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反派暴君重生后-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医扑通跪下,脸色惨白,连声求饶,“贵妃娘娘饶命,下官当真不是什么庸医,是皇上……皇上来找下官,说是要用补药,下官原本也是不想答应的。可皇上的话,下官不敢不听,皇上说了,要是下官不给,他就要砍了下官的脑袋。就算是给下官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对皇上做什么啊!”
赵昱在旁边听得直瞪眼,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老底都被这个太医揭穿了。
“皇上又有什么话要说?”
赵昱闭紧了嘴巴,转过头,一句也不敢说。
“皇上不相信王太医的诊断,是觉得自己的医术比王太医更高一些?”闻茵声音凉凉的:“王太医行医多年,自先皇在世时就做了御用太医,在太医院里,医术也是排在头名。臣妾倒是不知道,何时皇上也对医术有什么研究了?”
赵昱支支吾吾,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闻茵冷眼横了跪在地上的太医一眼,对他道:“皇上开口说要用什么药,你也不问缘由,皇上说了你就给,若是皇上有什么好歹,你能赔得起吗?!”
太医瑟瑟发抖,挣扎道:“皇上说,不准让任何人知道……”
闻茵却不听他的解释,挥手道:“把人带走,按规矩处置。”
太医猛地倒吸一口气,身体颤了颤,又长长地吐了出来。在规矩里头,他这也不是死罪。要是皇上真有个什么好歹,那可就不是他一个脑袋的事情了。
太监带着太医走了出去,在殿内沉重的气氛里,宫女们也有眼色地脚步轻缓地走了出去。屋子里很快便只剩下他们两人。
闻茵深深吸了一口气,又长长地吐了出来,才道:“现在人都走光了,无论皇上说什么,也都只有我一个人知道,皇上总该愿意把事情告诉我了吧?”
赵昱吭哧吭哧,依旧低着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小声嘀咕:“就是因为是你,我才不能说呢……”
“什么?”闻茵没听清。
赵昱立刻闭嘴,后又弱弱道:“我知道错了。”
“皇上何错之有?”
“日后我一定会听你的,听王太医的,不再乱吃药……”他顿了顿,又纠正道:“那个只是补药,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药。王太医虽然没诊断出什么来,但是我觉得,我的身体似乎不太好。”
“皇上为何这样说?”
赵昱还很有道理呢!
他站了起来,索性殿中也已经一个人也没有了,闻茵也发现了这件事情,他也就没什么好再遮遮掩掩的了。赵昱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好似遇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一般。
“接下来的话,句句属实,你听了以后一定不要太过惊讶。”赵昱顿了顿,主动走到她身边来,贴心地道:“若是你站不稳,还可以扶着我。”
闻茵没应,只等着小皇帝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话来。
赵昱紧张地吞咽了一下,才慢吞吞地说:“我觉得……我可能不太行……”
“什么?”闻茵一下子没听明白。
“就是那个什么……好像不太行……”赵昱沉重地说:“我想,事关我的颜面,王太医才会一句话也不说,还想要瞒过我,但此事实在是太过重要,我既然发现了,也不能装作不知道……”
“等等。”闻茵抬手打断了他的话,又重复了一遍:“什么不太行?”
赵昱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视线缓缓下移,落到了下面某处。
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闻茵:“……”
她眨了眨眼,一时有些不敢置信:“不……不行?”
“没错。”
“皇上为何会有这种……”闻茵面色古怪:“事关皇上龙体,这么大的事情,王太医不可能瞒着这件事情。”
再说,皇上到底行不行,满后宫都没有比闻茵更清楚的人了。
闻茵总算是明白小皇帝为何要背着她偷偷喝补药了。
皇帝是个多骄傲的人,此事事关他的颜面,他自然也不可能把这件事情告诉她,生怕在她面前丢了脸。可丢不丢脸是一回事,喝补药就是另一回事了。
闻茵有些无奈:“皇上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我看皇上龙体强健,并无任何不妥。”
“胡说。”赵昱反驳道:“若是没有任何不妥,你为何还没有怀上孩子?”
“……孩子?”
“没错。”赵昱抿紧了唇,坚定地道:“你肯定没有什么问题,那问题就是出在我身上了。我就觉得奇怪,我们两人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可你的肚子一点动静也没有,这实在是不应当。”
“……”
闻茵迟疑地道:“皇上想要孩子?”
