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宠书香-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被这种人喜欢?
  “家里有人生病了,所以去皇觉寺请泓济大师请脉。”
  洛川郡主轻轻动了动眼皮; 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你大姐也去了?”
  “是。”
  洛川郡主的皱了皱眉; 眼中流露出一种厌恶。元宁真是一刻也不想跟她呆下去了。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救兵来了。
  “盛元宁,你在这儿那?”
  这个声音; 元宁一抬眼,就看到站在屋檐下的谢冲。
  这小霸王许久不见,感觉身量又窜高了一点,圆嘟嘟的娃娃脸上也清减了一点,显出一些清俊的轮廓。
  穿着一身宝蓝色织锦的长袍,显得贵气无比。
  只是上一次见面,丝绦把谢冲打趴下了,也不知道这小子是不是来找她寻仇的?
  但看他脸上的表情,似乎并不凶悍……
  洛川郡主见是谢冲,虽然不喜,也不能训斥他。毕竟,这里是坤宁宫,皇后娘娘可是谢冲的亲姨娘。
  “盛元宁,我说你呢!你呆着干嘛?皇后娘娘召见,还不快去,难道你想抗旨吗?”谢冲瞧着元宁站着不动,顿时来火了,噼里啪啦的说起来。
  元宁瞧了洛川郡主一眼,见她露出不喜的样子,心里舒服了几分,连“告退”都懒得说了,径直往谢冲那边去了。元宁以为谢冲会因为上次的事有所为难,谁知谢冲只是打了一斜眼,冲元宁一挥手带着她往里去了。
  对元宁来说,这位郡主可比小霸王难伺候多了。
  谢冲这次也没有诓骗元宁,元宁刚被洛川派人喊进来不久,皇后就宣了龙氏进殿。
  龙氏带着元慈给皇后行完了大礼,才发现元宁并没有在殿中。
  “姨娘,盛元宁在这儿呢!”谢冲一进殿,就咋咋呼呼地朝凤座上的皇后跑过去。
  龙氏轻轻瞥过目光,见真是元宁过来了,这才放下心来。
  元宁可不敢像谢冲那般冲进大殿。
  她微微低着头,按照龙氏在家里教的那般,规规矩矩地走到大殿中间,朝皇后娘娘行大礼。此时各宫嫔妃已经退下了,站在殿中的都是外命妇和公主们。
  “盛元宁拜见皇后娘娘,祝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是个懂礼的好孩子,起来吧。”
  元宁得了旨意,才站直了身子,抬眼看向皇后。
  皇后翠冠霞披,高坐在凤位上,元宁微微垂眸,正好看见她的金缕鞋。
  娘娘今年四十出头了,是卫国公夫人同母所生的嫡母。身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她保养得宜,看起来甚至比年纪小好几岁的龙氏更年轻。只是,美中不足的是,皇后入宫二十多年了,膝下却一无所出。族中为了稳住皇后的位置,在皇后入宫的第五年送了一名同族庶女进宫,这庶女倒也争气,第一胎就生了龙子,不过她是个没福的,月子里受了风寒一命呜呼了。龙子由皇后抚养长大,就是如今的太子。
  “冲儿,你在哪儿找到阿宁的?”卫国公夫人见谢冲是与元宁一同走进来的,便问道。
  谢冲倚在皇后娘娘身边,也不看自己娘一眼,只顾玩着皇后娘娘身上挂的玉饰,“我就是知道呗。”
  皇后与卫国公夫人相视一笑。
  “回禀皇后娘娘,洛川与盛家小妹妹见过几次,颇为投缘,所以忍不住让丫鬟请她到娘娘的小花园里说几句话。”洛川见状,便站了出来。
  庆国长公主顿时瞪了她一眼,“人家等着娘娘召见呢,你倒好,先把人喊去了!越来越没规矩了!”
  “女儿知错了!”洛川回的轻描淡写,似乎毫不放在心上。
  “皇姐,不要紧的,本宫跟皇上呀,就喜欢洛川这性子。”
  “娘娘就是太宠着她了,她如今是无法无天,压根不服我的管了。”
  “你要是不管,就把洛川送本宫这儿来,给本宫做女儿!”
