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反派暴君重生后-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大儒头一回怀疑自己:皇帝竟然是这样的人?!
“这些话是谁与你说的?”方俨纳闷地问:“是谁和你说,皇上是这样的?”他从太子太傅做到帝师,中间几次撒手,皇帝什么样的人,到底会不会读书,没有人比他清楚了。
小太子十分认真地说:“是父皇亲口对孤说的,母后也说是真的。老师,是你错了。”
方俨:“……”
皇后娘娘,您竟然也会帮着皇上撒谎了!
教皇帝的这么多年里,他险些连命都气没了,方俨可不赞同小太子。他非但不赞同,甚至还认真地纠正道:“太子殿下错了,是皇上骗了太子殿下。”
“胡说,父皇可是皇帝,君无戏言,他怎么会骗人?”小太子的小脸皱了起来,看向方俨的目光也有些不善:“老师慎言,若是让父皇知道了,到时候孤也不会给老师说情的。”
方俨哼了一声,说:“可并非是老夫一个人说,太子殿下去问其他人,皇上从前是什么样,朝中所有人都知道。”
小太子不信。
他非但不信,甚至还板起小脸,用十分冷酷的语气警告了方俨一番,而后从椅子上跳下来,气呼呼地踩着重重的步子走了出去,小腿迈得飞快,几乎是用跑的,连身后的小太监都险些没追上。
小太子一路跑到碧鸾宫中,没见到赵昱,倒是见到了闻茵。
他径直扑到了闻茵的怀中,把脸埋在她的衣裳里,好半天,小奶音才委屈地说:“母后,我要换老师。”
闻茵惊讶:“为何要换?”
“老师说父皇的坏话。”小太子别提多委屈了:“父皇生而知之,老师却说父皇顽劣愚笨,我不要他当我的老师了,我想要父皇教我。父皇这么聪明,一定比太傅教得好。”
闻茵哑然。
当初皇帝拿出那本话本的时候,她便觉得有些不妥,可皇帝一意孤行,她劝了无数回也不听,这么多年过去,皇帝在太子心中的形象高可破苍穹。
可皇帝从前是什么样,没有人比方俨最清楚的了。
作为帝师,方府的太医可都换了好几拨,那可是先皇亲赐的!皇帝在儿子面前大夸自己,最后还是在帝师面前露了馅。
想想皇帝得意洋洋的样子,闻茵一时都不知道该不该拆穿他。
可小太子还委屈难过地趴在她的怀里等着她的回复,等了好久没等到,小太子便更不高兴了:“太傅说父皇坏话,这样的人也能当太傅吗?”
闻茵迟疑:“方大儒的才学,京城鲜少能及,他还是你父皇的老师……”
小太子困惑:“我父皇不是生而知之?为何还需要他教?”
闻茵闭嘴。
她沉默片刻,问;“你要不要出宫去?”
这方法对赵昱向来有效,对小太子也有效的很。一听出宫,小太子的眼睛顿时亮了。
他一下子就高兴了,爬到闻茵的腿上,兴冲冲地问:“我可以去找外公吗?”
闻茵颔首:“去宫外住几天,怎么样?”
小太子哪里能说出什么不行,乐陶陶地应了下来,当即也不觉得什么委屈难过了,连方俨的话都忘到了脑后,立刻去吩咐宫人给自己收拾行李。
写皇帝爹爹传奇故事的睡前话本带上,自己的小木马带上,零零碎碎收拾了不少。闻茵也不耽搁,等他一收拾好,就立刻带他出了宫。
近年边关无事,天下太平,镇国公也闲得慌,闻茵到的时候,他就在家中逗着刚买来的八哥,一见到小外孙,立刻笑开了花。
“要在我这儿住几日?”镇国公想也不想,立即应下:“这当然没问题,放在我这儿,你就放心着,除了皇宫之外,天底下也就只有我这儿最安全了。只是皇上竟然肯答应?”
