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宠书香-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儿子的身体事大,龙氏听得觉得有理,只能作罢。
  元宁在宫中陪了元祯三日; 这时候已经不那么悲伤了; 也帮着安慰母亲。
  在一旁的元康听着笑道:“其实婶婶说得有理,这养伤啊,药材是一方面; 心情也是一方面,心情好,自然就好得快。”见元慈要说他,忙补道,“吃什么咱们还是听太医的,不过要是有什么想玩的想看的,元祯跟我们说说,省得在这里干躺着无趣。”
  “多谢大哥,我这个样子,有想玩的我现在也玩不了。”盛元祯略一垂眸,脸上的神情说不出的伤感。
  他不后悔救人。
  但救人的代价确实是他救之前没有想过的。
  手没了,以后要如何写字如何用剑?
  “找乐子不一定非要站着。我告诉你,我还就喜欢瘫着!”元康似看出了他的心思,笑道:“我看你这院子实在无趣,不如搬到湖边去住?那边还栽着梨花,已经结了花苞,很快就要开了。等过阵子你能坐起来了,还能在窗边钓鱼。”
  元祯只是笑,却没有吭声。
  “我觉得大哥说的在理,流碧湖边那个阁楼收拾收拾就能住。”元宁也觉得哥哥这小院太素了些,平日里倒没什么,如今哥哥心情不好,更应该看些花红柳绿的东西,“不着急现在搬,等十日后太医来看过了再搬。”
  “对,那湖边阁楼的房间看着挺大的,要不也给我铺一张床,我跟元祯一块儿住,也好热闹热闹。”
  “你们俩住一起?这行吗?”龙氏拿不定主意。
  既觉得元祯需要静养,又觉得有元康陪着说话,元祯不至于消沉。
  所有人一齐看向元祯。
  “大哥能来陪我,当然求之不得。只怕大哥别嫌跟我一块儿住麻烦。”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一会儿我就安排人把湖边的阁楼收拾出来,过阵子你们两兄弟就住进去,这个时节还能在外面多栽一些花。”龙氏正苦于不能为儿子做些什么,听到这个提议顿时觉得好。
  她这个儿子从小就不讲究吃穿,在这方面的追求就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跟苦行僧似的。
  这回她得好好给他整理个雅致的好住处出来。
  “唷,都在这儿哪?”
  正说着话,韩氏领着夏吟秋进了门。
  龙氏听着她语调轻松,心中微微不悦,只淡淡喊了一声:“大嫂。”
  其余人都唤她“伯母”,只有元康听了元柔的吩咐,叫她“夫人。”
  韩氏也不在乎,只走过来,瞧了元祯一眼,竟伸手去碰了碰元祯重伤的手臂。
  “你这是做什么?”龙氏吓了一大跳,立即伸手去抓住她。
  夏吟秋道:“二夫人,我外公是边关一带最有名的外伤大夫,我娘的医术也不比外公差。连守城的将军受了伤,都来我家医馆看病呢!”
  听夏吟秋这么说,龙氏倒是有些惊讶,不过依旧不太信得过韩氏,只道:“宫里的太医已经给元祯看过了,药方都出了,就不劳大嫂费心了。”
  “宫里的用药自然是最好的,不过他这只手骨头都已经碎了,用最好的药能尽快重新长好骨头,但你的手臂能不能像从前一样舞刀弄枪,却非药力可及。”
  韩氏这一番话正说进病榻上的盛元祯心底,他立马追问道:“大伯母,那我要怎么做,才能恢复从前。”
  “这个因人而异,我见过一两年就恢复的,但非常少见,大多数人……或许永远不能恢复。”韩氏打量他一眼,“恢复的方法其实不难,只是这个过程实在太漫长,日复一日的重复练习能够把人逼疯。”
  “大伯母,请你教我好吗?”
  “你先安心养病,等伤口长好了再说。我总归还要在京城住半年,不着急的。”
  龙氏没想到韩氏真有法子,虽然她是半信半疑,但见元祯的眼睛里总算出现了些许神采,她心中也放心了些,急忙向韩氏道谢。
  “有劳大嫂费心了。”
  “这个没什么,能不能恢复,主要看他的心志够不够坚定。”
  元慈好奇道:“大伯母,你以前是行医的?”
