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灼华年-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嫔妃既赞且妒。
  一曲终了,谢贵妃娇喘连连,以衣袖半遮粉面,向仁寿皇帝袅袅娜娜跪了下去。清甜动人的画面宛若浸润了整个江南的烟雨气息,美得令人沉醉。
  德妃娘娘目含端娴,温温雅雅地观看着谢贵妃的舞蹈,亦随着仁寿皇帝的叫好赞了几声。对上谢贵妃得意里略略带些挑衅的目光,德妃娘娘亦是微微一笑,雍容的举止无可挑剔。
  心上自然有些不适,德妃娘娘面上却是云淡风轻。谢贵妃以半老徐娘之姿演绎《倪裳羽衣曲》,将她与仁寿皇帝比做三世恩爱的杨玉环与唐明皇,妄图置满室嫔妃的脸面于不顾,德妃娘娘岂有瞧不出?
  圣裁自在君心,瞧着下面一张张芙蓉粉面或心有不甘、或敢怒不敢言,德妃娘娘连出言讥诮都不愿为之,只默默端起案上的青梅酒抿了一口,却叫那又酸又涩的味道弄得皱起了眉头,忍不住含了颗蜜饯。
  淡然地望向殿下灯红酒绿的场面,想着倾世的荣华也不过过烟云烟,德妃娘娘心下便就坦然。她只遥望着何子岑兄弟的位子,慈爱的目光在两个儿子身上暖暖抚过,再雍容华贵地收回了视线。
  几多羡慕几多嫉妒,亦有人在心里暗暗咒骂谢贵妃的狐媚惑君,却没有一个人敢开口相责。台下的嫔妃们各怀心思,每个人脸上却都端着幅赞叹的神情,纷纷起身向仁寿皇帝贺寿。
  仁寿皇帝开怀大笑间,一双美目依旧清湛见底。他只是抬手相召,又亲自把盏,将一杯玉液琼浆递到谢贵妃唇边,引得谢贵妃粉面如花,如三月桃蕊初绽。
  酒至憨然处,瞅着仁寿皇帝兴致不错,谢贵妃便开始领着诸位嫔妃献礼,一众的莺莺燕燕费尽心思,依然不过是古玩玉器与珠宝奇珍。琳琅满目的礼品堆得山高,其间一双普普通通的便靴便显得不合时宜。
  那是何子岚用德妃娘娘前些时赐下的锦缎,亲手替仁寿皇帝制了双梅青色的便靴。靴口处用金线细心刺绣了明黄的如意瑞云龙纹,特意做成了嵌金挖云。
  针针线线俱是真情,何子岚将对仁寿皇帝的一腔敬爱都化做丝丝缕缕,穿透在每一处的针脚之间。一件最用心的礼物却显得最为怆俗,引来一片窃窃私语。
  至善公主明知故问,特意指着那鞋子不屑地说道:“不晓得这是哪位的手艺,到是心思细腻,不过花了几尺不值钱的缎料,也能拿来应景。”
  何子岕手上本是端着盏重新换上的大红泡,听得至善讽刺的言语,他担忧地往何子岚的方向一望,虽然没有开口说话,泛白的指节却出卖了内心的愤怒。
  感受着周围讥诮又不屑的目光,何子岚面色不由浅浅带了绯红。
  早先时只当做仁寿皇帝对自己姐弟两个薄情,何子岚心中满是自卑。几次与仁寿皇帝倾谈,早晓得仁寿皇帝对自己姐弟两人也是一番苦心。
  何子岚便一扫从前受气的模样,不卑不亢起身说道:“皇姐,一双便靴是不值钱,却是子岚千丝万缕缝制而成。子岚对父皇满腔敬重,岂会胡乱拿来应景?”
