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宠书香-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清册封为太子妃之后很快就有了身孕,那时候都盼着她能生下一个太孙,结果却是个女儿,本来想着她还年轻,来日方长,如今小公主都两岁了,她还没有喜信,为着这事,荣国公夫人明里暗里都操碎了心。
好在太子一直都把心放在林清身上,三年了,东宫除了原来的那个良娣,只多了一个承徽,两个人的肚子一直都没有动静。
“光顾着说话,我竟忘了今儿还有稀客来了。”皇后说着,转向龙氏和元宁母女。
龙氏和元宁这才上前给皇后请安。
“绘春,给她们看座。”
元宁扶着龙氏落座,自己却没有擅坐,而是站到了龙氏身边。
“松阳出去历练了三年,越发的乖巧了。”
元宁没有开口,只低着头,显得谦逊温顺,龙氏替她答道:“娘娘谬赞了。”
进宫之前她便与龙氏说好了,今日进宫,务求低调,尽量不开口说话。她是打定了主意远离宫里的是是非非。
皇后正要继续问话的时候,外面的人通传,说太子妃和芙熙公主到了。
林清片刻间就进了坤宁宫。
如今的林清,通身的气派与从前不能同日而语,以前是温婉可人的水仙花,眼下是富贵逼人的牡丹花。她看起来气色很好,只是眉宇间似乎笼着一抹愁云。她身边跟着一位身材丰盈的姑姑,怀中抱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娃娃。应当就是芙熙公主了。
芙熙公主是皇上第一个孙辈,又是东宫嫡出,一出生陛下就赐了封号,直接册封为公主。
小公主长得特别胖,足足长了两层下巴,但她一双眼睛生得又黑又亮,看起来特别可爱。
一进坤宁宫,她就在奶妈怀中拼命动起来,朝着皇后咿咿呀呀地笑。
她说话还说得不利索,元宁只大概听出了含含糊糊的“祖母”。
林清姗姗来迟,皇后原是不高兴的,一见到芙熙这可爱的模样,顿时被逗笑了,忙叫绘春把芙熙抱到凤座上,与她坐在一起:“乖孙女,肚子饿不饿?皇祖母这里给你备了好吃的,要不要吃?”
芙熙看着皇后,一边笑着一边伸手去抓皇后的脸。
绘春正要上去拦,皇后却摆了摆手,任由芙熙抓着:“她就这么大点劲儿,哪里就抓得疼我了。”
“母后可别大意,芙熙如今越发顽皮了,昨日她去殿下书房里玩,连撕了好几份奏折呢!”
“哈哈,撕得好,绘春,快把给她准备的糕点拿过来。”
很快便有人端上来几碟糕点小吃,有水晶饺子和梅花包子。这饺子和包子是御膳房特意为芙熙做的,每个只有大拇指的指甲盖大小,看起来晶莹剔透,小巧可爱。
芙熙一看到吃的东西,便松开了皇后,伸手去抓饺子。
她长得胖,吃东西的模样憨态可掬,坤宁宫的人顿时都逗笑了。
因她手上沾满了油,奶妈便抱着她往边上去了。
林清这才正式向皇后行礼。
“儿臣请安来迟,请母后恕罪。”
“罢了,芙熙年幼,你多分心照顾,才是你的正经事。”
林清低了头:“母后说得是。不过今日来迟,是因为东宫出了一件喜事。”
一听到喜事,坤宁宫里的人顿时都目光一动,尤其是荣国公夫人。
林清似乎猜到了荣国公夫人的意思,朝母亲淡淡一笑。这笑容有些凉,叫荣国公夫人看得心里咯噔一下。
“太医说宋承徽有喜了,儿臣着急安置她,因此来迟了。”
