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公主摄政-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海晏正在蒸西瓜,没错,是蒸西瓜。
西瓜在夏天吃可以消暑解渴,但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西瓜、甜瓜,皆属生冷,世俗以为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取其一时之快,不知其伤脾助湿之害也。”对于年岁大的人来说更要少吃,否则容易涨肚。
海晏想着韩老夫人喜欢吃西瓜,所以借鉴宫廷膳食,给韩老夫人做一份蒸西瓜。海晏按照听雨的吩咐,把一个西瓜洗净,再将西瓜顶端取下,挖出瓜瓤,做成一个西瓜盅。海晏再将西瓜瓤去籽,拿着刀打算把瓤切成小丁,但听雨看着海晏拿刀的架势,立即吓怕了,连忙夺过刀自己来切。
海晏只好在一边看着,见听雨又把菠萝、荔枝也切成丁状,合着核桃、松子等干果一起放入西瓜盅内,再倒入鸡汤上锅蒸。西瓜盅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让海晏和清韵都馋得不行,海晏还借着品尝味道的时候,喝了一口,真的非常好喝。
除了味道好,这蒸西瓜,滋补脾胃,非常适合老年人吃,这也算海晏的一份心意。
“走,去祖母的院子。”等听雨把西瓜盅放入食盒之后,海晏说道。
等来到韩老夫人的院子,韩老夫人才午睡醒来,她躺在榻上,拿着手帕擦汗,她身后丫环正在给她扇风。
“这天可真够热的。”韩老夫人抱怨道。
“祖母,晏儿给你带了降暑的东西。”海晏走进房门笑道。
“大热天的,你不用现在过来。”韩老夫人闻到香味,问,“什么东西,这么香?”
“是给祖母煮的吃食。”海晏让听雨把食盒放到桌上,西瓜盅还有些烫,听雨用湿帕将西瓜盅端出来后,韩老夫人和戚妈都好奇地围过来,房间里的丫环都开始张望,但基于海晏余威,她们都不敢过去。
海晏的西瓜盅成功笼络了韩老夫人,连戚妈都暂时放下成见,来问她西瓜盅的做法。不过是些吃食,海晏自然不会隐瞒,全都倾囊相授。
………………………………………………………………………………………………………………………………………………………………………………………
时间就在海晏吃吃喝喝中度过,韩老夫人本打算去城外避暑,不过却被海晏拦住。
“祖母,你留在长安,万一将军有什么消息,你能第一时间知道啊。据晏儿所知,将军和叛军正面交锋,打了个大胜仗,万一将军回来,他看不到您会很失望。”韩老夫人最后只好妥协。
一般避暑的地方都是山林,海晏当然不会说长安将会有暴雨来袭,避暑的地方可能不安全,好在韩老夫人被她说服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海晏终于等到六月下旬了。
“长安快变天了吧?”海晏想,而她的计划也要实施了。
海晏找来崔云,让他带领手中的长安守军到城西去野训,然后她在崔云疑惑的视线中,暗中拿着两枚令牌进宫去找楚路云。~~
作者有话要说: ~~
☆、第四十八章 山雨欲来
楚路云进来的时候,海晏正端着茶,站在角楼的窗户前,眺望整个皇宫。角楼居高临下,从这里看皇宫,场景蔚为壮观,海晏突然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臣楚路云参见公主。”
海晏回过身,放下茶杯笑道:“楚叔叔何必客气?”海晏虚扶起楚路云,对楼里的人说道,“你们都下去吧。”在听雨和清韵都被退下之后,楚路云嗅到了别样的气息。
“楚叔叔请坐。”海晏请楚路云坐下,并为楚路云斟茶,楚路云看着面带笑容的海晏,总觉得今天的海晏很是奇怪。
“公主找臣所为何事?”楚路云轻抿一口茶水,问道。
海晏脸上的笑容不减,轻声而又神秘地问:“楚叔叔,想为母后报仇吗?”
