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灼华年-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冲着两人深深下拜,慎重从袖间取出一沓东西,递到仁寿皇帝面前,再郑重说道:“陛下,蓁蓁这几年心灰意冷,其实早绝了儿女之情。如今清白的名声已失,却不愿意委曲求全。既是陛下怜悯垂询,蓁蓁只望拿着母亲留下的陈年旧物,再换得陛下最后的眷顾。蓁蓁愿带发修行,自此老死大相国寺中。”
叶蓁蓁随手所带有一把开过刃的银剪,她不待仁寿皇帝做声,竟将松松挽系的长发打散,手持银剪便绞去一缕,以示自己心意之坚。
德妃娘娘未承想叶蓁蓁是做了如此打算,到被她手拿银剪的决绝样子吓了一跳,慌忙命人来夺,又替她将发髻挽上。再揽着她的肩膀劝慰道:“你这孩子也忒糊涂,天大的事有陛下为你做主,年纪轻轻地怎么还要带发修行?”
仁寿皇帝却是心间惋叹,晓得叶蓁蓁这一生大约便是个悲剧人物。
她若是不嫁何子岩,有了迎春阁里的一幕,再难有勋贵之家门第相当的男子可以婚配;便是委屈下嫁,何子岩从前攒下的军功还不晓得是什么来头。若真有欺君罔上的成份在里头,今日这道赐婚的旨意一下,指不定又会断送了她。
眼瞅着德妃娘娘将叶蓁秦暂时安抚住,仁寿皇帝便随手翻开叶蓁蓁带来的书札。从前昌盛将军夫人是先皇后的好友,仁寿皇帝自然认得她那娟秀的笔迹。
才瞧了不过几行,仁寿皇帝竟颓然往后跌坐,又豁然立起身子睁圆了双目,指着叶蓁蓁道:“嘉柔,这个东西你从何处得来?”
德妃瞧仁寿皇帝的模样,晓得必是紧要东西,心间不由阵阵发紧。她不敢说话,只一瞬不瞬地盯着叶蓁蓁,瞧她如何回答。
叶蓁蓁表情平静,轻轻敛礼道:“母亲弥留之际,曾对蓁蓁一个人留有遗言。说是她的正房里书桌之下藏有卷东西,待他日蓁蓁走投无路时,大约可做保命之物。蓁蓁这一路行来顺风顺水,便疏忽了母亲的交待。此前被人百般算计,才不得不借着回叶家之际将东西取来,不想今日派上用场。”
仁寿皇帝目无表情,手指搭在那卷书札之上,微微颤抖的身躯却出卖了心底无比的震惊与失望。方才还意气风发的帝王好似一瞬间苍老了十岁,连嗓音都变得暗哑。他重重问道:“嘉柔,这卷东西你已经瞧过?”
叶蓁蓁坦然点头,唇角露出丝从容的笑意:“陛下,蓁蓁是您金口御封、上过玉牒的郡主,更是昌盛将军的女儿,岂容得旁人随意摆布。便是迎春阁间的一幕,虽是蓁蓁不小心受了旁人算计,却绝不会为着清誉自堕泥沼。因此今日大胆求恳,请陛下成全蓁蓁,一入空门万事皆休。”
仁寿皇帝良久无言,只默默将手上的东西递给了德妃。
德妃捧着昌盛将军夫人的遗札匆匆看去,只觉得多年来苦苦搜寻的东西终于有了结果。她轻轻嘘了口气,却又是怅然一叹。如今真相几近大白,甄三娘子这几个月的努力也没有白费。
若说几个奴婢的口供扳不动谢贵妃,来自昌盛将军夫人的遗札却更能说明问题。想不到叶蓁蓁一个金闺玉质的弱女竟有如此气魄,她绝不选择忍辱偷生,到是敢于当这件东西拿出来面世,以此做为与谢贵妃和何子岩决裂的资本。
☆、第五百三十一章 降位
仁寿皇帝将那沓书札从德妃娘娘手间取回,重又逐字逐句读了起来。
所谓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都毒不过妇人之心。仁寿皇帝尤记得先皇后与谢贵妃一前一后入了宫门,昔日的手帕交成了宫中的好姐妹。先皇后端仪高贵、谢贵妃千娇百媚。两人各分春兰秋菊之姿,他坐享齐人之福,那是何等快意。
贵妃谢氏一步一步走到今日的高位,不但是践踏着先皇后的性命,更戕害了他的嫡子。可恨这蛇蝎美人手上沾满鲜血,却被自己捧着冠宠后宫。
仁寿皇帝淡漠地垂着眼睑,不叫德妃与叶蓁蓁瞧见他眸中的寒霜倾覆。他温言叫叶蓁蓁起身,和蔼对她说道:“蓁蓁,朕已然晓得你不愿下嫁,其实要保全你的清白明声,未尝没有旁的法子,何须一定要带发修行?”
