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夫君死了我怎么办-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感觉,楚璎和徐知遥才是真正的一对璧人,她果然是徐知遥的夫人,少将军睡梦里都会念到的女人,同样的柳叶眉儿,怪不得将军最喜欢的便是她的眉儿。
  她占据了自己男人的心,还要抢走自己的儿子,不…叶碧不甘心,她要留下来,她双手在袖中紧握成拳,重重的磕了好几个头,哽咽道
  “老夫人,求求你,不要赶我走,你让我做什么都可以,当丫鬟打杂,我什么都能做,只求老夫人不要让我离开徐家,让我留在儿子身边,就算他不叫我一声娘,我也想保护他,看着他长大!”
  徐知远看着眼前这一场好戏,神色淡定,他不想多管,反倒是徐疏影,有些略微不忍,微蹙着眉毛瞧着老夫人道
  “祖母,她也挺可怜的,就将她留下来吧,咱们徐家家眷下人甚多,多养一个闲人也没什么大碍,而且她是城儿的母亲,万一城儿长大后问起自己的生母,我们该如何跟他交待?”
  老夫人不为所动,冷厉的目光瞥过去,徐疏影见祖母沉着脸,声音不容置疑
  “疏影,你年纪小不懂事,祖母今日不怪你,但是往后你记住了,城儿的生母,只能有一个,就是你的长嫂”
  说到后面,语气也加重了几分,让在场的人内心猛地一震。
  陈氏是二房的媳妇,长兄死了,她一心以为侯府便由她的相公继承,可心里头的如意算盘也落空了,太夫人居然玩出这么一招,她忍不住讽刺道
  “一个妇道人家,赶走她,她能去哪里,祖母,也真是狠得下心肠”
  楚璎一直没有开口,是因为她对徐家和徐知遥已经心灰意冷了,如今,徐知遥已经死了,老夫人仍然是千方百计的想要将她留在府上,无非看重的就是她楚家在京城的地位,她要用这个孩子捆绑住她,也只有这样,楚家才能成为徐家持久的靠山。
  从前也就算了,可现在,楚璎也不再愿意无怨无悔的付出,等老夫人说完,她站起身来,盈盈下拜道
  “祖母,请听孙媳说几句,她与知遥之间的关系,想必陇北郡的乡亲和将士们都知道,等将士得胜回来,这个消息定然在京城是瞒不住的,若是他日被人知道,定然会落人口实,说我徐家人做这等过河拆桥的事情,另外,夫君让袁将军千里护送两人回来,定然也是想要祖母替他照顾好她们母子两,这是知遥的心愿,若不替他完成,想必他在九泉之下也必然会不安,一个失了名节的弱女子,即便回了家乡,也会让人瞧不起的,祖母,还是留下她罢”
  叶碧没有想到她会替自己说话,转过头,惊愕的看着这个美艳绝伦的女子,然而楚璎并不多看她一眼,似乎她这种底层出身的女人呢,她根本不屑看。
  叶碧的内心,感觉到一丝丝的屈辱。
  老夫人原本就不喜欢这不懂规矩的陇北女人,另外也是替楚璎保全面子,楚璎温顺,向来都听她的,可这次却让她感觉意外,孙媳居然不赞同她的做法,这节骨眼上,老夫人自然不愿意和孙媳妇闹僵,何况她说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沉吟了一会儿,终于做出让步
  “既然如此,你就留下来吧,你为我徐家诞下子嗣,往后你便是这府上的姨娘了,不过城儿,必须养在嫡母的膝下,这是规矩!”
