼的将淑媛抱在怀里(淑媛发现,他抱自己的动作也很熟练,就像经常抱孩子一样,淑媛甚至有一种错觉,那就是所有人中,抱自己最是不够专业的当数母亲),然后,一个有大人大手指关节大小的一颗珠子就被他挂在了淑媛的脖子上,那是用一根平常的红绳栓着的珠子,光光亮亮的,像是上了釉一样,天蓝色的石头上布着黑色的纹路,很有一种色彩斑斓的感觉,不过,这是什么东西?淑媛记忆中极少见这样的装饰品,不过真的很漂亮,她也很喜欢。
“阿爸怎么给淑媛带了绿松石?”杨雪素笑着问,显然她对这珠子的材质很熟悉,笑着道:“是不是遇到了扎旺大叔?”
扎旺?很有特色的名字啊!淑媛微微一愣,这是一个很有民族特色的名字,很像是蒙古族或者藏族人的名字,那么,难道母亲一家人和那些人有往来吗?
“嗯!”阿公点头笑着,道:“我这次运回来的药材就是扎旺的货,他的货从来都是一等一的好货,要不是因为天气不等人,他也不会在束河就要赶着货将出手了。他知道你又要生孩子,很高兴,这颗珠子是江边卓玛身上带着的。卓玛要将身上戴的天珠给阿妹做礼物,我没有要,收了这颗珠子。”
天珠?淑媛忽闪着眼睛,就算是再孤陋寡闻,淑媛也知道大名鼎鼎的天珠,那可是藏族人最神圣,最宝贵的宝石,他们认为那是“天降之石”,那么这个扎旺是个藏族人喽?嗯,很有可能,还有阿公提到的另外一个人,江边卓玛,一听就是藏族人的名字。
“卓玛姐姐身上的都是好东西,这颗珠子已经很好了!”杨雪素笑着道:“她身上的那颗天珠我也见过,那是顶顶好的东西,可不能顺便接。”
“我也是这么说,那可是扎旺的阿妈传给卓玛的,要是收了,可对不起老人家。”阿公笑着道:“我也是这样说了,卓玛才把天珠给收了回去。我看啊,等过完年,天气好了,雪化了,路好走了之后,扎旺很可能会过来一趟。”
“扎旺大叔已经很久没有来了,他要是能够过来一趟也是好事啊。”杨雪素笑着,然后脸色微微一正道:“阿爸,你去阿德的哥哥姐姐家了吧?他哥哥姐姐怎么没有说?”
“去了!去了他大哥阿勤家一趟。”阿公笑容微微一敛,道:“现在是过冬过年的时候,阿勤在家,见了我,知道我的意思之后就把他的弟弟妹妹们都叫了过来,说是这两天就过来……他们也知道清楚,当年的事情做的不地道,阿德肯定还没有对当年的事情释怀,要不然阿鹏出生的时候也不会连通知一声都没有。阿勤和阿德虽然不亲,但也没有直接翻过脸,他会过来,不过其他的人就不一定会来了。不来也好,让阿德见了心里不舒服。”
“我就知道会是这样。”杨雪素似乎一点都不意外会有这样的答案,嘴角扯出一个带了些冷意的笑容,道:“他们当初也实在是太过分、太没有人情味了一些。老人家才过世,就把什么都没有的弟弟给赶了出来,还美其名曰分家。分家有他们那样分的吗?就给了阿德一套打银子的工具,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要不是因为遇上了你,阿德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原来还有这样的恩怨在里面!淑媛眼睛亮晶晶的,怪不得父亲那天会有那样的态度了。
“你啊~都是两个娃的妈了,怎么还是这副性子?”阿公笑着摇摇头,道:“你说的这些我何尝不知道,而且他们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你的脾气,就算是想要上门,想想阿德的冷脸和你的火爆脾气,也会斟酌二三的。”
“那阿爸还特意跑一趟?”杨雪素嗔怪笑道。
“不是顺路嘛!”阿公笑呵呵的道:“这些事情我不说你也明白,来不来是他们的事情,可请不请就是我们的事情了。我总不能让人家说我杨谭林女婿娶进门,就不让寸家的人上门了吧!不管怎么说,我和阿德他死去的阿爸也算是朋友啊!”