  至善不提防一向柔弱的何子岚竟会反击,一双美眸间霎时便阴云密布。只为碍着是仁寿皇帝的寿辰,一肚子无名火无处发泄,脸上的表情却不好看。
  叶蓁蓁只做没有瞧见这对姐妹间的硝烟弥漫,她轻轻巧巧走到至善的身畔,软言软语唤了声公主,低声央道:“前些时蓁蓁修习那曲《十面埋伏》,有处小节怎么也弹不顺畅,苦习了多时依然没有心得,只得向公主求助。公主何时得闲,能点拨蓁蓁一回?也好将这首曲子完整地奏下。”
  心思细巧之人,往往便会钻营。叶蓁蓁有心替至善出头,又怕招人耳目,便借着修习琵琶曲向至善表达自己的亲近之意。

  ☆、第二百四十七章 相送

  叶蓁蓁投其所好,成功地将至善的注意力引开。
  至善打小便喜欢琵琶,说起这些曲目如数家珍,往往废寝忘食。听叶蓁蓁提到那极难弹奏的小节,至善技痒难捱,一刻也坐不住,便借着更衣拉了叶蓁蓁去偏殿切磋,浑然不将对何子岚的轻慢放在心上。
  何子岕几次三番瞧得至善与何子岚过不去,身为父亲的仁寿皇帝却只字不吐,心底的怨恸越发加剧。他怜悯地目光轻轻落向何子岚的面庞,给了她一个暖心的微笑,又轻轻地点点头,似是在示意何子岚还有他这个臂膀可以倚仗。
  何子岚晓得仁寿皇帝的苦心,虽然心有倚仗,对孪生兄弟这份真情却尤为感动。她亦冲着何子岕轻轻颔首,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笑容。
  亲姐姐皎若白梅的风姿落在何子岕眼中,便是世上最美好的风景,他十分庆幸自己没有将与许长佑认亲的事情与何子岚开诚布公。若不然,何子岚此刻的目光便不是如此坦然与美丽,而是充满着对未知的惶惶不安。
  此时此刻,何子岕到有几分了解何以许长佑能撇开为许家传宗接代的大事,只想一个人将路走到黑。所有的战争都该是男人的事情,未知的后果不该由自己至亲的妻儿姊妹来承受。
  便如同早逝的外祖母、早逝的母亲,还有那些个从未谋面的许家的亲人们,那些个本该如花的美眷在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里再也没了活下去的希望。
  若未知是一场灾难,何子岕只愿意与许长佑一起承受,却不忍将何子岚也卷到事态中心。他明亮的目光如冬日的暖阳,温柔地抚过何子岚姣好的面庞,满是自己无法言传的温柔与怜惜。
  面对此情此景,陶灼华有心说上两句,却是半句也插不上,只冲何子岚露出鼓励的笑容。到是德妃娘娘命人捧过那双靴子,细瞧着上头精致的花纹,轻轻赞道:“子岚,你的绣功越发深厚,这花样子既尊贵又大气,想了费了不少心思。”
  何子岚便落落大方地道了声谢,只说是尽自己一份心而已,依旧安静地坐回自己位子之上,如同方才的一幕从未发生。
  两个女儿当面言语争执,仁寿皇帝依旧如从前般没有什么表示。眼见时辰不早,便吩咐德妃娘娘传了长寿面来。每人一小碗鸡汤煨着的金丝汤面里,都卧着个雪白的荷包蛋,寓意福寿绵长,显得极是喜庆。
  众嫔妃意不在此,只眼罢罢地瞅着仁寿皇帝用完了那碗面,连牌子也不翻,含笑命大家散去,却又携了谢贵妃的手,道是要去饮碗醒酒汤。
  谢贵妃自诩那一舞醉人,是今日最大的赢家。她狭长的凤眼往德妃娘娘处轻轻一挑,便娇俏俏挽了帝王的手,两人同上了云凤暖轿,欢欢喜喜往长春宫去。
  何子岑偷眼望向母亲,却见德妃娘娘目中轻泓无波,照旧如常地吩咐内务府总管收拾善后,又唤了何平过来将收到的东西登记在册,一样一样收入库房。
  天际又有零零散散的小雪,若浅愁轻绪袭上心头。陶灼华先送了德妃娘娘上轿,便命茯苓打起薄绢素面的灯笼,预备与何子岚一同离去。
  打从何子岑两兄弟旁边走过,何子岚轻轻屈膝唤了声:“三哥、五哥”,陶灼华亦端庄地福身,冲着二人行礼告退。
  瞧着陶灼华纤瘦的身形,何子岑不觉脑间一热,话便冲口而出:“如今又开始落雪,清莲宫冷僻,路极不好走,待我送你们一程。”
