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青梅变凤凰[重生]-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系,也都不是江南人士。若是有了周阁老这一层关系,那就解释得通了。王彦也是先看出这一层,心底存了怀疑,再经由某些事的辅证,才确定了这一条关系。
  不过赵阁老那边,还不是他给透出的消息,赵阁老的人是怎么查出来的,甚至查得那样详细,连早年的事都给翻个底掉,就不是王彦如今能打听清楚的了。他如今没有那个名分在,赵阁老也终究是对他有所保留,虽然两边暗地里合作,却不会告知他所有细节和手中的底牌。
  茴娘没想到王彦对周阁老的评价竟还不低,她微微一撇唇,倒是不以为意,“按你说的,这周阁老在你三哥手下,恐怕地位不低?你三哥若是听说了这个消息,还不知道得怎么着急呢?我听说,扶南那边,事情还挺顺利的?那个什么摄政王叔,已经带着人逃走了?”
  “是已经离开扶南王都了。”扶南的事,王彦也只是听了些消息,知道得并不详细——不过总比茴娘知道得多些,“三哥已经护着扶南国长公主和小扶南王进了他们的王都,算是收复了吧。”
  “那还不心急火燎地赶着回京?”
  王彦微微一笑,又是语带玄妙地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三哥会不会回京,还是两说的事呢。”


第83章 
  王彦的话; 就像是一个预言; 但是也就真的预言准了。
  周阁老的事,很快就被调查得一清二楚,隆宁帝震怒:这位早年并非被当成皇位继承人培养的、在国朝最高位置上坐了将近二十年的男人; 似是越来越不能容忍自己被器重的大臣欺骗; 因为这总会提醒他,他并没有当皇帝的资质。周阁老年过而立才买了功名开始自己的官路,可以说是隆宁帝一手提拔起来的臣子,如今闹出这样大的一个笑话; 隆宁帝或许对别的大臣,还有几分耐性,但是对他; 早年一点君臣相得的情分,一夕之间就被销毁殆尽。
  隆宁帝少有地雷厉风行了一把,处决了周阁老,并把顺带着查处出的一众大臣都治了罪; 而这些人; 在有心人眼中,身份又都那样明白:他们几乎全都是淮王系的大臣; 又或者说,就是这些人,组成了淮王一派。在查处了这些人之后,淮王一派的骨干臣子也已经所剩无几,等到王恒从扶南回来; 等待他的,就是多年经营被人毁得一干二净。
  而这,恰恰是王彦一手营造出来的、他想要看到的情形。
  当王恒知道,在京城等待他的,是他重新变成孤家寡人,他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王彦从来都不会低估自己这位异母兄长的野心,吃过一次亏,只能看得更加明白,而这一世,他选择抢先动手,将王恒逼迫到一个不得不选择的境况下,他相信,王恒一定不会让他失望的。
  消息从京城传到扶南,最慢也就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显然王恒得到消息的速度比众人想象之中的还要更快一些,周阁老等大臣被斩首示众之后,不过二十日南边就传来了淮王叛变的消息。
  王恒身边本就有一众跟随他去扶南的兵士,而且,据说他还得到了扶南国长公主的帮助——扶南公主本就对王恒芳心暗许,又有复国平叛的恩情在,两人就是在这几个月中又发展出更多的情谊,茴娘也不觉得稀奇。
  只是,这消息一经传来,京城中和王恒有关的其余人,可就受到了不少牵连。
  这样的消息,传得自然是快的,也根本没有人敢瞒着隆宁帝——隆宁帝刚听到消息的时候自然是震惊的,随即又是震怒,第一个承受其怒火的,自然是魏贵妃。被关进冷宫,没有被处死,已经是隆宁帝看在多年夫妻情分上从宽处理了。大长公主府及魏家,自然是立时就与魏贵妃和王恒划清了界限。隆宁帝或许并不相信魏家的清白,但是在派人去魏家从里到外翻查了一阵之后,就真的把大长公主及魏家轻轻放过了。
  不过,大长公主府和魏家能轻而易举地摘干净自己身上的嫌疑,秦家却没那么容易——秦孟远虽然近十几年来立身谨慎,没真的掺和进各种皇子身边的小势力之中,但是,如今的淮王妃可是他的嫡女,这份连带关系,哪里是那么容易被人忽略的?