女婿娶进门?寸家?淑媛八卦的瞪大了眼睛,这两天一直困扰她的疑惑终于有了答案,原来父亲真的是上门女婿,还是那种被娶进门的上门女婿,他的本家应该是姓寸,那么眼前自称杨谭林的阿公应该是自己的外公了?淑媛心里想着,不过,父亲的姓氏还真怪,姓寸,百家姓中有这个姓氏吗?淑媛以前好像没有听说过,不过这不意味着就没有姓寸的吧!
“朋友?哼~”杨雪素不乐意的冷冷的哼了一声,道:“算得上是什么朋友?不过就是你走中甸的时候带过他两三趟而已,这些事情我知道。后来,阿德的阿爸年纪大了。自己走不了远道的时候,还请你带阿德的三个哥哥去过中甸,一路上你多照顾他们啊!可是后来呢?你那年在回来的路上遇到土匪,所有的东西都被抢光,你自己也大病一场,住在七河驿站的时候,连阿德都知道这件事情,巴巴的去看你,照顾你的时候,他们怎么连面都没有露?一点人情味都没有。”
唔~看来母亲一个劲地劝父亲不要对他的兄弟姐妹有芥蒂,可她自己却十分的不喜欢父亲的那些哥哥姐姐。淑媛从杨雪素的话中很轻易的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从寥寥几句话中,她对那些素未谋面的亲戚也不喜欢起来。
“所以我才会看中阿德,而不是其他的几个啊!”杨谭林呵呵的笑道,杨雪素忍不住的白了他一眼,将淑媛抢了回来,道:“你刚刚到家,还是先去休息一下吧!”
“看了阿妹,我自然也就有心思去休息了!”杨谭林笑呵呵的,一点都不在意女儿的粗鲁举动,笑着道:“等阿妹满月了,给她抢个名字回来,再好好的给她办满月酒。”
抢名字?淑媛满眼都是问号?名字不是取得吗?怎么还有抢名字一说?难不成眼前这个好脾气的阿公还能扮成拦路抢劫的山大王?
“阿公~”杨谭林还没有离开,玩得像个野孩子的阿鹏就冲了进来。小脸上还不知道沾了从什么地方带来的泥印子,杨谭林好脾气的将他抱了起来,也不在乎他脏脏的小脸,就狠狠的亲了他两下。
“想阿公了吗?”杨谭林看阿鹏的眼光和淑媛一般无二,不过抱着结实的阿鹏没有那些小心翼翼,自然的多了。
“想!”阿鹏声音响亮的回答着,然后带了几分炫耀的道:“阿公,见到阿妹了吧?她是不是很漂亮很好看啊?阿妹一定是最好看的姑娘。”
“那是当然!”杨谭林理所当然的道。
“阿公有没有给阿妹取名字?”阿鹏急切的道:“我问过阿奶,也问过阿爸阿妈,他们都说要等阿公回来之后才给阿妹取名字。阿公,一定要给阿妹取一个很好听很好听的名字,一定要比别人都好才行。”
“阿公一定会给阿妹取一个最好听的名字的。”杨谭林似乎忘了刚刚与杨雪素说过的,要给淑媛“抢”一个名字的说辞,信誓旦旦的道。
“那什么时候给阿妹取名字呢?”阿鹏似乎等不及了。
“现在不行,要等到阿妹满月才可以!”杨谭林很有耐心的给孙子解释着。
阿鹏撇撇嘴,但还是接受了杨谭林的解释,人小鬼大的叹了一口气,道:“那我就等等吧!”