要知道,皇帝对小太子可宠爱的很,更舍不得放太子出宫了,小外孙出生那么久,还是头一回要留宿在他的府上。
闻茵无奈说:“我会和皇上解释的。”关于皇帝在太子心中的形象问题,她也得好好与皇帝掰扯一番。
镇国公就放心了。
他高高兴兴地抱着外孙往府中走:“来,外公带你去见见新买的八哥,它还会学人说话呢!”
小太子玩的忘乎所以,乐不可支。
一直到了晚上,他困得直打哈欠,小脑袋一点一点的。镇国公把他放进小床里,正要哄他睡觉时,便听到小外孙糯糯软软地哼哼:“要听故事。”
这可把镇国公难倒了。
他会说的故事可不适合小孩儿听,那可都是边关发生的战事,不但没法把人哄睡,还会把人吓得睡不着。
可外孙都亲口说了,那还能怎么办?镇国公只能绞尽脑汁开始说起来。
他才结结巴巴讲了个开头,又被打断:“不是这个。”
“不是这个?那是什么?”
小太子顿时来了兴致,指挥着人把自己的行囊拿了过来,从里面翻出了一本话本。话本显然被人翻过无数次,边角都已经起了毛边。
镇国公接过,先看了一眼书名。这本话本没有名字——赵昱把他当做自己的传记,可他的大名却不好出现在上头,只好空了下来。
镇国公翻开一页,等看到里面皇帝的名讳,再看到底下离奇的故事时,顿时变了脸色。
他严肃道:“这是谁给你的?!”天底下竟然有人敢偷偷写小话本编排皇帝?!
小太子无辜地眨了眨眼:“是父皇给的。”
镇国公:“……”
行吧,皇帝自己编排,那也不能砍脑袋了。
“外公,念父皇的故事听。”
镇国公揉了揉额角,匆匆扫了一眼,顿时头疼不已。这故事的内容这么离奇,怎么能算是皇帝的故事呢?
镇国公觉得有些不对劲。
但是他还是老老实实从头念了。
虽然是睡前的读物,可小太子越听越精神,等镇国公念完一个章回之后,他才意犹未尽又满足的闭上眼睛,后又满脸濡慕地道:“父皇可真厉害啊,若是我也能与父皇一样厉害就好了。”
镇国公:“……”
镇国公抬头看看小外孙,再低头看看小话本,觉得有什么地方很不对劲。
第112章 皇帝开始养崽后
外孙难得来一趟府中,镇国公自然也要好好给外孙展示一番自己的厉害之处。
身为长辈,谁都想要让自己宠爱的小辈崇拜自己。想当初闻茵小的时候,那可是样样都拿他当参照,每他会什么,闻茵就要跟着学什么。镇国公虽然口中嫌女儿不够大家闺秀不像文家的女儿那样文静,可心中却满意的很。
只是平日外孙都在宫中,连见着的次数都少,更别说让外孙知道自己的厉害了。
这样一个大好机会,镇国公自然不会错过。
第二日一早,小太子在鸡鸣时就起了床,被人伺候着穿好了衣裳,揉着眼睛走了出去。
他这个习惯是跟他父皇学得,他的父皇每次上早朝时都起的格外早,作为一个崇拜父皇,事事都要与父皇看齐的人来说,他也学会了早起。
但是在镇国公府里,有人起的比他还要早。
镇国公每日都要起来打拳,小太子正好撞见,他坐在旁边,托着下巴看完了全程,等镇国公停下时,立刻鼓起掌来:“外公真厉害!”
镇国公哈哈大笑出声,刚想要谦虚一番,又听小太子说:“不过,还是我父皇更厉害一些。”
这话,镇国公就不敢应了。
他心想:皇上?
皇上是会打拳?还是会用剑了?
真要是遇到了什么刺客,那还得往闻茵身后躲,皇上也叫厉害?