楚路云一听,浑身一抖,手里的茶杯也跟着一晃,茶水荡开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楚路云故作镇定地轻轻放下茶杯,道:“公主,你可知此话大逆不道?”
“楚叔叔,何谓大逆不道,我比你们都懂,”海晏站起身,看向太极殿,“你们根本无法理解我的心情,我的父亲逼死了我的母亲,他们本是夫妻,最后却变成仇人!”
“公主,陛下是天子……”
“我知道他是天子,他是历朝历代最无情的天子,”海晏抢先说道,“如果外公还活着,如果韩江还在长安,他敢对母亲动手?”海晏有些激动,声音也大起来。
楚路云很难劝说海晏,可以说海晏把他忠君外表下,掩藏的疯狂想法说了出来,也只有海晏才这么大胆。他长舒一口气,站起身:“公主,你今天找臣到底所为何事?”楚路云再一次发问,这一次的语气更加郑重。
………………………………………………………………………………………………………………………………………………………………………………………………………
“楚叔叔,母亲信佛,相信因果循环,而我发现,就算是天子也要承担他所作所为的后果,”海晏继续道,“我希望楚叔叔,在必要时,将南四军交给我调遣。”
楚路云瞪大眼睛,他不知海晏意欲何为,但不得不为海晏的大胆而惊讶:“公主,你不会想逼宫吧?”
“怎么可能?皇位上的可是我父皇。”海晏轻笑。
“那……”
海晏打断楚路云的话:“楚叔叔,我们打个赌如何?如果近几天长安下暴雨,你就要听我的命令。”
楚路云看窗外太阳高挂,天气晴朗,哪有下雨的征兆,心想海晏何时还会观天象了?不过就算海晏一语中的,他也不可能听海晏的命令,楚路云也有自己的难处:“公主,就算臣听从你的命令,南四军也不可能听你的命令,臣只有统兵之权,没有调兵之权。”
“这我知道,不过……楚叔叔,你看这是什么?”在海晏白净的手上,躺着两枚玉佩,每个玉佩虽然只有两根手指大小,但上面的文字却让楚路云惊讶。
“这是南四军的调兵令牌,我原本想用它来救母亲,可还是迟了一步。”再次说起伤心事,海晏的声音有些低沉。
“公主这令牌你如何得来?”
“外公给我的。”
“难怪、难怪高国公说高家还有最后一道保命符。”楚路云叹道。
“可这保命符却没有保住母亲。”这是海晏一生的遗憾。
“公主,臣及所统南四军以后都听您调遣。”楚路云跪地道。
“楚叔叔请起。”海晏扶起楚路云,“晏儿能力有限,这南四军还要靠叔叔统领。”
海晏和楚路云又谈了一会儿,就坐上马车打道回府,临走之前,楚路云问:“公主,你说的暴雨之事可有依据?”
“没有依据,楚叔叔就不听我的了?”海晏笑道,随后看了一下天空,“楚叔叔,快变天了。”
……
……………………………………………………………………………………………………………………………………………………………………………………………………
不知何时,乌云涌来,似有下雨的趋势,风把沙尘卷起来,浮在空中,让人有窒息之感。长安城的人们终于高兴起来,这长安已经热了一个多月了,下场雨,能够凉快凉快。
马车里很闷,清韵把帘子打开,就觉得有沙尘跑进嘴里,她又赶紧把帘子关上。
“公主,要下雨了。”清韵道。
“是啊。”终于等到变天,海晏本以为自己会很高兴,但当期待成了现实,她的心又堵得慌。
听雨让车夫加快速度,希望能赶在下雨前回府,听雨比清韵更会察言观色,最近海晏的行为有些反常,她看得出海晏在秘密进行什么事,听雨为此感到担心。
马车里沉闷的气息,被天上的雷声打破,这雨说来就来,大滴大滴的雨水落在干燥的地面上,溅起地上的尘埃,最后尘埃被雨水打落,和水融成一体,地面很快就湿了。
马车在海晏的院门前停下,听雨想下去取伞,刚跑了两步,就听到清韵的声音:“公主,雨姐姐去取伞了,你等一会儿。”
哪知海晏根本不听她的,从马车上下来,就往雨里跑,还笑道:“韵儿,快点!”