  叶碧没想到老夫人还愿意给她名分,心中一喜,虽然不院子自己的儿子管别人叫娘亲,可眼下也别无他法,只要让她留在府上,总有一天,她能将儿子再次夺回来。
  她朝着老夫人重重磕头下去
  “谢老夫人成全我”
  她暗暗下了狠心,转头又朝楚璎拜了拜
  “妹妹给姐姐磕头了,谢谢姐姐愿意留下我,往后妹妹定然为姐姐做牛做马报答姐姐”
  然后仰起头看向楚璎,脸上充满了感激之色,这当然不是她的真心话,不过她总算明白过来,在这侯府里面,她这样没名没分没地位的女人,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老夫人根本不在乎她,她若是想要存活下去,只能卑微的去讨好她们。
  楚璎看了她一眼,淡淡的说道
  “不必了,这么做也是为徐家着想”
  虽然说老夫人要将城儿过继到她的名下,也拿出了想要留下她的诚意,可她若是真要走,这些都是留不住她的。
  叶碧当然知道,她也知道这少夫人根本没将她放在眼里,楚璎光华如月,实在太耀眼,同为女人,叶碧面对她的时候,心里头隐隐有种刺痛感,她收回目光,垂眸敛目的跪着,眼底的情绪让人看不到,她在想,将来归仁侯府迟早是她儿子的,谁能风光到最后,还不一定。
  当日,徐家安排了院子让叶碧住下,徐望城被抱到老夫人的院子里养,第二日,徐家开始办丧事,楚璎安排下人将讣告都发出去了,到了第三日,府上陆续便有人上门吊唁。
  作者有话要说:  继续打滚卖萌求小仙女收藏,和留言,
  谢君淮:我真的是讨厌除了那个死鬼之外,还有其他人盯着我老婆看,而且还是个人渣,
  作者:你也惦记着别人的老婆,比人渣好不到哪里去
  下一章放男主啦!

    
第4章 太傅吊唁
  城南谢家收到徐家送来的讣告,消息半日就在府上传开了,谢夫人坐在堂内抹眼泪,谢君淮走到窗下便听到低低的哽咽声,他微微蹙眉,大步走进去。
  走到跟前,往谢夫人身边的海棠花三开光卷草纹绣墩上一坐,他平平静静的注视着谢夫人沈随心发红的双眼,母亲定然是知道徐家的事情了才会如此伤心,谢君淮默了一会儿,劝慰她道
  “人死不能复生,母亲不必太难过”
  虽然有儿子安慰,可谢夫人一直就是颗柔软心肠的人,想到心酸处,仍然忍不住落泪,伤心道
  “大郎,你姨母与我乃亲姐妹,她死得早,两个儿子,只有知遥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可知遥也死了,你叫我如何能不伤心啊!”
  谢夫人含着泪说完之后,又是重重的叹息一声,朝堂上的事情,娘亲一个内宅妇人并不懂,徐知遥若不是立功心切,在战场上一意孤行,断然不会有这遭劫难…不过,谢君淮并不打算跟母亲说这些,何况,人都死了,多说无用,他耐心等谢夫人哭完,情绪平稳下来,问道
  “今日儿子去徐家吊唁,母亲可有什么话要带的?”
  谢夫人终于收住眼泪,哭红的眼睛望着长子,她的眼底带着一丝恳求,声音有些暗哑道
  “你姨母和表兄死的早,那徐老夫人不是他们几个的亲祖母,终究是隔了一层,你知远表兄我也管不了他,也随他去了,不过疏影却是个好孩子,她如今年纪还小,你这个做表兄的,往后要多照顾她,但凡只要我们谢家能帮得上忙的,让她尽管开口”
  谢君淮点点头,他是不想与徐家往来的,可母亲如此伤心,他也只能勉强答应下来,谢夫人交代完了,谢君淮见她神情舒展了许多,这才放心出门,不过他去徐家之前,先入了皇宫。
  皇帝刚好批阅完一堆奏章,奏章的内容说的只有一件事,为徐知遥请功,他一一批阅完毕,将奏章往龙案上一搁,放下手中的朱笔,身体往后靠在龙椅上,抬手揉揉眉心。
  正在这时,小太监躬身进来禀告,说太师在宫门外候着,皇帝准了他进来,一会儿,小太监便将谢君淮领了进来,小步躬身退到门口,然后转身出去。
  谢君淮给龙椅上的九五之尊行礼,仁宗皇帝赵桢摆摆手道
  “云羡,你来的正好,群臣上奏章让朕追封赏赐徐家,你如何看?”
