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瓯春-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女的馨香,是世上任何名贵的香料都调和不出来的,是她独有的。他欺近些,迷蒙的视线在她脸上巡视,幽幽的鼻息几乎与她相接,他低声嗡哝:“四姑娘,你别嫁给他,嫁给我成吗?我会对你很好,你要什么我都给你,永远不让你受委屈,好不好?”
  清圆又羞又窘,窗外间或有班直走过,虽目不斜视,但人家未必没有看见。她真有些生气了,怒声道:“沈润,你再这样我就恼了!”
  他微顿了顿,就是那一垂眼,平时嚣张又猖狂的人,也显出一种受伤式的软弱来,“我早就恼了,你怎么还看不出来!”


第65章 
  沈指挥使恼了,通常是要死人的,可他这回说恼了,语调里竟满是幽怨,要不是他直言,她甚至没有察觉。
  真的恼了么?清圆仔细看他一眼,他皱着眉,那双眼眸便有些雾蒙蒙的。他们如此接近也不是头一回,但这样光天化日之下,面对着面,鼻尖几乎碰着鼻尖,却是实实在在的头一回。
  他的手心温暖,承托着她的脊背,她甚至能感觉到轻轻的震颤。世人都说殿前司指挥使是个怎样凶狠、残暴、一手遮天的人物,却从来没有人知道,他更擅用那种温柔的口吻,用那种别致的哀怨,来摄走姑娘的魂。
  清圆看着他,无端心念一动,她不害怕他,她很喜欢他。也许他们是同样的人,忘了听谁说过,只有同类才互相吸引。可是他们都有各自的前程要奔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李淳之很好,穆二姑娘也很好,两个人拆分成四个,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圆满。
  那时在横塘,隐隐约约听说过观察使夫人和她父亲差一点儿就结成了夫妻,后来各自成家,常来常往,其实也不错。只是自己和他,往后还是不要见了吧,不见就不会惦念,时候一长便忘记了。
  “你别生气。”她蹙眉道,“世上好姑娘多了,穆二姑娘比我强,有好家世,有好样貌……她长得比我好看。”
  “胡说。”他不大高兴的样子,“个子太高的姑娘,我不喜欢。”
  就喜欢她这样的,有精致的脸庞,和娇小的,一把能抱起来的身段。
  甜蜜糖漫上身来,午后的薰风啊,绕梁的燕子啊,都是这仲夏最美的点缀。靠得那么近,明知姿势暧昧,可还是舍不得分开。
  殿门处隐约有脚步声传来,不知哪个没眼色的,老远就喊:“殿……”帅字还没说出口,沈润抄起桌上的笔洗砸过去,哐地一声在地上炸开,后来世界就安静了。
  可惜清圆被这响动惊醒了,忙要抽身,他的手臂却收得更紧,气息咻咻地,俯过来……俯过来……就要压上她的唇。
  她匆忙别开脸,嗫嚅着:“你别这样,我会害怕的……”
  他果然停下来,轻叹了口气放开她,撑着书案道:“对不住,我情不自禁,吓着你了。不过你刚才叫我沈润,哪怕是恫吓我,我也觉得这个名字从你口中叫出来,好像很好听似的。”
  清圆失笑,“殿帅又想自夸了么?”
  他说不是,“单是觉得你这样连名带姓的叫我,很亲近。日后见了,便叫我沈润吧。”
  清圆有些伤感,心想怕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但又不能说,说得越多纰漏就越多,既对不起他,也对不起李从心。
  “往后善自珍摄吧。”她尽量说得轻快些,“我也会过得很好的,你不必挂心。若说谢,我谢你不尽,便也不多言了。”
  她说罢,回身朝殿门上看,心里暗暗有些羞愧。这回来,弄得私会一般,不知抱弦瞧见了没有。
  沈润知道她要回去了,摘了墙上佩剑道:“我送你。”
  清圆只管摇头,“不必了,我的马车在宫门外等着呢,我自己回去。”边说边往后退,退下了台阶,退到甬道上,笑道,“若你和穆二姑娘成亲的时候我还在幽州,一定随礼讨杯喜酒喝。”
  他不应她,只是望着她,她撤步纳了个福,转身往殿门上去了。
  甫一迈出门槛,抱弦便上前来接应她,搀着她的胳膊道:“姑娘,都说明白了么?”