  “我倒不是,只我父亲开了一家医馆,夫家亡故后我就带着吟秋一直在医馆帮忙。”
  “元宁!元宁!”
  说着话的当口上,门口忽然传来一阵疾呼。
  元宁听出是谢冲的声音,生怕他冒冒失失闯进来扰了哥哥的休息,便自己迎了出去。
  她一出门,谢冲就从院门外跨进来。
  “你怎么来了?”
  “我有话问你。”说着,谢冲便伸手来拉元宁。
  元宁忙把手放到背后,不叫他拉。
  “你有话直说就行。”
  “这儿不方便,去别处说。”
  元宁皱眉,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自是不肯。已经想好要跟谢冲保持距离,凑到一块说悄悄话怎么行。
  “你有话就在这儿说,我还要照顾哥哥呢!”
  “这儿?”
  “嗯,你不说,我就进去了。”元宁说完,见他没什么反应,就真的转了身。
  谢冲哪里肯让她走,伸手就拉住了她的手腕。
  “啊,好疼!你放开我!”元宁被他拉疼了,忙伸手去拍他,可他越握越有劲。
  这情景,实在像极了当初他们第一次在卫国公府见面的情景。
  屋子里的人听到动静,齐齐冲到院子里来,元慈和元康见状,二话不说就上前去拉谢冲。
  谁知谢冲却死死不肯放手。
  “谢冲,你快撒手,阿宁的手都要被你拉断了!”
  “我只想问她一句话。”
  “有话你就问!”元慈极不客气地吼道。
  “好,我问你,”谢冲紧紧握住元宁的手,眼神也越来越重,“元宁,你愿不愿意嫁给我?”
  嫁给谁?
  元宁一时间忘了疼痛,直愣愣地看着眼前的谢冲。
  谢冲这么火急火燎的闯到家里来,就为了问自己这个?
  就在不久前,她还在想,姐姐被谢檀在灯会当众告白是什么感觉,而现在她就在自己家里被谢冲当众告白。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刹那间聚集到元宁身上。
  龙氏、韩氏、元康、元慈、元淳、夏吟秋、刘嬷嬷、冰冰、楚楚、松涛、竹箫……当然,最炽热的那一道目光是谢冲的。
  “你……你在说什么?你先放开我。”元宁不敢直视谢冲的目光,只觉得双颊被他的目光灼烧得火辣辣的,不自觉地就垂着头,恨不得找个地方躲起来。
  方才谢冲说要找个地方说话,她怎么就回绝了呢?
  “阿宁,你回答我啊,你到底愿不愿意嫁给我?”谢冲此时已不顾什么场合,只想求心底的一个答案。
  “你别管其他人,别管什么哥哥姐姐的,我就问你,你到底喜不喜欢我,愿不愿意嫁给我?”
  满院子的人都盯着元宁,元宁只低了头,“你先放开我。”
  “好。”
  谢冲总算是松了手。
  元宁忙握住自己的手腕,揉了许久,才抬起半边脸,望着谢冲。
  谢冲已比她高出半头,脸上亦脱去稚气,初具少年风姿。
  他的脸上,写满了焦急,也写满了真挚。
  那样的神情,元宁不忍心多看。
  “阿宁。”他轻轻的催促了一声。
  可他越是催促,元宁越是难以出口。
  龙氏这会儿已经回过神来了,忙给周遭的人使眼色,纷纷退出了院子。
  片刻功夫,院子里便只剩下他们两人。
  “阿宁,我知道我哥和你姐姐的事,可我不在乎。皇姨母最疼我的,只要我去说,她一定会答应我的。阿宁,我只要你告诉我,你愿不愿意嫁给我?”
  嫁给谢冲……自然是一个不错的归宿。
  但这只是衡量各方面利益之后的考虑,若要说感情……
  谢冲以真心问她,元宁又岂能不以真心回答?