镇国公再想起昨日夜里的古怪,终于发觉了很不对劲的地方。
他走过去把小太子一把抱起,往饭厅的方向走,带着小外孙一起去吃早饭。在路上,镇国公问:“皇上有多厉害?”
这可就问对人了!小太子立刻昂起脑袋,滔滔不绝地说起皇帝的丰功伟绩来。其中包括了七岁骑马弯弓射大雕,八岁进山打野狼,十岁勇斗熊瞎子,十二打败武状元。还包括了,下江南一脚踹倒大坝,上北地手擒山匪恶将。
等走到饭厅时,镇国公险些以为自己耳朵出问题了。
他把小太子在椅子上放下,伸手给他拿了早点,看着小太子吃饱了,才又问:“这些是谁告诉你的?”
“是我父皇亲口说的。”小太子端坐着,开口道:“书上也都是这么写的。”
“书上?”
小太子看了他一眼,眼带责怪:“就是昨天晚上读的书呀,天底下的人应该都读过吧?”
镇国公心说:那倒是没有。
他明白了究竟什么地方不对劲,心中顿时冷冷笑了一声。皇帝胡闹也就罢了,闻茵怎么还跟着胡闹?听听这话说的,若是让太子知道了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恐怕得难过的很。
想来也是因为这个缘故,闻茵才将太子送到了他这儿来。太子已经在启蒙了,老师也是方俨,方俨可不会帮着皇帝骗人。
但是镇国公并没有直接拆穿,而是乐呵呵地问:“那皇上这么厉害,是不是也会十八般武器?”
小太子想也没想,立刻应下:“那当然了!”
镇国公道:“那你看是外公厉害,还是皇上厉害?”
“当然是父皇厉害了。”
“外公也厉害,外公会用很多兵器,你想不想看看?”
小太子点了点头,镇国公又把他抱回到了演武场。
他可总算是称心如愿,狠狠大出了风头,将自己会的所有武器都在小太子面前用了一遍,得到了小太子满目崇拜之后,才满意地停了下来。
然后他道:“皇上这么厉害,应当也会这些吧?”
“当然!”小太子重重点头之后,又迟疑地道:“可我没见父皇用过。”
“这有什么难,等你回宫之后,让皇上在你面前用一用,你就知道皇上究竟有多厉害了。”
小太子果然眼睛一亮,立刻应下。
等闻茵来接他回宫的时候,他便凑到闻茵耳边,小声地把今日的所见所闻都说了一遍,最后问:“父皇这么厉害,肯定比外公还要厉害吧?”
闻茵不敢吭声。
谁做下的事,就由谁来承担。她回来碧鸾宫,把小太子往赵昱怀中一塞。
听儿子讲完问完,赵昱整个人都僵了。
他已经听闻茵说过了方俨的事情,还在发愁着该如何解释才好,都没等他把方大儒劝动呢,镇国公又来给他拆台了。
偏偏小太子趴在他怀里,还双眼亮晶晶地道:“父皇,我想看。”
赵昱头皮发麻。
他被儿子催着赶着,到了宫中的演武场。宫中什么都齐全的很,也包括了各式兵器。在小太子的催促声中,赵昱拿起了一柄□□。
“父皇,快呀。”
赵昱:“……”
赵昱觉得真的不可以。
他回头求助地看了闻茵一眼,闻茵却朝他耸了耸肩,无可奈何,他只能垂头丧气地坐到了小太子的对面。
“不行。”赵昱说:“朕不会。”
小太子呆了。
他迟疑地道:“那……那换一个?”
“朕不擅长武艺。”
“……”
小太子茫然地问:“可父皇不是九岁就能打熊了吗?”