“那是当然。”赵昱理直气壮地道:“我早就想好了,等你生了孩子,若是个男孩,我就将他封为太子,好好教养他,给他找最好的老师,等他长大以后,还要替我治理天下。若是个女孩,那就封公主,我会给她准备许多东西,还要找天底下除了我之外最好的人给她做驸马。”
他什么都想好了,可是就缺了个孩子!
他的太子,他的公主,这会儿连个影子都没有呢!
等一回过神来,赵昱便觉得好像迎头一盆冷水泼下,他的美梦一下子破碎了。
最重要的是,若是没有孩子,闻茵又不情愿,他如何能理直气壮地封闻茵做皇后?
闻茵不做皇后,又如何能显得闻茵在他心中与众不同,与后宫里那些女人不一样?
赵昱想着想着,方才的坚定便愈来愈淡,眉眼都耷拉了下来,看着丧兮兮的,十分可怜。
闻茵哑然:“我都不知道,皇上还有这种念头。”
“你当然不知道,你连在年宴时都不愿意与我坐一块儿。”
这又与年宴有何关系?闻茵心中纳闷。
但是皇帝方才说的话,她还当真没有想过。她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每日忙得□□乏术,小皇帝已经占去了她的大部分心力,闻茵也无暇再分出心神操心其他人。
从前她对自己未来的畅想之中并没有另一个人的身影,可现在却多了皇帝,闻茵顺着他的话想了想,发觉若是能再多一个孩子——最后是长得像小皇帝一些,那好像也并没有什么不好的。
但是……
“此事也并非是皇上与我能做主的。”闻茵无奈说:“就算是普通夫妻,成婚多年无所出的也并非是没有,有太医为我与皇上诊脉,太医没有说什么,那就是没有任何问题。”
“可孩子呢?”
“既然是没有,那就是缘分未到。”闻茵安抚地道:“就算是先皇,皇上出生时,先皇的年纪可比现在的皇上大了不少,皇上还年轻,朝中的大人也没有催促皇上,皇上也不必为此事担忧。”
赵昱叹了一口气。
顺着闻茵的话,他便想到了先皇。
要知道,他之所以当上太子,当上皇帝,还不是因为先皇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赵昱敢笃定,但凡他还有任何一个兄弟,别说皇位了,连太子之位都不是他的,估计刚出宫就被赶出去做闲散王爷了。
从前他不学无术,不知上进,先皇可是看他十分不顺眼的,后来可谓是破罐子破摔,彻底放弃了他。他都不知道,当初先皇驾崩将皇位传给他时,是不是还死不瞑目。
先皇是老来得子,而且还只有他这么一个。别说兄弟了,他连姐妹都没有。
想到这,赵昱又低头看了自己一眼,一口气叹得更重了。
原来这是他们老赵家祖传的不行啊!
……
小皇帝比谁都着急这件事情,朝中的大臣可都是看着小皇帝长大的,还觉得小皇帝年纪轻轻,就算是关系近的如方俨等,也从未对赵昱提及过此事。满朝文武与后宫,也就只有赵昱一个人着急。
闻茵看在眼中,安抚的话说了一箩筐,眼看着皇帝越来越失落了,无可奈何只能想办法安抚。
她想来想去,便只能在最近的年宴事情上,与小皇帝提了位置的问题。
几乎是一瞬间的,赵昱立刻精神了。
“你愿意与我坐在一块儿了?”
闻茵无奈点头,又郑重道:“只此一回,宫中有宫中的规矩,不能坏了规矩。”
赵昱立刻点头应了。
他心中想:一回就一回,等下回的时候,你都做朕的皇后了,你想不坐一块儿都不行。
只是下回……
他低头再看看自己,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下回可得迟点来啊!
第107章
年关,处理完了所有的事情,朝中所有官员都松了一口气。
一年到头,也就这么几日能够休息,等参加完宫宴之后,除了巡逻的士兵之外,便是所有人都能放松了。
不只是城中的百姓,连宫中上下都陷入了热热闹闹庆贺新年的气氛之中,赵昱在宫宴时如愿以偿,果然与闻茵坐到了一块儿。只这一点,便让他高兴的不得了了。
宫里宫外,现在谁还不知道容贵妃正受宠?自从容贵妃进了宫后,皇上眼中就再也看不到其他人,满后宫的妃嫔全都成了摆设,也就日子过得比宫女好一些。哪怕是宫宴上其他妃子把手中帕子都快扯破了,也不得不承认,容贵妃成为皇后也是迟早的事情。
没办法,就算是她们想要做点什么,可皇上连看也不看她们一眼,再多的计划没有人配合,她们也实在是有心无力呀!