  云羡,是谢君淮的字,通常与他亲近之人才会如此称呼,当年的仁宗赵祯只不过是先帝膝下身份卑微的七皇子,无人瞧得起他,唯有谢君淮等人愿意与他亲近,谁能料到这个不起眼的七皇子,在太子和三皇子争的你死我活之后,轻轻松松的夺得了帝位,成为一位英明的君主。
  “臣以为,徐将军领一百多人马烧光了胡人营中粮草,如今陇北郡已经到了冬日,契丹粮草不济,维持不了多久,我军胜利有望,徐将军功劳不小,皇上自然奖赏他,然而军令如山,他公然违抗,必然是要罚的,赏罚分明,方能让人信服”
  谢君淮站起身来,抬头朝龙椅上的皇帝看去,神色自若的说道
  皇帝对谢君淮向来是很满意的,他即位三年,为了改变宋国多年的贫弱,去年已经全力推行新政,遭到了不少旧派明里暗里的反对抵抗,若不是有谢君淮在朝中辅佐,替他清理各种势力,朝野上下断然是不会有如此安稳的局面,谢君淮是他手中的一把利剑,也是他知己好友,他微微颔首,眼底含着一点莫名的情绪,道
  “你与朕想到一处了,云羡,朕真是没想到你居然还会替徐将军说话,当年蹴鞠大会上,若不是他让人做了手脚,拔得头筹的就是你,当年被先帝赏赐的便是你…”
  被提起旧事,谢君淮眸光微微一动,随后便平静的说道
  “君子不念旧恶,何况人都死了,臣下还计较什么”
  赵祯不再多说,他的肱骨之臣若是气量狭隘,也不会得到他的重任,郑重道
  “既然如此,今日你去徐家之时,便替朕问候一声,徐将军为国捐躯,朕不会亏待徐家的”
  谢君淮领旨,从皇宫里出来后,便骑马直接去城北徐家。
  徐家毕竟有望族的名声,徐将军一死,前去吊唁之人依然很多,徐家门口的牛车骡车占据了大半条街,里头陆续有人出来,谢君淮身边只带了一个随从,两人绕过那些车马,在府门前下马,徐家有两个下人过来接客,一个牵马,一个领着二人进去。
  徐家的宅子是当年的王府,十分气派,主宅三进,其中还包含好几座独立的院子,这是三年后,谢君淮第一次来徐家,这里的变化不大,庭院里栽种了花草,有嶙峋假山,流水绕着假山而过,三年前是徐知遥的洞房花烛夜,他领着一道圣旨过来,直接将徐将军派上战场,如今徐家那人…定然是心恨他的。
  下人领着他到了灵堂,他的随从长安将祭幛交给府上的管事,他则大步跨入灵堂内。
  灵堂内跪了十来个人,都是替徐知遥披麻戴孝的,堂内挂着白幡,正中间摆放着灵位和棺材,谢君淮的目光在牌位上看了一眼,然后落在灵前站着的稚子身上,只停顿了一下,迅速便移到小儿身后的妙龄妇人身上,楚璎眼角瞥见有人进来,无意中转过头来,与来人的目光刚好撞上,等看清那人的脸,她微微一怔
  谢君淮,没想到他居然来了…
  谢君淮不着痕迹的移开目光,走上前去,内心却将她此时的模样记在脑海里
  那张芙蓉面素净苍白,乌发如云,柳眉杏眼,眼珠漆黑水润,雪肤红唇,虽是一身缟素,也掩盖不住她本身美玉明珠般的惊艳光华,谢君淮垂眸掩住目光,三年前,她嫁给徐知遥之时,还是个不到十四岁的姑娘,虽然是绝色姿容,可仍然带着几分少女的青涩,如今眉眼长开了,明媚娇妍,楚楚动人。
  楚璎是记得谢君淮的,他是徐知遥的表弟,两人自小相识,当年他也是个慷慨热情的少年,自从辅佐新帝登基后,便一跃而成为当朝太师,位列三公,在朝中与她爹爹平起平坐,传闻他为皇帝稳固帝位,肃清朝中旧党,残害了不少忠良,手段狠辣,城府极深…
  她暗暗的吸了口凉气,将目光收回,这个人…已经不是她认识的那个谢君淮了。
  谢君淮给死者行礼时,楚璎便扶着徐望城给他回礼,等行礼完,楚璎以为他就要走了,谁知他却朝自己走过来,楚璎心中疑惑,微曲双膝,朝他行了一礼。