  清圆点了点头,“回去吧。”
  可是一路上她都郁郁寡欢,抱弦问她怎么了,她只笑笑不答话,隔了很久才长叹:“我忽然觉得没底气了,若是太太再来算计我,我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这个本事回击她。”
  抱弦懂她的意思,人都有惰性,身后有人可靠,心便从容着。一旦这个依靠忽然没了,那种失落,比从未有过更叫人难受。
  她抚了抚主子的手宽慰:“亲事一定下,只等着出阁,往后谢家的一切都和姑娘不相干了,太太总不好到侯府害你,姑娘有大好的前程呢。”
  清圆靠着车围子,心里逐渐安定下来,曼声说也好,“我想回横塘去,想回陈家。祖父祖母都上了年纪,我离得近些,也好照应他们。”
  所以呀,活着哪能事事顺心呢,有失必有得。从上京回来,到家时天已经黑了,她进荟芳园回禀了老太太,说三姐姐已经入选才人,明日会有诏命到门上。
  老太太听后愣了半天,似乎对清容的入选很是想不明白。在她心里,那是个不怎么出挑的孩子,可有可无地出生,可有可无地长大,若说貌,不及清圆和清如,要论才,也比不过清和。可是她却入选了,进了宫,往后再也出不来了,只有一心往高处攀登。老太太回想一番,对那个孩子从未重视,在她入宫后,忽然觉得十分对不起她。
  不过总的来说,也是连日阴霾下的又一道曙光,大丫头许了开国伯家,四丫头眼看要配丹阳侯家,三丫头又进宫做了才人,谢家纵有二丫头这个污点,勉强也能向祖宗交代了。老太太重新高兴起来,抚着膝头道:“也罢,明儿小侯爷来,亲事就定下吧。你这一日间来去幽州和上京,实在辛苦了,回去好好歇歇,歇足了,一切从头再来。”
  清圆道是,从上房退了出来,只是说歇息,也着实没能歇好。一晚上做了无数个梦,半夜里把手伸进枕头下探寻,没能摸到那个小荷包,忽然清醒了,想起已经把玉佩还给他,他不日就要和另一个姑娘定亲了。
  悲从中来,心头发酸,酸得睡意全无,第二天起来脑子还昏昏的,李从心倒一大早就到了。
  上房人很多,刚请完晨安,各房的太太姨娘们都没散,垂花门上婆子进来回话,说小侯爷在外头等着,老太太哦了声,“怪热的,快把人请进来。”
  李从心虽对谢家二姑娘的遭遇感到震惊,但并不动摇他娶四姑娘的决心。他向座上的老太太长揖,“我依着老太君的话歇了一夜,今日的心还和昨日一样,非四妹妹不娶。”
  在座的众人也乐见其成,毕竟以四姑娘的出身,能嫁进侯府已经是天大的造化了。唯独扈夫人尴尬得紧,清如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她最在乎的淳之哥哥,这会儿八成摸透了底细,以前还能挣一席之地,现在呢,可算颜面扫地了。
  老太太长长叹了口气,“既然贵府上侯爷和夫人有玉成的美意,小侯爷又是这样一片赤城,我也没什么可说的。老爷在外不打紧,这个主我做了,先把亲事定下,等老爷凯旋,再正经过大礼就是了。”
  李从心喜出望外,满满长揖下去,“多谢祖母成全……多谢太太及诸位婶子姨娘。”
  果真是个讨喜的孩子啊,众人笑起来,蒋氏哎哟了声,打趣道:“这会子就改口,咱们可是该给改口钱啦?”