雨水打在海晏的脸上、衣服上,她觉得自己先前的顾虑都是枉然,如果不是周帝太无情,她又何必费尽心思想看周帝的报应?而且天下大势又不是她能左右,一切都是周帝这么多年来造成的后果。
院子里的侍女听到动静,赶紧撑着伞出来,可海晏却避开侍女的雨伞,自己往房间跑去,一路还高兴地喊道:“雨姐姐,韵儿,你们快点。”
雨水打湿了海晏的头发,白色的裙摆上也沾了水迹,还有黑色的泥点,不过这些海晏全都不在乎。她跑到屋檐下,像是打了胜仗一样高兴,看着落后的清韵,海晏非常恶趣味地笑了。
一声惊雷在长安城上空响起,似乎地面都跟着晃动,雨更大、更急了。暴雨点燃了海晏心中的激情,她觉得自己浑身都充满力量,这一刻她已经等待太久。
“公主,快去泡个热水澡吧,你浑身都湿了。”
“等一会儿。”海晏看着闪电照亮乌云笼罩的长安,瞬间笑了。
……
…………………………………………………………………………………………………………………………………………………………………………………………
六月末,长安及其周边普降暴雨,一下就持续多日,刚开始,长安城的达官显贵都很高兴,因为终于可以凉爽了,但随着雨水越来越多,他们又开始担心,纷纷发问,这雨天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海晏听着窗外的雨声,手里拿着白棋,眼睛注视着棋盘,考虑该怎么落子。海晏并不爱下棋,她的棋艺也不精湛,仅仅是和听雨对弈,她都手忙脚乱。不过今天,她比平时从容多了,虽然没有获胜的可能,倒具备获胜者该有的气度。
湿漉漉的脚步声打破了房间的安宁,崔云一身水迹,来见海晏。下棋的听雨和观战的清韵,都站起来,而海晏的目光还停留在棋盘上,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
“公主,崔云来了。”听雨提醒道。
“我知道,你们先下去吧。”海晏放下棋子,这才正色崔云,今天崔云一身黑衣,手里拿着剑,雨水更让他增添几分寒冷气息,难怪听雨和清韵都不舒服地站了起来。
“你怎么回来了?”
崔云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质问海晏:“公主,你到底知道什么事情?”
在暴雨之前,海晏就让崔云派探子去骊山打探情况,刚开始崔云并不知道海晏想干什么,但昨天晚上,骊山有一片山体崩塌,崔云终于抓住了一丝信息。骊山正在大修,现在共有十五万劳役在那里修建行宫,而昨晚的山体崩塌造成不小混乱,这些劳役也出现不满之声。
由现实联想到海晏的奇怪举动,崔云想到了一种更恐怖的结果,所以他冒雨赶来找海晏。
“你不是已经猜到了吗?”海晏淡笑着说道,而这笑容连崔云看了都觉得背脊发寒,问海晏:“公主可知这样的结果?”
“你觉得会有怎样的结果?”海晏再次问。
崔云看着海晏脸上的笑容,他觉得海晏已经料到了结果,而这种可怕的结果正是海晏所需要的。
“公主,这样太凶险了。”崔云知道长安守军的战斗力,十几万劳役,就算长安城的城墙再高再厚也扛不住。
“兵行险招,这也是一种策略,而且不冒危险怎么会有收益?”