  “娘娘就是不说,洛川哪天不是一得空就往坤宁宫跑的。”
  元宁在心底暗自腹诽,这要是皇后娘娘真心话的话,皇上和皇后还真是口味独特呢!
  正走神呢,皇后娘娘忽然话锋一转,点了她的名。
  “元宁,你今年多大了?”
  身边的元慈碰她一下,她赶紧站出去,毕恭毕敬道:“今年十岁,等转过年就十一了。”
  “十一?那跟本宫的柔淑一般年纪呢!你哪个月份的?”
  “我是谷雨出生的。”
  “那比本宫的柔淑大一点。”皇后似乎若有所思,又转向龙氏,“本宫若是想把元宁留在宫里,你可舍得?”
  龙氏忙道:“能得娘娘看中,那是元宁天大的福分。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元宁这孩子有些贪玩,我是怕她进宫之后顽劣惹得娘娘不喜,又把她送回来。”
  “哈哈,”皇后笑了起来,“你这是什么话?小孩子么,哪有不贪玩的?本宫知道你们盛府一门出过五个进士,门风严谨,连女儿家读书也要求极高。我看,元宁这样活泼的就是最好了。”
  卫国公夫人亦笑着附和:“皇后娘娘说的是。我也是一见元宁这孩子,就觉得特别投缘。还把娘娘上次赏我的那串珊瑚手钏送了她,娘娘可不要恼我啊!”
  珊瑚手钏?
  元宁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的把手王袖子里缩了缩。
  “你是说上次东瀛进贡的那一对红珊瑚手钏?”庆国长公主问。
  “就是那一串。”
  庆国长公主笑道:“我记得当时娘娘特意把那一对手钏留下来,没有入库,说是你们姐妹一人一串,你倒好,还送人了!娘娘,你该罚她!”
  “我这个妹妹,从来都是这么大方。索性我那一串也赏了元宁罢,省得别人说我这个做姐姐的小气!”
  皇后娘娘的话就是旨意,当下就有宫女取了另一串红珊瑚手钏过来。赏也没有只赏元宁一个人,宫女再回来的时候,给元慈也捧了两匣子今年新上贡的宝墨。这对元慈来说,比什么手钏更值当。
  红色的手钏放在金色的锦盒里,显得更加夺目璀璨。
  元宁双手接过锦盒,跪在地上谢恩,声音几乎都有些颤抖。
  那手钏……掉在了通往皇觉寺的那条小溪里,再也找不回来了!
  想什么就来什么,元宁正打算捧着锦盒默默退回到龙氏身后去时,皇后突然发话问:“今天没带着那手钏出来吗?”
  元宁低着头,生怕被人瞧出她的心虚,轻轻摇了摇头。
  “可惜了,我还想看看这一对手钏一齐戴上有多好看呢!”
  庆国长公主道:“这有什么难的,改日叫这小妹妹把另一只也戴上不就行了。说真的,我也好奇呢!”
  元宁心里慌得不行,只死死把脑袋低着,期盼着这一节能早点过去。
  听着庆国长公主与皇后又寒暄起了贡品的事情,她心里想,刚刚不是还说要我给柔淑公主伴读吗?怎么现在不提了呢?
  龙氏轻轻望了一眼身边的女儿,见她双手都在微微的颤抖,神情亦有些凝重。
  “阿宁,刚才本宫只问了你母亲的意思,她愿意让你留在宫里陪着本宫,你呢?你愿意留在宫里跟柔淑一起读书,一起陪本宫解闷吗?”皇后娘娘跟庆国长公主终于又聊回了伴读这件事。
  “元宁谢过娘娘的恩典。元宁愿意听娘娘和母亲的安排。”
  “那就好。”皇后满意地点点头,“柔淑。”
  听着皇后的一声召唤,一直站在旁边的一个华衣小女孩站了出来。
  因为皇后没有生育皇子皇女,因为她对后宫里的龙子龙孙们,虽然都一视同仁,但都比较严苛。是以公主们在坤宁宫里,言行举止都有些小心,反倒不如洛川、谢冲他们来的自在。
  柔淑公主是刘昭仪的女儿,是当今圣上最小的女儿,在皇后跟前也相对得宠,平日里在坤宁宫常进常出的。
  “母后,柔淑在。”
  “你可愿意让元宁在你宫里住着,陪你读书?”