先前的牛皮吹得多大,赵昱这会儿就有多后悔。
他本该一早就开始习武,可跟着闻茵开始学后,又因为闻茵忽然有了身孕而停下,等太子出生之后,他便围着太子转悠,更没想起这件事情。
他支支吾吾,一句合适的借口也说不出来。
还是闻茵走了过来,对小太子道:“有一回,皇上遇到坏人的时候,虽然打赢了坏人,但是受了重伤。”
赵昱顿时眼睛一亮。
小太子整颗心都提起来了:“父皇受伤了!?”
“现在已经好了,但是留下了暗伤。”闻茵垂下眼,盯着地上爬过的蚂蚁,脸不红心不跳地说:“从那以后,皇上就不能习武了。”
小太子哇了一声,顿时心疼地朝着赵昱看了过去。赵昱昂起下巴,心虚地应了这番话。
小太子想了想,问:“那太傅真的是骗我的?”
赵昱霍地转头朝闻茵看去。
闻茵继续面不改色地道:“皇上还伤了脑子,许多事情都记不清了,也没有从前厉害。太傅这样说,也是怕你日后会失望。若是太傅日后再提起,你不必再反驳。其实你父皇也不想提,这是他的伤心事。”
也不知道是不是赵昱的错觉,他总觉得闻茵在拐弯抹角地骂他。
小太子看看皇后娘亲,再看看皇帝爹爹,顿时更难过了。
他内疚地与皇帝道了个歉,心中的皇帝爹爹愈发厉害,只是威武不凡的形象之中,还比原先又多了一些英雄的沧桑,但这无损皇帝的英明神武,反而让小太子更崇拜他了。
赵昱偷偷问闻茵:“不是要告诉他真相吗?”
闻茵:“……”
闻茵迟疑地道:“日后再说,也不迟吧?”
第113章 皇帝开始养崽后
等到小太子再大一些,睡前读物从话本变成名家著书,听方俨说的越来越多,亲眼见到的越来越多之后,终于知道他的皇帝爹爹并非是如话本之中形容的那般厉害了。
小太子年岁渐长,便不可再与皇帝爹爹与皇后娘亲睡在一块儿,连给他读话本的人都成了宫女。后来他连话本也不读了,每日睡着之前,读的也都是古往今来的名家著作。
赵昱还有些心虚。
太子越大,他就越心虚。
他定制的小话本已经不拿出来了,除了他以外,如今也没有人愿意看。太子越大,性格就越沉稳,好似知道自己被他这个皇帝爹爹骗了许久,一夜之间长大了一样,小小年纪便板着一张脸。赵昱想破了脑袋,觉得他看起来就像是上辈子的闻英。
自己的小太子,像谁都行,唯独不能像闻英的。
可偏偏是他理亏在线,赵昱有心想要在太子面前重新竖立父亲的威严,也没法理直气壮起来。
他求助无门,只能眼巴巴地去找闻茵求助。
“皇上这会儿知道后悔了?”闻茵笑道:“当初我劝皇上,说此事不合适,行不通,可皇上就是不听。皇上从前可是说的信誓旦旦,夸下了海口。”
赵昱心虚:“这……朕也没想到,太子会长这样的快。”
仿佛昨日还是个小不点呢,一眨眼便长的这么大了,已经能够读书写字作文章,也能辨清楚道理是非。他也不过是迟疑着,迟疑着,迟疑的久了,没想到就拖成了大问题。
赵昱皱起眉头,说:“我是皇帝,也是太子的父亲,既是君也是父,不管怎么样,太子也要对我存有敬畏,若是他小小年纪就轻视我,日后岂不是让我这君父颜面无存?”
闻茵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赵昱的声音顿时低了一大截,支支吾吾地说:“再说了,那些事情……也的确是发生过,只是经过了白梦先生的笔,变得夸张了一些。那些小话本,哪个不是这样的?”