  清和一直同清圆站在一起,眼看着亲事成了,笑着朝她拱了拱手,“恭喜四妹妹呀,我倒是常盼着这样呢,往后咱们可有伴儿了。”
  清圆只是笑着,人生大事上头也没什么执念,定下便定下了。只是姑娘家说亲事,总会有些不好意思,她垂下眼,在李从心看来,四姑娘便是害羞也落落大方。他母亲现在也许还不喜欢她,等将来她过了门,阖家自然知道她的好处。
  以前同她说话还得顾忌这顾忌那,如今好了,至少在园子里,能正大光明和她并肩而行了。
  他瞧瞧她,悬着的一颗心,现在总算放回了肚子里。她和沈润的纠葛他不是不知道,昨天她去了殿前司,他虽不大受用,但也不打算过多追究了。
  倒是她,没打算瞒他,据实道:“我昨儿去见了沈润,三公子知道么?”
  他心里反而踏实了,嗯了声道:“我听说了。”
  清圆踟蹰了下道:“他早前有东西放在我这里,我去还他……三公子知道了,会不会不快?”
  李从心失笑,“我怎么会不快呢,你去见他,我反而放心了,知道四妹妹是打定了主意嫁我,我还有什么不足的!唯一不足,是你到现在还叫我三公子。我想听你叫我一声淳之哥哥,不说你我有婚约,就凭着我和你哥哥们的交情,你这么唤我,也不失礼数啊。”
  他的眼神专注又深刻,以后无数温软的日子里,大约就是这样不浓不淡的熨帖了。
  清圆的团扇遮住了半张脸,只余一双楚楚的眉眼。年轻的姑娘憨态可掬,要改口了,还是有些赧然,团扇再升高一点,终于遮住了整张脸。薄透的金丝软烟罗后映出淡淡的轮廓,一声“淳之哥哥”,叫得人心都要化了。
  李从心没头没脑红了脸,他也才弱冠,风月见了不少,对清圆不像对旁的姑娘,喜欢里掺杂一点敬畏,不敢显摆,也不敢造次。千方百计求来的亲事,自然小心翼翼,他听见那四个字在她唇齿间徘徊,忽然觉得之前一个月吃的苦都是值得的,他这一腔热诚有了回报,这个姑娘,以后就是他的了。
  只是大礼还未过,这是唯一的欠缺,他想了想道:“关外的战局应当不会持续太久,我原本想今日就下大定的,但老太太既然发了话,等节使凯旋也未尝不可。我昨儿细思量了,一应由我自己操持,似乎有些不郑重,横竖时间充裕,把我母亲接过来,到时候六礼一道过了,咱们就……成亲吧。”
  成亲啊,清圆听着那个字眼,还很遥远似的。可是做姑娘的时间本来就不长,及笄了,离出阁也就不远了。
  她道好,“只是路远迢迢的,要叫你母亲受累了。或者过礼就不必兴师动众了吧,像大姐姐成亲,也是这头哥哥们送嫁,咱们到时候也这样吧。”
  他听了,倒也没有一径坚持,含糊道:“这事我会看着办的,你就放心吧。”两个人并肩在花园的林荫道上缓行,走了几步,他又停下叫了声四妹妹。
  清圆不解,不知他要说什么,疑惑地望着他。他故作端稳,笑意又掩藏不住,手足无措地说:“我……我真是太高兴了,我做梦也没想到,能娶你为妻。”
  清圆不由发笑,“是我高攀你,该说做梦也没想到的人是我。”
  “不、不……”他慌忙摆手,然后鼓足了勇气,牵起她的手合进掌心里,万分虔诚地说,“我从不在乎你的出身,我在乎的是你这个人。我家老太太也说了,你母亲未必没有冤屈,只是深宅大院里,有些真相被掩住了,时候一长,就没有人愿意去翻动了。”
  清圆听了,很觉得慰心,“你家老太君,想必很疼爱你吧?”