  纵然芝娘嫁给王恒时间不长,又性子不够沉稳,就连隆宁帝自己,也不觉得芝娘身上背着什么嫌疑,但是——派官兵把淮王府重重围困看管起来,也是必须要做的事。芝娘即便一点都不像是提前知晓消息、甚至参与到王恒谋反一事中的,但是她身为王恒的妻子,身为淮王妃,在如今的情形下,哪能继续逍遥自在?自然也跟着淮王府中的管家、仆从们一道被囚禁在这座华丽的王府中了。
  茴娘也是在这个时候,被秦府的管家请回了娘家。
  秦孟远请她回去,是为了什么茴娘一清二楚,她想了想,还是没带女儿,只带着半夏去了秦府——发生了那么大的事,就算是老太太,恐怕都没心思关心重外孙女了吧?更不用说秦孟远和魏氏了——魏氏对泠虹本来就是面子情,秦孟远虽然对外孙女态度稍好些,但是在关系到他自己的仕途甚至身家性命的时候,也就顾不上外孙女了。
  茴娘虽然不紧不慢,但是秦家人却不给她葳蕤耽搁的机会,到了秦家一下马车,直接就被一顶小轿抬到了老太太屋里,秦孟远和魏氏也正等在那里——其余一个小辈都没有见到,这样少有的阵仗,也着实让茴娘吓了一跳。
  而更让茴娘惊讶的是,魏氏身份尊贵,日常最是精于保养,她上一次回娘家的时候见到魏氏,还是满头乌发呢,这次一见,却依然变成了花发——甚至白发还要比黑发更多一些。她不禁心下恻然:秦孟远子息运不能说不好,但是显然他的两任正妻,子息运都欠佳,都是一生只有一个亲生女儿。白氏去得早,从根子上断了再生孩子的可能,但是魏氏在生下芝娘后,也并没有再传出过什么好消息。一辈子只有这么一个亲生女儿,未出阁的时候在家里千宠万娇,出嫁后遇上了这种事,当娘的怎么能不忧心忡忡、愁白了头发?
  一见茴娘进门,秦孟远立时就开口问道:“茴娘,你知不知道如今皇上是个什么意思,淮王的事,还会不会再牵连别人?”
  自王恒叛变的消息传来,茴娘也有十余日没有进宫给皇后请安了,不是她不想进去,而是如今发生了这么大事,皇后不传旨出来招她们进去,她们也不敢随意进宫探听消息,免得一时犯了什么忌讳,反而惹出大祸。
  秦孟远的这个问题,茴娘就有些答不上来,只能道:“最近我们都不好随意进宫,只是听姑爷说,这几日风声似乎没那么紧了,陛下虽然还是生气,但是更多是放在了和大人们商议如何平叛的事上。”
  “那就好,那就好。”秦孟远抬手擦了一下额头上不知何时沁出来的汗,连声道,“不会牵连到咱们家就好了。”
  “谁说没牵连?”魏氏刚刚似是一直忍着,此时才有些忍不下去了,她白了秦孟远一眼,带着些怨毒地开口:“怎么会出这样的事!早知道王恒和扶南国那个小/贱/人早晚会苟且到一起,当初就不该让芝儿嫁给他!我可怜的女儿……”一边说,一边滴下泪来。
  老太太看了魏氏一眼,眼中无波无澜,秦孟远更是像没听到、没看到似的,只顾着感叹庆幸。
  茴娘略愣了一下,才明白过来:魏氏这些话,这些日子恐怕不知说了多少遍了,老太太和秦孟远,恐怕早就有些听腻了。她的抱怨,不是无的放矢,但是,王恒难道不是芝娘自己看中的夫婿?他们两个的亲事,难道没有魏氏在其中推波助澜的促成?
  事情发展成这样,又能怨谁呢?难道不是最该怨她自己?