叶蓁蓁莞尔摇头,唇边依旧含着缕恬柔的笑意。她垂首说道:“陛下,蓁蓁方才的话语没有丝毫赌气的成份,是这几年真正瞧明白了人情冷暖,想到自遁空门,为逝去的父母、亦为自己祈些福泽。”
德妃瞧她语气虽然平静,眸色的神色却坚毅无比,念着一代忠臣之后沦落到如此境地,德妃怜惜地拍着她的臂膀说道:“蓁蓁,你正值花季妙龄,何必一定要走修行这条道路,咱们好生想一想,必定有旁的出路。”
仁寿皇帝拈须说道:“正是这话,蓁蓁,你若愿意,朕另赐封号,将你送去东都,改头换面开始新的生活。过得一年半载,由德妃替你做主指一门好亲,朕多多送些嫁妆,你下半生岂不是有了依靠?”
叶蓁蓁自忖自己无福,无缘一生得到仁寿皇帝与德妃娘娘这等真心慈爱的眷顾。她微笑摇头道:“蓁蓁何德何能,得陛下与娘娘如何真心相待。实则如今哀大莫过心死,皇城与东都是一个样子,蓁蓁宁愿老死大相国寺中。”
记起大相国寺的千瓣芙蓉花与百年老菩提,叶蓁蓁脸上挂了空濛的笑意。
她脆声沥沥,婉转长吟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陛下、娘娘,蓁蓁就此拜别,往后青灯古佛之畔,蓁蓁必定潜心替您二位祈福。”
仁寿皇帝瞧她的模样,便知她此时心意已绝,喟然点头道:“蓁蓁,既是你自己的选择,朕自有道理,先回去歇着吧。”
叶蓁蓁俯在寸许长的金赭色松鹤长春织锦地毡上,望着上面一眼望不到头的福寿万字纹,想着这不过是另一种新生活的开始,心间到异乎寻常的平静。
她端正地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如缕清烟般飘然离去。
谢贵妃自谓与何子岩算计得逞,只望仁寿皇帝召见叶蓁蓁之后便就能迎来赐婚的圣旨,从早间心情便十分明媚。第二日午时一刻,仁寿皇帝那边果真派了人来,闻听是何平亲至,谢贵妃笑靥如花,暗忖帝王果真给自己几分薄面。
何平手捧锦色斑斓的圣旨进了长春宫,只冲谢贵妃微微弯腰,也未接李嬷嬷替来的金锞子,便就朗声命人请出叶蓁蓁接旨。
叶蓁蓁身着珍珠白的银线折枝绿萼梅宫裙,外头罩着件烟蓝的对襟琵琶扣暗纹长帔子,宁静的脸上脂粉不施,盘得紧致的发髻上簪着根沉香木的如意长簪,竟是洗尽了铅华,一派素面朝天。
谢贵妃瞧她这幅模样出来接旨,先自唬了一跳,急得悄悄拉着她的衣袖道:“怎得这么个打扮出来接旨?天大的喜事,还不回去换身鲜亮衣裳?”
叶蓁蓁清冷一笑,自她的手间将衣袖抽出,泠泠说道:“自然是天大的喜事,为了切情切景,蓁蓁才特意穿了这件衣裳,娘娘请放开手。”
她们两个拉拉扯扯,何平轻咳一声,谢贵妃只得松开了手。
叶蓁蓁端正地跪在墨玉地面上,听着何平宣读起圣旨。仁寿皇帝并未收回叶蓁蓁的郡主封谓,而是另将她册封为惜善娘子,赞她身有福德、心有慧根,允她三日后离宫去往大相国寺带发修行。
何平往后一招手,小太监捧上个黄花梨的填漆田字纹托盘,里面以大红羽缎做底,上头安放着一尊羊脂玉的观音大士像。
谢贵妃未承想自己等到的是这幅局面,她语不择调地嚷道:“何公公,好端端的陛下如何会下了这样的旨意?蓁蓁与子岩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她若是去大相国寺礼佛,子岩又情何以堪?”