宋承徽是伺候太子起居的宫女,上月芙蕖公主感染了风寒,林清衣不解带地陪着芙蕖,有一日太子醉后一时兴起幸了她,过后林清便将她提了承徽,只没想到她福气这么大,居然一次就怀了龙种。
话音一出,荣国公夫人的脸色一下就变了,林潇在一旁拉了拉她,这才勉强挂着笑。
元宁想,也不知盛元柔听到这消息,心里是什么滋味。
皇后倒是泰然,微微颔首:“的确是喜事,本宫记得宋承徽很瘦弱,回头绘春送些补品过去。“
“牢母后费心了,这些本该是儿臣的职责。”
皇后似乎对宋承徽有孕的事不太在意,简单说过几句就又去说旁的事了,等到她说得乏了,才叫众人退下。
元宁因为是特别召进宫的,因此得了重重的赏赐,两匹滚雪细纱,两匹镜花绫,两匹天蚕冰丝,两匹织锦罗绸,还有一匣子东珠,颗颗饱满莹润,足有拇指那么大。
看着满满一车的东西,元宁不禁觉得,站一上午也算值当了。
第122章
从宫里回来之后; 元宁总算过上了几天安生日子。
自打回了京城; 她几乎是连轴转,一会儿操心这个,一会儿担忧那个; 没得半分松散的时候。
爹爹也终于闲了下来。他将巡视各省学政的情况在吏部交割完成后; 在家中休养几日便打算前往柊山书院。看着娘亲天天给爹爹收拾行囊,元宁也动了心思; 琢磨着借这个机会给陆行舟捎些东西。
吃的东西先装了一箱,从蜀地带回来的腊味腊肠捡了好多出来,前几日家里收的那批菌子都做了酱,装了好几罐。快过冬了; 山中湿冷; 又加上了两床新晒的棉被,想了想,又让裁缝赶制了手套和厚袜子。
当然不能明目张胆的捎东西。所有东西都是备了双份的; 一份给元康; 一份给陆行舟。对龙氏; 只说是给元康带的,大哥那般机灵,自然晓得另一份是给陆行舟的。
元宁正在蓁蓁院里清点着东西; 门房那边突然来报; 说荣国公府的姑娘来了。
不用猜,元宁便知道是林潇。
今天不知林潇是为着哪桩事。不管是什么事,来者是客; 何况林潇还是她的恩人,元宁忙叫人把林潇请进来。
林潇走路风风火火的,没多时就进了蓁蓁院。
她不是空手来的,给元宁捎了一支华胜,只瞄了一眼便知道价值不菲。
元宁知她素来出手阔绰,没有推辞,笑着接了礼,请她坐下喝茶。
林潇见院子里堆了大箱小箱的,顿时好奇地问:“你这才回来,又要出门了?”
“不是,我爹和大哥要在书院呆一阵子,我帮着收拾些吃用带过去。”
林潇轻轻“哦”了一声。
两人拉了一会儿家常,元宁见她心不在焉的,便笑道:“枯坐着也是无趣,我这院子里东西多也玩不开,要不,我们去湖边走走?”
一听到湖边,林潇顿时眼前一亮,不过这神色转瞬即逝,她很快恢复平静,微笑着点了点头。
元宁本就是故意提起湖边,自然没错过她脸上的小变化,只是没有马上拆穿她,强憋着笑,挽了她便往流碧湖那边去了。
其实,她也想找林潇说话的。
上次在寻欢酒楼匆匆见面,两人根本没顾得上说几句体己话,加上后来知道的事,元祯已经对她不满,想要了解情况,还得从林潇这边找机会。
两人不多时便走到了湖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吹着微微凉的和风,恍惚间像是回到了三年前的雁池边上。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有些感伤,又都笑了起来。
“你这三年,可是在外面玩疯了。”林潇长长一叹,似乎颇为感慨。
元宁不动声色地瞧着她,问:“你呢?你这三年,可遇到什么好玩的事了?”