崔云发觉自己真的太小瞧海晏了,他转身离开,现在时间紧迫,他要安排的事情很多,如果出了什么事,他无法向韩江交代。
“等一下,”海晏喊住崔云,“将军可有消息。”
“没有。”说完崔云离开。
海晏也不生气,抚摸着手上的扳指,心想:“将军,长安快乱了,真希望你和我一起见证这盛大的一刻。”~~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怎么回事,更新了,但网页没有显示~~
☆、第四十九章 兵临城下
持续多日的暴雨终于停了,但却留下满地狼藉,长安城的护城河河水暴涨,城门官都去指挥排水。皇宫里的太液池也有溢出来的迹象,雨一停,钱兴就安排几百名太监去排水了。
韩府里还算安静,景明湖没有在此时添乱子,雨过天晴后,侍女家丁开始打扫枯枝败叶。海晏走出房门,感受到了初秋的寒气,柔柔的阳光洒在身上,说不出的舒适,不过这样惬意的日子不多了。
七月二日这天晚上,海晏并没有睡觉,而是拉着听雨陪她下棋,海晏记得上一世就在这天晚上,她从梦中惊醒,得知长安被围的消息,而这一世她却有闲心来等待不眠之夜的到来。
清韵守在一旁,吃着干果观战,但她不懂围棋,很快就失了兴致,趴在桌子上休息。突然而来的喊杀声,将清韵从梦中惊醒,听雨也急得站起身,不知发生了何事。
“终于来了,”海晏心里一叹,然后放下棋子,从容站起身,对听雨和清韵说道,“走吧,去祖母的院子。”
“公主,发生了何事?”路上,喊杀声不绝于耳,还能隐隐约约看见东城的火光,清韵心里非常害怕。
“一会儿就知道了。”
海晏加紧步伐来见韩老夫人,她刚进院子,护院韩同也来了,韩同一脸焦急,脚步声也比平时重了几分,他看到海晏有些吃惊,随后拱手:“公主。”
“走吧,一起去见祖母。”
韩老夫人本来浅眠,早被长安城外的动静惊醒,她穿戴好衣服来到大厅,屋子里已经有很多人了。
韩同禀报道:“老夫人,修筑骊山行宫的劳役叛乱,已经将长安城围住了。”
“怎么会这样?劳役的人数可不少,长安城如何守得住?哦,对了,不是还有长安守军吗?”见惯了大场面的韩老夫人,此时也有些失态。
“祖母,劳役总共有十五万人之多,而长安守军却只有八万多人,现在劳役攻城,说明长安守军已经全军覆没了。”
骊山离长安真的太近了,海晏知道,上一世劳役们揭竿而起后,就趁着夜色成功偷袭驻扎在长安城外的守军,很多士兵在睡梦中被斩杀,长安城外的防线就这样被轻易毁掉,而长安城内的守城将士只好匆忙应战。这一世,海晏早做准备,借崔云,事先调走了忠于韩江的四万人,而这四万人是海晏的密棋,不能轻易说出来。
海晏的话一说完,大厅里的人全都慌了神,有些侍女甚至哭了起来,韩老夫人大喝一声:“慌什么!”对韩同说道,“韩同,你去安排人手保卫侯府,府里所有入口,全部封死。”
“是。”
海晏站出来说道:“祖母,你还是跟我一起进宫吧,皇宫里比较安全。”
“不用。”韩老夫人却说。
“可……”海晏还想劝说,却被韩老夫人挥手制止,韩老夫人对戚妈说道:“戚妈,去把熠儿还有秋漪叫过来,”然后让大厅里的人全都退下,单独对海晏说道,“公主,韩府自保没有问题,府里有三个地下室,可藏三百人,而且……府里还有一条密道。”
海晏有些吃惊,韩府有密道的事她从不知道,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一些家族挖掘密道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这样晏儿就放心了,”海晏又恳求韩老夫人,“祖母,我把听雨和清韵安排到你这里,行吗?”