何平依旧是素日的慈眉善目,语气平静如水地笑道:“娘娘,实在对不住,咱家不过奉命传旨,哪里敢胡乱揣测圣意?”
谢贵妃见何平的态度不似往日恭敬,此刻无暇与他计较,推着叶蓁蓁道:“这一定是弄错了,还杵着做什么,快回去换身衣裳,随着本宫去面圣。”
何平似笑非笑,将手轻轻一抬,却冲谢贵妃肃然道:“贵妃娘娘且慢,您请跪下接旨,陛下还有句口谕要咱家传给您。”
秋风瑟瑟,吹动谢贵妃身上茜素红双重罗纹的锦衣,那上面金线斑斓的繁复苏绣间花影重重,却如片片阴影,投在谢贵妃心湖。她瞧着何平的脸色,心间似有冷意叠起,无端便添了些恐慌,猜不透好好做成的局怎么成了现今的模样。
谢贵妃慌忙扶着李嬷嬷的手往地下一跪,听得何平清冷疏远的声音自耳际缓缓传来,恰如冬月惊雷、六月飞雪般震撼:“贵妃谢氏恃宠升骄、欺上罔下,难为后宫表率。着降为妃、俸禄减半,无诏不得出宫,钦此。”
“何公公、何公公,本宫自来谨言慎行,哪里敢恃宠升骄?是哪个在陛下面前乱嚼了舌根?”谢贵妃再想不到刚刚从簪菊园转回,听到的却是这样的噩耗,她颓然跌坐在地下,明知无用,嘴里却一直喃喃自语替自己分辨。
何平臂间拂尘轻扬,脸上的笑意依旧如朝阳明媚:“谢妃娘娘,奴才还要回乾清宫复命,陛下这道旨意,您接是不接?”
☆、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击
碎芒娇阳如钻,格外璀璨耀眼,鳞次栉比的宫苑重重,却是如山的压抑。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谢贵妃瞧多了后宫粉黛们的浮浮沉沉,亦习惯了她笑靥如花的一权独秀,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这样的旨意会落在自己头上。
秋日的暖阳倾覆在谢贵妃膝下的墨玉石阶上,分明不太冷,却有针刺般的寒芒泛起阵阵浸骨的寒意。她直了直身子,仰视着何平一张弥勒佛似的笑脸,却分明从对方眼中读出了讥诮和些许的轻视。
一朝落难,连这无根之人也敢给她这种眼色。谢贵妃气不打一处来,却借着宽袍大袖的遮掩,将指甲深深刺疼自己的掌心,以此提醒自己莫要失仪。
她恭顺地应道:“臣妾谨遵圣谕,虽不晓得陛下这雷霆震怒出自何处,当是臣妾必有不到之处,才使陛下降罪。臣妾自当时时自省,静待此身分明。”
何平听得事到如今依旧说得冠冕堂皇,只是微微点头,不过依着礼节行事:“娘娘这般言说,奴才自会只字不落地转述给陛下知晓,您请起身吧。”
李嬷嬷与两名宫婢慌忙上前搀扶,谢贵妃脚下不稳,踉跄了两下才立住脚。她晓得不能同仁寿皇帝身旁的人做对,以目示意李嬷嬷赶紧送份厚礼。
何平瞅着李嬷嬷自袖间递过来的一摞银票,却是坚决地推回。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何平自觉自己还未沦落到要用这些沾染了血腥的银钱,到有些嫌脏地挪开了自己的袍袖,再拿拂尘轻掸,令李嬷嬷一张老脸几乎挂不住。
到是叶蓁蓁安静地上前两步,命胡田田送给自己的丫头递了个荷包,冲何平敛礼笑道:“有劳公公跑这一趟,这个请您喝茶。”
何平转向叶蓁蓁时,眸间却是真切带了些笑意,微一欠身道:“惜善娘子,陛下还吩咐咱家问一问,您在宫里可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陛下好一力玉成。”