“我天天呆在京城,跟你比起来,哪有什么好玩的事。”
“听说你跟我四妹很要好,经常跟她约着赏花听戏的,这还没意思呐?我一直觉得四妹的性子不好,没想到竟跟你如此投缘。”
林潇张了张嘴,嘿嘿笑了两声:“毕竟是你们家的姑娘,她说话也挺有意思的。”
元宁听她夸得勉强,想着她平时耐着性子跟盛元惠来往,只觉得好笑,但又只能憋着笑,板着脸故意说:“我自小就跟元惠不太合得来,在家里跟我关系最好的就是我哥哥。”
果然,一听元宁提到“哥哥”两个字,林潇的眼睛又亮了起来。
“你见过我哥哥吧?”元宁假装不经意的问。
林潇似乎紧张了一下,“嗯,见过。”旋即又补道,“都是远远的见过,没看清楚。”
装,接着装!
元宁心里窃笑。
“那真是可惜了,我哥哥长得一表人才,又有文采,气度非凡,还性格好,我一直在想,不知道哪家的姑娘会那么有福气,嫁给我哥哥这样的人。”
“你可真会夸人!”林潇捂嘴笑。
“不是我胡夸,就我回京城这阵子,我都知道好几家姑娘想跟我哥结亲。”
“结亲”这两个字一出,林潇果然怔了怔,一时竟没有说话。
元宁趁热打铁,继续补道:“我娘说,我姐姐都出嫁好几年了,我哥也该娶妻了。”
“倒也是……”林潇低声道,咬着唇问,“可有相中的吗?”
“哥哥的婚事我不好过问,不过听娘的意思,应当是快了。”
话音一落,元宁便察觉到林潇的目光一下就黯淡了下来。
“不过定也是我娘自己定的,爹说了,最后还是得我哥拿主意,也不知哥哥有没有应下来,若是应了,只怕过了年我就有嫂子了!那家里可就热闹了,姐姐一出嫁,都没人陪我玩了。”元宁假意没留意到她的变化,越说越起劲。
两人一直沿着湖边走着,眼见得就要走到湖畔小筑了。
元宁忽然顿住脚步,假装捂住了肚子,“呀。”
“怎么了?”林潇问。
“忽然觉得有点腹胀。”
“打紧吗?我扶你回去让府医看看吧。”
“不打紧的,就是早上的酒酿圆子太好吃了,我贪多了些,我自己去一下净房就好。你就在这里等我,不要迷路了。”元宁俏皮地眨了眨眼睛,不等林潇说什么,转过身就跑开了。
林潇心里装着事,点了点头,便垂头站在那里。
这地方她跟盛元惠一起走过很多次,根本不可能迷路。
她知道前面没多远,就是湖边的凉亭,再往前走,就是元祯住的湖畔小筑了。
林潇一时有些踟蹰。
她素来大胆任性,想什么就做什么。
但是现在,她有些紧张,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往前走。
去见他吧,若他要成亲,这一次就是最后一次了。
林潇握了握拳,深深吸了口气,迈着微微颤抖的腿,往前走去。
走了没多远,便看到凉亭里坐着一道修长的身影。
盛元祯坐在凉亭的栏杆上,背靠着凉亭的柱子,手里拿着一卷书,不时仰起头,望向湖面,似乎并没有专心在看。
林潇的脚步一滞,心跳得很快。
她自己也说不清是什么时候喜欢上元祯的。
或许是在他鼓励林溘坚持养伤不要放弃的时候,或许是在听说他奋不顾身救了林溘的时候,又或许是在灯市上第一次见面,大家撸起袖子剑拔弩张的时候,她就已经留心起了走上前讲理的他。
这三年里,她几乎每个月都会来盛府,林溘和元祯说话的时候,她就去找盛元惠玩。
她与盛元惠并不投缘,可若不借着这个名头,根本糊弄不了爹娘。
林潇在这一桩事上,并不大胆,每次与元祯碰面,也只敢看他一眼,元祯总是微笑着朝她点一下头。
她没觉得元祯对她笑是别有心意。
元祯那样好性子的人,看到谁都会笑的。
林潇一直以为,她只是喜欢看他笑而已,每个月到盛府跑一趟,看到元祯就心满意足了。
但现在听到元祯要结亲……
林潇难过得想哭。
她到底本性泼辣,不管如何,她总要弄个明白的。
林潇拿定了主意,便径直走到元祯的身后。
元祯听到身后有响动,以为是元宁,他漫不经心的回过头,却看到了含羞带怯的林潇。
他顿时大吃一惊,从凉亭的栏杆上跳下来,书也落到了地上。
“林姑娘,怎么走到这里来了?”