杨谭林被孙子给逗得笑了起来,杨雪素也笑了,淑媛则在心底叹了一口气:她的名字可是要抢的,谁知道会抢回一个什么样的名字来啊……
? 第七章 亲戚上门
第七章亲戚上门
杨谭林回来的第四天,也是淑媛出生将近二十天的时候父亲家的亲戚上门了。
淑媛是被抱出来在母亲卧房的外间见到来人的,不过一眼,淑媛就肯定了那人是父亲的哥哥——那人和父亲长得实在是很像,一般无二的五官,相差无几的身高,不同的是那人看起来要苍老很多。父亲不过是二十多岁的样子,而这个人看起来却像是五十出头,肤色比杨谭林更黑,脸上的皱纹更深一些,眼中有掩饰不住的倦怠和苍凉,耳鬓间也有些花白,如果不是因为“偷听”到大人之间的谈话,淑媛可能会把他当成是自己的祖父,看来他们的生活很是艰难,也是因为这样,淑媛对他先入为主的不良印象勉强的消散了一些。
“这是阿鹏吧!”来人对坐在杨谭林身边的阿鹏露出笑容,淑媛窝在杨谭林怀里,很是疑惑的看着这明显过得不大好的人也能够笑得那么灿烂,他笑起来的时候,那笑容居然能够将满脸的倦怠冲散,就像是拨开乌云的阳光一样,让淑媛感到异样的炫目。
“是啊,家里也就这么一个小子了!”杨谭林哈哈的笑着,一手抱着淑媛,一手轻轻的拍了拍挨在自己身边,不愿意离开的阿鹏,道:“这是阿大,快点叫人。”
“阿大~”阿鹏干干脆脆的叫了一声,也不忘给眼前这人一个大大的笑脸,但还是没有离开杨谭林身边半步,淑媛这两天也算是看出来了,杨谭林很宠孩子,不管是对阿鹏还是自己都是一视同仁的宠爱,而家里扮演黑脸的经常是母亲杨雪素和阿鹏叫“阿奶”的外婆,他在家的时候,阿鹏基本上就是他的尾巴。不过,阿大,这又是什么意思?
“好,好。”来人呵呵的笑着,然后从怀里掏出了一包用绿茵茵的芭蕉叶包着的东西,笑呵呵的递给阿鹏,道:“这是阿大给阿鹏的糖果,快点拿去吃。”
阿鹏没有看任何人的眼色,笑嘻嘻的结果那包不知道什么样的糖果,而周围的大人也都笑呵呵的,没有一个人说什么虚套的客气话。
“阿德怎么不见啊?”问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脸上有些讪讪的,似乎知道父亲定然是不在的,但却也不得不问一声,“阿德管着叶榆城里的铺子,他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过来,就没有在家等你,我已经招呼人过去叫他了。”杨谭林说着场面话,淑媛眯着眼睛暗笑,她没有想到看起来还是很有些敦厚的阿公说起谎来脸色都不变,她可是清楚知道,父亲就是为了不想和他们见面才躲出去的。
“哦!”也不知道是松了一口气还是怎样,那人脸上的神色很值得玩味,他呵呵的笑着,道:“阿叔家的铺子多,生意又好,阿德肯定很忙。只是不知道他现在处理铺子上的事情是不是已经很熟了?铺子里的管事和伙计是不是服他的管束。”
“阿勤啊,不是我偏心,我看你们兄弟姐妹七个,最最聪明的就是阿德了。”杨谭林笑呵呵的道:“能干他不如你,吃苦他不如你家老二,心眼也少了些,但机灵、做事情动脑子是阿德的优点。喜州、叶榆铺子里的管事伙计都很听他的话,就是赶马他还差一点。不过,再锻炼两年,他一定会是喜州帮最好的马锅头之一。”
阿勤?那么说眼前的这个人是父亲的大哥喽?淑媛多看了阿勤一眼,然后仔细的思索着杨谭林的话。看起来这个家庭也还是富裕的,有不少的铺子。不过,为什么要学赶马?马锅头是什么?喜州帮又是干什么的?不会是传说中的江湖帮派吧?淑媛出神地想。
“那是!”阿勤呵呵的笑着,道:“谁不知道阿叔是喜州帮最好的马锅头,杨家能够被称为喜州最富有的人家,虽然有祖宗的余荫,可更多的还是因为阿叔精明能干,有本事才能够现在这样红火啊。”
喜州最富有的人家?淑媛半眯着眼睛,难道自己家富甲一方的人家?怎么看都不像啊!出生这段时间,没有见到精致得仿佛艺术品的衣着打扮,没有见到足以当成国宝级物品的家什摆设,没有见到奴仆如云的场面,就连个奶妈都没有,这样还算是富甲一方就是笑话了。
“你这话阿叔可担待不起!”杨谭林呵呵的笑着,不过这一次,眼见的淑媛看得出来,他的笑容头一次不过是面子上,没有达到眼中,显然心里有些不喜欢了。杨谭林将怀中抱着的淑媛换了一个让她更舒适的位置,笑着道:“别的不说,就是两隔壁的董家和严家要是听了这话都要和我急。说杨家是喜州最富的人家,把他们放在什么地方?”