谢贵妃人虽气极,思路极为清晰,到底从这几句对答间听出些端倪,才晓得问题便出在叶蓁蓁昨晚面圣之际。她紧抿着嘴唇不发一语,凤目森森间阴霾密布,死死盯着叶蓁蓁,到让人心头发怵。
叶蓁蓁连生死都已经看淡,何须再瞧她的眉高眼低。她今日穿得素淡,举手投足间到多了层出尘之气,向何平轻轻笑道:“谢妃娘娘方才不说,蓁蓁几乎疏忽。当日在迎春阁里的确是多亏楚王殿下出手,前情如何蓁蓁不想追究,至于这后续之事嘛,蓁蓁却不该失礼。”
两个吃里扒外的丫头既敢背主求荣,叶蓁蓁绝不容许她们善终。前几日阻止胡田田出手,叶蓁蓁不过是觉得胡田田喜期将近,不愿她折了自己的福寿。
瞧着方才谢贵妃那幅嘴脸,叶蓁蓁便想最后狠狠恶心她一次。
她恬淡而立,命人将绘绮与绣纨两个丫头带出,再将那双盛有自己被做过手脚的宫鞋一并取出,指着人和东西向何平略显歉然而笑。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谢妃娘娘与楚王殿下的‘情谊’,蓁蓁不敢稍忘。我寄居在长春宫中,除却这两个丫头是从府里带来,再便身无长物。便请公公代为禀报陛下,蓁蓁愿以此两婢送与楚王,谢他那一日相救之恩。”
谢贵妃听得她口口声声唤自己谢妃,到是极为顺口,若不是碍着何平在眼前,立时便要发难。此刻见她搬出双宫鞋,再听她提到自己与何子岩变了味的情谊,便晓得前几日的算计并未瞒过叶蓁蓁,反而被她恨在心上。
绘绮听得这样的处置,眼泪汪汪唤了声小姐,上前咚咚咚给叶蓁蓁磕了几个响头,潸然泣道:“是奴婢猪油蒙心,对不住小姐。小姐若觉得这样能消了气,奴婢自当谨尊您的吩咐。”
两个丫头这几日一直被关,根本不晓得外头风云突变。绣纨只认做叶蓁蓁插翅也逃不出谢贵妃与何子岩的手掌心,她自谓有何子岩许下的承诺,眼见在鞋子上做手脚的事情败露,此刻到是十分嚣张。
她不屑地望了绘绮一眼,上前盈盈笑道:“奴婢还未曾给小姐道喜,从此后随着小姐也好,跟着殿下也罢,横竖都是在一个府里讨生活。”
叶蓁蓁不愿再同她说话,只将两个丫头的卖身契自袖间取出,向何平一递,嫣然笑道:“烦请公公立时便将人带走,再转述蓁蓁的谢意。”
何平接了东西,向身后一努嘴,立时便有人上来将两个丫头拖了下去。至于送不送去何子岩身边,他却还要请示仁寿皇帝的旨意。
此刻未将谢妃一撸到底,原是因为榆林关外的消息还未递回。若何子岩福泽深厚,果真赚下了大把的军功,谢妃这里母凭子贵,仁寿皇帝到须好生斟酌。
宫中没有不透风的墙,仁寿皇帝早间这道圣旨一下,不出半个时辰,谢妃降位与叶蓁蓁将要带发修行的消息便传到了宫外。尤其是何平命人拎了双污渍的宫鞋,外带两个栖栖遑遑拎到何子岩府上的丫头,外头一时流言四起,比当初叶蓁蓁在迎春阁间落水更要引人遐思。
何子岩机关算尽,等来的竟是这样的结果。他强自镇定听前来送人的太监转述了叶蓁蓁的话,对她的森然恨意更是叠加。绘绮与绣纨不是傻子,她们知晓了叶蓁蓁的选择,对她将自己两个送去楚王府上早心存了惧意。
虽然何子岩一再命人不许走漏消息,叶蓁蓁所穿的宫鞋上被人做过手脚的事还是传得满城风雨。再加上叶蓁蓁主动请旨出宫清修,更显得品性高洁,流言霎时又扭转了方向。伴随着谢妃娘娘的降位,不少人琢磨出了几分内幕。
何子岩瞧着送来的两个丫头,再不是从前的温言好语。他脸色铁青地命人将绣鞋扔掉,揪着绣纨的头发拽过来便是一顿拳打脚踢:“贱婢,当日是谁说得千伶百俐,你家小姐必定不会怀疑,如今却白白送了些证据在旁人手上?”