林潇双手紧紧攥着帕子,低着头不敢看他,好在她胆量仍在,鼓足勇气将心底的话说了出来。
“我来找你。”
这四个字一说出来,元祯顿时愣住了,只觉得一股火气从心底蹦出,一直烧到了他的耳根子。
他庆幸林潇始终低着头,没看到他这番模样。
“你……我……”一时之间,元祯竟然慌了神,连句话都说不完整,又或者说,他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
林潇这时候反倒镇定了些。
她悄悄抬起头,看着面红耳赤的元祯,忽然觉得底气更足了些。
她问:“你呢?”
元祯又是一愣。
林潇被他直愣愣的目光盯着,又局促起来,双手不停绞着帕子。
“我来找你”四个字,已经是林潇能问出口的最大胆的话了。
她不敢说,我喜欢你。
但她不知道元祯明不明白她的意思,更不知道元祯会不会回答她这个问题。
或许,元祯不知道她在问什么,又或许,元祯听明白了她在问什么,却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她焦急地等待着元祯的回答。
同样焦急的,还有躲在一旁的元宁。
她佩服林潇的勇气,又开始担心二哥。
假如她的傻哥哥,是真的醉心学业才拒绝与何予薇的婚事该怎么办?
正在林潇和元宁纠结得快要熬不下去的时候,元祯终于开口了。
他说:“我也是。”
第123章
林潇仰起头; 呆呆望着元祯。
元祯的目光没有半分犹疑; 定定看着她,脸上挂着一抹暖融融的笑。
这桩事,一直是梗在他心中的一粒沙; 时间久了; 便成了一颗珍珠。
如今他将珍珠捧出,放到林潇的手心; 心中再无畏惧。
元宁躲在后面,眼瞅着那俩人目光有些不对劲,立马咳嗽了几声。
林潇和元祯听到咳嗽,都收敛了情绪; 往后面看去。
元宁原是想板着脸的; 可她心底着实为哥哥高兴,脸上的笑意怎么都隐藏不住。
林潇见着她过来了,笑容又别有深意; 顿时有些忸怩。
元祯倒是坦然。
他知道今日林潇会出现在这里; 必然跟元宁有关系; 伸手刮了一下元宁的鼻子,转身便回了屋子。
林潇见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元宁怒骂:“你还笑得出来!我可是为了你们!”
“这么说; 你都知道啊?”
“在寻欢酒楼那天我就看出来了; 莫名其妙的,你怎么会突然跟元惠要好起来。”元宁冷哼了一声。
林潇急忙挽住她的胳膊,“阿宁; 你说我该怎么办?”
元宁瞅着她,“你不是把想问的话都问了么?还有什么怎么办?”
“我……我是说……之后……”
“你想怎么办?”元宁凑到她跟前,只觉得她局促的模样很可爱,“要不你过几日上门来提亲吧?”
“啊,”林潇应了一声,似乎是很认真的在思考这件事,“我提吗?那我现在就得跟爹娘说吗?我爹他……”
过了一会儿,林潇才反应过来元宁在戏弄自己:“呸,我正闹心呢,你还捉弄我!”
“你呀,就别操心了,安安心心的回家等消息吧。”
林潇红了脸,见元宁十分有把握的样子,心底有些不放心,“你不知道,我爹可不是好打发的。”
“你怕你爹为难我哥?”
