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宠书香-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你刚刚为官; 俸禄又不多,别被人参奏才好。”
陆行舟见她小心翼翼; 只觉得可爱,“好,往后这些事情都交给娘子操持,免得我做错了被人参奏。”
元宁没想到他竟如此滑头; “我才懒得管你。”
两人坐上马车; 一路说笑着回了盛府。
盛府一早就开了府门,迎接新姑爷回门。
等到陆府的马车一出现在街上,元祯就在府门前点了鞭炮。
元宁听那鞭炮震天响; 生怕惊着了肚子里的孩子; 嘱咐陆行舟等鞭炮声音停了再停过去。
陆行舟扶着元宁下了马车; 元祯引着他们去了正厅,拜见双亲。
等到送了回门礼,元宁便跟着龙氏一起去了后堂; 让陆行舟陪着盛敏中说话。
进了屋子; 龙氏便关了门,将元宁拉到桌边坐下。
“如何?”
“什么如何?”
龙氏见元宁一脸懵然,干咳了两声; “我是问你,洞房如何?”
出嫁前几天,龙氏就给了元宁几本册子,要给她讲解夫妻之事。元宁那会儿怕跟龙氏呆久了,被龙氏看出异样,便装作害羞把册子拿回了蓁蓁院,说要自己琢磨。
“还好。”回想起洞房那夜陆行舟脸上那失落的表情,元宁便有几分忍俊不禁。
龙氏瞧着她表情怪异,顿时皱了皱眉,有些后悔没有自己给元宁讲册子。
“到底怎么样?进去的时候可还顺畅?”
元宁猛然脸红,“娘……”
“我是你爹的媳妇,你是别人的媳妇,都是媳妇,没什么可害羞的。娘是过来人,这事不是小事,是夫妻间最大的事,若这事不行,这一生也就完了。”
元宁自己也是过来人,自然知道夫妻间最重要的乐趣就是此事。
听得母亲训诫,自然点头称是。
“你们洞房那夜有几次?一次有多久?”
元宁将那天下午的情形大致说了一下。
龙氏略微颔首,又蹙眉道:“如此,你多少要叫他节制些。”
元宁只觉得想笑。
方才母亲是怕陆行舟不行,这会儿又说要劝着节制。
不过这当然是杞人忧天。
陆行舟非但要节制,还要节制至少一年。
只是龙氏若知道内情,只怕要惊掉下巴。
母女俩正在房中说着话,就听到外面通传道:“大姑娘来了。”
今日元宁回门,元慈也跑回来凑热闹。
元宁忙站起身去开门。
元慈一进门,见屋子里只有龙氏和元宁,便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
从前她出嫁回门的时候,也是经历过这一出的。
“你怎么来了?玉哥儿呢?”
“一早婆婆就把他抱去正院里了,今儿公公也不出门,正好含饴弄孙,享受天伦。”
“哪有你这样的,只顾自己回娘家,把儿子丢给爷爷奶奶。”
“公公和婆婆都盼着我天天出门呢,正好他们可以一直带着玉哥儿。”元慈向来心直口快,笑道,“娘,就你那几本册子有什么可看可讲,若真想教元宁,就把藏书楼里那几前朝宫廷秘籍给元宁,让她回去跟妹夫好好试试。”
元宁好奇道:“什么宫廷秘籍?”
“还能是什么宫廷秘籍,我记得有一本燕贵妃五式,应该适合阿宁练习。”
“姐姐,想不到你从前整日呆在藏书楼里,就看这些书。”
“谁叫你不爱看书,后悔了吧?”