等宫宴之后,赵昱便拉着闻茵偷偷溜出了宫。
出宫那么多回,他也已经驾轻就熟了。索性满京城这会儿都热闹的很,后宫之中有德贵妃,公务也全都处理完了,赵昱便放心地与闻茵跑出来了。
他换上了便服,只带了侍卫,与闻茵一道去过寻常百姓会过的新年。
京城里的年节十分热闹,各种活动都是赵昱平时从未参与过的,这些他看着惊奇不已,目不暇接。
“还在宫里头的时候,我就听说过了,但是一直出不了宫,顶多只能远远看看,从未亲自出来过。”赵昱的视线随着路过的一个糖葫芦小贩飘远,又恋恋不舍地收回了视线,“今日还是头一回。”
“你若是想,明年也还可以带你出来。”闻茵说。
赵昱果然点头应下:“那是当然的了,外面这么热闹,我一定是要回回都出来。对了,这儿最热闹的地方在哪里?”
最热闹的,自然也是猜灯谜了。
闻茵带着他到了那处,满京城的书生这会儿都聚集在此,这样的日子,就算是再古板的书生也走出了家门。
闻茵指着远处的高台给他介绍:“赢了的人,就可以赢走那盏最漂亮的花灯。”
那盏花灯足足有十六面,又大又精致,远远看着便已经足够让人惊叹。能够吸引全京城百姓的东西,自然也是好东西了。
赵昱说:“我看着好像有几分眼熟。”
闻茵莞尔,道:“那上面的画,你应当是见过的。”
赵昱盯着想了一会儿,等远远地看清楚那上面的东西,他才恍然大悟。这东西还是从宫中流出来的,上面的画出自于那个海外来的宫廷画师。
据说海外的国家不过年,听说了这儿的习俗之后,那个画师就好奇的很,到了这儿之后,除了给皇帝画画像,他就在宫中与其他宫廷画师交流画技,也开始学习这儿的水墨。那盏花灯,便是听说了这边的灯会习俗,他亲手画的,上面的面也是用了海外的技法。
当时这盏花灯做好之后,也送到了赵昱的面前,赵昱的兴致来得快去的也快,失去兴趣之后便扔到了一遍,后来也不知道它去了哪里,似乎是被闻茵拿走做了什么用处,没想到却是在这里看见了。
大船归来,带回来的可不止各种东西,还有海对面的消息,如今京城里的所有人都对海外一切好奇的很,这盏花灯正好符合了众人的喜好,才吸引了这么多人过来。
但赵昱的兴致一下子失去了大半:“那好像就没什么意思了。”
“猜灯谜的有趣在于过程,可不在奖励是什么。”闻茵说:“但凡在今日拔得头筹的,接下来可就出名了。”
但赵昱对名声也没什么兴趣。他都已经是皇帝了,还能有谁比他更出名的?再说了,他今日是微服出宫,就算是赢了,也不能让别人知道他是谁。
赵昱收回视线,正要离开,忽然又听一阵喧哗声。他转过头看去,却见台上放置花灯的高台上,这会儿又被人拿上去不少东西。
是京城里一些有名的商铺拿出来的,一面为自己挣个名声,一面也充实灯谜的奖励,奖励变多,除了花灯之外,还多了如首饰绸缎字画之类的东西,顿时将剩下一些没什么兴趣的人的注意力也吸引了过来。
赵昱耳朵尖,还听到有人说:“那好像是如意阁里的新首饰,还没拿出来卖呢,好像是独一份。不论今天是谁得了头名,可都是赚大发了,谁不知道如意阁里的首饰件件价值不菲。”
赵昱顿时眼睛一亮。
他可不在乎那首饰是不是价值不菲,他在乎可是首饰本身。如意阁是京城出了名的铺子,连他这个皇帝都知道,首饰款式新奇。方才那说话的人口中,也是对如意阁的首饰倍加推崇。
更别说,那还是独一份的。赵昱的目光朝着闻茵身上看去,闻茵向来打扮简单,这会儿乌发只由一根簪子盘起,并未有太多装饰。赵昱看得心痒痒,心想若是那独一份的首饰是戴在了闻茵的头上,那一定是再好看不过了。
他立即对闻茵说:“我们参加吧。”
闻茵也不知道为何他忽然就改了主意,但皇帝都这样说了,她也没有说什么不好,带着小皇帝朝着附近的灯谜去了。
赵昱本想着要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赢下头名,可刚拿到灯谜,看到上面的内容,他的热情便顿时被人迎头一盆冷水浇下。
这猜灯谜想要让全城的百姓都参加,还想要让所有人都有兴致,京城里那么多的读书人,想要难倒他们,题目就得不能出的太简单。这些题目没把书生们难住,倒是把赵昱给难住了。
他的脸色变了又变,而后朝着闻茵看了过去。闻茵正饶有兴致地看着面前的灯谜,感受到他的视线,这才转过头来:“怎么了?”