“嗯,”林潇用力点头。
元宁不由得乐了,“本来要你做我嫂子,我还怕你往后欺负我哥呢,眼下我倒是放心了。”
“我欺负他做什么?”林潇涨红了脸分辨道,“我看起来很凶吗?”
“凶。”
林潇用鼻子轻轻哼了声。
在别人眼中她是凶,可是在元祯眼里,她才不凶呢!她也绝不会对元祯凶。
“你先别瞎想了,这事总归是要等父母之命,若真有什么不妥,我派人知会你,你回家安心等消息吧。”
林潇今日做了这般大胆的事,心中一直噗噗跳得厉害。
这会儿也没有心情留在盛家玩耍,便与元宁道了别。
元宁本想先去找元祯,但想了想,转身去往龙氏的院中。
龙氏听了这事,简直大吃一惊,做着发了许久的呆。
林潇的性子她也是有所耳闻的,要说她救过元宁,自然是个心性良善的好姑娘,但她霸道刁蛮的个性……对婆婆而言,实在不是一个理想的媳妇人选。
何况,儿女的婚事,历来都讲究低娶高嫁。
林潇出身高贵,是荣国公的掌上明珠,姐姐还是太子妃。
若她是林清那样柔顺的性子也就罢了,偏偏她……
“你确定你哥哥心仪的人是她?”龙氏终究还是不肯相信。
毕竟,元祯的个性她最清楚,照理来说,他应当是喜欢何予薇那样的淑女。
“娘,您若是不信,把哥哥喊来一问便知。眼下他已经想明白了,你只管问,他不会含含糊糊的。”
问自然是要问的。
龙氏叹了口气,心底幽幽地觉得对不起何家。
好在元祯没松过口,她一直未曾给过何家准信。
“娘,看您如此为难,难不成你已经应下何家了?”
“没有,我只是挺喜欢那姑娘的。”
龙氏一向心软,想着何家姑娘等了元祯这么久,总归是一片痴情。
元宁看出了母亲的心思,劝道:“您不必多虑,强扭的瓜不甜,哥哥既是不喜欢,若真的娶了回来,那才是真的对不住何姐姐。”
前世的嫂子,元宁是很喜欢的。
但是今日在湖边见了哥哥看林潇的眼神,那是前世的哥哥不曾有过的动情。
从前总觉得哥嫂和睦,相敬如宾。
但现在元宁懂了,若真的动了心,绝不会相敬如宾。
所谓的客气尊重,何尝不是一种疏离?
至少对夫妻而言,亲密无间才是最好的模样。
哥哥有了自己的心上人,何姐姐或许会伤心一阵子,但总好过两个人耽误一生。
……
林潇离开盛府后,便坐着马车回家。
现在的她,既欢喜又忐忑。
元祯的心里竟然真的有她,一想到他说“我也是”的时候,林潇的一颗心就激动得要从胸口里蹦出来。
但她又有些隐隐的担忧。
她自来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唯一惧怕的,就是荣国公。
自己的爹爹,她是了解的。
荣国公极为护短,对子女关怀备至,但同时,作为林氏的族长和国公府的公爷,他向来都是心狠手辣目标明确。
也不知道爹爹会不会为难元祯。
若爹爹拒绝了盛府的提亲,那该怎么办呢?
荣国公在府里是一言九鼎,他决定了的事,国公夫人也别想劝下来,除非……姐姐!
对了,姐姐如今是太子妃,即使是爹,也得听姐姐的意见。
只要姐姐肯帮自己,爹一定不会为难元祯。
林潇思忖片刻,忽然一扬眉,吩咐车夫赶去东宫。
她不知道,此时在东宫,荣国公正与林清激烈得争吵着。
“爹,您不必再说了,宋承徽的孩子是殿下的血脉,我怎么能对殿下的血脉下手?”林清厌恶地瞥了一眼摆在面前的锦盒,将锦盒往荣国公的方向一推,“这些东西,你赶紧拿走,以后再也别拿进东宫。”
“妇人之仁!”荣国公怒骂道,“就你这幅性子,早晚会叫那些梳头洗脚的贱蹄子爬到你头上去!”