龙氏亦嗔怪着看了元慈一眼,但她转念一想,“那些书放在书房里也是落灰,不如今日你们一人拿几本回去,也好派上用场。”
元宁正想推辞,元慈却笑着站起来,大笑着说好。元宁无法,只得跟龙氏和元慈一同往府中的藏书楼去。
盛敏中酷爱读书,也酷爱藏书,尤其好收藏各种善本、孤本。
只要是绝版的书,无论是什么内容,他都愿意重金求购,收藏在府中的藏书楼里。
这些藏书许多都年代久远,需要精心的保养和打理。
从前元慈在家的时候,就时常扎在藏书楼里,一边看书,一边打理。后来她出嫁了,这些事便又落到了龙氏身上。
母女三人进了藏书楼,龙氏和元慈便直奔她们说的那排书架。
元宁心下嘀咕,看来翻阅这些书的不止姐姐,母亲也没少看。
“喏,《燕贵妃五式》。”元慈一下就抽了本线装书下来,放到元宁手中。
元宁随便一翻,当即便热血喷张了起来。
这书里的彩画也太栩栩如生了,细微到男男女女的表情都描绘得入木三分。撇去那些动作,光是看一看那美人蹙眉的脸,都能想象到她那种痛并着乐,却又如痴如醉的情境。
元宁觉得这书一定不能叫陆行舟看到,她看了都心潮澎湃,要是陆行舟看了,肯定又是不管不顾的。
“那你拿这本吧。”龙氏见状,选了一本《淑女记》给元慈。
元慈笑着接了,“这本的美人都画得很好,拿给谢檀看看,他一定喜欢。”
“你呀!”龙氏忍不住戳了她。
元宁感慨道:“也不知爹是哪里搜来这么书的?”
“可不是嘛,这架子上除了这些秘籍绝技,还有教人如何生男生女的,不止如此,还能用药物控制什么时候生……嗯,我记得就在这边的,怎么没有了!”元慈蹙着眉,在书架上搜寻了一遍,却一无所获。
“你都有了玉哥儿了,还惦记生儿子呢?”
“我才不惦记,我不是要给你找吗?”元慈一边说,一边嘀咕道,“真奇怪,这边的书都是我跟元柔一起整理的,其他的都在,怎么就这一本不见了呢?”
龙氏本来一直笑着,听到元慈提起元柔,忍不住叹了口气。
元宁忙戳了一下元慈。
元慈意识到自己说到龙氏的伤心事了,一时有些呐呐。
龙氏一直觉得是自己没教好元柔,才会让她做出去东宫做妾这样的事,后来又被大伯从族谱除名,既可气又可怜。
不过在元宁看来,盛元柔正式由龙氏养着的时候已经十岁了,心性已定,一切都是咎由自取,与人无尤。
第135章
元慈口口声声说喜欢出门玩; 但离开卫国公府不过几个时辰; 就想玉哥儿想得挠心掏肺的,怎么也不肯吃了午饭再回去了。
当了妈便是如此,抱着孩子的时候觉得心烦; 离了孩子更是心烦。
龙氏无法; 只得放她走。
元宁说要送元慈出门,姐妹俩一道出了正院; 又说起了话。
元慈看着与自己身量差不多的妹妹,梳着妇人头的模样,不禁有些感慨。
“上一回咱们姐妹这么手挽手在府里走的时候,都还是姑娘。”
元宁莞尔。
如今不仅都已为人妇; 同样也为人母了。
不过这句话; 只在元宁的心里打了个转,没有说出来。
“姐姐,知不知道元柔如今的状况?”
刚刚在藏书楼提起过元柔; 此时元宁问起来; 不显得突兀。
元慈不愿意在龙氏面前多提元柔; 生怕惹龙氏伤心,在元宁面前却没这么多避讳。其实她一直很关心元柔,只是碍着如今身份悬殊; 不得亲近; 但东宫的动静,她时常都在留意着。
“太子大婚过后,一直与太子妃恩爱和睦; 东宫里除了她,没添什么新人,她的日子也不难过。也就前阵子突然弄出个宋承徽。”
“那个宋承徽怎么样了?”
元慈嗔她一眼,“你倒好打听这些事。”
“姐姐,你别卖关子么!”