☆、第五百三十三章 往事
绣纨唇角的鲜血沥沥滴上衣衫,她跪在地上小心翼翼扯着何子岩的衣襟,哭得莺啼婉转,只求何子岩高抬贵手,给她一条活路。
楚王府里不乏暖床的丫头,个个千娇百媚之姿。何子岩对个婢子哪有怜香惜玉之情,他抬起一脚便揣在绣纨胸口,绣纨嗓间一热,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何子岩命人将两个丫头暂时收进柴房,回房换了身衣裳便要入宫面见谢妃,却被告之谢妃娘娘闭门思过,无有仁寿皇帝的旨意不得私自觐见。
局面发生了这样的逆转,何子岩深知那个始作俑者必定是叶蓁蓁。他忍着心间的恼怒,转而求见叶蓁蓁,想要从她口中打听些什么线索。
胡田田留下的两个丫头却不管他是食着一品俸禄的亲王,将叶蓁蓁的宫门一阖,只说惜善娘子如今正在收拾东西预备三日后出宫,一个闲人也不接见。
纵有天大的胆量,何子岩也不敢在宫里撒泼。他肃着一张脸出来,想着于情于理都该去仁寿皇帝面前为谢妃求请,顺带探一探君王的口风。
走至长春宫外,何子岩正逢胡田田带着丫头匆匆而来。他晓得这一位必定也是知情人,便往一旁的树荫下一立,自谓风姿洒脱地微微欠身,唤了声胡小姐。
桐阴森森,细碎的金芒在胡田田脸上跳跃,清丽英武的少女眸间隐晦莫明。
胡田田是方才接到消息,叶蓁蓁竟得了圣旨要带发修行。明知此事无可转圜,全拜眼前这位所赐,胡田田几乎想一掌将子岩那张假惺惺的脸打个满盘开花,却毕竟要顾忌着父亲与未来公公在朝中的立场,一时不敢妄动。
“楚王殿下急着进宫,想必是来安慰谢娘娘?”胡田田却又遗憾地惋叹一声,轻轻笑道:“我到忘了,谢妃娘娘此刻大约不宜见人,想必楚王殿下吃了闭门羹。”
何子岩听得她夹枪带棒,便晓得她对此事前因后果尽知,便收了先时的微笑,冷冷说道:“胡小姐是来瞧叶蓁蓁?可惜她就要遁入空门,你来迟了些,根本于事无补,到不必在这里奚落旁人。”
胡田田从小被父母捧在掌心,哪里受过这种奚落。她本就属于明**人的类型,身上着了件绣球紫的云锦深衣,袖口打着真紫亮缎的垂珠络子,衣上满满缀着碧海蓝与胭脂粉交织的绣球团花,在正午的娇阳下色彩斑斓。此刻被何子岩一激,又心疼叶蓁蓁无端受辱,胡田田气势极为凛冽。
她尖尖的兰花指一翘,将手上真紫亮缎的帕子轻轻一抖,冲何子岩嗤笑道:“楚王殿下说得好,自然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我又没磨偏过人家的鞋底,又未曾做过英雄救美的好事,何须受旁人奚落。”
何子岩目中寒芒轻覆,如结了片片霜花。他欲待发威,只瞧着长春宫前依旧有内侍、宫人们来往络绎,只得将金橘黄的袍袖一甩悻悻而去。
胡田田进来时,叶蓁蓁正埋头整理自己的衣裳首饰。从前这些东西都是绘绮与绣纨两个婢子掌管,除却从叶家带来的东西,还有这些年仁寿皇帝与谢妃的赏赐,乍然翻开箱笼一看,叶蓁蓁竟不晓得自己还有这许多东西。
叶家的人自是不能白白便宜,叶蓁蓁宁肯学学杜十娘将东西沉到江底,也不愿再去贴二房那一群白眼狼。瞧着胡田田进来,她自是欢喜,嫣然笑道:“你来得正好,我正愁这些个东西无人相送。你尽数拿了回去还能留个念想。”
胡田田瞧她到是淡然,忍不住跺脚道:“真真是叫你气死人,怎么着还没有条活路?你怎得就非要青灯古佛。昨日之事我已尽知,连陛下都替你想了折中之策,你又何必一意孤行?我拿你这些东西回去,瞧了唯有万般伤心。”
“我如今是求仁得仁,现在心上一片清明”,叶蓁蓁笼了笼滑在鬓边的发丝,素瓷雪颜一片剔透。浅浅的笑意映上双眸,到是波澜不兴的宁静。
婢子斟上茶来,就着外头筛落进来的灿烂秋阳,叶蓁蓁最后一次坐在长春宫的卧房内与胡田田促膝倾谈:“自打父母离世,我唯一想要的便是安稳生活。我自小心仪于谁,你自然心知肚明,我也无须隐瞒。只可惜神女有梦,襄王无心。”
世上姻缘无论成与不成,缘份一词大约都是最好的说辞。
叶蓁蓁从前一直以为自己与何子岑是该有一场美丽的缘份,并且会修成正果,因此她对何子岑格外关注。
何子岑大约不会晓得,年少的自己曾那样隽美地投影在叶蓁蓁的波心,而叶蓁自己却自始至终不曾忘记那一场美丽的邂逅。
那一年春日芳菲,父亲难得回京述职,带着她入宫去看皇子们打马球。三月的杨柳如织,飞絮落花间似轻薄的纱雾,叶蓁蓁瞧着一名腰系浅赭色丝带的黄衣少年手中球杆挥出,马球划出一道绝美的弧线,不偏不倚飞入门中。早春明媚的阳光洒落在他脸上,便有些自带阳光一般温煦与耀眼。
仅有五六岁的她远远凝望着那黄衫少年,追随着他翩然马上的身姿,有些崇拜地问自己的父亲:“爹爹,那是谁?”