阿勤略带了些尴尬的一笑,没有多说什么,严格说起来,杨家确实不是喜州最富裕的人家,董家和严家相对来说是要比杨家更富裕一些,可很多事情并不是就这样算的。严家哥三个,董家老哥两个,这一辈男丁有四个,以后难免会要分家的,而杨家就杨雪素一根独苗,再过个几年或者十几年,那两家定然是比不上杨家的。不过这个话他却是万万不能说出口的,杨谭林看起来很是和蔼,对人也是极为大方和气,可他能够走到今天,单凭和气是不可能的,他还是不要说些让人不高兴的话。
“那个……阿德怎么还没有回来啊!”阿勤颇有些无话找话的道,似乎忽然之间很想见那个很久都没有见过的弟弟了。
“我回来了!”他的话音一落,淑媛就听到了父亲的声音,听起来父亲像是在院子里面和什么人打招呼一样,而很快,就看见父亲进了屋子里面。
“阿德,回来了!”阿勤没有想到弟弟这么不经念叨,脸色有些讪讪的起身,道:“我正和阿叔说怎么还不见你呢!好久没有见,你看起来精神还是挺好的。”
“是很久没有见了!”阿德脸色很是冷淡,淑媛从来就没有见过这幅摸样的父亲,她一直以为父亲就是一副老好人的模样呢。
“你们兄弟两说说话,我带阿鹏出去了!”杨谭林一点都不想夹杂在兄弟两人之间,将手中的淑媛递给阿德,牵着满脸好奇的阿鹏出去了。
“你过得还好吧?人家都说上门的女婿很受气,杨家又是大户人家,有没有……”阿勤的声音放得低低的,显然是不想让里间的杨雪素听见。
“总比以前过得好!”阿德语气冷冷的,道:“回家吃的都是热乎乎的饭菜,不会因为多吃一碗饭,多吃一筷子才就看人脸色,甚至被人骂……”
“那个不是因为家里穷,你嫂子她们又不懂事才闹出来的嘛!”阿勤的脸色变了又变,有些低三下气的道。
“家里穷?”阿德冷哼了一声,语气更冷了几分,道:“大哥,我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爹,不是当初被逼无奈,单身离开新华的十三岁孩子,你的那些借口还是留着骗骗小孩子吧!”
阿勤的脸色更难看了,不过他在来之前就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早就已经不是当年任由他们搓圆揉扁的孩子,四年前他入赘杨家,就没有给这些不但没有给他亲人温暖,反而将他能够拥有的、所剩无几的东西占有的哥哥姐姐任何好脸色,他的态度也在阿勤的意料之中。
努力地笑了笑,阿勤轻轻的咳嗽了一声,道:“那些陈年旧事还是不要提了,我这次来是专门过来看两个孩子的。阿德,你三姐年初添了一个姑娘,我看那孩子长得好,以后长大了一定会是个美人胚子,要不然把她送过来给阿妹做个伴,以后长大了,要是合适的话就让她嫁给阿鹏……”
“阿鹏怎么都不会娶三姐家的姑娘的!”阿德冷冷的打断阿勤的话,一点都不客气的道:“阿鹏怎么都要找个门当户对的媳妇,你觉得三姐家和杨家算是门当户对吗?”
“阿德,你怎么能这么说呢?”阿勤很是难堪的看着弟弟,:“你三姐家虽然没有杨家这么有钱有势,但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你可别忘了,你可是寸家的人。”
“我看是大哥的记性不好!”阿德冷冷的看着哥哥,道:“从我当了上门女婿的那天起,我就姓杨不姓寸了。阿鹏也好,阿妹也罢,他们都是杨家的人,和寸家没有任何的关系。”
父亲现在姓杨了?淑媛忍不住的瞪大了眼睛,难道上门女婿还要该随妻姓?忽然想起古时候女子出嫁后随夫姓的传统,这又算是什么呢?
“那阿妹呢?我家的阿华,你二哥家的阿林,老四家的阿西都比阿妹大一两岁,要不然给他们先定个娃娃亲……”阿勤一点都不在意阿德的反对,那不过是一个引子,他一点都不关心妹妹家的女儿能不能和阿鹏结亲,他更关心的是能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和刚出生的侄女定个亲,杨家家大业大,要是定了亲对自己家一定有莫大的好处。
这才是他终于舍得上门的目的吧!阿德冷冷的看着大哥,可是他怎么会以为自己能够让自己的宝贝姑娘现在就定什么娃娃亲呢?