“这个宋承徽倒是个奇女子,也不知该说她命硬还是命好。”元慈若有所思道,“她本是个梳头宫女,太子只幸了她一次就得了龙种,一个月前她在东宫绊了一跤,当时就流血了,众人都以为孩子没了。御医赶去了之后,也说没什么希望,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开了些药,几帖喝下去,竟然硬生生保住了龙胎。”
的确是个福气大的。
元宁听着孩子没事,不自觉地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小腹,好在元慈未曾留意到。
元宁自己也不自知,又问:“这事可牵连到太子妃了?”
“据说是有些牵扯,太子因此与太子妃也有了些龃龉,还惊动了陛下和娘娘。”
好端端的,肯定不会平白无故的摔倒。
宋承徽有孕,想来荣国公府不会坐视不管。
只是这一次失了手,只怕再想动手就难了。
“陛下和娘娘怎么说?”
“原本宫里不怎么看重这一胎的,但经过了这一桩事,陛下觉得宋承徽腹中的孩子命里带福,不但告诫东宫要好生保养这一胎,还重赐了宋承徽,连她做狱卒的亲爹都封了个小官,又赐宅子又赐地的。”
元宁如今自己也怀着孩子,听到这样的事,自是觉得孩子能活是最好的。
但盛府跟荣国公府是亲家,总归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林清若是失了势,很多事就会难办许多。
何况东宫之中,还有一个盛元柔。
宋承徽有孕,太子与太子妃产生龃龉,她岂非就有了机会?
“太子素来敬重太子妃,既然宋承徽无碍,想来也不是大事。”
只听得元慈低声道:“太子妃生下芙熙之后,一直没动静,如今太子都二十几了,还没有儿子,太子自然是急的。”
“晋王跟太子同时大婚,如今晋王尚无子,实在无需操之过急。”
“这几年你不在京中,自然是不知道的,晋王大婚没多久南边就有了战事,好几个部族的土司起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晋王一直在外平叛,直到那几个部族彻底臣服才班师回京,算算日子也就比你和爹早回来两月而已。”
原来如此。
晋王素有军功元宁是知道的,只是他打过什么仗元宁却没怎么留过心。
这一世的晋王妃是谢蕴宜,晋王好,连带着盛府也会好。
“姐姐方才不是说看过一本神奇的书吗?你一向过目不忘,不如将里面的生男生子秘诀默写出来,给蕴宜送一份去,助她早些生出皇孙,好气一气太子。”
元宁本来只是打趣着随口一说而已,没想到元慈却道:“也不是不可以。”
“当真?”元宁从前就知道姐姐读书厉害,一目十行的,但此时听到她踌躇满志的回答,依旧被唬得一愣。
然而佩服过后,元宁又狡黠地笑起来,“好姐姐,你跟姐夫生玉哥儿的时候,是不是也用了这里头的秘籍?”
这本是一句半开玩笑的话,谁曾想元宁再次被元慈镇服。
“的确是让他留意了饮食,不过那书里写的东西未知真假,我顺利生出了玉哥儿,也不知是不是巧合。”
“姐姐……”
“怎么了?”元慈回过头,冲着元宁微微一笑,“是不是觉得不认识我了?”
“嗯,也不是。姐姐,等你回头得了空,也把这书给我抄一份好吗?”
“好啊。”元慈知道元宁是口是心非,也不在意:“阿宁,你还记得那年的元宵灯会吗?”
那年的元宵灯会,当然记得。
那次的灯会,彻底改变了谢檀、林清和元慈三个人的命运,甚至可以说改变了卫国公府、荣国公府和盛府三家人的命运。
“我自小就比别人聪明,自以为看透了一切,又看不惯一切,有时候因为看得太透,便不屑去做,消极无为。”
元宁听得云里雾里,不太明白姐姐的意思。
“那次灯会之后,我才幡然醒悟过来,其实很多自己看不惯的事,其实无伤大雅,只要做了,就能让自己的日子舒服许多。”见元宁仍旧不解,元慈只好说得更直白些,“就譬如说玉哥儿吧。其实不管他是男孩还是女孩,我都会视她为心肝至爱,但如今我不止是我,我还是谢氏未来的宗妇,卫国公府的世子夫人。玉哥儿是个男孩,除了会让公公婆婆开心,谢氏上下满意,也会让我和谢檀轻松许多。”
“姐姐,没想到你也是不易。”
元慈却不以为然,“没什么不易的,只是心思稍微灵活一些,便可令所有人愉快。我从前是不明白这一点,如今明白,也比从前快活许多。”
“我从前只知道你是个女文豪,如今我知道了,你呀,是个女诸葛。”
“谁说的,我现在也是女文豪。”
元宁忍俊不禁,“从前你提笔就能写文章,你现在还能吗?”