  瞧见两人讶异的目光,何子岑又懊恼自己的莽撞,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说出来的话便如同覆水难收,只得自己再圆一圆。何子岑便拽了一下杵在原地的何子岱道:“你也一同来,将六妹妹好生送回宫去。”
  何子岱啊啊应了两声,好似才回过神来,他冲何子岑说道:“正是三哥说得有理,方才我却没有想到。如今母妃刚刚起轿,这天冷路滑,三哥你快些跟上去瞧一瞧。”
  德妃娘娘身边内侍宫婢一大堆,又是坐了四人抬的云凤暖轿,里头笼着早便燃好的银丝炭炉,何来天冷路滑之说?何子岑不悦地望了何子岱一眼,还未待出口反驳,便瞧见何子岱已然伸手接了小环手里的玻璃罩子灯。
  灯火葳蕤,桦烛影微,朦胧地映上何子岱棱角分明的脸庞。他并不瞧何子岑,而是和颜悦色冲何子岚与何子岕说道:“六妹妹与灼华郡主同路,七弟的长安宫离着也不远,五哥一并送你们回去,再回长宁宫里给母妃请安。”
  最后一句话却是对着何子岑所说,句句入情入理,何子岑待要坚持,却不能守着一大堆宫人内侍非要往青莲宫去。他只得含笑点头,带着赵五儿去追德妃娘娘的銮驾。
  叶蓁蓁便立在不远处,先是瞧着谢贵妃春风得意伴驾离开,又瞧见何子岑兄弟争着去送陶灼华,紧咬的下唇不觉泛了血色。她指上狠狠绞着水红色的丝帕,冲绣纨冷冷说道:“这出戏有什么好瞧,咱们走咱们的吧。”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何子岩的心思却不在那几个兄弟姐妹身上,而是将目光牢牢盯紧了叶蓁蓁。听得何子岱要去送诸人一程,他岂肯放过现成搭好的桥梁。
  见叶蓁蓁已然搭着绣纨的手往外走去,何子岩便唤了声嘉柔郡主,紧赶了两步走到她的身畔,端着幅温文儒雅的模样关切地说道:“往长春宫去过了九曲回廊那一段不大好走,我便伴郡主一程,也免得母妃挂心。”
  他是谢贵妃现成的儿子,望在旁人眼中关系自然与叶蓁蓁近了一层,这个提议合情合理。叶蓁蓁却想避嫌,连着推脱了几句,却拗不过何子岩的坚持,只得命绣纨将手上的并蒂莲纹灯递到他的手上。
  翘首望去,前头一片朱红的宫灯和着夜风摇曳,卷起半幕雪雾,渐渐迷了视线。豪华的欢娱过后,唯余一杯寂寞如酒,她想瞧的人影却已渺渺茫茫。

  ☆、第二百四十八章 刨心

  素面绢纱的宫灯盈盈燃着一点萤辉,与何子岚姐弟二人分手之后,陶灼华默默走在何子岱的身后,不晓得该如何搭话。
  立在何子岱的角度,陶灼华可以理解他前世里对自己的误解,却不想谅解他曾经对自己犯下的错误。若不是何子岱不管不顾将自己扔在瑞安的府门前头,她与何子岑的孩儿该有幸能望一眼这亦曾充满美好与憧憬的人世间。
  陶灼华下意识地将手抚在自己平坦的腹部,自然再没有与腹中胎儿血肉相联的感觉,只是抓住了从腰迹垂落的一根素色丝带。
  将目光冷冷地落在何子岱的身上,她听得自己发出的语言空洞而又冷漠:“齐王殿下,青莲宫已然在望,您不必再送,咱们就此别过吧。”
  何子岱听得陶灼华冷冰冰的声音与平日不同,一双深湛的眸子便直直向她望去,宛如枯井般的目光里却挟裹着万千莫明的情绪。亦没有再如平日般嘻嘻呵呵的随意,他只是指着茯苓平静地说道:“前头候着去,我与你家郡主有些话说。”
  茯苓被何子岱冷漠的目光瞧得有些打怵,却颤巍巍往陶灼华身畔靠近了两步,护主的意思十分明显。陶灼华不晓得自己与何子岱有什么话说,只怕他为难茯苓,便给了茯苓一个安心的笑容:“去一旁亭子里歇歇脚,我一会儿便唤你。”
  一步三回头地走去旁边的夕照亭畔,只怕何子岱会伤害到陶灼华,茯苓担忧地瞪大了一双眼睛,急得手心里都捏出汗来。
  见茯苓已然退却,陶灼华轻轻泠泠的目光里好似一片平静,却有些拒人千里的决绝。她向何子岱浅浅一福,坦然问道:“未知齐王殿下有什么吩咐?”