  李从心笑道:“隔代总是更顾惜些。我小时候在我祖母跟前长大,祖母疼爱我,将来必也疼爱你。”
  可是这种疼爱,都建立在他身上,首要的一点,还需他眼里有她。
  小侯爷这一生事事顺心,亲事虽然费了些周折,到底也还是办成了。谢家呢,历了二姑娘的磨难,但接下来倒也顺遂,三姑娘晋封才人的诏书来了,隔了两天开国伯家的请期礼也到了门上,大姑娘出阁的日子定在二月初八。
  幽州的贵人圈子里,各种传闻都传得飞快,老太太的老姐妹们偶尔登门来,把三姐妹一顿夸,单只绕开了二姑娘,仿佛这个人已经消失了,死了。就算老太太有意无意地解释,人家也没有敷衍的意思,舌尖上打个滚,便又牵搭到别的上头去了。
  那日穆府尹家老太太来串门子,家长里短地闲聊半晌,到底说起宫里选秀的事。老太太嗟叹:“我那天瞧着你家二姑娘,浑身上下竟是没有一点不好的,最后怎么落选了呢。”
  府尹家老太太笑道:“是她没造化罢了,打小身底儿就弱,我们捧在手心里长到这么大,要是送进宫,不瞒老姐姐,也怕没人照应她,孩子离了跟前,我不能放心。”
  老太太哦了声,“也是的,身子弱,还是留在家里妥帖。横竖姑娘生得好,将来不愁没有高官之主来聘她。”
  府尹家老太太说起这个便笑,“承你吉言了,这回可巧,克勤郡王的夫人保了大媒,替殿前司都指挥使上门来说合。我原想着,沈家门庭如今虽辉煌,早前到底遭过难,万一有个什么,族里能照应的人也不多。不过再细想想,上头没有公婆伺候,对姑娘来说也不是坏事。你我都给人当过媳妇,婆婆立起规矩来不比在家,要吃大苦头的。”说罢一笑道,“我也是私心作祟了,这么看来,倒是门好亲。我们姑娘呢,从小娇生惯养,身子弱,吃不得苦。上头没有人刁难,只要将来小夫妻和睦,省了多少麻烦。再者殿前司是圣人跟前炙手可热的衙门,攀了这头亲事,对咱们也有助益。”
  老太太嘴里曼应着,心头也有些涩然。可是怎么办呢,一个姑娘总不好许两户人家。再说丹阳侯府的门第比起沈家,究竟还要高些,四丫头定了侯府,实在也是不错的了。
  不过四丫头大约并不欢喜,老太太下意识寻她,人却不见了,料着是回自己的院子了吧!正想打发月荃去瞧瞧,错眼见花窗外,她同清和姐儿俩正细声说着什么,一头说,一头笑。老太太不由惆怅,清圆这孩子是当真有大智,沉得住气。她同沈润之间若说什么都没有,总叫人信不实,但决意信守对小侯爷的承诺,沈润这头说撂下,便也撂下了。
  后来送走了府尹家老太太,清和同清圆一道进来回话,清和说:“祖母,明儿有个东皋夜宴,幽州的贵妇小姐们都去的。御史家小姐邀了我,都使夫人邀了四妹妹,因此来请老太太示下,咱们能去么?”
  这个宴,老太太自然知道,就同横塘的春日宴一样,更多是给年轻男女提供相看的机会。想必兰山和淳之都去,几个孩子寻常不能时时相见,做祖母的哪有阻碍的道理,便应准了,只叫多带几个随侍的丫头,早些回来就是了。


第66章 
  不过这东皋夜宴,顾名思义还是以夜宴为主。东皋是一片山泽之地,有芝田,也有烟芜湖。那湖早前不过是个天然的小水塘,后来东皋划入了前朝未央公主的封地,公主见这片山川风景奇好,便着人大力营建。后来烟芜湖与山相接,连通广寒渠,两岸栽种了香草,因此东皋夜宴,也叫蘅皋夜宴。
  不过风月同天,未央公主却已瘗玉埋香。到了今朝,这片景秀之地成了克勤郡王的职田,哪怕产不出米粮来,也是个人人艳羡的好去处。
  清和清圆姊妹俩到时,正是灯火初上的时候,御史家小姐和清和交好,两个人一见面就携手说个不停。清圆正四下打量,冷不防有人从身后拍了拍肩,回头一看,芳纯嬉笑着,“如今要见你一面,竟难如登天啦。”
  清圆自然要表亲近,挽了她的手道:“这程子家下事多,不得闲去瞧你。”一面说一面看芳纯的肚子,她穿了宽大的襦裙,什么都看不出来。女孩儿家,又不能直直问她,便道,“你好不好呀?”