“大哥,阿妹绝对不可能嫁到新华的!”阿德十分直接的拒绝,然后再冷冷的道:“大哥也不用多说什么了,我是上门女婿,这些事情都不是我能够做主的,如果大哥觉得自己的这些建议很好,不妨和阿鹏他阿公或者阿鹏妈商量。”
那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吗?阿勤十分清楚,自己唯一能够对等说话的人只有这个对自己还有满腹怨气的弟弟,其他的人都不是他能够平等说话的人,只能是嘿嘿的笑笑,兄弟俩就这样相对无言的干坐着……
? 第八章 要取名了
第八章要取名了
阿勤虽然很想在杨家多呆一段时间,和几年不见、原本就没有多少感情、现在更是冷漠的弟弟联络一下感情,和一向好脾气、很是照顾后辈的杨谭林更熟络一些,让对他看似客客气气,实际上却冷淡得想对待路人一样杨雪素转变一下态度,更重要的是看看能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和这个刚出生的侄女定个娃娃亲,得到些实际的好处。
可是,阿德的冷脸,杨谭林的油盐不进,偶尔露面却说不上几句话又回房静养的杨雪素,让有些心眼,但终究不过是个小手艺人的阿勤无处着力,在杨家做了三五天的客人之后,只能悻悻的告辞离开。他的到来和离开对杨家所有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小事情,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杨家人的注意力都在淑媛的身上,没有人将心思放在他们来说并不重要的人身上,就连阿鹏也是一样。
淑媛对那个不怎么受欢迎的大伯(阿大)倒是很有兴趣,毕竟有那人在的时候,她多多少少都能够听到关于父亲的八卦,不一定是谁说的,但总是能够听到一些就是了。
譬如说阿德家兄弟姐妹七个,他是老七,比长子阿勤小了足足十八岁,是家中的幼子,小的时候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好不容易才养大的——说起这个的时候母亲还向阿奶抱怨,说阿德先天不足,现在都还有些不大好。而阿奶的回答很经典,她说一根藤上面结七个瓜,最小的一个肯定不甜,阿德就是那肯定不会甜的第七个瓜,淑媛险些给笑晕了过去。
譬如说阿德的阿妈是个很厉害、很能干的女人,家里面的七个孩子都能够安安稳稳的长大成人,说起这个的时候,还叹气,说新华虽然是个好地方,很是富裕,守着一座银山(淑媛暗自流口水,银山啊!)不愁吃喝,可七个孩子一个都不拉的拉扯大是件很稀罕的事情(难道孩子的夭折率很高吗?淑媛不是很明白)。
譬如说阿德曾经是家中最受宠爱的孩子(杨谭林笑着点头,说爷爷奶奶的大孙子,爹爹妈妈的小儿子,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唯一一个让他们阿爸一直看着长大的孩子(难道其他的人不是吗?淑媛不明白),阿勤再三强调要他经常回去看看,就算是不看他们,也该给老人上坟什么的。
譬如说,阿德的阿爸是在阿德十二岁那年不在的,第二年的秋天,他阿妈也跟着去了,留下老房子、几亩薄地和一手别人抢不走的手艺给阿德。可是在老人下葬后,几个已经分家出去的哥哥、嫁了人的姐姐硬生生的将房子和几亩薄地都给抢走了,十三岁的阿德分到的只有一套用来打制银器的工具。那一年,他蹒跚着离开了从未离开的家乡,站在家乡的通向四面八方的路上,却不知道哪一条才是自己要走的,忍不住的一个人伤心落泪。是路过的杨谭林将他带回了喜州,过了年后,又带他走了趟中甸,引导着他怎么上路。后来,他才有勇气和毅力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再譬如说,那年杨谭林走中甸,在回来的遇上土匪,所有的货丢了不说,还死了、残了好几个人,杨谭林带着剩下的二十多个人在七河客栈落脚,听说这件事情的阿德闻讯赶来,一直侍候在杨谭林身边。等到他伤势转好后尤不放心,亲自将杨谭林送回家中。这件事情让杨谭林对阿德另眼相看,对他这个人好感倍增,更起了招他上门的念想。
虽然没有听到他们谈起关于更多的杨家的事情,但总比整天的闷在屋子里睡醒了吃,吃饱了睡,要好一些,所以在听到阿勤向所有的人告辞、而没有一个人出言挽留的时候,淑媛还是有些失望的。
但是很快,淑媛就将那一点点失望抛到了九霄云外——杨谭林发话,阿妹已经满二十五天,可以出门望风了。然后,淑媛第一次踏出了那两间房子。
外面的空气就是很舒服!淑媛大口的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空气凉凉的,带着一丝说不出的清香,沁得淑媛全身上下的毛孔都舒展开来,很惬意,很舒服。
杨雪素住的是一个四合院子,四面都有房屋,因为门窗都关着,淑媛不知道是不是有人住,这些门窗无一例外的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看起来就十分的漂亮。院子的四角都放着一个硕大的花盆,里面各种了一株两米左右高的花,这几日正是花季,碗口大小的红花开得正好。
“我们到前面去。”杨谭林笑着对怀里的淑媛道:“这里是阿妈阿爸住的院子,阿公和阿奶住在另外的院子里,阿妹还没有去过呢!”