  何子岱斟酌并半天,声音虽然低缓,吐字却极清晰。他认认真真说道:“灼华郡主,子岱想求您一件事。只要您答应这一世与我兄长没有交集,子岱这一生便任您驱策,可好?”
  飞雪挟裹着寒风扑面,身上厚厚的狐裘大氅似是不能抵御心间一阵阵彻骨的阴寒,陶灼华将手炉紧紧抱在胸前,让那一星半点的暖意驱逐着何子岱冷冰冰的话。她直直望向何子岱,忽然咯咯笑出声来。
  “陶灼华,我方才的话是认真的,你何不认真考虑一下?”何子岱明亮的眸子间似有火焰明明灭灭,叫人瞧不真切。他一字一句说道:“我兄长能为你做到的事情,我也一定能够做到。我们不如就此成交?”
  陶灼华双瞳剪水,眸间浮起一片森然的雾气。不晓得是激动还是伤心,笑着笑着,却有两串泪珠顺着脸颊滑落。她伸出青葱玉枝指向何子岱,笑得弯下了腰来:“齐王殿下从来都是一幅先入为主的姿态。你为以你是谁?你想要任我驱策,我便须领你这份情谊不成?”
  她豁然抬头,抬起右手胡乱在脸上一抹,将那几串泪水拭去,然后一步一步往何子岱身前逼去。这样的陶灼华似一刀出鞘的尖刀,浑身上下都散发出冷锐的气息,令何子岱悚然一惊,不觉后退了几步。
  夜动吹动梅树上的落雪,几片红梅合着雪花飞扬在陶灼华的头顶。她立在梅树下凝然不动,深深呼出一口气,努力将前世的种种不堪抛开。再抬头时,一张清韵皎洁的面容已然丝丝平静。
  灼灼如华的目光收敛了方才的戾气,陶灼华淡然笑道:“齐王殿下,您虽贵为亲王,却做不得当朝皇帝的主。大家都是些身不由己的人,何须许下些兑现不了的承诺,平白画饼充饥?”
  这样的陶灼华为何子岱前世今生都不熟悉,脸上微微有些愣怔。听得陶灼华如此说法,他凝声反驳道:“我句句肺腑,如何是画饼充饥?”
  陶灼华依旧裹紧了大氅,眼风轻轻扫过何子岱有些不虞的面庞,低笑着说道:“齐王殿下,灼华是要一辈子留在这大阮皇城为质的人。若不得陛下许可,此生也就会老死宫中。您想要这一生都供我驱策,但不知日后您就藩时,要为了这一句承诺抗旨不成?”
  何子岱被陶灼华几句话噎得面红耳赤,眼前不自觉闪过她前世浑身是血的身影,内心是满满的歉疚。归根结底,是前世自己有负兄长重托,又对陶灼华祸国的印象先入为主,才会酿成大错,断送了兄长唯一的血脉。
  洋溪湖畔的四十年,他每日瞧着陶灼华纺线浣纱,一身素白的布衣经冬历春,从来不曾脱下。她对于兄长的深情,他再无怀疑,却只怕一切又回到从前,大裕的炮火再度叩开大阮的大门。
  何子岱了然的明白,今次大阮取胜的红衣大炮几乎耗尽了空虚的国库。若再不殚精竭虑,一旦瑞安晓得了大阮的真实境地,来一个绝地反扑,到时候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此时此刻,让一直被瑞安牵制着的陶灼华接近何子岑,也许会是致命的错误。
  再不想要历史重深,今世想要弥补前世的亏欠,何子岱唯一能做的便是让一切再也回不到从前的轨迹。陶灼华与何子岑既是一场以整个江山为代价的错爱,便让这错爱的两个人此生不复聚首。
  他呢诺了两句,想要深深斩断两人尚未开始的情缘,替兄长许下呵护陶灼华一辈子的诺言,再想起青莲宫畔她与兄长的倾世绝恋,那句话又开不了口。
  陶灼华却不晓得何子岱心间在天人交战,她往前走了两步,一只纤纤玉手抚上枝头的梅枝,皎皎若月的脸庞端得风华绝代。
  她轻轻翘起脚跟,话风低得何子岱刚刚能够听见:“难不成您另有打算,准备罔顾兄弟情谊,也参与到这场刚刚开始的夺嫡之战中?”