  芳纯听了,拿手一撸肚子,裙下顿时露出个微凸的弧线来,悄声说:“才四个月,还小呢。我挺好的,听说你也很好,许了丹阳侯嫡子?”
  清圆不爱说这个,含糊敷衍了两句,复又问她,“你不是不爱赴宴吗,大夜里跑到山野间来,怎么不仔细身子?”
  芳纯笑道:“我不是自己一个人,都使也来了,他和克勤郡王拜过把子,每年的夜宴郡王和夫人都要请咱们。我原说不来,又怕他们不高兴,毕竟这会子月份还不大,没的怨我不赏脸。再说有你在,我还怕什么,你自会看顾我的。”
  清圆没法子,她这个人就算当了娘也靠不住,一团孩子气,真是没人看着不行,只好愈发小心照拂她。
  这头才说完话,那头停靠在岸边的画舫上便有船夫招呼,说夫人小姐们上船吧,时候差不多了。
  清圆便搀着芳纯过去,所幸画舫大而稳,吃水深,船舷离水面近,迈上去并不吃力。甲板上这时已经聚集了好些女客,清圆认识的不多,不过微微颔首,便扶芳纯进了船舱。
  身后有人议论,“这是谁?”
  另一个说:“你不认得?谢节使家的四姑娘……”
  然后便是哦地一声,拖着长腔道:“听说才和丹阳侯家订了亲?”然后唧唧哝哝,悄声嘀咕去了。
  芳纯扭头看她,她笑道:“我在她们眼里,就像个怪物吧?那么坏的出身,配了这么好的亲事,一定是狐媚子有手段。”
  芳纯嗤地一笑,“你可不是个在乎别人背后嚼舌根的人,管她们说什么。不过你没许给殿帅,我倒觉得可惜了,难得碰上一个处得好的,我原盼着和你做妯娌呢。”
  清圆没有应她,只是笑着,转头瞧外面的景致去了。
  这东皋的山川,真是个秀致的好地方,不过于壮阔,也不过于玲珑,恰到好处的构建,山脚湖上泛舟,慢悠悠一个来回,要花上一个时辰。但就水面来说,属实很宽广了,从长长的水廊上驶出去,湖面上三三两两停着画舫,有时候两船相交,风流公子和娇俏女郎们照面,也不过错身而过的刹那。远处岸边的楼阁呀,画舫飞檐上的花灯和彩绸呀,天上月是云间月,眼前人也许是有缘人,一个侧面一个背影,都能引发无数的遐想。
  隐隐有江南小调和大笑传来,不像女眷们的船上多是丝竹之声,那些男客们显然更尽兴。因为之前是两个渡口登船,清圆并没有见到李从心,也不知他在哪艘画舫上,同哪些人在一起。
  芳纯见她望着外面出神,拿肩顶了顶她,“你在找谁?找殿帅么?他今日没来,郡王夫人给他说了门亲事,不日就要过礼了。”
  清圆怔忡了一回,很快便回过神来,淡淡道:“我没有找他……我找他做什么!”