“那你呢?”韩老夫人问。
“我要进宫。”
韩老夫人仔细观察海晏的脸色,若说海晏关心宫里的周帝,却一点也不像,但韩老夫人猜不透海晏连夜进宫的目的。
“我让韩同安排人送你去吧。”
……
………………………………………………………………………………………………………………………………………………………………………………………
海晏把听雨和清韵留在韩老夫人院子后,就打算出府,此时夜色正黑,天上无一颗星辰。
“公主,我送你。”
看韩同要亲自送自己,海晏立即摇头:“韩伯,你现在身负重任,这韩府的安危还要靠你呢?”
“现在城里正乱,公主可不能有任何闪失。”
“韩伯,我来送公主。”崔云在夜色里突然出现,让海晏和韩同俱是一惊。
韩同笑道:“好,由你送公主,”然后又对海晏说道,“公主,崔云武功高强,你可放心。”
海晏当然知道崔云武功高强,也没说什么,然后由崔云驾着马车,带海晏进宫。
车上,海晏问:“不是让你指挥那四万人吗?”
“公主不是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海晏对自己的计划还是有信心,索性关上车帘,不和崔云废话。海晏很快就来到皇宫,这时,皇宫里也是一片混乱。钟鼓楼第一次在半夜无端响起,许许多多大臣连夜赶往皇宫,在两仪殿匆忙举行朝议。
海晏靠在南四军统帅大殿的桌案上闭目养神,听到匆忙的脚步声还有铠甲摩擦的声音之后,她站起身,正好看见楚路云走进来。
“楚叔叔,父皇决定怎么做?”
“陛下下令死守城池,紧急征调长安青年,前去守城。”
“这些普通百姓,上了城墙只有送死。”海晏叹道。
“现在,长安已经到了危亡时刻。”楚路云有些后悔,没有把今夜的变故早点上报周帝,如果那样,长安也不用这么被动。
海晏看出楚路云的想法,道:“楚叔叔,父皇太过自信,认为自己是一代明君,就算把隐患告诉他,他也不会相信。而且长安暴雨一停,父皇就派人去监督骊山工程,他想赶在冬至之前竣工,这更是加剧劳役对朝廷的怨恨,才导致如今的结果。”
楚路云叹了口气:“公主,现在劳役人数太多,我担心……”
“四方守城士兵加各府衙差役,至少有两万人,父皇手里的左右羽林军、左右神武军共四万人,还有我们手里的四万南四军,这些兵力加起来还不能与一群劳役对抗?”海晏缓缓说道。
“可现在投入战斗的只有两万士兵,还有紧急征调的长安青年。”
海晏浅笑,似乎一点也不着急:“那是父皇太小看这次危机,也夸大这守城士兵的能力,到了明天,他再舍不得,也必须调遣禁卫军了。”
………………………………………………………………………………………………………………………………………………………………………………………………
到了后半夜,长安城的喊杀声才渐渐止息,长安的百姓,终于可以安心睡个觉了。长安城的百姓,向来自信心膨胀,从不认为长安城会有攻破的可能,他们现在只是觉得喊杀声太大,影响他们休息,而周帝也是这样认为的。
劳役渐渐撤退,周帝还没高兴,一个又一个响动,让长安城都摇晃起来,这是投石机的威力。劳役中并不缺少能工巧匠,短短一个晚上十台简易的投石机就制作出来,投入战场。
东城门和北城门离皇宫最近,这两处是劳役们着重攻击的地方,一块块石头砸向城墙,让城楼上的士兵心惊胆寒。好在长安城的城墙足够高,足够厚,一时半会儿还没有倾塌的可能。
守城士兵渐渐趋于弱势,只好向周帝求援。
周帝没想到城外这群乌合之众竟有这么多能耐,现在危机迫在眉睫,周帝不得不拿出一个办法,于是周帝召来南四军的禁军统帅楚路云。
“楚将军,现在长安情况危急,我命你率领南四军接手长安防务,全权负责防守事宜。”
“臣遵旨,”楚路云领旨之后,道,“陛下,臣只有统兵之权,请陛下赐臣调兵令牌。”
“朕会下旨。”周帝没想到楚路云会要令牌,脸色一暗。
“陛下,禁军只认令牌。”
禁卫军从形成之初,就把统兵之权和调兵之权分开,这样做主要是防止禁军大将专权,而且禁军守卫皇宫,如有异心,就会威胁皇权,所以规定调动十人以上禁军,就需要调动令牌。
以前周帝对分权的政策非常赞成,但现在……他非常不悦地问:“楚路云,你想抗旨不尊?”