  并不等待何子岱的回答,陶灼华冲着亭间微微招手,茯苓迫不及待地飞奔过来,紧紧挽住了她的臂膀。灯烛朦胧,伊人的身影渐渐远去。
  何子岱静静瞅着陶灼华的狐裘大氅卷起脚边飞扬的雪雾,慢慢消失在视线深处,不由懊恼地蹲下身来。

  ☆、第二百四十九章 训诫

  冬夜的雪一阵紧似一阵,茯苓一手掌着灯笼,一手紧紧挽着陶灼华的臂膀,能感受到她裹在大氅里的身形瑟瑟发抖,两人不由加快了脚步。
  直待转过一带长廊,后头再也没有何子岱的身影,陶灼华这才手扶着一旁的假山石大口喘气。方才与何子岱针锋相对,几乎耗尽了她所有的勇气,此时此刻,一丝乏力悄然袭上心头。
  茯苓就着灯火瞧见她脸色雪白,赶紧将她的大氅笼紧,有些担忧地问道:“小姐,齐王殿下都同您说了些什么?他可有难为您?”
  “不妨事,他想同我做笔交易,这才故意支开旁人说话。我们话不投机,再说下去也是无益”。手炉里的炭快要当燃尽,些许的暖意根本化不开心上的寒冷,陶灼华只想快些回去青莲宫中,安静地自己舔一舔前世的伤痕。
  便唤了一声茯苓,重新搭着她的臂膀借力,两人加快了步子。
  走至通往青莲宫的竹桥,却见桥上遥遥一个纤影正在左顾右盼。原是娟娘不放心陶灼华此时未归,想去寻人却怕走岔了路,只得在桥上徘徊。
  瞧见这主仆二人归来,试一试陶灼华手心的温度,娟娘忙将手里捧的紫铜手炉递到陶灼华手上,换下了她怀里不大温热的鎏金莲纹手炉。
  茯苓与娟娘两个将陶灼华护在正中,三个人亲亲密密往青莲宫走去。
  何子岑早些时追上了德妃娘娘的轿子,迈着大步走在德妃娘娘身畔,母子二人说着话同回长宁宫去。德妃娘娘隔着轿帘不见何子岱的身影,便问及他的去向,何子岑笑着答道:“因怕天冷路滑,他要先送灼华郡主、还有子岕姐弟两个回宫,回头再来给母妃请安。”
  说毕遥遥回头,明知望不见何子岱的身影,何子岑却挂念着不晓得他这一路都同陶灼华说些什么。方才何子岱说得冠冕堂皇,却不过是阻止自己与陶灼华往来,何子岑又暗自奇怪亲弟弟总是一次一次打断他与陶灼华的相处。
  前世里好似并不是这个样子,那时节陶灼华渺小得好似一片风中的枯叶,在宫中极不引人注目,何子岱从不关心这个为质的女孩,对她做了何子岑的妾室也不甚在意。今生到底不同,何子岑只觉得他们每个人都透着些怪异。
  何子岱无精打采回到长宁宫来,立在帘子外头略略收敛了情绪,这才进了暖阁给德妃娘娘请安。兄弟二人心里都藏着事,只说是席间饮了些酒,此时有些睡意,略说了几句话便向德妃娘娘告退。
  德妃娘娘早命绮罗打点了两兄弟旧日的住所,命人将他们领到从前所居的偏殿之中。待宫婢铺好了床铺,何子岑便命人沏了壶清茶,又邀了何子岱在暖炕上坐下,大有一番促膝长谈的味道。
  何子岱装做懵懂无知,夸张地打个哈欠,便想脚底抹油。何子岑却一把拽住了他的衣袖:“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在这个时辰,你跑得什么?”
  眼见避不过,何子岱索性脱了鞋上炕,将双膝随意一盘,先替何子岑斟了杯茶,又将自己面前的杯子续满,这才懒懒说道:“三哥想问什么?”
  灯光下何子岑俊美的侧颜更加夺目,他眉头轻轻一蹙,开门见山道:“你支开旁人,与灼华郡主单独说了什么?”
  何子岱眉毛一挑,到有几分不羁的模样,他轻轻笑道:“三哥好奇怪,我的奴才她的丫头一大堆,还有六妹与七弟都在,怎么是我同她单独说了些什么?”
  “五弟,你难道不晓得自己只要一说谎,这眉毛便会不由自主地挑起?”何子岩修长的指节轻轻弹在何子岱的手腕上,意味深长地望了他一眼,淡淡说道:“你老实说,费了这么大的功夫与她单独相处,都说了些什么?”