  谢君淮走到她的跟前,他周身气质清冷,眸光锐利,一看就不是好亲近之人,旁人看了都有些畏惧他,楚璎却神色从容,听他说道
  “少夫人,皇上为徐将军的死十分痛心,他让本官代为问候,皇上说了,徐将军为国捐躯,他是不会亏待徐家的”
  男人的声音低沉,如同轻拨古琴时发出来的音调,虽好听,却没什么情绪,原来是替皇帝传话来的,她微微颔首,先是跟他道了声谢,又说道
  “臣妇,多谢大人传话”
  这生疏多年的关系,总不能如从前那般自然了,她客气恭谨,也不敢丝毫冒犯
  谢君淮的目光落在她巴掌大的小脸上,他自然察觉到她的情绪,她弯弯的黛眉,仿佛雨洗过的远山,长睫覆下,遮住一双灵动妩媚的眼,她是哭过的,眼尾和鼻尖,嘴唇都透着粉红,那抹粉色十分的轻柔,淡淡的,印在白瓷般的肌肤上,仿佛枝上新开了的桃花,让人忍不住去怜惜她。
  这样一个美丽的女人,任是谁看了,也会有所动容。
  难得,素来冷酷的谢君淮居然主动关心别人,低低的说道
  “人死不能复生,夫人莫要太过伤怀,我与知遥乃表亲,往后若是遇到什么事,尽管开口,我会尽力帮你”
  她垂眸敛目,低下头来,他默默的注视着她,她穿着白衣裳,绝色的脸蛋略带着忧愁的模样,仿佛不是这朱墙深院里养出来的侯门贵妇,像不食烟火的姑射仙子,越是这般清冷淡漠,越是能勾起男人的欲/望
  他相信要不了多久,相爷便会将这个掌上明珠接回娘家去…
  他若是想要她,不愁没机会。
  他说完,楚璎略感诧异,然而也没有细想,以为谢大人说的不过是客套话,只说道
  “谢太师关心,臣妇没事”
  谢君淮原本受母亲所嘱托,要把这些话说给徐疏影听的,可是当他看到这个娇滴滴的寡妇时,就将小表妹给忘记了,说这些话的时候,半点也不觉得违心,而此刻,徐疏影正抬起一双泪眼,怔怔的望着他的背影,徐知远也瞧见他了,嘴角扯起一丝讥诮。
  谢君淮跟她客套完之后,这里自然是不宜久待,不多时,便告辞离开了。
  未时三刻,楚家的人也过来了,今日前来吊唁的是楚璎的弟弟,楚珞。
  楚珞给了祭幛,到灵前给姐夫行了礼,便让楚璎借一步说话,楚璎从弟弟的眼睛里,看出一点心事,便让徐疏影暂时顶替她,自己则带着兄弟出了灵堂。
  见少夫人要与娘家的弟弟叙话,机灵的丫鬟赶紧去厨房准备茶水点心,两人进了花厅坐下,不多时,便有丫鬟端着茶水,和几样精致的点心来了。
  丫鬟放好茶水点心,便退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君淮:我老婆越来越美了,我忍不住想要将她抱回去,可是她还在为她的前夫守孝
  作者君:要怪只怪你当年不够勇敢了…
  男女主小时候就认识,只是那时候谢君淮没那么讨人喜欢,女主也没喜欢他
  现在终于有机会啦
  男女主正式见面啦,收藏还是涨得好慢啊,小仙女们多给收藏和留言鼓励一下作者君啦

    
第5章 姐弟情深
  楚璎十七,楚珞小她四岁,还未行冠礼,头上梳着双丫髻,个头却蹿的很快,眨眼的功夫,便高出了楚璎半个头,厅内只剩下姐弟二人,楚珞虽然年纪小,却是极细心聪慧的,看着阿姐清瘦的脸颊,忍不住心疼
  “阿姐,这段日子苦了你,瞧着你瘦成这般模样,珞儿看着着实难受得紧,阿爹的意思是,等姐夫出丧后,便接你回府上去,等你回到家中,咱们一家子就团聚了。”
  楚珞一双漆黑明亮的眼睛担忧的看着她,亲人发自肺腑的关怀,让楚璎感受到一丝丝的暖意