林清别过头,“殿下说了,那只是一个意外。”
“意外,有了这次的意外,难道就不会有下次的意外?他若真的不在意,就该自己动手解决这个孽种。”
其实林清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
只是自她嫁进东宫,太子一向是爱重她的。
这三年里,太子基本都宿在她这里。
只有她怀着芙熙的时候,他在盛元柔那边住过。
太子是一直给盛元柔赐药的,他对自己的好,林清都记得。
可偏偏生过芙熙之后,她的肚子就没了动静。
他很卖力,她也很努力,可老天爷偏偏把这个好运送给了宋承徽。
太子在她身里送了那么多次,也抵不上宋承徽的这一次。
那天早上,是太子亲自过来告诉林清,宋承徽有了。
林清知道,太子心里在盼着儿子,这是他在暗示自己。
若她真的照荣国公所言做了,只怕她和太子之间的情分也就没了。
“清儿,在这个宫里,说什么都是没用的,只有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你让那个女人生下孩子,早晚地位不保!”
“皇后娘娘从未生过孩子,照样母仪天下地位稳固。”
“你……”荣国公气得浑身发抖,拿手指着林清,“你要有那个女人一半的心狠手辣,都轮不到我在这儿操这份闲心!你知道太子的娘是怎么死的吗?”
林清自然听说过那段骇人听闻的传闻。
她咬了咬唇,“那她也没有害过殿下。”
“那是因为她生不出来!清儿,你还年轻,多得是机会,长子只有一次机会,只要你生了嫡长子,往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可宋承徽怀的未必就是儿子,或许只是一个女儿!”
“那也不能叫她的贱种来分芙熙的宠!”
林清垂着头,闭目不语。
“清儿,我知道你的性子,不是爹要逼你,可你就是命中注定要走这条路,你还记得三年前在这间屋子里的事吗?”
三年前……
林清的双拳不禁紧紧捏起。
她怎么可能会忘?
三年前,在她大婚的那天,就在这间屋子里,她身着华服坐在龙塌上,眼睁睁看着柜子里窜出两个人,捂住洛川郡主的口鼻,将她像放牲口一样扔进箱子,旁若无人的抬出去。
她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事,以至于晚上与太子洞房的时候,一直浑身发抖。
“你知道爹为什么一定要在你的面前动手吗?其实,要杀洛川,爹可以想一百种办法,但是爹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在东宫动手。”
林清默然,缓缓地摇了摇头。
“因为爹想让你知道,身居高位的人,从来都是踩着别人才能走上去的。从你跨进东宫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走进这个漩涡,永远无法脱身。”
第124章
自从龙氏知道了元祯的心意; 接下来的事情办起来就快多了。
跟卫国公夫人合计之后; 请谢蕴宜往太子妃那边走了一趟,太子妃一口应下了这桩亲事。
龙氏便与盛敏中一道,请了媒人前往荣国公府提亲。
有太子妃作保; 荣国公府这边自然一切顺畅。
纳彩、问名、纳吉、纳征……元祯娶妻的聘礼是龙氏很早就预备妥了的; 但眼下是要去荣国公府下聘,原先预备的自是有些不够了。不得已; 龙氏又动用了自己的嫁妆。元慈出嫁的时候,龙氏就拿出去了一大半,好在卫国公府下的聘礼不少,这样七七八八加起来; 给林潇的聘礼总算是备齐了。
纳征过后; 便是请期。
盛林两家商议过后,将婚期定在了来年的三月。
家中事务繁多,盛敏中顾着书院; 龙氏一个人力有不及; 许多事都是元宁在帮衬着。
湖边小筑是元祯养伤之所; 地方小,还不带院子,自是不能当做新房。
元祯从前住的那院子大小还合适; 只是太过简朴。
龙氏便将翻修院子的活交给了元宁。
元宁领了差使; 自是尽心竭力地去办,将院子往外扩建了一圈,里里外外的陈设也都换了一遍。林潇的喜好很简单; 不管什么都是,都要最好最贵的就是了。
一忙起来,时间就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便到了春闱开考的时候。
会试的时间为二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三天。
柊山书院提前在京城里包了一座客栈,其实就是元康让常云找了了一家离贡院最近的客栈。这倒不是占常云的便宜,反倒是常云占了便宜,柊山书院可是盛敏中和唐九川的学生,柊山书院的赵琰和紫阳书院的曾祺都是状元的热门人选,京城里大大小小的赌馆都开了赌局,赔率已经到了一比十。若柊山书院真有人高中,往后这客栈的房间可就一房难求了。天下那么多读书人,谁不想沾一沾状元的文气啊!