  望着何子岑一幅波澜不惊的模样,何子岱却明明读出了些许的怒意。前世做过皇帝的人,那股子君临天下的气势不减,凛然间便不怒而威。
  何子岱将手间的茶杯轻轻放下,冲兄长诚实说道:“我只是拜托她,要她离你远一些。三哥,我这话可有说错?”
  何子岱的眸间是一片深邃宁静,却有寒霜片片浮起。他望着何子岱,一字一句说道:“子岱,从小到大,我从未与你说句重话。今日你给我记着,我的事不需要你来做主,更无须你守着陶灼华指手画脚。”
  烛火微微晃动了两下,一个大大的灯花还未结起,又啪地一声破碎,发出哔哔啵啵的声响。本就昏黄的烛火暗了些,映着何子岱俊美的面庞,他艰难地翕动着嘴唇,低声问道:“三哥,你喜欢她,是打从什么时候的事?”
  什么时候的事?自然是前世的缘未曾尽,今世重新又续。何子岑心间爱恨交织,还未曾完全放下对陶灼华的芥蒂,却容不得旁人对她轻贱。
  他郑重说道:“子岱,我的私事与你无关,这件事更不劳你费心。”
  烛花终于未曾结成,只无力地跳跃了两下,便又恢复了那一点昏黄。何子岱听得兄长字字铿锵,眼前闪过的却是前世交错的画面。他忽地立起身来,冲何子岑露出邪魅的一笑:“三哥,怎么办呢?我也喜欢她,再不然咱们各凭本事?”
  兄弟间不欢而散,这大约是头一次。何子岑望着何子岱头也不回的背影显得有些怅惘。方才何子岱最后的话并不能让他信服。
  何子岑注意过兄弟望向陶灼华的目光,里头有怜悯、有歉意、有怅然,亦有欣喜,却唯独没有一丝丝爱意。
  他的怒气与任性下头想掩盖的真性情究竟是什么,何子岑越发充满了探究。
  夜来不寐,何子岑眼望着头顶银蓝的绡纱帐,好似一幕一幕旧事重演,回味起了他与陶灼华的从前。
  低低的音符从唇间溢出,初时零散生涩,渐渐就汇成腔调。何子岑一遍一遍低声唱着那首《如梦令》,泪水渐渐沾湿墨绿的团花织绵长枕。

  ☆、第二百五十章 豆种

  长夜无声,谢贵妃这一觉睡得并不踏实。
  仁寿皇帝虽然陪着她回去长春宫中,却没有鸳梦再温的意思。果真如他所说,只是饮了碗醒酒汤,便在谢贵妃万般不舍的目光里抽身离去。
  谢贵妃在睡梦中又见到了久未谋面的先皇后。身着明黄凤袍的先皇后格外雍容,她一反从前两人针锋相对的样子,反而有些怜悯地望着谢贵妃轻轻笑道:“机关算尽,你便是算计了本宫的性命,终究离那个位子还远。午夜梦回,你可有后悔当初与虎谋皮?”