  “珞儿,回去告诉阿爹,就说我很好,等徐家的事情了了,我再回家去探望阿爹”
  楚珞听出来,阿姐还没有下定决心要离开徐家,不由得着急道
  “阿姐,姐夫都死了,难道你要留在这里替他守寡不成…”
  话还未说完,被楚璎轻声打断,她端起茶水,轻轻的抿了一口,抬眸平静的说道
  “阿珞,阿姐自有主张,你不用替我操心”
  看到阿姐那双平静的眼睛,她们的娘死得早,爹爹的侍妾颇多,她们姐弟二人虽然是嫡出,可两个没娘看顾的孩子,阿爹平日里又忙于公务,她们姐弟二人的身份让人忌惮,多少会有些明枪暗箭,一直以来,都是阿姐在保护她,阿姐举止优雅,性子随和,看似容易亲近,可楚珞知道,阿姐是个极为有主意的人,温和如水,却从不姑息纵容。
  从前阿姐在府上的时候,便是他最快乐的日子。
  楚珞乖乖的没有再往下说,等喝完一盏茶,楚璎便让他离开,楚珞也知道今日阿姐没工夫招呼她,懂事的跟阿姐告辞,带着下人离开了。
  楚珞离开后,楚璎回到灵堂内,走到灵前给徐知遥烧纸,见徐疏影跪在旁边,边哭边烧纸,眼泪吧嗒掉在烧纸的炉子里,声音悲切,满脸泪痕,十分难过,她们兄妹情深,徐疏影失去了如兄如父的长兄,心如刀割,楚璎忍不住被她勾起了一些泪意,却强忍着没往下掉,她稳住情绪,蹲下身子对小姑子说道
  “疏影,莫哭了,人死不能复生,你哥哥若是在天有灵看到你如此伤心,定然会不高兴的,他从小到大,可是最舍不得你伤心落泪的”
  她这么一说,想到从此以后再无人对她这般好,徐疏影却是更加难过了,眼泪收不住的往下流,她转过脸来,泪眼朦胧,将头伏在楚璎的肩膀上,仿佛只有哭泣能释放她心中的悲痛,她双肩轻轻的颤抖,哽咽道
  “嫂嫂,我就是难过,我从小没了阿娘,后来阿爹也丢下我们走了,如今大哥也死了…为什么这些不幸偏偏都落在我的头上”
  徐疏影是个端方优雅的淑女,一身大家闺秀的风范,平日里在人前都是斯文有礼的,这般毫无形象的嚎啕大哭,也是头一回,楚璎心里头也难过,得知徐知遥死后,她此刻感觉有只手在她的身体内撕扯五脏六腑,明明什么也看不到,却痛的那么难受,她深深的吸了口气,嘴角泛着一丝苦涩
  “疏影,没有兄长和爹娘,嫂嫂会疼你的”
  见她情绪失控,楚璎抬头看了眼守在灵堂里的丫鬟,见徐疏影身边的大丫鬟雪松就在身后,她扬声吩咐道
  “扶三娘子回屋歇息,煮一碗参汤给娘子喝了,让她歇息一会儿”
  楚璎扶着徐疏影站起来,徐疏影不肯走,被几个婆子丫鬟一起过来,强行架走了。
  徐知远跪的膝盖发麻,忍不住动了动身子,刚才看到妹妹和寡嫂抱在一起哭个没消停心中一阵烦躁,如今妹妹走了,他便抬起头来,兄长死了,他没心没肺的也不知道伤心,得知自己与侯府世子之位无缘之后,连表面功夫也不想装了,目光游离,最后停在楚璎身上,贪婪的看着她白皙姣好的侧脸。
  刚才那位太师大人来的时候,特地走到了她的身边,与她说话的时候,徐知远从一侧不着痕迹的瞥了几眼,他是风月场上的老手,那谢君淮表面上正儿八经,冷酷无情,可寡嫂在低头的时候,那人的眼光便在她的脸上打转,仿佛是一眼没看够一般,等寡嫂抬起头来,他便又敛住神色,徐知远知道,他这仙人一般的嫂嫂,娇滴滴的,那双大眼媚得滴水,再正经的男人,只消看上一眼,也得酥了半边身子。
  这么好的一块肥肉,他可不能让她进了别人的嘴里,她花一般的容貌,定然是不能为兄长守寡一辈子的,若不想法子占了她的身子,她迟早是要回娘家的,到时候可就没他徐知远什么事了。