  “那就是在找小侯爷?”芳纯慢慢颔首,“其实淳之人是不错,样貌家世都无可挑剔,只是他母亲不好相与,长了一对势利眼……不过如今年月,哪有不势力眼的,以你的胸襟头脑,不愁在侯府不能立足。可我想起你要远嫁,就有些舍不得。”
  清圆也知道,芳纯之所以邀她参加这夜宴,未必不是沈润的意思。她本可以不来的,只是碍于清和央告,想见李观灵一面。他们未婚的夫妻,有许多话要说,有许多衷肠要诉,她总不能拂了大姐姐的面子。她不来,清和一个人自然也来不成,她是不得不作陪。芳纯话里话外点拨,她听过则罢,已经没有分辩的必要了,只是好性儿地冲芳纯笑,“等将来,或是你去江南逛逛,或是我回幽州省亲,总有机会再见的。咱们做女孩儿的,不好在家留一辈子,能嫁在家门口固然好,嫁得远些也未必是坏事。”
  芳纯见她话里没有转圜,便也不多言了,转头顺着她的视线往外看,喃喃道:“那些公子哥儿的画舫比咱们的热闹,你是头回来,再往前有蘅皋的夜市,专卖些稀奇古怪的小物件。”
  闺阁里的姑娘一般很少有逛夜市的机会,清圆听了便有些向往起来。探身往外看,隐约看见前头两岸有灯火,舫船驶入略窄的河道,渐渐地,与前头一艘船靠得极近了,那条船上细细的歌声及笑谈,也愈发鲜明起来。
  男人的世界总和姑娘的不一样,姑娘的轻声细语是喁喁的耳语,男人则更宣扬,有歌舞助兴,要大家听得真切,便得高门大嗓。
  轰然的一片笑声,不知说起了什么高兴的事儿,女船上的姑娘们侧耳细细地听,听得得趣了,也都掩口而笑。男人们呢,除了仕途之外,能议论的无非是些艳遇之类,有人笑着揶揄:“如今姑娘可不比以往,像刘唐那厮,家里做主娶了谏议大夫家的小姐,新婚三月尤不死心,又瞧上北瓦子的行首,想接回家做偏房。结果叫夫人知道了,关起门来骑在身下打,打得乌眉灶眼的,半个月没敢出门。”
  “却也是个混账,新婚三个月就想纳妾,不打他打谁?”
  清圆听见那声音,敲金戛玉般清冽,分明是李从心啊,不由会心一笑。
  又有人啧啧,“依着我,行首养在外头就是了,那种出身竟是不能往家里带的。要纳妾,好歹是个良家子,就是摆到台面上,一个爷们儿有两房妾,也说得过去。”话锋一转道,“咱们这些人里,唯有淳之才定亲,听说节使家小姐才貌双全,将来管束起来,只怕你还不及刘唐。”
  李从心语调轻快:“世上几人能有刘夫人的手段?我家四妹妹向来知书达理,万事大可有商有量。”
  于是大家起哄,“刘唐忒心急,三个月是有些不像话,你倒是说说,你预备几时纳妾?”
  调侃声更鼎沸了,“他必是不敢的,早前的风流债,如今要还了。为了聘上谢节使家小姐,上千里路一月打个来回,马都跑瘫了两匹,你打量他敢说纳妾?”
  也不知是出于男人的体面,还是他心里真实的想法,清圆听见他朗声道:“我才如了愿,你们就鼓动我?就算将来真要纳妾,她是个识大体的人,自会顾及面子,总不会像刘唐的夫人一样挣个妒妇的名儿,成了咱们酒桌上的谈资。”
  啊,是么……清圆皱着眉发笑,在他眼里她就应该明事理。比如识大体这顶帽子叩下来,总是不答应也得答应了。
  满画舫的姑娘都朝她看过来,芳纯也有些尴尬,说笑着解围:“嗳,酒桌上的话哪能当真呢,我家都使也是这鬼模样,张口闭口的要纳妾,果真让他去,他却装聋作哑不敢应了。”
  清圆只是笑着,但这笑容里,不免带了些无奈的味道。
  “侯府只他一个嫡子……”她同芳纯说,既像解释,又像在安慰自己。
  但女人的心不都一样么,哪个不希望丈夫心无二致。若是妻妾成群了,做上当家主母又怎么样,要防着妾室不安分,还得防着丈夫犯糊涂,宠妾灭妻。
  其实纳妾这种事,家家户户都有的,只是这会子还没过门,那个她要依托终身的人就觉得她一定会大度,这点有些寒她的心了。她哪里那么大度,她也有小脾气,也爱使小性子,但一句识大体,把她的权利彻底剥夺了,她就该端稳得像个菩萨似的,对丈夫的一切要求有求必应。
  回去的路上,她靠在清和的肩头,一直没有说话。
  清和轻声问:“你这是怎么了?”
  烟芜湖上的画舫有好几艘,清和后来被御史家小姐拉到她们那里去了,并没有听见李从心的那番高谈阔论。清圆不好说什么,也疑心自己是不是太小肚鸡肠了,明明如今达官贵人无一不纳妾,纳妾是彰显地位的手段……
  于是唔了声,说没什么,“大姐姐见着姐夫了么?”