“可太子却是真心实意将它当做了皇上的亲身经历。”
赵昱一下子底气全无。
他叹了一口气,看了闻茵一眼,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闻茵最是看不得他装可怜的模样,这会儿也不由得道:“此事便交给我吧。”
皇帝顿时笑逐颜开,哪里有半分方才失魂落魄的模样。闻茵顿生无奈。
……
如今太子每日一早就要去上书房读书,上午读书,下午习武。与皇帝相比,太子年幼起就十分认真勤奋,从不偷懒耍滑,太傅布置的课业也全都刻苦完成。闻茵去上书房找人的时候,果然立刻就找到了。
她抬手制止了下人通报,只在外面看着,等方俨的课停下之后,才走了进去。
“皇后娘娘。”方俨给她行礼。
闻茵轻轻颔首,朝太子看去,太子也从座位上下来,给她行了一个礼,礼数周全,挑不出一点错处来。
闻茵问:“太子之后可还有什么课程?”
“下午有骑射课。”
“那就免了,今日本宫有要事找太子,去与镇国公说一声吧。”镇国公也成了小太子的老师。
众人应了一声,陆陆续续从上书房里走了出去,很快便留下闻茵与太子二人。
周遭没了人,太子一下放松不少,紧绷着的小脸也露出笑来:“母后有何要事要找孩儿?”
“你想不想出宫去?”
“出宫?!”
闻茵道:“今日休息半日,我带你出宫。”
她也不是要与太子商量的意思,太子也不反对,连忙去寝宫换了一身轻便适合出宫的衣裳,心情雀跃地跟着闻茵一道出了宫。
两人坐在马车上,闻茵便问:“我好像已经有许久没有听你提起过皇上了。”
此话一出,小太子立刻板起了脸。
他一声不吭,闻茵瞅瞅他的样子,倒是还有几分平日里皇帝装严肃时的样子。她不禁笑道:“你年幼时,可总是父皇长父皇短的,最是崇拜皇上不过,如今怎么就变了?”
“母后明明知道。”小太子绷着脸,说的十分不情愿:“父皇那些……都是骗人的。”
当他知道那只是个话本,只是其他人胡乱编写出来的事迹时,只觉天崩地裂,再也没有办法像从前那样崇拜皇帝了。提到这个,小太子也不禁埋怨道:“母后也真是的,父皇故意骗我,为何还要帮着父皇呢。当初我还与老师外公争论过许多回,如今想来,还不知道老师他们是如何笑话我的。”
“为何要笑话你?”
“因为我说了谎。”
“我不觉得你说了慌。”闻茵淡淡地道:“依我看来,皇上的确是个十分厉害的人,就算是方大儒,就算是你外公,也不及皇上厉害。”
太子迟疑了一下,道:“可是那里面都是假的……”
“故事是假的,可皇上做过的事情,却是真的。”闻茵撩起车帘,示意他往外看去。这会儿马车已经到了宫外,行驶在京城地主干道上,来来往往都是行人。闻茵问:“你看见了什么?”
“人。”太子说:“许多许多人。”
“他们能好好生活在这儿,衣食无忧,全都是因为你父皇。”闻茵的目光看向街上的百姓,“你应当也从别人口中听说过不少事情,不是在话本之中的,而是从太傅口中,从镇国公口中,就算是宫中的宫女太监,应当也都与你说过不少。”
太子一时沉默。
的确是不少。
在他还分不清话本与现实时,便最喜欢缠着别人给他讲皇帝的事情。话本之外,关于皇帝的事情也能有许多能说的,皇帝做过的好事,说个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这些人都与你一样,打从心底崇敬皇上。”
马车一直到了京城里的一家食楼前停下。
闻茵带着太子下了马车,看到食楼匾额时,太子还有些不解:“娘为何要带我来这儿?”
“这是你爹最喜欢吃的食楼。”闻茵说。
太子便没了话,乖乖跟着她走了进去。
而后他又看闻茵点了不少菜,也都是他父皇喜欢吃的菜。太子一一尝过了,不愧是他父皇喜欢的,味道果真是不错。
“多吃点,今日我们还要去不少地方。”
太子困惑:“娘要带我去哪儿?”