“臣不敢,臣以规矩行事。”楚路云跪在地上,将头低下。
“你——”周帝不怒反笑,“楚路云,你是高国公亲信,肯定知道朕手里没有令牌,想威胁朕?还是说令牌就在你手上,你想谋反不成?”
“臣不敢。”
“好一句不敢,长安危在旦夕,南四军难道想龟缩在皇城?”周帝厉声质问。
“南四军自当保卫城池,但请陛下派左右羽林军、左右神武军加入战斗。”这就是楚路云的目的,也是海晏的想法,周帝舍不得自己的亲卫部队,而海晏和楚路云同样也舍不得自己的一兵一卒,要守城,大家都要有所牺牲。
周帝之前已经失去了左右龙武军,现在再让手中仅存的四万人守城,他可非常肉疼,所以并不同意楚路云的提议:“北六军是亲卫部队,他们上战场,朕的安全如何保障?”
“陛下,长安城破,大周才危矣。”
周帝最终只好同意左右神武军守北城门,南四军守其他三城门,而左右羽林军保卫皇宫。现在劳役围在城外,左右羽林军根本没有参战,不过能拉左右神武军出战,楚路云就达到目的了。~~
作者有话要说: ~~
☆、第五十章 皇帝逃难
楚路云率领禁军接手长安城防务后,才勉强抵住劳役叛军的攻击,此时,楚路云站在城楼上,心里并不轻松。劳役中应该有会带兵的人,他将劳役分成两个部分轮番攻击东门,不给守军缓和的时间。
往往这一波劳役退去,新一波的劳役又准备发动攻击,这些劳役仗着人数上的优势有修整的时间,而长安城的士兵却已经疲惫不堪。
楚路云看着这些劳役,虽然他们穿着破旧,队形混乱,手中也没有像样的武器,但好几万人站在一起,就像是密密麻麻的黑蚁,看着都让人头皮发麻。
本来长安还有背水一战的实力,但周帝分兵守城就已经失了先机,更何况周帝还舍不得自己的亲卫部队。
楚路云忧心忡忡开始检查防务漏洞,而另一边,海晏坐着马车回到开国侯府。
此时,海晏已经一天一夜没有睡觉了,她一回来,就倒在床上睡觉,听雨和清韵帮她把衣服换了,被子盖好,然后走出房门,让海晏好好休息,而崔云一直没有离开,守在门外充当侍卫。
到了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长安城再次被巨响震醒,今天的响动声可比之前的剧烈。
原本天刚要亮时,劳役叛军渐渐撤退,楚路云以为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但劳役叛军新增的三架巨型投石机,却是把他砸得头晕眼花,赶紧让士兵掩藏好。如果说之前的投石机能投100斤的石块,那现在的投石机至少能投200斤的石块,这种石块所到之处,任何人都要避其锋芒。
海晏虽然是被震醒,但却一点都不显得慌乱,她慢条斯理地吃过早膳,才让崔云进来。
“公主,按照这样的攻势,长安很快就会沦陷。”
海晏当然知道,不过她却笑道:“不到最后,胜败还没有定论。”
“公主,之前就应该把所有兵力投入战斗,而不是……”
海晏打断崔云的话:“而不是等完全被动之后再反击?”海晏笑道,“崔云,话这么多可一点都不像你。我当然有我的目的,你等着看好戏吧。”
海晏把目光望向皇宫的方向,她在等着看自己父皇的好戏。
……
………………………………………………………………………………………………………………………………………………………………………
周帝在两仪殿来回踱步,巨石每一次撞击的声音,都让他心脏一颤。
“长安,真要完了?”周帝开始怀疑长安城的防御能力。
木贵妃坐在两仪殿侧殿,她抱着明熙,心里也很害怕,自从她成为周帝的女人,从没再对谁低三下四,更没有害怕的时候,但现在……,劳役叛军将近两天两夜的攻击,让她的每一处皮肤都在发抖,她也只是个女人,何曾见过这么大阵仗。