  清和脸一红,连着脖子也发烫,低低道:“见着了,过两天他要往上京去,预备下月的秋闱。”
  清圆又沉默了下,仰起脸问:“大姐姐,姐夫说过要纳妾么?”
  清和讶然,“还没成亲呢,怎么想着要纳妾?纵是要纳,也该是我无所出的时候再议。”
  她们都是侧室所出,对丈夫纳妾这种事,实在都不怎么喜欢。妾是冗长的悲剧,这种苦难会延续,延续上一生一世,不死不休。
  清和见她走神,似乎明白了什么,迟迟问:“该不是小侯爷同你说要纳妾吧?”
  清圆说没有,这事毕竟还有待商榷,她宁愿相信他是好面子,在朋友面前说大话,也不好一棍子打死他,不给他自辩的机会。
  ——
  那厢沈澈回到府里,便上哥哥的书房回话。
  书房里只点了一盏灯,幽幽的烛火照着案后坐着的人,脸色阴沉犹如阎王。
  他咽了口唾沫,“事儿办成了,四姑娘也全听见了,这会子大约正难受呢。”边说边叹气,“我真是罪过啊,和淳之那么多年的交情,临了竟坑了他一把,我对不起他。”
  沈润凉凉瞥了他一眼,手里盘弄着那面饕餮牌,淡声道:“振兴沈家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还需你我兄弟精诚协作。再说那些话没有人逼他,是他心里所想,冤枉他了么?我原是赌一回,只要他当着众人说一生只有她一个,我也就不争了,可惜他没有,怪得了谁?我早就说了,一个花丛中流连惯了的老手,没有杀伐决断的心,将来必是个烂好人,且有对不起四姑娘的时候呢。这回的几句话不过是个引子,要彻底拆散他们,还得下猛药。”
  沈澈惶然看着这位兄长,“殿前司的手段,不能用在淳之身上!”
  沈润笑了笑,发现沈澈还算讲朋友义气,李从心也不是大奸大恶之辈,他自然要掂量着办事。
  “放心,我没你想的那么龌龊,也不会害他受苦,管叫他受用就是了。”他把手里的饕餮牌放在面前的泥金纸上,一根手指点着饕餮的鼻尖说,“谢纾攻打石堡城,攻得十分不顺,你知道么?”
  沈澈说知道,“六万精兵会战,打得你死我活的。”
  沈润一哂道:“本就是赔本的买卖,送死的仗。六万人强渡药水河,死了好几千,石堡城打了两个月,尸首都垒成山了,也没能攻下来。前日下了死令,限期攻占,结果城里箭雨滚石,谢家军损兵折将,圣人勃然大怒,再打不下来,谢纾的脑袋恐怕就要保不住了。”
  沈澈吃了一惊,“禁中下令了么?”
  沈润说没有,“想也快了,就是这十来天的事。”
  “要是还打不下来呢?”沈澈道,“等谢纾被杀了头,四姑娘守孝三年,丹阳侯府自然悔婚,可说是顺理成章。不过三年,哥哥等得及?这线也放得太长了些!”
  沈润抬头瞧了他一眼,“你到现在还是个五品都使,不是没有道理的,为了让李从心退婚填进那么多条人命,值得么?”他的指尖从饕餮的鼻尖移到了獠牙上,“谢家老太太这回少不得又要来求我,既要求我,四姑娘就得出马……”他低头,牵着唇角一笑,“空口白话,哪里好意思一再求人,总得给些好处才能买通。我呢,倘或条件合适,殿前司驻守在剑南道的翼军,倒可以借谢纾一用。”
  殿前司的精锐,不到危急时刻是不能随意调动的。谢纾带了六万人出征,这六万人里大多是厢兵,扛着大刀浴血奋战,平时虽操练,但那种应付式的伸胳膊踢腿,在两军对战时全凭肉搏,毫无机巧可言。殿前司的则不同,少而精,随意点出一个来,飞檐走壁不在话下。石堡城易守难攻,其实守城的不过六百来人,竟让谢纾的人死了一拨又一拨,看来老将老矣,没人相帮是不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