  “我……我待你与待他人无差。”
  谢冲微微怔松。
  元宁始终低着头,她也知道谢冲一直在看着自己。
  除了那句话,别的她也再说不出什么了。
  “我要进去照顾我哥哥了。”
  元宁丢下这句话,便进了屋。
  谢冲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等着初春那带着寒气的风将他心头的灼热一点一点吹冷。
  直到凉透了,他才走出院子。
  院子外面,龙氏和韩氏早已离开,就剩下元慈元康和伺候元祯的下人还在。
  元慈瞧他一眼,也不知该说什么,直接领着下人进了院子。
  元康倒是乐呵呵地,走到谢冲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谢冲抬起头,从袖子里取出一块玉,放到元康手里。
  “这是和田暖玉,你拿给元宁,挂在身上就不怕冷了。”


第70章 梨花
  元宁冲回屋里; 却没走进去。
  悄悄回头; 看到谢冲站在静静站在院子里,过了一会儿才离开。
  元宁在心中叹口气,转过身; 见病榻上的元祯正对着自己笑。
  “哥; 能不笑话自己的妹妹吗?”
  “我这不是笑话,是开心; 我的小妹妹也有仰慕者了。”
  元宁见元祯露出笑意,倒也觉得欢喜,还想说点别的,元慈和元康从外面进来了。
  因知道他们可能笑话自己; 元宁忙抢道:“都不许跟我说话。”
  谁知话一出口; 就都笑了起来。
  元康走过去,将谢冲留下来的和田暖玉放到元宁手中。
  “这是什么?我不要。”
  “留着罢,若退回去; 只怕他会更伤心。”
  元宁捧着这块温热的玉; 眼前似乎又浮现出谢冲落寞离开的身影。
  元慈止住笑意; 将她又拉回到院子里。
  “姐姐,我知道你想问什么,我刚才对他说的; 都是真心话。”
  “真的?”元慈自不肯信。
  “当然是真的; 姐姐,难道你觉得我会喜欢谢冲那个小皮孩?”
  说完,见元慈仍有疑虑; 元宁继续道:“我不过是见他有些难过,心里不忍罢了。”
  见元宁如此笃定,元慈终是没再说什么。
  “姐姐,你们先在这儿陪着哥哥,我回院里换身衣裳。”
  一早出了宫,到家就直奔哥哥这里,忙进忙出的,又经过谢冲这一场大闹,元宁还没来得及修整。
  她又回屋子里跟两位哥哥说了一声,便先回府了。
  冰冰和楚楚跟着她,一副想笑又不能笑的模样。
  元宁走了几步,便恼道:“你们要说什么现在就说,千万别回院里继续说。”
  冰冰和楚楚听着她嗔怒的声音,会心的一笑。
  “我们才不是笑话姑娘,是为了姑娘高兴。咱姑娘这样好,都让国公府公子逼婚到家里来了。”
  “好啦,这话你们已经说过了,一会儿到院里可不许再说了。”
  冰冰和楚楚齐声称是。
  可一到蓁蓁苑,就看到细叶和春风脸上带着笑迎上来。
  元宁凶巴巴地看她们一眼,两人才把话咽回肚子里,可那意味深长的笑意躲在眉眼深处,怎么都散不去。元宁只觉得心烦意乱,换好了衣服便往院子外面跑,不让丫鬟跟着。
  她并未直往哥哥院子去,而是独自走着。
  一会儿想想哥哥的伤病,一会儿想想谢冲的告白,心里乱得慌。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流碧湖。
  湖边的树已经萌出了新绿,元宁走近前去看,果真见梨树上都结出了小花苞。
  看着眼前这些勃勃生机的东西,心情顿时好了一些。
  是该让哥哥搬到这边来住。
  元宁一边想着,一边伸手去拉梨树的枝桠,想闻一闻花苞里有没有香气。
  可惜她高估了自己的身高,压根碰不到树枝。
  她不信邪,踮起脚尖又试了一次。
  树枝轻轻动了动,依旧高高挂起。
  元宁深吸了一口气,猛然往上一跳,伸手去抓那树枝。这一回树枝被她撞得乱颤,却已经没有握住。
  正在她心灰意冷的时候,那梨花枝忽然坠了下来,刚好送到她的鼻尖。
  嗯,很香。
  然后她才回过神,轻轻抬起头。
  只见一只白净细长的手握住了梨树枝,将它压到了她的面前。
  那手生的好看,一时叫元宁移不开眼。
  等到她反应过来时,已经听到身后那人的哂笑。
  “小矮子。”
  元宁顿时恼了,猛地转过身,狠狠去踩他的脚。
  他自是反应极快,一下就躲开了。
  “不仅手短,腿也短。”
  “哼,我当然比不得陆公子人高马大,不过我才十岁,有的是我长的时候!”