  柔淑生的圆脸大眼睛,看着挺可爱的。她听了皇后的话,转过头看向元宁,然后对着皇后点点头:“母后安排的就是最好的,柔淑当然愿意了。”
  她稚气的话音刚落,便有另一道稚气的声音想起。
  “母后好偏心啊,只给柔淑安排这么好的伴读,却不给儿臣安排。”
  “噢?玉嘉觉得母后偏心?”
  “那可不!”对面那一排公主里,又走出一个漂亮的小女孩,个头跟柔淑差不多,看起来似乎一般大小。
  “我跟元宁姑娘虽然不是同一年生的,可我是腊月的生日,论起来,我们俩的年龄比柔淑跟她的年龄更接近呢!
  玉嘉公主比柔淑公主大一岁,她小时候在皇后膝下长到五岁,因此对比别的公主,跟皇后要稍微亲一点。
  “玉嘉,你也想让元宁陪你?”皇后问。
  “嗯。”玉嘉撒娇道,“母后,上次那只波斯猫,你赐给了柔淑,没赐给儿臣,这一次,你该让柔淑让让我了吧!”
  在皇后心里,虽然一众皇子皇女都不是生她的,但是人就会有亲疏远近。太子自不必说,后宫诸位公主中,因为柔淑年纪最小,又自幼生病,皇后一直偏心于她。
  不管是赐宴还是游园,每每赏赐下去,柔淑那一份儿都比其余公主要好一些。
  别的公主平日里哪敢在皇后面前说什么,也只有玉嘉年纪小,能这么半撒娇的说出来。
  这么一说,皇后倒也犯难。
  不过,皇后毕竟是皇后,她不想回答的问题,可以随时抛给其他人。
  “如此,那就问问元宁的意思。你瞧瞧本宫这两位女儿,柔淑和玉嘉,你愿意跟谁一块儿玩啊?”


第34章 馅饼
  龙氏和元慈听到皇后把问题抛给元宁; 顿时心中一紧; 生怕元宁说错了话得罪了哪位公主。再则,这或许是皇后对元宁的一个考验,若是元宁回答的不好; 直接惹得皇后不喜更加不好。
  与母亲和姐姐想象的不同; 元宁的表情,显得十分冷静。
  她站在殿中央; 听了皇后的话,歪着头看向柔淑和玉嘉,然后转过头,乖巧地对皇后说:“玉嘉公主和柔淑公主美得像仙女似得; 我都喜欢极了; 想跟她们俩一块儿玩。”
  “你们在宫里,自然都能在一处玩的,但你只能住在一个地方; 你想想; 要跟玉嘉一起还是跟柔淑一起?”皇后娘娘和颜悦色的继续道。
  元宁嘟了嘟嘴; 似乎在很认真的思考。
  过了一会儿,才又开口:“元宁今天是第一次见到两位公主,觉得她们俩都好; 实在不知道该怎么选。不过; 元宁倒想了一个法子,不知道娘娘能不能同意?”
  皇后的好奇心被挑了起来:“哦?什么法子?你说的好,本宫还有赏。”
  “玉嘉公主跟柔淑公主是姐妹; 我也有姐妹,所以我想我去陪柔淑公主,我姐姐可以陪玉嘉公主,我在宫里也能常常见到姐姐,我去找姐姐的时候还能跟玉嘉公主也一块儿玩,娘娘,您说这个法子好吗?”
  她的话一说出,龙氏顿时大松了一口气,心中无比欣慰,女儿竟然能随机应变,想出这么个好法子。
  既然是皇后让元宁说的法子,只要没触娘娘的逆鳞,她定然不会回绝。
  皇后娘娘看着一脸天真的元宁,顿时笑了。
  倒是个聪明的好孩子。
  皇后正欲点头,旁边的洛川郡主竟然脱口而出:“不行!”
  洛川的声音不小,话音一落,大殿内的众人都把目光聚集到她的身上。
  庆国长公主皱了皱眉,斥责道:“洛川,皇后娘娘还没说话呢,有你说话的份儿吗?”