赵昱:“……”
他不能说实话,若是说了实话,也太丢人了一些。
可那首饰是要给闻茵的,他要是赢不了,可不就得不到首饰了?
赵昱磨磨蹭蹭靠过去,小声问:“这灯谜有多难啊?你能拿到头名吗?”
他心想:就算是他拿不到,闻茵拿到也是一样的,他们又不分谁和谁,闻茵拿到了,那首饰也是她的……
却听闻茵说:“这有些难。”
“难?!”赵昱顿时变了脸色:“你也觉得难?!”
闻茵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说:“来这儿猜灯谜的都是些书生,许多题目也是请大儒们出的,方大儒便在其中。要是不将那些读书人难倒,那还有什么意思?这儿许多题目出的角度刁钻,若非是饱览群书之人,恐怕也很难拔得头筹吧。”
赵昱可觉得一点意思也没有了!
他在心中恨恨想:怎么连他的太傅都参与其中,早知如此,他便应当先想方设法从方俨那偷来答案……
闻茵虽然懂得多,可并非是钻研诗书考科举的人。赵昱看过周围,他看所有书生打扮的人,看谁都像是那个最后的赢家。
除非他身边也有个擅长读书的人……
赵昱忽地灵光一闪。
他立刻转身对侍卫吩咐:“你去张家,把张达叫来。”
侍卫满头雾水,连忙跑了出去。
过了许久,张达满头大汗地挤进了人群之中,他本来纳闷的很,直到在人群里看到皇帝的身影,这才恍然大悟。
张达就要行礼,在弯下身之前,赵昱就先抬了抬手:“免礼吧。”
“皇……”
“出了宫,就叫我赵公子吧。”
“是。”张达恭敬地问:“不知道赵公子叫我过来是所为何事?”
赵昱负手站在人群之中,神色淡淡:“自然是要事来找你了。”
张达的视线扫过周围,心中猜测着皇帝的想法,一边又开始回想今日灯会是否有什么大事被他疏忽了。
“我记得,你先前是考了个状元?”赵昱问:“照这么说,你的学识应当是十分出众,读的书也多了?”
“赵公子过奖了,我也只是略懂一些。”张达谦虚道。
赵昱立即皱眉:“懂得不多?”
张达:“……”
看皇上的意思,好像他要是应下,反而还是件大错事了。读书人之间,谦虚不是常有的事吗?
张达冷汗直流,好半天,才憋出一句:“比寻常人多一些……”
赵昱这才满意了,他赞赏地看了张达一眼,才道:“既然你读书多,那猜灯谜应该也十分擅长了?”
“……灯谜?”张达愣愣地抬起了头来。
赵昱理所当然地道:“没错。”
“……”
“我将你叫过来,就是有一件要事交给你去办。”赵昱伸出手,远远地给他指了台上的东西:“看到那些东西没有,得了头名的人才能拿到那些,此事便交给你了。”
“……”
“怎么?你不想接?”
眼看皇帝的语气变得有些不愿,张达立刻回过神来,连忙躬身接下。而后他试探着往灯谜处走了几步,许是动作慢了,皇帝还催促了一声:“快啊。”
张达三步并作两步,大步走到了灯谜前。
赵昱满意了。
他对闻茵道:“此事就交给他,我们等会儿再来吧。”
闻茵歉意地看了张大人一眼,可惜张大人专心猜着灯谜,并未注意到她的眼神。赵昱又拉了一把,闻茵才无奈地走了。
“今日还有不少好玩的地方,我们都还没去过,千万别耽搁了。”赵昱兴致冲冲地道:“我方才还见到了画糖人的,我们去找那人画个你我来。”
闻茵被他拉着,很快便出了人群。
……
猜灯谜处,张达遇到了自己的同僚。
“张大人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同僚哈哈大笑道:“张大人也对灯谜有兴趣了?这么巧碰到了,不如我们一块儿去喝个酒。”
“不行,不行。”张达摆手拒绝:“皇上临时交代我一件差事,今日恐怕是没法应约了。”
一听是皇上吩咐的差事,同僚便立刻打消了念头。但离开之前,他还忍不住问了一句:“这大过年的,皇上还吩咐了张大人什么要事?”