  陆行舟若有所思,过后方才一笑:“那你可要快些长了。”
  他这话说的有些意味深长。
  元宁撅了撅嘴,见陆行舟另一只手里提着东西,好奇道:“你来看我哥哥?”
  “嗯,带了些伤药。”
  方才那句“小矮子”实在伤了元宁的心,她立马赶起客来:“那陆公子请回吧,宫里的江太医把药材和药膳都给我哥配齐了,你这些药他用不上。”
  “真的?”陆行舟提起药看了一眼,“不要就算了,以前泓济老头说,玉参断续膏虽好,却不是最好,若能在里面再加一味药引,方能引得药力尽出。”
  “真的?”元宁一听到这句话,哪还记得刚才的仇怨,“真是泓济大师说的?”
  “当然。”
  元宁狠狠瞪着陆行舟。
  很显然,他的表情说明,他现在已经不想把药材交给元宁了。
  这人什么多余的话都没有,偏偏那一双眼睛里闪着坏光,元宁只望一眼,就都明白了。
  “刚才是我说错了话,得罪了,陆……”她特意咬重了最后两个字,“哥、哥。”
  陆行舟难得的露出了一个笑意。
  “走吧,去我哥那里。”
  “嗯。”
  元宁走在前边,陆行舟落后她半步。
  “江太医怎么说?”
  这问话一出,元宁刚刚才飞起来的一颗心又沉了下去。
  “江太医只说无性命之忧,可手到底能不能长好,他没说,只说十日后再看。”
  事情的大致经过,陆行舟已经知道了。
  被百年沉香木压住,能保住性命已属难得了。
  “陆哥哥,你说我哥的伤泓济大师有办法吗?”
  陆行舟道:“治疗骨伤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养,玉参断续膏已经是最好的药材。只不过……”
  听他话锋一转,元宁顿时又紧张起来:“只不过什么?”
  “若一个人养的时间太久了,很可能连手带人一起养废了。”
  元宁忽然想起了韩氏的那一番话:能不能恢复全凭他的心志。
  哥哥应当是可以的。
  元宁默默地想。
  因说着话,两人很快就来到元祯的院子外面。元宁想起先前谢冲来时,被院子里众人围观的情形,瞥了一眼身旁的陆行舟,忽地就打起来退堂鼓。
  若走进去他们又拿谢冲的事来取笑自己可怎么好?
  都是自家人还好,若是拿到陆行舟跟前说……
  元宁便止住了脚步。
  “我大哥和二哥都在里面,你进去吧,我先回我院里了。”
  也不等陆行舟回答,就自顾自地跑开了。
  陆行舟目送着她蹦蹦跳跳的背影,便觉得她实是该快些长了。


第71章 点茶
  “娘娘; 新茶已经点好了; 我给您配了三种茶果。”
  坤宁宫中,元柔捧着一个银盘,躬身站在皇后身边。那银盘上摆着一个翠绿的玉质茶杯; 里面的茶水澄澈; 飘着雪的空灵气息。旁边还有一个小碟子,装着三种颜色的茶果; 每一个都很小巧,却异常的精致。
  皇后面含春风,从银盘上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又吃了一块红色茶果; 神情愈发满意。
  “说起来这茶和茶果都是我平日里用惯了的,怎么到你的手里,就更有味了呢!”