  见楚璎一身直襟素色褙子,身量玲珑有致,高挽的乌发下,一段雪白纤细的脖颈,与那素白的衣裳一比,竟然是分不清哪个更白些,他看着心痒,仿佛被猫爪子挠过一般,竟然在灵堂里,便开始想入非非,简直毫无廉耻之心。
  前院在办丧事,隐隐有哀乐之音传来,太夫人待在后院里没出去,她守在祠堂里,跪在徐家列祖列宗的灵位前,手里头拿着楠木念珠,闭着眼念念有词。
  太夫人还是姑娘时,张嬷嬷便跟在她身边伺候,眼看着她在祠堂内待了大半日,她怕她年纪大了,身子扛不住,从厨房里拿了些准备好的饭菜端进来。
  张嬷嬷走到太夫人身后,看着太夫人憔悴的面容,轻轻的叹了口气
  “太夫人,吃点东西吧,饿坏了身子可不好”
  太夫人闻声,停下手中的动作,缓缓的睁开一双还算清明的眼睛,眼神失了往日的锐气,极为暗淡,她扶着膝盖要站起来,张嬷嬷赶紧过去搀扶她,主仆二人出了祠堂,回到正房内,张嬷嬷扶着老夫人在罗汉床上坐下,吩咐丫鬟们上菜。
  今日府上在办丧事,老太太吃斋,丫鬟们将几样菜都摆上去,冬菇白菜,素炒三丝,小葱豆腐,素菜饺子,还有一碗红豆薏仁粥,太夫人这几日的胃口不好,因此张嬷嬷只让人备了些粥食。
  太夫人端起官窑斗彩花鸟纹瓷碗,舀了一勺粥,正要吃,眼角余光瞥见张嬷嬷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抬起头来,将碗放下,看了她一眼,道
  “有何事,你便说吧,在我面前还要遮掩不成?”
  张嬷嬷原也没打算瞒着她,斟酌了一番,说道
  “太夫人,今日少夫人娘家的兄弟来过了,我听前院的丫鬟说,那小郎君劝着娘子回娘家呢,咱们可都知道,相国大人一直极为宝贝这个女儿,如今咱们世子爷去了,少夫人又这般年轻,相国定然是不会答应少夫人留在府上替世子爷守节的”
  老太太听完,顿时连喝粥的胃口也没有了,她沉默的叹了口气,身子转过来对着屋内,目光晦涩难辨。
  自宋国立朝开始,徐家便是百年望族,钟鸣鼎食之家,后辈子嗣不争气,家业凋零,家中的顶梁柱孙儿已经去了,她不得不将振兴徐家的希望放在出身高门的孙媳妇身上,自楚璎嫁过来这些年,她那点嫁妆也贴到府上的日常开销里了,这才让徐家的风光日子又维持了几年,老太太明白,只要楚璎在府上,相国是不会让女儿过苦日子的,那么她们一家人也跟着要沾光,若是她离开了,徐家…恐怕从此就要一蹶不振了。
  这个局面,是老夫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为了徐家的好日子,她不能让楚璎走。
  张嬷嬷见老夫人陷入沉默中,内心有些自责,适才真不当跟老夫人讲这些事情,忙安慰她道
  “我瞧着少夫人也是个仁义的,这些年您待她可不薄,何况她和世子爷还有这么多年情分在里头呢,断然是不会说走就走的”
  老太太也摸不准楚璎会怎么做,她这个孙媳妇出身好,行为举止都是大家闺秀的风范,平日里与人为善,性子也是好的,可偏偏是个绵里藏针的,表面上看着温柔似水,内里却是个聪慧果敢之人,她虽与孙儿有自小的情谊在,可是孙儿背叛她在先,她心里头多少会有些怨恨的,那日让曾孙过继到她膝下时,她分明是有些不大情愿的。
  太夫人目光沉沉,隔了半天才说了一句
  “但愿如此吧”
  申时前后,谢君淮回到府上,将马交给长安,他阿娘挂念着徐家的事情,所以他并不着急回自己的院子,而是一路走到谢老夫人的随心院中。
  谢老夫人正好与屋内的婆子说话解闷,见谢君淮掀开帘子进来了,婆子便止住声,退开站在一旁,谢君淮上前拱手作了一揖,问了声母亲安好,谢老夫人朝他点点头,谢君淮抬头朝母亲脸上看了一眼,见她神色缓和,看样子心情好了不少,他内心一松,说道