张达低头不语。
总不能告诉别人,他是在奉旨猜灯谜吧。
第108章
赵昱与闻茵一起玩了个痛快,几乎是将好玩的地方都走遍了,才终于被抓住。
年关这样重要的时候,几乎是全城的百姓都出门了,人多的地方就危险,镇国公便带着人马在京城各处巡逻。赵昱在京城各处晃过,在镇国公的眼皮子底下晃过好几回,总算是被他抓住了。
镇国公脸色难看,先瞪了闻茵一眼:“今日是什么日子?城中人这么多,你也敢带皇上出宫来?若是出了什么事情,那该怎么办?皇上胡闹,你也跟着胡闹?”
闻茵自知理亏,低头不说话。
赵昱一听他教训人,便听不下去了:“此事是我自己的主意,是我要带着她出宫,你怪她做什么?”
镇国公板着脸,虎目朝小皇帝瞪了过来。
赵昱丝毫不惧,大胆地瞪了回去:“我的命令,还有谁敢不听的?今日你虽然见着了我,也当没见着,听见了没有?”
镇国公:“……”
小皇帝在闻茵面前向来都是低眉顺目,可在其他人的面前,他也就没怕过谁的。
一物降一物,镇国公心中再不情愿,这会儿听见小皇帝的话,也只能瞪圆了眼睛,不情不愿地应了下来。
他人还没走远,便听皇帝还在安慰闻茵:“你别怕,就算他是你爹,你也不用听他的话,以后他要是再凶你,你就把我搬出来,他肯定不敢骂我。”
镇国公:“……”
闻茵憋着笑点头,都不敢转头去看她爹的脸色。
镇国公虽然放过了他们,但是也不代表不理会了,他亲自跟在小皇帝的身边随身保护。这回无论赵昱如何瞪他,他也一动不动。
没有办法,被他这样看着,赵昱也没了继续玩的兴致,甚至是连牵闻茵的手时,他都有轻薄了人家姑娘的心虚感。可这又怎么能算是轻薄呢,闻茵可是他正儿八经的容贵妃。
好在该玩的差不多都玩完了,赵昱也不觉得遗憾,带着镇国公又回到了灯谜那。
经过了这么久,猜灯谜也有了结果。
当镇国公看见张达上了那个高台去拿奖品时,脸上一下子难以遏制地出现了震惊的神色。非但是他,在场凡是认识张达的人,也皆露出了震惊。
张达面无表情地将这些东西接过,站得高,看的就多,他一眼扫过去,便在人群中看到了许多同僚的脸。他飞快移开视线,不用细想,说不定明日关于他的风言风语就要传遍整个京城了。
要知道,猜灯谜虽然是全城百姓都参加了,可最后拔得头筹的,一般也是没有功名在身的书生。像他们这样有头有脸有官职的,可不会去抢那些书生的风头。
张达已经想到别人会怎么说自己了。
当他将这些东西交到皇帝手中时,甚至已经可以坦然面对镇国公的视线。
“赵公子,这是你要的东西。”
赵昱从其中挑出了那套首饰,剩下的看也不看一眼,“其他那些你带回去吧。”
镇国公惊讶:“张大人?”
张达颔首:“闻将军要不要挑一挑?”
镇国公:“……”
他很是无语,等把人送回到了宫门口后,忍不住把闻茵拉到了一边去,小声道:“皇上胡闹,你也跟着胡闹?”
“皇上喜欢,那就让皇上去做,皇上已经知道分寸,知道什么好什么不好,也不必刻意拦着。”闻茵说的十分坦然。
镇国公一时无言。
半晌,他才回过神来,问:“我记得从前你可不是这样。”
放在闻茵进宫之前,父女俩对皇帝都是同一个态度,刚进宫的时候,闻茵可不情愿,背地里不知道腹诽了多少次。
“爹,现在已经不同了。”闻茵笑道:“皇上已经不是从前的皇上,自然也不能拿从前的看法看皇上。你看现在的皇上,不但知道上进,还心系百姓,对任何人都仁慈和善,哪里还有半分从前的模样?从前的皇上我不喜欢,可现在的皇上我喜欢。皇上都已经这么努力了,那让皇上多做些他高兴的事情,又有何不可?”