  元柔将银盘交给旁边的宫人; 笑着回话:“这泡茶的水是初一那日我一早去梅花上采的; 放在家里足足养了一个月; 雪和梅的精气只融成了这一杯茶。能给娘娘点茶,也是那梅间积雪的造化了。”
  “难为你有这份巧思。这宫里一向不缺好东西,只缺有心人。”
  一旁的绘春忙笑道:“娘娘可真够偏心的。”
  “本宫怎么偏心了?”
  “您要夸元柔贴心; 夸便夸了; 偏把我们都骂上了,敢情我们都是没心没肺的人了!那是不是该请罪了!”
  皇后哈哈一笑,“就你心眼多。”
  元柔亦是笑:“绘春姑姑那是七巧玲珑心; 最是妙人儿,这才能在娘娘身边一直伺候。”
  她们三人有来有回的说着话,身旁陪着的柔淑、玉嘉等几位公主插不进话。
  尤其玉嘉心情复杂。
  一开始她打心眼里瞧不上盛元柔,后来盛元宁失了宠,她心里痛快,但也没拿盛元柔当回事。等到盛元柔正式进了宫,凭一幅画得了皇后的喜欢,她也没怎么转变态度。
  毕竟讨好皇后的人很多,盛家到底是失了宠,盛元柔又能如何呢?
  谁知这十几日以来,皇后竟越来越喜欢盛元柔。
  不止早上请安的时候会留她说话,下午也有召她陪伴。
  如今不止聊天,连喝茶备果都要盛元柔服侍。
  玉嘉瞧着盛元柔说话也没多特别,自己也常常说话捧着皇后捧着绘春,怎么皇后就只喜欢听盛元柔说话呢?
  “娘娘,庆国长公主和梁国公夫人到了。”
  听到通禀,皇后这才停了闲聊,宣她们进来。
  庆国长公主作为当今圣上唯一还活着的亲兄妹,在宫中待遇极高。即使是皇后,也不会在她面前摆架子。梁国公府也是四大国公府之一,声势虽不如荣国公府和卫国公府,但因执掌漕运衙门,也是不容小觑的。原本皇后亲近的卫国公夫人和荣国公夫人因着近来这些事极少进宫,倒是梁国公夫人来得更勤了。
  “皇嫂。”
  “赐坐。”
  庆国长公主坐上首,梁国公夫人紧随其后。
  “妹妹,洛川可好些了?”
  “已经大好了,原就不是什么重伤,只是摔得肿了些,她自小就爱舞刀弄枪的,这点皮外伤不碍事。”
  皇后笑道:“本宫就喜欢洛川这样大气的姑娘。宫里的公主们,除了嫁出去的昭文,别的都太柔弱了些。”
  “她这脾气,就是要强,非要去骑什么汗血宝马!有时候我说她,她也不听。”
  梁国公夫人道:“郡主是个有主意的孩子,做娘的也可少操心。”
  “哪里的事!她这样横冲直闯的,我操心更多,放眼京城,连个上门提亲的人都没有!”
  皇后思忖:“洛川就要十六了,是该寻个人家。”
  庆国长公主故作为难,只是不语。
  梁国公夫人与她亲厚,知她心中所想,便道:“不如就请娘娘给洛川指一门婚事。你要有中意的人家,也可跟娘娘说一说,娘娘母仪天下,自能替洛川拿主意!”
  “我倒是中意,可我那倔女儿不中意!”
  皇后却不接话,含笑不语。
  关于洛川的心思,她是知情的。
  以洛川以往的张扬行事,宫里的人基本都知道她的心思,只是没人捅破。大家都觉得,她的想法实在太过离谱,洛川和陆行舟两人身份地位悬殊,怎么可能在一起?
  以往陆行舟对洛川的回避与拒绝,也是自知两人之间的鸿沟,不敢逾矩罢了。
  于皇后而言,自然也觉得不妥,但理由又是另一个隐秘了。
  见皇后沉默,梁国公夫人只好道:“难不成郡主自己有中意的人吗?”