  洛川也瞧着皇后面上的不快,但事已至此,她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
  “启禀娘娘,我说不行不是说盛府的姑娘不好,只不过我知道有好几位姑娘都想进宫侍奉娘娘和公主,就说荣国公府的潇儿妹妹和威远伯的阿潼妹妹,她们俩都跟玉嘉妹妹一块儿玩过,彼此熟悉,让她们进宫不也好吗?”
  皇后闻言,看着洛川抿唇不语,只是微笑。
  在此时,卫国公夫人开了口:“洛川说这也是,前日我遇见荣国公夫人,她呀当面托我,想让他们觉得林潇跟在娘娘身边历练历练。”
  她一站出来,元慈和元宁都心下了然,姐妹俩不自觉的互看了一眼,神情无可奈何。
  皇后道:“潇儿这孩子本宫看着长大的,哪还用你来做说客,本宫早就想好要留了。”
  听到皇后如此回答,心知她真有意要留下元慈,卫国公夫人继续说道:“潇儿年纪跟元宁差不多,我看,让潇儿陪着玉嘉最好。再者,元慈这孩子今年已经十六了,很快便要谈婚论嫁了,娘娘若是把元慈留着,耽误了亲事那可不妥了。”
  到这个份上,皇后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妹妹并不愿意让元慈进宫,只是她不明白,卫国公一家素来与盛府交好,盛元宁也是她极力举荐进宫的,怎么对盛元慈这么反对?她瞧着盛元慈,看起来干净利落,不像是宫里常见的那些弯弯绕绕多的小姑娘,倒是很喜欢。
  见皇后依旧抿唇不语,似是犹豫不决,再加上起先洛川也冒冒失失的反对让盛元慈进宫,庆国长公主便决心站出来给卫国公夫人一个顺水人情,道:“看样子,娘娘真是喜欢极了盛府的姑娘,不过元慈姑娘既是婚事将近,还真不好办。不知道盛府还有没有别的姑娘,想来盛家的姑娘都是个顶个的好,每个都得娘娘的喜欢。”
  卫国公夫人立即点头,“我记得盛府还有一个姑娘叫元柔,深得九川先生真传,画山水画乃是一绝。”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元宁一听到盛元柔这个名字,便觉得一块大石头从上面压下来,压得她喘不过气。
  国公夫人……是在举荐盛元柔进宫?
  这边元宁忧心如焚,那边洛川郡主站出来添油加醋:“不错,上次国公夫人寿宴的时候,盛元柔画了一盏四角灯,我到现在都记得。”
  这话听得皇后很欢喜。
  从前在家里做姑娘的时候,皇后就对琴棋书画中的画格外喜欢,而放眼当今天下的画家,她最欣赏的,就是唐九川。坤宁宫里,就挂着好几副唐九川的山水画。
  皇后转向龙氏:“你们家的元柔是九川先生的弟子?”
  “并不是弟子,不过元柔素来好学,从前九川先生来家里做客的时候,指点过她几次,还跟我说,元柔在画画方面极有天份。”
  “那便好,等元宁进宫的时候,把元柔也一并接来,让本宫见识见识。”
  皇后的一锤定音,让元宁彻底懵了。
  她心心念念给元慈创造的机会,在这么短短的几句话之间,就给了盛元柔。
  元宁暗悔自己考虑的不周全。
  有卫国公夫人在场,她必然会阻挠姐姐进宫,增加与谢檀见面的机会。再加上一个洛川……她必定是醋海翻波,以为陆行舟跟姐姐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情愫。
  千算万算,也没算到,她会把这么大的一个馅儿饼砸在盛元柔头上!
  悔也罢,恨也罢,元宁还得乖乖站到殿中央,代替盛元柔向皇后娘娘谢恩。
  皇后娘娘说完了盛府的事,又陆陆续续召见了其他的外命妇,又相中了几名与元宁年纪相当的女孩在宫中。
  元宁默默扫了一眼留在宫中的几人,知道她们之中好几人将来都会成为王妃!
  她心中越来越沉重,预感这一世的盛元柔很可能还会成为王妃,还会成为监国太子妃。
  难不成,自己还要再被盛元柔杀一次吗?