镇国公无话可说。
他早就明白了女儿的心意,知道已经无可改变。可现在看闻茵话里话外都是赵昱,处处都在维护小皇帝,他又忍不住心中酸涩。
女大不中留,他的女儿的胳膊肘都已经使劲往皇帝那拐了。
“好吧,那爹也不说你什么了。”镇国公拍了拍她的肩膀,又正色说:“偶尔胡闹也就罢了,平日里皇上要是做错什么,可全靠你在旁边盯着。”
闻茵轻轻颔首。
那边赵昱等不及,又让人过来催了她一声。闻茵这才与镇国公道别,走回到了皇帝身边去。
赵昱立刻就靠过来了,问道:“镇国公与你说了什么?”
“只是一些家常话而已,让我多照顾皇上。”
赵昱点了点头,也没放在心上。还不等回到碧鸾宫中,他便又将张达赢来的那盒首饰拿了出来。
“这个给你。”
闻茵接过打开,里面是一套精美的首饰。她唇角勾了勾,余光瞥见小皇帝果然是满脸期待地望着自己。
闻茵道:“我很喜欢。”
小皇帝整个人都精神了,可谓是容光焕发。
闻茵莞尔,将盖子盖回去,恍惚想起了自己刚入宫时。那时候的她还盘算着要找机会出宫,可从未想过会对皇帝有如今的看法,更没想过两人能够走到一块儿。
闻茵抱着首饰盒子,转头看着赵昱神采飞扬的侧脸,忽然凑过去,在他耳边小声说:“皇上想不想听话本。”
赵昱一愣。
而后他整个人都亮了!
……
年关过后,赵昱又忙了起来。
他有不少要做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将海外带回来的这些种子发下去试验。工部在城郊农户那找了一些农户合作,将这些种子分发给给一个合作的人,而后由那些船员口述下来的种植方法也誊抄了许多份,分发给每一户。
赵昱对这些新作物充满了期待,非但是他,百姓们也都是如此。京城的百姓可有不少都听说了这个新作物的神奇之处,许多人都跑过去看,恨不得那些作物一日就能长成。
而大船也重新出发了,这一次,赵昱准备了更多的东西,有了前一次的经验之后,他特地重新整理了随着船带过去的东西,上了大船的人也多了不少,各有各的长处。海外来的那个画师则留了下来,说是要学习这边的艺术。
除了大船带回来的新作物之外,赵昱也开始着手起关于居养院的事情。
居养院的念头他早早就生出来过,只是这个念头出现的突然,完善却要费不少工夫,闻茵慢吞吞地想了许久,才整理出了一个合适的章程,后来又被北地的事情耽搁,等年都过了,赵昱才重新提出来。
赵昱在朝堂上提出来的时候,不少大臣都并未表示赞同。
居养院一事,牵扯广,范围大,按照皇帝的设想,这居养院非但要开在京城,还要开到天下各处,凡是有他的百姓所在的地方,便要有一所居养院来庇护百姓,让人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皇帝的设想太过庞大,让群臣谁也不敢接,甚至还为此震惊。
赵昱手里头不缺银子,他的纸铺和烟花铺子都能给他带来许多银子,更别说大船上还给了打开了一条新的商道。但是他要花银子的地方多的是,居养院这个设想,却并非是他的私库可以撑起。
要从国库出银子,那就得与文武百官一起商讨,要劝住所有人,他才能放开手脚施展自己的抱负。
小皇帝难得的有耐心。
闻茵不上金銮殿,但是也听说了不少与这件事情相关的话,听说皇帝与群臣在金銮殿上吵翻了天,谁也不服谁。下了朝,赵昱也半句抱怨的话也没有与她说,反倒是自己一个人兴致冲冲的,若是在金銮殿上没吵够,还要将人叫到御书房里,再吵一回。
在这一方面,无数人都看到了皇帝的坚定与决心。最后还是朝中百官先退了一步,由罗大人等老臣为首,率先低头,站到了皇帝的那一边。少数服从多数,等朝中大半的人都同意时,其他人想不同意也不行了。
事情拍板那日,赵昱没忍住,一下早朝便换了衣裳出了宫。
他去找闻茵,把闻茵夸了又夸:“这可都是多亏了你啊!”
“这都是皇上的功劳,我都听说了,是皇上以一人之力,把所有大人都劝服了。”闻茵微微笑道:“皇上要夸,也应当是夸自己才是。”
赵昱被说的心中飘飘然,心中尚存的一点理智艰难地抽了出来,又郑重说:“都是因为你先前完善的好,我拿着你的主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