“带你去见见你爹的厉害之处。”
太子心中的好奇便更多了。
太子虽说长大了,可如今也不过七八岁,读了书,明了理,尽管自己心中皇帝爹爹的形象破灭,但心底还是对皇帝存在着濡慕。他不信赵昱了,可还相信闻茵,他的母后可比父皇靠谱多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连闻茵都能亲口夸出来的厉害,他就越发想要去的瞧瞧。
太子吃饱之后,便跟着闻茵一路到了城西的一处大宅院门口。他好奇地往四周看了看,问:“娘,这是哪儿?”
“你应当是听说过,这儿便是皇上办的居养院。”
太子恍然大悟。
他当然是听说过了。光他知道的,这个居养院办起来可就不容易,而这居养院成立起来的目的,更是意义重大。有了这个居养院的存在,无数孩童能够平安长大,不知道救了多少人的性命。
过去了这么多年,这个居养院也比从前更加完善。这儿收留的都是弃婴,等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到了该离开居养院的年纪,便会被送去工作——这么多年过去,赵昱手中的铺子越来越多,给居养院的孩子提供了不少职位。
太子从前只是听说过,却从未踏足过这里,他踏入门槛走了进去,便见院子里有不少孩童正在玩闹,许多孩童只有他一般大,甚至还比他更小,这些人衣着朴素,但是脸色红润,尽管身处困境,可脸上并无阴霾,天真的笑脸看得太子愣住…
闻茵在他身旁淡淡道:“如果没有皇上,这些人早就在被抛弃时就没了性命。”
太子一时五味纷杂。
听说的再多,也没亲眼见到更加震撼。
不说其他,只说眼前这居养院,从建立之初起,也不知道救了多少孩子,更别说日后还有再持续很久很久,光这一个居养院里救下来的人,便已经足够称得上一声伟大了。
但闻茵也并未停下。
她又带着太子到了一处书铺前,书铺门口人来人往,许多书生出入其中,大多数人看着十分落魄,可都喜珍惜地捧着手上的书。
“这是皇上开的书铺。”
太子立刻道:“我也知道这个!”
“如果没有皇上,这儿的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轻易的读到书。”
“为何?”
“因为他们没有银子。”
太子懵懵懂懂。
闻茵便亲自带他进了书铺里。
一本书的价格不低,想要读书,哪里只是读一本书就够了的。穷苦人家读书,光是纸墨就是一笔巨额开支,越是没有银子,就越是难读书,越是不读书,就越难以从困境之中挣脱出来。
太子还小,算不清这其中的账,闻茵便仔仔细细给他掰扯了一番。
太子问:“那这书铺,就不要钱了吗?”
闻茵说:“只要一文银子,便能读到一本书,在普通书铺买一本书的银子,在这儿可以读到几十上百本。自从这间书铺开了之后,就算是再穷苦的书生,也能够有机会考科举,这几年来,寒门出身的官员越来越多,都是皇上的功劳。”
太子想了想,问:“还有那补助银,是吗?”
“没错。”
皇帝前几年又想出了一个主意,他怜惜那些寒门出身的学子,特地掏出一笔银子,以借贷的名义给那些学子,只等着这些学子考□□名之后,日后再以俸禄相还。这让皇帝得了不少好名声,也得了不少夸赞。
也不只是这些,皇帝最近还琢磨着筹办蒙学,让每一个孩童不分贵贱出身,都能免费上学。当然,最近又在朝堂之上和文武百官吵得欢。
太子看着络绎不绝的人群,说:“有了书铺和补助银,天底下的所有人都能读书考功名,可真是帮了不少人啊。”
“不。”闻茵说:“这是在救人。”
作者有话说:
养崽番外还有几章,我写完了已经放进存稿箱啦一下子不知道该写啥番外了,还有什么想看的番外吗?