  “可不是吗!”庆国长公主说完,望向皇后那边。
  皇后闻言,缓了缓,终于开了口:“洛川这孩子本宫是极喜欢的,她若是有中意的,本宫也想促成佳偶。只不过前阵子陛下跟我提过洛川的婚事,本宫瞧着皇上已经有意向了,妹妹不如先去问问陛下的意思,若是能得陛下伺候,自然更好。”
  庆国长公主闻言,便知皇后是不想管这事了。
  她不动声色,笑着略过此事,抬眼望向皇后身边的元柔。
  “这姑娘是谁?瞧着可真喜欢!”
  绘春道:“这是盛府的元柔姑娘,进宫来给玉嘉殿下做伴读的。”
  “盛府?是少师大人府上吗?”
  皇后眉梢动了动:“少师?”
  “娘娘这儿可能还来消息,我刚刚进宫的时候碰到魏公公,说要去盛府传旨,要封盛敏中先生为太子少师。”
  皇帝要大封盛敏中,皇后自是知道的,却没想到一出手就是太子少师。
  想当初盛敏中辞官前,也只是官居一品,如今是位列三公了!
  不过少师这一职,位虽高,却是虚衔,对朝政的影响不大。
  皇后对盛敏中没什么恶感,只觉得是个书呆子而已。
  当然,这个书呆子并不笨,更可以说是个人精。
  当初编纂的全书,足以名垂青史,尔后的急流勇退,让皇帝念了他这么多年的好,四处讲学,在民间又赚足了名声,如今还封了少师,做到这一步,对一个书呆子来说,实在是极致了。
  “这倒是好,少师是当世大儒,有他教导太子,必定不错。”
  元柔听着她们的对话,一直温柔的笑颜微微动容。
  她只道叔父最多官复原职,谁知竟封了少师!
  叔父最大的依仗便是皇帝的信任,获封太子少师……往后便能与储君亲近起来,也可保日后地位稳固。
  将来储君即位,还能升任太师……
  虽同样姓盛,她却高兴不起来。
  她虽养在二房,却并不是二房名下的女儿。
  元慈有了少师父亲,嫁到卫国公府做世子夫人只是时日问题,将来元宁议亲,也不会比谢檀差到哪里去。
  只有她,会被自己无能的糊涂父亲嫁去边关!
  可恨二叔二婶口口声声心疼自己,也不会为自己争取半分。
  更可笑的是,前番她还在元宁面前说一笔写不出两个盛字。她们虽然都姓盛,可此盛与彼盛,实在是天差地别!
  “那是自然。”庆国长公主笑道,“少师的学问那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不过我是个大老粗,学问的事我不懂,只爱听些坊间故事。这少师府上今年可真是出尽了风头。”
  梁国公夫人立马接过了话头:“我看少师府就是跟卫国公府有缘分,前有灯会悔婚,今有上门逼婚。”
  皇后听到卫国公府四个字,登时被提起了兴致。
  因为元宵节灯会的事,她恼了卫国公府,连亲妹妹几次进宫问安都没给好颜色看,底下的人提过几次卫国公府的事都遭到她的训斥,吓得不敢再提了。
  但庆国长公主一说“上门逼婚”,这四个字顿时把皇后勾住了,顿时勃然大怒。
  “上门逼婚?盛家去卫国公府逼婚了?私相授受还有脸逼婚?”
  “却不是盛家去卫国公府逼婚,而是卫国公府去盛家逼婚。”
  皇后听得疑惑了。
  其实自元宵节那日后,她就知道皇帝和卫国公的态度,因此才恼怒卫国公府。
  虽然她不乐意,但大势已成,她也无可奈何。但她觉得无论如何,这桩婚事都该拖一拖再办。
  卫国公府上门去逼婚?
  他们难道要跟自己撕破脸吗?