  茴娘轻轻摇了摇头,也不接魏氏的话茬,只问秦孟远,“家中一切都好?”又扭头关心老太太,“祖母这些日子没被吓到吧?身体可还康健?晚上睡得可好?”
  “年纪大了,睡得本就不像年轻时那样香甜。”老太太摇了摇头,又看了魏氏一眼,叹了一口气,“我如今这个年纪,还能有什么念想?只盼着你们这些孙子、孙女们人人都过得好。茴娘啊,你今后也帮着打听打听消息,看看你四妹那边……”
  老太太会给芝娘求情,这并不出乎茴娘的意料,老太太本就不是冷血的人,上一世对自己冷淡,是因为自己的口音、作派,都无时无刻不提醒她出身微寒。老太太每次看到自己,都能想起以前在老家过的那些穷苦日子,自然不会太喜欢自己。但是,她对自己,实在也不能说太差……
  而芝娘,是她从小看到大的嫡出的孙女,出身尊贵,虽然没有养在身边,却也得到她的看重和喜爱,对芝娘,她要是能真的放手不管,一句话都不问茴娘,那才让茴娘感到惊奇呢。
  可是,茴娘现在哪敢往身上揽这样的事?她张口就要打太极推脱出去,不想秦孟远却先她一步开口,“现在是人人自危的时候,二姑爷虽然没有嫌疑,但是淮王这么一闹,他们这几个成年了的儿子,皇上还能放心哪个?他们如今都是动辄得咎,娘就别难为茴娘了。”
  魏氏眉头一竖,立时就瞪着秦孟远要开口,秦孟远却完全不惧地回瞪了一眼,“好了,这事就这样定了。”他一边说,一边起身,招呼茴娘,“茴娘跟着爹到书房来,我还有些话要嘱咐你……”


第84章 
  就像秦孟远说的那样; 王恒出事; 除了和他有亲缘关系的那些人家外,最受牵连的,就是他其余的兄弟们了。
  如今皇子们人人自危; 生怕隆宁帝的怒火倾泻到自己身上; 几乎都做出只论风月、不问政事的姿态来。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都本就是无心政事的人,一个爱下棋,一个爱书画,另一个爱听戏; 都是京城里出了名的。王彦要在风月一道上同三位哥哥比,就落了下乘——而且也实在是比不过。不过,他有一点比三个哥哥都强些; 就是他有个女儿,干脆就做出女儿奴的姿态来,每天在家里带女儿,朝廷里的喧嚣; 瞬时就远离了这个小家。
  不过; 说是“远离”,其实也就是关起门来; 大家假装不知道、不在意罢了。实际上,自淮王叛变的消息被确实之后,郕王被提起的次数,就一直在增加。王彦虽然每天在家里带女儿很少出现在大臣们面前,但是他却成为了朝中焦点。
  这虽然始料未及; 但是却不是没有因由。起因还是在叛变了的王恒身上。
  皇子叛变,朝廷自然要派人去镇压,但是,派去的人选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和王恒不是一派、又有能力去平叛的将军不是没有。但是,今天去平叛,把王恒抓了回来,明天隆宁帝想起父子亲情,宽赦了王恒,甚至百年之后王恒继承皇位,反过头来清算那些人,他们又能怎么办?难道他们也就带着人反了不成?