“怎么不能?前几日谢檀给我誊抄了几份今年殿试的妙文出来,我翻了翻,也不过如此,难怪皇上会点不出状元。”
陆行舟是金科探花,听到元慈这么说,元宁可有些不高兴了。
“妹夫的文章义理通达,考据严实,但他行文不注重辞章,失了文学之美。”元慈点评起陆行舟的文章来,一点也不客气。
元宁不懂这些,听她说得振振有词,只得悻悻挨训。
元祯迎面而来,正好听到了这一句,见元宁挨着训,忍不住替她辩驳几句:“今日阿宁回门,你点评妹夫的文章做什么?看样子,陛下空缺的状元,是给你留的。”
“那可不。”元慈一点也不觉得元祯是在挖苦自己,又给元祯当起老师来,“哥,我听说你明年要准备应考,你跟妹夫正好相反,义理、考据不足,却太注重辞章,一味追求韵辞藻,文章流于形式,反倒落了下乘。”
“是,是,是,多谢先生指点。”
元宁听到元祯给自己出头“反倒落了下乘”,在一旁偷笑过后,便打起了岔:“哥哥怎么到府门前来了?”
“碰到刘嬷嬷说元慈不留饭要赶回去,我便想来送一送,没想到你们走了这么久。”
元慈跟元宁一路说着话,脚步放得极慢,的确是走了很久。
卫国公府的马车已经在门前候着了,元宁和元祯送走元慈之后,并肩往回走。
“哥,你不是跟爹和陆行舟一块的吗?怎么一个人出来了?”
“爹把妹夫喊到书房去说话了。”
元宁听着这句话,心里有些奇怪,“爹让你出来的?”
元祯道:“嗯,许是爹舍不得你,有什么要紧话要吩咐妹夫。”
不对。
什么要紧的话不能当着哥哥的面说?
再说了,爹又不是只有她这一个女儿,没道理只给陆行舟一个人嘱咐这么久?
元宁心底疑惑着,便拉着元祯往盛敏中的书房里走,远远就看到书房的门关着,管家守在门外。
这是在密谈什么?
元宁越发搞不清楚状况。
管家见他们兄妹来了,请过安之后往里通报了一声。
没一会儿书房的门就开了,开门的是陆行舟。
他一言不发,只望着元宁淡笑一下,便将元宁和元祯让进去。
元宁莫名有些发毛,进了门,更觉得书房里一股凝重之气。
爹如此,陆行舟也是如此。
陆行舟平日里就神色淡淡,但此时他的眼眸中分明多了许多东西,看不穿,猜不透。
不但有事,看起来还像是大事。
元宁登时忍不住了,趁着爹爹跟哥哥说话的功夫,将陆行舟拉到一旁,低声问:“怎么了?爹训你了?”
陆行舟摇了摇头,“等我想好了告诉你。”
元宁一愣。
她以为,陆行舟会说,等回家了告诉自己。没想到是要等他想好。
但既然他这么说了,元宁便不好多问,只得应了声“好”。
第136章
元宁坐在窗前的贵妃榻上; 手里拿着牙签扎葡萄吃。
如今过了妊娠初期; 早先那些反应都已经没了,元宁的胃口好得出奇,一顿能啃一个猪肘子; 还是元康提醒了几次叫她不要贪多; 以免腹中的孩儿长得过大。
元宁听着奇怪,腹中的孩儿可不要长得壮实些才好吗?不过她素来是信服元康的; 日常的零嘴儿就换成了水果。
正吃着,底下人便来报:“夫人,卫国公府的世子夫人和盛府五姑娘的马车已经到了。”
“快请进来。”说罢,仍旧懒洋洋地倚在贵妃榻上。
都是自家姐妹; 不用迎啊接的这些虚礼。
没多时; 丝绦便引着元慈和元淳进来。
元宁见到她们,自是高兴,忙唤人拿点心过来; 又寒暄道:“玉哥儿呢?今儿怎么没把他带出来?”