第114章 皇帝开始养崽后
闻茵又带着小太子在街边买了烤红薯。
剥去深褐色的外衣,里面金黄软糯香甜的薯肉便露了出来,小太子一口咬下,甜糯的红薯入口,顿时让他高兴的眯起了眼睛。
“好吃吗?”
“嗯。”
“这也是皇上找到的东西。”
小太子一口红薯肉卡在了喉咙里。
他吃惊地道:“这……这也是皇上……”
“你应当也知道,每年都会有好几艘大船出海,与海外异国往来。番薯,土豆,花生,许多东西,都是从海外传来的。”闻茵提及此事,还带着几分笑意:“当初皇上偏要造船出海,那时候所有人都拦着,没有一个人依了他。说起来你也许不信,皇上也是看了话本,才萌生了这个念头。后来大船便如他心意出了海,这些东西,便是第一次出海带回来的。”
太子呐呐点了点头。
他在上书房上课的时候,便已经听过不少回这些东西有多厉害。这些作物产量高,也容易饱肚子,从前百姓们吃不饱,有了这些之后,吃饱的人便比从前都多了许多,太傅对他提过无数回这些作物的厉害之处。可他却没想到,这也是因为他父皇的一时兴起。
看了小话本,便想着造船出海,造船出海,就找回了这样有用的东西。而这样厉害的人,是他的父皇!
一种难以言喻又熟悉的感情将太子的心包裹住,他仿佛踩在了云朵上,整个人都晕乎乎的,恨不得和所有人都说一遍,他的父皇究竟有多么厉害!
“我知道!”太子双手抱着烤红薯,激动地脸颊也微微发红,他说:“我知道,这个救了许多人!”
“没错。”
“皇上可真厉害啊。”
“皇上的确很厉害。”闻茵目光之中透出几分暖意:“不管旁人如何想,皇上的确是常常做出人意料的事情,可他也是真心实意地为百姓考虑,为百姓做事。”
太子主动问:“还有什么没有见过的地方吗?”
闻茵低头看了他一眼,笑说:“还有不少。”
从前皇帝就是想一出是一出,小太子生下来以后,他的想法就越来越多了,好在闻茵手底下的人也越来越多,无论皇帝提出了什么异想天开的事情,她都能想办法办好。
闻茵一边呆着小太子走,一边给他讲关于皇帝的事迹。
有些是话本里就提过的,有些则是太子没听说过的。闻茵没有什么动人夸张的语言,也不会说假话,她只会将事情最简单最直白的说给太子听,等太子亲眼见着了,再告诉太子,皇帝的这些举动最后帮到了谁。
全天下的人,没有一个人不因此而受益。
天下书生因为他而能读书考功名,天下百姓因为他而衣食丰足。军营里的将士有了伤残补贴,流离失所的孩童有了庇护之所。不论是书铺也好,亦或者是城外停着的马车也好,到如今,几乎是每一处的地方,所有人提起皇帝时,都是满口称赞。
甚至也不用赵昱再掏银子请那些说书先生说了,茶楼里多得是想听歌功颂德的人。
最后,闻茵带着他来到了一条大河前。
眼前的河很大,上面停了不少的船,尽管是一条新河,可是却迅速地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无论是贸易往来也好,亦或者是出门远行也好,这条大河两岸满是提着包袱的行人,甚至连这周遭的地价也跟着水涨船高。
闻茵指着眼前的河说:“这是皇上的河。”
太子听说过。
太傅就和他说起过无数回,这条河的出现,又给百姓们带来了多少的好处。
太子问:“这也是父皇一意孤行吗?”
“没错。”闻茵说:“当初就连我也以为,皇上是贪图享乐,才命人开凿这条河。它从京城通往江南,途经数地,花费了许多银子,这些全都是皇上一个人掏的。”
“一个人?”
“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