原来家里有几个院子,还是分开住的。淑媛立刻明白其中的隐含的意思,这个院子都是两层楼的建筑,不过淑媛没有看到楼梯,不知道楼梯修在什么地方。
杨谭林抱着淑媛当先往左边走过去,阿德立刻给他开门,这个时候淑媛才知道整个院子最左边的中间的这间房居然是像过道一样的所在,这样不嫌浪费吗?
出了这边,又是一个四合院子,不过这个院子并不是四面有房,而是三面有房,其中一面看起来像是一堵墙壁。整个墙壁比房屋一楼略高,中间高,两边低,中间的壁顶上生意一层青瓦,下面是一层层仿佛斗拱一样的装饰。檐口和与两侧较矮的墙壁相接的地方是一四四方方的带状的彩绘图案,正中间是以圆形的装饰,中间是一块镶上去的大理石,也用彩绘给它嵌了一个边。这几处彩绘图很小,淑媛看的不是很清楚,但是在彩绘间有几处则是题字,分别在带状装饰的中间和两端。其中淑媛看得清楚的是两处只写一字的图案,一个“寿”字,一个是“福”字。
在相对低了一些的墙壁各有一副浮雕画,左边的是一对喜鹊,一只站在开满花的红梅上,另一只在树下飞翔,淑媛以为那是“喜上眉梢”,但却写了“红梅报春”四个字,右边的是一对仙鹤,一只盘旋在青松之上,另一只则立于树下,那上面也写了字,是“松鹤延年”,看来不光是汉字,就连汉族的文化也是融入到了建筑之中。
红梅报春的旁边是两扇门,或者那就是这个院子对外的大门。这会是早上,淑媛能够依靠阳光来断定,这墙壁是在东边,如果那两扇门就是大门的话,那么这个院子是坐西朝东。
墙壁的前面是一个大大的花台,上面种满了大株的花卉,淑媛对花了解并不多,那花看起来和母亲院子里的一样,都有两米多高,每一株都很有精神的样子。这个时候正是盛开的时候,都开满了大朵大朵的花,有粉嫩粉嫩的,有大红色的,有红得发紫的,还有洁白如云的,花的颜色不一样,形状也不一样。
花台的前面和旁边还有一些盆栽的花,有两三株高大的和花台里的一样,还有几株则完全不一样,看那样子有些像淑媛见过的杜鹃花,可是她见到的杜鹃总是开的满满得一树,花是一小朵一小朵的,而这个花叶子比她见过的杜鹃更加的苍老修长,枝干也透着一种远古的苍凉气息,就像是饱经沧桑的老人一样,整株花的叶子并不是很茂盛,淑媛甚至看不到一片嫩叶。它的花都是开在枝头,很多朵攒在一起,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绣球一样。这样的花有三株,一株艳得十分浓烈的红色,那颜色看起来就像随时会流血一般,一株粉色,粉得很正,但却没有娇嫩的感觉,相反带了一种少见的英气,还有一株是嫩嫩的黄色,这个颜色看起来倒还有几分让人怜爱的感觉。
但是最让淑媛侧目的还是数量最多的兰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