“他如今会爬了; 闹腾得很; 到你这里怕扰你清净。”说起玉哥儿,元慈脸上的笑意怎么都抑制不住,口中责骂着; 却满心满眼都是爱。
“我这院子只我一人住着; 就是太清净了,巴不得玉哥儿来热闹热闹。”
“等你肚子里这个出来了,到时候你想要清净都没地方!”
元慈说着; 便盯着元宁的肚子:“你不是才三个月的身孕么,怎么肚子这样大?”
“大夫也不知道,说许是我显怀,还说可能是双生子呢!”元宁急忙打了个哈哈。
见元慈一直盯着自己的肚子,急忙转头又看着元淳。
“淳儿,这是新进京的砂糖橘,你尝一个。”
元淳如今是个大姑娘了。
她在盛府一直是外室女的身份,但她性情温婉,素来有一种淡泊宁静的气质。元慈跟元宁说话的时候,她就坐在旁边,微笑着听她们说话。
元淳乖巧地点了点头,拿起橘子,剥了一半,递给元慈,“大姐也尝尝。”
“元惠呢?她怎么没跟你一起出来?”
“三姐还不知道吧?”元淳脸庞微红,“四姐刚定下了亲事,如今正忙着在家里绣喜帕。”
龙氏过来探望元宁的时候,说过正在给盛元惠相看人家,当时提了几户,但都没有特别满意的。元宁这阵子没出门,还真不知道已经定下了,“噢?定的哪一户人家?可是鸿胪寺卿的小儿子?”
元慈摇了摇头:“你可还记得大伯母那个侄子?”
韩氏的侄子?
元宁恍然大悟,又觉得难以置信,“那个军户的儿子?”
“就是他。你呀,别一口一个军户的儿子,人家有名有姓的,往后都是一家人了,得改口,叫妹夫。”
“我又不知道他叫什么嘛,”元宁吐吐舌头。
其实元宁跟着盛敏中在边关的时候见过那人,但因他是外男,并没有正式引见,元宁对他的印象不错,但姓名却是不知了。
又惊讶道,“怎么定了他呢?大伯就那么喜欢他?非要嫁个女儿给他?”
元淳在一旁忍俊不禁,捂嘴偷笑:“三姐,四姐夫叫夏明州。”
夏明州是韩氏亡夫大哥的儿子,夏吟秋的堂兄。
“不是大伯非要嫁女给他,或许是缘分到了吧。”元慈道,“夏明州去年立了军功,拔擢为千户,上个月正式调到京卫,来京城之后,到盛府走了一趟,替大伯带了家书和东西,柳姨娘跟人家说了几句话,就看上了他,央着娘去撮合。”
元宁回忆了一下记忆里的夏明州,相貌堂堂,身材魁梧,虽说黑了一些,长相却是俊美的。
“柳姨娘也就罢了,元惠怎么肯?”
盛元惠虽是个庶女,却自来心比天高,夏明州是盛元柔看不上的人,她怎么肯?
元慈和元淳自然都明白元宁的意思。
却是元淳柔柔的说:“四姐一开始听柳姨娘说的时候,是不愿意的,我便告诉她我跟着爹和三姐见过姐夫,爹对他赞不绝口的。四姐便跑去问了爹,爹说好,她就同意了。”
“哦?她怎么问的?”
“四姐,嗯,她问爹,嫁给夏明州是不是好亲事?”