  元宁越来越恼自己的无能,接下来皇后的赐宴也吃得心猿意马。元慈也是如此。
  唯有龙氏,因着盛府的姑娘今日在坤宁宫出尽了风头,不断有夫人过来与她说话,并相问府中公子和小姐们的年龄。龙氏自然欢喜,与诸位夫人们推杯问盏。
  “阿茹,瞧你这脸红的,别吃酒了!”卫国公夫人见龙氏喝了许多,便走过来,给她端了一杯醒酒汤。
  龙氏接了醒酒汤,一饮而尽,看着卫国公夫人,笑道:“宫中的美酒实在是回味无穷,忍不住便贪杯了。”
  卫国公夫人微微一笑,低了低头:“方才在殿内,我举荐了元柔没有举荐元慈,你没有生我的气罢?”
  “怎么会呢?袅袅,你说的什么话,”龙氏听了她的话,顿时酒醒了几分,“元柔跟我的女儿没有分别,元慈那性子你也是知道的,太过执拗,若是她进宫,我反倒不放心。再者,元宁能进宫,还不是多亏了你。”
  “你不多心便好!”当下,卫国公夫人坐在龙氏身边,又聊起了别的家常。
  今次是太子的寿宴,不过太子尚未娶亲,因此女眷们也就是在皇后这边贺一贺,中途太子过来参拜了一次。下午安排了看戏,元宁跟元慈两姐妹也是兴味阑珊。直到日头西下,皇后才宣布散席,姐妹俩都是如蒙大赦。
  回去的路上,龙氏见她们俩兴致不高,以为是因为不能姐妹俩同时进宫的缘故,也就没有说她们。
  等马车回到盛府,龙氏便吩咐她们俩回屋歇着,晚饭也派人送到她们屋子里自去吃,自己则安排晚膳同盛敏中一处用。
  “老爷,今日面圣,可还顺利?”
  “一切都好。皇上是位顾念旧情的君主,对我这个老臣真称得上是有情有义了。”
  龙氏略低了头,知道夫君故意答非所问,虽不意外,但仍失落。
  三年前,皇上命盛敏中进宫面圣,提成要让他官复原职,盛敏中坚决推辞。
  龙氏固然知道夫君志不在为官,但今日盛敏中又进宫面圣,她心里总存了那么一丝希望,希望皇上能够再提出让盛敏中留在京中为官。但盛敏中只说皇上有情有义……大概,他又推辞了罢。
  盛敏中脱了外袍,搭在衣架上,洗完了手,回过头见夫人垂头不语。
  “怎么了?难不成你面见皇后娘娘的时候出了什么岔子?”
  “那倒没有。”龙氏勉强笑了笑,“果然如那日檀儿说的那般,皇后娘娘要了元宁留在宫中,给柔淑公主作伴。不但如此,她听说元柔画技了得,还要把元柔一同接进宫呢!”
  “噢?元柔今日并未随你一同进宫,皇后娘娘如何会想起让她入宫陪伴呢?”盛敏中问。
  “说来话长,原本是只留元宁的,后来不知怎地,有一位小公主出来争着要元宁,元宁便说把元慈也留下。只不知怎地,庆国长公主和袅袅都不赞成,后来袅袅说起了元柔,娘娘便说下次把元柔接去瞧瞧。”
  盛敏中眸光一闪:“庆国长公主与我们素无交情,或是忌讳盛府进宫的姑娘太多。不过国公夫人怎么也……”
  龙氏原本没太在意的,这会儿跟丈夫说起来,又想起在宴席上卫国公夫人突然跑来说的那些话。
  “我也不知,袅袅说元慈的年纪该谈婚论嫁了,被皇后娘娘霸着不好。”
  盛敏中忽然想起那夜小女儿几乎是含着泪在他眼前说:如果,我是说如果,国公府的檀哥哥喜欢大姐,您觉得,公爷会派人前来提亲下聘吗?
  想来,从一开始,这个如果就不是如果。
  盛敏中重重地叹了口气。
  “夫君?”龙氏关切的问。
  “无事,我只是在想,该如何向皇上讨要官职。”
  “哦?”龙氏大喜过望,“你是说皇上要给你封官?”