  “可不是嘛,不过娘娘想岔了,卫国公府去逼婚的不是世子,而是小公子。”
  “冲儿?他逼什么婚?”皇后已然听得云里雾里,完全被庆国长公主牵着鼻子走。
  “他呀,看中了盛府的三姑娘,从卫国公府一路闹到盛府,当街飞马,撞翻了好几个人,闹得大街上鸡犬不宁的,闯进盛府当面去问人家姑娘要不要嫁给他。”
  谢冲到底皇后最疼爱的孩子,听到庆国长公主这一番叙述,皇后毫不动容。
  甚至她也不怪谢冲上门逼婚。
  当初本就有意撮合的,两个孩子看着也是金童玉女情投意合。只是因为谢檀的悔婚才作罢,实在可惜。
  皇后这才稳住了心神,“冲儿天性率真,若他有意,本宫当给冲儿做主。”
  坤宁宫中的人听到这里,都暗道皇后太过偏心。
  谢檀跟谢冲是嫡亲兄弟,同样是向盛家姑娘告白,一个被罚去万寿宫做苦役,另一个却被夸赞天性率真。哪怕换做任何一个皇子或公主做下这些事,都不知会受何等惩戒。
  其余人都不敢将故事说下去,只有庆国长公主笑道:“只怕皇嫂没法做主了。”
  “怎么讲?”
  “盛府的三姑娘,已经将冲儿拒了!”
  “什么?!”
  这一次,皇后是真的惊掉了下巴。


第72章 戏弄
  元宁趴在窗台上; 呆呆望着冒出嫩黄色芽的桂花树。
  她还不知道自己又惹怒了皇后; 但她的心情本来不太好。
  十日前谢冲在卫国公府和盛府的大闹之后,虽然两边府上都有严令不外传,但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传遍了京城。
  毕竟; 谢檀在灯会上的大胆悔婚,已经是京城百姓街知巷闻的; 现在谢冲又闯到盛府来逼婚,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都说盛家会养女儿,养出来两个女儿,国公府公子都争着想娶。
  自然也有一些不好听的说法; 有的说两姐妹狐狸精转世; 还有的说是盛府请高人对卫国公府做了法,迷住了他家的男子。
  对这些话,元宁自是不在意。
  可她现在成了京城里风口浪尖上的人; 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议论; 实在是不爽。
  昨日她不过是想去绸缎庄替哥哥选几幅帘子; 便被好几个夫人围住。
  说的嘛,自然都说好话,什么盛家的姑娘就是好看; 就是会养女儿; 可落在元宁耳朵里,总是有些烦。
  想清静逛个街都不成,只能闷在园子里。
  再加上她前日给谢蕴宜去了一张帖子; 迟迟没有收到回帖,心中亦有些不安。
  生怕自己之前的错误举动坏了姐姐和谢檀的婚事。
  “姑娘,姑娘!”细叶急火火地从外面跑进来。
  这可不是她的性子。
  元宁顿时抬起头,皱起眉来。
  总归不是谢冲又上门了吧?
  “姑娘,姑娘!”细叶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一直到元宁眼前还在喘气。
  冰冰给她端了碗水。
  等细叶喝完了水,才顺过气。
  元宁问:“到底怎么了?”
  “方才,宫里来人传旨了。”
  传旨?
  元宁心中一紧:“皇后娘娘?”难不成皇后溺爱谢冲至此,要强行赐婚吗?
  “不是皇后娘娘的懿旨,是皇上的圣旨。”
  皇上?
  元宁揣摩片刻,随之一阵狂喜:“是给爹的?”
  细叶喜不自禁,急急点头。
  “是宫里的魏公公来宣的旨,封老爷为太子少师。那魏公公来的匆忙,因此只让老爷夫人领了旨便离开了。”
  太子少师……
  本朝的“三师”、“三少”历来都是加爵赠职,没有执事,因此并不常设,如今只有一个太师。
  三师是一品,三少是从一品。
  爹爹的品级虽不如从前,地位却更进一步,也昭示着陛下对爹爹的重视。
  于天下读书人而言,爹爹的清贵之名仍在。
  更重要的是,姐姐与谢檀的门第,总算是相当了。
  太子少师,这个官职真是加的太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