“母妃,外面在放鞭炮吗?为什么我没有看到烟火?”明熙扯了扯木贵妃的衣服问。
看着明熙清澈的眼眸,木贵妃差点落泪:“熙儿,你再睡一会儿吧,醒来,什么声音都没了。”
“可是我已经睡一天一夜了,睡不着。”木贵妃为了不让明熙害怕,给明熙喝了安睡的草药,但现在明熙哪有害怕的样子,他还小,完全不知道现在的危险。
大殿响起钱兴的声音:“陛下,木大人求见。”
“快让他进来,”周帝急道,等木锦宏进来后,周帝连忙问,“可有救兵的消息。”
木锦宏摇头:“陛下,长安危机的消息最先送达咸阳,但现在仍没有回信。”
“混账!平时说什么忠心耿耿,关键时刻还不来救驾!”周帝一怒之下,将桌案上的奏折全都扫落在地。
长安城本是最安全之地,“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周围关塞林立,东有潼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这些关口易守难攻,拱卫长安。长安城本身有两大禁军系统:北六军和南四军,还有常年驻扎在长安城外的二十万长安守军,此外长安城周边还有咸阳、奉天等城池提供防御支撑。但现在,这些保障全都失去了作用。
骊山在长安东,位于各大关隘以内,这样长安周围的关塞就失去了作用。长安城本身的军队,为了东征,已经调走了绝大部分,留下的不是禁军就是弱兵,还有一些没有上过战场只知搜刮民脂民膏的肥兵。再者,长安城周边的城池中,距离最近的是咸阳,而骊山到长安的距离和咸阳到长安的距离差不多,这样咸阳也没有任何优势。
修筑骊山宫殿的劳役突然起义,有备而来攻打长安,任何人都出不去,周帝还是通过皇宫密道派人去咸阳求救,这送信就要大半天,如果有意外,救兵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到。
“陛下,您还是先从密道离开长安吧。”
“你说什么!”周帝厉声说道,“朕是天子,怎么能屈服于一群劳役!”
“陛下,还是您的安危要紧啊。”木锦宏不会承认他心里产生了胆怯,劳役们没日没夜的攻击,让他感到害怕,他好不容易得来的这一切,或许就会被这场叛乱给毁了。
“陛下,哥哥说得不错,忍一时方能长安。”木贵妃牵着明熙的手,走出来说道。
周帝看着木贵妃和明熙,他上前把明熙抱起来,问:“熙儿,害怕吗?”
“害怕什么啊,父皇?”明熙抱着周帝的脖子笑道。
“没什么……”周帝叹了口气,把明熙抱紧,这时,两仪殿剧烈地晃动起来,殿里的蟠龙大柱也跟着颤抖,“去看看发生了何事?”
钱兴领命出去,不一会儿慌乱地跑进来:“陛下,东门的城楼被砸塌了!”
……
……………………………………………………………………………………………………………………………………………………………………………………………
夜幕渐渐降临,这注定又是一个难眠之夜,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寝食难安,这一声声巨响,正慢慢摧毁长安人虚弱的心理防御。
夜晚,劳役叛军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用大型投石机不断砸长安城的城墙,一些轻型火球也被投入长安城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