昌盛将军顺着女儿的手指瞧去,认真解答道:“那是赵王殿下,陛下与德妃娘娘的长子,最是谦谦守礼的好孩子。”
一场马球结束,昌盛将军要叶蓁蓁稍待,自己上前与几位殿下见礼。叶蓁蓁立在散碎若金的春光下,有一缕早春的悸动如新芽萌发,连她自己也不清楚那是什么感觉。她远远瞧着父亲和何子岑说话,心里如同有只小鹿在乱撞。
有那么短短的一瞬,何子岑的目光似是望向叶蓁蓁所在的帐篷,干净秀美的男孩子脸上依然挂着那温暖的笑容,便明媚了叶蓁蓁全部的天空。
吧嗒一声,叶蓁蓁却是小脸绯红,略显惊慌地放开了帘子,将自己与外头隔绝。而那道温暖的视线却好似能穿透锦帘,依旧紧紧萦绕在她的心上。
☆、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彻
及至昌盛将军故去,叶蓁蓁情窦初开的年华刚刚展开,她咀嚼着孩提时代的初遇,忽然明白那年春季那一缕温暖的阳光竟是自己最初的心动。
父亲与自己聚多离少的相聚时光里,原来曾给了自己这样的一抹温馨。在那么早的时候,昌盛将军便曾经为自己的爱女指引过那一轮春日的暖阳,她与何子岑之间就有过那么一重淡淡的缘份。
埋在心底最深处的秘密,除却胡田田之外再也无人知晓。胡田田久不归京,叶蓁蓁想遇个能说知心话的人也难以找寻,只得死守自己的芳心。
她变得敏感亦怒,却又格外小心。她总是不知不觉在宫中追随何子岑的脚步,既想让对方知晓,又害怕对方窥破自己的秘密。深夜的青莲宫外被何子岱发觉、乃至被对方深深叱责时,叶蓁蓁依然不认为自己与何子岑无缘,反而认为陶灼华的存在才是两人之间的障碍。
情深缘浅,如今大彻大悟的叶蓁蓁握着胡田田的手,宛然淡笑道:“我今日嘲笑何子岩耍了卑鄙手段,当日的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说起来我落得如今这步田地,自己也有一部分责任。”
她牵着胡田田的衣袖,将对方轻轻拉近自己身畔,在胡田田耳边低低私语了几句。胡田田脸色渐渐变得雪白,呆了半晌方轻叹道:“她若是为着这个缘故降位,这处罚未免太轻了些。”
叶蓁蓁咯咯轻笑,优雅地抿着婢子方才斟上来的陈皮普洱,冲胡田田认真说道:“大厦将倾,这不过是冰山一角。不但谢氏,连何子岩都自身难保。”
有倏然的火花自胡田田脑际一闪而逝,许多件事情如散碎的珠子重新穿起,想起何子岩堆叠如山的军功,她竟然对叶蓁蓁的话有了八分相信。
叶家二房听得这道旨意,到有些心头窃喜。正房里再无旧主,他们虽霸着偌大的宅园,到底是昌盛将军的故居,说起来名不正言不顺。
若昌盛将军唯一的后人遁入宫门,他们便再也不怕旁人说自己鹊巢鸠占。叶二夫人在灯下仔细读着抄来的圣旨,眯缝着小眼露出得意的笑容。
只是二夫人的笑容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宫里便来了位传话的公公。
叶蓁蓁对二房恨之入骨,又岂肯叫他们霸占自己的家私。她那一日上奏仁寿皇帝,昌盛将军一脉从自己这里便再也无后,情愿捐出父亲官宅旧邸,赠与日后似父亲这般忠心报国之人。