  盛敏中微笑着点头:“今日皇上同我说起,如今南方士子在朝中渐渐压过了北方士子,要我想想法子,兴办北学。我已经应下了,不过要怎么做,还得下次进宫的时候向圣上回禀。”
  “这么说,这次你就不走了?”
  盛敏中看着欢喜得如同少女的妻子,伸手将她揽住,坚定的说:“嗯,不走了。”


第35章 紫笺
  “姑娘; 又来了两张帖子。”细叶捧着两张新接的帖子进了门。
  元宁正坐在窗前的榻上翻书; 听到她说话便抬起头:“是哪个府上送来的?”
  自从元宁要进宫给柔淑公主做伴读的消息传出去后,几乎每日都会收到各府闺秀送来的帖子,有饮茶的、有赏花的、有赛诗; 甚至还有骑马的。其实不单是她; 盛元柔也收到了很多。一向清清静静的盛府在一时之间变得门庭若市。
  但元宁一次门都没有出。
  不是她不想出门,实在是龙氏不让她去。
  皆因她平日里太过不学无术; 龙氏怕她进宫后一问三不知,丢了盛府的人是小事,万一惹怒了天家那才是大事。
  是以元宁日日留在家里恶补。
  读了半个月的诗经,又读了半个月的唐诗; 现在开始读起了宋词。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久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读起来自然是很好很顺的,可手里的书一合上,又全忘光了。
  元宁想; 她肯定是在地府迷了路; 才错投到了盛家来。
  就像读书罢; 元祯、元慈、元柔甚至不相干的元淳都是坐在书桌前端端正正的看书,她就不行。非得倚在贵妃榻上,才能软绵绵的翻几页。
  “这个是荣国公府的林潇小姐送来的; 说荣国公府新养了一对鹤; 请姑娘过去观赏。”
  鹤可是个稀罕玩意,早前盛府的花园落成的时候,也想过要养鹤来应景; 只是鹤极难买到,养起来也需花费甚多,最终作罢。
  “给我备好笔墨纸砚,我给林姑娘回一封信,说不能去了。”
  “是。”另一边正在收拾妆台的春风立马去书桌那边准备了。
  这阵子元宁一直留在家里,细叶和春风两个丫头渐渐做上了手,对屋子里的各项差使都游刃有余。而丝绦被罚到外面做粗活,平日里挑水扫地抬东西,也从不抱怨。
  不管怎么说,蓁蓁院是打理好了。
  元宁坐在书桌前,把给林潇的回信写了。她对林潇的印象不深,只隐约记得是个很清秀的姑娘,跟林清有点像。
  “喏,这封信好了,还有一张帖子呢?是谁的?”
  “是赵府的赵琳姑娘送来的。”细叶说着,把一封淡紫色的帖子递了过去。
  紫色笺纸……
  元宁心里惨淡的笑笑。
  赵琰酷爱制作各色的笺纸,比如薛涛的桃花签,比如眼前的紫色笺纸。赵琰最爱这个紫色。原本这笺纸该是拿紫罗兰的花瓣泡出来的,可后来有一天,赵琰发现元宁正在吃葡萄,那葡萄皮紫紫的,他灵机一动就用葡萄皮捣碎了来泡纸,竟然比紫罗兰花的效果还好。
  此后,每次元宁吃葡萄,赵琰就在旁边帮着剥皮,剥一个葡萄,元宁就吃一颗,等到吃完了一大串,两个人就一起做笺纸,赵琰捣皮,元宁加水。赵琰戏曰:葡萄笺。
  “姑娘?”细叶捧着那紫色的帖子,见元宁盯着那帖子发呆,迟迟没接过去,小心翼翼的喊了她一声。
  元宁回过神来,这才抬手把帖子接了去。
  她拿着帖子,还没打开,就问道一股淡淡的香味。却不是紫罗兰的香气,而是葡萄的酸甜香味!
  怎么回事?
  这个时候,赵琰应当还只会用紫罗兰花瓣制作笺纸才对,怎么现在就做出葡萄笺了?