  “阿娘,儿子到徐家之前去了一趟皇宫,皇上不会亏待徐家,阿娘就放心吧”
  谢老夫人一听这句话,眉眼间露出一丝激动之色,仿佛心里面一块大石头落下来了,高兴的说道
  “这样就好,能得圣上眷顾,你姨母和表兄在天之灵也就可以安歇了”
  谢君淮微微一笑,他母亲性子单纯善良,与一母同胞的姐姐感情也十分亲厚,对徐家的几个表兄妹打心底好,可徐家人做过的那些事情却让人齿冷,这些他心里知道,却不愿意与母亲说,若非母亲执意与徐家往来,他早就疏远那一大家子人了。
  不过…谢君淮眸光微敛,脑海里回想起那浑身缟素的女人,芙蓉脸,杨柳腰,眼睛水媚柔软,他内心微微一动,若是为了她,稍有些往来也未尝不可。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章写的都是徐家的丧事,下一章就结束了,可作者君也没有虐女主,女主是个外表柔弱,内在很坚强的人,最近两天收藏都没有涨,作者菌内心很忐忑,是不是写这些,小仙女们都不喜欢看啊…!!!
  希望看文的亲爱的,点收藏啦,收藏有福报的哦!!
  以后应该会在早上8点之前更文,如果有变动,作者君再另行通知!

    
第6章 两小无猜
  谢君淮绝口不提他答应照顾小表妹的事情,可谢老夫人却没有忘记,高兴完了就想起交待了儿子的事情来,便说道
  “云羡,可见到你的疏影表妹了,你可曾安慰她?”
  谢老夫人的长女在三岁的时候夭折了,膝下只有两个儿子,谢君淮是老大,小儿子谢君河,如今刚满十八岁,正在军营里历练,男儿喜欢外面的世界,哪里有女儿贴心,因此对长得颇像长女,又聪慧乖巧的徐疏影素来极为喜欢,多年以来,一直惦记着。
  谢君淮什么也没有做,也不觉得愧疚,他面不改色的说道
  “阿娘,儿子按照你的意思都说了”
  说是说了,只不过并非是对小表妹说,是对着小寡妇说还差不多。
  谢老夫人并没有听出这其中的意思,放心下来,徐疏影眼看着也要及笄了,转眼便成了大姑娘,也到了该婚配的年纪,徐疏影是京城有名的才女,是她心目中儿媳妇的标准。
  她自家的两个儿子,都还未曾娶妻,长子如今二十三,曾经订了门亲事,奈何那没眼色的女人却弃了他跟着别的男人跑了,那次的事情让他从此寒了心,不近女色,让侄女嫁给长子,倒也般配,只不过这冷冰冰的性子怕会让她受委屈,至于二儿子,简直就是愣头青一个,成日里只知道舞刀弄枪,也不是个会疼人的,这左右一想,竟然是两个儿子都不合适,因此这事情才一直压着没提。
  不过,现在徐家又遭了这样的事情,她琢磨着找个合适的日子,将侄女叫来府上,探探她的心思,她们姐妹二人总归只有这么一个姑娘,总要将她的终生大事安排妥当了,才能安心。
  秋日黄昏,天色渐晚,夕阳敛尽最后一丝余晖,黑暗如同幕布一般将整个天空笼罩起来,瑟瑟秋风穿过庭院,将灵堂内的丧幡吹的摇摆晃动,夹杂着丝丝寒意的风吹在身上,让人感觉到一阵阵透体的凉意。
  灵堂内,只剩下楚璎和两个丫鬟,原本叶碧想要留下来替徐知遥守灵,奈何徐望城年纪太小,禁不住睡意来袭,十分困倦,虽然是亲爹亡故,可楚璎也不想让孩子跟着受苦,他年纪小,又初来府上,离不开母亲,楚璎便让叶碧带着孩子回院子歇息了。
  楚璎跪在灵位旁边的蒲团上,将手里的纸钱投入火盆中,纸钱一下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