  与虎谋皮?谢贵妃咀嚼着先皇后唇间的笑意,心上泛起些苦涩的微笑。
  一走一步走到如今,开弓早便没有回头箭。悔也罢、恨也罢,却只得趟着步步荆棘往前走,才能走出条光明大道。
  就着窗外的雪光,谢贵妃并未点灯,而是摸索着从炕桌的夹层里头取出个一直藏得严严实实的瓷瓶子。
  她没有拧开盖子,只是握在手中微微晃动了一下,听着里头一粒丸药与瓷瓶相撞发出的清脆声音,又默然独坐了许久,才悄然将瓶子放回到原处。
  时间虽然过去了太久,纵然一直想要刻意地遗忘,那些个前尘旧事依旧纠葛在心头。谢贵妃记得自己小产之后,先皇后曾经前来探望,亦曾表达过满心的歉疚,自责自己并不知晓她身怀有孕,以至于让她陪着自己在太后娘娘灵前跪了那许久,才酿成大错。
  谢贵妃纵然将自己再不能生育的帐算到先皇后头上,自己心里却如明镜一般。当时是她一门心思想要虏获仁寿皇帝的心,才会不顾念身怀有孕而随着先皇后外出。凭心而论,先皇后除却失查在先实在没有什么旁的错处。
  反是谢贵妃自己当时急怒攻心,接了封宫外密函,听得那里头说得天花乱坠,这才想要铤而走险。她亲手替先皇后缝了块丝帕,却将盛在那瓷瓶里头的种豆染在上头,这才送往坤宁宫去,亲眼瞧着先皇后将那丝帕系上衣襟。
  果真如她所愿,等来了中宫后位虚悬。只可惜无论是她还是德妃,都无缘再进一步。仁寿皇帝直接将坤宁宫封闭,等闲人再不许提起。
  那时节先皇后所出的嫡子已然过世,余下的几位皇子年纪相仿,并无哪个有特别过人之处,若上苍厚爱,自然一切都来及及。
  只可惜机关算尽,谢贵妃的肚皮却不争气。她亦曾苦求民间秘方,想要老蚌怀珠,终归是花了不少银子,却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若说没有懊悔,便是连自己都无法相信。
  空荡荡的小瓶子里还余了最后一粒种豆,原该随着给先皇后的丝帕一起丢弃。当年那人曾想做得不留痕迹,她却鬼使神差般余下了一粒。
  如今那瓷郱子就似是块烫手的火炭,扔也扔不得,留却又留得难受。
  谢贵妃思来想去,终是舍不得将那瓷瓶自就此抛弃。她清早起床时便将那瓶子装入衣袖,只带着李嬷嬷去赏御花园中的腊梅。
  兜兜转转之间,这主仆二人竟走至从前高嬷嬷遗下的那处药圃前头。谢贵妃指着阖得严严实实的门扉,冲李嬷嬷说道:“素日听说那老婆子在这里头种了些药草,今日已然走到这里,咱们索性进去瞧瞧。”
  李嬷嬷哎吆一声,忙忙说道:“这是什么腌臜地方,娘娘您当真是是贵步临贱地。只高婆子去了许久,这里头还不晓得有没有人打扫。您若真想去看,奴婢便唤几个人来收拾收拾。”
  “婆婆妈妈地做什么?”谢贵妃不悦地将拧了拧身子,将脚轻轻一跺,大红羽缎面子的银狐大氅下头露出抹葱绿的妆花贡缎长裙一角,颜色鲜艳至极,三十余岁的年纪到愈发有些年轻女子的妖娆。
  李嬷嬷晓得此地荒僻,那柴门上还不晓得落了多厚的灰尘。眼见谢贵妃有些不悦,只得垫着帕子上前推开柴门,再夸张地在鼻子间扇了扇风,这才扶了谢贵妃的手往里走去。
  园中一片荒芜,从前高嬷嬷所居的木屋积了厚厚的雪花,房门半掩半开,里头到依旧有床榻桌椅之物。白雪覆盖之下,从前那几畦青碧的药田越发萧瑟,不再一丝生机。几树百日红亦是枯枝败叶,再没了往日姹紫嫣红的风景。
  谢贵妃好似很有兴趣,她命李嬷嬷进到屋里瞧瞧还有些什么东西,自己却蹲下身子,拿戴着玳瑁护甲的手轻轻拨开药畦上的白雪,露出下头赤黑的焦炭土。
  纤手轻扬之间,小小的瓷瓶顺着谢贵妃的宽袍大袖滑落,掉进被她拨开的泥土中,再被小心地掩埋起来。谢贵妃再冲正在屋里转悠的李嬷嬷说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高嬷嬷虽然不在了,这处药畦大约不会就此荒芜,叫内务府的人打理打理,好过闲着这片地。”
  李嬷嬷琢磨着谢贵妃话间的意思,也暗暗触动前事,心上打了个寒噤。她会心地点头道:“娘娘放心,奴婢自会办妥。”
  谢贵妃拿帕子擦了擦指上沾着的积雪,这才满意地立起身来。复命李嬷嬷将柴门掩好,也不急着回宫,便去寻住处离着这里不远的木昭仪说话。
  一树亭亭如盖的苍松之后,转出菖蒲纤细的身形。她本是替陶灼华折梅,不觉走得远了些,却瞧见谢贵妃主仆两人一直走到御花园的深处,又在高嬷嬷的木屋前头徘徊,这才借着些松柏的掩映悄悄跟随。
  此刻望着谢贵妃离去的背影,菖蒲弯若杏仁的双眸中写满了疑惑,只得捧了折来的梅来,预备回去说与陶灼华知晓。
  宫中人调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