“噗。”元慈听到这话时正在喝茶,一下没忍住笑了出来,“倒也只有她,能干出这种事。”
元宁问:“爹怎么回答的?”
“爹说,夏公子秉性纯良、有勇有谋,前途无量、可堪良配。”
盛元惠是柳姨娘教导出来的,行为做派都带着一股小家子气,但她和柳姨娘都知道好坏。
柳姨娘吃准了龙氏的心性,讨好了龙氏就能过上好日子,盛元惠知道盛敏中是盛府里最正直公允的人,盛敏中说是好亲事,那肯定是好亲事。
元宁觉得,盛元柔从来都看不起柳姨娘母女,但在元宁心里,盛元柔远不如柳姨娘母女智慧。
“这几年的喜事一桩接一桩的,眼瞅着一个个都要成家了。”元慈说着,伸手戳了戳元淳的脑袋,“下一个就是你了。”
元淳的脸涨得通红,“我还小。”
“小也不小了,就我们府里那一位,可把婆婆愁坏了。”
卫国公府里能让卫国公夫人犯愁的人,只有一位。
“谢冲又怎么了?不是考中进士了么?”
“可不就是中了进士之后惹得麻烦。皇后娘娘早给他在皇上那里要了个京城里的好差事,偏他不愿意做京官,非要外派。”
元宁微笑不语。
寻常人是削尖了脑袋要留京城,但谢冲是卫国公府的小公子,又是皇后娘娘的心肝宝贝,寻常人看重的,他自然看不上。
“外派也就罢了,公公本想让他去盐道衙门,他坚决不肯,要去两广的按察使司。”
“两广实在太远了些。”
“可不是嘛,好说歹说,最后他是答应了去江南的按察使司。”
元宁若有所思道:“他这一走,想必国公夫人肯定为他的婚事烦忧吧。”
“婆婆如今围着玉哥儿转,倒没那么多空闲管他。就是皇后娘娘天天念叨着他的婚事。”
“我记得,娘娘从前很中意柔淑的。”
“柔淑……”元淳微微一怔,没有说话。
提到柔淑,元慈不禁脸色微冷,冷笑道:“她八月底的时候就嫁到了广平伯府。”
元宁心中微微一动。
广平伯府在京城的风评极差,老广平伯这一脉人丁单薄,直到四十岁才有了个儿子,宠溺到了极点,广平伯年纪轻轻就是京城有名的纨绔,时常出入花街柳巷,十几岁的时候就几房姬妾。
柔淑居然嫁到了广平伯府。
元慈继续道:“这也是天道轮回,让她嫁去了这种人家。听说她嫁去没多久就病了,如今更是足不出户。”
元淳一直在旁边默默听着,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插嘴道:“前几日去相府参加花会的时候,我无意间听到人说,广平伯夫人得了一种怪病。”
“到底是什么病?”元慈和元宁一齐问道。
“是相府的七姑娘说的,他二哥跟广平伯时常一齐喝酒,有一天广平伯喝醉了,又哭又骂的说自己被坑了,娶了个老婆丑得想吐,浑身长满了黑斑了。”
一听到“浑身长满黑斑”几个字,元宁的脑子轰地一声就炸开了,后面元慈和元淳说了些什么,再听不分明,连她们什么时候走的也不知道。
陆行舟是傍晚时分回来的。
他在大理寺的品级虽然不高,但如今的大理寺卿垂垂老矣,许多事便都压在了陆行舟身上,每日回来的时辰都不早。
一进门,便看见元宁呆呆坐在窗前。
元宁一脸失神的模样,陆行舟顿时拧眉,来不及换下官服,便上前摸了摸她的额头,问:“怎么了?”
见是他回来了,元宁立即抓着他的手,喊了一声:“黑斑。”
陆行舟心里约莫猜到了几分,挥了挥手,丫鬟们便退了出去。
“怎么又想起这事了?”
“不是我,是柔淑,她身上长黑斑了,到底怎么回事?”