  然而转念她又明白了。
  这一世她注定与赵琰无缘,或许赵琰跟别人有了缘分,因此早早就会做了葡萄笺。
  想到赵琰与别人一起吃葡萄一起做笺纸的场景,竟然不禁有几分发酸。
  “姑娘,要喝茶吗?”
  细叶瞧着姑娘有些不对劲。
  自打她把这封紫色的帖子拿出来姑娘就不对劲,一直望着帖子发呆,这会儿又把帖子捧在手里,一会儿神情凝重,一会儿又甜甜微笑。
  “啊?”元宁再次回过神,“你说什么?”
  “我说你的茶凉了,要我重新泡一壶吗?”
  “嗯,你重新泡吧。”
  元宁自知失态,赶忙把细叶打发去干活。
  她深吸了几口气,这才稳住了心神,打开了帖子。
  “阿宁姐姐,自从上次在卫国公府一别后,我一直很想再跟你说话聊天。近日我新学了一种糕点,你来我家尝尝吧。”
  别说现在元宁被龙氏禁足,就算她能出门,也绝不会去赵府吃什么糕点。
  元宁提起笔,照着给林潇的那一封回信也给赵琳写了一封。
  她把两封叠在一起,让细叶送了出去。
  春风问:“姑娘,这两封帖子一起收起来吗?”
  “你不用管了,一会儿我来收拾。”元宁凝视着桌上那封紫色帖子,等到春风转过身,便拿剪子将那笺纸绞碎了扔掉。
  只是,帖子虽扔了,心里却一直无法平静,一直到用过晚膳都心绪不宁。
  龙氏他们见她老是走神发呆,还以为元宁是因为这几日读书用功了,时刻都在背书,也没有管她。
  一直到晚上睡下了,那封紫色帖子依旧在她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笺纸为何散发着葡萄味而不是紫罗兰味?应该是赵琰通过别的途径学会了用葡萄皮来做纸。
  虽然不停这么对自己说,她却始终心绪不宁,更了衣躺在被窝里,也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嗒——
  有什么东西打在了窗棂上。
  是下雨了吗?
  元宁翻过身朝那边看去,便见一个黑色的人影在窗户前晃了晃。
  她心里先是一惊,接着又是一喜。
  元宁一骨碌从被窝里翻身坐起来,披着斗篷就往窗前跑去。
  一打开窗户,迎面而来的就是一股冷风和常云的脸。
  已经入冬了,即使元宁披着斗篷,也觉得冷。
  “要不?你进来坐坐?”
  元宁冷得急忙往屋里缩。
  常云不耐烦的挠挠头,翻身跳进了她的房间,反手关上的窗户。
  “喏。”常云扔过来一团纸。
  还好元宁眼疾手快,伸手便把纸团抓住了,她无语了,这常云敢情跟谢冲一样,说个熊孩子!
  她小心翼翼地展开纸团,模模糊糊地看到上面有两个字,可是屋子里太黑,她只好挤在窗户边上,隔着窗棂借外面的星光。
  “不谢。”
  不谢什么?
  她上次没给大哥带什么东西呀,谢什么?
  元宁直犯糊涂,想了好久才想起那次顺手给陆行舟写了一个“谢谢”。
  不谢就不谢呗,干嘛还特意带个回话来?一个大男人真是啰嗦。难不成自己还给他回一个“一定要谢”吗?
  元宁重新把纸团揉成一团,往地上一扔:“还有呢?我大哥呢?”
  “你大哥什么话都没有。”盛元康跟陆行舟常云已经失去联络好一阵子了。常云说完这一句,又从怀里摸出一个白白的东西,“还有一个小玩意给你。”说完,又是一扔。
  元宁赶忙接住。
  这东西毛绒绒的,摸起来跟元宁的狐狸毛围脖很像。
  元宁捧着放到窗前,看见前面绣着尖尖的嘴巴和尖尖的耳朵,是只精致的小狐狸!
  “说狐狸毛做的小狐狸吗?这是从江南带回来的?”元宁拿在手中爱不释手,“是大哥挑的吗?他真有眼光。”
  常云抱着手倚在窗户边上,漫不经心的连“嗯”了好几声,直到“嗯”完了才一下站直了:“这狐狸……”
  这狐狸不是你大哥买的。
  话说了一半,常云就把话给吞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