  这些事,看似是杞人忧天,但是从古至今,多少荒唐事就真的发生了?大臣们不能不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人、家族后代着想。想要大臣们去平叛?这当然可以,但是,总要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才行。
  至于让大家放心的办法,眼看着就有一个,那就是立太子。太子就是储君,储位既定,新太子自然是忌惮王恒的,日后不会找这些将军们清算,也就能让大家放心了——当然,成王败寇,如果平叛失败,真的让王恒带着叛军打下了这万里江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到时候成王败寇,谁都别想好过。
  人情如此,隆宁帝固然能挟近二十年的帝王之势命令众臣,但是若真的没有一个大臣肯真心为他办事,他也很难达成所愿。而且失了臣子们的心,就算这一役能赢,他这个皇帝也已经人心尽失了。
  隆宁帝虽然也渐渐养成了帝王的刚愎,却也不愿意一意孤行,君臣间打了一段时间的机锋——虽说有来有往,但是叛军可不愿意等他们真的讨论出一个所以然来,少不得各退一步,都做了些让步,才定下让王彦当太子的事。
  王彦听到这个确凿的消息的时候,正抱着女儿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茴娘也正在一旁,夫妻两个坐在竹床上,逗女儿吃果子。管家进来禀报说驸马爷来了的时候,王彦只是轻轻勾了勾唇角,轻道一声:“也该有个结果了。”
  茴娘看着王彦,只觉得他整个人都忽地放松了下来:前些日子,他虽然做出一副不问世事的模样,只一心在家里带女儿,并疏远了所有人——连秦嘉琋那边表面上都不再来往,茴娘只觉得他整个人都是紧绷着的——或者说,自少时见到他的第一面开始,他就总是紧绷着的,没有过一刻放松。
  但是此时此刻,虽然一切尚且说不上尘埃落定,但是王彦却像是已经看到了所有事的结局。
  ***
  淮王之乱,在史书上只归结为如此云淡风轻的四个字,但是这一乱,就着实乱了两年多。这两年多,王恒彻底和京城划清了界限,致战败自尽,都没能再回到这座可以称之为他“故乡”的都城。
  而京城之中,又何尝不是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彦当上了太子,茴娘就是顺理成章的太子妃。不过,这样的变化,在茴娘身上,并没有出现什么切实的体现。皇子叛乱,随封太子,但是这个太子的政治意义,比实际意义要大得多了。几乎就在封太子旨意下来的第二日,朝廷上下就忙起了平叛的事,而京中女眷,非常时期,也没有了宴请的心思,茴娘这个太子妃,除了多了一个名号外,不仅没得到任何庆贺,更是连封赏都得的不多。
  真正让茴娘感受到自己确实是太子妃——确实从王恒的叛乱中得到了实惠的,还是隆宁帝的病逝。
  两年多的平叛,对方又是自己从小宠到大,寄予了不小期望的爱子,这两年多的时间对隆宁帝自己,也无异于是煎熬。都说帝王无情,但是帝王的“无情”,也是对待那些于他来说可有可无的人的,更不用说,隆宁帝自小受到的就不是帝王铁血无情的那一套教育,王恒又是在他继位之前,就疼爱了几年的儿子……
  几乎是战争刚一打响,隆宁帝就病了,强撑着两年,在王恒宁愿自尽也不愿被押送回京的消息传来之后,隆宁帝当下就气晕了过去。消息传到冷宫之中,贵妃当场撞柱而亡,对隆宁帝来说,就又是另一个打击。
  接二连三的打击,隆宁帝终于支撑不住,一病不起。太子监国,不过一个月的时间,“监国”这个待遇就被往上提升了一级。
  隆宁帝病故、王彦正式继位的那日,开始于茴娘而言,也不过是万千个日子中,比较普通的一个。早上送走王彦,小憩了一会儿,随口吩咐半夏,发落了东宫内的一些小事,正准备喝一杯清茶,写一张大字,康健的小徒弟就回来报信了。
  茴娘起先还不敢相信,怔忪了片刻,才回过神来。
  此时云板还没有敲响,丧钟更还未鸣,但是皇宫、乃至整个国朝的天,已然变了。而她,秦嘉茴,从此以后就是一国之后……
  茴娘抿着唇,失神地看着跪了一地,无声地向她道喜的宫人们。此时此刻,她只想回到上一世的最后,她临死前,告诉那时的她:不要绝望,这一世,她会登上最高的位置,母仪天下。
  晃神只是片刻,她终究还是收拾好心情,淡笑着吩咐身边宫人,“去看看泠虹睡醒了没有?嘱咐紫苏,近日宫中多事,让她照看好泠虹。”
  说完,才轻轻抬手,让宫人们起身,并让半夏为她重新更衣梳妆。
  从此,她将是皇后,将以这个身份,俯瞰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