陆行舟了然地一笑,拉着元宁的手,扶她重新坐下,“不过是这事罢了,有什么要紧的,你别急。”
“怎么不要紧,”元宁哪里能不着急,“她的黑斑跟我有关系吗?”
“有什么打紧的,连报应都算不上,只是以其人之身还治其人之道罢了。”
元宁听到迷糊,怎么也想不明白。
“我知道柔淑在御花园里推了我,可真正害我的人,是洛川,不是吗?”
“是她,也不全是。”
“陆行舟,你别卖关子。”元宁几乎要急哭了。
陆行舟无奈地叹了口气,“你如今身子重,本不想拿这些事分你的神。不过既然你都知道了,也没什么好瞒的。当初在宫里要害你的人,除了洛川,还有柔淑。洛川想毁了你,但光凭她一个住在宫外的人,完成不了这个计划,她便找上了好色成性的陈瑔,两人计划瞒天过海将你运出皇宫,成为永远见不得光的奴隶。”
虽然大致的情节元宁早已知晓,但此时元宁听到陆行舟重复这些阴谋,仍觉得浑身冒冷汗。
“那柔淑呢?”
“她一心想毁了你的容。”
“我知道,她在御花园里把我推向曼陀罗花的毛刺就是为了这个。”
“但这并不是她真正的计划。御花园里的那一推只不过是她抑制不住心头恨意的冲动之举。”
元宁怔住,脱口问道:“那她真正的计划是什么?”
“那天早上,你进了宫,柔淑给了你一只香囊,一只跟她佩戴的一模一样的香囊。”
“不错。”
“但两只香囊里装的东西并不一样,你的那一只里装着香气浓郁的西域香料,从而掩盖住了里面的另一味香料。正是那种香料,吸引了毒蝶来到了你的身边。”
原来如此。
难怪那一日御花园中那么多人,那只蝴蝶偏偏只围着自己打转。
人心之恶,竟然恶毒至此。
元宁一时头重脚轻,栽倒在陆行舟的怀中。
“阿宁,是我不好,等你这么久才为你报仇。”柔淑一直深居宫中,只有等到她出嫁离宫才有机会。广平伯和常云是酒肉朋友,常云借着跟广平伯喝酒的机会便去了广平伯府,凭着常云的身手,借机给柔淑下毒并不是什么难事。
元宁倚在陆行舟的胸口,紧紧抓着他的肩膀,只觉得热泪盈眶。
刚才他轻描淡写的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洛川和柔淑的结局,正是各自应了这句话。
他一直都把她的事情放在心上,从来没有忘过。
“你哪里不好了?这世上,对我最好的人就是你。”
第137章
转眼便是中秋。
按照习俗; 元宁本该归宁; 回盛府团圆。
只如今她肚子越发的大了。
对外宣称五个月,实际已经七个月了。
若是回家,一则会引来旁人的猜忌; 二则她肚子太大; 着实是行动不便。
“月饼礼盒备好了吗?”
“夫人,寻欢酒楼那边刚送过来两个。”
细叶和春风抬着一个三层的锦盒进来; 后面跟着柳儿,却是一个人提着。
锦盒是紫檀木雕花镂空的,上面系着橘黄色的绸带,看起来十分沉重。
元宁瞧了很满意; “留一个在家里; 另一个送去盛府。细叶去吧,你能说会道的,替我回禀爹娘; 恭祝他们月夕安康。”
“是; 夫人。”细叶领了命; 差人抬着锦盒就下去了。
元宁刚松口气,丝绦又捧着食单上来。
“夫人,这是厨房拟的家宴单子; 您看看有什么改的。”
她本是随性之人; 嫁过来的时候就有了身孕,陆行舟体谅她,便让石言来陆府当管家; 石言从前就是陆行舟半个管家,来到陆府之后,一应事情管理得妥妥当当。细叶春风也颇能干,因此里里外外都没有什么事让元宁操心。
今日中秋,是她嫁给陆行舟之后第一个阖家团聚的节日。
从前在盛府,每到中秋,龙氏都忙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