元宁知道陆行舟必然能中,但仍然在心中为默默祈祷着。
她几次三番地想去客栈探望,可一想到龙氏上次的耳提面命,只得按捺住心情。客栈里全是书院的人,都是男子,若是传出去了什么,的确是不好。
待到会试放榜这一天,元宁终于一大早就起了床,让春风和细叶给自己精心描妆打扮,吩咐底下人套车出门。
元宁自以为已经到了很早了,谁知别人到的更早。
礼部的门前早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别说马车了,连只苍蝇都不好飞过去。
柳儿出去打探了一圈,说没到放榜的时辰。
外面人太多,丝绦怕有人冲撞着元宁,拦着她不让她下车。
元宁便戴了冪篱,叫他们把门帘拉开,远远看着张榜那边的动静。
三月的天气,明明是最舒服的时候,但这条街上的人看起来都躁热不安。
元宁本还沉得住气,眼见得周围人都紧张兮兮的,也不自觉的被感染了。
“请问是盛府三姑娘的马车吗?”
正在这时候,有一个书童模样的少年走到了元宁的马车前面。
元宁本就开着车帘,听到声音就弯腰探出了头。
那书童衣着异常华贵,比寻常人家的公子派头还足一些。
元宁觉得他有些眼熟,还没说话,丝绦就挡住了她的视线。
“是盛府的马车,你有什么事吗?”
“我是卫国公府的,我家公子说天气炎热,给盛姑娘送了些茶点过来。”
盛府和卫国公府是通家之好,送些茶点不算什么,丝绦便接了茶点。
那书童不再多言,恭恭敬敬朝元宁行了一礼,便转身离开了。
元宁目送着他离开,眼见得他走出人群,往大街边上一座茶楼走去。
那茶楼的二楼开着窗户,一个年轻公子正站在窗前,望着元宁这边。
那公子身姿颀长,面若美玉,身着宝蓝色直缀,戴玉冠,佩玉带,通身贵气逼人。
元宁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谢冲。
隔着冪篱,她看见谢冲对自己笑了一下。
她微微屈身,朝谢冲福了一福,便退回了马车里。
上次在卫国公府同姐姐闲聊时,她才知道谢冲这三年也一直在柊山书院学习,他天资聪颖,功课进步非常大,跟陆行舟、赵琰等人同时中举。因他一直在书院里,元宁几次去卫国公府都没遇到他,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到。
前世的谢冲是个混世小霸王,根本没参加过科举,全凭着皇后和卫国公府的庇护领了个闲散差事。
元宁也不知道他这次能不能中。
想着从前和谢冲的那些旧事,不禁唇角一扬,伸手便捡了一块糕点。
谢冲送过来的茶点很简单,却精致异常。
紫砂壶是一盏新点的六安瓜片,除了茶,白瓷盅里还装了生津止渴的醍醐汤。碟子里是四样精致是糕点,桃花糕、鸳鸯卷、杏仁酥、合意脯。卫国公府的点心师傅是京城里最好的,元宁吃了一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