叶家二房私底下的小动作,仁寿皇帝早便尽收眼底。今日既是由叶蓁蓁自己提出,仁寿皇帝自是欣然允准,他敕令叶家二房一月内搬回自己的宅子,将昌盛将军府腾空,暂时收归官中。
可笑叶蓁蓁的叔父与婶母住了这些年昌盛将军的府邸,早便习惯了钟鸣鼎食的日子,自谓跻身于京城一品勋贵,却只是披着件华丽的外衣。
褪去暂借旁人的光环,叶家二房连个像样的爵位都没有。叶蓁蓁有仁寿皇帝派出的嬷嬷撑腰,冷着脸从她婶母手上要回叶家的账簿,将长房与二房的财产分隔,写得清清楚楚。
二房里这些年几乎全仗着昌盛将军留下的俸禄讲求排场,自家既无产业又无进项,如今要再回去逼仄简陋的旧宅,真闹得鸡飞狗跳,没有一个人情愿。
吵吵闹闹之间,二房忘恩负义,从前做过的龌龊事便渐渐浮出水面。
蜚短流长自然如风飞散,二房里从前如何苛刻叶蓁蓁、如何想拿着她的婚事做为跳板、又如何霸占了昌盛将军的府邸,真真假假一时让人难辨。
叶家自己都打不完的官司,不再有昌盛将军将他们护住,暴发户般的嘴脸更是掩饰不住。一时之间叶家在京中名声大坠,连着两位姑娘被夫家以莫须有的借口退婚,登时颜面扫地。
彼时叶蓁蓁已然身入大相国寺,辟了间干净的禅院,将青丝一笼,果真每日青灯古佛,过起了清净的生活。涓涓如水的日子轻流,叶蓁蓁偶尔还会记起那一年与何子岑的初遇,却会自己悠然惋叹一声有缘无份。
冗长而寂静的夜里,她曾做过一个既长且痛的梦,醒来时凝望窗外月光如水,叶蓁蓁竟感觉那梦好似曾经亲临,大约会是自己的前生。
她梦到她的叔父与婶母心满意足搬入她父母曾经居住的正房,在翻修正房的地面时撬起了书桌下的地砖,瞧见了母亲留给自己的手札。
她梦到自己满脸无奈,却又一身正红的锦衣、全套的凤冠霞帔嫁给了何子岩。
她梦到自己颤抖着双手往一盒珍贵的血燕上头洒下粉末状的零陵香,又抖抖地将血燕盛入锦匣,冷笑涟涟命人送给太子妃陶灼华。
她还梦见远在京师的陶灼华血染绫裙,无力倚在何子岑怀中
她甚至梦到自己被何子岩推倒在地上蹂躏,苍白的脸颊上五个清晰的指印。
残梦纷沓而至,乱得如丝如麻,叶蓁蓁难辨真假,却选择了淡然处之。
欠下的债、未尽的情,所有尘世的羁绊都是黄粱一梦。她安静地跪在佛龛前,听着寺间遥遥传来的晨钟暮鼓,心上是从未有过的虚空。
何子岩自谓此次回京仗着昌盛将军留下的人脉,能得到来自兵部尚书胡大人的支持,却不承想与叶蓁蓁以这样的结果剧终。
对于京中漫天的流言,何子岩只能选择不闻不问。他见不到谢妃,从仁寿皇帝口中也未听到任何有用的东西。便是打着赵将军与钱将军等人的旗号,想要与胡大人多多切磋,也被胡大人以回京伊始公务繁忙为由推脱。
胡大人此次肯这样表明态度,自然事有出因。当日胡田田回府曾将何子岩如何算计叶蓁蓁说得清清楚楚,坦言对方是奸诈之人。胡夫人虽对女儿严加叱责,不许她给自家与杜府里添麻烦,心间却早有计较。
一场夺嫡之争,若何子岩真有资本凭着军功胜出,便不须这些龌龊伎俩。唯一的解释便是,他对自己没有信心,只能不择手段增加份量。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